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月考總結3篇

來源:文書谷 5.42K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第一次月考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第一次月考總結3篇

高一第一次月考總結1

每個優秀的學生都必須有個優秀的習慣和優秀的品質,從而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針對第一次月考,我的心得有如下幾點:

第一:每個學生都必須要有糾正錯題的`本子,糾正的題目講解必須要有紅筆訂正。

第二:每個學生都必須一週練習兩張寫字紙的抄寫字或寫心得,保證卷面的工整性。

第三:做過的試卷和做錯的試題必須買一個鐵夾子安周練習的順序夾好,以便檢查及整理及考前複習。

第四:導學案的撰寫嚴格按照數學雙向細目表的方式撰寫,把本學案的內容按專題的形式羅列成冊,便於形成框架。把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重點題型、難點類型、典型題型進行知識點覆蓋和反覆。提前印刷好給學生,提前讓學生參與進來做題,講解的針對性就強了,並在講解完之後複印一份詳解到班上,更有利於學生的鞏固。

第五:及時講評周練試卷,哪怕在沒改完的情況下都要及時講評,遵從遺忘曲線的規律。落實才是硬道理,及時反饋才是根基。

第六:對周練出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和統計,以便講評過程中進行適當擴展及其下次練習中進行補充和鞏固。

第七:以小組為單位,6人一個小組,按照學科分組,合理搭配。按小組交作業及其講解練習,提高小組成員的戰鬥力和合作力。

第八:狠抓小題限時訓練,統計中等生的做題情況,上課過程中多關注中等生的反應情況,從而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第九:考試前,必須抽2節課進行鍼對性複習,每週必須抽一節課進行歸納總結。

第十:利用晚自習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磨尖治拐,共同找到原因,制定相應的方案。

高一第一次月考總結2

這次月考成績不理想,但它為我敲響了警鐘。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了,醒醒吧!該努力了。

我在這一個月,各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懶”。或許我還沒有吧心從國中、假期中收回來,總想着多休息會兒,時間還早。因此,我延續這國中抓緊課堂、認真完成作業就行的學習方法,導致了我成績不理想。這次月考使我明白這樣是不行的,我必須更加勤奮努力,努力學習。

我上了高中,各科都沒有怎麼付出精力去背,去記。所以許多知識點我都不是很清楚,各科公式不熟悉,考試時想不起來用哪個。文科類的'我有許多內容都不清楚,考試糊里糊塗的瞎寫一氣。

這次考試,我會採取積極的態度面對。首先,我不會因為受不了打擊而放棄,我只會俞挫愈勇。其次,我一定會改變自己,改掉自己的壞的學習習慣,加倍勤奮努力,證明給自己看,我自己可以!我能行!

高一第一次月考總結3

本次考試試題由黎志凌老師命題,題目包括面廣,包括所有高一知識(具體:力、直線運動、牛頓運動定律、物體平衡、曲線運動、萬有引力定律、機械能)。題目旨在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慮問題,題目知識難度不大,但是需要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所以知識應用難度大些,所以總體成績不好,全年級只有35人及格,重點班及格27人,普通班8人,年級平均分31.5分。從成績來看不是很好,具體表現如下幾個方面及措施:

一、有部分人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物理的方法。

國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和原子物理學的初步知識以及實際應用,因此,國中物理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於學生接受;教材編寫形式主要是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讀讀想想、想想議議,小實驗、小製作、閲讀材料與知識小結,學生容易閲讀。高中物理教學則是採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説、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複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閲讀難度較大,不宜讀懂。在教學方法上,國中物理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一個個具體的物理形象和現象,所以國中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在高中,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呈現的是經過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學生物理成績會發生很大改變。即:沒有找到學習物理科的方法。對此,教師要研究國中物理教材,瞭解國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國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麼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台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不夠,理解不清,掌握基礎知識不完整,學生物理思維能力差。

從試卷上分析,學生對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只停留在表面,所以客觀題做的不是很好,大部分人只得了一半分數。另外知識之間的聯繫不夠好,始終停留在學習這章就知道這章,不能找出幾章的聯繫,找不出一根線,把知識貫串起來。高一教學是以國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呈現要難易適當,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複出現,逐漸擴大範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後,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國中,為了適應國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於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後,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後,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連接體問題時,介紹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這些都有別與國中,所以由很大部分學生對高中物理感覺難學,在思想上已經有為難心理,所以學習始終沒有停留在表面。對此,教師要從較低的層次開始,經過3次重複、逐步提高,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概念和掌握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三、學生思維能力欠缺,物理語言表達欠缺。

以後教師要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培養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瞭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繫,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係等,通過聯繫、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儘量避免似懂非懂“燒夾生飯”。

四、學習習慣有待加強。

由大部分學生習慣於上課聽老師講,下課什麼也不做,只侷限在聽懂上,沒注重在實踐上,所以上課讓老師感覺不錯,但一旦在考試中就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這個就要老師引導,學生由能力由 思維如何去培養就要老師下功夫了,所以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複習再作業,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首先要上好高一開學第一節的緒論課,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每節課佈置課後作業時,講明下一節授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以便進行預習;實驗堅持寫預習報告,無預習報告不能做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逐步做到不論多忙,也要在課前先預習教材。一章學完主動地整理所學知識,找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由於教材的編寫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中,如果課後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繫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容易遺忘。要指導學生課後及時歸納總結。總結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本屆高一從第一章開始就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單元總結,並逐份批改、提出建議,選出好的全班展覽,同時教師提供一份總結以作示範。

五、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由些人學習就是象背文字一樣,死記硬背,到應用的時候什麼也不會。記憶是學習任何知識包括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也是物理創造性的源泉。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或是什麼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許多學生到了高三才發現高一、高二時學的知識沒有記憶造成的困難。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要求學生重視記憶,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記憶;要引導學生科學的記憶。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繫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用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規律的物理意義,明確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繫,再行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後,要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繫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