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情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93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田園詩情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1

《田園詩情》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單元都是寫景的,欣賞完濟南的泉城、四川的九寨溝,這節課帶領同學們走出國門到荷蘭轉了一圈。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

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我從課題入手,從而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再由問題激發學生濃厚的探知慾望,讓學生初讀課文初步感受荷蘭那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進行整體感知。老師以導遊的身份帶領同學們遊覽,並相應的讓學生參與進來朗讀感受,這篇散文的語言非常優美,我儘量用很優美的詞語來修飾我的.課堂語言,使學生能投入進來,在朗讀時我用很優美的語氣朗讀,把同學們深深吸引住了,他們彷彿真的走進了荷蘭,欣賞到了它的美麗和寧靜。

這也是我這節課很滿意的地方。但由於過度引導這一點,以至於挖掘教材的深度不夠,只顧着讓學生自己體會,忽略了作者自身的感受,課後學生只知道荷蘭的美,而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很模糊。這節課讓我感受到,講好一節課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課前備課,瞭解學生學情,在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少了哪一環節都不行,要全面把握,還要控制好自己,不要跟着學生走。自己的課堂還很不成熟,但我會通過總結經驗,取他人之常補自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課堂走向成熟的。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2

《田園詩情》把我們帶進了荷蘭,一個以風車為標誌的國家。走進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田園。 眼下是秋收秋種的季節,而我們的教室外就是一片田野。學生們學了這一課後,在課後,很多同學都對着窗外,戲稱這就是田園詩情,幾個人邊笑邊引用課文中的語句加以改造。我順着他們的視線望去,我明白了學生的笑聲。孩子們從小生活在農村,對於田野他們看得太多太多,在他們的眼裏並不美。在感受了荷蘭的田園後,孩子們很震撼,怎麼會那麼美。嬉笑的同時他們心中也希望眼前的家鄉也是一片田園詩情。羅丹説: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第三課時片段

師: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面對充滿田園詩情的畫面,你想説些什麼?

凱宇:荷蘭,真美啊!

凱凱:荷蘭太美了,長大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靜喆:荷蘭真是個童話般的世界,我尤其喜歡那靜謐的夜,寧靜而富有生機。

明潔:荷蘭的牧場真是個自由的國度,我喜歡這個天堂般的綠色草原。

孩子們舉手很踴躍,心中滿是對荷蘭的嚮往和熱愛。他們為這詩情的田園着迷。

師:那麼被你們也稱為“田園詩情”的家鄉呢?你們覺得美嗎?

孩子有的輕輕的搖頭,有的'從窗口張望。

師:我們的家鄉也很美,如果你去細心觀察,那麼美就在眼前。荷蘭的小朋友同樣也會嚮往我們家鄉的“田園詩情”的。

反思:

荷蘭詩情畫意的美景孩子們領略到了,文中的佳詞妙句孩子們也品讀了。我想在教授這些的同時更應該教給孩子一雙善於發現美得眼睛。教會用他們手中的筆寫下美得文字。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3

《田園詩情》這篇課文是一首意境優美的散文詩。課文所描寫的是被稱為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字裏行間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和意境,讓人不覺為之動容。

教學中,我從尊重、展示、發展學生個性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美文除美讀之外還要注重對其中優美詞句的積累和運用。

首先我通過創設情景渲染,希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然後從揭示課題入手導入新課,激發出自主閲讀的興趣,整體感知課文,課文哪些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你?在這個基礎上,再次讓學生進一步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較喜歡的部分,並説説自己為什麼喜歡,留下了什麼印象。

每到一處,我都引領學生感受荷蘭和諧、優美、寧靜、悠閒的田園風光圖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在這一教學片斷中,老師應該扣田園選畫面,滲透一些寫法的指導,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緊緊圍繞“這才是真正的荷蘭”入手,把自己的預設與學生的生成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文為本,引導學生多次朗讀課文,進一步領會課文,抓住重點讀懂課文。

我覺得美文教學,除了感受景美,更要感受文字的.美,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能多給學生創造一些機會,讓他們能將所學的語文知識巧妙地積累,再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靈活地運用,不僅能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能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4

