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45W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優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生對本部分內容掌握的`很好。

不足;應照顧到全體學生。

改進措施;應讓每個學生都能有發言的機會。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一學期即將過去,能夠説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從總體上看,我能認真執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為了克服不足,總結經驗,使今後的工作更上一層樓,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如下總結:

一、認真鑽研業務,努力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在業務上我用心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教育教學新理念,用心參加教研活動,潛心鑽研教材教法,認真備課、認真上課,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充電”,以提高自我的業務理論水平。課堂上,我把學到的新課程理念結合本班實際,努力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去,以期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課餘,我經常與同事們一齊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我還結合實際教學撰寫一些自我平時的教學反思等等。從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的作用,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我們要與時俱進,堅持不懈地學習探究教學新理論新實踐。

二、關愛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儘量使每一位學生進步。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不以“師長”自居,儘量與學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誼,努力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學生多談心,幫忙學生解決學習上與生活上的各種困惑。同時,應對個別調皮的學生,也實行嚴格要求、正確導向的辦法,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榮辱觀。課堂教學,紀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證。應對各層次的學生,我既要關愛大部分學生,又要應對個別不守紀律的搗蛋分子實行嚴格要求。課堂上,我儘量做到分層施教與個別輔導相結合;課餘,我讓優秀學生與“學困生”實行“一幫一”結對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一學期來,學生們原本薄弱的基礎,逐步得以夯實,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穩步提高。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善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構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潛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狀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講評,並針對有關狀況及時改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敗的困惑,雖然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的缺點,如對新課改理念的學習和探討上、信息基礎教育上、自我的教學經驗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後將在教學工作中,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我的不足,力爭取得更好的成績。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首先在引入部分為了讓學生便於理解,所以上課一開始我就引用了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裏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對小和尚説: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裏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對小和尚説:從前有座山……讓學生説説這個故事有什麼規律?由此讓學生感知循環現象。知道這個故事在“不斷重複”,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這種“不斷重複”的現象數學上叫“循環”。

然後在探究循環小數特徵時,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充分感知數學中的循環現象。教學時我先引出例題,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發現這些除法試題無論除到小數點後面多少位,都除不盡,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掌握循環小數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由於本節課是個概念課,學習了不少的新知識,如:循環小數、循環節、以及循環小數簡寫讀寫法等,如果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學生會很有説頭,但是由於時間上的關係,我只是形式上讓學生説説今天都有哪些收穫,就這樣草草的收尾,又使本節課失去了另一個亮點,又一個遺憾。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教學內容:

教材第88、89頁的內容及第91頁練習十七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瞭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並總結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操作用長方形紙片(長3Cm,寬2Cm)與方格紙。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前面,我們通過研究兩個數的因數,掌握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今天,我們來研究兩個數的倍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在數軸上標出4、6的倍數所在的點。

拿出老師課前發的畫有兩條直線的紙。

在第一條直線上找出4的倍數所在的點,畫上黑點。在第二條直線上找出6的倍數所在的點,圈上小圓圈。

2.引入公倍數。

(l)學生彙報,多媒體課件出現兩條數軸,並根據學生報的數,仿效出現黑點和小圓圈。

(2)觀察:從4和6的倍數中你發現了什麼?

(3)學生回答後,多媒體課件演示兩條數軸合併在一起,閃現12和21。

(4)我們發現:有些數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如果讓你給這些數起個名,把它們叫做4和6的什麼數呢?(板書:公倍數)

説説看,什麼叫兩個數的公倍數?

3.用集合圖表示。

如果讓你把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填在下面的圖中,你會填嗎?試試看。同桌兩人可以討論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數。

學生彙報後問:

(1)為什麼三個部分裏都要添上省略號?

(2)4和6的公倍數還有哪些?有沒有最大公倍數?

