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總結集錦15篇

來源:文書谷 1.77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本教研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集錦15篇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

我校自新課程改革實驗開始進行以來,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課堂教學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校能加強領導,規範管理,針對熱點、難點問題,採取有力措施,促進我校課改實驗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和逐步深化。

(一)健全完善“教學、教研、培訓”三維一體的校本教研製度。“校本教研”是一種靈活務實,結合學校自身實際,為教師提供教學交流研討平台,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研討活動,今年我校繼續對這種教研形式進行強化和改進。首先,每週的“校本教研”做到“四個定”,即定時間、定內容、定地點、定主講人。其次,能充實教研內容,拓展教研的深廣度。每週研討的主要內容是:

1、學習理解課程標準、掌握新的教學理念,組織教師觀看新課程的優質課和專家講座的影碟;組織教師學習《福建教育》、《明日教育論壇》等刊物,並積極撰寫課後反思、體會,踴躍向刊物投稿。

2、研究一週的教學內容,集體備課。

3、針對學習中的困惑,商討對策,統一認識。

4、上課實踐,一人執教,大家評析。研討要注重實效,提高教學研究的效益,不斷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新課程理念和目標的有效落實,推進課改實驗全面、健康、深入地開展。每位教師均要做到每學期上一堂校級公開課、聽課18節以上;每個練習單元均要在教學筆記上撰寫一篇課後反思。學區將通過觀摩研討,教研沙龍,教學開放日、開放周等機制促進橫向交流,共同提高。

(二)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推動課改實驗工作。抓實驗啟動年級、帶動滾動實驗年級和非實驗年級。我校要從實際出發,針對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簡陋,經費緊缺,課改實驗教師包班的多等問題,因地制宜,在教育教學實施、教育內容、教學方式、管理方法、教研形式等多方面,研究確定推動農村課改的措施。要繼續開展城鄉課改手拉手活動,加強與課改先進校的聯繫與互動,通過手拉手幫扶活動,共同學習,取長補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我校能從本校辦學特色出發,圍繞課堂教學改革,學生、教師發展性評價、教學管理制度重建等,確定一個教研課題或研究項目,有計劃的制訂實施方案,開展實驗研究。能積極創設條件鼓勵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立足教師的教學實踐,開展教改實驗,濃厚科研氛圍,倡導教師人人蔘與教研、科研工作;我校能加強科研製度的.建立,過程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檔。

(三)建立完善質量監控機制。我校能切實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在落實教師教學的各環節中,能着重強化教學反思;進一步落實行政領導、教師聽課制和教學開放活動,通過課堂開放機制加強督導、相互促進;能繼續堅持並完善隨機質量監控機制,通過教學管理檢查,課堂教學情況檢查,指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要切實重視畢業班的複習考試工作管理,既能遵循教育規律,又能講究策略、科學安排。

本校教師經過認真學習課改理念,在教學思想、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邁出了可喜的步伐。特別是在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體現出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具有較強的課改理念,較好地體現了課標精神。課改年段的老師能依託教材,從教材實際出發,但又不拘泥於教材,能大膽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符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學科與生活緊密聯繫,學科與學科之間有機整合。特別是通過校本教研,本校的教學發生了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1、教育觀念的變化。參加課程改革的學校領導和老師,對教育觀念的諸多方面開始形成共識,如,體現“以人的發展為本”,求得師生共同發展;認識到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注學生、讚賞和信任學生,滿足學生需要;老師的評價方式和評價語言體現了人文關懷;教師要實施有效教學,實現師生互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等等。

2、課堂教學的變化。許多課堂一改過去封閉、呆板、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嘗試把多種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模式呈現在每一節課堂上,教師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注重教材與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經驗的聯繫和融合,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教師鼓勵學生對教材的質疑和超越,賦於學生更多的自由和權利,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發揮。課堂上學生變得活靈活現,富有朝氣,充滿自信;課堂上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真實的感受,敢於説心裏的話、自己的話。這種學生樂學、好學的課堂現象已經開始出現。

我們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已經看到了初步成效,雖然還處於摸索階段,還存在很多困難,但是我們必須往前走,只能向前,不能後退。我們要勇於嘗試,積極探索,大膽探索,大膽實踐,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2

走上教師這個崗位已經20多年了。“老將出馬,一個頂倆”於是,想當然的,憑着老經驗認真上着每一堂課,仔細地批改着每份學生作業。慢慢地發現,數學書裏有許多新內容,憑着老經驗沒法上好了,即使是用以前的“老經驗”完成教學,學生也越來越排斥……

當書教的越來越疲憊時,當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時,當信息時代日新月異時,我們這批老教師就迫切需要集思廣益,專家的引領,同仁的幫助,以助我們突破瓶頸,轉換觀念。這些都需要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以學習改變自己,以學習提升自己,以學習來充實自己。於是,我也積極的加入到校本學習中。

秋學期,“首席制主題式”教研活動,在我校如火如荼開展起來。全校教師踴躍參加,積極主動為教研活動獻策獻力。在這一系列活動中,雖感覺很忙,對於能力有限的我來説,有時甚至是手忙腳亂,但是經過之後仔細回味,感覺到的是甜,一種成長的美感,一種力量的轉化,一種充實的喜悦。可以説是“我參與,我充實。”

每堂教科學研討課,我積極參與:或認真聽,仔細記;或認真選材,共同準備;或深入淺出,找不足,説反思。每一份材料,細心研磨,認真準備,在教學中多次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兩個學期校本學習的時間結束了,我由衷覺得時間沒白花,我受益匪淺。在此次中心組研討學習中,每一個年級組的中心發言人講座都很精彩,在佩服講座老師博學深思精神的同時,我更關注講座的內容。對我來説,講座中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

一、轉變思想觀念。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家長逐漸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為孩子選擇優質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跟上時代的發展,不在單純做知識方面的權威,將書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教給學生,而應當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做一個能適應社會、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的教師。

二、加強學習

孩子喜歡、家長信任的老師,這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並時刻保持那一桶水是活水,是流動的水。在校本學習中,我能多方面學習,取長補短,武裝自己。過去不代表未來,要轉變觀念靠的是學習,不斷地學習,以學習來改變自己,以學習來充實自己。本次校本培訓,我更強地意識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如,尹文老師的教研課在開課前的説課時的新鮮的備課理念,凡榮老師課堂上的大師風範,課後反思中的自我剖析時的高度,薛興峯老師的沉着冷靜,陳偉豔老師的紮實……

在這些年輕小專家們面前我多像一隻井底之蛙,什麼教科研,什麼新的備課理念,我都覺得很新鮮,我有了一種很強的危機感,所以學習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才能使危機有轉機,所謂“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於是,我儘量讓自己靜下心來讀書,在學校給我們訂的教育教育雜誌裏,我學習了許多先進的理論知識,同時學習到了很多同仁們的教學經驗,慢慢的,我學着把自己學到的.運用於平時的教學中,一點一點的實踐着,我就像是一個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看到了綠洲,那份驚喜無語言表。

三、學會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波斯納也説過:“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雖然有過反思,但從來沒有很認真地正規地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去執行,只是在頭腦裏想想就過了。

本學期,在教學中位數時,我在完成教學任務後,總覺得語猶未盡,課堂上還有許多不如意的地方……課後,我有反覆專研教材,又和年級組老師們討論,還上網多次查找資料,學習專家們的心得體會,觀看名師們上課實錄……慢慢的也發現,自己在教學時的那些不足,以及怎樣改正,於是,又在同年級的其他班試上了一次,徹底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變為學生積極參與的“多言堂”。

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和“導”能力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教學效果很好。我明,白了: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須要時時學會總結反思,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通過校本培訓的學習收穫很大,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使我們的教師能夠儘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在教育這個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老教師也要用上全新教學方法!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3

在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在縣教研室的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現總結回顧如下。

一、成立了教研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安排如下

組長:袁應華

副組長:李清鋒汪再富杜

宏波王祖芬(負責教研工作的督導)

執行組長:胡泉(負責教研工作的籌劃、落實)

成員:劉光智汪再富餘勇楊宗奇王勇楊

李勝任侶民張華(各教研組活動的第一負責人,負責各學科教研的組織、實施)

二、主要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

1、嚴格執行了學校工作計劃和校本教研工作計劃,堅定不移地貫徹上級教育教研精神,以新課標為指針,發揮教研在教學中的先導作用,積極為我校教學質量的進步進言獻策。初步確立了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思想,教研格局因而也初步形成。

2、領導並指導各教研組開展工作,加大了對教研組長的`管理、培訓工作,落實了組長工作例會的具體內容並全程跟蹤督促實施,切實保證了會議精神的嚴格執行。

3、深入推進了教研活動,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質量,注重了實效,做到了活動事先有籌劃,有準備,有書面安排表;活動中有考勤記錄,有活動過程記載,有活動結果反饋等,每位教師原先的被動變為了主動收集材料在會上交流,並各抒己見,真正開成了具有學習研討性價值的會議,堅決杜絕了不開臨時性的會,不開無計劃無準備的會,不開無針對性不能解決問題的會,不開搞形式走過場邀功請賞的會。

4、以新課程大練兵活動為切入口,開展“三課”活動。認真貫徹石教辦[xxxx]58號文件精神,加快我校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整體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在學校領導的指示下,有計劃有組織地切實開展好“五個一”活動(即一篇優秀教案、一堂優質課、一件優秀課件、一篇優秀論文、一則高質量教學反思)。

同時以教研組為單元開展了“示範課、彙報課、公開課”,並作為一項長期的基礎教研工作來抓。各教研組將每次組上活動作好登記並交學校教導處備案。

5、加強了常規工作的檢查力度,每位教師要做到:學習一篇教育教改理論文章;寫好每堂課教後反思,積極撰寫學科教學論文,參加各級各類學科論文評比;積極鼓勵教師互相聽課,每人每學期聽課至少15節。

6、加強教研課題研究。

①不斷深化了原有課題的研究實驗,鞏固提高語文《教學案導讀導寫自主合作探究》、思品《和諧德育實驗與研究》實驗成果。

②做好《城鄉學生學業成績的差異》課題的申報、立項工作。

③根據課程改革的需要,加強了信息技術課、綜合課的研究。

7、不搞封閉性的教學研究,密切注意全國各地的教研教改信息,周密安排我校教師外出參加上級教研活動,從而準確把握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脈搏;在教師外出教研乘車方面,堅持做到“花小錢,辦大事”。從老師們期末交來的培訓彙報材料來看,普遍反映有一定收穫,能提高自身課堂授課能力和教學效益。

8、落實了有效的獎勵機制

①.鼓勵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一學期對發表的或是獲獎的教師論文實行分等級獎勵制度(具體獎勵辦法見細則);

