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反思(集錦15篇)

來源:文書谷 2.88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幼兒園教學反思1

 《民族服飾真漂亮》活動反思

《民族服飾真漂亮》。這一活動是在幼兒有了“認識少數民族”的前期經驗上開展起來的。課前審議時,從活動名稱入手,我們認為本教學活動最應該抓住的重點首先是民族服飾,引導孩子感知幾個常見少數民族的服飾特色;接着便是設計時如何讓民族服飾更漂亮,來展現出不同於漢族服飾的`美。

藝術活動要讓幼兒欣賞美、感受美。那麼在這次活動中提供給幼兒欣賞的民族服飾首先要讓幼兒感受到美,另外還要具有特色。而我為幼兒提供的是幼兒建構式操作材料上的圖片,圖片色彩搭配和諧,但具有特色的圖案極少,而且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展出後的效果較為模糊,不清晰。這樣的導入很難為後面的環節做好前期鋪墊。如果能從網上搜集、下載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服飾供幼兒欣賞,效果就會很不一樣了。

每次繪畫時由於8K的繪畫用紙無法在桌上全部鋪開,影響到幼兒作畫。因此總有幾名幼兒要暫時到後排櫥櫃進行活動,而且幼兒在一節繪畫活動的有限時間內無法既完成構圖,又完成塗色。

幼兒園教學反思2

這學期幼兒園每天中午都開始有“月亮姐姐講故事”的活動,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之前也有聽一些老師講過,感覺老師們的語氣都很親切,和小朋友之間的互動也不錯。一直擔心着自己,有點兒膽怯。本來我是在13號的時候講故事,可因為那天剛好要去體檢,就沒講了,心裏還偷樂着,哈,可以不用講了吧。誰知,過了幾天,讓我來了個措手不及,要把故事補上,心裏“咯噔”一下,我準備的兩篇故事都好久沒看了,這………

“到你講故事了,快過來拉!”不一下子,電話就響了,我只好硬着頭皮拿好書就直接上了,瀏覽了一下,還好對兩篇故事的內容大概還有一些記得。“小朋友們好,又到了月亮姐姐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的第一個事故是……”我努力着把故事講好,特別是在模仿不同小動物的角色時,都儘量表現出不同的聲音,但變來變去都覺得好像不是想要的效果,感覺差不多。還有在故事講完後,之前是準備好問題要和小朋友們一起互動的,但當故事結束以後,我忘記了,缺少了這一環節。最後,兩個故事都結束了,“月亮姐姐的'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再見!”

結束後,我感覺對自己講的這兩個故事都不怎麼滿意,準備的也都不充分。之前一些老師講的故事都很生動,她們一定都是認真看過,準備充分了才來給小朋友們講的。對於這個活動,不也是給自己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嗎?但我這次卻看輕了它。最不應該的是存在着的僥倖心理,以後再有什麼活動我一定不會再像這次一樣,都是自己的責任,都應該把它做好才對。

幼兒園教學反思3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阿文的小毯子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説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於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沒考慮到小班的水平,在上阿文的小毯子時,提了一個教不醫回答的問題,我説:阿文在午睡的時候悄悄的對小毯子説了什麼?對於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沒有一個答的出來,因為問的句子什麼意思其實幼兒都還沒聽明白,以至於幼兒都不知道。其實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説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師範,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繫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園教學反思4

《龜兔賽跑》活動反思

我用引發對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的回憶,説説兔子為什麼會輸。這次兔子又要向烏龜發起挑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活動中先讓幼兒猜測小兔子會怎麼跟烏龜説,然後利用課件,讓幼兒學習歌詞(對面的烏龜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雖然上次輸給了你,但是我會努力),並體驗兔子不服氣的心情;烏龜會接受挑戰嗎?會怎麼回答兔子?(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不會得第一;我再想一想,再看一看。哼!我才不會把你放在眼裏。)先引起幼兒的猜測,再看課件,幼兒學習的興趣很高,再加上動作,體驗烏龜自信的心情。

活動中請幼兒分別扮演兔子和烏龜,做出不服輸和自信的表情和動作,幼兒積極性很高,表演得惟妙惟肖;其次,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幼兒熟悉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有了前面的鋪墊,在後面的邊唱邊表演的環節特別得順利,掀起了活動高潮。