(3)有沒有最小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幾?(板書:最小公倍數)

4的倍數6的倍數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數:

5.引出例1。

前面學習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時,我們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磚鋪地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再來研究一個用長方形牆磚鋪成正方形的實際問題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學生任意選擇操作方式。

①用長方形學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紙上面畫出用長方形牆磚拼成的正方形。邊操作、邊思考:拼成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與長方形牆磚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

(2)反饋並揭示意義。

①請選用第一種操作方式的學生上來演示拼的過程,並説一説拼出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老師根據學生的演示板書正方形邊長,如6dm

②請選第二種操作方式的學生彙報,老師讓多媒體課件閃現邊長為6dm、12dm……的正方形。

③正方形邊長還有可能是幾?你是怎樣知道的?

④觀察所拼成的邊長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與牆磚的長3dm、寬2dm的關係。體會正方形的邊長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數,而6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思考:兩個數的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麼關係?(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這兩個數的其他公倍數。)

⑤閲讀教材第88、89頁的內容,進一步體會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實際意義。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畫一畫,説一説。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們從同一點往前跳,跳到第幾格時第一次跳到同一點,第2次跳到同一點是在第幾格?第3次呢?

引導學生將本題與例1比較:內容不同,但數學意義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2)完成教材第89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思考,寫出答案並交流:4人一組正好分完,説明總人數是4的倍數;6人一組正好分完,説明總人數是6的倍數。總人數在40以內,所以是求40以內4和6的公倍數。

(3)獨立完成教材第91頁練習十七的.第2題。

(4)完成教材第91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指導學生找到寫出兩個數的公倍數的簡便方法,先找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再用最小公倍數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數。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本節課我們共同研究了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並通過解決鋪長方形地磚的問題,瞭解了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板書設計:

最小公倍數(一)

4的倍數:4、8、12、16、20、24、28、36……

6的倍數: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數:12、24、36……

4和6的最小公倍數:12

教後反思:

優點:本節課主要學習怎樣進行約分,在學習中讓學生自己總結方法,找到約分的技巧,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總結出約分時的注意事項。本節課教學內容充實,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層練習的時候題目較簡單,沒有體現由易到難,分層練習這個過程。其次本節課從整體上來説更像一節純粹的做練習課,缺乏必要的講解和語言文字的修飾,更只是簡單的習題羅列。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在教學質數和合數一課時,我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參與中產生求知慾望,調動學習積極性。首先讓學生獨立寫出1-20這20個數的因數,再根據因數多少進行分類,然後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並感悟到,自然數按照因數的個數可以分為質數、合數、0和1。這時教師出示一組數據,讓學生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數是質數?那些數是合數?最後再次討論,探究什麼是質數?什麼是合數?在教學中教師努力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學生經歷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體驗。 “請學號是質數的同學站起來;”“請學號是合數的同學站起來;”“誰一次也沒有站起來?為什麼?” “誰的學號是最小的質數?”“誰的學號是最小的合數?”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知道了數學無處不有,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感知和理解所學的內容。《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教學,我覺得概念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讓學生自主探究概念的本質屬性上,即讓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對提供的實例進行觀察、比較,自己去發現,去揭示。這樣不僅着眼於讓學生經過自主探究,能夠主動地建構概念,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課中,我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敢幹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分類、討論、質疑、釋疑、歸納、驗證,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過程。

1、學生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

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有愉悦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學中根據兒童好動的天性,學生在理解了質數和合數的意義之後,我設計了一個遊戲。利用學號這個資源,採用遊戲的方式,來讓學生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目的在於把學生生活世界和數學世界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既感受學習數學的意義所在,又感覺到學號這個數,會包含着許多的數學知識。不僅如此,學生必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完成遊戲。以“操作”代替教師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氣氛愉快熱烈,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牢固,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學生學會分類和歸納的思想。