②.為激勵教師加強自學和自修,促進教師的整體成長,對積極參加組上和學校教研活動的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加強自學的教師,根據讀書隨筆和教研記錄等情況,一年度評選學校教研先進個人;

③.根據教研組活動的開展情況記錄,一年度在全校評選出2個優秀教研組,以促進教研工作的有效落實。以上評出先進個人或教研組,學校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表彰。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4

在學校教導處和教科研中心的指導下,我們備課組的全體成員,在完成各自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校本研修活動,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聆聽英語專家報告,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撰寫教學反思、教育教學論文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積極參與校本研修活動,認真撰寫心得體會

1。認真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教育科研碩果累累

我們備課組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老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初步形成了我們備課組“寫作課”和“閲讀課”的模式,備課組的每個老師都從中獲益,其中有三名教師的論文獲獎,兩名教師的論文在報刊上公開發表,有兩名教師指導的學生在全市中學生英語模仿秀比賽中獲獎,兩名指導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2。積極參與聽課、評課

本學期我們備課組的全體老師積極聽課和進行集體研討,總結優點,發現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走向成熟,給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3。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與總結

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備課時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調整了教材,為什麼調整教材;反思上課時是否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問題,自己是怎樣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豐富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本學期我們舉行了骨幹教師示範課,外出學習教師的彙報展示課活動,授課教師寫了教學反思,聽課老師寫了聽課體會,並及時整理材料彙總上交了學校教科研中心。

二、不斷學習,全面提升備課組教研能力

1。自主學習

我們備課組的老師根據各自的愛好,在業餘時間裏閲讀了一些教育教學理論的書籍,還有一些教育名家寫的專著。如:《給教師的建議》、《校本研修面面觀》、《教師怎樣進行學生評價》、《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這些書籍帶給我們極大的震感,使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事業,並下定決心要做研究型教師。

2。積極參與外出學習活動

本學期我們備課組外出聽了一些公開課,還有一名教師觀摩了在臨沂舉行的省優質課,並在備課組內進行了彙報發言,通過這些活動,我們明白了要把舞台還給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做“小老師”。我們要培養的.學生要既具有國際視野,又要有本土情懷,他們應該學識廣博,有外語專長;能學貫中西,兼容幷蓄;有遠大志向,實幹精神;能保護自己,善待他人。要培養出這樣的學生,我們就要把舞台還給學生,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進行自我展示。

作為教師,如果不學習,不上進,能力就會倒退。“教學”就是邊教邊學,“學習”就是邊學邊習。教育是一項事業,而不是職業。信仰就是對於價值觀的不懈追求,學習就是一種信仰。作為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

三、今後的措施

在今後的校本教研中,我們將積極蒐集各項反饋意見,紮實開展聽評課活動,開展課題研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開拓學生的視野,多開展一些課外閲讀活動或者英語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有用的教學素材。

總之,通過這一學期的校本研修活動,我們無論從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們也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和困惑,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5

數學活動課,是數學知識與實踐活動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也可以説是學校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延伸。其中,數學活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也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統一體,兩者不可分割。實踐活動起到了傳播數學知識,強化數學能力,踐行數學理念的作用,它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啟發學生去提出問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而數學,則為相應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必要的知識。正因為數學活動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本學期,我將數學活動課引入校本實踐課程,通過豐富的活動課的內容,引入一些具體的實例,感染學生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下面,我把本學期校本實踐活動工作總結如下:

首先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活動課,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一位哲人曾經説過這麼一句話,“因為每一片樹葉都不同於其它任何一片樹葉,所以,對於每一片樹葉而言,其本身就是創新。”正是有了這一理由的支持,在進行數學活動課的過程中,我努力保護每一個學生髮現的每一個不同於他人的發現,予以肯定、鼓勵和支持。比如在“快樂的郊遊”活動中時,同學們的創新能力就很強,提出了不少問題和解決方案。當然,也有一部分同學所提問題和解決方案並不完全符合要求,或者説他們的方案尚有欠缺,但是,在一開始,我沒有否定他們,而是先鼓勵他們這種敢於創新的意識和行為,然後支持他們完善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真正意義的創新。

其次通過具體事例讓學生感染數學思想

數學活動課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滲透性,所謂滲透,指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和操作來感染數學思想,來體會數學方法,來應用數學技能。故而,我在設計和佈置活動的主題時,在很大程度上側重於實踐性,動手性,滲透性。在進行《節約用水》活動時,我要求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從實際生活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努力解決問題,最後組織學生在活動課上彙報交流自己的方法和過程,以及自己在這次實踐活動中的收穫。將具體的生活實例和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整合起來,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中感悟數學,應用數學。

最後豐富活動課的內容,增強活動課的靈活性。

數學活動課的內容應該涉及到廣泛的領域,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它可以沒有嚴密的知識體系,但一定要有利於學生豐富知識,發展能力,陶冶情操。當數學實踐活動課有了豐富多彩的內容時,它的形式就一定會靈活多樣。在安排數學活動課的內容時,我儘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學生可以通過眼睛去看、雙手去摸、去做,通過大腦去想的實踐活動。如讓學生調查自己家的開支情況,在家長的指導下,嘗試當一於的小管家,啟發學生學會節約,學會珍惜;讓學生動手剪七巧板,擺七巧板,摸摸幾何圖形,培養學生對圖形的感知能力……豐富靈活的活動內容,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參與活動,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從整體上來説,這學期自己的數學活動課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乏有不完善的地方,如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技巧欠缺,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很好地與學生互動等。我想,只要自己再接再厲,在以後的工作當中,自己會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6

校本研究猶如一個充滿魅力地磁場,將老師們吸引到一起,一同經歷着、感悟着、成長着、快樂着……。在學習與反思中,主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努力做好校本培訓工作

1、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日常化。我把校本培訓當作學校常規工作來抓,與平時的教研活動、業務學習相結合,與青年教師、新教師、合同管理教師的培養相結合,學期初就訂好培訓計劃,並按計劃執行。

2、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廣泛性。培訓內容力求做到全面、豐富、翔實。

3、繼續教育培訓形式多樣化。在校本培訓中,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貼近教師工作實際。在繼續教育培訓有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等研討形式。

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

1、教研行為自主化

制度上保證:學校規定語、數校本教研不定期舉行。每次的研討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發言人,每次活動都有記錄。每位老師開一節校級研討課,課後及時評課並做好記錄。

組織上到位:教研組是開展校本教研的中間力量與基本組織。我校非常重視教研組的建設,根據學校實際分成3個學科教研組,其中語文、數學教研組再加技能科教研組。明確各教研組長的職責,加強對教研組的指導與考評。

行為上跟進:要求教師主動參與各類教研活動,主動與同事交流實驗中的成功與失敗。廣大教師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被動研究”變為“主動研究”,學校教研氛圍日漸濃厚。

2、教研形式多樣化

我把校本教研作為教師進行業務切磋、相互學習、提升自我的一個有力平台。在每次的教研活動時間裏,能暢所欲言,談論教學中的種種困惑,抒發教學中的得意情懷,探討教學中的神來之筆,明辨教學中的是非曲直。除了固定的教研活動時間外,即時教研隨時可見:辦公室裏,同學科任課教師圍繞某一教材或教學內容展開研討交流,以求化解教學疑難、探討教法學法;同班級任課教師或原任教師經常針對某一班級現象或某一學生的某一方面表現進行現象透析、探討教育之方;很多教師下課回來後放下書本,一手端起茶杯,一邊興奮地向同事們講述剛剛發生的教學故事……這些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行為和過程,就是被我們稱為校本教研“小插曲”的羣眾性即時教研活動。實踐告訴我們,這種經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動很具生命力。它有以下優勢:

(1)具有自發性。這種羣眾性教研活動事先沒有統一的佈置,往往由教師身邊的某一現實問題切入,較多關注這一問題的“熱心觀眾”就會不自覺地“卷”進來,因而會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現場研討效果。

(2)主題性突出。這種研討活動往往以工作中遇到的鮮活的實際問題為話題而展開。稍加留心,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話題內容寬泛,涉及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老師們對某些教學事件有親身經歷、對某些學生比較瞭解,“聊”起來感覺“言之有物”,針對性強,所以樂於參與。

(3)實效性強。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寬鬆的空間裏,老師們感覺“放得開”,可以不拘形式地去研討教學疑難、交流育人經驗,因而研討氣氛也尤為熱烈。在這種開放的空間中,老師們可以敞開心扉去交換不同觀點,碰撞中生髮思維、共享教育智慧,因而思維也極其活躍,由此會達成許多共識。由於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凝結了集體智慧,往往可操作程度較高,實施起來會就具實效性。

(4)與集體性教研活動互補。雖然這種零散型的羣眾性教研活動的研討內容往往都是存在於教育教學環節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問題”,但它以時間、空間以及內容的自由、開放等方面優勢,突破了集體性教研活動的某些侷限,可以與各類集體性教研活動共存互補、相得益彰。

三、搭建教師學習對話的平台

1、校內:師徒結對。讓新教師在老教師的帶領下,很快進入教學狀態,是我們本學期教研工作的一大亮點。本學年學校共分配了三個新教師和兩個合同管理教師,因此指導這些新老師趕快站穩講台尤為重要。指導老師不僅在方式、方法上進行指導,課堂永遠為新教師開放着,並經常進入新教師的課堂進行實質性的指導教學,手把手的教給他們一些教學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三個新教師在5月份的彙報課中得到了學區教研組成員的肯定與好評。在校級教研課的研討中,我們敢於創新。本學期還為學區提供了三節研討課。本學期開課的課題是選擇自己比較沒把握的,對自己有挑戰性的課型來開課。上完後,再集中研討,從中受益,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如王發剛老師準備上的一堂學區公開課,先和幾位老師共同備課,再借班上課,再研討、修改,再借另一班上課,再研討、修改,再另一個班上課,再研討……這樣的備課、上課不管對於本人還是別的老師都是可以提高業務水平的。在教研中,每個老師都敢於發表意見,有時爭論很激烈。不管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普通教師還是骨幹教師,校長還是老師,大家都是平等的。老師們不僅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並且常常説得有深度,有價值,給人以思考和啟發。現在老師們已經習慣於把教研當作大家的事,形成了教學共同體。

2、校外:走出去。一是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尤其是青年教師在政策上給予傾斜。對於一些優秀青年教師創造機會,讓他們接受高層次的培訓,聆聽各位專家們的報告,促使他們儘快成長,並要求他們外出學習歸來,要及時總結別人的優秀經驗在教研時或工作例會上進行傳達,做好二次培訓工作。

