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朝花夕拾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2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朝花夕拾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1

在開心、快樂、的寒假生活中,我閲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

《朝花夕拾》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記述了魯迅先生從童年的生活到青年時求學的不同階段的過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魯迅先生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

從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彷彿覺得眼前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可以感受到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一份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在三味書屋中,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也有同學們心中的孩子氣。當壽先生在入神的讀書時,卻不知道同學們再幹着各式各樣的事,其中魯迅先生正在聚精會神的畫畫……

我覺得幼年的魯迅和平凡的孩子一樣,充滿了歡歌笑語,充滿了鳥語花香,可是童年已離他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回味無窮的記憶,所以我們要留住自己的'童年,把留在心底,也變成我們那散瑣的記憶。

在我們的童年中,也有許多記憶猶新的事情:我再上五年級的時候,星期六、星期天經常在寫完作業後到河堤上的草地上,春天時,用柳條編柳帽;夏天時,躺在草坪上沐浴陽光;秋天時,到草坪上和夥伴們一起捉迷藏;冬天時,大家一起打雪仗……那片和地上的草地,是我最難忘,最回味無窮的地方。

讓我們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與我們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讀後感2

魯迅先生的《花夕拾">朝花夕拾》有一個脱俗的名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那猶如一朵美麗多彩的花在清晨的陽光點綴下悄然無息的綻放自己,待到夕陽時分在去摘取,花亦那花,卻失去了晨時的豔麗與芬芳,但讓人浮想聯翩,同時味無窮。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對一個人物用了很多描寫,在不華麗的文字中體現了對這個人的愛,她就是阿長。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她有這一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她愛嘮叨,她愛“切切察察”,愚昧迷信,但更多的是樸實善良,她踩死了魯迅心愛的小隱鼠讓魯迅對她非常的憎惡,但她尋購贈送魯迅渴求已久的《山海經》,又讓魯迅對她心生敬意與感激。

在書中還有一個人比較有代表特點,他就是魯迅日本的同鄉,範愛農。他是一位覺醒但無法在當時黑暗社會立足的知識分子,他在革命前不滿社會而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看到革命的不徹底又備受打擊,最後懷揣着痛苦與悲涼與這個社會妥協,在與友人遊湖時投湖自殺。從這兩個人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對人民的迫害,但在《朝花夕拾》中也有美好的回憶。

細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以愛感受到那份字裏行間散發出的天真爛漫、童真無邪,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突然間,我好像看見了幼年的魯迅跑進百草園,與他的'昆蟲們為伴,又採摘野果,好像又看見了壽鏡吾老先生在專一的讀書,孩子們卻在各幹各的事,而魯迅同學正在畫畫。在這本《朝花夕拾》中我們感受到了美好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也許這就是魯迅成為名家的原因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3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晚年的時候,回憶過去寫的一本書。從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早晨的花,到了晚上再把它拾起來。多麼美妙的名字!

魯迅先生是近代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作品不求語言華麗,只求能抨擊人心。在朝花夕拾這篇文章中,《藤野先生》這篇文章令我感觸很深。一開始,我並不認為藤野先生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但是後來經過魯迅先生的描寫,我深刻的體會到藤野先生的為人,他和其他日本人包括有些中國留學生不一樣。他並沒有嘲笑或者看不起中國人,而是很認真的教每一個學生,他教學很認真嚴謹,哪怕是魯迅先生的一個血管圖畫的不準確,他都要親自告訴魯迅。因此我很佩服藤野先生。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在中國抗日戰爭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來到了中國,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救死扶傷”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對即將爆發的戰爭時,他也毫不退縮,絲毫沒有回國的意願,而是堅持留在了中國,最終在為病人手術時不幸被感染,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醫生,他們都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着、奮鬥着,而且有着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這不僅讓我感動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們現在作為一名學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這青春的大好時光好好的學習嗎?就像魯迅説得那樣:“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再繼續寫一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在想要放棄時,我們應想想身邊辛勤的老師時、我們應該想想身邊含辛茹苦的父母時,便更應該努力的學習,努力完成作為一名學生的使命——好好學習!