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充分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中,我呈現一組數據,要求學生自己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分完後先小組內交流。説説你是按什麼來分的?分成了哪幾類?由於採用分的標準也必定不同,然後在讓學生説標準的過程中,感悟到質數和合數的各自特徵,一點點的提煉歸納出質數和合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分類、觀察、分析、歸納和交流的數學能力,建立正確的分類思想。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動手操作、交流討論、歸納概括,而教師只是在關鍵之處適當點拔,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歸納、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解簡易方程》這個單元中,教材是通過等式的基本性質來解方程,這個方法雖然説使得國小的知識與國中的知識更加的接軌,讓方程的解法更加的簡單。從教材的編排上,整體難度下降,對學生以後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教材中故意避開了減數和除數為未知數的方程,如:a-x=b或a÷x=b,要求學生根據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列成如x+b=a或bx=a的方程。這樣的處理方法,有時也會無法避免地直接和方程思想發生矛盾。例如“爸爸比小明大28歲,小明Х歲,爸爸40歲。”很多學生列出了這樣的方程:40-Х=28,方程列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應該怎麼解呢?允不允許學生用四則運算各部分的關係來解方程?是否該向學生講解方法?還是讓學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樣的方程?如果要改成教材要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學生傳達這樣的思想:這樣的列法是不被認可的,那麼以後在學習“未知數是減數和除數的方程”時,學生的思維不就又和現在衝突了嗎?現在學習的節方程中,學生很容易看見加法就減,看見減法就加,看見乘法就除,看見除法就乘,如把30÷Ⅹ=15的解法教給學生,能熟練掌握並運用的學生很少,對大部分學生來説越教越是糊塗,把本來剛建構的解方程方法打破了。如果不安排,那麼每次在出現的時故意迴避嗎?

在教學列方程解加減乘除解決問題第一課時,我是這樣處理的。先出示做一做的題目,這題更接近學生的實際,學生也能更好理解數量關係。小明今年身高152釐米,比去年長高了8釐米。小明去年身高多少?先讓學生讀題理解題目中有哪幾個量?引導學生進行概括,去年的身高、今年的身高、相差數。追問:這三個量之間有怎樣的相等關係呢?

去年的身高+長高的8cm=今年的身高

今年的身高-去年的身高=長高的8cm

今年的身高-長高的8cm=去年的身高

你能根據這三個數量關係列出方程嗎?學生嘗試列方程。幾乎全班學生都是正確的。

X+8=152 152-x=8 152-8=x

追問學生你對哪個方程有想法?學生一致認為對第三個方程有想法?生1:這個根本沒有必要寫x,因為直接可以計算了。生2:x不寫,就是一個算式,直接可以算了。我肯定到:列算式解決實際問題時,未知數始終作為一個“解決的目標”不參加列式運算,只能用已知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算式,所以這樣的x就沒有必要。接着讓學生解這兩個方程X+8=152 、152-x=8方程。學生髮現152-x=8解出來的解是不正確的。告訴學生減數為未知數的方程我們國小階段不作要求,所以你們就無法解答了。接着,我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數量關係,他們之間有聯繫嗎?其實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是有加法轉變過來。因此,我們在思考數量關係時,只要思考加法的數量關係,這是順向思維,解題思路更加直截了當,降低了思考的難度。接着只要把未知數以一個字母(如x)為代表和已知數一起參加列式運算x+b=a,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越性。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一種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列方程解決問題。

接着用同樣的教學方法探究bx=a的解決問題。

我這樣的教學不知道是否合理?其實國小生在學習加減法、乘除法時,早就對四則運算之間的關係有所感知,並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感性經驗。要不要運用等式的性質對學生再加以概括呢?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節課的設計着力讓學生通過參與有效的實際操作、觀察比較來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把學生的學習定位在自主建構知識的基礎上,建立了“猜想——驗證——反思——運用”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創設情景 通過身邊生活實例,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讓數學問題生活化,一上課就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探究興趣,為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以前的視頻畫面距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孩子們興趣不大。集體備課時大家建議這一環節,還是應該聯繫生活實際,這樣可以更加激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難點轉化 降低教學起點,按照例題,本課例1是從5瓶鈣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卻讓孩子們先從3個藥瓶中找出次品,這樣就降低了教學起點,孩子很容易的從3箇中找到次品。那麼在後面的5個、9箇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會產生挫敗感,增加成功的體驗,使本課更容易進行。

三、層層推進 本課我讓孩子們從3箇中找出次品這比較簡單,然後加深到從5個、9箇中找次品,並且在9箇中找次品的過程中滲入優化思想,讓孩子們尋找優化策略,接下來讓學生再用12進行驗證,加深了學生的體驗。整個教學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了探索知識的過程,使他們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在此過程中知識層層推進,步步加深,讓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達到一定的高度,思維也不至於感到困難。

