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

來源:文書谷 2.97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

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1

昨天,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和教研主任到黃橋中學參加區級教研活動,回來後在QQ羣裏彙報活動情況,並根據教育局統一安排,要求每位教師寫一篇高效課堂的總結。

我真不知道這樣的總結該如何寫,因為就我個人而言,高效課堂的創建離我很遠,甚至是高效課堂這個詞我都很陌生。

一、成效與亮點

平時的教學活動,我儘可能利用、活用網絡資源,多在白板教室上課,以提升課堂容量。這只是自發狀態下的一點做法,其實和市教育局開展的高效課堂創建沒有半點關係。我沒有看到三年來高效課堂創建對我個人有何實質性的影響,也沒有看到對我校的教學教研有何影響。我甚至有種感覺,我校似乎從未開展過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創建活動,也未有任何實質意義上的經驗與成果。但我卻看到、感覺到近年來學校教研活動的乏力和持續滑坡,併為之憂心重重。

二、問題與困惑

從河南南陽西峽引進“三疑三探”教學模式開始,平川區的教研活動就開啟了新的`篇章。各學校的教研活動在迅速提速和提質,模仿和學習該模式,創新和發展該模式在全區中國小蓬勃開展。可惜的是我校並沒有主動挖渠引進這股活水,我校的教研活動第一次滯後了,隨之而來的是課堂教學也逐漸落伍了。

在兩三年的學習和實踐的基礎上,借鑑“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教育局創造性地提出“情景探疑”教學模式,並確定了幾所試點學校,隨後在王礦中學等學校開展了該模式的教學研討會。後來,以“情景探疑”教學模式為引領,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為主旨的教學研討活動在全區各學校開展起來。可惜的是,我校並沒有搭上全區教研活動快速發展的列車,這一次真的被遠遠地拋在後面,無力追趕,也沒有能力追趕。更為可惜的是,在此期間,王浪利老師、吳小英老師、宋玉梅老師的課極有特色,並得到局教研室的充分肯定,但我們並沒有在課堂教學上做文章,沒有將這些極具特色的課總結、昇華和推廣開去。這些老師的課本應成為全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一朵奇異的花,因為學校的不作為,教師個人的不重視,最終好課沒有綻放,更沒有飄香十里。但另一種現象隨之出現,教育局組織的各種類型的競賽課,我校教師不願去參加,不敢去參加,我們的教師變得不自信了,因為和其他學校相比,我們的課堂教學真的落伍了。

三、對策與打算

造成學校教研活動乏力,教師教研能力不強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我們必須反思深思,並找到應對的策略。我認為應該這樣做:經費保障、專家引領、同伴互助。

教研往深裏説是科研,是科研就必需要有經費,有了投入才會有產出,也才會見成效。

教師要勇於做教研的排頭兵,青年教師要敢於扛起學校教研的旗幟,學校也要挖掘教研能力強的教師做“旗手”,來推動此項工作。

有了旗手還得有推手,學校要建立長效機制推動教研活動的開展。教研活動是活動,是活動就不能閉關鎖國,固步自封,不與外界交往。學校辦學要秉持開放包容的精神,我們要請進專家和名師,我們也要將自己的教師送出去培訓,送出去講課。我們還要學習先進學校,只有與先進學校有雙邊的交流,我們才能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縮小差距。

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2

課堂是學校教育發生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髮展、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根本途徑。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以生為本、以學為本”的課程理念,全面促進我校高效生命課堂建設工作的進程,更好更快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現將前一段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各司其責

組長:趙廣聚全面指揮創建高校生命課堂的實施工作

副組長:蔡合才負責撰寫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在校長領導下,根據既定方案,組織實施,及時反饋信息,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辦法。

成員:教導主任負責監督、檢查、評價實驗教師實施、落實

二、明確目標理清思路

1、工作目標

(1)提升學科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更新教師觀念;轉變教師角色;營建民主、科學、和諧的課堂文化。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質和學習習慣,為終身發展奠基。構建樂學、高效的課堂。

(3)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先學後教、小組合作”的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

2、工作思路

突出一箇中心:即要始終圍繞教學質量這一中心,堅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創辦優質教育。

強化兩項工作:即“強化教學過程的全程管理;強化校本教研,抓好教學常規管理質量,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樹立和落實“三種思想”:“從起始年級抓起”的思想,關注教育的接受性問題;“從最後一個孩子抓起”的思想,關注教育的平等性問題;“從每個學生抓起”的思想,關注教育的全面性問題。

三、學習宣傳、統一認識

1、理論學習

組織全體教師進行高效課堂的培訓,深入學習高效課堂教學理論,正確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教學規律及其基本方法。

2、專題講座

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認真學習、實踐先進的課改經驗,深入瞭解不同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明確高效課堂中具體的教學流程。

四、精心組織、分層推進

1、領導層

(1)科學分工

在學習、借鑑外校課改經驗基礎上,結合各部門工作實際,分工如下:趙廣聚校長:整體負責、調控;蔡合才副校長:實施高效課堂工作中的制度建設、協調管理;教學主任:課堂上如何具體操作;實施方案的制定和導學案如何編制;合作學習小組如何打造、班集體建設、師生評價問題等等。

(2)外出學習領導小組成員分別到課改試點學校調研學習,結合分工,重點學習相關內容,如導學案編制、教學流程、合作學習小組建設、評價機制確立、制度建立和實施高效課堂的管理、諮詢研究等。

(3)個人反思。在認真學習外校的經驗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逐步摸索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們學校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2、教師層

(1)利用全體教職工大會,分析目前我校現狀、目前教育改革大的背景等客觀事實,對比傳統課堂與高效課堂利弊,認真學習、宣傳高效課堂理論,觀看有關“高效課堂”視頻等。

(2)採取“走出去”、“請進來”、聽專題講座、開展培訓等方式,讓所有一線教師傾聽、觀看和親身感受、體會“高效課堂”。

(3)每位教師根據外出學習、自我反思、課堂中實踐,逐步摸索出符合我們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並不斷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在教學中摸索、改進、提高。

3、教研組長層

(1)教研組長會。如何合理分配小組、評價制度如何建立、如何編制導學案、如何使用導學案等。

(2)年組教研。通過一段時間的自我實踐,以教研組長為主,讓每位教師上一節嘗試課,並且學校領導、本組所有成員都要參加聽課、評課、探討、修訂,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3)形成模式。在年組教研的基礎上,教研組長組織召開本組會議,專題研究本學科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制定出本學科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並重新進入課堂實踐、修訂,最後形成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4、學生層

(1)科學劃分小組、明確分工,各負其職。

(2)各班所有小組長集中培訓。如何自主學習,如何上台展示,如何指導、監督學困生,如何維持小組紀律等。

五、分項實施重點突破

1、集智備課

以學科組或教研組為基本單位,發揮集體智慧,合理分工,有效合作,既突顯教學共性與個性特色,又達到師生共享。構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參加人員要按照“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課題、定執筆人的要求進行集體備課。基本流程為:教師個人備課,形成初案;主備人備課,形成主案;備課組集智備課,形成共案;課前個人復備,形成個案;課上續備,形成續案;課後反思,形成補案。

主要措施:(1)學校定期對教師備課進行整理、裝訂和存檔,實行捆綁式評價,其結果做為教師績效考核評價的內容之一。(2)開展優秀校本教研組評選、優秀導學案展覽和評選等。

2、導學案的編制

集教師的導案、學生的學案、練案、糾錯和綜合性評價於一體。

(1)基本要素:包括學情調查、學習內容分析、學習目標、重難點預設、知識鏈接、學法指導、學習過程、整理學案、達標測評、教與學的反思。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導學案在某些要素上應有所側重。其中學情調查和學習內容分析在教師的導案上體現。(2)基本版式:普通式、六格四欄式等,體現導學案設計的基本要素。在題頭設計上,要有課題、課型、課時、學校、年級、學科、設計人、審核人、授課人、授課時間、學案編號、班級、學習小組、學生姓名等。設計要力求圖文並茂,美觀實用,多使用激勵性語言。

