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談美》有感

來源:文書谷 3.14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談美》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談美》有感

讀《談美》有感1

一天的光陰轉瞬即逝,而在這一天,我卻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時光:我用一天的時間讀完了13封信,而這13封信讓我對美學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這就是朱光潛先生在83歲高齡寫給青年的美學入門讀物《談美書簡》。

朱光潛先生是中國現代美學的代表人物,是開拓者和創新者,在美學領域是全國的權威,他主張美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闡明瞭美和美感的規律、美範疇等一系列問題。

在前言中,朱光潛告訴我們怎樣學美學,但我認為更重要的在於,他對我們人生觀的引導,如在前言中朱光潛寫到“正路並不一定是一條平平坦坦的直路,難免有些曲折和崎嶇險阻,要繞一些彎,甚至難免誤入歧途。哪個重要的科學實驗一次就能成功呢?“失敗者成功之母”。失敗的教訓一般比成功的經驗更有益”……這些都呈現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通篇讀來,其中具有開創性的'觀點比比皆是,現在簡要歸納輯錄如下:

人是審美的主體,人在改造客觀世界時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審美中具有最高的意義,美離不開人。

學習美學的方法應是:在應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的同時,應多結合其他流派的觀點考察美學。

藝術也是一種生產勞動,在審美中,人有意識的依據美的規律來創造美和發現美,所以,美也是一種生產勞動。

美是有階級性的,但同時,美更本質的性質是人性,階級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這及時的更正了人們關於美的錯誤意識。

美與生理狀態的內在聯繫,並認為美的文藝作品中應有思想性的滲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間接從作品中表現出來。

現實主義從客觀出發,而浪漫主義從主觀出發,並據此認為我們不能容忍一個人因一點小過錯而失敗,從而產生出悲劇感,驚恐和哀憐是悲劇的情感基礎,悲劇更為本質,好的喜劇作品中一定有悲劇性。

崇高是我們由壓抑而產生的,它是由恐懼轉為振奮的,並在其中體會到一種自尊或愉悦。崇高側重於對立和衝突,而秀美側重於平衡和和諧。

13封信,行雲流水,讀來渾然天成,卻使我對美學有了第一次有了明晰的認識。每一封信都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温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13封信。

讀《談美》有感2

20xx年,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和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二書均以通俗的講述方式使高雅文化為大眾所瞭解、接受、欣賞。易老師品讀的“三國”是一段掩埋於歲月風塵之下的歷史,易老師的“品”是以自己的視角結合考證的手段撥開瀰漫於歷史真相之上的層層迷霧,以求得歷史之真;于丹老師解讀的《論語》則是一部滋養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是以《論語》中的微言大義為當代人焦躁迷惘的精神狀態開了一劑利腦清心的良方,這是求心靈之善。人生境界真、善、美,人的生存不止要求真,求善,還有更高一個層次,“求美”。《論語?先進》篇中説“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所肯定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這樣一種精神自由的審美境界。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春之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夏之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秋之美。“寒雲浮天凝,積雪冰川波”是冬之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自然之美,“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人情之美,而以上這些美的詩詞又都是藝術之美。“美”是時時有而處處在的,然而“春”“夏”“秋”“冬”本身並不是美,“自然”“人情”“藝術”也都不是美。那麼“美”到底是什麼,怎樣發現“美”,如何創造“美”,如果瞭解了這些,我們不就可以於時時感受到美,於處處創造美了嗎?我們被美圍繞,我們的.人生將是一個藝術化的人生,一個美的人生。

其實,這些問題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就已經給我們做出了他的解答。朱先生於1932年為當時的青年寫作了一本美學入門書《談美》,這本書一共十五章,以“人生的藝術化”為中心命題,談到了審美態度,審美距離,美感,欣賞,藝術與遊戲,藝術創造等十幾個命題。朱先生認為“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一個人“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所以“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朱光潛先生通過這本書,為我們走向藝術化的人生,美的人生打開了一扇智慧之門。朱先生在這本書中以平等的態度,親切與讀者交談。於清新質樸的文字中處處閃爍着思想的光輝,是很值得於雲淡風清之日,明窗淨几之下,就着茶香細細品味的一本好書。

