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韻歌教學反思(精選5篇)

來源:文書谷 2.57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對韻歌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對韻歌教學反思(精選5篇)

對韻歌教學反思1

《對韻歌》是根據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編寫而成的韻文,句式整齊,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自己初步備好課之後,我們年級組的老師集中到一塊兒進行研討,我把自己的思路説給大家聽,徵求各位老師的意見。本來設計的有這樣一個環節:學習生字時,先展示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説出所代表的生字後再出示生字,結合圖形來識記生字。但本課有7個生字需要學習,如果每個生字出示一張圖片,一來使課程顯得宂雜,二來比較費時。所以我結合大家的建議,對教案做了調整,將這一環節去掉,改為通過多種形式的反覆誦讀識記漢字。

課堂一開始我利用玩“反義詞”的遊戲導入課程,如我説“天”,學生説“地”,列舉了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反義詞讓他們説,“反義詞”遊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把學生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中,並且告訴學生對子是我國的傳統文化,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首順口又好聽的對韻歌,從而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出示課題齊讀後,我屏幕出示韻文,先自由讀,再指名讀、齊讀、師生填空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等多種形式誦讀韻文,重複而不機械,讓學生讀出興趣,讀出節奏,在讀中達到背誦。但是由於教學經驗不足,課堂前半節我的語速太快,課程比較緊湊,沒有給孩子留下過多的思考、消化時間,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要把語速慢下來,給孩子一定的時間消化理解。

課文誦讀後就是“雲”“山”的書寫指導,我在屏幕上出示了兩個生字,讓學生觀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佔位,然後我在黑板上範寫生字,並讓學生伸出手跟着我書空。重點指導了新筆畫“撇折”和“豎折”的寫法。之後讓學生先描紅、後書寫,並強調了坐姿、握筆姿勢。最後把學生的作品在展台上展示,並讓其他學生評價。但學生的評價並不太理想,沒有説出我強調的重點。在聽了幾位教研員老師的分析後,明白了是我沒有給孩子們提出明確的評價標準,所以孩子們評價時不知道從何入手。

總的來説,這節課進行的還算順利,但卻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教學時前緊後鬆,沒有教給學生生字評價標準,在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時沒有做到有效引導,課堂把控能力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多地向其他老師請教,讓自己儘快成長起來。

對韻歌教學反思2

《對韻歌》取材於少兒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形式對稱,讀上去朗朗上口,十分適合在一年級新入學不久進行教學。《對韻歌》選擇的內容大多是孩子們熟悉的動植物和自然現象,所以教學的重難點主要是讓孩子們學習對韻歌的聲韻格律,培養語感,為孩子今後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一、鞏固象形字,生字巧記憶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應以識字寫字為主,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不僅要結合圖文、聯繫生活識字,更要教會學生有效的方法進行自主識字。經過上節課識字4《日月水火》的學習,學生對象形字已經有所瞭解,在此基礎上,我由上節課的師講為主轉變為本節課的的生交流為主。首先,我先讓小朋友們圈畫出不認識的字,每個人圈畫出的不太一樣,有的學生多有的學生少。對於學生們不認識的字我採用交流的方式,請認識的小朋友談談你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思維方式相近,有時大人們的想法不一定就符合孩子的認知。在本節課中,我覺得有些孩子的方法是及其好的。

比如説到“雨”字,翁雨萱小朋友就高舉小手願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記憶方法,她説“雨”字下面像兩扇窗户,四點就像是小雨點。經過翁雨萱小朋友的.生動解釋,一副“賞雨圖”已出現在我眼前,我想孩子們一定是,這個字小朋友們一定會牢牢記在記住的。讓學生自主識字,不僅能避免枯燥,而且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一舉多得。