《田園詩情》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在教學中,我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效果良好。尤其是對“極目遠眺”的理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我問同學們“極目遠眺”是什麼意思?有的同學迅速作出了迴應“向遠處看”。我接着問:“遠眺”是向遠處看,“極目”是什麼意思呢?同學們一下子説不出來了。有的`同學反應很快,馬上拿出詞典查閲,但很可惜,詞典中並無“極目”的意思。我接着説:“能不能用動作來表示呢?”有的同學迅速舉起了雙手。我把他請到了台上。我先讓他表演“遠眺”,他做了個向遠處看的動作。我接着説“極目遠眺”,他的動作和剛才的動作並無多大區別。我有些想放棄,想親自示範。但又一想,這樣哪有學生親自體驗來得深刻。於是,我又説了一遍“極目遠眺”,這次我説的時候把重音放在”極目”上,他似乎受到了啟發,眼睛開始睜大,用力向遠處看。我又連續説了幾遍,他做的越來越好,同學們也從他的表演中理解了”極目遠眺”的意思,即”睜大眼睛用力往遠處看”。緊接着理解“極目遠眺”説明草原之廣,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也就順理成章了。

從這件事可以説明,只要教師引導得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一定可以完成任務。所以,老師們,讓我們充分信任學生,收起我們的手,放寬我們的心,別再包辦代替了。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5

《田園詩情》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荷蘭美景的散文。荷蘭一向以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風車之國而聞名於世。文章中着重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抓住了原野上的動物來進行教學,以突出荷蘭牧場之國的特點。然後抓住其它幾處句子,讓學生體會水之國和花之國的美麗。

當講到第二節有關草原的描寫“極目遠眺,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是一頭頭黑白兩色的奶牛。”時,這時我就可以引導學生認真品讀。以各種形式來讀,圈畫關鍵詞語“極目遠眺”“碧綠”“絲絨般”“黑白兩色”,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自然地感受:“極目遠眺”讀出草原之廣,一望無邊;”碧綠“,這是怎樣的一種綠?不必用語言描述,把感受融入你的朗讀;”絲絨“摸過嗎?什麼感覺?讀出了草原的平整、柔軟。

對於教學,學生的自主體驗才是“重中之重”。本課向我們展示了荷蘭牧場之國的“五幅美圖”。我提問:“五幅美圖你喜歡哪幅?找到那段,美美地讀一讀,想想哪些地方讓你感覺美?”每到一處,引領學生感受荷蘭和諧、優美、寧靜、悠閒的田園風光圖,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此時,課文已清晰的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在這一教學片斷中,師生互動,也可老師提出問題共同解決。最後,我緊緊圍繞“這才是真正的荷蘭”入手,把自己的預設與學生的生成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文為本,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進一步領會課文。學生不僅進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繪的田園風光,而且認識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寧靜的人,才不會去破壞自然,才能擁有這樣美好的生活環境”。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6

《田園詩情》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散文。課文以優美細膩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作者以描繪荷蘭的自然景物為主要內容,精心選擇一系列意象,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意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習這篇課文,主要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感悟荷蘭的美,並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語句。由於這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寫景的文章,在學校前一週備課後我就着手做了課件,上課時我將這些課件恰到好處的呈現給學生,效果不錯,現將其中的兩個片段摘錄下來:

一、“讀”領風騷,“讀”中生情。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應該重視朗讀的訓練”。在課堂上,當學生通過默讀,自主學習,充分自讀體會後,我組織學生集體交流,讓他們讀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説説自己從中感受到了什麼,然後我順勢引導“能把你的這種體會讀出來嗎?”學生再讀時已經有了些許進步。接着其他同學可以再補充自己的體會,再讀,這樣,學生們讀得越來越好,而且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體會進行個性化的朗讀。這樣,一節課就在美妙的朗讀聲中度過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而且感悟到了荷蘭的田園美景。

