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文書谷 1.9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台與她18歲的兒子之間的36封書信的集子,內容涉及人生觀、

價值觀、世界觀甚至性和戀愛。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這本書劃分成認同和歸屬、清狂等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認同和歸屬。這是兩個怎樣的詞彙呢?在閲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對於認同的定義僅僅侷限於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看法,或者説是一種感覺。但在閲讀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的看法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我生活在杭州,這個美麗的城市。在這個城市中很少發生自然災害。但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城市實在是太過安逸,以至於當我聽説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災害發生的時候,我是如此的麻木。我的反應讓我感到極度的羞愧!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某個地方又發生了災害,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每次災害發生之後都會有那麼多感人的故事?為什麼只有在受災之後才開始進行防範?為什麼人性道德這種本就該存在的東西現在竟變成了奢侈品?在這裏,人們生活都極其的安逸,這直接導致了現在的我們不知道如何在社會中生存,甚至不會燒飯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我們的心中根本沒有對自己明確的定義!我能幹什麼?我會幹什麼?這兩個問題誰能準確而又自信的回答呢!

龍應台在這本書中不僅講述瞭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講述了這

個社會的生存法則以及處世態度。

“清狂”與“輕狂”,這是兩個讀音完全相同的詞彙,但所包含的意思卻完全不同!“輕狂”的意思是輕佻,自傲;“清狂”的意思卻是放蕩不羈。一個貶義一個褒義。“清狂”在古人的詩詞中早有明確的定義。在杜甫的《杜遊》中曾有這樣一句話:“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清狂的人不會被家庭羈絆;不會為責任束縛;更不會為自己的野心左右……“清狂”與“自由”。自由是我們90後一直在追求的!我們一直都希望不會被家長管束,不會被老師管束,希望能夠自己決定要做什麼和不要做什麼。

每當我們的家長要管束我們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這樣對父母説:“老媽,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知道該怎麼做的!幹嘛總是想管着我?給我點自由的空間好不好!”但是,我們從未想過,現在的我們還太年輕,我們各種觀念尚未成熟。我們這種希望是不被允許的!在我們長輩的心中,現在的放任自由就意味着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放棄角逐!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如若放棄角逐就會被社會淘汰,淘汰就意味着被社會拋棄甚至是死亡!所以,體諒一下父母,體諒一下自己的將來吧。不要再叛逆了,這樣做沒有多大的意義,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道德,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詞彙。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古時候被定義為道德底線的東西在現在已然被拋棄了。我們不會因為有人正在捱餓就將自己餐盤中的東西吃得一乾二淨,也不會因為有地方發生旱災就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停水一兩個小時就令我們抱怨個不停。當然了,這些並不是意味着我們沒有道德,只是因為時代的變化改變了我們的道德底線。古時候的道德是如此重要,我們耳熟能詳的道德故事非常多。從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為人之本。百事孝為先,在古代,不孝是會被殺頭的。不孝,不遵從父母之命即為不孝。而現在已經頻繁發生。與父母頂嘴,欺騙長輩更是變成了家常便飯!但社會已然如此,我們能改變什麼,我們也不需要改變什麼。

《親愛得安德烈》,一本好書,在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們自己心裏得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得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來説,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要,但也很痛!每一次的受傷都是人生的必修課!”

一本書,幾行字,只是對生命的感悟。因為我閲讀,我成長。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合上書,我輕輕閉上了眼睛。這便是兩代人的差距,兩代人的代溝。

這是一本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通過三年的時間,所寫的36封家書。在這其中母親帶着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時間總會讓人改變,現在的安德烈已是一個成年人,不再是那個可愛的“安安”了,龍應枱面對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終她選擇了與兒子敞開心扉,試着去了解兒子,這個有些“陌生”的愛人。

母親一直深愛着兒子,兒子也同樣愛着她,但方式不一樣,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經説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時,我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感覺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悦,其實是夾雜着傷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記得,有這樣一個片段。安德烈問龍應台想要孩子怎樣記住她時,龍應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隻火柴。她對安德烈説:“你帶着走的、永遠不破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會永遠陪伴在誰的身邊。只是來温暖寒冷的人,只是來點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對母親“受傷”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龍應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兒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説“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習慣了的舊房子吧。”時間依然前進着,我們在成長。長大了的我們,不再需要父母的過多關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變得不能停留在一個角度上對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着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着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和我們之間有着巨大的“隔閡”。書中可以處處看到中西文化的衝突。