二、誦讀多形式,熟練巧背誦

因為《對韻歌》是以對對子的小韻文出現的,讀來琅琅上口。我就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指名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拍手讀等等方式,這種紮實有效的朗讀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讀書、一次次交流中落實到具體的語言文字上,使學生既學習了語文知識,又發展了語文能力。最後在學生們熟讀的基礎上再採用多種形式的背誦:齊背——指名背——同桌互背——男女生賽背——拍手背等等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達到熟練背誦的目的。這樣多種多樣的讀和背,能使學生在快樂中識字學習,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融入趣味性,遊戲巧安排

一節課交流熱烈、形式多樣,學生個個學得開開心心,效果究竟如何,要待檢驗方知。首先,我和孩子們玩了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師説“雲對——”,生接“雨”接着大家一起説“雲對雨”。這樣的活動,不僅鞏固了對兒歌的背誦,然且也將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觀念很好的落實到遊戲中。此外“摘南瓜”也是孩子愛玩的遊戲,只有將南瓜上的字讀準確才能將南瓜摘下,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很高,躍躍欲試,學生既鞏固了生字,又調整了學習狀態。在鞏固檢驗環節,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已達到極限,通過這樣有趣的師生互動,不僅鞏固了學生的韻文背誦,而且也有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不足之處

本節課基本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但我仍有一點遺憾。在識字教學環節我用了十分鐘左右,但是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原因有兩點:

一是我在跟孩子們講蟲字的結構的時候讓孩子們説寫這個字的時候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孩子們説完以後我沒有再次強調,導致書寫的時候有些同學記住這一點忘了另外一點。

二是我找了兩個同學的字在展台上展示過以後,只讓孩子們評價了一下,並沒有讓他們再次修改,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讓孩子們再次地修改,所以蟲字的寫法沒有得到及時的鞏固。

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是一個必要的過程,時常的反思也能帶來進步。

對韻歌教學反思3

《對韻歌》一共講了四次,每一次講課都會有很多收穫。

第一次試講做的好的地方是“識字”的版塊,每一個步驟很清晰、仔細。還有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這篇課文的拓展不錯,由課文中的對子拓展到課外的對子,並且找了一篇課外的《對韻歌》來進行拓展延伸,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而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

第一點:目標太多,重點不突出。本課是對學過的拼音的一個鞏固,也是對拼讀的一種複習鞏固。

第二點:細節的處理,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是不是落實,比如學生拼讀b,p時容易混淆,這個時候就應該單獨提出來,老師再給大家講一講,區別一下。

第三點:學生是主體地位的,以生為本,學生會讀的,老師不要教。給學生學習過程。

第二次試講,加強了“拼讀“這板塊,而課文就略處理了。

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以興趣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定位準確;容量大,加強了課內外的整合。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第一點:不夠完整,缺少主線:比如拼讀和課文兩個板塊沒有一條線把它們串連起來。需要加強主線的聯繫。拼讀這一板塊可以總結為拼音真有趣,學習課文這一板塊可以總結為拼音真有趣。主線可以用“公主“帶我們闖關來串起整篇課文。

第二點:拼讀可以適當降低難度,比如可以先讀帶調韻母,再連起來拼讀。讓學生有一個拼讀的.過程。

第三點:學情方面,學生缺少一個自己練讀的過程。

第四點:拼讀音節的時候,要加強這些拼音與識字説話間的聯繫。

第五點:孤立拼讀太多,文本讀得太少,文本中的字是在語境中去糾正拼讀,逐排逐排讀。

第六點:品讀環節,缺少情境性,整體性。

第三次試講吸取前兩次的經驗教訓

整體大的環節沒有問題,做得比較好的環節是在拼讀音節這個版塊,每個音節都結合孩子們動手,思考的能力,增強趣味性,比如拼讀“踏步”讓大家一起起來踏步等等。趣味性比較強。拓展延伸的版塊也做得比較好,能夠用課外的對子和課外的《對韻歌》來進行拓展訓練。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品讀”課文這個環節。