總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創設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動具體的場景,這樣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行為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參與,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幼兒園教學反思5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小壁虎借尾巴》

——語言活動《小壁虎借尾巴》

一、案例描述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2.熟悉動物對話,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3.知道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小動物,體驗關愛之情。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故事。故事藉助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向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小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作用。從而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的這樣一個道理。故事生動、有趣,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在角色的扮演中讓幼兒體驗語言,並且運用語言,使幼兒在表演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及產生一種成就感。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所以,我選擇了這節課並採用連環畫的形式設計了這節語言課《小壁虎借尾巴》。

活動過程:

上課時我從身後拿出自制的手偶小壁虎跟小朋友説:“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從而引導幼兒説出小壁虎。接着我進行導入:“可是呀,小壁虎今天有點傷心,你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下面我們來聽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我繪聲繪色的把故事講完後開始問小朋友:“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啊?”幼兒激動的告訴我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吃掉了。我接着引導:“那小壁虎沒有了尾巴怎麼辦啊?”幼兒開始搶着舉手“小壁虎要去借尾巴。”看到了小朋友熱情那麼高漲,為了延續這種熱情,所以我把準備的連環畫拿出來,開始通過看圖片回憶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並在每段結束時進行提問,達到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及為下面分角色表演做下鋪墊。

分段的圖片看完後,我把故事完整的藉助圖片講了一遍,並提醒幼兒“老師講到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尾巴都有什麼作用時,會説的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説”。幼兒在老師的提醒下,和老師共同完成了看圖講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接着,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角色表演。老師跟剩下的小朋友做旁白。待第一組小朋友表演完後進行點評,希望下面表演的小朋友能夠注意,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表演兩組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參加表演。結束採用律動《我最棒》,讓幼兒通過動作來表揚自己今天的表現。

二、教學反思: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發現有好幾處都是我不能控制的,甚至有時會冷場,一個問題拋出去沒有幼兒搭理我。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開始上課時幼兒還沒能完全進入課堂中,有的'還沉浸在剛剛的玩耍中,所以我的突然提問和問候讓有的幼兒愣了一下。如果我能夠採用一個小遊戲讓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或許一切都不會顯得那麼堂皇,幼兒能夠一下子被我的遊戲吸引過來,從而達到我之前預想到的效果。

2.當我運用圖畫邊講邊做動作時,幼兒覺得很新奇,聽的也很認真。可是讓他們複述裏面小動物對話的時候就顯得吃力。如果我能夠在每段講述後帶着幼兒多練習幾遍小動物之間的對話,並讓所有的幼兒跟着我做動作,例如小壁虎是怎麼爬的,小魚是怎麼遊的類似於這些要求,幼兒在下面的表演也不會顯得很笨拙,肢體語言不自在。

3.我原以為在角色表演時是最盡人意的。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相反場面有點混亂。尤其是在最後,所有的幼兒一起表演時,那個場面我控制不了了。因為幼兒都要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表演。而且那個卡片很小,貼在袖子上很不方便。所以幼兒在對話表演時都是先看下袖子上的卡片接着表演。如果我能把所有的卡片做成頭飾或者胸飾,或許就會好點。而且我應該把卡片分類好放在指定的籃子裏,這樣幼兒在選擇卡片時就不會把卡片弄的

亂七八糟。而且我給幼兒表演的舞台很小,把他們框在了一個小小的空間裏,導致幼兒不能放開的表演。

4.幼兒表演完後,我應該及時的把卡片收回。因為好多幼兒根本沒有聽我的總結,總是在那邊玩弄手裏的卡片。所以好多幼兒都沒有聽到我説的話,導致音樂聲響起了才注意到要跳舞了。

所以,通過以上的反思,我重新把教案修改了下,又選了一些幼兒進行上課。我的課前遊戲是手指遊戲——《手指開花》,正好遊戲結束時,幼兒的小手都是藏在身後的。他們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我的課也很順利的進行下去。並且迴應方面也有進步,幼兒能夠很快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在第二環節看圖分段講述故事的時候,我把動物之間的對話來來回回跟幼兒説了幾遍,並且在説的時候採用肢體語言。不僅如此,我還跟幼兒進行了角色表演,我扮演小壁虎,幼兒分別扮演小魚、牛、燕子,這樣不僅讓幼兒加深了對話的內容,而且還激發了幼兒表演的樂趣。下面的角色表演我給了幼兒足夠大的舞台空間,並且把小動物卡片所放的的位置告訴了幼兒,方便幼兒取卡片表演。表演結束後,讓幼兒分組把卡片送到指定的籃子裏,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後以舞蹈結束這節課。