二、抓住關鍵詞語悟情。

我們知道,很多時候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彩往往在個別重點詞上表現出來。在教學中,老師如果抓住重點詞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摒棄繁瑣的分析,取得的教學效果相當好。因為讓學生面對課文一遍一遍地讀書,自感自悟,這種教學手段既簡單,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在教學本課時,當學生讀出“成羣的駿馬剽悍強壯,腿粗如樁,鬃毛隨風飛揚。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運河,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自由馳騁。遼闊的原野似乎歸他們所有,他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時,他們説從中體會到了駿馬的強壯,我接着問:“從哪體會到的?”他們就找到了“剽悍強壯”“腿粗如樁”這兩個詞。接着我繼續問:“你還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又讀,説讀出了馬多,從“成羣”這兒體會到的,然後我引導他們把自己的這些體會讀出來,他們一下子就讀好了……一節課下來,學生從讀中感悟到了荷蘭這個國家的美,連動物都生活得如此愜意,真好!

課上完了,但是這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讀的妙處,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我會引導學生真正去讀,用讀打開作者的心,打開文本的門!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7

這篇課文原來是屬“獨立閲讀”類課文,只需一教時,而現在被劃到精讀課文之列,所以我用了三教時。第一教時設計突出一個“實”,即求實與紮實,即讓學生對整個文本有所感知,又得老老實實地讓他們“流利朗讀”,還得讓他們實實在在地寫好字,完成寫字作業。第二教時,我沒有采取多媒體手段,只是力求讓學生通過再現式的有感情朗讀,深入地感受荷蘭田園的美。

第三課時,前20分鐘是對文本的再次回味與嚼咀,同時完成背誦兩小節的任務。後20分鐘是指導學生完成課內作業的過程。這兩個過程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學時,我儘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語言引引領學生進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於課文比較長,而每一部分的語言都比較美,但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教學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這兩節是牧場的代表景觀。對於第四節,採用師生對話的形式一下帶過,而第五節與第六節,採取讓學生通過輕輕讀,邊讀邊看,看自己能看到什麼的方法,讓牧場的夜景在他們的腦海中時時浮現。在教學時我仍遵循着從整體到細節,再到整體的方法,如開頭為學生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再次走入牧場,看看牧場中的風光到底是有何特點,有何詩意。他們通過一個整體的朗讀,對文本應該有一個鳥瞰的感知。最後,以第一節和最後一節為切入點,讓學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説荷蘭是花之國,是因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真正的荷蘭就是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這樣,就讓學生從微觀世界中走了出來,重新整體認識了荷蘭的'田園風光。

後我設計了一個“深化延伸”的綜合題,即“我們馬上要回家了,你們感覺帶點什麼最有紀念意義呢?”學生説了很多,有同學説帶點“鬱金香”,因為這是荷蘭的國花。我當時也肯定了,我想荷蘭的鄉間到處都是,摘幾株也沒有事的。課後有老師説,這樣是不對,這是鼓勵學生亂摘花,我也有點猶豫了。

在整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注意着用再現的方法,讓學生把語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腦中,讓他們能透過文字,感觸到田園詩情畫意。像牧場的綠草、鮮花、清河等,我全都注意放大他們的美,讓這些美能更好地詩化,點綴那些生靈的詩意。對於重點的語句,我採取反覆誦讀的方法,讓這些語言形象,能深深地記憶在學生的心靈之中,如什麼樣的綠草,什麼樣的鮮花,什麼的駿馬等,讓學生能深深地記在腦中,形成很好的語言積累。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8

本課的美,在一種意境。

田園生活的寧靜悠閒,是本篇課文的基調。

在教學時,我儘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語言引引領學生進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於課文比較長,而每一部分的語言都比較美,但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教學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這兩節是牧場的代表景觀。對於第四節,採用師生對話的形式一帶而過,而第五節與第六節,採取讓學生通過輕輕讀,邊讀邊看,看自己能看到什麼的方法,讓牧場的夜景在他們的腦海中時時浮現。

然後,以第一節和最後一節為切入點,讓學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説荷蘭是花之國,是因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真正的荷蘭就是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這樣,就讓學生從微觀世界中走了出來,重新整體認識了荷蘭的田園風光。

