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5篇

來源:文書谷 1.64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5篇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

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就是地理會考,期會考過後就積極備考,抓學生的幫扶政策和平時的練考結合!

回顧如下:

一、濃縮八年級下學期的課程內容,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裏,把知識點落實到位,以完成課程內容,為地理會考的複習,爭取時間!

二、八年級地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會考複習具有時間緊、頭緒多、難度大的特點,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搞好複習,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們認為必須吃透考綱,針對學生實際,制定複習計劃。貫徹實施國中地理會考複習的幾個階段:

5月上旬第一輪複習主要是打基礎,從基礎抓起,從地理複習指南抓起!首先要了解20xx年的試題情況,對照考試大綱,着重夯實基礎。

5月下旬制定全面複習計劃,開始第二輪複習,重點複習綜合題。注意指南書本圖片地理信息的梳理、考試時對地圖的實際運用能力!

6月中旬第三輪複習開始,考生開始進入衝刺階段,要查漏補缺,對錯題歸納總結,並及時完成模擬題。對前兩個階段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知識體系,然後,做一定量的模擬題來鞏固知識、掌握做題技巧。6月24進行模擬實訓,最後調整考試狀態,積極應考。

具體措施:

一.要使會考複習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組織複習。從歷年來會考試卷看:學生在地理知識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準、不全等問題。不牢是記不住地理概念;不活是不會靈活運用知識;不準、不全是答題不準確、不完整。故會考複習必須對症下藥、狠抓“講”、“練”、“補”三個環節。

二、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

複習地理必須複習地圖,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是搞好會考複習,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

1.中國政區圖。政區圖是各地理要素空間分佈的基礎,要把眾多的地理要素落實到地圖上,政區圖必不可少。要熟記各省、區的名稱和位置;要掌握各省、區與重要山脈、大河、海洋、鄰國的相對位置。

2.是中國地形圖。熟悉地形概況,對掌握各區域地形的特徵,對了解氣候的重要界線,內、外流區域的劃分,大河的水文特徵,以及農業、礦產、森林的分佈,都有重要意義。對地形圖要牢記主要山脈的位置,並熟悉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祁連山分佈的省、區及與長江、黃河的相對位置。還要了解地勢的三級階梯。

3.氣候圖。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氣温圖、温度帶圖、年降水量圖、乾濕狀況圖。掌握上述氣候圖,對了解氣候的空間分佈與主要特徵,瞭解區域地理的水文、農業等差異都有好處。在上述氣候圖中,要掌握一月份0℃等温線的位置,年降水量圖中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位置,五個温度帶、四類乾濕地區的分佈範圍。其中以秦嶺——淮河一線的氣候意義最為重要。

4.主要鐵路幹線、重要城市圖。鐵路是交通運輸的動脈,城市是經濟活動的中心,兩者放在一起,點線結合,學生容易掌握。鐵路幹線圖要求學生掌握重要鐵路幹線,掌握南北向幹線和東西向幹線的會合點,南北向幹線與長江的會合點,學會利用鐵路幹線作假想旅行,還要了解主要城市是否臨海、臨河,是否是鐵

路樞紐或港口城市。

5.四大工業區與礦產圖。要把重要工業區與礦產相聯繫,掌握四大工業區重要工業中心及其礦產資源。

在運用地圖進行比較分析和綜合練習時,要注意地理要素的`內在聯繫,正確掌握因果關係,並能用正確的地理語言來回答問題。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重視鄉土地理的複習

鄉土地理是八年級地理教學的重要部分,在國中地理會考中佔有一席之地。從歷年會考試卷看,鄉土地理的重點應是自然條件和資源開發等內容。複習中可要求學生運用複習區域地理的方法,對照地圖,自己提出問題,對鄉土地理各要素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如在複習泉州地理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讀圖,利用已經學過的南方區域地理知識,提出問題:”本地地形以什麼為主?本地應屬什麼氣候類型?氣候有什麼特點?這種氣候對農業生產有什麼影響?“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通過這樣的練習,可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對區域地理的印象,掌握鄉土地理基本概念,還能提高學生地理分析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國中地理會考複習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周密計劃,合理安排。教師除了要做到上述幾點外,還必須及時瞭解、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修正複習計劃,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對症下藥,反覆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在會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2

光陰似箭,本學年已接近尾聲。八年級地理畢業水平測試已經結束,現將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簡結如下:

本學期是國中地理的最後一個學期,八年級的學生面臨地理會考水平測試,因此學生學習的任務很重,教學工作也頗為繁重。為此在開學初,制定好了本學年的教學計劃後,堅決執行,隨時做好調整,以備不時之需。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2、需要理解的內容多,知識的空間概念強,根據八年級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理解力,提高教學效果。

3、複習階段,認真總結,過關測驗,隨時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加大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做題的`效率。

當然,在工作上我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課堂上不能及時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讓每個人都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因為教的班級多,也沒能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落實到位。

為此,在以後的工作中,需要大大改進:

1、加強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昇華。

2、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總而言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不斷的學習,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年,能夠取得更好的好成績。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3

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

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3、我國的地形特點是:地形複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內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無垠)、青藏高原(冰川廣佈)、雲貴高原(崎嶇不平,石灰巖分佈),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海拔)、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緯度),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面積)、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4、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2/3。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

5、冬季,我國南北氣温差別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温。我國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主要受緯度位置的影響,其次是冬季風的影響。1月0℃等温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佈,該線以北低於0℃,有冰期;該線以南高於0℃,無冰期。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夏季最熱的是新疆吐魯番;夏季氣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6、劃分温度帶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温。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温度帶是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氣候區。南京位於亞熱帶,北京位於暖温帶。

7、我國年降水量分佈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8、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對比關係,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也是乾濕地區的劃分依據。我國四個乾濕潤是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南京位於濕潤地區,北京位於半濕潤地區。不同乾濕地區植被景觀也存在差異,自東向西依次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9、我國氣候特點:季風氣候顯著,氣候複雜多樣。季風氣候的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颱風等。

1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400mm等降水量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4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4、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5、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陸界線:2萬多千米

6、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8、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10、三級行政區劃:省、縣、鄉三級及特別行政區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5

第一章

1、中國的的地理位置: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於北半球,從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國優越的地理位置

3、中國的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國界線20000多千米,有14個陸上鄰國(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岸,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西邊是巴基,還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國在西南,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

4、中國四至: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羣島中的曾母暗沙。

5、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台灣海峽屬東海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有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韓、日、菲、文、馬、印尼)

7、東西部晨昏差異:兩地經度不同,我國東西跨經度廣,約60度,經度沒差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南北方季節差異:兩地緯度不同,我國南北跨緯度廣,約50度,氣温變化幅度大

8、我國行政區域劃分

9、我國共有34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

兩湖兩廣兩河山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西、山東;

五江(疆)二寧青陝甘,江西、江蘇、黑龍江、浙江、新疆、寧夏、遼寧、青海、陝西、甘肅;

重蒙台海福吉安雲南、貴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雲貴西四北上天重慶、內蒙古、台灣、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香港澳門喜迴歸,祖國一片好河山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10、“三字經”法記憶省級行政區的簡稱:黑吉遼,內蒙古,京津冀,晉豫魯,贛皖浙,蘇浙滬,滇黔蜀,鄂湘渝,陝甘寧,青新藏,桂粵瓊,港澳台。

11、根據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為12、95億,佔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國人口的特點: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13、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4、人口增長過多產生的負面影響:人均糧食、布匹減少,醫院就醫困難,給國家、學校、社會、家庭、資源利用、生態環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我國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後列,全國每年新增財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來發展生產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財富就減少了。

15、我國人口分佈特點:東多西少,以黑河——騰衝一線為界造成這種分佈特點的原因:

(1)自然原因,東部耕地多,氣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會經濟方面,東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城鎮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落後,城鎮少;

(3)開發歷史原因:東部開發較早,西部開發較晚。

16、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佔全國人口的92%,其餘55個民族佔8%,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0萬的`有9個,(記憶口訣:西北蒙、回、維,東北滿族鄉,西南苗、彝、壯,土家、藏族廣)。

17、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個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18、漢族分佈遍佈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分佈相對分散,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東北。

19、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是——雲南省。

20、少數民族風情:(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傣族)族的潑水節、孔雀舞,(藏族)族的集體舞、藏曆年,(朝鮮)族的長鼓舞等。

21、個民族分佈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大雜居”有利於民族的交流,促進各民族經濟的共同繁榮;“小聚居”有利於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的文化傳統。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6

一、認真學習、研究新的教育理論、新課標和新的課改教材。

通過學習,不斷提高了認識,轉變了教育教學理念,使自己的自身理論素養和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能自覺地將先進的科學理念化成為切實的教育教學行為;同時及時總結教育教學中的經驗,推廣課改經驗和課改成果,精心設計教學案例,使理論學習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二、認真備課、上課,細緻批閲作業。