朝花夕拾讀後感4

在魯迅的《朝花夕拾》中,最讓我難忘的是《父親的病》。

《父親的病》主要講述了當時社會庸醫的無能,明明知道病沒法治了還故意矇騙,看似開的是靈丹妙藥,其實就是故弄玄虛,使用障眼法,對病是沒有一點療效,搞得家人東奔西走到頭來還是白忙活一場,並且對治病只是忙於應付而草草了事,給人看病都是為了那些身外之物――金錢。

當今社會,還是把金錢視為至高無上的'人存在。他們為了金錢而隨隨便便應付他人。他們應付別人時,有想過別人是給予他們多大的期望嗎?有想過他們正一步步地將別人的希望變成失望嗎?有想過他們做這件事是沒有違揹他們的良心嗎?沒有,他們沒有想過。他們被眼前的利益矇蔽了雙眼,以致他們沒有看見別人給予的期望。

利益使人沒有了心智。我曾經看過一篇新聞報道:女子因貪圖利益,在飲料中加入老鼠藥,導致兩名國小生死亡。這是一則讓人痛心又讓人氣憤的新聞。

痛心是因為那兩名國小生還那麼小,他們還有無限的未來,他們是祖國的希望卻死在了兩瓶飲料上。氣憤是因為這名女子竟因為一點點錢害死了兩名國小生,因為一點點零一傷害他人。

我想如果當時,她有那麼猶豫了一會兒,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了。可利益就是那麼可怕,它可以使人沒有了心智。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

金錢其實對我來説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沒有必要為了一點點小小的利益而傷害他人。這樣不僅傷害了自己而且還傷害了他人,兩敗俱傷有什麼好的?

如果沒有如果,後來也沒有後來。我想也就不會有那麼多類似的事情發生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5

魯迅的文章有很多,《朝花夕拾》其實是原來在《莽文》發表的文章合在一起的散文集中。開篇個故事,各個故事短小精悍,寫出了他的立意,從字裏行間透露出魯迅想要表達更深層次的東西。

首次捧起魯迅的《朝花夕拾》,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朝花夕拾》中我影象很深的是《無常》和《二十四孝圖》這兩個故事。《無常》中的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通過無常和閻羅王這兩個人物的鮮明對比,諷刺了現實一些所謂的正人君子。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中,重點描寫了在閲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兒”這個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錢,卻全給了自己的兄弟,後來家裏窮得吃不起飯了,卻想到家裏的兒子會“搶”老母的食物而決定犧牲自己的兒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點欺世盜名之意,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6

這段時間細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魯迅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的《朝花夕拾》也是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童年,這是每個人都擁有的。雖然在童年裏有苦有笑,但是童年會在自己的心裏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魯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是叫做《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鬱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在這本書中,魯迅將自己在童年中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真實、天真、有趣的話語表達出來。魯迅的童年並不是美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怨恨這些不認同他的長輩,而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入這本書裏。他在這書中,把童年的無奈和寂寞釋放出來。讀過它後,我能感受到在魯迅的童年雖然並不很開心和快樂,但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是五味俱全的。既有酸甜,也有苦辣,更少不了有鹹。而我們的童年也一樣的。即使過得不怎麼好,但童年永遠會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永遠埋藏在屬於它的地方,留下美好難忘的記憶。

《朝花夕拾》的取材,包含着深廣的社會歷史內容,具有豐富的思想意義,表現了魯迅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生活的深刻認識和他那反帝反封建徹底的革命精神。他寫人物,帶有強烈的時代感;記事件,則透過現象提示其深刻的社會本質;發言論、抒感情,則無不閃射着思想的火花!

真是一本好書。

朝花夕拾讀後感7

上國小的時候,在背魯迅先生的資料時,我記得很清楚的就是散文集---《朝花夕拾》,當時我聽着這個名字很新奇,也很有特點,也一直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心,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呢?故事內容又會是什麼?魯迅先生有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我帶着一連串的疑問,看起了這本書。看完後我明白了這些問題的的答案。

《朝花夕拾》這本書與一般的自傳之類的寫法完全不同,他不是記錄個人生活的書,而是把童年記憶中最有趣,最有意義,最美好的一些片段寫了下來,魯迅先生用十個題目寫完了這本書,故事情節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閲歷知識相當豐富。這十篇散文中,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意義和很高的藝術水平。

這本散文中,我覺得最好的一篇是《阿長與仙海經》,這篇散文裏,魯迅先生曾懷着真摯的感情為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他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先生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還有那《二十四孝圖》中的“卧冰求鯉”,“老萊娛親”,被魯迅先生斥責了一頓,好有意思!