經過反思後修改過的教案上起來就顯得比較得心應手。幼兒能夠跟着你的思路走,雖然還是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幼兒都能夠跟着引導很快的回到軌道上。

一節課有優點的同時也必然存在不足之處。但是課後能夠及時反思就可以少走彎路,讓你進步的更快。所以説一節課上完一定要進行反思,雖然反思的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反思後的結果卻是喜悦的,是美的。這份美的喜悦也只有自己可以體會的到。所以,一切從心開始。

幼兒園教學反思6

《手指歌》是一首比較形象有趣的兒歌。邊念邊進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們會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時,我先用簡單的“軲轆軲轆”手部遊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接着讓幼兒嘗試着變變小手,看小手能變出什麼來;然後我再根據兒歌內容變變,讓幼兒猜猜我的手變成了什麼,在幹什麼?最後讓幼兒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來做一做,做一個動作學念一首兒歌,顯然孩子們對這種方式非常樂易接受,個個開心地念着、學着、做着……很是投入!

理論分析:

幼兒的兒歌教學也可採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1、採用遊戲形式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有不少兒歌的內容是描述幼兒遊戲活動的,對此類兒歌,我常採取先做遊戲後教學的方法,按照兒歌描述的內容,先組織幼兒遊玩,在遊玩中幼兒一邊動作一邊觀察,充分體驗愉快的情趣,為學習兒歌打下基礎。

2、運用故事法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根據兒歌的內容可以看出有些兒歌是敍事性的,由於受字數和句式的侷限,敍事的跳躍是兒歌的'特點之一。這時教師選擇一些恰當的關連詞或過渡句把兒歌內容串連起來,根據兒歌要求,適當增添有關的生動有趣的情節,來增加兒歌的容量,為幼兒展開想象更好地理解記憶兒歌提供幫助。

幼兒園教學反思7

家是幸福的港灣,這一主題《甜蜜的家》。我們圍繞孩子們熟悉的家人,追尋温馨的味道,一起談起最愛的家人和家人最喜歡的事情,增進了小班小朋友愛家愛家人的情感,本次活動從最愛的家切入,用三種圖形來填補家中地板的空缺,並進一步用不同形狀的食物來完成遊戲,來源於日常生活,經驗於遊戲活動。讓他們跟喜歡觀察、探索,瞭解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

一開始,我以談話形式引出主題,接着用遊戲“填補地板”從而激發了他們觀察和探索的興趣,緊接着在活動中通過和圖形寶寶玩遊戲的方法讓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徵,並能在具體的操作中感知和説出這三種圖形的特徵。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也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給幼兒創造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理念。

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發現圖形寶寶。用組合圖案説明圖形的不同:“瞧!這新房子漂亮嗎?誰知道這座房子是有哪幾種圖形拼起來的呢?請你們仔細看看,房頂是什麼形狀的?你怎麼知道是三角形的?三角形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三角形的特徵:有三條邊,三個尖尖的角。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的特徵。圓形沒有角……在活動中主要是給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在認識圖形寶寶的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點數能力。遊戲:老師説名稱,幼兒拿圖形;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的學習更為主動、生動。

在緊緊張張的.幾天籌備中,反覆的修改中,這節課上完了,可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課中的幾個環節中最大突出的就是語言的不完整,例如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候,我問的問題的不完整導致孩子説話的不完整性,這個我以後要需要注意,還有我沒有好好地把握時間,導入的時間有點長,在説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同伴分享了他的發現和獲得知識的滿足感,但孩子們對於知識的掌握還是很好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合理規劃,讓孩子更自主的時間。

幼兒園教學反思8

幼兒園集體舞不僅能幫助幼兒感受和理解音樂,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記憶動作順序,更能讓孩子們獲得願交往、善合作、守規則、能創造、增強自信心等舞蹈知識、技能以外的品質。但集體舞一直以來是眾多教師望而生畏的教學內容,因為它不僅需要教師自身的舞蹈素養、調控能力,更需要孩子的紀律、樂感、合作能力、空間方位感等諸多方面的配合,而幼兒空間方位感的培養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挑戰自我,拋磚引玉,在本次公開活動中我選擇了大班集體舞《花之舞》為活動內容。

