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計劃彙編9篇

來源:文書谷 6.23K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將帶着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教學計劃彙編9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四(1)班共有學生56人。通過上學期的語文學習,全班學生基本養成了較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特別是在習作方面,大多數學生基本養成了堅持寫日記、堅持每天讀書的習慣等。因此,本學期需加大對幾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儘快促使他們跟上學習進度,使之成為思想進步,成績合格的學生。

從整體看,大部分同學要求上進,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但發言面不廣,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本班約有五分之一的同學學習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慢。部分學生還沒有養成主動閲讀的好習慣,閲讀量不夠豐富,知識面較窄。本學期需要在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多化力氣,力求改善。

二、教材分析:

1、突出學科特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冊教材與上冊教材一樣,還是習慣、課文、習作、單元練習4大塊。本學期,國小階段一以貫之的“習慣篇”安排了“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兩個專題,既有閲讀方面的習慣,也有勤於動筆的要求,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立足打好素質基礎,藴含着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洋溢着濃厚的時代氣息,為學生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語言和精神“礦藏”。“習作”部分也透發出濃濃的人本情懷,還“習作”以應有的地位,編寫專門的“習作課文”置於“練習”之前,其設計中的“三多一少”(即:多一些童貞和童趣;多一些體驗和生活;多一些合作和探究;少一些要求和限制。)折射出“課標”倡導的讓學生“自主習作、樂於表達”的理念,“兩個結合”(長短結合——一方面致力於長期積累,不急於求成,另一方面也因“課”制宜,搞一些遷移性小練筆。“長線”貫穿始終,“短線”相機滲透;既有專門的習作訓練,也有隨課文安排的片段練習。)體現了對讀寫結合規律的尊重。“練習”中一般設置“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和“學寫毛筆字”等內容,一方面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聽説讀寫的基礎,另一方面重視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養,使每一課的教學都能讓學生完成一次心靈的裝備,讓諸如正義、愛心、孝順這些永恆的東西根植於心靈深處,讓語文教學成為有根的教育。

2、立足夯實基礎語文是一個文字符號與情感、文化融為一體的多彩世界。根據語文豐厚多維的人文因素都藴含在語言文

字之中的'特點,教材堅持“基礎性原則”:精選最基本的最具生成功能的對學生終身發展都有用的東西,作為教學的主幹內容,來構建教材的主體框架。在注重為學生打好語文的“工具性”基礎的同時,人文教育因素藴含其中:識字,運用多種方式,展示漢字魅力,使學生對漢字產生興趣並接受文化的薰陶;寫字,在寫好字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好習慣、涵養好性情;讀書背誦,對於學生學習語言、積累經驗、讀書明理都大有裨益;習作,鼓勵學生説真話、抒真情,既是歷練語言,更是學習做人;習慣,着眼於學生一生的發展,在使學生終身受益的養成教育中實現最重要的人文關懷。因此,本冊教材一如既往地抓住語文學習的基礎和關鍵,立足基礎,放眼長遠,突出了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和複述課文,突出了鋼筆字描紅,突出了綜合性的語言積累、運用或實踐活動,不求花樣翻新,務求實在管用,幫助學生打好紮紮實實的語文基礎。

3、強調根本手段語文教學首要的一條就是藉助人自身所具備的聽、説、讀、寫的基本條件,強調用好朗讀、默讀、複述、背誦等基本手段。當然,並不排除在教學中採用各類必要的輔助手段,但是,必須抓好根本手段,才算抓住了語文教學的“牛鼻子”。

本冊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為學生學習祖國文字,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和諧地發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冊課文篇幅短小,語言規範,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複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細緻,饒有童趣,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瞭如下內容,朗讀、背誦、默讀、複述、用鋼筆描紅、讀抄常用詞語、小練筆等。

習作教材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為宗旨,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的方式上力求靈活多樣,在操作練習上提供多種選擇,在評價上強調要求適度。單元練習以綜合性為主,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成語和古今詩文的讀讀背背、口語交際等,意在豐富語文教育的內涵,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各單元還都安排了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內容。各練習既相對獨立,又自成系列。