1、一堂好課,前提還在於備課的質量好與壞。“向四十分鐘要質量”,離不開夜以繼日的研究教材及學生、查閲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所以,我經常為了備好一堂課,到圖書室查找資料,到網絡上查找各種媒體等,為上好一堂課竭盡所能,付出了許多的精力,也為課堂良好教學奠定了基礎。因此,每次課堂下來,我都有種充實的感覺,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汗水沒有白流,同學們開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勵與快樂。

2、精講精練抓提高。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在課堂上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練,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了複習效率。

3、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理學科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認真學習計算機理論,提高課件的製作水平。積極進行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教學實效。在現有的基礎條件上,進行課件的開發,把單純的課堂教學模式,儘量轉為一種有聲、有形,師生互動,快速、便捷,及時反饋的教學模式中。

4、地圖訓練抓能力。學生地理成績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的高低。在這學期的教學中,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教學中培養他們讀圖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地理模擬測試中,我命題重點以讀圖分析為主,就是讓學生明白,地理教學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學必須學會識圖。教學中我善於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重點掌握最基本的地圖閲讀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圖像思維能力,掌握讀圖技巧,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熟練地掌握圖文轉換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繫,完成對地理事物的準確定位,對重要大洲和重要國家的準確位置的掌握。

5、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因材批閲,為每位同學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都在五十人左右,每批改一次作業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本,我沒有覺得是一種負擔,而深感責任之重,是一種使命。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作業是與他們最直接的交流、與溝通。

6、能積極向同伴學習,走進同組教師和優秀教師的課堂,向同組教師學習,不恥下問,並積極參加單週的教研。就當天發生的教學突發事件,教學感悟反思,學生的思想問題及解決方法等與同組教師交流學習.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在今後工作中,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7

本學期我所擔任的是七年級四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在學校的教育指導下,兢兢業業,紮實刻苦,圓滿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如下總結:

一、個人情況

本人承擔七年級七至十班的地理教學任務,該年級學生通過一學年的學習,瞭解了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於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基礎較差和學習興趣不足,這樣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七年級同學剛踏入中學課堂,本身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雖然同學們在國小的科學、品德與社會中已經瞭解了一部分地理知識,但馬上要完整系統的學習地理知識,同學們力不從心,無從下手。因此,我注意充分發揮地理趣味的功能,從七年級學生的年齡出發,尊重他們的審美情趣,語言習慣,儘可能多的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感受到地裏就是鮮活的,就在身邊。一學期下來,同學們對地理知識有了初步認識,並逐漸產生了興趣。

二、政治業務學習

政治上,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積極貫徹’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業務上,認真學習《地理新課程標準》,努力學習領會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育理念,反覆鑽研,並嘗試踐行。積極參加市、縣組織的講課、評課活動,使自己的業務水平與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業務培訓

積極參加市、縣教育局組織的嘗試教學講課、説課活動;通過多媒體光盤觀看錄像,學習各學科帶頭人的優質課;又參加了河北省中國小教師國培活動,按要求完成了相關作業。在學校,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公開課,説、講、評活動,向優秀教師學習,彌補自己不足,努力提高專業水平與技能。

四、教學工作

1、一堂好課,前提還在於備課的質量好與壞。“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離不開夜以繼日的研究教材及學生、查閲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所以,我經常為了備好一堂課,不厭其煩的問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學中積累豐富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從他們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到網絡上查找各種媒體等,為上好一堂課竭盡所能,付出了許多的精力,編制出符合學生實際的地理自學導學案,也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2、精講精練抓提高。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在課堂上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練,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了複習效率。

3、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因材批閲,為每位同學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都在四十人左右,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作業是與他們最直接的交流、與溝通。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我都不吝筆墨,用鮮紅的話語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使之成為他們進步的起點、台階。我給了他們更多鼓勵的話,也談到了我得期許,希望他們在期末的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安慰。

4、地圖訓練抓能力。學生地理成績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的高低。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在上課的時候都要把世界地圖掛在黑板上,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教學中培養他們讀圖分析能力。教學中我善於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重點掌握最基本的地圖閲讀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圖像思維能力,掌握讀圖技巧,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熟練地掌握圖文轉換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繫,完成對地理事物的準確定位,對重要大洲和重要國家的準確位置的.掌握。