本活動的教授過程孩子非常投入、專注:

1.簡單、重複的動作編排讓孩子易於接受,而兒歌的有效利用便於幼兒掌握動作順序;2.節奏明快的樂曲讓幼兒非常喜歡,我選用了旋律結構簡單,節奏清晰的圓舞曲作為集體舞的`伴奏曲,孩子們一下子就聽懂了樂曲的結構,動作變換不忙亂,當孩子在簡單重複的動作中獲得成功感後,他們喜歡上了跳集體舞;3.逐步累加,不斷豐富的動作讓幼兒感到有挑戰。如果在活動中不斷地重複過於簡單的動作,時間長了,孩子肯定會感到厭煩,失去興趣,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興趣,我在教授的過程中採用動作不斷累加,逐漸豐富的形式進行,讓孩子在每個環節中既能感到成功的快樂也能獲得新的體驗;反思不足:

1.因為時間緊湊,準備不夠充分,具體體現在:對幼兒的前期知識經驗的瞭解仍顯不夠(還不能較好的區分左右);

2.課堂容量過大,可以調整為兩課時;

3.手花的使用可以改為手腕花,節約時間;

4.同時對幼兒的個別關注仍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對於規則的交代仍可以更為清晰、明瞭。

幼兒園教學反思9

時光飛逝。我從事幼兒教育已經兩年多了。在領導和老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我進步了很多。

首先,我對幼兒思想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在進入幼兒園之前,我心目中的幼兒園是老師帶領孩子們玩遊戲、學習簡單知識的地方。但當我真正開始實踐這項工作時,我對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1002〕〔1000〕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階段和人才成長的奠基階段。幼兒園的工作是貫徹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兒童進行身體、智力、道德和審美教育,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這不僅是國家對幼兒園教育的'要求,也是所有幼兒園的出發點和歸宿。通過這項任務,在活動中制定了不同的目標,極大地豐富和滿足了兒童的身心需求,真正讓兒童在活動中快樂發展!

第二,在我的工作中,我熱愛這個行業。

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了一羣可愛的孩子,他們每天嘴裏總是説個不停,這讓我愛上了這個行業。這不僅是他們的可愛,而且還夾雜着濃郁的人文氣息!班上有一個孩子。有一次他感冒了,堅持要到户外去。他出門時開始流鼻涕。我幫他弄到紙。他説天氣很冷,我温暖了他的手。户外活動結束後,大家一起回到活動室。我想坐下。他的眼睛到處找椅子。這時,他把小椅子放在我旁邊。我看着他,笑了。他的大眼睛向我眨着眼睛,對孩子們身上發生的小事情微笑着,但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一種深情。讓我在關心別人的同時也被關心。多幸福啊!我們為什麼不努力工作呢?幼兒園的生活總是令人難忘的:孩子們的純真和純樸常常呼喚着我們完美的童心,讓我們用這顆心去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我們真誠的理解和支持呼籲並保護他們寶貴的童心,讓他們在人生道路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讓我們把心與孩子們連在一起,讓幼兒園的小世界充滿童心世界的真、善、美!

第三,讓我在實際工作中成長。

第一個“測試”他剛工作不久就來了。雖然只有公園裏的老師參加,但對於一個“新手”來説會很緊張。這門課不是很成功。經過領導的精心指導和反思,發現原有班級存在很多漏洞。在第二節課上,我注意了課前的鋪墊工作,效果好多了。反思第一次失敗的原因並吸取教訓。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活動中,我一點一點地克服了它,每次效果都更好。就這樣,在實際工作中,我長大了!

第四,經過兩年多的培訓,我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做了必要的改進。

通過在園區的商業學習,我也增加了很多理論知識。在觀察課上,我也學到了很多經驗。回想起來,與我第一次來到幼兒園時相比,它確實進步了很多。我應該感謝幼兒園給了我在這個大型聯合小組學習的機會,也感謝同齡人的細心幫助,這樣我才能快速“成長”。

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知識,沒有明確的學習方法。面對許多雪花和互聯網帶來的豐富信息和經驗,我們必須把握一件事:讓孩子真正在快樂中學習和發展。