“無常”與之前“五猖會”上的塘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先生愛看的',不然怎麼會寫得如此詳細呢?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錄了魯迅先生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給予了對現實的思考。大家都看看這本書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8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才能知作者心的書,我讀了很多遍,直到今天合上書本,才終於對其中幾篇有所領悟。《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應該快樂美麗的童年,因為籠罩在那個封建社會,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以看似温情的語言,激烈地批判着那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給我印象頗深的是《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文章回憶魯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敍了魯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他的懷念。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看到這句話,我的心像是被鋒利的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那個年代是中國歷史上屈辱的歲月,專制皇權高度加強,國家日漸閉關鎖國,西方列強強迫中國打開大門並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國民在封建思想的束縛下已經沒有了分辨是非的判斷能力。戊戌變法失敗後,戊戌六君子被處死,周圍圍觀的人羣拍手叫好,殊不知這六個偉大的人正是為了自己而死。書中魯迅提到看電影看到中國人見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國人處死竟和日本人一起歡呼,這些思想麻木的中國人令我們痛心。

為了挽救中國人民,也為了拯救祖國,魯迅毅然棄醫從文。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文《狂人日記》,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麼?”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不顧外界打擊,為了讓國民清醒過來,寫出了一篇又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流傳後世。

朝花夕拾讀後感9

前幾天,我拜讀了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裏面講述了魯迅先生從兒童到青年,後來棄醫從文的過程,裏面魯迅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人和事,包括:長媽媽、山海經、“父親”的死、美女蛇的故事、藤野先生……其中最讓我震撼的`一篇文章便是《藤野先生》了。

魯迅先生曾在礦廠旁的礦路學堂裏讀過書,後來因為開礦無利,學堂也和礦場一齊關了。後來,魯迅和一些同學試着下了幾回礦洞,也沒收穫,便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後來,他們便去了日本。在日本,魯迅遇到了一位可敬的老師,名字叫做藤野嚴九郎,他熱心地幫助魯迅,改講義,這使得魯迅先生非常感激。但是魯迅先生和另外一些學生看一部片子,裏面是一些給俄國當偵探,被日軍捕獲,被槍斃,在槍斃時,坐在魯迅身邊的學生喊了一聲:“萬歲!”魯迅覺得這一聲“萬歲很”刺耳,於是,他便去和藤野先生説不再學醫。

我覺得魯迅先生做的對,他想醫治人民的肉體,讓中國人獲得健康,沒錯。但是,肉體救活了,精神還是麻木的,人還會像他爸爸一樣。所以把肉體醫好不如先把精神醫好,從此,他開始寫作。那些麻木的中國人啊!你們就沒有一點良知嗎?非得要人來喚醒嗎,我想,假如你們有良知,魯迅先生也就不會做反“正人君子”的作家,也就不會在五十多歲的時候病死了。

所以,魯迅先生就是一把火,燒掉了所謂的“正人君子”,留下了那些正義的人民。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寒假中,我有幸讀了大文豪魯迅的著作—《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作的敍事文集,共10篇,它真實地記錄了魯迅青少年年代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變化的進步。

《朝花夕拾》這本書在選材上擅長以小見大,通過日常的小事,展示出宏大的社會風貌,表達深刻的主題。既寫出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又寫出了作者對新文化運動和民主革命的'支持;既寫出了作者對精神麻木的民眾的悲哀與憤怒,又寫出了作者對童年、對大自然的美好回憶嚮往與對壓抑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滿。

作者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成功地塑造了具備鮮明點性格特徵點的人物。如勤勞樸實,熱愛生活的長母親。長母親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她常給“我”講故事,讓我感覺“她”有“偉大的神力”。她知曉“我”喜歡《山海經》,不識字的她不辭辛勞地幫我買了回來。還有嚴謹認真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對工作及其認真,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改過了,連講義上畫的血管移了一點也要指出。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不只具備鮮明的性格特徵,還具備人性的複雜性與矛盾性。如長母親由於社會的影響,保留了不少迂腐的社會風俗。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地對“長毛”的故事妄加評論等,這部分描寫使魯迅筆下的人物愈加生動,愈加有血有肉。

在《朝花夕拾》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從《百草園到三

味書屋》。它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裏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唸書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兒童廣泛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鋭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將康活潑成長的合理需要。

讀完了《朝花夕拾》,我不只對魯迅的文采有了更多的認知,也獲得了一些對生活的思索。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手捧着膾炙人口的鉅作——《朝花夕拾》,擦拭上面久矣的塵埃,輕輕翻閲起來。

這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中寫下的。老了,累了,倦了,品味起年少的童真,想必也不再是年輕的滋味了吧?