四、知識拓展 當學生通過例2發現把待測物品平均分成3份稱的方法最好後,以此為基礎讓學生進行猜測:這種方法在待測物品的數字更大的時候是否也成立呢?引發學生進行進一步的驗證、歸納、推理等數學思考活動,逐步脱離具體的實物操作,採用文字分析方式進行較為抽象的分析,實現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這部分在集體備課後我進行了調整,將以前不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教學挪到了下一課時。本節重點砸實,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怎樣找出次品。總結出規律後,進行了相應的練習。增加了課後“你知道嗎”中一部分內容。學生充分練習後已經能很熟練的運用最優方法解決問題、發現規律。通過今天教學實際來看,效果更好一些。

五、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的運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不把現成的答案或結論告訴給學生,而是試圖創設出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認知上的矛盾、衝突,激起學生探求知識經驗和事理的慾望,繼而調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積累,提出解決問題的猜想和策略,並通過觀察、實驗、操作、討論、思索等多種活動進行研究檢驗。在研究性數學學習中,知識不再是被學生消極接受的,而是學生自身積極地、主動地去探求獲取的。學生在教育教學中是發現者、研究者,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不足之處:

1、由於時間關係,在研究從9個和12箇中找次品時,學生小組交流的時間不夠充分,彙報時有些方法,沒有反饋。

2、板書設計本課板書很難設計,很抽象,不容易使孩子們理解,因此我在設計板書時,在第一次試講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化。用下劃線來代表天平,上面的兩個數字代表托盤兩邊的物品數量,這樣就更形象一些,讓孩子們也更容易理解一些。但改過之後,分析天平兩邊出現的兩種情況,不如以前清楚、易懂。究竟哪種方法更利於學生理解,希望大家一起來探討。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本學期擔任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個學期來本人嚴格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和上級教育部門的有關教育教學精神,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我,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一學期來,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一、以課堂教學為核心:

1、備課。

學期初,鑽研了《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資料做到心中有數。並且用心參加區教材培訓,培訓後寫出體會,學期中,着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2、上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後,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課堂上生成的知識做好教學隨筆。針對教學重、難點,選取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潛力。之後,學生練習不一樣坡度,不一樣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構成潛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我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這樣,提高了對數學課的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及時複習。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複習或第二天覆習,以後再逐漸延長複習時間。

(3)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一整理,構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複習構成知識鏈,每週學生針對學習資料和易出現的問題寫一篇學習週記,我每課寫反思,每一天寫隨筆,每週結合學生的學習週記寫好我的教學週記。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複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構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帶給了可能。

3、批改作業。

我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針對不一樣的練習錯誤,教師面批,指出個性問題,羣眾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時,教師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我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潛力。第二階段:我在辦公室批改,學生訂正之後,補給優秀,並善於用激勵性評語,或着用小紅花鼓勵學生進步。這樣對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對激發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較好效果。

4、注重分層教學。

對後進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我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採取“揚棄”的態度,並且巧用幽默,善於運用體態語言,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於回答問題,樂於思考。

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利用南北組進行比賽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簡單,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思考每一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潛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此刻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數學課,就連以前極厭惡數學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思考每一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潛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此刻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數學課,就連以前極厭惡數學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

二、用心落實素質教育

堅持正確的教學思想,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改變“以知識為本”的傳統認識,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觀念,緊緊圍繞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活動展開,給學生創造操作、實驗的機會;獨立思考的機會;表達自我想法的機會;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能持續良好的心境,始終以一種簡單、愉快的情緒去用心主動的參與學習。

三、參加教育教研活動:

1、改變教育觀念。明確教育是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服務的。閲讀教育期刊,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潛力的方法和途徑。

2、用心參與學校的專項研究,摸索其特點,為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3、拜師學藝,課餘時間用心赴其它班級聽課,自我對外對內用心上公開課,與大家交流、討論。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如何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各種適宜的、開放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潛力和實踐潛力,明確方向,促進教學。