3、校本教研帶來了教師之間的和諧氛圍,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教師在校本教研中學會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學會了交流,在虛心中學會吸納,在領悟中學會調整,在合作中獲得成長。今後,我們學校將乘着校本教研的東風,在課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更好地發揮教研組的作用,把工作做得更好。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7

國小20xx校本研修工作總結課堂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基地,標誌着教學研究的重心要置於具體的課堂教學情境中。我們學校乘上新課程的航船,全體教師繼續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各教研組面向學生均有序地組織了一系列教育教學研究活動;

在做好課堂教學面向學生的同時,圍繞教科處開校工作計劃,參加競賽和教學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總結如下:

一、有力的領導小組是成功的前提在開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計劃》中,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以教導主任、教科主任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有力的督促和推進了校本教研的工作進程。在開展工作中,領導小組經常深入工作當中,全力促進素質教育,圍繞科研氛圍的營造、教育理論的宣傳、常規教研的落實、考試改革的研究等重點工作,開拓創新,真正突出以校為本的教研。

二、完善了教研組織,健全了教研製度開校初,教研組根據教育局教研室、中心學校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點,結合各組教師實際,均制訂出了切實可行的學期教研工作計劃和學科課題工作計劃,加強了對教師教研、教改的課題指導。真正樹立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建立教學研究的保障機制,整合學校教科處、教導處、教研組、年級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學、服務於教師專業成長的開放的學校教研網絡;

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教研專業人員等校內外各方面的作用,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提高認識,豐富校本教研含義學校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學研究的重心要置於具體的學校教學情境中,教學研究的問題要在學校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發現、並進行分析,最終解決。正基於這點,我們組織教師不斷提高研究水平,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研究潛能和意識,不斷提高研究的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狀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學習、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組措施得力,活動有序進行本學期,學校結合實際,將原來的教研組整合,使得各教研組的教研方式多種多樣,活動精彩紛呈。

1、文科組:學習新課標,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學工作繼續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主;

老師們以新理念指導教學,牢固樹立學生為主、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溝通和“對話”中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並照計劃開展了高質量的教研課。

2、理科組:注重理論學習,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並以新課改為契機,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參加課改實驗,做好課題研究。本學期,加大了對一、二年級課改班的研究力度,利用集體備課、集體學習等形式,針對教師在實施新教材中遇到的問題,研究新教材的特點、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點的`教學模式。

3、綜合組:組織全校英語教師學習《課改綱要》和《課程標準》,提高了英語教師教學理論,開展了“班級英語現狀”、“如何對待班中後進生”等教學沙龍,有力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組織教師繼續學習,努力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開展了具有特色的藝體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並配合學校完成了學生的養成教育和11月的學校冬季校運會。在教研活動上突出一個“新”字。《科學》、《自然》學科圍繞“三新”開展教學課堂研討、説課、上課評課活動。並進行了《在自然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自然課教師的基本功及訓練》等四次培訓,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

緊張忙碌的一學期已過去,回頭看看我們走過的路,有我們值得回味的,因為我們一起努力過、奮鬥過;

也有我們感到遺憾的,因為受條件的制約,我們還有很多做得不夠好。我們堅信,隨着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和我們不斷的進取,我們一定會突破一個個瓶頸,從勝利走向勝利!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8

這一學期綜合組在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教育教育部門的指導下,綜合組圓滿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工作和任務,並獲得了可喜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和國中各科教材;認真鑽研教材,研討教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校情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二、注重各科教學的質量、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

1、體育教學方面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安全教育”,“常規教育”為目標,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鍛鍊的思想意識,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各機能的全面發展。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備課組活動開展正常,集體備課時發言積極,共同探討教材教法,集思廣益;精心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各種身體練習,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利用室內課的形式向學生集中傳授體育理論知識和衞生保健知識,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視安全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強化教學環節,確保了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2、音樂教學方面:xx中學有幸分配到音樂專業老師,平時也很積極的參加各種教研活動,特別她在教學上非常認真積極,在學校的“元旦”匯演中,表現突出,希望能在明年的縣級藝術節比賽中帶學生大顯身手。

3、社會教學方面:社會組有一個專業老師分配過來,這一年多來的成績都很好,學校領導都非常重視,目前她教學非常認真積極,特別是備課,改作部分,真是無人能比。

四、做好了體育《學生體質數據》的測驗和上報工作。

五、組織教師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全體教師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在互聽互評中坦誠交換意見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加強教師的自我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

六、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和比賽。

1、體育組潘秀花所帶領的學校田徑隊,不但在學校的體育運動會裏獲得了很好的成績,還在永嘉縣第38屆中國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獲得好成績,學生個人獲得了1金,4銀,4銅,共獲26張獎狀,團體獲乙組總分第6名。潘秀花本人獲得縣級第38屆田徑運動會的業餘優秀指導師和先進工作者稱號。(今年成績與去年相比有,落差有點大,因一個去年金牌的學生意外暈倒,致使各方面成績受到影響。不過,與第四名總分才相差3分,與第五名同分,排後只因金牌數比它學校少一個。)在本學期的縣級第9屆乒乓球賽中,我們學校也組隊參加,可惜成績不理想,只拿到女子(鮑曉瓊)單打第6名,希望明年能重返賽場,有一定的成績。

2、繼續積極開展學校體育各興趣小組的訓練工作,準備明年再奪佳績。

3、在本學期,我們組推薦的鄭豔豔和黃鯨思參加學區優質課比賽,鄭豔豔喜獲學區音樂組第一名,並被學區推薦參加縣級優質課評比,黃鯨思喜獲學期社會組第二名。

4、積極開展年級各項競賽活動,平時體育課和課餘開展各項小比賽,音樂和社會都一樣。

回顧過去的一學期我們感到:每時每刻我們在忙碌和勞累中渡過,但我們的辛苦得到了領導們的肯定,我們的工作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賞識,我們的辛苦使我校全體師生的身心得到了鍛鍊,使師生們能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中得到鍛鍊、得到歡樂、我們的辛苦是值得的。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9

xx年上半年的一學期的校本教研工作結束了,回首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我們進行了課堂教學改革,學習杜郎口的先進教學模式。

我的課堂環節力爭做到:備課、預習;課堂教學展示;運用遷移,總結評價。教學過程分六個步驟:預習交流;確定目標;分工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執着地思索、認真地鑽研、積極地參與,努力地探究。既想抓穩抓實、又想求異求新。我發現單調、沉悶的課堂變為了生動、活潑的生命化課堂,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合作學習改變了部分學困生的學習態度。有了合作學習,同學間你追我趕,小組間互相競爭,暗暗叫勁。所以,多數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不交作業的少了,做題的正確率高了,生字錯誤的少了,效率提升了。

二、把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作為本學期的教研目標,力爭在此方面有所突破與創新.

在這個方面我們五年組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現將我本人的研究情況總結如下:首先,在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以後,我感覺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學能力對他們的後續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質疑是最好的方法。老師不講,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自我解答,效果很好:我教授《橋》一課時,作了一個實驗:原計劃我提出的學習目標中有三個主要問題:“1、想象老漢在橋塌時想喊什麼?2、作者為什麼結尾時才點明老漢和小夥子的關係?3、這篇課文的語言有何特點?”我上課時臨時改變了主意,想讓孩子自己提問題。孩子們的問題有這樣幾個:1、課文為什麼以橋為題?2、像潑。像倒。這句話為什麼這樣寫?3、為什麼説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呢?4、黨員為什麼排在後面?5、老漢似乎要喊什麼,他想喊什麼?6、老漢是個什麼樣的人?7、為什麼最後才説老漢和小夥子是父子關係?看到這些問題,我特別驚詫,學生的思維遠比我來得深遠,來得活躍。然而更讓我驚詫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小組一商量,同學一補充,問題迎刃而解了。學生的“活”,同時帶給了我很大的挑站,如果我的課準備的不充分,知識容量不夠豐富,文化底藴不夠深厚,我自然就被掛在了講台前,可見這項質疑的實驗之路是很艱辛的。有了這次嘗試,在講授教研彙報課〈〈將相和〉〉時,我又嘗試了這種方法。結果那一課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我將學生的讀、議、演相結合,並以學生的質疑為主線,作為我導讀的主要依傍。學生這節課主要提了以下問題:1、藺相如怎麼知道秦王沒有換璧的誠意?他為什麼要説那塊璧有點兒小毛病?2、藺相如真的要拿這寶玉撞柱子嗎?他為什麼要理直氣壯的説?3、他舉行典禮的目的是什麼?4、霸道的秦王為什麼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國?5、藺相如為什麼説“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這些問題學生不僅提的準,而且正是本課難理解的地方。講授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一課,我也採用了這樣的方法,結果,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可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自信地走上講台,走上你人生的大舞台,就會舞出屬於你的獨特風采!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教師的“導”,一定要導之有據,會導,善導,因勢利導。而在導讀教學的思想與風格方面,我受錢夢龍老師的教育影響最深.錢老師了葉聖陶先生在給一位語文教師的信中的一段話回答:“語文教師不是隻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囉裏囉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會提高。”錢老師實實在在按葉老的這些話去做了,他以課本為對象,以教會學生閲讀為目標的“多重對話”(師生對華、生生對話、師與文本對華)。他的課堂中,注重了與學生真心交談,從多重對話中真正學會了閲讀,達到了“不需要教”境界。這也是錢老師導讀藝術所追逐的預期目標。

三.將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個性化的評價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彰顯學生的個性風采與發展潛能

首先,在班級裏設置了學生評比欄.這裏的設計凸顯了學生個體與整體之間的密切聯繫,對於學生的進步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督促與檢測作用.可不要小看這小小的一塊天地,它在學生心目中卻有着神聖的地位.學生常常會在下課時數一數自己得到了幾顆標誌,也經常為自己不如別人而不斷努力,更會為別人多得幾個標誌而耿耿於懷,還會為此和別人爭得面紅耳赤.就拿我們班的星星評比台做例子吧:每個星星上是五個人 (一個組)的地方,我們班共40人,分為8個組,也就是8顆星.而如果這一組的每個成員都得到一顆星此小組就得到一個月亮,如果能得到兩個月亮就會進升為一個太陽.這樣就將個人與小組之間的評價有效的結合起來了,最終推動了班級的整體提高.小小的評價表可藴藏着大智慧呀!