讀《談美》有感3

花了我近一個寒假的時間才看完一本薄薄的《談美書簡》,不容易啊,先給自己來點掌聲鼓勵一

下,畢竟這並非是本人所喜好的文學,更何況本書的內容結構如此嚴謹,使我在閲讀過程中多次自覺力不

從心,但時間並非是虛耗的,收穫暫且不談質量,就數量而言還是有個數字的。

《談美書簡》主要是以回答讀者的來信為方式,雖不是系統的美學研究著作,不能從中見識到朱光潛先生的研究成果,但朱光潛先生以一名導遊的.身份,成功地引領我們步入美學的殿堂,並從一些關鍵的角度為美學的入門者進行了解説,極富啟發性。

例如在回答”怎樣學習美學“這一問題時,説他感觸最深的是治學的學風。針對美學是個旁涉很多領域的邊緣學科,以及國內”資料太少“這一特殊性,朱光潛先生指出:”研究美學的人如果不學一點文學、藝術、心理學、歷史和哲學,那會是一個更在的欠缺,而且會成為‘空頭美學家’“;要”學通一二種外語“,直接閲讀外文書籍;尤其應下大力氣去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但不迷信翻譯過來的書籍。

但時代的變遷,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想法也有所不同了,朱光潛先生即使功績碩大,但也早在1988年與世長辭了。當然,我在此並非是想否認他老人家的什麼,僅想説:”只有不斷地創新與改進才能成就更大的成功,否則輝煌也將只能是曾經的。“

讀《談美》有感4

什麼是美,對大部分人來説,都是一個極為簡單的問題,無非就是“好看”與“不好看”罷了。但是,直到我利用假期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之後,才對美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談美》是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繼《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後的“第十三封信”,也是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學理論體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在寫這封信時,先生就是“和平時一樣,面前一張紙,手裏一管筆,想到什麼便寫什麼,什麼書也不去翻看,我所説的話都是你所能瞭解的。”就是這樣一段話,拉近了我和先生的距離。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美不僅在物,亦不在習,它在人與物的關係上面。先生在第一章“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中就説明了這一問題。同樣面對公園裏的一棵古鬆,不同的人所“知覺”到的是不同的東西。木商會盤算這木料值多少錢,而植物學家只會覺得它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而畫家便會什麼都不管,就靜靜地欣賞它蒼翠的顏色。這正如先生所言“古鬆的形象一半是人為的,一半是天生的。極平常的知覺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間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這大概和人們常説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可以説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接着在第二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中,先生闡述了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藝術與實際人生有距離,所以藝術與極端的寫實主義不相容。”正如北方人總會驚歎西湖的美景,平原人也會讚歎峨眉的奇觀,東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東方,也會覺得面前新奇的事物值得玩味。就如有人覺得樹的倒影才容易給人虛無縹緲的感覺,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是幻境,就好比看一幅畫,自然會覺得回味無窮,藝術總要與現實保持一種“適應”的'距離,大概這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吧。

談“宇宙的人情化”,先生從“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入手;談“美感與快感”則對比了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之不同。同樣,談“美感與聯想”時,先生引用了“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這是多麼優美的意境。讀到這兩句詩,我們都會不自主地聯想到詩文中美麗的女子。聯想是偶然的、雜亂的、無序的,而美感的東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結構的、抽離出來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諧狀態的東西。亦如先生所言:“美感是一種直覺,是一瞬間的感受。而聯想漫無縹緲,浮想聯翩,帶給人無限的想象和美感體驗。”

先生還從“情人眼裏看西施”談“美與自然”,從“依樣畫葫蘆”談“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以及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談“天才與靈感”。