五、教學成績通過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管理,踏實認真工作,使每次考試中的優秀生,優良生,及格生的數量與三率每次一個台階,穩步提升,學生成績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六、存在問題

1、新課程理念落實的不夠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還比較多。

2、備課充分,備學生不足。

3、教學中,對學生要求過高,學生互動,師生互動不足,方法不靈活。

4、聯繫實際,聯繫生活較少。

5、對學生要求多,檢查,督導,落實不到位。

6、對學生讀圖,析圖訓練指導不充分。

七、改進措施及努力方向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着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內容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以後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4、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總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績。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8

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使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現總結如下:

1、考慮課堂實際,留有師生靈活的課堂操作和活動的空間,強調教學思路上的整體把握,不必過多地追求教學過程中的某個細節;應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和語言表達的順序,淡化嚴謹的邏輯思維模式;順應學生思維規律,尊重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知識性的東西應隨文而出,隨機訓練,克服教學設計上的程式化。

2.切合生活的實際來整合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課堂教學是藉助於一定的情境和對情境問題的爭議、討論而向前推進的問題設計,應當有利於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和教學活動的深入,通過旁敲側擊達到觸類夠——如以深滬鎮的服裝製造業、漂染廠對經濟的影響和環境的破壞來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總之,在備課和教學設計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借鑑和更正的地方!不盲從於別人的現成教案,不當教案的'“搬運工”,不照抄所謂“特級教師教案”,把彼地、彼時的教學設計一字不漏地抄下,作為自己的教學方案。這種不顧實際的做法顯然存在很大的被動性、盲目性,既耗時、費勁,又不利於自己對教學的研究,更不利於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隨着教改和新教材實驗的深入,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每天都在發展、變化,而個性化、創造

性的課堂教學也絕不能用同一種樣式來套。最關鍵就是學生喜歡學,學有所成才是最重要的!簡約教學設計過程。

3、存在的問題

備課是教學設計的前提。但是,有時因為時間倉促,有時因為辦公室事務繁多,無暇顧及,所以草草準備,上課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問題考慮不周,學生的疑問不能及時地得到解答!所以,今後安排好時間,在深入研究好教材、分析學生現狀、總結課堂教學得失的基礎上,依據教學內容和《課標》設定教學目標。同時,要研究如何使教學目標在具體教學環節、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提示實現目標所採取的方法、目標達成度的預測等。

今後努力的目標:力爭及格率在90%左右,優秀率在50%左右,抓學生的幫扶政策和平時的練考結合。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9

1.土地資源是可再生資源,按照土地利用類型可分為農業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農業用地(建設用地)。

2.我國土地資源的有利條件有:

⑴土地資源總量豐富;

⑵土地利用類型齊全。

3.土地資源的不利條件有:

⑴人均土地佔有量小;

⑵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資源不足;

⑶分佈不均勻;

⑷各類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4.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佈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耕地分佈在東部平原及低緩的丘陵地區(地形),耕地資源南少北豐;林地主要分佈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佈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農業生產以牧業為主。

7.針對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國家制定並頒佈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並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8.全國土地日是6月25日。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0

時光飛逝,轉眼間踏上教師工作崗位已經半年了。這一個學期,我擔任的是八年級7個班的教學工作。“萬事開頭難”在工作的初期,我確實感到了很大的困難。那時候,對於除了兩個月的實習之外,毫無工作經驗的我,面對新接手的工作,面對那一雙雙明亮烏黑的眼睛,我的內心是緊張並激動的。在這半年裏,有經驗,有教訓,有挫折,也有喜悦。回顧本學期的地理教學工作,使我在教學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以下,本人談及一下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一、八年級地理學科教學目的要求

學習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懂得自學地理的方法,教會學生閲讀地圖,並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國中地理第三冊主要講述了中國的疆域與人口、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區域差異等。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八年級共有學生300多個,由於學生大多來自邊遠山區,信息閉塞,知識面狹窄,對外界瞭解甚少,給學生學習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期會考試統測來看,平均分和及格分都很差,教學成績仍不夠理想,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新老師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熟悉教材,不瞭解重、難點,也不知道應該怎樣上課。對此,我的心裏十分着急,生怕因為課上得不好而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對這門課的興趣。所以, 在教學方面,我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虛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首先是做好備課工作,新的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更加貼近生活,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講課時加入生活元素。對此我仔細閲讀地理教學參考,通過認真閲讀研究和經常上網瞭解相關的學科信息,還關注每天的新聞時事等,通過這樣可以説經常可以在課堂上加入一些新鮮元素。當然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我通過課堂觀察、課後瞭解和測驗瞭解他們的原有基礎,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考慮教法,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和安排活動,既備教材,也備學生。