最後我設計了一個“深化延伸”的綜合題,即“我們馬上要回家了,你們感覺帶點什麼最有紀念意義呢?”學生説了很多,有同學説帶點“鬱金香”,因為這是荷蘭的國花。在此,我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有同學認為摘花是破壞大自然,破壞環境)。這一環節處理不夠好。

在整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注意着用再現的`方法,讓學生把語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腦中,讓他們能透過文字,感觸到田園詩情畫意。對於重點的語句,我採取反覆誦讀的方法,讓這些語言形象,能深深地記憶在學生的心靈之中,如什麼樣的綠草,什麼樣的鮮花,什麼的駿馬等,讓學生能深深地記在腦中,形成很好的語言積累。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9

《田園詩情》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荷蘭美景的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

反思一:學生的知識面狹窄,學生、老師都有責任。

在揭示課題時,我把課題寫到黑板上,我想知道同學們對“荷蘭”這個國家知道多少,便問:“你們對荷蘭瞭解了多少呢?”“哪個同學説説看?”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知道者甚少,或者説沒有。本以為這個問題還不是小菜一碟,結果呢?連這個國家是哪個洲的都不知道,跟別説國家的首都、特色了。這時候,我就原因讓同學們自己説,為什麼你們瞭解的知識少呢?有的同學説:“看書少。”其他同學説不上了。我給同學們補充:查找資料的渠道有很多,各種媒體,包括電視、廣播、報刊、上網,查閲圖書,向老師、同學、親戚求助等,可是為什麼就沒去做呢?

可見,讓同學們多讀書,增長知識之外,陶冶情操、開闊視野,好處很多,這是一件必須抓好的事情,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再者,同學們的預習環節做的不夠好,其實,好多同學都自己買的《課課通》,裏面就有“知識加油站”,對荷蘭做了簡要介紹。可是,結果呢?當然了,如何預習,好多同學也不會預習,老師也要給與指導,畢竟學生小,好多知識還需老師教給他們。

反思二:簡單的教,其實是效率很高的一件事情。

教授一篇課文,要抓基礎,字、詞、句,首先要學會。

試想,學生連課文都讀不下來,你再教授精讀感悟,是不是有一種拔高的感覺。我老是怕學生學不會,恨不得把我知道的東西,一股腦教給學生,可是,在課上,讓同學們初讀之後,我檢查同學們的`朗讀情況,結果呢,大部分同學都連朗讀的最基本要求“正確”都做不到,掉字、加字、把字讀錯了,流利、有感情,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要想達到,得費好大功夫,而不可能一節課上上一個周吧。

所以,只能簡單的教,字、詞、句、能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荷蘭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就可以啦。對於,精讀感悟,要慢慢來,有個過程,等時機成熟,同學們的語文水平達到一定高度之後便可以進行。

反思三:因人而教。

班裏面,如果就是像我上面所説的,單純的全班都是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階段,那麼,對於優秀生來説,勢必“吃不飽”,他們應該走向“精讀感悟”階段,可是,怎麼做到呢?再回到過去的複式教學模式嗎: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不同深度的教學內容,不同難度的鞏固與拓展練習,以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語文思想為指引,嘗試因材施教,或許會收到好的效果。但是,我覺得真正做到很困難,不過,在佈置不同的作業方面,可以嘗試。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10

《田園詩情》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

本文每一小節的內容都是一幅恬美的田園畫,那些畫有靜、有動,動靜結合。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的內容畫出來,將語言文字轉換成生動形象的圖像;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做小導遊,將自己所畫的荷蘭風情畫上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從而促使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言語。

當然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並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在學生交流讀書收穫時,我先從理解內容入手,説説“牧場之國荷蘭留給你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學生“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並適時作感情朗讀的指導。

然後繼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如作者寫牛、馬、羊、豬、雞在碧綠草原上的活動,既是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也體現了荷蘭以畜牧業為主的特點,更突出了動物與環境與人和諧的統一。

然後再從寫法上指導,“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語句,為什麼?”讓學生從寫法上來談,感受語言的優美,尤其是擬人手法的運用。最後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語段自覺摘抄並背誦。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11