以上所述是我在本學期的一點摸索與鑽研,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鑽研!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0

本學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依託,以課題研究為抓手,發揮教科研的先導作用,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積極開展教育、教學中難點、熱點和焦點問題的研究和探討,昇華教師職業境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

一、具體做法

(一)構建了新型教研文化

深入挖掘校園文化底藴,努力營造“四求”為核心的學習型教研文化。求“真”——堅持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主動探求教育教學規律。

求“實”——校本教研務實,不玩花架子。

求“活”——“活”是指校本教研形式的多樣化、重視經驗的積累和交流,並且能夠靈活地去嘗試、運用。要求教師不墨守陳規,而是勇於創新、積累、總結、提高。

求“新”——是指校本教研要貴在創新,形式、方法、內容,有創新才有生命。如在備課形式上進行對學生的學法指導的`研究,要求教師不僅寫教學反思,更要求年青教師多寫教學過程的設想。在考核評價上,建立新的評價機制等。

(二)健全了校本教研製度

1.完善教研組織機構。

一是以教務處為龍頭,認真開展好各年級教研組教研活動,並加強教研過程的督導。

二是實行語、數教研組負責制。

2.完善校本教研製度

(1)教師結對培養制度。

針對學校實際,開展骨幹教師與年輕教師的師徒結對和傳、幫、帶活動,充分發揮本校骨幹教師的示範、指導作用,並不斷培養、發現青年骨幹教師,逐步形成骨幹教師的梯隊。教學領導與教師結對;組內結成互幫互學對子。(2)外出學習互動交流制度

一要把本校的經驗與做法及其個人獨特的教學風格,通過交流的途徑進行推廣;

二要把外面專家名師的新信息和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外來學校的好經驗學過來,改進自身的不足。繼續規範“外出學習、回校彙報”的管理、並搞好校本二級培訓。

(三)展現自主校本教研特色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課改發展提供保障

(1)強化教師校本培訓工作,本學期校本培訓主題是“培養教師學習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三新一德”為主要內容抓實校本培訓,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

(2)以校為本,潛心營造教科研氛圍。通過校長、教導主任聽課常規調研活動開展,教師快速進入課堂教學研究狀態,重視了常態教學,提高了備課的實效性和課堂教學效率。效果很好。發揮教研組的核心力量,以“分層互動、研訓一體”為主要模式,全校圍繞“三讀懂“即讀懂教材、讀懂課堂、讀懂學生開展教學研究,每月教研組根據組內實際確立研究主題,定期開展教研和研討活動。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活動,促進了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共同發展。

(3)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以及有經驗教師的輻射作用,組內教師結對互助,確定個人需求目標,制定輔助計劃,記載活動情況,鑑定達成目標,全體教師潛心教學、共同進步。

(4)發揮我校信息技術優勢,利用多媒體教室,豐富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眼界,教師能主動到遠教室上課,增強學生的感觀認識和更多地獲取現代信息,開闊學生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教師基本功訓練堅持不懈,並列入教師考核。

2.彰顯特色,營造氛圍,促藝體再創新高

(1)本學期組建了美術、寫字、舞蹈、音樂、鼓號等課外興趣小組,各年級開設了經典誦讀、心理、安全等校本課程,展現學生特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掀起讀書高潮,培養學生能力。開展“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

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努力創設“書香校園”氛圍。每天安排好晨讀內容,加強指導。

(3)本學期加大了衞生宣傳、疾病預防、學生晨檢等健康教育。

二、主要成績

三、存在的問題

1.與兄弟學校聯誼教研方面做得不夠。

2.校內、組內教研活動開展不足。

四、改進措施

1、結合學校實際,爭取有利條件加強與兄弟學校的教研聯誼活動。

2、強化校內、組內教研活動的開展,尤其是主題校本教研的把關教務處要加大跟蹤和監檢力度。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1

一、教師隊伍的現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長期以來,我校一向把教師隊伍的建設確定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校的教師隊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

1、教師的學歷有所提高,但實際素質偏低。

透過函授、自考等形式,我校教師的學歷有了較快提高,但實際素質偏低。目前我校有教師人,其中本科學歷人,專科人,中師人,儘管大家取得了國家承認的專科和本科學歷,但實際教學潛力和整體素質並沒有同步提高,需進行調整培訓以適應當前課改的要求,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2、教師年齡結構老化。

學校在崗的名教職工中,50歲以上教師人,佔教師總數的%,40歲以上教師人,佔教師總數的%,30—40歲的中年教師人,佔%,3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人,佔%。從以上數據能夠看出,我校教師年齡結構老化的問題較為突出。

3、課改意識較強,苦於在黑暗中摸索。

我校教師教學觀念有很大轉變,有必須課改意識。但教師教研潛力相對薄弱。“模仿型”、“教學型”教師多,“科研型”、“專家型”教師少,雖然大家在用心探討,嘗試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努力改變舊的教學模式,但目前只是處於探索階段,還存在不少問題、不少困惑。

二、教師隊伍現狀的反思及對策措施

建設好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教學質量,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因此我校本學期以做好校本教研工作為重要突破點,在局國小教研室的正確領導下,以局國小教研室20092010學年度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結合我校實際繼續堅持以“實”字為突破口,以提升教師教學素質和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不斷在原先的基礎上反思、改善、深入,切實提高了“教學研一體”的水平和實效,努力開創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新局面,為實現我校的十二字目標“體內涵、高服務、把質量、爭一流”而努力。

(一)繼續實施校本研修規劃

本學期我校重點推進“行動教育”。確立校本教研的突破點——以課例為載體,在教學行動中開展包括專業理論學習在內的校本教研,使教師持續同事間的互助指導,行為躍進的全過程反思,同時學校注重縱向的理念引領,充分體現了“教學、教研、科研和培訓”相結合。

(二)拓寬校本教研方式

我校校本教研紮根於本校的實踐,以本校教師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中心,以“課例研究”為載體,以“行動教育”為模式,帶着問題教研,圍繞問題討論,立足於解決現存的問題。

(三)構建校本教研模式

我校校本教研的立足點是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着眼點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切入點是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提升點是改革創新的精品意識;生長點放在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自我提高上。因此,我校校本教研採用了理解性學習教研,指導參與性學習教研和探究性學習教研方式相結合的多元化校本教研模式。下方把主要工作簡述如下:

1、紮實進行新《課程標準》的理論學習和新教材培訓工作。

本學期我校繼續圍繞新教材執教工作採用羣眾培訓、小組學習和個人自學三種形式對教師進行了“新課標”、和“新教材”等資料的多次培訓工作。教師們透過觀看視頻、文本材料等的學習對新教材有了深刻的瞭解,使教師們更深刻的認識到教師作為新教材的實踐者、引路人,只有具備與之相適應的新觀念、新技能,才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領會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使自我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2、繼續組織校本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A、聽講座,加強理論提升

本學期,我校分別組織觀看了魏書生、吳宗憲、李烈等專家的專題講座。透過聆聽教學專家的理論報告,更新了教師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B、看錄像課例,體會教材、理論、實踐有效結合

本學期我校組織教師分組觀看了教師用書中的錄像光盤,要求教師認真觀看錄像及課後專家的評析資料,透過讀教材、看錄像課、聽專家評課和組內教師交流學習體會的學習過程使全體教師對“教材、理論、實踐教學”三者如何有效結合有了更直觀的的理解和提升。

C、校領導進行教學專題講座,用理論引領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我校教師在教學觀、理論知識、技巧等方面雖有了很大提高但經過聽課、查作業等調查我們仍發此刻現實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部分教師感覺課堂教學無法定位,不知如何進行教學;大部分教師的教學仍然是老套套,以講解為重點,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重結論,輕過程;課堂上教師啟發不夠,學生參與不夠,學生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現代化教學狀況不容樂觀;作文批改不規範等等。結合這些實際問題我校習校長、李副校長等高度重視紛紛進行理論引領先後進行了“如何實施有效教學”、““五課”活動與教師專業成長”、“備好一堂課”、“説好一堂課”、“如何評課”、“如何寫課後反思”、“教學資料的最佳呈現,需要教師讀活教材”等專題講座為教師解疑答惑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3、開展讀好書活動,構建“學習型教師組織”。

為使教師能及時瞭解課程改革新動態,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理論,我校結合教研室帶給的書單結合本校實際向教師推薦了教師必讀好書,要求教師根據自我的特點,堅持閲讀、吸收,保證每學期讀1—2本教育教學論著,並作適量的讀書筆記,記錄自我的點滴感悟、體驗與思想火花,實踐中的“個案”剖析與思考,使自我真正成為一位“學習型教師”。

4、“兩課”教研活動,促教師共同發展。

我校直面課堂教學實踐,十分重視同伴互助,關注教師的層次和差異發展,為教師的互動合作交流搭建平台,讓教師在尊重中交流,在虛心中接納,在碰撞中領悟,在互補共生中成長,在互動合作中共同發展,開展了從“組內一堂課”、“同上一堂課”系列活動

我們經過實踐,透過開展一人上課,眾人研討(組內一堂課)、多人上課,博採眾長(同上一堂課)的系列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組內一堂課

組內一堂課,即以教研組為單位,充分發揮教研組成員的羣體智慧,人人蔘與、共同探討,分工合作。透過定教材、共同備課、定教案、定上課人癬不斷試教、不斷反思、不斷修改等一系列過程,各教研組成員人人蔘與,推出一堂堂高水平、高質量的專題研討課,並在課後再進行評議、羣眾反思,寫出課例反思等形式,總結課堂教學活動方式設計運用的成敗,以此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同上一堂課

同上一堂課是在組內一堂課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師的個人教學特色,從而博採眾長。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指定同一資料教材,發揮教研組成員個人教學風格,獨自鑽研教材進行個人特色備課,然後進行集中展示,組內成員帶着目標,帶着問題互聽,(如同樣的教學資料,不一樣的教師三維目標是怎樣定位的?在課堂中又是如何落實的?效果怎樣?不一樣的教師對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如何理解的?如何在課堂中解決的?不一樣的教師對教學中的相同環節是怎樣處理的?取得了怎樣的效果?等等),並進行組內交流羣眾反思,由於教師上的是同一資料,更加便於分析研討,最後寫出課例反思,總結課堂教學活動方式設計運用的成敗,以此促進課堂教學的質量的提高。

同時我們在觀摩後的研討中,還儘量將教師的關注點集中在對教學行為的分析、研究上,引導教師分析不一樣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的不一樣的影響,挖掘其中的教育教學價值。我們透過研討,引發教師各種觀念的碰撞,讓教師各抒己見,百家爭鳴。在研討中,我們還利用歸納、分析等方法,將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討論中,有效地轉變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師理論聯繫實際的潛力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潛力。