3、導學案的使用學生使用

(1)課前要求:以獨學為主,解決導學案中基礎題部分,生疏或難以解決的問題用雙色筆做好標記,同時要求學生能主動提出或發現新的問題,並嘗試通過各種渠道自行解決。

(2)課中要求:以對學、羣學、展示、整理學案、反饋達標為主要內容。做好隨堂筆記,記錄個人存在的問題,記錄學習成果,再在展示是交流預設性問題和生成性問題。在整理導學案環節,要將知識點串成知識鏈,將知識鏈結成知識網。包括整理問題、整理知識要點、整理生成性的知識、整理知識結構、總結學習方法和規律。反饋達標可採用自我反饋、對子互查、組長檢查、教師抽查、達標測評、自助式作業、開放式作業的形式。

課後要求:定期整理導學案上的糾錯記錄和重點問題,用好雙色筆,並放入活頁夾保存,以備複習之用。

(3)課後使用,做到“四必”,即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糾。批閲可採用對子互批、組內批閲、組間互批、學科代表批閲、教師批閲等。教師要在導學案上填寫教學反思,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4、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是致力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做到先學後教、小組合作、以學定教。

(1)基本課型:預習課、新授課、檢測課

(2)基本學習方式:獨學、對學、羣學。

(3)基本模式:“先學後教,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流程包括五個環節:目標定向(5分鐘)、自主學習(10分鐘)、交流展示(10分鐘)、點撥提升(5分鐘)、訓練反饋(10分鐘)。教師可根據具體學科、教學內容、學生實際適當調整時間,教師要導學、導疑、導講、導練,多調動學生寫、説、講、練。根據學習目標創設情景或設置台階,層層深入的領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使學生通過課前自學對教材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發現問題。然後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分析問題。最後當堂達標測試,及時反饋,解決問題。促使學生從“教會”轉變為“學會”進而“會學”

5、學習小組建設

(1)小組劃分原則: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每個學習小組六人或八人。同組採用AA、BB、CC分法,同質結對,競爭合作。

(2)學習任務分工。組內小展示由組長負責,班內大展示由教師負責。關注弱勢羣體,體現差異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一般情況下,弱一些的.學生進行彙報,中等生進行追問和補充,優等生進行總結和提升。

(3)小組長的選拔和培養。最熱心、最有責任心、組織管理能力強最強的學生做小組長。定期培訓小組長,充分發揮小組長的管理、組織、檢查的作用。

(4)學生學習能力訓練。從如何獨學、如何對學、如何羣學、如何展示、如何傾聽、如何表達、如何板演、如何當好小組長、如何組織組內分工展示、如何為自己設定學習目標如何使用雙色筆、如何進行糾錯等進行集中的專項訓練,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6、評價

強調多重評價結合和多元評價,每個小組中都要有自我評價、同層評價、小組評價、組間評價、教師評價等,形式多樣,具體恰當,有針對性,體現多重結合、多元評價。每個班級都要建評價欄,一週一總結,一月一彙總。用評價增強小組凝聚力,激發學生內驅力,進一步引領學生更高層次的合作。

七、具體安排

(一)宣傳發動(20xx年3月-4月)。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和發動,為活動開展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學校成立構建高效課堂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實施規劃,擬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二)理論培訓(20xx年5月)。深入學習高效課堂教學理論,正確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教學規律及其基本方法,認真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深入瞭解不同學科“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明確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三)調研反思(20xx年6月-8月)。開展課堂觀察活動,組織教師對照先進的教學理念與經驗,對當前課堂教學現狀進行觀察、分析,通過自評互評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差距。

(四)課堂實踐(20xx年9月-10月)。組織教師按活動方案結合並總結自己已有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和研究,摸索出不同學科的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

(五)彙報研討(20xx年11月)。組織高效課堂實踐彙報研討活動,人人上彙報課,課課進行研討評議,針對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策略,再實踐、再彙報、再研討。

(六)總結提高(20xx年12月初)。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研討後,教師要認真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理性思考,形成一定的高效教學模式及長效管理機制,推出一些成功的課例。撰寫一份有較高價值的論文、個案研討報告或經驗總結文章。開展“高效課堂”論壇、“高效課堂”教學評比、優秀教學設計、精品課堂實錄、論文、課件評選活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高效生命課堂建設之路漫長又充滿挑戰,但我們相信,只要懷揣夢想,探究的腳步不停歇,這條路必將越走越寬,越走越美!

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3

我校通過學習洋思教學經驗以來,要求教師在教學實施中,根據自己課堂教學的薄弱點,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採取措施,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打造高效課堂,現將我校XX年秋高效課堂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化認識,加強領導

我校是一所山村國小,教育教學信息都要比較閉塞。在以前,一談到高效教學模式,我們的老師一直都很迷茫,為了幫大家找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金鑰匙,我校成立了教學教研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毛國富任組長,其他成員由教導主任和骨幹教師組成,並制訂了的關方案,定期組織老師學習學洋思教學經驗,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大家的認識不斷提高。學校的教研新風逐漸形成。

二、聽課評課,共同提高

通過學習後,我們把聽課評課作為切入點,在教師中開展講一堂好課的活動,人人都講課,個個都評課,毛校長本期聽課28節,對每聽一節課,都要認真的評議,不斷總結經驗,改正不足之處。一年級語文教師鄧翠麗主講的《月亮的心願》,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活躍,效果顯著。我們就組織全校的老師聽她的課,並聽她介紹她的教學體會,大家都有不斷的提高。

三、創新模式,整體提高

我校老師通過認真學習,創新“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都明明確確提出來,寫出來,掛起來,把目標變成全體學生的'目標。力爭讓教師教有目標,學生學有所得。

李書記帶的是數學,在學生“先學”的環節上,他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思維和體驗的過程,他做軍師,靜觀其變,輕身慢步巡視在學生間,發現各種“問題”,關注“差生”。讓學生“板演”,展示錯誤,知錯改錯,抓住底部,整體抬高。他的“後教”以先學為基礎,放手讓學生自己走路,讓學生在教師規定的圈子中按照規定動作活動,讓學生的思維發散,啟發恰到好處,畫龍點睛,老師們一致評他的課為示範課,

毛校長的課,特別是課堂練習做到“精挑細選”,一個環節完成一個任務,重點環節一定要“敲響”,對於練習的量精心設計。既減輕了學生負擔,又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深得老師們的好評。

四、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我們不把“先學後教”當成一種死的模式。“先學後教”是一種教學思想、教學方法,不是模式框架。“先學”“後教”,對語文學科就是:變“講讀教學”為“讀講教學”。“講讀教學”,強調讀為講服務,“讀”是為了“講”得更順暢;“讀講教學”強調“以讀為本”“讀為基礎”“先讀後教”,真正實現了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課堂效率的提高,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本學期,我們還以賽促學,開展了作文競賽,學生作文在全鄉和全縣獲獎,其中,四年級學生譚善宜的作文《愛就在我身邊》喜獲全縣徵文競賽二等獎。

“高效課堂建設”的研討活動雖進行好長時間了,但因我校的師資力量較薄弱,老年教師居多,視力較差,行為緩慢,還需不斷地對高效課堂進行探索和嘗試。今後,我校會繼續深入學習,領悟課堂高效之本質;大膽嘗試,創出學科課改之新路,着力優化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和效益,構建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4

我校在總結高效課堂規範年活動的基礎上,深入開展以“校本教訓”為載體的高效課堂創新年活動。通過一年的實踐探索,完善了教學管理制度,創新教學管理機制,建立了與現代學校發展相適應的教師專業成長髮展模式;以校本教研為主體,充分發揮青年教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繼續探究“六舉措”教師培養模式,全面實施校本研訓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教師教學水平。推動了學校內涵發展,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現對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校本教訓”引領創新年活動

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學校發展的豐厚沃土和不盡源泉。它是以教師為主體,學校為後盾,課堂為基石,以解決教學問題為主的一種民主、高效、開放的實踐性研究活動。校本教研讓教師成為教學研究的真正主人,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老師的教育思想不斷深入內化,使教師專業化水平更上一個台階。

1.理論帶動、提高素養

認真組織全校老師,深入瞭解高效課堂理念在推行“高效課堂”創新年活動面前,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利用例會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觀看李炳亭《關於高校課堂再認識》的視頻講座。通過認真學習,老師們對高效課堂的理念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深入的瞭解,對比自己平日的教學,感觸良多。於是,對於高校課堂,老師們互相交流的多了,他們討論並驗證着自己的每一個想法,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高,最終達到創新。