從揭示課題入手導入新課,激發出自主閲讀的興趣,整體感知課文。在這個基礎上,再次讓學生進一步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較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庭,並能説説自己為什麼喜歡。抓住重點讀懂課文。然後熟讀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兩部分,嘗試當小導遊,形成積累。最後,啟發進行自主性的拓展練習。

對“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反覆讀課文,進一步領會課文,然後討論交流。學生不僅進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繪的田園風光,而且認識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寧靜的人,才不會去破壞自然,才能擁有這樣的'美好生活環境。”

在讀懂課文完成積累的基礎上,讓學生説説“看到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幹什麼?”學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的美好田園風光的熱愛和嚮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薰陶和積澱,學生積極性得到了技法,並且,通過表達,學生學習個性化特徵得到了彰顯,為後續學習明確了目標。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12

近期我班學習了《田園詩情》一文。説實話,這篇課文初次閲讀,不知道在教學中如何操作,通過反覆閲讀仔細品味,越發喜歡這篇寫景的抒情散文了。

在教學中,我首先從課題入手: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什麼是田園?(泛指農村)

什麼是詩情?(指的是詩一般美好的情韻和意境)

什麼是田園詩情?(以優美的.自然景物為描寫對象,精心選擇了極富特色的一系列景觀)

課文描寫了怎樣的景觀?

此時,再讓學生打開書,閲讀課文,師質疑:

課文結尾處説:“這才是真正的荷蘭”。

“那真正的荷蘭是什麼樣子的`”(-於是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增。)

生:我們來到了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看到了-------

生:接着我們又來到了碧綠色的低地------

生:到了傍晚,我們看見------

生:運河之中------

每到一處,引領學生感受荷蘭和諧、優美、寧靜、悠閒的田園風光圖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此時,課文已清晰的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也可老師提出問題共同解決,我緊緊圍繞“這才是真正的荷蘭”入手,把自己的預設與學生的生成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文為本,引導學生多次朗讀課文,進一步領會課文。學生不僅進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繪的田園風光,而且認識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寧靜的人,才不會去破壞自然,才能擁有這樣美好的生活環境”。

因此,對於一篇新課文,作為老師一定要反覆的咀嚼,仔細地品味,找到掌握知識的突破口,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讀懂課文,情感、態度和價值都經歷了一次薰陶和昇華,教學質量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13

《田園詩情》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荷蘭美景的散文。荷蘭一向以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風車之國而聞名於世。文章中着重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抓住了原野上的動物來進行教學,以突出荷蘭牧場之國的特點。然後抓住其它幾處句子,讓學生體會水之國和花之國的美麗。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能通過抓“極目遠眺”這個詞,讓學生一起跟着作者“極目遠眺”,看到了什麼?從而引出其它幾句話的教學,有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各種姿態的奶牛,大片大片鮮豔的鬱金香。從這些比喻句中體會這麼美麗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體會荷蘭不愧為花之國,並引導學生讀好這些重點的詞語和句子。課堂上學生表現得比開始接觸時出色多了,好幾位不太認真的學生都能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讓男生讀這一自然段,因為男生比女生更活潑,比較適合讀出駿馬的氣勢。並讓學生自己找出描寫駿馬樣子的詞語“驃悍強壯、腿粗如樁”,體會到駿馬的強壯,從“隨風飛揚”體會駿馬奔跑的速度很快。在這裏,我本想讓學生説“駿馬在原野上自由自在地奔跑,文中有個什麼詞語告訴我們了?”從而引出“自由馳騁”,可在課堂上卻變成了引讀,學生對理解“自由馳騁”、“駿馬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的深度不夠。還有為了更好地感受駿馬自由馳騁,準備出示的徐悲鴻的八駿圖和奔馬圖,可在教學的`時候忘了出示,影響了對“自由王國”的感悟。

在教學地五六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會了周圍環境、人、動物的靜,這是荷蘭夜晚的特點。但這一部分的過渡銜接不是很好,部分句子理解的不夠,只是引讀或教師直接講述過去了,説明我在做課件和整個教學過程中還不夠仔細,對教學設計還不是很熟悉,沒有做到熟記在心。特別是過渡語和評價語言還比較欠缺。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14