5、示範研究課,使我校本學期校本教研工作得以總結提升。

我校為使本學期教研成果得以更好的交流和提高,20xx年12月8日—11日組織,劉桂香、佟懌、關麗華、劉冬豔、許晨靜五名教師上了五節別開生面的示範研究課,在本次活動中,五位教師都花費了很多心血,作了精心的準備,貫徹了新的課改理念,體現了教研與實際相結合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良好的教學基本功,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關麗華老師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在教學過程中能比較準確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特點,熟練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和實驗器材,把傳授知識與培養潛力結合起來,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和實驗,學生的動手潛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老師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關老師的課在重、難點把握的較準確,處理的比較到位;教學設計很有特色。佟懌老師執教的“狼牙山五壯士”整節課,佟老師以“壯”字為主線,用心引導學生在品讀、感情讀中揭示課文大意,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使學生在趣味中發現、研讀、品味,感悟,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閲讀實踐中理解資料,感悟形象,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構成正確的價值觀,她的'獨特教學設計充分將“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思想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劉桂香老師更是結合我校五年級學生英語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本學期將“複習”、“檢測”、作業佈置三個

環節大膽的設計成“分層教學”,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證實了學生學習英語自信心,大大加強了全體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加濃厚,掌握狀況呈快速提高優勢。在劉老師執教的“Lesson28WhereIsIt?”時五二班全體學生樂學的學習熱情極為高漲,教學效果十分明顯。總之在此次活動中,五位教師都能將自我的教研成果充分體現出來,都能夠比較合理地安排課堂時間,按時達成教學目標,整個課堂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課堂教學效果較好。

三、帶給保障措施

1、落實管理體系,完善規章制度

學校成立教科研領導小組,校長為第一負責人。建立了"教研領導小組教研組—備課組教師"的管理體系,對校本教研的規範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建立“校長室——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校本教研管理機構,明確職責,暢通渠道,職責到人。

組織機構校長室→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

主要職能決策、規劃→組織、協調→落實、研究

在校長負責制的前提下,校長(分管副校長)是校本教研的決策者和帶頭人;學校教務處履行校本教研和教學工作的常規管理職能,履行校本研究、校本培訓的組織、協調、服務等管理職能;教研組組織教師以學科為單位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備課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單位,為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研究討論活動。

(2)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管理體系,發揮整體功能,保證對校本教研工作實施合理、科學、有效的管理。

具體而言:

第一級教研——學校層面的教研。是由校長(分管副校長)牽頭,教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教研組長用心配合,全體或大部分教師參與,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大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動。

第二級教研——學科層面的教研。是在教務處的管理和指導下,由各學科的教研組長牽頭,全體學科教師參與,以解決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動。

第三級教研——備課組層面的教研。是在教研組長的指導下,由各年級的學科備課組長牽頭,備課組全體教師參與,以解決同一備課組教師教學中的共性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動。

(3)、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為做好我校校本教研保駕護航。

為了使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得到充分保障,我校建立了學校領導聽課、兼課、參與校本研修活動制度;教師反思、交流制度等等並堅持使各項制度落實在實處。

如:

堅持學習制度。我校採取集中(學校培訓)與分散(教師自學)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同時,注意引導教師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反思、實踐、總結,對教育教學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共享。

堅持教研製度。我校將週一下午4:305:30定為校本培訓時間,將週二、週三下午4:305:30定為羣眾備課和教研活動時間。教研組長主持教研,校長、主任或參與研究或進行檢查效果,長年堅持常態化。

堅持聽、兼課制度,校長、副校長、主任堅持聽課,校長每學期不少於40節,教導主任不少於60節,教師間相互聽課,每學期不少於20節,校長、主任聽後評課,交換意見已構成制度。

2、倡導“三清”,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工作。

“三清”即:堂堂清、課課清、單元清。

本學期我校在上學期常規教學考查的基礎上,在方式方法上將作出逐步改善。(1)、關於常規考查時間:由定期通知向不定期不通知轉變。

(2)、關於常規考查資料:我校常規教學檢查的有備課、聽課、作業批改等。※備課、上課的改善:備課要規範,上課見分曉

透過一年多的備課模式化管理,我校教師的備課已初具成效:課時量足、過程齊全、重難點突出。本學期我們將考查的重點向課堂教學轉移,從上課中見分曉!採取教學調研的形式來診斷課堂,主要看上課的常規紀律、課堂準備、課堂效果等方面,方式上有的採用隨堂聽課的形式,有的採用平時觀察瞭解的形式。

※作業批改的改善:批改規範準確,書寫認真仔細、規範漂亮。

本學期我校作業批改從老師層面看批改規範準確,能把學生的錯誤都批出來,各班根據自班特色用必須的標註符號對作業差異進行評定,尤其加重了對作業字體規範性、藝術性的要求,一學期下來,學生作業書寫認真、規範漂亮很多。

※聽課的改善:在外出聽課、教研組聽課、合作伙伴互相聽課中學習。

外出聽課由於一些活動對於參與人員的特殊要求和不一樣課程之間舉辦活動的不均衡等多種狀況,肯定會出現一部分老師一學期無外出的狀況,所以本學期我校從學校的教研課入手,多關注一週工作安排的教研課時間,教師互聽節數明顯增多

3、認真落實日常教學複習、測試。

(1)單元測試:本學期我校繼續抓好日常學科教學質量,及時複習,及時測試,及時反饋!除期中、期末質量檢測外,我校校分別於10月和12月組織了2次月驗收,並進行了單元檢測質量分析。

(2)單元複習自我整理:我校在備課中將提出新的要求期望每位教師在每個單元教學後對知識點及時進行總結分析,全面整理一單元的複習資料,並在上方醒目地註明“自我整理”幾個字,並將此項要求與日常考核掛鈎。

(3)、做好每學期的教學質量分析和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開學後,學校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組織對上學期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重點是提出今後的改善措施。11月底我校又結合期會考試狀況和實際教學進行了全面分析,最大限度地對教師教學起到改善作用。期末我們將組織教師撰寫出有必須份量和水平的專題總結、做好期末複習工作等,爭取成績再居全區的前列。

以上是我們在校本教研中的一點做法,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期望領導多多指正。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2

我校以“育人為根本,教學為中心,管理為重點,課改為動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辦學思路,確定了“自主學習、實踐創新、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的育人目標和“科研興校、育人為本、規範管理、辦出特色”的管理目標,摸索出一條“倡導民主、發揮自主、全員參與、逐步深化、主動發展”的教學新路子。

一、以校本研修為載體,立足於教師專業化成長

校本研修為教師的成長開闢了捷徑,為教師專業化發展帶給了保障。力爭使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專業知識淵博、教學藝術高超、勇於探索、敢於創造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師。課改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我校的校本研修,是基於“因為教師,為了教師,發展教師”的目的,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浸潤其中,每位教師在對自我重新定位、思考的同時,教育教學行為也在迅速地轉變着。

1、讀書明理感悟昇華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當讀書成為生活,才具備當教師的資格。”在信息化時代的這天,教師的學習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制定了以校為本的學習制度,每學期制定學期的學習計劃,落實教師讀書規劃。讓教師們讀蘇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的教育論著,研究全國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等。利用業餘時間閲讀,並寫下學習心得,定期舉辦教師讀書交流會,讓教師親近書籍,在閲讀中與大師對話,在交流中與同伴溝通。閲讀使教師的精神亮麗了起來,內涵豐富了起來。

2、專家引領明確方向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一項複雜而又系統的工程,需要有專家的引領作保障。我校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為教師與專家、教研員直接對話與交流搭建平台。如我們聘請鄭州市教研員連柯老師到我校指導我校的校本教研,並直接與教師進行對話;趙校長組織一部分骨幹教師到河北衡水中學、山東杜朗口中學參觀學習等,本學期我們還多次組織教師到開封、鄭州等地聽課學習,讓教師有時間、空間與專家、外校教師進行應對面的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同時我們還充分發揮我校名師、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透過開展師徒結對、名師上示範課、研討等活動為教師搭建對話的平台。

3、建設校園網絡開闊教師眼界

應對“知識爆炸”的現實,極具海量信息的網絡便成為人們的最愛。我校把網絡作為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的又一平台,建立了我校的網站,開通了校園網、寬帶網等網絡資源,學校安裝了6個多媒體教室,建立了一個電子備課室,為各個辦公室配置了兩台電腦,購買了教育教學軟件等。高效利用網絡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開拓了教師的視野,提高了課堂教學藝術。

4、合作研討共同提高

我校把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集於一身,構成了五位一體的大教研形式,其具體模式是“三階段兩反思”,即三次教學,兩次評課、兩次反思。這個三次教學是指一人連上三次同一節課,兩次討論安排在每次教學之後進行,最後一次教學進行全校展示,等到最後一次展示完畢之後,教導處、教研組所有成員坐下來反思本次活動的狀況,彙總資料,並進行概括提煉,寫出課例研討總結,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在本學期共開展三階段兩反思活動中,共有17位教師參加了上課,其中楊靖冉、馬改紅、牛玉霞、張桂蓮、王丹丹五位教師執教的課獲得一等獎。

二、實施人本管理,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本學期,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進一步規範了教學行為,加強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1、教學分級段管理,以“幫”促“教”。

我校教學採取分級段管理,分成了低年級、高年級兩個級段進行管理。王淑娥老師負責4——6年級的語文,王烈榮負責4——6年級的數學,商學真、王娜則分別負責1——3年級的數學、語文。從抓教師的培養;抓教材,瞭解本學段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抓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等開展工作。級段主任每一天聽課不少於兩節,以聽本學段教師的課為主,兼顧另一學段教師的課。聽課後,及時評課,從“學生的精神面貌、學生的參與度、教師挖掘教材的深度、教學效果”四個方面進行評課,提出問題,提出改善意見。對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較大的教師,採取跟蹤聽課的方法,即聽一節、評一節,然後再聽再評,直至到達要求為至。發現好的課堂教學,組織本學段或本年級教師共同聽課學習。級段主任對本學段的課一月內至少普遍聽一遍,分出優質課、合格課、一般課三種類型,對優質課,教導處組織全校同科教師進行觀摩;對一般的課,級段主任會同本組有經驗的教師,指導其備課上課,直到到達規範課要求。教導處分級段管理,以幫促教,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2、開展氛圍濃厚的教研活動,以“研”促教

我校自04年起進行了教案改革,使用了統一的電子教案,教研對青年教師就顯得個性重要。我們除了要求加強平時的教研外,本學期我們確定每週五為"羣眾教研日",中午前兩節為科任教師教研,三、四節為語文教師教研,下午前兩節為數學教師教研,第三節和課外活動時間為英語教師教研。要求領導務必參與,還要作到兩個確定:確定中心發言人,確定主題;一個確保:確保效果。各學科組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除總結、交流、反思本週教學狀況,思考、研討下週教學資料外,還結合教學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小課題研究,如:“怎樣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如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用心性”、“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比例知識的解題技巧”等,這些小問題的研究,使教師在觀念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對教學更有指導性。