學校非常重視青年教師的發展,每週一的周前會議上,不當當只是佈置工作。更重要的是組織大家一起美文共賞。大家閲讀文章後,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理解。可以針對文章中的某一點闡述自己獨到的見解。場面輕鬆自在,各抒己見。

2.研訓推動,形成氛圍

學校明確把校本研訓列為學校教研活動的主題,把課題研究與建設教研文化相結合,建立完善學校教研機制,形成全新的教研文化氛圍。

建立教研活動激勵機制,修訂學校教職工年度考核方案,把教師參與學校教研活動納入到教職工年度考核,把教師參與學校教研活動納入到教師績效考核內容裏面進去,使教研活動在激勵機制上有較大力度的體現。

學校還不斷開展組內教研、校內教研、共同體活動、網絡辨課活動四個層次、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進行有效的公開課教學研究:

(1)校級教研、尋找差距

校內教研全員參與,分組進行,教導處統籌安排。每學期初各青年教師根據學科上報教研內容,學校領導分組進入課堂對所有老師進行課堂教學調研。調研課,教導處要求聯繫領導和上課老師所在年級組老師全員參與,其他老師自主參與,課堂教學調研結果與學校年度考核上課結果相掛鈎。在課堂教學調研基礎上,語數各選取2名教師參與校級教研課。校級教研課相關學科老師全員參與,參與老師要進行課前備課,課中填寫評課表,課後辯課、互動。一年來於建玲老師的《百分數的認識》讓聽課老師感受到於老師授課過程中的教育機智及老師在備課過程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重點的深度;朱儁英老師的《除三害》語文教學充分展示了個人教學魅力,她快節奏高效的.課堂教學能力讓老師們佩服。趙曉菲老師《分數的再認識》經多次試教後,對教學的整體把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王依麗老師的《牧童與畫家》讓我們感受到學生整體的學習習慣及班級的風貌。教研課上不僅讓授課老師得到鍛鍊,也讓聽課的老師學習到很多。

我校的教研活動不僅僅停留在此,活動結束後,由學科組長組織進行辨課,針對課中的不足大家一起交流,共同促進。結束後,老師們的一些想法,到學校網站進行網絡評課,網絡的評課方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入學習和借鑑的平台。

(2)辨課活動,提升教學水平

學校每學期安排網絡辨課活動,活動由教導處和個大學科大組長負責組織辯課活動的安排、組織、總結及有關檔案收集整理,每次有專人主持,邀請所辯學科分管領導,上課教師所在年級的本學科教師,及其他自願參加的學科老師參加。

為了推出高質量的研究課,在正式上課前,每位教師要求至少進行3次試教。第一次組內試教,第二次骨幹教師參與試教,試教後進行辯課,第三次根據辯課活動的意見,修改後再試教,第四次才正式上課。

辯課流程為:上課教師説教學設計理念與設計意圖;上課教師課後反思;聽課教師對教學設計和實際教學行為提出質疑、詢問和建議;上課教師答辯,與聽課教師互動;聽課老師和上課老師一起探討、完善教學設計。

學校通過系列辯課活動,優化了每一節研討課的課堂教學結構,創新了課堂教學形式,提高了教師文本解讀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以期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使我校湧現出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骨幹教師,帶動並促進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通過這些活動,讓教師們在一次次的聽課中、在一次次的評課中、在一次次的磨課、在一次次的上課中慢慢形成高效課堂教學的相關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網絡教研半小時高效課堂教研模式。

(3)結對幫扶、加強交流

我們學校與稠城三小、合作國小結對,每學期組織兩次課堂教學交流活動,每次至少有3名教師參與教學交流活動。每次教研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一個學期每所學校承擔兩次,每一次一所學校出一名教師參與上公開課,課後進行交流,互動評課,共同促進,相互提高。

每次活動,先由來自三所學校的三位老師分別上了研討課;三位老師教學風格各異,教學方法多樣,很好地落實了高效半小時課堂的教學策略,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課後,由上課老師説課,三所學校的老師進行了評課、辯課,教育研修院教研部金老師、許老師分別圍繞課堂的高效性“同課異構”教研活動,通過聽課、評課、辯課,交流了教學經驗、分享了教學成果,加強了教師之間的交流。

(4)互助雙贏,共促發展

互助:自確立互助共同體之日起,學校領導經常相聚在一起,分析和反思各校存在的問題和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剖析共同體學校存在的優勢和優質資源,本着“紮實、有效”的工作宗旨,制定互助共同體活動計劃,並根據計劃,紮實有效的開展活動。十月裏,共同體先後在江灣國小開展了“同課異構”的數學教研活動,教師高效“半月談”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既發揮了我校在管理方面的優勢,也發揮了各校老師在學科教學、師資等方面的強項,對推動合作國小、江灣國小薄弱學科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

共享:針對三個共同體學校之間差距不同的特點,我們在活動開展前,就明確要充分發揮“互助、共享、共贏”工作要求,成立互助共同體後,核心學校稠城三小充分發揮自身管理規範、資料積累齊全、學科質量好等方面的優勢,聯動2個結對學校,實現了集體各課資源共享,教學資料資源共享。在質量管理方面,三校實現每月一次質量監控與分析活動,科學分析各校各學科教學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診斷性結論,為三個學校的質量提高發揮了很大作用。針對共同體存在優質師資短缺,課堂教學缺少專家分領的現狀,共同體充分發揮稠城三小、江灣國小、合作國小原有的城鄉結對的優勢,採用了共同體與共同體一起開展活動的模式,藉助了稠城三小的優勢來推動我們共同體的發展,取得花小錢辦大事的成效。

共贏:稠城三小為核心的互助共同體成立開展活動以來,藉助共同體的力量在師資培養、教科研提升方面有了新的質的飛躍,在校本科研、課堂教學、學校管理方面都有了新的變化,交流了教學經驗、分享了教學成果,實現了互助雙贏。

總之,通過校本研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改變了以往課堂教學拖沓,學生學得累的教學現象,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校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二、以“六舉措”為抓手,推進創新年活動

(一)實踐反思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素養

大部分的青年教師都處在一線擔任着重要的教育教學工作,他們有着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僅靠實踐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斷反思實踐中的得與失,才能使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我校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撰寫教育敍事:要求每位老師每月至少寫一篇教育敍事,內容可以是班級管理方面、教育教學上的得失、教材鑽研等各方面。其目的就是培養老師成為一個教育的有心人,對自己的工作及時進行反思總結。每月底交教科室,由教科室結集成冊。每學年青年教師整理自己的教育隨筆集,學校將給每位老師的教育隨筆集進行出版。如校長的《臭豆腐坊》,吳老師的《三言兩句》,龔老師的《成長足跡》,馮老師的《花開的聲音》,王老師的《教海拾貝》,盛老師的《思想集》楊俊康老師的《小馬過河》等等。通過撰寫教育敍事,促進了教師養成反思教學實踐、研究教學行為的習慣,有效提高了教師科研意識和水平。

2.教師主題論壇:教師會寫會反思還不夠,還要將個人的所想所思講出來,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學校提出了高效“半月談”的主題活動,前半月以主要以撰寫教育敍事;後半月由3位青年教師主題發言,其餘老師參與討論,進行互動。每月論壇,都結合學校教育實際確定主題,本學期的主題為:“溝通從心開始”、“高效之我見”、“我的想法與做法”活動中,老師們相互交流一些優秀的教育經驗或提出一些困惑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每次活動結束,老師們都有很大收穫,並將活動感受記錄下來。

3.有效教研打造青年教師高效課堂

課堂是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陣地,要求青年教師每學期至少要開一次公開課。學期初教導處就確定教研主題,學科組長確定一課一主評人員。本學期教研主題為:練習設計的有效性。每位上課老師都要圍繞教研主題進行精心備課試教,年級組裏進行討論修改,充分發揮組裏合作力量。上完課後,由學科組長組織大家進行面對面説課辨課反思,辨課結束後進行網絡評課個人主評。通過這樣紮實的上課評課活動,同伴之間形成了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教研氛圍,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提高專業水平。同時形成了網絡評課與現場辨課結合、個人主評與互動分評的獨特評課機制。一年來,教研活動與學校的課題《國小課堂教學中變式練習的有效性研究》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較好的科研氛圍。

(二)注重培訓實效性起到領雁先行

學校重視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更重視參加培訓的實效性,參加網絡培訓、90學時培訓結束後寫心得體會,回校做講座,上示範課,促進這些老師快速成長,帶動全校老師共同提高,促進學校整體發展。其中龔紅青老師在數學90學時培訓中被評為優秀學員,吳高旭老師在語文90學時培訓中上了示範課,龔靖雅、王依麗、王慶、王春燕、楊俊康老師在所參加的網絡培訓中均被評為優秀學員。

(三)專家講座,共同體活動更新青年教師教育理念

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育專家的引領。學校請專家來校幫助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我校請教研員等專家來校指導,深入課堂,進行把脈、診斷、點撥。一年來,邀請了教育研修院校長、副校長、教研室陶主任、葉主任、語文數學教研員等多位專家蒞臨我校指導!