學用字詞句方面,是將識字寫字與詞語句式等內容綜合起來,讓學生在學和用的過程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激發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讀讀背背方面,採用了兩種形式:一是每單元安排8個成語或有積累價值的詞語,在內容上有一定聯繫,又壓韻上口,二是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閲讀材料,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寫鋼筆字的方法;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致志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閲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主動識字的習慣。

(5)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説好普通話。

(2)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本冊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説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説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口齒清楚,有禮貌。

5、閲讀。

(1)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習作。

(1)留心周圍的事物,樂於書面表達。

(2)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

(3)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歎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儘量把標點用正確。

四、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按課時提出教學目的要求,突出重難點,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課堂上學生多讀多講,教師儘量少講精講。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着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説讀寫的聯繫。要讓學生通過新聞記者學表達,從讀中學寫。用好例文,讓學生從中學到寫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幾種連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學完課後總結,如理解重點詞語讀懂句子,讓學生多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詞語接龍”等

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有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是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於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於被老師和家長牽着走,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三冊。全冊教材包括了“骨骼與肌肉”、“養蠶”、“物體的運動”、“無處不在的力”、“調查與預測”5個單元,由3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和課時情況:

第一單元“骨骼與肌肉”共5課時,具體包括:骨骼(1課時),關節(2課時),肌肉(1課時),骨骼、肌肉的保健(1課時)。

第二單元“養蠶”共4課時,具體包括:我們來養蠶(1課時),給蠶寶寶記日記(1課時),我們來抽絲(1課時),養蠶經驗交流會(1課時)。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共6-7課時,具體包括:一切都在運動中(1課時),運動的快慢(1課時),運動的方式(1課時),小車的運動(2課時),擺(1-2課時)。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共7-8課時,具體包括:力在哪裏(1-2課時),物體形狀改變以後(1-2課時),蘋果為什麼會落地(1課時),摩擦力的祕密(2課時),降落傘(1課時)。

第五單元“巖石和礦物”共3課時,具體包括:調查(2課時),預測(1課時)。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三、目的`要求。

1、通過本冊教學,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進行有依據的推測。

2、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學會認識事物的性質。

4、學會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

5、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事物按一定標準排序和分類。

四、教學措施:

1、以“研課標,説教材”活動為主線,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繼續貫徹“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以教學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我校新課堂為載體,加強課堂教學研討,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圍繞我校教導處提出的教研活動主題開展研究活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理解,獲取知識,積累學習方法,充實學習情趣,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加強教研組建設,以爭創優秀教研組為動力,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聚集全組教師的智慧,努力使政治教研組在有朝氣、有創新精神、團結奮進的基礎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理論學習。全體組員應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逐步摸索出適應新教材,重視學法指導。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教學方法。

2.構建政治學科“三步導學”個性化有效教學模式,注重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規範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組織本組教師認真學習教學常規,規範教學過程。抓好“備課”、“上課”、“課後練習”等主要環節。集體備課,優化組合,注重課堂效率,培養學生樂思、善思的學習習慣。

三、工作目標:

1、通過主題性研討活動,有針對性的解決教學中的疑難雜症。

2、通過專家引領,共同研討,提高政治學科的教學水平,確保完成學校提出的各項指標;

3、立足課堂,讓學生輕輕鬆鬆學政治;

4、深化政治課題研究,進一步提高政治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提升政治教師科研素養;

5、激勵全組成員不斷反思教學,總結教學經驗,促自身專業成長。

四、 教研活動主題: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教研

1、如何讓教師輕鬆教學。

2、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

3、如何提高小組學習效率。

4、如何發揮現代媒體教學的優越性。

5、推廣和普及實驗教學。

五、教研形式:

1、讀書筆記:每月第一週教研活動為摘抄相關文章。每次活動前,教研活動的組織者為本組人員準備好學習資料,力求“含金量要高”,讓老師們在學習中得到提高。

2、觀看視頻:圍繞教研主題,每月第二週活動組織者準備好相關視頻資料(專家講座、課堂實錄……),本組成員邊看邊做好筆記。

3、説講評課:每月第三週教研活動為50歲以下40歲以上教師示範課的時間。本次活動的組織者,精心備課,必須運用多媒體進行公開課教學。再用25分鐘全組成員評課。(講課按年齡由小到大,評課按年齡由大到小,講課教師提早精心準備。)