你很高興。我很高興。我應該為你付出更多。

幼兒園教學反思1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教育評價”部分指出,“教師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以教師自評為主”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這實際上指明,對於作為評價主體的教師來説,教育評價的過程就是反思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過程。

反思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包括目標、內容、組織、教學策略、師生、互動等)存在的問題,並努力設法解決這些問題。具體而言,也就是教師藉助於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分析、判斷自身所確定的教育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採用的組織形式,投放的材料及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策略等是否適宜,等等的這些,都要求我們教師有敏鋭的觀察力,換言之,教師要善於觀察。

一、觀察讓我們更多的瞭解孩子的需求。

以往的教學活動,我做了很大的努力,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可孩子們在活動中還是覺得枯燥乏味,怎樣才能讓孩子輕鬆快樂的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成了我思考的的問題。通過反思,我認識到:我們確定的教育措施、制定的教育工作計劃應基於對幼兒的瞭解,也就是“瞭解先於教育”。瞭解幼兒是充分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

在“物體的沉浮”活動中,我準備了一些小木片、塑料球、牙膏盒等材料,讓幼兒探索如何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來,活動中孩子們只簡簡單單地把它們放入水中,有些物體就浮在水面上了。儘管材料很豐富,但孩子們探究的慾望沒有深入,整個活動下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活動後,我對此活動進行反思:反思孩子們活動前是否具備“玩水”的相關經驗,是否對“沉浮”現象感興趣,是否有強烈的探究慾望。其次,對自己本身也進一步作以反思,反思自己在活動前是否已交待清楚活動的目的、要求,在活動過程中是否充分發揮了引導作用,如:是否認真觀察記錄孩子的表現,提供的材料是否真的有啟發幼兒的探索欲,真正富有啟發性,是否在需要幫助時提供幫助,是否為孩子們相互探討創造了機會等等。於是,我對活動進程作了改進。首先我進行了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如帶領幼兒玩水,讓他們初步掌握水的`性能;其次,我又對教學活動安排做了一些調整,重新精心準備了活動材料。在活動開始,就引導幼兒去觀察兩個馬鈴薯在兩個不同水杯中的沉浮現象,結果發現:一個馬鈴薯浮在水上,一個則沉在水底。這時,我又讓幼兒討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最後,教師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使馬鈴薯浮在水面上。這時,鑌鑌小朋友驚奇地發現:“老師,我往水裏加了鹽,馬鈴薯就浮起來了。”我用懷疑的口氣問,“真的嗎?”“真的!”“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所有的小朋友都一起動手,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馬鈴薯在鹽水中浮了起來,是因為加了鹽的水與清水的水質不同。我又問:“還有其他的辦法嗎?”於是,小朋友又開始嘗試了,有的幼兒將馬鈴薯掏了個洞,放在水裏浮了起來,有的幼兒在水裏加糖,馬鈴薯也浮了起來……

反思使我找出了活動中的不足,並吸取經驗教訓,使我在今後的活動中,積極引導幼兒主動有效的開展活動和學習。

二、觀察讓我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在以前教育教學中,我常常只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自己的判斷與分析,總認為教師就是傳播知識的人,在孩子面前要有威嚴,老師説的孩子一定要聽,老師教的一定要學,巴不得全班孩子都一個樣——懂事、聽話,不管孩子有什麼需要,只要照着我定好的計劃按部就班的執行就對了,以至於教學活動枯燥、乏味。新《綱要》提出“我們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逐漸認識到:要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中的不足或工作中的失誤。

比如:以《馬路上的汽車》為例。

活動方式:集體

預設目標:1、通過觀察認識馬路上的各種車子,瞭解汽車在馬路上行駛的實況。2、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及口語表達的能力。3、培養幼兒初步的交通安全與意識。

活動預設:

1、觀察活動前組織談話,引起幼兒參觀的興趣,並告訴幼兒到馬路去看什麼,怎麼去,並提出注意事項。

2、帶領幼兒步行到馬路邊進行觀察活動。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馬路上種來來往往的車子。

看看自己認識哪輛車?它叫什麼名字?它的樣子是怎樣的?外形大小怎樣?顏色怎樣?有什麼用?車子是怎樣在車道上行使的……

(2)引導幼兒觀察紅綠燈、人性橫道線及當時車輛、行人過路口的情景,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3、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觀察到的所見所聞和同伴、老師、家人交流分享。