我校提出了“人人有問題,組組有主題,學校有課題”的要求,即每位教師要提出研究的問題,每個教研組要有研究的主題,學校要有研究的課題。倡導教師運用行動研究這一方法,樹立“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改善即效果”的教研思想,讓教研真正走入我們的每一個學科,每一個課堂,滲透進我們的每一節課,從而全面優化提升我們的辦學質量和水平,打造名牌學校,培養出一批名牌教師,使學校工作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近年來,我校多次被評為鄭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滎陽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等。20xx年度我校已結題的鄭州市科研課題2個,一批有價值的校本教研成果也已產生,正在研究的鄭州市重點科研課題,鄭州市名師課題,同時還承擔有國家級課題等。近年來,學校有多名教師的論文在國家、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20xx年3月我校結合本校實際,圍繞課堂教學、學生成長教育等,共向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申報25個科研課題,有3項課題被批准為鄭州市級重點課題,他們分別是《新課標下的閲讀教學研究》、《國小語文學困生轉化對策研究》、《培養國小生欣賞與評價作文的研究》。20xx年5月申報了河南省十一五課題的立項,根據我校的實際狀況,班大人多,學生差異明顯等問題,把《針對學生差異的有效教學研究》作為校際課題進行研究,有商學真老師具體負責,田瑞霞、王曉蕾、吉英鴿三位教師參與了課題的實驗。

3、開展課堂展示活動,以“課”促“教”

新課改帶給教師們全新的理念,我們的老師在將新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將這種教學觀念演變為自我的個性化理念。這就要求我們的每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做到教學有個性,教學資料有個性,教學方法有個性,也就是説,在課堂教學中要構成自我獨特的教學風格。

新理念下的課堂是動態生成的課堂,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預設性、計劃性、規定性,學生不再那麼聽話,常常會節外生枝;教師也不再那麼權威,也常常會不恥下問。“演講、辯論、討論、交流、切磋”,這才是此刻我們的課堂應表現出來的基本形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欲罷不能,整個課堂顯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活力,這才是我們期望的課堂教學。為此我校舉行了不一樣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1)名師、骨幹教師上觀摩課(2)青年教師上展示課(3)同組同研同上一節課(4)實驗年級上研討課(5)課堂向社會、家長開放活動。

透過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的觀摩課,為老師們帶給了優秀的觀摩課例,老師們找準了自我的差距,上課有了努力的方向。同組同研同上一節課為每一位教師帶給了展示自我的機會,發現了一批課堂教學新秀。在青年教師展示課中,宋俊彥、賈曉雲、宋瑞平三位教師獲一等獎,胡曉惠、賈雪茹、許靜獲二等獎。

這一系列的課堂展示活動,使我校的課堂教學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小的課堂變了,老師變了,學生變了,教法變了,學法變了。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幫忙者、引導者。

在四月份教研室舉行的調研校本教研時,對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課前積累、預習展示、當堂檢測等環節得到充分肯定。並選派張豔麗、張慧敏、胡豔柳三位教師分別代表我校到高村、廟子送課下鄉。

舉行不一樣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把所有教師置身於共同的、真實的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應對共同的話題課堂大家有話可説,也有資料可寫,這樣各種有構成果隨之產生,如精品教案、教後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故事等。這樣,將教學於教研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改善了課堂教學,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研究潛力。

4、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以“評”促“教”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聽課、評課是教育管理者檢查教學質量以及教師相互交流經驗的重要途徑。我校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活動時,以“人的發展”為本,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評價學生學的行為,教師教的行為,以激勵師生髮展、自我完善。把評價的焦點落在學習狀態、學習效益及教師素質三個方面。對於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採取了“問題會診”的方法,透過“定格會診”對課堂教學中的具體環節進行研究。我們把老師的課錄下來,然後和老師們坐下來,邊放錄象,邊對這堂課進行分析和研究。當放到精彩處時,定格,開展討論,分析他(她)是如何落實新課程的理念的。當老師們認為某個地方或環節有問題時,定格,大家一齊討論如何改善、如何設計與實施才算是貫徹新的課程理念。

5、強化教學反思,以“思”促“教”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為了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因此教師的反思潛力是諸多教研方式中所不可或缺的。平時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實踐的基礎上寫“教學隨筆”、“教後反思”、“考後反思”、“月反思”、“教學案例分析”等,從案例分析和反思中進一步提升老師的認識潛力、分析潛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不斷改善和完善自我的教學工作。本期我們設有專用教學反思本,語文學科要求一課一反思,數學及其他學科要求一章節一反思,老師們針對自我教學過程進行深刻的剖析,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以利今後的教學改善。在五月份教委組織的教育教學評估中,對我校教師寫的教學反思給予了高度評價,反思寫得有針對性、指導性。

在期會考試後,老師們針對本次考試寫出了考後反思。教導處根據老師們寫的反思,分學科組召開了座談會。那些成績好的班級,介紹了本班一些有效的做法,成功的經驗,對其他老師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期,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圍繞專家引領、個人反思、同伴互助這一思路開展,隨之產生了許多有構成果。在專家引領這一塊,我們推薦給老師的有:《名家課堂推介》、《如何開展校本教研》,還有老師寫的《杜朗口學習體會》等;在個人反思這一塊,老師們寫有《教後反思》、《教育故事》、《教學隨筆》、《教學案例分析》等;在同伴互助這一塊老師們寫有《聽課有感》、《他山之石》、《名家教案》、《課堂點評》等,這些有形的成果,記錄着老師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收穫着校本教研結下的碩果。四月份,教體局組織了校本教研推進會,並在我們一小設立了分會場。王村、汜水、高村、瀏河、金寨等鄉鎮的領導、教師來我校參觀指導。他們共聽了語文、數學、英語六節隨堂課,並針對這幾節課進行了評課,大家普遍認為,我們的課堂變了,學生們自主參與的用心性更高了,真正體現了“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風采我展現”。之後又參加了我校一至三年級數學大組的“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用心性”和四至六年級語文大組的“如何指導學生預習”的羣眾教研活動。然後領導們又觀看了我們的校本教研專題片,聽取了校本教研工作專題彙報,參觀了校本教研有構成果展。活動結束後,各位領導、老師對我們的校本教研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我們的校本教研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我校每學期教師寫反思材料就達500多篇,反思貫穿於我校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6、中層領導進課堂,以“督”促“教”。

我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發揮中層領導的“主帥”作用,中層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各項工作。堅持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指導課堂,指導教科研,注意發現、培養教學中的苗子、典型,關心愛護、熱情指導、總結推廣他們的經驗。中層領導躬身於教學第一線,抓教學,督促了學校的教科研的.深入開展,推動了教學工作的發展。

三、張揚學生個性,開闢學生自主發展的天地

實施素質教育的落腳點,主要是對學生的培養。學生素質的高低是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最重要的標準。應對新世紀,我們重新審視了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確立了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終生教育觀,“以學生為根本的理念”紮根到每位教師心中,開創了素質教育的新局面。

1、開展課外閲讀,讓孩子心靈沐浴書香。

為了營造書香校園,讓孩子的心靈沐浴書香,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我校開展了“好書伴我行”讀書工程。學期初,教導處制定學校的閲讀計劃及實施方案,各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實際,制定出各班的閲讀計劃。把每週的一、三、五中午飯間以及週二、週四下午的最後一節課作為閲讀時間,晚上佈置有閲讀作業。學校每學期召開1——2次讀書交流活動,班級每學月召開一次。如六一班召開的“好書換着看”主題隊會,“開卷有益”辯論賽,五七班的《三國演義》讀書交流課等。讀書開拓了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心靈空間,成為孩子務必的精神食糧。

2、以校本課程為載體,以活動促發展。

校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形式,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校以校本課程為載體,開闢第二課堂,拓寬興趣小組活動,我校先後成立了音樂、微機、書法、繪畫、剪紙、攝影、田徑隊、足球、科技等活動小組。每年定期開展詩歌朗誦會、故事會、演講比賽、手抄報評比,書法繪畫展覽、科技製作比賽、大合唱比賽、文藝節目匯演、藝術節,運動會、田徑比賽等羣眾性活動,激發了興趣,培養了潛力,發展了智力,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四、取得的成績

本期我們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被評為鄭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商學真老師被評為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常青梅、王麗麗老師獲滎陽市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並參加了滎陽市教改成果展示。黑利萍老師實驗的《探究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王鵬老師實驗的《任務型教學的應用》這兩個課題透過鄭州市教科所的評估驗收,分別獲得一等獎、三等獎。20xx年5月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舉辦了20xx年——20xx年度鄭州市已結題的重點課題經驗交流及成果展示會,我校張喜枝、何革命兩位教師參與了這一活動,其中張喜枝老師根據自我的課題實驗寫的經驗材料受到了與會領導的一致好評。賈寶民老師執教的科學課獲鄭州市一等獎。在鄭州市教科所舉辦的“兩評”活動中,我校王麗娟、張玲玲、孫曉寧、侯雅麗、秦偉娜、王麗麗、王曉霞、羅金燕、張敏等九位教師獲獎。在“第二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中,我校的劉鈺燁、周聰、王素楠等13位同學獲獎。張豔麗、張慧敏、胡豔柳三位教師分別代表我校到高村、廟子送課下鄉。

回首幾年的耕耘之路,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追求,讓我們收穫了累累碩果。立足這天,展望未來,我們決不辜負各級領導、社會、家長、學生對我們的重託,我們將用百倍的努力,續寫我校更輝煌的詩篇。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3

本學期,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級領導的精心指導下,在教研組長的積極配合下,在全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教育局、教育學院的精神。通過開展校本教學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現就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規範課程管理,嚴把教學常規關。

教學工作是我校各項工作的重點,為了貫徹新的教班學理念,在校務會,教導處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提出了10條具體的要求。

1、教案檢查

集中檢查教案,大多數教師能按學校要求書寫教案。總體來看,上交及時並能超周備課、書寫規範的教師有:王豔秋、李東萍、阮春燕、王慧、程賀梅、張寶立、李淑賢、孫香萍、王慧玲、李秀芝、白榮傑、王東梅、程桂紅、劉英、袁曉偉、郅雪峯,特別是韓鳳英、曹麗紅、慄鳳秋、王淑琴等,她們不僅備課認真,內容詳實而且每次上交都很及時。