在國外,老師對14歲以上的同學稱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樣有看待問題或提出觀點的資格。而在中國,這簡直可以説是登天之難。我覺得安德烈對MM的語氣不像總統也像首相了,竟然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説話,而龍應台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與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們這種火星與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親愛的安德烈》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這本書,漸漸溶開了兩代人,兩國的代溝。也讓我認識到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會給我們不同的震撼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着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裏。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説她在説,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説,龍應台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台來説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説,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説清了。

比如説,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着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説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裏,我覺得可能沒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也就是説,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十分個性: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説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悲哀麼?之後我才明白,安德烈但是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明白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着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因此安德烈也説,“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就應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就應不多吧。畢竟自控潛質但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因此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但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職責心的人必須會説“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説,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正因我覺得隨着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國小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刻,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國中後,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正因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刻了。

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潛質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後,他們也從來但是問我用手機的狀況,我對此也很滿意。因此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説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就應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麼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後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必須會十分滿足的。但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台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閒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但是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複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着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後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因此我也很推薦那些內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來看看這本書,必須會獲益匪淺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親愛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書信的書。然而這本書中的交談卻並非日常瑣事,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化,對人生,對社會,對民主制度的思考與探討。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探討。

雖然我的母親她在我心中永遠偉大,無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許羨慕安德烈,能有可作為知己的母親。讓我驚訝的是,安德烈在他20歲的年紀,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與自由,這也是他與身在德國的朋友經常談論的話題。然而在我們中國,可以看到的是,到處是迷惘,沉淪,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總認為政治離我太遠,自由,又是什麼東西。也許是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什麼是自由?

能交談,能旅遊,能運動,能選擇,這就是自由嗎?可是言論自由,選舉自由,我們沒有。然而,沒有言論自由,對於我們大多數來説,仍然不算是什麼壞事,我們無所謂,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思想的自由,社會也並沒有鼓勵我們青少年去思考我們的制度,我們的社會希望的是,你接受,習慣並服從這個制度吧。當一個社會禁錮了人們的言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這個社會還能發展嗎?不是死水一潭嗎?

文化,是個很沉重的東西,沉重的文化,決定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格調。經歷了納粹之後的德國,是嚴謹,低調的,同時又深深懺悔的。人們甚至不願意去觸碰那段歷史。我想至少這點,讓我對這個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愛,深深的敬仰。對於納粹所犯下的罪行,他們能夠深深懺悔,並一直牢記於心。日本與之相比,又如何。

我們的文化呢?中國的文化是什麼?身處國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麼?我想,只有我們悠久的5000的歷史了。可是悠久的歷史並不是我們的文化,歷史已成過往,歷史沉澱下來的有什麼?我看到的是我們青年一代的中庸,隱忍,浮躁,麻木,沒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與麻木中。沒有了思想的文化,沒有了思想的社會,多麼可怕!

人文關懷這點是龍應台,這位曾經的文化部長,一直在書中反覆提到的。人文關懷,是什麼?我個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種文化下,人與人之間的那種和諧的交流,社會對身處此社會之下的人們的一種態度。百度如此解釋,“人文關懷,一般認為發端於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其核心在於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來是長篇累牘的社會主義下的人文關懷政策,當然少不了領袖的人文關懷,再配上人文關懷圖片。個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這些,在我們中國可以看到嗎?主流媒體每天將那些毫無意義的新聞以及評論以各種方式灌入我們腦中,充斥我們的視線,麻木我們的思想。談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談何尊重理性思考?我們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質疑與反抗性,這不都是在中國這個社會制度的人文關懷下的結果嗎?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説這句話時是以一顆女人的心態,在見過無數次的個性簽名以及轉載後,讓我覺得這句話是在很酸很膩。現在想來,這句話説的很對。因為體會過痛苦,受過創傷,所以懂得深受苦難的人。因為懂得,所以有悲憫之心,所以以這顆慈悲之心去關懷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想來這世間便多了許多和諧,少了許多傷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