逐排學習應該怎麼教呢?不是我理解的“一句話讀了,又讀其中的詞,然後再拼讀詞中字”,枯燥無趣,目的性不強,而是要加強趣味性,把每一個部分放大來看,而不是在整篇課文中去找每一句話。可以把課文的學習放在一個果園中,一邊走,一邊看到了什麼,就分別把看到的水果的漢字和拼音打出來,讓孩子們去拼讀。其中關鍵就是讓拼讀多樣化,採取不同的方法讓孩子們在樂趣中學習。避免重複單一。

第四次正式講課了,講下來我自己感覺還是比較順的,時間把控比較到位,根據大家的評價,覺得我在台風上變得更加活潑,課堂氣氛也被老師帶動起來。變得生動有趣,同時每個環節也是很清晰流暢的。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不夠落實,這篇課文有個很重要的目標是拼讀。所以拼讀這一個環節應該更加落實,抽更多的學生起來拼讀,用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拼讀,讓每一個孩子的嘴巴都動起來,可能是怕時間不夠的原因,每個環節都很趕,這樣就顯得有點急。內容有點多,可以適當調整內容讓時間變得更加的充裕,來真正落實課文。

其次,三拼音不宜讓學生拼讀,老師帶讀或者不出示。對對子中爸爸對媽媽這個例子給的不是很好,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比如可以換成太陽對月亮。

對韻歌教學反思4

9月14日聽了胡老師執教《對韻歌》第一課時,記錄如下:

一、背誦古詩《江南》漢樂府。教師背一句,學生跟着背一句。

二、複習舊知出示跟本課有一定關係的生字卡片,檢查生字,強調了平舌音、翹舌音的區別以及不能拖調。

三、導入新課由一對對的好朋友導入“對”字,通過小小火車開起來的方式,強化“對”的讀音及理解。接着請學生試着在之前學過的生字裏找朋友並説説它們為什麼能成為好朋友,如日對月、手對足、站對坐。由此引出“對對子”的'概念,再自然過渡到今天的課題《對韻歌》。

四、學習生字詳略有序地學習生字“雲、雨、雪、風、花、鳥、蟲”七個生字,期間通過小小火車開起來和提問你是怎麼記住它、給生字找個朋友組成詞語的方式使學生迅速地掌握生字的發音和識記。雨:出示雨滴的圖片,雨字中間的四點很像小雨滴。風:強調了風的讀音,嘴巴要扁一點。小結:雲、雨、雪、風都是自然想象。花:請同學説説認識什麼花。小結:花和樹都是植物。鳥:鳥字的識記方法。中間一點像小鳥的眼睛,彎彎的一筆像小鳥的身體,下面的一橫像小鳥橫出來的翅膀。蟲:翹舌音。提問學生你還知道什麼蟲子?總結昆蟲的共同特徵。小結:鳥和蟲都是動物。通過走迷宮的方式,回顧剛才學習的七個生字。

五、感知課文。雲對雨雪對風花對樹鳥對蟲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重點講解: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山對水,事物對事物;清和秀,清澈和秀美;柳對桃,植物對植物;綠對紅,顏色對顏色。

六、指導朗讀教師範讀,學生小眼睛看黑板,眼睛跟着老師手指,小耳朵聽老師。接着,老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學生手指着課文,一個字一個字地念。學生小手指着書,齊讀。

七、理解課文。請同學們,數一數,這篇課文有幾句話。

八、課後作業。找一找,《對韻歌》這篇課文有幾個對子?誰和誰是一對好朋友?