4、每月第四周由本組年輕教師進行公開課展示,全組成員聽評。講課除運用多媒體外,要體現小組學習過程。

5、聽課:

(1)35歲以下教師每週至少聽2節課,每學期不少於20節課。

(2)50歲以下35歲以上每週至少聽一節課,每學期不少於15節課。

(3)各級領導聽推門課。

6、教學教研總結:每學期,各位教師結合每次教研活動的'內容,寫出工作總結。

7、參加校級以上各類形式的教研活動。(課題研究、聯片教研、曬課等)

六、工作內容:

(一)加強教研常規管理,進一步形成政治教學的研究氛圍

1、抓好教研組的常規工作,定期舉行教研活動,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定期檢查備課筆記,教研組內交流教案,定期分析教案的質量。

2、抓好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要在教材分析、教學資料、備課、講課、生活等方面多給以幫助,並在思想上多給以關心,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使他們儘快成為政治教學骨幹。

3、搞好各年級組的集體備課活動。使每一次的活動有內容,有實效。真正做到三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和研究教法。

4、加強課件的製作、應用,資源共享,推廣多媒體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建立交流平台,鼓勵組內教師利用網絡技術,開拓視野,充實自己,提高業務水平。

(二)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政治教學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着重於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這就要求我們在政治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着眼於培養學生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本學期,我們將組織教研組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有關理論與實踐的書籍,經常開展交流與研討活動,根據學科特點開展“課堂教學的研討”活動,通過對話爭辯、思維碰撞,羣策羣力,讓教師的教學有章有法,有規有矩。組織全體老師利用校本教研時間認真學習“小組合學習”的理論,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學期將組織開展“骨幹教師課堂教學示範課”活動。內容為“説課——上課——評課”。並以此為契機,鼓勵每位教師經歷“研究——反思——再研究”的過程。

教學計劃 篇4

次課 題

(或章節單元)教學時數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分析配合活動備註

第1周

第五章 烴

第一節 甲烷4瞭解有機物的組成、性質、結構及變化特點

2.瞭解甲烷的結構式和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

3.掌握甲烷的化學性質、掌握取代反應

1.甲烷的化學性質

2、甲烷的分子結構、取代反應結構模型、媒體、實驗演示

第2周

第二節 烷烴51.掌握烷烴的組成、結構、通式及烷烴性質的遞變規律

2、掌握烷烴、烴基、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和同分異構現象

3.掌握烷烴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則和命名方法。1.烷烴的組成、結構和性質

2.烷烴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和烷烴命名。結構模型

第3周

第三節乙烯 烯烴41.掌握乙烯的分子組成、結構、重要的化學性質和用途。

2.掌握乙烯的實驗室製法和收集方法。

3.認識乙烯同系物的組成特點、重要化學性質的共同點及物理性質隨着碳原子數的遞增而呈現規律性的變化。乙烯的結構、化學性質、加成反應。結構模型、媒體、實驗演示

第4周

第四節乙炔 炔烴41.掌握乙炔的分子組成、結構、重要的化學性質和用途。

2.掌握炔烴的結構特點、通式和重要性質

3.瞭解聚氯乙烯的製備方法及用途

1. 乙炔的結構和主要化學性質

2. 乙炔的實驗室製法結構模型、媒體、實驗演示

第5周

第五節苯 芳香烴51.掌握苯的結構和重要化學性質,並能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問題。

2.瞭解芳香烴的概念,學會整理、概括、比較的方法

3.瞭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學性質,通過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學習和比較,領會共性和個性的關係。1. 苯的結構和化學性質

2. 苯的同系物及苯環與側鏈的相互影響媒體、實驗演示

第6周

第六節石油的分餾及本章的複習71常識性的認識石油的分餾及產品和用途

2.瞭解我國石油化工發展的概況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石油分餾的基本原理媒體、實驗演示