透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活動,我也發現了自我在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有待加強:(1)進一步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2)要不怕麻煩放手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進一步發展他們的動手潛力和數學思維綜上所述,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觀念和新課程標準理念,爭取更加的優秀、完美,繼續持續我所教學生百分之百的優秀,超越自我,挑戰自我,既是最好,還要更好。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優點;本課以遊戲貫穿整個課堂,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使學生深入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得知識,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注重數學方法的滲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估計意識,培養學生學習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在遊戲中既可複習統計知識與數的.組合,又可獲得新知,充分體現實踐活動的綜合性,對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很有幫助。

不足;在小組討論的時候,有的學生髮言不夠積極,

改進措施;注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他們都有機會發言。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優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合作交流,彙報展示,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不足;學生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初步判斷生活當中的問題,課下應該多鼓勵學生多到生活中學習。

改進措施;今後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發現數學。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方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水果之鄉侯寨的教學情境中,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學生的思考成果。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選擇多種方法來解答。連加的'知識探索過程比較簡單,學生的思維經過舊知識的遷移,可以自主探索出結果。教學一開始,作為老師我沒有做更多的講解,只是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計算。沒想到學生反饋上來的運算方法這麼多。有的學生按照整數加減運算的順序計算,兩個兩個數通分相加減。有的學生把能口算的過程省略,避免了運算過程的繁瑣。有的學生把三個數先一起進行通分,然後再進行計算。有的學生在先通分再計算,有的學生則用上節課找到的規律進行口算得出結果。然後我再讓學生觀察、比較、交流最優秀,最合理的方法,同時交流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我覺得計算題教學不僅僅是講授方法,學生練習的模式。計算題的教學因突出學生的獨立探索,操作發現,總結規律等各種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計算題的教學中要體現算法的多樣性,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典型題的練習發現其中最優秀,最合理的方法,從而掌握計算的正確方法,理解算理,但是並不要求學生熟記法則。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找次品》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下)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這個內容的主要目的向學生滲透一種優化思想,同時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內容讓我不知所措,連自己都看不懂的內容,學生能聽懂嗎?於是我認真的閲讀了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在認真思考以後,確定了自己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孩子們明白兩點:

第一、當物體放在天平的兩端時會出現平衡和不平衡兩種情況;

第二、要想通過天平的平衡與不平衡找到次品,那麼天平兩端的物體個數必須相同。

理解了這兩點以後,首先和孩子們一起體會3個物品中找1個次品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到次品?並提問:還有幾個也能1次就能找到次品?讓孩子們知道2~3個物品只需要1次就夠了。接着學習4個,首先問孩子們能不能1次就找到次品,孩子們回答能夠。是呀,在運氣好的情況下是能夠找到的但是能不能保證找到呢?這樣讓孩子們在思考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要考慮運氣最壞的時候也能找到才叫要保證。就4個的分法就多了:(2,2)、(1、1、2),這兩種分法都需要2次才能找到。接着教學8個,9個,都只需要2次就能保證找到,到了10個就需要3次了……,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建立模型:2~3個——1次,4~9個——2次,9~27個——3次,這樣就能讓孩子很快的確定稱的.次數,然後根據次數來確定的自己的方案,這樣的話,學生確定方案時就不侷限於一定要按照書上的方案:能平均分成3份的就平均分成3份來稱,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2組相等,另一組與之相差1,還有很多種分法。

這樣的教學我感覺學生接受起來還是比較容易,孩子們也很感興趣。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優點: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另外,新《課程標準》同時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根據以上認識以及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把整堂課設計成“摸球遊戲”活動課,設計了體驗操作、猜測驗證和綜合應用三個活動來學習“可能性”。學生掌握的很好。

不足: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初步體會事物的不確定性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認識事物出現的隨機性。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學生體驗可能性大小的問題。