自開展城鄉共同體以來,我校與兄弟學校多次開展共同體活動,給了我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機會。本學期,與三校共同老師進行了“同課異構”活動,並進行辨課活動,聘請教研員指點。請三校共同體領導參加高效“半月談”主題論壇活動,三校的領導針對老師們提出的困惑進行了解答,對本次活動進了有效點評。使老師們在思想上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提高。

(四)取得的成效

在校長的領導與重視下,我校湧現出了批較為優秀的骨幹教師,自培訓以來6位老師參加了領雁工程,分別上了示範課,都被評為了優秀學員;龔園園老師在新教師培訓中被評為優秀學員;龔靖雅、王春燕、龔紅青老師參加了省組織的90學時培訓,參加網絡培訓的老師都被評為優秀學員;青年教師的經典詩歌誦讀獲義烏市團體二等級獎;吳婧老師在義烏市第三屆中國小合唱節獲優秀指導獎。吳婧、於建玲老師獲本學期音樂、數學義烏市三星級教師。在各學科基本功比武中,我校近十幾位年輕教師分別獲義烏市一、二、三等獎;青年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比武獲市團體三等獎,龔靖雅、龔園園分別獲個人三等獎,刷新了從未有教師在該項比賽獲獎記錄。十幾位老師撰寫的論文分別在市裏獲獎。校園文化藝術節中,我校青年教師指導的學生合唱比賽、美術比賽、書法比賽多次獲一等獎。本學期開展的教師航模基本功比賽再創佳績王春燕、龔園園、龔紅青無線電比賽中均獲二等獎,王春燕獲科技創新一等獎,龔園園、馮萍英、鮑國芳在科技比賽中獲三等獎;學生比賽成績顯著4為學生獲市一等獎,9位學生獲市二等獎,18位學生獲市三等獎;龔豔豔老師指導的講故事比賽三等獎。

這些成績的取得與老師們的認真努力分不開,與學校對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視分不開,正是學校紮實開展各項活動,加快了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

總之,通過一年多的高效課堂創新年活動建設,踐行“半小時課堂”教學理念,打造了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以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校本教研為主要特徵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在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創新精神等方面的發展。同時學校借高效課堂創新年活動,致力於教

師隊伍建設,努力提升了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教師的師德修養,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了學校內涵發展。

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5

按照教育局高效課堂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具體要求,我校積極實施了“基於教師專業發展背景下的個性高效課堂”建設規劃,以求以高效課堂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提高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水平,落實學校“教育創新行動方案”精神,落實名校建設規劃。儘管我們的探索仍然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但我們會一如既往地探索下去。

一、高效課堂建設的主要策略

針對傳統課堂中的低效、無效問題,我們在廣泛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提出了全面推進“基於教師專業發展背景下的個性優質課堂建設”的構想。一年來,圍繞“344”課堂教學方略(心理規律、認知規律、學科規律三個依據;情感孕育、方法生成、知識建構、習慣培養四個標準;以學定教、獨立思考、多維互動、展示評價四個原則)特別是“情感孕育、方法生成、知識建構、習慣養成”16字建設標準,抓實了幾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不斷探討促進課堂高效優質的途徑。

1、奠基教師專業發展背景

一流的教師產生一流的教育質量。沒有深刻意義上的教師繼續教育,就根本談不上學校的持續發展。學生真正的課本是教師,教師知識的魅力、教學藝術的魅力和教師人格的魅力是有效佔領課堂陣地、愉悦學生心靈的關鍵,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和保證。對教師培養的重點應放在對教師專業現實和發展可能的關注、對教師專業精神的培育、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上。正如葉瀾教授所説:把創造力還給教師,讓教師成為智慧的源泉;把精神生命發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為此,我們做了如下幾項工作:

一是編印《教師發展手冊》等教育理論學習讀本,每頁預留出三分之一的空白供教師寫讀書筆記,讓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引領教師主動發展。二是進行各種培訓。去年暑假,學校組織了近60名骨幹教師到華東師大進行為期十天的集中培訓,寒假期間,邀請教育專家、齊魯名師來校講學,還先後派骨幹老師到遼寧、浙江、江蘇等地學習,通過與專家、學者面對面的交流,促使教師對專業精神、職業態度和職業信念有新的感悟。

三是注重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實施教師發展性評價,讓校內各級骨幹、模範教師、功勛教師、首席教師以各種方式發揮他們的引領和指導作用,讓青年教師主動樂觀地行進在通往名師的大道上,使階段目標與長期目標高度契合。

四是堅持問題科研化,倡導教師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幫助教師做真課題,讀真經典,記真日記,有真表現,成真案例,搞真研究;協調志趣相同、方向相近、課題相似的老師組建研究共同體。

五是所有教幹率先垂範,藉助每學期的“五個一”工程:即“當一天學生、聽一輪同學科所有教師的課、上一節示範課、開一次體現,為教師做出榜自己最高水平的講座、參加一個本學科的課題研究”樣。

六是開放校園,引名師入校,讓現代教育前沿的範例人物來引導教師發展。學校與大學聯姻,邀請臨沂師院的教授、博士等來校講學,讓教師們瞭解最前沿的教育理論,發現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學校還與名人結緣,邀請專家、名師進校,如邀請齊魯名師孫穎、王魯豫等人來校講課,讓教師們吸收名師的經驗,提升教學的境界。

2、提升教師實踐智慧

課堂是形成和檢驗教師專業化成果的最佳舞台,教師只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把教育的經歷從具體生動的教育實踐活動和豐富的教育表象中梳理出來,在經驗的反覆拷問與申辯中生成教育智慧。為此,我們做了如下工作:一是組織教師結合個人教學實際和聽評課情況撰寫教學反思。學校先後二次組織教師撰寫教學反思,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他人的經驗、自己的成功的做法進行梳理,探尋提高教學效率的個性化化途徑。從教師們撰寫的反思來看,教育理論素養不斷提高,認識問題的深刻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越來越多。其中一位教師説過這樣的話:作為年齡已近50歲的女教師來説,雖不能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但也於心不甘。於是,我利用一切時間,克服眼花、力竭、精力差的“後天”不足,開始了新的“長征”。捧起了學校下發的本應該早讀多遍的《讓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二中教師發展手,走進了“魏書生”冊》,明瞭了“最近發展區”,瞭解了“建構主義”,,清晰了“成功智力”知道了“多元智能”。鑽研了“個性優質課堂”圈點批註,摘抄複述,對比思考,嘗試運用。通過學習、實踐、體驗才知道,上學期摸索進行的自認為非常“高效”課堂,只是注重學生識記,只是注重學生分數,用現在的眼光看來,簡直太荒繆了。兩次教學反思的評選,在標準不變的情況下,第一次有29人獲得一等獎,第二次有79人獲得一等獎。學校對獲獎教師進行了表彰獎勵。二是讓教師在參與中提高。本學期開學以來,在堅持常規教學活動照常進行的前提下,學校先後組織了入職教師彙報課、青年教師展示課、骨幹教師示範課,先後有位教師登台展示。在此基礎上,廣邀沂蒙名師、市區級骨幹教師來校展示課堂教學風采,讓教師學有目標、趕有方向。

