《班主任兵法》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8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班主任兵法》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主任兵法》讀後感

《班主任兵法》讀後感1

《班主任兵法》是萬瑋老師所著的關於介紹班主任工作和學生管理的書籍。書中內容為兩大部分,上編的實踐篇由30個教育故事組成,作者記敍了常見的班主任工作:整頓班級紀律、處理突發安全事故、拯救沉迷網絡的孩子,等等。作者震撼式的教育方式讓我感受到他的教育機智和教育智慧。下編是理論篇,作者高瞻遠矚,將《孫子兵法》的相關理論和原則與班主任工作結合在一起,得出了許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用兵法的原則來指導班主任工作,謂之“班主任兵法”,這也是書名的由來。

萬老師用幽默風趣而又專業的語言,運用具體教育事例為我們講解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貫徹落實兵法理論,內容淺顯易懂又具指導性,給我許多啟發。

一、要研究學生的心理。

縱觀整本書,萬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最常用也最擅長的就是與學生打心理戰。他摒棄了傳統的講道理、感化式的教育方式,而是根據具體情況,給學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心甘情願“棄械投降”,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這種“攻心為上”的教育策略實在厲害。“攻心為上”是他進行一切學生工作的核心思想,當然“攻心”並不是隨心所欲地進行,而是在研究學生心理的基礎上,思索學生的行為動機後,有的放矢。萬老師用他的教育經驗,詮釋了什麼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教育故事《一石二鳥》中,萬老師將表現日漸退步、數學成績變成倒數第一的數學課代表撤下,換了數學成績倒數第二、表現亦不佳的學生來擔任。剛開始我也很納悶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啊,直到他對他的同事説出這句話“我撤下一個倒數第一的,任命一個倒數第二的,就讓他們倆相互促進去吧。”,我才恍然大悟:萬老師準確把握了學生的心理,讓水平差不多又相互瞧不起的同學形成競爭局面,從而相互促進,這是多麼巧妙的方法啊!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也遇到過中途換組長的事,但通常都會用組裏最優秀的學生來代替,以期被換掉的學生像優秀的學生看齊。但我卻忽視了他們實力的差距,讓其望塵莫及,挫敗了他的積極性,自己也錯失了一個教育良機,敗兵折將,實屬愚鈍。

二、要做教育的有心人

方老師在書中提到一類老師:在班裏出現問題後,會隨便找學生談話,由於沒做準備談話往往沒有效果。我想到了我自己……雖然我不會隨便就找學生談話,但是談話的內容似乎還不夠嚴謹。總有種明明説的好好的,學生卻轉頭就忘的感覺,我想這很大程度是與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有關。但萬老師不一樣,他每次都會仔細地設計談話的策略,尋找切入點,預想學生可能的反應,準備好幾種應對情況。正是這麼用心地對待,所以與學生的談話總能收到效果。不單單是談話,在發現學生有問題的時候他總會主動出擊。有合適機會就直接利用機會,沒有合適的機會他便會創造機會,甚是高明。反觀自己,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就處理問題,當需要談話時就找學生談話,看似處理及時,但卻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嫌。幸運的是萬老師及時地點醒了我。

《班主任兵法》這本書很紅,是班主任培訓首選教材。當我得知這本書是出自一個教齡只有七年的教師之手時,我對萬老師的佩服又更深了。萬老師的班主任工作不是一開始就一帆風順的,剛入職時他也有過一段失敗的工作期,但用心做教育的他並沒有放棄,他用一年多的時間總結、感悟、反思並不斷閲讀鑽研,才慢慢“豁然開朗”。如果用心,成功也在慢慢靠近。他善於積累自己的教育點滴,從書中內容就可見一斑,並對此總結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成長中反思,是萬老師的真實寫照,這也因此成就了年輕有為的他。為什麼便宜的原材料能造出價格不菲的`產品?這在於後者加入了思想和技術的因素。這是多麼值得咀嚼的話。

三、要努力修煉自己

在《鳥盡弓藏》一文中,主人公不是表現差的學生,而是自恃着成績名列前茅且多才多藝而看不起老師和同學的尖子生。萬老師在第一節興趣課上信手拈來一道數學題(他是數學老師),要求每個同學都要説出答案,但結果是沒有一個人答對,這給尖子生當頭一棒。幾節課後,“刺頭”漸漸地變成小綿羊了。我也過類似的體驗。當孩子發現一個語文老師卻也知道那麼多語文之外的知識時,那小眼睛裏閃爍的光芒真讓人感動。這其實無形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為管理班級打下良好基礎。用知識令學生折服,這是有效的管班方法之一。然而在信息爆炸時代,學生獲取各種知識的途徑很多,老師不是唯一的知識傳播者,要想永久保持學生對你的崇拜,就必須不斷充電,努力修煉自己,提升自己。反之,當學生髮現你黔驢技窮時,就大大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難度。