最後一個章節,先生從“慢慢走,欣賞啊”談到了“人生的藝術化”就像這本書一樣,也應該是“慢慢讀,慢慢欣賞”的,先生説:“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應有的特點……”無疑,先生的一生是藝術的一生,更是美的一生。

我們常説,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據先生説,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就插上了一個標語勸告遊人説:“慢慢走,欣賞啊!”是啊,我們真的要善於發現美,欣賞美,塑造美,過一種藝術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細細體味生活中的美。

所以,我要説,一部《談美》不僅讓我真正認識了美,還讓我明白,努力向前,但也不要忘了適時地駐足,欣賞眼前的風景,品味當下的生活。因為人生路上,真的是要“慢慢走,欣賞啊!”

讀《談美》有感5

長時間不曾讀書,更不曾這麼認真的讀書。《文藝心理學》(復旦大學出版學出版)又名《談美》,是朱光潛先生一部談美學的論著。朱光潛先生在美學界的造詣這裏無需過多贅述,他是我國研究美學的始祖,一代美學大師。通讀完後,首先的感覺是朱先生知識的淵博,旁徵博引,學貫中西。在他的書中,古今中外的文獻引用得極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國關於美的論述都是他最早翻譯過來的。其實粗讀一篇,我真沒有弄明白到底什麼是美。雖然他通篇都在介紹什麼是美,從心理學角度、從哲學角度、從自然科學角度去研究、論證美的本質意義。但是我讀的還是一頭霧水,因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麼的深邃;眼光是那麼犀利;觀點是那麼獨到。都説讀書就是讀者和作者心與心的交流,我只覺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長馬褂,在某個黃昏的清風中,向我娓娓道來,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樣,他持才並不傲物,從容淡泊,虛懷若谷。對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來形容了。

到底什麼是美? 為什麼美?朱光潛先生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對於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者或者説是理論研究者,簡單草率地定義某種事物,總不免會把讀者引入歧途甚至會怡笑大方。偉人如柏拉圖也曾犯下把人定義成沒有羽毛動物的錯誤,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屬性,不能科學定性地定義。譬如我們説水,這是可以嚴格定義的,凡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質就是水,這個不會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變。然而我們很多人對美的定義其實都是成為美的條件,我們説腳長的女人比腳短的女人要美,對稱的比散亂的要美,但這都是成為美的條件,但具備這些條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氣含有水分是雨的條件,但空氣中的水分卻不是雨。因此有人問聖·奧古斯丁:“什麼是時間?”,他回答:“你不問我,我本來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麼,你問我,我倒覺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義,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屬性,那就沒有研究價值了嗎?朱先生告訴我們,美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事物屬性,當我們見到美的事物時,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別美,不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時還要着重觀賞者在所觀賞物中見到的價值去研究。通俗一點講,就是美不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世界上沒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所以美學研究的理論,不僅要講藝術,而且要講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講美,我才疏學淺,讀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窺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闡述的理論。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有一個疑問,自已認為美就是美,瞭解那麼多有意義嗎?