[延伸活動: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以幼兒口述、繪畫、家長文字紀錄的形式學做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

1、由於是第一次集體外出,所以孩子們都顯得高興及興奮。在聽完我介紹後,他們紛紛議論“哇,到”“嘻嘻,真好啊!”(我特別叮囑幾個特別活潑的小男孩要遵守紀律,他們一臉認真地點頭答應。)

2、“出發了”“到了”“哇,好多車!”走了一段路後,我們順利地來到了目的地——九堡公園。

不用我多提醒,孩子們一直認真地觀察、議論一輛輛過往的車 ,從顏色、名稱、車速……無所不談。

由於當時位置看不見“紅綠燈亭”,所以一些幼兒自言自語:為什麼這些車一時好多,一時沒有車過?濤濤小朋友聽見了便説:“當然了,路口有紅綠燈控制的啊!”

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們等前面的車流量小的時候便前去觀察了路口的車輛行駛情況,並觀察了人行橫道線、紅綠燈、車拐彎……

3、第二天,便有大部分幼兒一回到幼兒園便把口述作業交到班上了,還一臉的高興與回味。

活動反思:

在這個《馬路上的汽車》教學活動中,以往教師僅僅出示圖片或圖書等,讓幼兒觀察這些汽車有什麼不同,但這樣的教學方法收效不是很理想,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帶幼兒外出實地觀察參觀,實地看、現場地説,比教師空洞的説教更有實際意義。看着孩子們高興地和同伴議論,高興地向家長講述,我心裏也很高興,這是成功的一次外出參觀,儘管時間很短,但意義與作用卻很大。

看見幼兒對此活動興趣如此之大,我又設計了《我是小司機》、《我喜歡的車》、《到車子裏看看》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玩起來很容易進入角色,教師不僅是他們的設計者、支持者,還是他們的監督者。在發現孩子違規時給予指出,使孩子不致於把遊戲規則丟棄。教師也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當出現孩子的需要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

能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還學會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些活動成功在於是幼兒所熟悉的、喜歡的,他們在活動就表現積極主動,會的幫助不會的孩子,從中學會互相幫助,互相體驗成功的喜悦。所以,課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更易提高幼兒與教師的能力。

在這些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通過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車子,玩形象逼真的玩具車,共同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讓幼兒從中認識到不同的車子,知道它們的名稱,認識它們各自的外形及主要內部結構,並瞭解它們的用途,還學習了按照車子的特徵進行分類,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車子的認識,還知道了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及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建立了基本的交通安全觀念,並養成良好的過馬路、乘車習慣。

我經常在教學前進行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並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在每一次活動前,我都會對前一次的活動進行反思,想想自己是否與孩子親近尊重了孩子的發展;是否適時的介入活動,有效的引導幼兒;是否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做出了及時的反饋……除此之外,我還會對孩子在本次活動中的一些表現進行估計,孩子對這個遊戲的興趣會怎樣,如何較好的引導;回答問題時孩子會回答哪些方面的內容,考慮各種答案的可能性等。

我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提高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活動中我常常會對孩子的一些表現、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的反思、調整。如在活動“全家福”中,一開始孩子可能有些緊張,活動氛圍較嚴肅。發現這一情況後,我覺得可以適當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氣氛活潑一些。於是,我就馬上把孩子們熟悉的歌曲“我家有幾口”加入到活動中,通過歌唱活動調動氣氛,使孩子們不再感到拘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下面的活動中,為之後的活動提供了較好的活動氛圍。

教學後的反思更是重要,它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提高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因此每一次活動之後,我都會對活動中自己的教學語言是否恰當、是否調動每一個孩子、指導策略是否正確、對孩子的表現問題是否及時反饋等進行反思,總結本次活動的優缺點,使其成為今後活動的一個借鑑。

不管在主題活動,還是在生活活動中,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瞭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上,放在了材料的投放與形式的選擇上。與以前相比,我忙了許多,可是孩子們的興趣和求知慾,一直推動着自己去盡心盡力地工作,每當看到孩子們在我精心組織的活動中表現出“自由自在”和高漲熱情,我就覺得自己那麼多的辛苦沒有白費。通過不斷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我感覺自己在各方面進步了很多,對孩子的瞭解更深入,更準確了,對活動的把握更成熟了,發現問題的眼光也更敏鋭了……所以我自己的收穫也是很大的,應該説是反思幫助我更好地促進了孩子的發展,同時也使自我自身獲得了進步,我在反思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瞭解孩子,也學會了怎樣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學會了從只關注教育目標逐漸關注孩子的表現的轉變,教學計劃從單純地靜態執行逐漸向動態調整轉變。