三是進行了優質課堂評選活動。經過組內選拔,年級推薦,共有54名教師報名,平均教齡7、16年。經過三天的緊張角逐,本着寧缺毋濫的原則,分年級共評出“優質課堂”27節。縱觀參賽教師的課堂,大都有強烈的改進意識,體現出鮮明的特色。通過這次課堂展示活動,發現了一批頗具潛力的青年教師。這也説明,優質的課堂與教齡、學歷相關不大,但它與一個老師的謙虛態度、教育情懷、勤于思索密不可分。對於教師專業發展來説,團隊意識不可或缺。一些青年教師,就是通過備課組內的團結與互助,依靠優秀團隊的引領得以快速成長。

3、活化教師管理機制

沒有機制的教育產生一盤散沙的師生,缺乏激勵的學校孕育不求進取的集體。與單純指責和口頭呼籲相比,通過制度的改造和創新來解決管理中的問題,無疑更加明智和可行。伴隨着學校改革發展步伐,我們修改完善了問題破解招標制、重大項目攻關制、亮點展示制、全程負責制等一系列制度,為教師和學校的發展與成功奠基和助推。

我們將教師的基本目標和發展目標綜合考慮,將常規工作和創新工作綜合考慮,充分體現教師創造性勞動的價值。啟動“試用教師、合格教師、教學新秀、骨幹教師、研究型教師、首席教師”和“優秀教師、模範教師、功勛教師”等教師成長工程,以此激發教師的進取慾望,提供教師成長的舞台,關注教師的成功進步,滿足教師的合理要求,讓環境和教師成長實現良性互動。

為保證機制創新的有效開展,學校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組織保障和落實獎勵,以此作為啟動廣大教師主動工作的催化劑,激活教師工作熱情,促進教師成長,帶動各項工作不斷髮展。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改進,為了發展,為了成長。

二、高效課堂建設的工作重點

我校的高效課堂建設是個性優質課堂建設探索,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理論培訓和學習。教師在編印的教育理論學習讀本《教育創新行動方案》和《教師發展手冊》上寫讀書筆記和學習體會,走,瞭解“建構主義”進“魏書生”,明瞭“最近發展區”,知道“多元,清晰“成功智力”智能”,鑽研“個性優質課堂”。圈點批註,摘抄複述,對比思考,嘗試運用。讓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引領教師主動發展。邀請教育專家、齊魯名師來校講學,通過與專家、學者面對面的交流,促使教師對專業精神、職業態度和職業信念有了新的感悟。第二階段:紮實開展課堂教學研究

1、開展“強化有效教研,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研究月活動。

通過周研討課、教幹聽課和校委會成員當一天學生活動,以“教幹引領,骨幹帶領”來全面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在堅持常規教學活動照常進行的前提下,學校先後組織了入職教師彙報課、青年教師展示課、骨幹教師示範課,先後有等50位教師登台展示。在此基礎上,先後組織化學、歷史、數學教師赴外校聽課學習,廣邀名師、市區級骨幹教師

等來校展示課堂教學風采,讓教師學有目標、趕有方向。學校與大學聯姻,邀請臨沂師院的教授、博士等來校講學,讓教師們瞭解最前沿的教育理論,發現課堂上存在的問題。2、堅持教學問題科研化,倡導教師在研究和反思的狀態下工作。

幫助教師做真課題,讀真經典,記真反思,有真表現,成真案例,搞真研究;協調志趣相同、方向相近、課題相似的老師組建研究共同體。學校先後二次組織教師撰寫教學反思,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他人的經驗、自己的成功的做法進行梳理,探尋提高教學效率的個性化途徑。從教師們撰寫的反思來看,教育理論素養不斷提高,認識問題的深刻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越來越多。其中一位教師説過這樣的話:作為年齡已近50歲的女教師來説,雖不能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但也於心不甘。於是,我利用一切時間,克服眼花、力竭、。兩次教學反思的評選,精力差的“後天”不足,開始了新的“長征”在標準不變的情況下,等29位教師撰寫的課堂教學反思均獲得一等獎,學校對獲獎教師進行了表彰獎勵。

第三階段:優質課堂組織評選。經過備課組和年級推薦,共有60餘名教師報名參賽,平均教齡9、16年。鑑於報名教師多的實際,學校決定,按教師任教年級,分三組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公開展示前,由並對分管教學工作的主任對參賽教師進行了業務培訓,

“情感孕育、方法生成、知識建構、習慣養成”十六字評價標準向全體參評教師進行了解讀。特別強調了“不看名氣看態度,不看老師看學生,不看人情看標準,不看以往榮譽看本次展示水平、就課論課”的評選原則,給年輕教師以極大的振奮。為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抽籤決定了展示次序。

為保證活動出成果、出人才,學校慎重確定了評委人選。三個評委小組都由業務主管掛帥,由業務教幹、市區級骨幹教師共同組成。姜校長要求評委嚴格標準,從嚴把握,真正選出體現我校“教育創新行動方案”要求,體現學生心理髮展規律、學生認知規律、學科規律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符合“情感孕育、方法生成、知識建構、習慣養成”特色的優質課堂。經過三天的緊張角逐,本着寧缺毋濫的原則,分年級共評出“優質課堂”27節。縱觀參賽教師的課堂,大都有強烈的改進意識,體現出鮮明的特色。通過這次課堂展示活動,發現了一批頗具潛力的青年教師。這也説明,優質的課堂與教齡、學歷相關不大,但它與一個老師的謙虛態度、教育情懷、勤于思索密不可分。對於教師專業發展來説,團隊意識不可或缺。一些青年教師,就是通過備課組內的團結與互助,依靠優秀團隊的引領得以快速成長。

三、高效課堂建設的主要收穫

校長室對“個性優質課堂”建設非常重視,將其列為學年五大工作之首,多次開會研究佈置有關事宜。姜校長反覆強調,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助推,需要引領,學校的發展也離不開教師的發展,只有實現讓教師和學校一起發展,才能豐盈教師素質,促進學校內涵發展。要求要充分認識這次活動的意義,當大事辦,當實事抓,杜絕走過場,防止假大空,嚴禁流於形式,寧缺毋濫。按照學校領導的要求,教務處嚴密組織,從嚴落實,紮實推進這項活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效。

1、組織工作嚴密高效

從宣傳發動到課堂展示,從過程記錄到課後評委的討論甄別,可謂是一絲不苟。特別是對有爭議的課堂教學,從嚴用“情感孕育、方法生成、知識建構、習慣養成”的“16字方針”去匡正。堅決剔除單一的、流暢圓潤的講授課,對只有知識教學沒有情感孕育,只有被動學習沒有方法生成,只有學習任務沒有習慣要求的課,一票否決。維護了評選標準的權威性,保證了所評選出的課堂教學體現學校的主旨和要求,也為今後推進學校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課堂教學特色鮮明

縱觀參賽教師的課堂,大都有強烈的'改進意識,體現出鮮明的特色。注重情感帶動的多了,單純就學習論學習的少了;聯繫學生生活和經驗的多了,單純的授受少了;強調知識在探究、嘗試中主動建構的多了,就知識講知識的少了;聯繫、對比、抽象、概括的多了,就事論事的少了;單純強調知識學習的少了,強調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習慣的多了;侷限於教材的少了,主動開發教學資源強調學以致用的多了。所有這一些都説明,教師們在學校“教育創新行動方案”的引領下,主動學習、主動反思、主動變革的意識不斷加強。從這些課所體現出的鮮明特點看,教師們也正行走在創新的大路上。3、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通過這次課堂展示活動,發現了一批頗具潛力的青年教師。這也説明,優質的課堂與教齡、學歷相關不大,但它與一個老師的謙虛態度、教育情懷、勤于思索密不可分。對於教師專業發展來説,團隊意識不可或缺。一些青年教師,就是通過備課組內的團結與互助,依靠優秀團隊的引領得以快速成長。七年級的地理組、語文組,八年級數學組、物理組,九年級數學組,都深刻的體現了這一點。4、教師教學風采的展示盛會

參與評比活動的教師有教齡不滿一年的新入職教師,也有教齡十幾年的中堅教師;有年輕老師的意氣風發,也有中年教師的從容不迫。由於老師教學個性和風格不同,學生不同,老師在備課中目標定位不同,所採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有的老師長於教學流程設計,有的老師長於課堂組織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有的老師善於情感調動,有的老師善於知識建構和方法生成;有的老師儀態幽雅、板書美觀,有的老師激情四射、活力溢滿課堂———————參賽教師重在參與、重在研討、重在體驗、重在反思,敢於亮相、敢於展示,三尺講台競風流,評比活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可喜局面。所以這次活動與其説是評比不如説是展示,評比的結果可以簡單量化,展示的價值卻能意會且影響深遠!