為什麼要研究美?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攀登過山,遊玩過水,欣賞過畫,背頌過詩文,當我們發現某處景色讓我們心情愉悦時,我們會説,這裏真美;當我們讀到某處詩文讓我們身臨其近時,我們會説這首詩真美;當我們讀到某篇文章讓我們長期心靈的桎梏、精神的困頓豁然開朗的時候,我們會説這篇文章真美。我們在説美的時候,其實都只是一個隨性的判斷,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經驗,至於為什麼會覺得美,我們都沒有意識進行仔細的考量。我們要欣賞、判斷美,其實是不能離開理論支撐的。如果我們沒有決定怎麼才是美,就沒有理由説這幅畫比那幅畫更美;如果我們沒有明白藝術的本質,就沒有理由説這件是藝術品,那件作品不是藝術品。只有當我們明白美的本質的時候,才能使欣賞和創造的過程得着更準確的力量(朱自清語)。對於讀這本講哲學,講心理學的理論書籍,讀起來非常費力。要來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一以貫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覺得不認真讀完都是對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論到一個觀點,都列舉了十幾個思想流派的主流觀點,然後自己不輕易的判斷某種觀點的對錯,也不輕易接受某種觀點。在以過自己認真思索、艱苦探索的之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他在《談美》中説到寫此書時“要先看幾十部書才敢下筆寫一章”。這讓我想起,他在這本書附錄《作者自傳》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時候,還努力去學習俄文,並且可以達到讀寫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書上看到北大王選在60多歲的時候,再去學計算機程序語言,併成功開發出漢字排版軟件,打破了國外對漢字排版領域多年的壟斷,被譽為“當代畢昇”。在這裏不是想説他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覺得我現在還很年輕,悲觀、懶惰的情緒時常在纏繞着我。

曾幾何時?凜冽的.寒風不停地敲打着窗外,而今,秋風再次掃過落葉!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對於美,每個人都有不同定義。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在《談美》一書中,朱先生帶領我們走出“柳暗”進入“花明又一村”,給了我們一個“美”的答案。

成長的過程是一種頓悟的過程。林清玄説過:詩情與道情的轉折是“悟”。這種悟,不是憑空冥思苦想,也不是死盯着書本的一句話想上一個中午,而是在生活得點滴中,發現某種永恆存在的道理,發現自己的人生軌跡。長大了,説得更多的是思維與涵養的增長。審美的能力也是如此,通過不斷的“悟”來進行充電。

在美的普遍性中找到美的特殊性,便意為對美的一種創造。即美的藝術價值是在美的共性中找到個性的美。只有個性的作品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春秋戰國時代的名家代表人公孫龍子有許多有趣的詭論,其中最為有名的要算是白馬非馬論了。相傳有一天,公孫龍子騎着一匹白馬要進城,該城門的看守官説,依照規定馬不可以進城。於是孫龍子就開始他的論證——白馬非馬,最後説服了守城官,於是就騎着他的白馬進城去了。他的論證大概是這樣的:“馬”指的是馬的形態,“白馬”指的是馬的顏色,而形態不等於顏色,所以白馬不是馬(白馬非馬)。闡述了個性與共性之間的關係。

《談美》給了我們一個清晰的美的答案,既要與事務之間保持一種距離感,又要與這種距離有一種美的結合,處於能觸摸,能感受到美的位置。美感屬於一種直覺,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求證的內心的美的觸碰。

悠悠然,勿把遺憾留腦後!“慢慢走,欣賞啊!”

讀《談美》有感6

出土的山頂洞人的項鍊表明,人類早在萬年前便具備了審美能力。無論是從大漠孤煙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還是從山水田園牧歌到金戈鐵馬陽關,人類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止。

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青年對西方的崇拜到達了狂熱程度。在社會更新的浪潮中,青年們只顧談論西方美學,否定東方文化;悲哀的是他們中多數其實並不瞭解西方文化,也就是説,他們並沒有自己內心對於美學的渴求,只是隨波逐流,盲目從眾。這種“木偶”思想與日俱增,東方美學地位江河日下,朱光潛先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為喚醒中國青年的意識,創作了《談美》。朱光潛先生在《開場話》中説到:“現在的青年不應該再有複雜錯亂的心境了”。

作為當代青年,其實我們也一樣面臨“盲目”的危險,想想吧,在“聽什麼歌”、“看什麼書”、“穿什麼衣服”,甚至“説什麼話”的問題上,我們很容易被流行的大眾審美同化,從而喪失提升自己審美情趣的機會。