魯迅先生的童年也並不乏味,他雖是鄉下人,卻可以隨城裏人一同上學;它有趣味橫生的百草園;他在雪地捕鳥;他在上課時偷偷畫畫。似乎魯迅的童年是在一首圓舞曲中結束的。“枯燥,乏味”則是魯迅先生對書屋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就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從這本《朝花夕拾》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似乎感染了我,讓我看到自己童年的光輝事蹟。

小時候,我經常坐在外婆家的河岸邊,看見古老的大橋下邊,向着我游來一隻只小鴨,歪着腦袋,掰着手指數“一隻,兩隻,三隻,五隻……”;喜歡把外婆洗好的衣服丟進髒水盆,想到這兒,心中有些竊喜,似乎是一個小陰謀得逞了。

魯迅先生的童年趣味橫生,而魯迅先生的`中年更是為國奉獻。他非常具有戰鬥精神,他用他的一支筆與敵人進行戰鬥,他創作了大量作品,如小説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他還翻譯了許多外國文學家的作品,如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長篇小説《毀滅》,還有《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等。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樑”,以筆作槍,寫出了舊中國的弊端。如今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發努力。獨酌花酒釋胸竹寒衣不勝暑朝花夕拾誰歸屬甜酸鹹辣苦看過的回憶錄,大都是風花月殘、捕風捉影的閒情逸致,倒沒見過這夕拾的朝花也別有風味,也是,百味不離其宗,朝花夕拾一樣豔。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清晨的朝陽府看着這片大地,將百草園裏的草照得玉石般明亮,一雙小手翻開了那茂密的草堆,正嬉笑着,觀察着這片草地中最有趣的東西。

在《朝花夕拾》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數《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讀着這篇文章,時間的車輪彷彿把我拉回了魯迅的童年與那碧綠茂盛的百草園。合首烏在泥牆周圍挺立着,高大的泥牆上有些破損的.痕跡。我似乎又看到了幼年魯迅的微笑,聽到蟋蟀悦耳的叫聲,還有長媽媽和藹的面目。不久,時間又將我拉到了當年的三味書屋,先生和學生們的朗讀聲和諧有致,牆上的梅花鹿依然散發光彩,令人醉在其中。

魯迅有着難忘的童年,我們何妨不是也有着回味無窮的童年呢?長大後,再次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便會有着最深切的懷念和嚮往。

在我外婆的後院,也有一個類似百草園,無論春夏秋冬那裏總是充滿着生機,散發着迷人的香氣。夏夜的晚風更將這裏裝點舒適涼爽,我常常靜坐在大樹底下乘涼,感受着風輕拂過臉頰的温和,品嚐着野果帶來的清甜,聆聽着蟋蟀的歌聲,觀察着螢火蟲散發着微弱的光芒,不知不覺置身於美妙又新奇的世界裏。那時的我常戲弄小動物,園子裏偶爾有幾隻貓竄過,我便衝過去抓它的尾巴,聽見"喵嗚"一聲的叫喚,手指上便留下它給我的"紀念品",雖然媽媽有些擔心,但我的內心便感到無比的有趣和快樂。

翻開那些童年的老照片,每一張都有着故事,都讓人忍俊不禁地回首一番。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童年,也都有着自己的樂園,但再美好的回憶總有一天會甦醒的,留給我們的只有那無盡的回味和珍惜。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您知道嗎?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寫了您和他幼時的故事。雖然您迷信,但您也慈祥(這是所有農村婦女的“標配”),在細細品讀中,我還是被您質樸無華的善良品格所感動!

當我在《朝花夕拾》中讀到您和長毛之間的故事時,不禁為您擔心:老媽子叫長毛“大王”——據説對長毛就應該這樣叫。還對長毛説自己餓,後來,長毛笑道:“那這東西就給你吃了吧!”説完,就扔來了個圓圓的`東西,還帶着一條小辮子——那門房的頭。我想,當時您肯定害怕極了吧?