四、課改實踐中存在的困惑和不足。

1、課程意識有待加強據不完全統計,在全部的54節展示課中,未能突破教學預設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的新課程理念要求下,一切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素材,理應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特別是一些即時的、鮮活的教學資源,更應該是教師的首選。哪些資源能為我所用,應該是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2、重視動態生成不夠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教師特別注重預設任務的完成,普遍忽視動態生成資源的展開和利用。比如八年級數學有關“平均數”的問題,如能利用好5位評委的打分統計情況,將會是不可多得的資源。

3、優秀教師如何再發展

如何引導優秀教師成為教育理論的主動實踐者和創造者?那就是功利心少一點,態度謙虛一點,職業情感強一點,把課堂真正變成自己教學的實驗場,職業幸福的生活體驗場。“基於教師專業發展背景下的個性優質課堂”建設是學校“三年教育創新行動方案”的主題活動,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完善與發展的過程,任何教師不可能一蹴而就、一鳴驚人。學校不會、教師也不要把構建優質課堂當做一時的“活動”,而要看成是貫穿教學始終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將把骨幹教師和各級名師培養與構建優質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結合起來,適時組織外出理論學習、課堂觀摩和實踐鍛鍊。

4、教學設計“有形無魂”

這是造成課堂教學“少慢差費”得主要原因之一。即便是學生“充分”參與,也難以有發自肺腑的話語和刻骨銘心的體驗。做好周密預設這項關乎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髮展狀態的重要工作,其前提是發現

,其關鍵是找準學生思維發展的“原點”教授內容的“靈魂”,其重點是設計好課堂教學“主線”。以此為基點,結合教師個人教學個性,考慮學生學習特點,才能編擬出符合所學知識內在邏輯要求和學生髮展需要的、富含教師個人實踐智慧的教學設計。

五、下一學期的打算與策略

教書育人,任重道遠。為緩解責任重壓,落實責任擔當,我們下學期推動高效課堂建設的打算與策略主要有:

1、進一步加強學校發展規劃的研讀

一種好的理念,沒有記憶,就沒有內化,也就更沒有了有效的落實。鑑於從老師課堂的教學設計中看出,部分教師對我校下發的《學、生習慣培養讀本》《教師發展手冊》和《創新行動方案》沒有進行仔細的研讀、甚至瞭解太少的實際情況,我們要加強研讀和討論工作,以求將學校的發展規劃與教師的高效課堂建設緊密聯繫起來。

2、進一步加強好課標準的探索

課改要求的好課與教師教學理念中好課的標準有較大差異。我們有傳統意義的好課,但實際課堂中,我我們的教師預設的東西太多,缺乏一種給人耳目一新的引領課,這需要我們教師須具有一種開創精神,當然,這更需要一種政策的激勵!部分教師還是以傳統方式授課,教學行為、教學方式沒有跟上新課改的理念;老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和練習,沒有讓學生在分析和歸納中實現“知識建構和方法生成”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智慧生成,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也只停留在“牽引”上,教師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把結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往往是以“啟發”的方式提出問題,或者提問語氣的本身(如是不是?對不對?)就已經包含着答案。教師在“啟發”式提問時往往缺少等待,提出問題後很快就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到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然後在教師的牽引下迅速指向標準答案,一個教學過程就這樣完成了。這對知識的傳授也許是高效的,但是高效的背後犧牲的卻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空間和權利。

3、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建設

紮實的校本教研是推動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研討課是教研組校本教研活動的常見形式,是很好的課例研究,為什麼有的學校會有一批實力相當的老師同時成長,為什麼七年級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八年級英語組、數學組,九年級數學組分別有兩位教師獲獎,很大程度的原因是這樣的學校、這些備課組有很好的教研氛圍,研討課是羣策羣力,更是水漲船高。下學期,以有效校本教研為途徑,推進構建優質課堂持續、良性發展。以研討課、觀摩課、示範課為載體的校本教研活動,每個學科教師要從每節課、每種課型做起,結合備課組內“草根式”小課題紮實搞好課例研究。切忌急於求成、貪大求洋或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聽聽課、評評課。

4、繼續重視課堂反饋和教學反思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學反思,課堂教學反思是一個深層次認識過程,是構建優質高效課堂、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但,缺少將課堂中的感受、得失不少教師往往是上完課後“如釋重負”及時記錄下來,更缺乏對教學實踐的系統反思與感悟。所以,許多教師往往在參加培訓、課堂觀摩等教研活動時躊躇滿志,但在自身教學實踐中卻“穿新鞋,走老路”。我們應該要求和鼓勵每一位教師課後要善於反思,要經常與學生、同伴、教研人員探討、交流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可以隨時將反思銘記於心,留心於下次課堂教學;也可以用筆記錄下來,一句、兩句就行,一段、兩段也可,洋洋灑灑成文成篇更好,主要是反思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即使一個細小的環節、甚至是教學機智方面的因素也不輕易放過。成功之處要認真總結、完善、推廣與創新,不足之處要認真分析、克服、糾偏與改革。這種不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思過程,就一定會起到積少成多,厚積薄發的功效。

5、下學期,按年齡段或學科評選“十佳課堂”和“經典課堂”。評、選活動設置綜合優秀獎(採用“同課異構”“多人同課,循環研究”等形式進行“磨課式”賽課。同學科的幾位老師上同一課題的研討課,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各具風采。力求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取長補短,)

個性化的單項獎(比如:最佳教態獎、最佳語言獎、最佳課堂教學組織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學生參與獎、最佳教具和課件製作使用獎等)和參與獎。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教師,肯定其成功之處;通過個別談話,對個別老師提出誠懇的建議,鼓勵引導其改進。或許,課堂教學評比展示的時間是有限而短暫的,但它卻是值得所有教師一生追求與努力的!無論結果如何,對我們來説,這是教學生涯的一個新的起點,它留下的是更多的啟迪與思考。

新的發展階段,新的歷史使命。構建優質高效課堂是我校深化課程改革、推進教師專業發展和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關鍵,今後,我們要進一步把發展教育的理念加快轉移到科學和諧上來,把治教辦學的重心加快轉移到內涵建設上來,把教書育人的模式加快轉移到全面發展上來,把已經形成的個性高效課堂建設特色發揚光大。只要我們投身其中,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的高效就會指日可待!我校教學工作的必然會蓬勃發展!

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6

上學期啟動高效課堂構建工作以來,各位老師、教研組、備課組在構建高效課堂初始階段的工作中,勤於學習,科學實踐,積極探索,紮實推進,取得了構建高效課堂初始階段的階段性成果。今天,我們共同回顧構建高效課堂的工作過程,總結和反思,對於下學期乃至今後構建高效課堂工作深入推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第一、上學期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情況(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了前期培訓工作。

1、是針對教師主要進行了高效課堂的理論.學案的使用與制定.等方面的培訓。

(1)、高效課堂理論培訓。為了武裝思想,提高認識,使老師們進一步明白什麼是高效課堂,怎樣創建高效課堂,學校於8月28日出台了為期二年的高效課堂創建方案,並要求以教師個人為單位進行了一個月的網上學習和思考,期間教務處通過反思教學的得與失和學習他人的先進教學理念。10月利用下午三節課的時間對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骨幹教師、校園名師和任課的校委會成員進行了第一輪培訓,同時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骨幹教師、校園名師利用十月下旬一週的時間對組內一線教師進行了第二輪培訓,力圖確保所有任課教師人人蔘與培訓,個個掌握高效課堂的核心理念。

(2)、學案培訓。為了幫助教師學會編制和使用好導學案,校長組織教學管理人員多次研討學案的編制和使用問題,直至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教務處利用培訓會以《積極推進學案、促進高效學習》為主要內容對各位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進行了培訓。並通過教師例會和備課組活動讓教師們明白了學案的特點、作用以及與教案的區別,知道了學案的內容、編寫原則及方法,學會了如何編寫和使用學案為高效課堂服務。