再者,在課堂上我選擇傳統與自由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問題式教學也是我的一個心得體會,把主要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給出,然後採取組內合作和組間競賽來分析解決問題,最後評出優勝組,此法頗受學生歡迎。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閲讀課文,分析歸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並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介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並經常督促檢查,養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還有,適量適時的練習、作業和測驗也是必要的。課後通過對學生的作業、測驗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並在每次測驗中總結學生的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加以強調訂正。讓學生改正後告訴我為什麼,確保他們真正懂,使知識真正得到理解鞏固。

最後,為了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對學生分層次進行適當的培優扶差。對於中等生,主要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啟發他們的思維。對後進生,要進行思想補差和知識補差,二者不可偏廢。堅持對差生進行分類補差,採取集體和個引輔導的方式,逐人逐科落實。

當然,在工作上我還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課堂上不能及時地關注到每個學生,讓每個人都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因為教的班級多,不能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落實到位等等。今後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1

一、認真備課上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來確定授課的教學方法,爭取做到每一課都有備無患、遊刃有餘。在課堂上我注意課堂生境的生成和靈活運用,同時比較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技能的訓練提高。另外我適時把德育滲透到課堂中,讓學生的地理素養和地理技能都有所提高和進步。

二、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充分的備課固然很重要,但課堂的靈活駕馭更重要。在課堂上我比較注意及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充分交流和互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同時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儘可能的在課堂上就能消化和吸收所學的知識。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也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

三、積極配合學校教導處的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每週一課活動。

及時學習和借鑑同學科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課後進行觀課議課的交流。通過這樣的學習,我發現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所以善於取長補短對我們廣大教師的業務有很多的幫助。另外,本學期我們學科組教師在學校的安排下,去實驗中學學習觀摩了全省的地理骨幹教師的優質課的課堂展示。回到學校後,我們坐在一起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研究——我們和大師們還有哪些差別?如何縮小這種差別?我們看到了他們哪些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東西?通過這一次的學習交流,很多老師都受到不同的啟發,教學也開展得有聲有色。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定做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同時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之對學習漸漸產生興趣。促進更多的學困生跟上來,並且逐漸由被動變成主動,使更多的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課堂紀律和教學效果也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許多不足,比如,不能面面俱到到每一個學生,對一些學習處於中等的學生關心和鼓勵不夠,再如,課堂也不是想象中的理想等等。今後,我將繼續努力,盡己所能,不斷學習和提高,讓自己在教學的路上走得更遠,更順暢!為理想課堂、精品課堂而努力奮鬥!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2

34個省級行政區:我國的行政區域分為三級: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包括自治縣、自治洲、市)鄉(民族鄉、鎮)。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我國的首都是北京。北迴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雲、桂、粵、台。

我國面積最大、鄰國最多、位置最西的省級行政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其簡稱是新。位置最北、最東的是黑龍江省,簡稱黑。跨緯度最廣的`是海南省,簡稱瓊。跨經度最廣的是內蒙古自治區。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豫)。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是雲南省(雲或滇),省會是昆明。陝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鄰省最多(8個)。四周臨海或海峽的省是台灣和海南,其簡稱是台和瓊。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收回的時間是1997.7.1.;澳門特別行政區,收回的時間是1999.12.20。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3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1、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峯山)第三級階梯,自西向東:一、二、三。(課本圖2、2,圖2、3)

2、我國由北向南劃分為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劃分温度帶的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温。

3、長江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脈。它是我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中國第一大水電站三峽電站就位於長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長江流經的省份(自西向東):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最終流入東海。

4、長江三峽(自西向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5、中國的湖泊:青海湖(青海省。

6、中國淡水湖泊:鄱陽湖(江西省)。

7、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8、冬季風寒冷乾燥,是我國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風温暖潮濕,形成了我國的雨季。

9、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

黃河流經省份共有8個(自西向東):青海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最終流入渤海。

10、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

11、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四川盆地(四川)、柴達木盆地(青海)、準噶爾盆地(新疆)。

1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3、中國各大山脈走向課本圖P26圖2.6。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1、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屬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石油、礦產資源等)

3、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4、耕地和林地主要分佈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佈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內陸地區。

5、土地國家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6、中國是一個貧水國家,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位於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後。