2、課堂監控

教導處每天都不定時的對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檢查,檢查中發現大部分教師都能按學校規定進入課堂授課。本學期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班級輔導的教師有:張洪巖88節、王國奇82節、朱向蓮77節、周晶69節、王洋68節、宋華65節、王春豔64節、王東梅63節、劉英62節、程鶴梅55節、孫香萍52節、楊豔43節、王慧41節、鄭露寒38節、王豔秋37節、楊明佳37節、郅雪峯37節、孫明巖34節、李淑賢31節、李東萍30節、王惠玲30節、劉英傑30節、曲新生26節等。

3、組織階段性測試

為了檢驗教學成果,組織大型階段性測試三次,每次都召開了考務會議,對考試的各項工作提出具體要求,考試過程做到規範、合理,對王國奇、李洪巖、劉玉蘭、陳文閣、孫尚武、張若銀等提出特殊表揚,他們監考紀律好,秩序井然。

4、抓好了七年級新生小初學習的過渡銜接工作。

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在全體任課教師的努力工作下,教學工作一切正常。

二、教研組的管理規範化。

校領導根據學校整體安排,積極深入所轄教研組,紮紮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各個教研組根據學校的教研專題,結合本學科特點可以設立更小的活動主題,教研組開展的各項活動都要有主題,兩週一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不少於兩小時。活動有詳細的活動記錄和過程性材料。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積極參加市片教研活動和網上論壇,教研組長根據學校教研計劃制定出符合本教研組特點的教研組工作計劃,計劃明確具體、實用性強,並認真實施。

各備課組根據教導處安排進行了集體備課,並都及時上交了集體備課記錄。各備課組根據本學科具體情況制定了教學進度,教導處在聽課中發現,大多備課組都能根據進度表實施教學,使教學工作有計劃進行。

教研組內也進行了輪聽課活動。全校任課教師76人,參加研討課做課的48人,佔教師總人數的63、2%,其中除48週歲以上教師語文組11人上課的有王豔秋、阮春豔、徐鶴羣、朱向蓮、李淑賢、王慧、張洪巖、張寶立、李東萍、程鶴梅、劉晶慧,共11節全員參加;數學組12人上課的有孫香萍、楊豔、郝麗霞、王東梅、賈榮豔、周晶、王春豔、王洋、孫明巖,共9節;英語組9人上課的曹智龍、劉玉賢、康美玲、鄭露寒、趙博、劉英傑、楊明嘉,共7節;歷史組4人蔘加的有李洪巖、白榮傑共2節;物理組孫洪順、劉玉蘭、袁曉偉、郅雪峯、紀海霞、劉瑛;化學組魏強、付秀華、鍾明慧;生物組趙麗傑、高亞傑;地理組曲新生、鄭善蓮;政治組洪然、程桂紅、閆偉;體育組孫尚武、朱強、魏海濤、陳炳忠;音樂組王萌、李楠。美術組、計算機組沒有參加。對參加的教師提出表揚。參加人數全的教研組有語文組、物理組、體育組、生物組、地理組、政治組、化學組、音樂組。

在這次研討課中,很多老師認真進行聽課。組內聽課較好的教研組有語文組、物理組、數學組、地理組、生物組、體育組。很多教師認真聽課,這種虛心學習的精神值得表揚。參與聽課的教師人數比以往要多,參與聽課的教師共50人,聽課較多的有劉玉賢聽課12節,王春豔、王桂俠8節,王惠玲、賈榮燕7節,王東梅、孫香萍、李東萍6節,李洪巖、王慧5節,還有張寶立、曹智龍、楊明佳、程賀梅、魏海濤、朱強、紀海霞也聽了4節。

總體看,上課老師都能認真對待,精心準備,參與度高,有熱情。

教學各環節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緊湊、紮實,始終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能夠通過預習提綱的發放,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在動手操作中總結歸納問題。能夠做到講練結合,重點強調。教研組長也出題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和上學期教導處的測試相比有提高。

當然,在看到優勢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們還存有差距。

1、有的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簡單的問答式,缺少靈活性。講課只是停在教材基礎的層次,沒有對教材深入挖掘。

2、有的教師還存在板書的書寫不夠工整規範,授課的語言不夠簡練、準確、沒有精心設計臨時想到就説,課堂環節銜接生硬。

3、在有的課上“學生的主體性”體現還不夠。課堂上好學生唱主角,課堂上齊答太多,提問、討論輪不到學困生,結果是表面上轟轟烈烈、課堂氣氛很活躍、正確率高,教師課上得心應手。其實這些都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問題,也就更不能最大限度地解決問題了。

建議大家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我們對新課標內容的學習還應更加深入,準確把握,以此來更好的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希望教師們多讀新課標的書籍,多看優秀教學案例,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三、重視研修落實,提高教學實效。

校領導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校領導在校本研修工作中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上至校長,下至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全程參與校本研修。

校領導重視課堂教學情況,本學期除教導處每天不定時的聽課,對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檢查。

為了強化教師上課質量,我校從本學期9月6日起,開展“領導點名課”活動。採用領導點名上課的方式,在教師上課前才告知教師到多媒體上課。堅持每天至少聽一堂課,不定時聽課。由李校長、戴校長、盧主任、李主任構成的聽課小組進行聽課,聽課後根據當堂所學進行測試並記入平時考核成績。其他沒課教師看樓下通知自覺聽課,教導處檢查記錄。

優點:

1、大部分教師有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意識,有的教師已有了措施。如:

①給學生足夠的消化時間,強化了鞏固複習,通過練習舉一反三;

②有時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③開展了遊戲,競賽等活動;

④傳授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學習;

⑤有的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習慣的培養。

2、大部分教師講課都比較好,課上的認真,從上課看,教師備課較充分,落實目標,結構層次合理,重點突出,教學方法恰當,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體現“雙基”和能力的培養。

3、大部分教師肯吃苦,肯鑽研,努力提升自身素質,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進步。

4、大部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及教材分析,使用的能力較好。教學時,能夠注意學生細節知識及重點知識的強調,能夠擴展和延伸知識點。

5、部分教師的課堂體現了科研課題,把課題與實際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注重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建議:

所聽22節課,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效率低,學生接受和掌握的知識不夠多,究其原因如下:

1、教師要轉變觀念,把教學落腳點找好,大部分教師把教學的落腳點落在如何教上,新理念的落腳點應落在學生怎樣學上,課堂應該以它為主線突出出來,整個教學活動,應圍繞這個落腳點來活動。

2、教學時,沒有真正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大部分教師教學時,沒有讓學生如何學的措施。只注重教師本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只完成了教學的40%-50%,學生的'學應占教學的50%-60%,教學的目的應是讓學生學會所教的知識,掌握技能和培養能力會用。主要問題體現:①教師講的過多,學生練的少,教師教學流程不夠優化,教學不夠精,例,習題沒有篩選,代表性不夠典型,這樣的教學佔用的時間太多,學生接受思考、消化的時間少,教學效益不高;②教師不組織教學,平時教學不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學生不知道如何聽課。③教師上課沒有激情,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不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多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要多。④真正體現教師是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啟發者,指導者。把學生帶到哪裏、怎樣帶、是否帶到,若未帶到怎麼辦,這四個問題應解決。⑤沒有反饋措施,學生學什麼樣,教師不掌握,沒法進行二次授課或二次糾正。

3、大練教師教學基本功

如:①如何優化教學流程;②如何運用教材進行教學,如何設計教學;③寫好板書,教學語言的運用;④提高自己教學的組織和調控能力;⑤如何篩選例、習題等,習題課如何講,不只是對答案,如何教給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主要教給學生讓他們去辦,不是隻看或欣賞教師去辦。

4、理科與文科的教學都沒有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應教給學生如何思維。

理科應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過程,讓學生知道思維的來龍去脈。

文科沒有注重對學生情感、情操的培養,有些內容完全可以讓學生聯繫實際去想去思考。有的教師把課文分析變成了對作者文本的欣賞和讚美,並沒有指出文本本位的特點,也沒有指出今後學習完,怎麼處理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説沒有教給學生怎樣去用,把學生培養出評論者,並不是應用者,我們要的應是應用者。

文科也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5、教師要有責任心,要對學生負責任,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缺少有效的溝通。教師教學經驗暫時不足不怕,怕的是不下功夫的教師,希望教師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上,要堅持不懈必有好處。我還要説,咱們要有危機感,要有憂患意識,提倡把十三中看在自己的家一樣來經營。

四、加強教師學習,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唯一途徑是學習。本學期,我們更加註重了學習的實效性,使學習活動不再流於形式。

李校長、戴校長及盧主任每月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教育教學理論具有指導教育實踐,能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加強業務學習,能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積極組織教師以校本培訓為主要方式,各教研組根據本組確定的教研主題尋找有關教學理論,組織教師學習,用理論來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教師寫出自己的自學筆記。教師根據自己的學習和經驗,上交了教學案例和論文。

繼續進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科任教師每週一第八節、班主任每週二第七節進行培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師通過考核。

五、加強校本培訓,提高科研與實踐能力,以科研促發展。

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抓好對教師課題的指導工作。突出理論學習的實用性,鼓勵教師學以治用,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利用信息報進行專題講座學習,李洪英《素質教育,育人為先》、戴校長《營造高效課堂的幾種方法》、盧主任《聽課:探解課堂現場的真諦》。教師通過自學、經驗交流、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每月上交一份教學反思。

六、不足之處需要改進的地方

教案還有個別教師沒有關注學情。聽課方面還有少數教師被動聽課不能主動學習。極少數教師私自串課,上課接打手機。在每次的考試中都有極個別教師監考不認真,長時間離開考場,也有的教師合分的誤差比較大,質量分析中難度等級計算錯誤,項目填寫不全。錯誤類型分析的不夠全面。

希望在下學期能夠改進。

總之,本學期教導處在市教育局、市教師進修學院和學校校長的領導下,按照期初制定的校本研修工作計劃的總體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4

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在這一學期裏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的,現做一回顧總結。

一、認真貫徹上級會議精神。

我校於20xx年8月25日—29日,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暑假師德培訓,觀看温州市教育局鄭建海局長的師德專題培訓。也組織深入學習《中國小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金等行為的規定》和市局制定的《温州市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十不”規定》,深入學習實踐《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定》。組織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等等。

二、搞好聽、評課及集體備課活動

講課、聽課、評課活動是學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重要形式,本學期我校在每月都舉行聽、評課活動。通過聽評課互相交流、力求教學相長。集體備課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對於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開展集體備課活動,越來越多的教師感到集體備課的重要性,認識到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必不可少,合作意識進一步增強。

三、加強教學常規的檢查和反饋

為加強對教師教學常規的督促和檢查,一學期兩次定期檢查,並將檢查情況及時在全體教師會上進行通報,對部分做的不到位的教師進行個別談話,跟蹤檢查。學期末組長將每個組教師的教案、作業批改進行等級評定。