(3)、外出學習。為了學習別人在創建高效課堂中好的做法,吸取別人的經驗,學校先後組織了二十多人次到其他學校進行觀摩和學習。

2、是針對學生進行了學習方法的培訓。(1)、學習方法講座。針對在高效課堂的創建中學生不會課前預習,不會使用導學案自學等現狀,教務處利用期中總結表彰大會的大好時機,介紹了“六先六後”的學習方法,介紹了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中展示等學習環節的基本要點和學案的使用方法,為師生共創高效課堂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2)、學習小組長培訓。根據高效課堂的要求,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各學科教師對各個小組長進行培訓,培養組長的協調、分工、管理和合作的能力,並有針對性的對其中個別小組進行特殊輔導,促使該小組迅速成長,從而帶動其它小組共同進步。除此之外,科任教師與班主任還共同做好學生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等全方位的.教育服務,幫助學生實現真正的自主管理,為實施“分組聯動、高效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強勢推行學案。

學案就是學生的學習方案。其主要內容有: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方法、學習過程、拓展延伸等。其中學習過程主要有: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展示反饋等。學案的編寫分個人準備、集體研討、個性化設計三個步驟。學案使用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1、結合學案課前預習2、小組互助解決問題3、精講點撥解難釋疑4、達標訓練補償矯正

5、鞏固總結反思領悟。實踐證明學案能有效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體現學校高效課堂的”四個必須”

必須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授課,必須使用學案,必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必須當堂檢測學習效果。教務處還開展了上好三種課(樣板課.展示課.比武課)活動.四、加強了高效課堂的研討力度.

1、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的學習和交流。每月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一次大型活動,每週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一次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要求做到“四定、五備、六統一”

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課題、定主備人;

五備:備課程標準、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和學法、備習題;六統一: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要求;統一教學內容;統一作業;統一考查。

2、舉行以創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的課改論壇。每學期每個骨幹教師開展一次課改論壇,通過論壇,搭建平台,引領教師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提高了教師們參與課改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了我校教育教學全面、均衡、持續發展。

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徵集。我校以教研組和備課組為單位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大討論,廣泛徵集各學科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以便形成切合我校實際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為實現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目前已初見成效的有數學組的”271”模式)。

第二、取得的成績。

自本學期構建高效課堂工作以來,通過廣大教師的努力工作和教務處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學校構建高效課堂有了良好的開端。其標誌:

1、是領導和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有了一定的轉變,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的教育教學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2、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新的學習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3、是教師們在預習、展示、達標、反思的教學要求下正在努力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並用“學案”去指導教學實踐活動。

4、是形成構建高效課堂的初步的教育教學工作機制,效果逐步顯現;有的教師初步構建起高效課堂的模式,成為構建高效課堂的骨幹教師。

5、是學生逐步適應構建高效課堂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學習成績穩定,併為廣大學生和家長接受和認可。

6、是開始逐步建立適應高效課堂要求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因此,應該肯定目前構建高效課堂初始階段我們所做的工作,科學評價目前構建高效課堂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第三、存在的問題

1、個別學科還沒有從根本上全力以赴組織構建高效課堂工作,各組開展的力度不同。

2、與構建高效課堂相配套的措施還有很多沒有到位。

3、現在的課堂與真正意義的高效課堂還有很大的差距.

4、教師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有很大的差異性。個別教師還在觀望,有等和靠的思想存在。

5、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真正養成,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表達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高空間。

6、高效的構建高效課堂的管理體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我們都必須充分認識到構建高效課堂的艱鉅性和複雜性,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構建高效課堂工作中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我們必須把困難和問題考慮到位,才能科學組織構建高效課堂工作,使我們的高效課堂經得起時間、社會、家長、學生的檢驗和認可,使我們的教學質量得到穩步的提高。

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7

為進一步推進“高效課堂”建設,20xx年5月上旬,鎮教育局對全鎮20所學校的體育、綜合實踐、品德、信息技術、科學等5個學科進行了“高效課堂”檢查。從檢查的總體情況來看,各學校“高效課堂”的實施更加有力、形式多樣、效果明顯;教師參與面更廣、參與的有效性更強;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得到落實和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形成。本次檢查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我鎮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必將對我鎮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推進:目標明確,形式多樣,紮實有序

(一)全面發動,理念引領,紮實推進

1、身先士卒,營造高效課堂的氛圍。全鎮各學校都成立了高效課堂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以確保高效課堂在落地生根,長期開展,保障有序。各學校的正副校長、教導主任都親力親為、步入教學一線,有的任主課、有的擔重課,真正地在教學中充當了“領”和“導”的角色,以榜樣的力量激發着全體教師,使學校形成了一種“提精神,促高效,創佳績”的課改氛圍。

2、洗禮思想,傳輸高效課堂的理念。各校都通過各種形式,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高效課堂的相關理論。大部分學校都能把高效課堂建設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讓教師感到“高效課堂非搞不可”,讓人人覺得“不踐行高效課堂就會落伍”。部分學校還將“學科教研日”改為“理論學習日”,重點就《高效課堂22問》、《有效教學十講》、《高效課堂的十大假象解讀》等高效課堂專題內容等進行反覆性學習。一年來,教師們通過集中學,分散學,摘錄理論學習筆記,撰寫心得體會,使各自在理論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3、外出取經,把握高效課堂的內涵。為了使我鎮高效課堂建設少走彎路,鎮教育局多次安排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先後組織教導主任、科組長、骨幹教師參加了各種形式的高效課堂理論培訓。上一學期,鎮教育局專門組織校長、教導主任到華東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考察學習,大家通過深入課堂、觀摩聽課、聆聽講座、參觀校園等形式,零距離感受到了課堂改革給教育最前沿帶來的生機與活力,領略了生命課堂的精彩紛呈,進一步拓寬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同時,大部分學校也能大膽地把教師領出去,開眼界,學方法,促教改,提品位。

4、走近名師,感受高效課堂的魅力。一年來,鎮教育局發揮鎮內的17位名師、11個工作室的輻射帶動作用,先後組織開展了46次“名師送課”、“高效課堂研討”活動。少數學校還利用科組教研活動時間,將名校的高效課堂實錄播放給老師們觀看,讓老師們學習觀摩,給老師們最直觀的感受,讓老師們對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並積極在課堂上進行嘗試。

5、邀請專家,傳授高效課堂的真諦。各學校及名師工作室各盡所能,先後邀請到了課外閲讀專家桑志軍教授、中國“小課題研究”領路人費倫猛教授、“高效教學”專家張俊洪教授、教師個性化成長研究專家閆德明教授蒞臨我鎮授課、講學。鎮、校兩級教研平台的創設讓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大力增強,為我鎮的教學改革引來了源頭活水,為打造高效課堂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百舸爭流

一年來,各學校將高效課堂的打造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圍繞鎮教育局制定的高效課堂實施方案、結合本校實際,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同課異構、推門聽課、教學評比、説課評課、課後反思、論文評選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富有實效的研討活動,使各學校的高效課堂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並初步形成了符合各校實際的高效課堂模式,雖然少數學校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還較為簡單、粗糙,但都已開始在朝着民主、和諧、開放課堂的方向邁進。

石步國小將模式定位為:導入、體驗、交流、拓展、總結,五步教學法。五個教學步驟,每一個環節的着重點都不一樣,但目的都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確保學生能走進教材、走進課堂、走向高效。

中心國小採用“個性+集體”相結合的備課形式,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淺出”上做文章。在個性備課上倡導“個性三備、讀懂教材”。在集體備課上倡導“三研定案、三案定教”。要求教師“掌握好每一篇教材、上好每一堂課、改好每一次作業、學好每一個理論”。

河濱國小形成了由“創境入情、活動融境、悟境導行、知行合一”四個環節構成的體驗式教學模式。通過一系列“體驗式”教學,使學生充分感受、感悟藴藏於教學活動中的各種人和事,進而獲得知識、生成情感。

鳧山國小結合“先學後教,以學促教,以評促學”的課堂理念和“慕智課堂”的教學模式,總結出了“一核五環節”教學模式。“一核”指以慕課為核心,“五環節”是指“激趣導入―合作探究―自主學習―隨堂測驗―總結拓展”五個環節。

西溪國小形成了“四點一核心”的課堂模式,教學設計分為四個環節:品、悟、行、延。先學後教,預習進課堂,小組交流、展示,教師點撥提升,學生鞏固訓練。課堂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