反思是對過去的一種思考,從中吸取教訓,也可以總結經驗。因此,善於反思是當今教師一種重要的教育素質,是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未來的路上一定還有很多的“困惑”在等待着我,我會不斷加強反思,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教學反思11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字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都會被打亂或帶來很多不便。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生活中的數字》就以孩子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為內容,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瞭解它們的不同用途,並且學會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數字的興趣,也培養了孩子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在這次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互相交流,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前我先請幼兒收集、尋找、記錄一些生活中的數字,請幼兒將事先收集好的有數字的東西拿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這些數字的作用。孩子們先個別交流自己帶來的物品上數字的作用;因為孩子們都很想表達自己的發現,因此我讓幼兒自己和邊上的小夥伴説説自己的發現;接着我把我準備的有數字的物品和孩子們一起分析我的“發現”。

第二是經驗遷移,感知數字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在第一環節中孩子們拿着自己的東西,在第二環節中要求幼兒脱離直觀物體,引發幼兒已有的經驗尋找生活中的'數字。孩子們很會找,什麼公交車的路線號,汽車摩托車的牌照,超市裏也有很多的數字,他們基本上都能知道這些數字作用的一二。孩子們發現有數字的地方還真不少,就連衣服拉鍊頭上有數字也被他們發現了。真所謂人多力量大,我們共同找到的有數字的東西還真多。

第三部分是幼兒操作。利用幼兒的對生活中數字的理解運用到實際中去。

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收穫不少,整個活動環節很清楚,一環一環之間緊緊相扣、層層遞進,設計的問題也具有有效性,能開動幼兒的小腦筋。但缺點也有存在,一些細節方面還要注意。在這個活動中讓我深刻地瞭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課堂所需的東西是很重要。在活動中孩子們願意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自由自在地採擷自己感興趣的“果子”,他們採來的“果子”是絢麗多姿的,然後回到課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豐富,起到“以一當數十”的作用。

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給他們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親身實踐活動的機會。

幼兒園教學反思12

《小籬笆》是一首優美的樂曲,舒緩悠揚的三拍子音樂呈現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結束句的水滴聲又體現了歡快跳躍的不同風格,樂曲的`意境與歌詞內容符合近階段孩子的生活經驗。

我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是:

1、感受三拍子歌曲優美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春天的美。

2、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積極參加表演唱,體驗表演唱的樂趣。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色彩鮮豔的圖譜,結合琴聲,加上適當的體態動作,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積極表達。活動後的幾點反思:

1、在觀察圖譜時,可以讓幼兒踴躍回答,談談圖片上的內容,多給幼兒提供發言的機會,鼓勵幼兒積極回答、探索。

2、在幼兒基本會朗誦歌詞後,我便讓孩子們來跟着伴奏跟唱,小朋友的興奮狀態還未被完全激發,我應該再給孩子一點時間,如讓孩子們自由地跟着教師哼唱,從而初步熟悉旋律,給予更多的緩衝與支持,為歌唱積累一定的經驗,到最後能夠完整的歌唱。

3、在隨音樂拍節奏時次數有些少,應讓幼兒多感受幾次,音樂的節奏可逐步加速,激發幼兒的興趣。

4、活動結束前,應讓幼兒跟着音樂邊唱邊用動作表現一下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雖然在活動中我還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但是整個活動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學會歌曲,為以後的培養藝術氣質積累經驗。

幼兒園教學反思13

有一天,早晨大課間,我正在組織小朋友們上廁所,玲玲走過來告訴我説佳佳摔倒把褲子弄髒了。於是我過去拉起佳佳,並準備給弄乾淨,沒想到,傑傑也過來給往淨弄,很讓我感動。回頭再一看,大部分幼兒用手捏着鼻子,一副厭惡的表情。

案例反思:

平時我們總是耐心教育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而現實當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於是,我幫佳佳弄好衣服後,關心地問她:“佳佳,剛才大家都笑你,你心裏好受嗎?”佳佳難過地搖搖頭。接着,我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看到別人摔倒了,你會怎麼辦?”有的小朋友説:“不應該笑話她。”“應該拉他一把,不應該------”大家發言非常積極,最後經過討論:小朋友知道我們大班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應該像一家人一樣熱心幫助朋友。