您還不小心踩死了魯迅先生的一隻“寵物”——小隱鼠,他當時還小,抱怨你,我想你心裏當時肯定也不好受,暗自自責吧?但我相信,您會理解孩子的心。

您還知道嗎?魯迅先生因隱鼠的事想為它“復仇”。但在那同時,他還渴望一套《山海徑》,這份渴慕是從一個遠房表叔惹起來的,魯迅一直想看一看這書。那時您就問他,這《山海徑》是怎麼一回事,怎麼這樣念念不忘。當您告假回來之後,穿着新藍布衫,高興地説:“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能夠想象到魯迅先生是多麼地驚喜,他自然對您消除了怨恨,產生了新的敬意,我也被您的慈愛和善心所感動了。您雖然是一個沒有文化的普通女傭,卻能把一個孩子的願望記在心底,並想方設法滿足他,對幼時的魯迅而言而言,您給他的,不僅僅是書,還是一道精神大餐。

長媽媽,您的善良值得我們學習;您的慈祥值得我們尊敬。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坐在藤椅上,花叢中發出的芳香,輕輕地瀰漫身旁,我捧起《朝花夕拾》,品讀着從字裏行間散發出的獨特純真,隨着那一片片幻想雲彩,飄過久違的世界。

魯迅先生是一個幸運兒,但同時又是不幸的兒子,他生活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卻可以靜靜地聽遊蛉低唱,可以在百草園中無憂無慮的玩耍,可以在白雪飄飄的冬天捕鳥……但同時,他也承擔着超越那個年齡的責任:小小的年紀便得學着放棄,不能暢快地玩耍,要學着去背那些所謂的經典:《鑑略》《千字文》《百家姓》,要去尋找各種稀奇古怪地藥引子……他還得痛苦地承受父親逝世的打擊,用小小的肩膀擔起家庭的重擔,快要成為一家人的頂樑柱。

或許,正是因為那個黑暗動盪的時代,才成就了當時的魯迅。他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思考,學會了生活,這些也教會了我成長。

《朝花夕拾》這本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許多情節我會一輩子記得:像《狗貓鼠》一文中,幼年的魯迅只因為媽媽説了句“隱鼠大概被貓吃了吧”,便開始對貓痛下狠手,見貓就打,讀來確實讓人忍俊不禁。有些地方,魯迅先生雖然寫的是“喜劇”,可細細品讀之後卻能發現淡淡的苦澀,那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童年在漸漸離我們而去,總有一天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可它卻會永遠留在我們那一段段瑣碎的記憶裏,在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閃閃發光。雖然只是點點滴滴,卻能照亮你我前行的路。在如今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不如讓我們停下匆忙追趕的腳步,找一個微風徐徐的午後,捧起這本《朝花夕拾》,去感受那被我們遺忘在記憶深處的童年。

起風了,輕柔的風中夾雜着花香,書頁在膝蓋上輕輕的翻動,我看着花園裏奼紫嫣紅的花,又想起了那充滿趣味的百草園……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初讀魯迅先生的書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後齒脣間都是餘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後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這本《朝花夕拾》,使我感受到的是一種信念。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我體會不到的滋味吧。

站在這樣的一個和平年代去看戰爭年代的.魯迅去看他的《朝花夕拾》,我覺得這書中滿含着無奈。一場大火之中,所有人都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所有人都在沉睡之中,但卻有些人醒了,他們希望讓周圍的人都能清醒然後一起逃出去,可週圍的人卻怎麼也無法喊醒。魯迅無疑是這早醒的人,他也想用他的文字使人們清醒,但這卻收效甚微。

雖然在書塾讀書很煩悶,但是我覺得魯迅的小時候還是很快樂的,看到這,總是能回想起小時候的趣事,在現在看來,總覺得小時候無憂無慮,我多麼想再回到小時候,在體驗一下那小時候的事情,雖説現在回想起小時候的,感到無聊,沒趣。但在小時候,是多麼值得回憶的事啊。

在沉悶的生活裏,送你一本《朝花夕拾》,願你的心情變得平靜而正如書名“朝花夕拾”,這本書就是在長大以後,把自己小時候的瑣屑一點點拼湊起來,這很簡單,但誰又像魯迅先生這樣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