石龍坑國小總結出了“五環節”的課堂教學模式,即“情景創設―目標導學―自主合作―交流彙報―總結昇華”。

實驗國小“互動式五步法”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激發興趣―導入,互動探究―學習,深入研究―領悟,整合評價―總結,拓展延伸―提升”五步驟。

橫坑國小提煉出了“三步五環節”教學模式。“三步”是指“準備―操作―遷移”三個步驟;“五環節”是指“課前詢問―情境創設―合作探究―效果評價―昇華展示”五個環節。

香市國小形成了“五步法”教學模式,五步即尋找思維空間、創設問題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領悟方法體驗情感。

信義學校確立了“三動三發”的教學模式。三動指:情動―互動―行動;三髮指:誘發學習情緒―引發高效學習―生髮情感素養。形成了生動活潑又富於深層啟發的以學生為主體、思維訓練為主線、教師為主導的“三主”模式。

東陽國小探索出了“情景導入―合作交流―拓展訓練―總結昇華”四步教學模式。通過“學習、實踐、反思、交流、合作”的實踐策略,提高教師設計、實施、評價、反思教學的能力。

紅荔國小形成了“導入―自主合作、交流信息―互動探究、知識整合―結合實際、有效拓展―課堂小結、情感昇華”五步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從熱鬧、虛浮向紮實、高效轉變。

龍光學校形成了“一三五”課堂教學模式,目前還在深入研究中,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將把重點放在各教學環節實施的策略與方法上,並把它們進行細化與提煉。

明珠國小在市級課題《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提升民辦國小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的引領下,創建了“達標課堂五環節教學法”,即“情景設置―明確目標、信息整合―探究合作、精講點撥―入境明理、課堂排演―品德形成、當堂小結―情感昇華。”

莞雅現代國小力爭經過研究實現:改變課堂教學流程、改善師生關係、改變教師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讓“先學後教、精講精練、當堂反饋、單元過關”的教學思路深入人心,開花結果。

名揚國小形成了“三步五環節” 教學模式。“三步”指“課前自主預習―課中合作探究―課後拓展”;“五環節”指課堂教學中的“激趣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隨堂測評―總結拓展”。

中大附校外國語學校通過創設切合主題的情景後引導學生對情境進行思考、討論和交流觀察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關注學習過程中生成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探索出了三種教學模式:一是活動型教學;二是實踐體驗型教學;三是綜合學習教學。

育賢國小制定出了“五步”教學模式。即指“課前詢問―情境創設―合作探究―效果評價―昇華展示”五個環節。要求教師精提問題,問題要有啟發性,難易適度;要跟蹤課堂,驗收成效,增強學生課堂的參與性和體驗性。

東源國小形成了“三環節”教學模式。即指“課前自主預習-課中合作探究-課後拓展”三個環節。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辰熙國小確立了“三動三發”教學模式。三動指:情動、互動、行動;三髮指:誘發學習情緒、引發高效學習、生髮情感素養。形成了“興趣、高效、實用”的課堂模式。

二、效果:各具特色,彰顯高效,成績喜人

1、課改理念得以充分體現。通過檢查,瞭解到大部分老師的教學目標設計更趨科學合理,教學方式更加註重啟發和引導,教學情境的創設更加貼近學生,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逐步建立,教學過程的氛圍活躍、張弛有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形成,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確立,現代教學手段的得到大量運用。

2、學科特色得到突顯。思想品德能突顯品德課生活化、活動化的特點,能把課堂還給學生,較好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如紅荔國小陳曼老師執教的《江山如此多嬌》,課堂駕馭能力強,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學生活潑快樂,教學效果較好。科學課能夠按照教材的安排,開展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索的機會,從而發展創新思維。如明珠國小周惠芳老師執教的《運動與摩擦力》、河濱國小盧曉強老師執教的《我的小橋》,都能以實驗、探究活動為主線,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實驗活動,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信息技術科組人員雖然少,但老師們的專業水平比較強,都能夠積極參與“高效課堂”的研究和探討,努力探索出自己的教學模式。如香市國小的吳偉強老師、明珠國小的黎麗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能運用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行教學環境的調整,體現學生的中心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實踐能把生活的縮影投放到課堂當中,選擇學生樂於研究的主題,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香市國小李雯婕老師執教的《如何製作莞香》,這是一節非常貼近學生生活的課。課堂注重方法指導,讓學生了解並掌握了製作莞香的方法,並獨立進行操作,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有效的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體育課是授予學生體育運動的知識、技術、技能,增強他們的體質,發展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教育課,一定要注重興趣培養和個體差異。如中心國小樑偉平老師執教的《行進中投籃》,就很好地貫徹了健康第一的理念,創建了和諧的師生關係,激發起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益。

3、學校發展更加註重內涵。學校更加意識到科研興校的重要性,更加積極主動地研究謀劃校本教研工作;學校教研組建設邁上新台階,教研形式多樣,更加務實高效,更加註重教師的專業成長,學習型、科研型教師不斷湧現。檢查組結合各校活動開展情況、課堂呈現、模式提煉等考評細則評選出了先進學校6所,優秀科組19個。

4、教師專業發展成果喜人。高效課堂的建設,既給學生的課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又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與源泉。20xx年,我鎮參加各級各類教師業務素質比賽捷報頻傳,共有34人次在國家教育部組織的各項比賽中獲獎,如河濱國小的蔣經權老師獲得“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優課一等獎;共有99人次在省教育廳組織和各類比賽中獲獎,如香市國小郝潔老師獲得廣東省特級教師稱號;共有560人次在市教育局組織和各類比賽中獲獎,如西溪國小的陳昇旭老師獲得東莞市第三批中國小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稱號。

5、學生主體地位日益凸顯。檢查組普遍認為,各學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已逐漸形成,學生已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體。課堂上,學生學習的心情愉快,態度積極,在小組互助學習時,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生提出的問題都盡顯個性,有獨到見解;課堂外,學生文明禮貌,活潑可愛,充滿靈氣,遇到老師,送上笑臉,送上問候;校園裏,讀書聲、歌聲、笑聲充滿校園,到處洋溢着童年的幸福。

三、問題:不容忽視,且思且行,任重道遠

今年的高效課堂推進工作雖然成效顯著,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領導班子對高效課堂的理念、目標、要求把握不到位,使高效課堂呈現出了應付的形式;二是對高效課堂中涉及的重點問題研究不夠,整個活動的開展不夠深入;三是受學校規模及經費的制約,對高效課堂建設的經費投入不夠;四是把高效課堂建設活動當作階段性工作來看待,沒有長遠的思考和打算;五是教師在思想上有牴觸情緒,認為事不關已;六是教師存在常態課和公開課“兩張皮”的現象,教學中仍是“滿堂灌”;七是對學生課後作業、學習習慣的養成、學業評定的關注不夠;八是對新課程倡導的學生主體地位不夠凸顯,部分學生仍是在教師的組織下被動學習;九是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初步形成,但各實施步驟的課程教學意義不明顯。

今後,要想讓打造高效課堂成為我們永恆的目標,必須進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學習和宣傳的力度,讓老師們加深對高效課堂的理解。

2、要求教師認真對待每一節常態課,高效課堂應體現在每一節常態課中。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當堂完成學習任務。

3、在關注課堂的同時,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課後輔導和學業評價。

4、加大學生課外閲讀的指導,豐富學生知識,促進人格養成。同時關注學生身心健康,保證睡眠時間,開齊開足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5、繼續要求每位教師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尋找研究課題(以小課題為主),積極撰寫課後反思,及時記錄教學中的問題、經驗和心得體會,從理論、思想方面上升到教改的高度,讓教學研修成為常態。

6、按照既定目標和要求,在教學中繼續關注課堂,以高效課堂為抓手,讓“高效課堂”建設的各項要求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得到加強和深化。

7、進一步加強課堂監管力度,開展專題研討、舉行課堂展示、與兄弟學校交流、着力解決細節問題,使高效課堂逐步走向規範,走向成熟。

一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鎮的高效課堂得到了發展、深入、提升。但整體情況與我們的預期的效果還有一定的差距,還需要我們堅守理念、加倍努力。

萬事開頭難,相信有了良好的開局,寮步的高效課堂一定有美好的前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