四、存在的問題

校本教研的各項管理和考核制度需進一步完善,教研組、備課本的教研氛圍不夠濃。工作落實不夠到位,教科研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五、今後工作設想。

加大校本科研力度,切實抓好校本學習和培訓。加強校園博客建設!豐富網絡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六:、本學期取得的榮譽。

陳志容榮獲20xx年度“縣優秀少先隊員輔導稱號”並且,她輔導的學生金周龍參加縣中國小生“與夢同行”主題演講,獲國中組三等獎;關於優質課,潘賢賢獲縣中職組《其他學科》二等獎、陳瑩獲縣優質課中職組《英語》三等獎;李小華的(每天學點教育心理學)讀後感《花有存在的道理,小草也有存在的道理》在學科素養提升讀書徵文評比中獲二等獎。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5

本學期校本教研繼續深入紮實開展,而且具有創新思路,教師校本教研工作總結。立足校本教研“説、上、評”實際,開拓教師博客羣和網絡論壇,藉助ldc教師合作和發展共同體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

一、 “説、上、評”教研,深入紮實有效開展

1、完善教科研機構和組織實施

各教研組繼續學習和實施學期初制定的《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國小關於公開教學活動的規定》。在教研和公開教研活動中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2、紮實開展“説、上、評”校本教研活動。繼續與統評課相結合,學期每位教師上一次教研課,按照“説、上、評”教研流程,每位教師積極參與,努力做到紮實有效開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各教研組總結校本教研經驗。

“説、上、評”校本教研活動紮實有效開展,開創了校本教研的良好形式和新思路。開學初重新劃分了教研組和活動地點,跟組領導和教研組長嚴密組織,呈現了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圍。兩次召開校本教研工作會議,落實學校校本教研工計劃,每週三的校本教研活動紮實有效開展。

各教研組活動有計劃和總結、校本教研活動記錄。感悟課堂,呈現精彩瞬間。每位授課教師有精心的説課和備課,課後有反思,教研組聽課教師也都有精彩的較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評析。語文組開創了評課的集體、分組評課的新形態,評課有及時的反饋,集體共享,集體提高。各教研組計劃有深度,總結全面有提升,為今後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了卓有成效的經驗。

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益,科研工作的着眼點應該在課堂上。要走教育科研的內涵發展之路,就要把課題研究真正落實到課堂中去,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積極引導教師在教研組中主動、有效地開展研討活動,通過開展集體備課和上課、聽課、評課等,着力在課堂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圍繞研究課題,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研究方法和策略,檢測研究成果。

本學期教研活動開展的比較紮實、有效,研討氛圍比較濃厚,各組每位成員都經歷了磨課的歷練,尤其在能手、省級優質課開課活動中,各組成員積極觀摩教學,課後反思與評課並重,為教師們搭建一個進行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的平台。老師們也在這種研討氛圍中共贏、共進。

二、利用教師個人學校博客羣和個人博客,進行學習和成果展現

本學期每位教師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並通過學校網站的管理功能組成濟寧學院第二附小教師博客羣。教師在網路中學習和轉載,在寫博文中梳理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部分教師可以見得展現了自己的某些成功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思想理念,並且進一步得到提升,那將是個人的教育教學智慧的結晶。教師發展處在期中和期末對教師博客進行了兩次查核與評閲,期中只做統計,期末進行了優秀博主評選和優秀博文評眩其中張吉路、郭峯、付雲英和李冬梅被評為優秀博主,郭峯:《校園文化建設在張揚的思想和固有的間展開》;張吉路:《草根研究讓檔案袋實踐活力無限》孔慶龍:《在嘗試中前行》石欣勤:《為“晨誦”“午讀”“暮時拍手》董芳:《行在路上》王茜:《鑄剛毅品格,做少年君子》五年級活動方案黨明華:《音美結合,讓音樂課豐富起來》付雲英:《思維之花在生活“聯姻”中綻放》張偉:《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周傳梅:《和諧社會,教師的責任》張鳳霞:《期末複習不再乏味》畢秀芳:《快樂的賽字課》蔡金華:《“愛”字入手,“管”字結合》等被評為優秀博文。

三、藉助ldc,拓寬校本教研新思維

1、參與主辦了ldc教師學習和發展共同體“檔案袋項目”會議,工作總結《教師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20xx年4月3日——4日,ldc國際合作項目檔案袋伴我學工作會議在我校召開,會議有內蒙古、武漢、濟南、青島等地合作聯誼學校教師和我校部分教師參加,來自加拿大著名華人商界領袖蔡宏安先生,北師大教授赴加訪問學者康長運博士,省教研室國小部主任徐雲宏,武漢大方學校餘思非校長、鄭州師範學院張軍教授、濟寧學院彭興奎教授、劉運濤老師參加會議。這次會議是為加強“魯三角”和武漢大方學校校際聯盟的一次重要活動,是康博士為促進我校教師水平提升、提高我校辦學水平的一次重要活動。

為了圓滿完成這次活動內蒙的王凡蓮老師、周宏芳老師和郭小葉老師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無償地為我們提供講座,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有價值的案例。讓我們後行者少走彎路,在致以感謝。

(一)、此次會議任務有五個方面:加強“魯三角”校際聯盟,為今後校際合作達成共識。讓我校部分教師瞭解ldc組織,瞭解“檔案袋伴我學”項目。建立與武漢大方學校的聯繫,商議“孔子故里遊學”方案。與各位專家和貴賓商議學校發展項目,進一步提升辦學品味和層次。通過參與活動讓學校教師深入體驗瞭解ldc組織的核心理念,將這一理念與學校特色相融合,並深入到學校管理、教研活動、教學和班級管理中。

(二)、本次活動的成果

經過近兩天的活動,遠遠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這次會議成果有三個方面:研討、交流、分享中讓我們更深層面上了解檔案袋。認識到檔案袋作用。檔案袋改變了學生、改變了老師,也改變了學校。檔案袋是一個過程,過程中看到變化;檔案袋是一個反思,反思中得到了提升,檔案袋還是一個總結,總結中達成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重要的是行動,要從小處入手,絕不可貪大求全;重要的是反思,要不斷的調整修正;重要的是分享,要通過各種形式和活動加強溝通和協調。更為重要的是,從內蒙的這幾位老師我看到他們對教育的信念、有了信念才會有思路、措施和方法,最後才能取得成績。

活動過程中讓我們體驗了ldc的文化,原來研究可以如此進行,原來研究會如此快樂,原來我們的職業是這麼的幸福,原來老師在教學中創造了這麼多的智慧成果。我在思考,這種文化背後的核心理念是什麼?快樂理念、草根的理念、尊重的理念、分享的理念。儒家文化與現代國小教育相結合的`特色發展路子,兩個方面任務,如何傳承儒家文化是一個方面,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如何體現教育的時代性。這次活動讓我找到了路子,讓ldc的文化滲透到學校生活中。

這次活動還遠遠超出了活動研討內容的本身,活動讓我們加強了校級聯繫,加深了研伴的友情,在路上,有了朋友風景才如此美好。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征程才剛剛開始。相信,有了康博士的引領,有了各位貴賓的支持,有了我們不懈追求的精神,我們一定會走的更遠。

2、ldc式教研活動,注入教科研新活力。

5月28日,圍繞兩岸教學交流活動,我們分語文、數學、英語三大組進行,其他組老師自選參加這三組活動。議題:語文:1、課堂中我們的學生存在的問題(在我博客裏有一些想法,你可以先看看參考一下)2、交流活動中哪些課是我們可以借鑑的。3、語文課要向哪個方向走。 4、我們試行的教研組簡報制度怎樣實施。數學、英語:議題同語文2、3、4。方式:採用ldc的會議模式,會前佈置議題,會上進行分組討論,會後形成策略及簡報。各組召集人(主持人):語文:張鳳霞、蔡金華、畢秀芳(可以每人主持一個主題); 數學:付雲英、徐瑞;英語:孔慧源。學校領導:李校長、蘇明、陳皓參加語文組;高喆參加英語組;王洪劍參加數學組。

6月9日,全體國小部教師在仁愛廳進行了專題校本教研“知行統一,學思結合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研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科學和品德六個學科進行,各組分工明確,暢所欲言,就學科教學中如何運用“知行統一學思結合”展開了卓有成效的策略研究。以下人員代表小組作研究成果回報:王洪劍談在數學中的應用;張鳳霞作“大膽取捨,以讀為主,注重積累,課外延伸”的策略報告;石欣勤作“主題閲讀之路”應用報告;孔慧源作“學科融合”研究報告;陳士真和王海運談了“知行統一,學思結合”在科學和品社課中的應用。這些策略研究和報告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為我校編寫《儒家教育思想和分層目標教學》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理論資料。我校校本教研再上新台階。

3、6月25日,在張吉路主任的主持下,我校召開了“ldc教師合作和發展共同體”——“魯三角”聯盟第四期網上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我行我思覓精彩”。各位研伴圍繞以下兩個話題:

1、怎樣運用檔案袋促進期末的高效複習?

2、檔案袋如何讓暑假生活更精彩?進行研討,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智慧之花悄然綻放,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本次網絡論壇,附小和內蒙古鄂爾多斯東盛區、濟南韋二路國小、青島福州路國小共十五位老師參與,氣氛熱烈,合作與發展共享。這次網上論壇,是我校校本教研帶動興師興校,鑄就名牌的又一飛躍。:

四、以活動推進校本教研,鍛鍊教師隊伍

1、5月27日、28日,我校成功地舉行了“開課周”活動。在這次開課周公開課中,黨明華、彭輝、王麗、孔麗、蔣磊、林延春、陳凱七位老師進行了很多教學研究的努力,對全校教師執教了精彩的公開課,為校本教研提供了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的大力支持;同時也為濟寧學院教育系學生和xx省教育同仁名師培訓班給予了課堂教學的實習和學習。6月2日,在週三的業務活動中,全體國小部教師在仁愛廳進行了校本教研活動。這次校本教研活動由教師發展處副主任石欣勤主持,按照ldc活動形式分了三個大組:語文組在仁愛廳,數學組在一三教室,藝體組在一二教室,分別由畢秀芳、付雲英和侯麗三位教研組長主持大組討論,就各組公開課課堂教學做了精彩的評論。大組討論後回到仁愛廳,各大組推薦了張吉路、蔡金華、徐瑞、荀傑麗、張桂娟、張麗、張冬青老師就語文、數學、體育、科學和音樂課公開課課堂教學作了精彩的點評。這次校本教研活動鍛鍊了教師隊伍的學科課堂教學,同時也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層次和水平。

本學期校本教研繼續深入紮實開展,而且具有創新思路。立足校本教研“説、上、評”實際,開拓教師博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