《田園詩情》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抒發了作者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詳生活的讚美和嚮往之情。備課時,我總覺得這篇課文很難教,如何讓學生領略課文這麼美的句子?如何讓學生深切體會到荷蘭的美?等等。後來,我想,在板書設計和關鍵字詞上得多加推敲,這樣理解起來可能更輕鬆些。

一、充實板書

理清課文脈絡,板書設計是很重要的,認真設計板書,這是我每堂課必做的功課。這篇課文分別從草原、低地、傍晚等幾個部分,展示了荷蘭的田園風光。每一個美景,都可以分解出幾幅美麗的畫面,於是,我設計了讓學生讀段落並給畫面取名的語文活動,這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加速閲讀,加快理解。經過討論交流,板書相機生成。如下:

水之國 草原:奶牛温情圖、鬱金香圖 美麗

花之國 低地:駿馬活動圖、家畜圖 自由 真正的荷蘭

牧場之國 傍晚:擠奶圖、田園夜色圖 安靜

二、抓關鍵詞悟情

教學這篇課文,我抓住了重點詞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進行了充分朗讀,因為文中有不少的好詞好句,比如“成羣的駿馬剽悍強壯,腿粗如樁,鬃毛隨風飛揚。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運河,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自由馳騁。遼闊的原野似乎歸他們所有,他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通過朗讀,學生體會到了駿馬的強壯。在朗讀的`基礎上,我問他們:“從哪體會到的?”他們再去讀,再去找,找到了“剽悍強壯”“腿粗如樁”這兩個詞。我又問:“你還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又讀,讀出了馬多、馬的自由。在分析的基礎上,再讓他們去朗讀課文,去看圖,就更有感覺,理解得更深刻了。

遺憾:有些孩子平日閲讀量不大,所以閲讀能力也很一般,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發現這些孩子的邊閲讀邊思考的能力也比較欠缺。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總會一天比一天好!

田園詩情教學反思15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了具有“歐洲花園”美稱的荷蘭。文中優美秀麗的田園風光,充滿詩情畫意的文字,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真情地抒發了作者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詳生活的讚美和嚮往之情,讓我帶領我的學生一遍又一遍地捧着不忍放手,以至於深深地陶醉其間。

《田園詩情》這篇課文結構簡潔,脈絡清楚,便於學生掌握和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更適合學生在今後的作文中區學習與借鑑。教學過程中,我依據新課標中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的要求,藉助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精心指導朗讀,通過學生反覆地朗讀,提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教學課文中的奶牛圖,鼓勵學生展開想象,配合優美的草原圖,讓學生真正理解草原的柔軟和舒適,感受到“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 美。在指導學生體會鮮豔的鬱金香時,我充分藉助五彩斑斕的鬱金香圖片,在視覺上給學生以衝擊,激發學生去感悟的熱情和慾望。再次邀請學生朗讀時就水到渠成,娓娓動聽,飽含深情了。

教學第三自然段駿馬圖,剛開始讓學生讀,總有種柔弱無力的感覺,學生不能表達出力量之美呢速度之美。雖然成羣的`駿馬奔馳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這種自由馳騁的氣勢十分壯觀,但是光靠語言的表達不能顯示出其隱含的魅力,剛開始幾位學生包括男同學讀都不能讀出駿馬奔騰時壯觀場面。為了激發學生的激情,我就抓住文中“驃悍強壯、腿粗如樁、沒有能阻擋、自由馳騁”等關鍵詞,配上課前蒐集的駿馬單圖、羣圖以及視頻,讓學生交流、感悟,此時學生情緒高漲,再來朗讀時,一幅幅駿馬奔騰、灑脱、飄逸的畫面躍然課上,朗讀精彩而富有強勢,並且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裏了。

這堂課,讓自己體會到在課前課後要多思考多用心,深入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的教學實際,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的課、成功的課。再就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多給學生創造一些鍛鍊的機會和實踐運用的機會。讓他們能將所學的語文知識巧妙地積累,再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靈活地運用,不僅能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能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