7、海洋水佔地球全部水資源的97%,淡水資源僅佔2.5%。在地球全部的淡水資源中,只有0.3%人類可直接使用。冰川、深層地下水佔全部淡水資源的98%。其中大部分淡水資源分佈在冰川及兩級地區。

8、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配很不均勻。從時間分配看,夏季我國降水集中,冬春季則降水少;從空間分配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地區分佈不均勻的有效辦法。(南水北調工程,引黃濟青工程,引灤濟津工程)。(我國降水量800mm分界線和一月份0℃等温線位於秦嶺淮河一線)。

9、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

1、交通運輸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運輸又比喻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2、鐵路線、公路線、航線以及航空線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絡密度大,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網絡密度較小。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火車時刻表中的`()表示過站不停和列車的行駛方向(上行,下行))。

3、四大米市: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4、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全長19千米,1984年建成。

5、主要鐵路幹線分佈。參見課本P91圖4.6。

幾個重要城市:

北京(京哈線、京九線、京滬線、京廣線、京包線、京通線起點)。

蘭州(隴海線、蘭新線、包蘭線、蘭西線交匯處)。

株洲(浙贛線、京廣線交匯處)。

南昌(浙贛線、京九線交匯處)。

鄭州(隴海線、京廣線交匯處)。

徐州(隴海線、京滬線交匯處)。

上海(京滬線、滬杭線交匯處)。

6、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通常使用航空運輸。

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采用公路運輸。

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多采用鐵路運輸(沿海沿河城市也可使用海上運輸或河道運輸)。

7、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髮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農業。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水稻、小麥南稻北麥)、油料作物(長江油菜帶、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糖料作物(南甘北甜)、棉花(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8、工業生產主要是從自然界取得自然資源,以及對原材料(礦產品、農產品)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

9、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10、輕重工業區別:輕工業主要為生產日用品、玩具、文教用品等,重工業主要為加工工業、資源開採及冶煉、機械製造、農藥化肥、修理工業等產業。

11、中國四大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區(主要城市有瀋陽、大連、鞍山、本溪、遼陽、撫順,是我國的一個老工業基地),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礦、石油、鐵。(重工業)

京津唐工業區(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唐山)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鐵礦石。(高新技術產業)

滬寧杭工業區(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無錫)。

珠三角工業區(主要城市有廣州、深圳、中山、珠海)(輕工業)。

12、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的比重大;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換代快。

13、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特點。

14、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位於北京海淀區的中關村。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4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4個班的地理課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我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教導處計劃、學科組的教學計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並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國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師徒結對,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我們農村學生知識面較窄,連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説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輕視地理學習,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配套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國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把地理知識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激起學生的學習地理興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國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説“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玉樹“地震”,火山,嫦娥探月,颱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在課堂上盡力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

四、今後的工作思路

1.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2.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視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重視知識的應用。

總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績。

八年級上冊地理總結15

一、建合理的知識框架

為應對結業會考,本學期的教學不得不快速度、少時多量的進行。根據地理課程標準中“必須變革‘學科中心’‘知識本位’下的地方誌式的地理課程,努力創設一種以區域地理和鄉土地理作為學習載體的`地理課程”在教學中,我主要採取教材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教學;化難為易、刪繁就簡教學;歸納框架知識,構建鏈式知識教學等,使教學更貼近生活,使知識要點更易於掌握,更利於識記。這樣,也使得大部分學生樂於學習,勤於學習,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以課改理念教學

地理課程標準的六個理念告訴我們: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學,不再是盲目的教學教材,傳授知識要點。而是要教授對學生的生活及終身發展有利的地理知識。另外,在教學中還得注意方法的指導和學習方式的變革。為此,本學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滲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識,通過探討學習,切實地為學生髮展着想,讓學生學有所用。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使地理學習變為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樂於參與探究並獲取知識的活動或方式。這樣的教學即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協作、探究精神,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祖國、家鄉的感情,增強愛國、“愛家”意識。

三、會考工作落實

在完成教學教材之後,即進入了緊張的會考備考和應考工作。複習過程中,我把中國地理作為複習重點,指導學生以強化練習作為主要手段,以提綱複習為輔,並抓住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通過反覆識記、理解與運用,實現對知識點的識記。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結業會考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果:會考及格率為60%、補考及格率為100%。

誠然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意識不顯著、會考成績不盡人意等,這些現狀都值得在今後的很長時間裏去不斷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恆心和毅力,今後的教學定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