聽後感:

1、整節課流程非常清晰,節奏緊湊,開火車的方式使整節課氛圍很好,學生們積極性很高。

2、針對一年級學生注意力分散,難以持久的特點,胡老師通過“一二三,坐坐好“喊口號的方式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一年級的小朋友尤其需要積極的鼓勵,胡老師的表揚藝術也恰到好處,有對全班的表揚,大家一起喊口號“我最棒”,也有對個別同學回答問題時的表揚。

對韻歌教學反思5

9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我們xx區教研室一年級教學中心活動小組第一次活動,聆聽了由xx區實驗國小黃老師執教的《對韻歌》一課,深受觸動和啟發。

語文教學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馳騁學生的想象力,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對於《對韻歌》這節讀起朗朗上口的韻文來説,如何讓學生快樂認讀生字,達到激發學習對對子小韻文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黃老師就是緊緊抓住本課重難點實施教學的,從她的課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教材分析深入,目標確定精準。

《對韻歌》是摘取《聲律起蒙》中的內容,圍繞春夏秋冬,編成符合兒童特點的、且含適當生字的韻文。句式整齊,合轍押韻,琅琅上口,背誦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結合,便於兒童理解,易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本課中的生字大部分學生都會認讀,因此,老師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放在教會學生利用生活進行識字,激發學生結合生活識字的興趣。對於韻文,

學生要能夠在讀的基礎上,瞭解韻文帶給學生對大自然的生態意識。

二、由事物引出對韻,集中結合生活巧識字

認真分析《對韻歌》這篇課文,我們不難發現,這首兒歌的背後是自然規律的滲透,將自然——識字——韻語很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為此,老師結合學生特點,將這三者用生動的語言進行串聯,調動起學生的注意力。這也在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們感覺到,字可以組詞,詞和詞組成句子,許多相關的句子,用這樣的方式,突破本課的重點,引出集中識字,讓學生對生字也有了整體的感知。

三、鞏固象形字,前後巧連結。

在本課需要認讀的生字中,雨、鳥、山,這三個生字都是象形字。老師充分考慮本單元識字認讀之間的.關連,對這三個字的認讀上,黃老師利用動畫演變字形的形式讓學生直觀看到了漢字的造字方法的奇妙,利用象形字的識字方法進行識字,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達到利用象形字進行識字的鞏固。

四、誦讀多形式,熟讀巧背誦

“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這個目標,是教學難點,而且對於這首對韻歌,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背誦下來,就需要老師的多種形式,讓學生產生對韻文的興趣,掌握韻文的節奏,達到熟能成誦。本課中,老師採用範讀、領讀、指讀、分組讀、接龍讀等多種形式,重複而不機械,讓學生讀出興趣,讀出節奏。

仔細斟酌,我認為此節課不足之處在於:

一、沒有做到生活巧識字,認讀帶閲讀

生活中在看電視,看書,廣告等經常會在孩子身邊出現,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字達到識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途徑。那麼激發學生利用生活進行識字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們本課的重點。而後面語文園地裏的“親子閲讀”“快樂讀書吧”的建立都可以在這裏做好鋪墊。本課中,如果老師有意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認識的字,利用學生非常喜歡讀繪本的特點,老師出示一些繪本書名,讓學生大聲讀出來,並圈畫出本課需用認讀並且書名裏有的生字。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其實生字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多認多讀,就會掌握更多的生字。

二、識字遊戲較少,鞏固性不強。

一年級的課堂中,利用遊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許多老師都會用到的,在這節課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也要用在遊戲中。本課中,老師如果設計了“讀生字,摘蘋果”“找朋友”的遊戲。學生只有讀準“蘋果”上的字,才能將桃子拿到手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認識了生字,又調整了自己的聽課狀態。這是識字的過程,然後再讓學生起來動一動——拿着自己的卡片,大聲對着全班説“雲對……”,有雨這張卡片的同學,立刻起立,大聲説“雨”。兩個人再一起説“雲對雨”。這樣的活動,除了讓學生認生字,讀生字,找生字,還培養了學生大聲朗讀和與同學互動的人際交往能力,更好的鞏固了對兒歌的背誦。

總之,綜觀這節課,黃老師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用直觀形象的動畫畫面及生動語言,創設有序又輕鬆的學習情境,教學環節清晰,趣味性強,環環相扣,環環不離識字,不離朗讀,突出了教學重難點,特別是她利用課間律動編對子的精彩片段起了畫龍點睛之筆,尤為值得我們借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