什麼是美感?“美感是純粹意象世界,超於利害關係,是高於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的追求。”這就是美的含義。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最本質要求,而人不同於其他物種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藝術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具有宏大格局,這便使我想起周國平先生的一句話:“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錘無用之情,終成一無用之人,卻也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因為美感與實用無關,所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過是邊塞黃昏的一片荒蕪,卻也是雄渾之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畫面也許簡單,但卻無比壯闊。

一棵古鬆,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對其態度有三。木商會看到它的貨幣價值,植物學家會看到它的生態價值,而畫家則會觀賞它的線條、顏色、種態。這實際影射了實用態度、科學態度和美感態度的不同。類比一下,我們對待學習應該採取什麼態度呢?如果從實用態度來看,學習能讓我們將來有高質量生活,能提高社會科技水平;如果從科學態度來看,可以使個人嚴謹,可以研究比較不同的學習方法;如果從美感態度來看,學習昇華我們心靈的境界。

“藝術都要有情感,但是隻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藝術”。作為觀賞者,我們需要“移情”,使自己的情感與作品相融會貫通,在聚精會神中將我的情趣與物的情趣往復迴流,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書中舉例《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其實,在班級養花的過程中也是有“移情”效果的,你會發現心情隨花開花落或歡喜或憂愁,這種移情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

“藝術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對實際人生沒有引誘性。”(前文提到畫家對古鬆的態度)因此我們要打倒享樂主義美學。書中舉例:“一個血色鮮麗的姑娘,一座希臘女神雕像,都具有美感。前者帶來快感,而後者帶來美感。快感是在滿足實際需求後產生的,並非意志或不同於其他物種的人的本質。”聯繫生活,我可以補充這樣的例子,一瓶冰水和藍色大海的圖畫都給人帶來涼意,但二者給人的感覺卻並不相同。弗洛伊德認為藝術是“戴着面具的慾望”,這實際是極端的享樂主義美學。

藝術與遊戲有很多相似點,同藝術一樣,遊戲也將意象客觀化,使它成為一個具體情境;遊戲使參與者聚精會神;打遊戲也需要“移情、物我合一”;遊戲也是用現實世界之外的另一個理想世界來安慰感情(例:同學們打遊戲)。區別在於遊戲只需要表達,而藝術需要作品的傳承。遊戲是藝術的縮影,藝術的老練和嚴肅註定了其千萬年的延綿,成為人類不斷追求的精神食糧。

而藝術最絕妙之處在於它的意象(留白)。從觀賞者角度,我們需要“移情”,需要忘我,做到“得環其中”,用心感受作者流露於作品中的情感,而創造者也不能在情感中過活,需要跳出深層情感,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更理智地進行創作。通俗講,沒有人身處你的`境遇,沒有人能真正體會、理解你的感受。所以一個好的作品是站在他人能最大限度體會的角度創作而出的。(例:在樓道被劫持要喊‘着火’而不是‘救命’,才能引起他人的足夠注意。)這就是説,創作者在創作時要有情感的留白,而觀賞者憑藉意象感受作品,產生自己的情感,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那麼就能完成一次跨越時空的靈魂對話。我們可以體驗一下意象的絕妙:提到“貧富不均”,只是一筆冷冷的總賬,而杜工部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一副驚心動魄的圖畫。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它舉的一個例子:你有沒有過總是覺得河那岸的風景更美,可去到了對岸後,又覺得不過如此——我總是喜歡遠處的風景,朦朧的風景。原來,是因為遠處的風景離現實更遠。它與人生有距離,而我們近處的風景太過真實,不易引起我們的美感意象。所以我認為,這是因為現實有太多喧囂瑣碎,不可避免。但我們遙望遠方時,我們看不到那些瑣屑,還可以靠意象把它打造成一個完美的地方(沐浴後照鏡子覺得自己更美了也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也會更加羨慕他人的境遇,但他人也並非完美,也會有沒有溢於言表的苦楚。

藝術來自人生,只要我們以嚴肅平靜的心去感受人生,那我們必定懂得藝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