這次突發事件,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同情心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為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築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為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幼兒園教學反思14

我很喜歡自己班的孩子,因為他們的思維很活躍,第一個環節,尋找小貓臉上的正方形有幾個,這只是一個引子,也是訓練孩子的擴散性思維,孩子有很明顯的爭論,不過這個爭論打開了孩子的思維方式,為他們後面的學習鋪墊了基礎。

在下面的認識正方體環節中,我讓孩子觀察正方形與正方體盒子的不同來正確認識正方體,孩子們竟然能夠從各個方面去分析和比較,比如他們發現了正方形是平面的,正方體盒子是立體的;正方形只有一個面,正方體卻又六個面,而且一樣大;正方形只有四條邊,正方體卻有12條邊;正方形只有四個角,正方體卻有8個角;在發現的過程中,我讓孩子自己來動手操作記錄它們的不同,孩子的動手操作很重要,因為他們只有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獲得知識,這些正方體特徵的獲得與總結恰恰是孩子自己總結出來的,而且比我教師原先預設的要豐富的多。

最有趣的是最後的`數正方體,我的圖片提供由易到難,在數遮擋部分的正方體時,孩子就明顯有了爭議,沒關係,我讓孩子嘗試用桌子上的小正方體擺出圖形,然後再數,有過自己的操作,孩子一下子就理解了遮擋部分的正方形去哪裏了的原因,解決了孩子的空間問題,孩子的興趣越來越高,到最後一張圖形時,由8個小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到底有幾個時,很多孩子都一口同聲地説是8個,也有個別的孩子説9個,其實圖上的正方體是有8個小正方形合起來的大正方形,我覺得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説,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我就把最後一幅圖片做為了活動延伸,讓孩子在活動後,再去探索。

幼兒園教學反思15

一、活動的優點

1。注重操作和遊戲的趣味性

xx認為:智慧發端於動作,活動是聯結主客體的橋樑,抽象概念的掌握要從動作開始。學習序數,不是僅僅滿足於幼兒掌握了序數詞,而應注重讓幼兒在積極操作的過程中,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因此,在活動的設計上,我注重通過操作和遊戲進行鞏固,並儘可能多的考慮趣味性。“小動物排隊”、小動物住樓房”、“翻花片”等一些列的操作活動和遊戲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活動中孩子們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師幼互動良好。

2。關注序數詞的掌握

序數詞的掌握是序數教學的重點,活動的第一環節,教師充分抓住幼兒注意力集中的關鍵時間,結合直觀的課件演示,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含義,學習使用序數詞正確表示物體的排列次序,較好的把握活動重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2。

3。利用標誌直觀地説明判定物體位置的方向

我們知道,物體所處的位置與判定的方向是有關聯的,因起始的方向不同,物體排列的位置也不同。但是,中班幼兒對於“左右”空間方位的判別還比較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注重運用手勢、標記或箭頭標誌等輔助指導語,幫助幼兒直觀形象的理解“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開始數。在遊戲鞏固環節,我為幼兒提供了帶有標記的操作板,很好的解決了因為幼兒座位方向不同導致左右方向的變化問題。為幼兒的操作和自我檢驗排除了干擾。

二、不足之處和改進措施

1。要進一步引導幼兒區分基數和序數

在序數教學中要引導幼兒區分基數和序數。我知道要抓住這個要點,但是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還是比較困惑。經過這次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可以在“翻花片”的遊戲環節來突破。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

請從紅旗的標記開始翻出x個紅花片,把從右邊開始數第二個花片翻過來。

數一數,紅花片有幾個?(x個)從左邊開始數紅色花片排第幾(第三)?

通過這樣的操作和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有幾個”是問東西一共有多少?“第幾個”是問物體排在第幾個位置。

2。要進一步滲透物體排列位置的.相對性

序數判定中的相對性:即物體排列的位置不變,但對於其所處位置的判定會因為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變。

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

從星星的標記開始數,小狗排哪裏?(第二)

從月亮的標記開始數,小狗排哪裏?(第四)

為什麼小狗一會兒排第二,一會兒排第四?

小結:原來,同一個東西從不同的方向數,它的順序就不一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