改進措施: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有些事可能,有些事不可能。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緊張而又繁忙的一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了,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班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根據上學期學校統測狀況來看,成績一般。本學期為了讓同學們能適應我的教學,我堅持以人為本,師生平等的教學原則,以開發學生的創造型思維為目的,勤勤懇懇、堅持不懈地從事自我心愛的教育教學工作,現已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為了使今後的工作少走彎路,吸取經驗教訓,使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能不斷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現將本學期數學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從點滴抓起激發興趣,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五年級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普遍對學數學興趣不高。這學期,我首先從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入手,從點滴抓起。開學初,抓好作業書寫,將每次作業進行評比,對作業的準確、整潔、美觀作為評比的標準。對那些學習數學有困難的同學,在作業上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在班上給予鼓勵。如曾萍、盧國星、羅帥斌、等同學,平時學習數學興趣不高,在作業上如有一點突出,,我在班上及時表揚,給他們肯定、鼓勵,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每週一次小結。其次降低作業難度,每次作業我都精心設計,讓每位同學都能透過努力做對,掃除心裏障礙,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第三隨堂小測,小組競賽,增強羣眾榮譽感。我利用課前三四分鐘的時間,出一些剛學過的最基本題目隨堂做,同座交換批改,報答案,全組合計成績,組與組競賽,讓每位同學感受到自我是羣眾的一員,自我的成敗直接關係到組裏的名次,激發學生羣眾榮譽感。透過不一樣的方法、不一樣側面,抓住點滴,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每位同學熱愛數學。總之,透過各種用心、有效方法,極大限度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在數學書寫上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與快樂。

二、認真鑽研業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業務上,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雜誌,用心學習,我在《國小數學教育》上,看到了很多數學老師的困惑與教學體會,看到了他們在教學上一步一步地努力,我甚感欣慰。我更看到了很多數學名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讓我深深的感受到自我的不足。我認為,務必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充電”,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我堅持把每年的.繼續教育,作為自我不斷提高業務理論水平的一次大好時機,每次書發下來後,我都把所有資料通看兩遍,重點了解新的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課堂上,我把學到的新課程理念結合本班實際,努力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去。同桌討論、小組商議、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經常在課堂上出現。向40分鐘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課餘,我經常與同事們一齊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恥下問,認真備課,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三、關愛學生,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進步。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不以“師長”自居,學生有進步,和他們握握手,多與學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誼,努力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學生多談心,幫忙學生解決學習上與生活上的各種困惑。本學期我多次和歐開明、曾萍、盧國星、張可欣等多名同學進談心。瞭解他們的思想變化,學習態度,幫組他們樹立學習信心。應對各層次的學生,提出不一樣的要求,儘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課堂上,我儘量做到分層施教與個別輔導相結合;課餘,我讓優秀學生與“待進生”實行“一幫一”結對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學生們原本薄弱的基礎,逐步得以夯實,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提高。

四、繼續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我。

一學期來,我做了超多工作,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用心改變教學方法,以培養創造型人才為目標,面向全體同學,努力使每位學生數學特長都能得到施展,不歧視學困生,作業堅持能面批的儘量面批,百教不厭,百問不煩。必要的加班加點,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努力工作着。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不管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係,還是在教學的藝術上,能夠學習的還十分多,需要自我繼續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我,。透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雖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部分學生多年來構成的一些不良學習方法和習慣,還有待進一步規範和引導。

今後,本人將繼續本着“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斷探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機制;繼續持續與學生家長的緊密聯繫,共同配合,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爭取個人成長與學生成長雙豐收。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本節課,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精心設計一個童話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先讓學生動手操作、自學討論,幫助王叔叔選擇地板磚。再思考探索正方形地板磚的邊長與長方形地面的長、寬之間的關係。然後用問題的形式,通過複習16和12的因數,讓學生再找兩個數的因數、找兩個數的公有的因數、找兩個數公有的因數中最大的因數的過程中,發現用邊長1釐米、2釐米、4釐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鋪滿長16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1、2、4這些數和16、12有什麼關係,同時揭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

總之,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複習鞏固舊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新知。而且還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數學現實參與數學課堂,不斷地利用原有的經驗背景對新的問題做出解釋。此過程中我還注意了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探索,重視引發學生思考,注重學生間的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對於有困難的學生,我從方法上作進一步指導,小組長幫助,生生互幫等。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主。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會了本節課的內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