書中的治班策略很多,怎樣將它實施成功呢?萬老師説:“要多多修煉內功。”的確,我們常説“道理我們都懂”、“知行合一”,但在理論轉化為行動的過程中,最終能取得怎樣的效果就取決於實施者的個人內功了。毫無疑問,萬老師的功力是深厚的,因此他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游刃有餘,才能把兵法、圍棋、象棋等內含的奧祕與班主任工作融會貫通,創造出一套獨具匠心的治班理論。萬丈高樓平地起,功力尚淺的我要向優秀的萬老師靠近,唯有好好學習,修煉自己。(鍾琳)

《班主任兵法》讀後感2

讀書是人們重要的學習方式,是文化傳承的通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作為一名新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惑和問題。這些問題使我在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產生了莫大的阻礙,使得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的降低。為了更好的工作,為了更好的對國小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我不斷的通過讀書,讀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來提高自己。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曾經與自己的同學做過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可是新教師光理論式的研究是很難有所收穫的。後來經同學介紹,我把萬瑋先生的《班主任兵法》這本書找過來,認真的讀了幾遍,收穫頗多,感觸良深。

讀《班主任兵法》,我有兩點收穫:

1、教學需要技巧,新教師要不斷的學習

本來以為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就能夠勝任自己的崗位,但是通過這短短的幾個月的工作,我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光有知識,只是具備了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條件之一。要想成為一名勝任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為載體,還需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而這些恰恰是我們新教師所不具備的。因此,新教師就要不斷的學習,向別人學習、向書本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的問題。現實中的國小生與想象中的相差太大。我沒有想到新教師維持課堂紀律要花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有些時候,我要花大部分的'課堂時間不厭其煩的告訴學生上課應該遵守課堂紀律,告訴學生上課的過程中必須做到的一些常規。

《班主任兵法》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探索了一種的全新的管理班級以及教育學生的思路,許多想法和做法都是在以往的班級管理書籍中所沒有見過的。書中收錄的故事,絕大多數是來源於作者真實情景的案例。書中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看做“敵我”的關係,想要管理好班級,就要認真的研究“敵人”的心理,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者説:“不掌握的學生的心理,學生已經非常反抗了,你還批評他,就如同拿着蠟燭到堆滿火藥的房間裏去一般”。的確是這樣,在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犯了錯誤,老師沒有認真分析學生犯錯誤的原因就狠狠的批評學生。這樣的例子是不少見的,如果持續這樣下去,師生關係可能搞僵,教師再怎麼努力都是瞎折騰。所以,我們教學要研究國小生的學習心理,有針對性的進行的教育教學。

作者説:“無數次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在最生氣的時候把學生痛罵一頓並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而一旦説出什麼過分的話,冷靜下來之後還需要做工作去彌補,其實非常不合算。”在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時候,也會遇到學生嚴重違反課堂紀律惹得自己非常生氣的情況。這時,我就會狠狠的訓斥學生,告訴他以後不能這樣做,應該遵守課堂紀律。但是,幾次過後,我發現這樣的教育效果並不理想,學生在課堂上還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2、教學需要反思,新教師要不斷的反思

讀《班主任兵法》這本書,讓我學到了新教師要不停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工作,並把自己的反思寫下來,形成一定的理論。如果我們教學過後,不能及時的跟上反思,就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雖然時間過去了,我們的教齡增加了,但是這樣的工作是沒有熱情,沒有創造性的工作。就像前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説過的那樣:“我們往往認為,教齡是成為教育工作行家的必要條件,只有在學校工作年限很長的人才能稱作教育工作的行家。這難道不是我們的錯誤認識嗎?有這樣的人,他在學校工作了三四十年,併為自己的教齡長而引為自豪。但他每一學年的工作都是上一學年工作的重複。他沒有熱情,沒有靈感地工作着,他對新經驗漠不關心,害怕改革,他自始至終這樣地在學校工作着,直到退休為止。他還為自己謀取到了獎章和榮譽稱號。然而,這樣的‘行將’卻早已對學校、對兒童、對日益複雜化的教師工作感到厭倦了。”而另一種人,“從初為人師之日起,他就貪婪的汲取同事們的經驗,深入研究兒童和勤奮鑽研教育科學。每一堂課,每一次與自己學生的會面,他都要作為在教育事業上自我完善的過程加以精心設計……他工作細心周到,對學生富有同情心,不能容忍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有形式主義的存在餘地,他大膽勇敢和信心百倍地致力於教育探索。就這樣,他也在學校工作了三四十年,積累了什麼:教齡嗎?不!——創造性地進行教育活動的經驗。”

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讀書,可以讓我們陶冶我們的情操。作為新教師,我將會一如既往的讀下去,與書為伴,並認真研究教育教學規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