第7周

第六章烴的衍生物

第一節溴乙烷 鹵代烴51.瞭解烴的衍生物和官能團的概念。

2.以溴乙烷為例,掌握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

3.瞭解鹵代烴的一般通性和用途,並通過有關鹵代烴數據的分析,培養分析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鹵代烴的化學性質及在解決化學問題中的應用結構模型、媒體、實驗演示

第8周

第二節乙醇 醇類5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學性質。

2.瞭解醇類的一般通性和幾種典型的醇

3.通過學習乙醇的化學性質,推出醇類的化學性質的通性,滲透“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觀點,培養辯證思維。乙醇的結構和乙醇的化學性質結構模型、媒體、實驗演示

第9周

期中複習71.烷烴、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

2.鹵代烴的化學性質和醇的化學性質烴類的化學性質及兩種衍生物的化學性質試卷、練習

第10周

期中測試

試卷分析5

試卷分析

習題訂正

第11周

第三節 有機物分子式和結構式的確定51.瞭解確定有機物實驗式、分子式的方法,掌握有關確定有機物分子式的計算。

2.通過學習有機物分子式、結構式的確定方法,掌握科學學習的方法。有機物分子式確定的計算。媒體

試卷練習

第12周

第四節 苯酚41、瞭解酚類的定義,瞭解苯酚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2、掌握苯酚的分子結構

3、掌握苯酚的化學性質,能從苯酚的結構特點分析、解釋苯酚的性質。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1、苯酚的結構特點和苯酚的.化學性質

2、羥基與芳香環的相互影響引起的性質變化

結構模型、媒體、實驗演示

第13周

第五節 乙醛

醛類51、瞭解乙醛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2、掌握乙醛的分子結構

3、掌握乙醛與h2的加成反應,乙醛的氧化反應

4、瞭解醛類和甲醛的性質和用途

乙醛與h2的加成反應,乙醛的氧化反應

乙醛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實質

實驗,媒體

第14周

2、理解酯化反應

3、瞭解羧酸的分類、組成、性質

4、瞭解酯的組成、結構、性質乙酸酸性、酯化反應原理、酯的水解反應實驗

第15周

第六章的複習5各種官能團的性質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官能團與性質的關係練習

第16周

第七章

第一節葡萄糖 蔗糖

第二節 澱粉 纖維素51、瞭解糖類的組成和分類,掌握葡萄糖的結構式,瞭解葡萄糖的還原性

2、瞭解食品添加劑和人體健康的一些知識

3、瞭解澱粉、纖維素的重要性

4、瞭解澱粉、纖維素主要用途以及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意義

1、葡萄糖的結構,葡萄糖的銀鏡反應和酯化反應

2、澱粉、纖維素的水解反應實驗

第17周

第三節 油脂

第四節 蛋白質51、瞭解油脂的組成和結構,瞭解油脂的化學性質和用途,瞭解肥皂和合成洗滌劑的性質及用途

2、瞭解蛋白質的組成、性質及用途

1、油脂的氫化反應和水解反應,油脂的組成和結構

2、蛋白質的性質、組成

第18周

第八章 合成材料6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和基本性質

1、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

2、根據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分析、判斷單體的結構簡式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類型

媒體

第19周

有機化學複習5能根據結構判斷物質的性質,並根據性質推斷物質結構

能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分析、理解

能形成知識鏈,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各種有機物結構與性質的關係練習

第20周

期末考試

教學計劃 篇5

少年兒童是歌唱訓練的最佳時期,通過歌唱既能陶冶情操、激發智商,培養其積極、健康、活潑向上的審美情趣,又能培養少兒的獨唱、合唱、舞台表演能力。

一、教學目標:

主要是經過系統的學習唱歌,通過嚴格的氣息、發聲等方面的科學訓練,建立完善的歌唱狀態,最終使學生達到歌唱收放自如、聲情並茂,上台盡情演唱的水平。

二、教學內容:

第一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教學法通過培養孩子興趣為主的基礎上,配合少兒聲樂考級教材練習氣息、面部表情、口型等讓孩子能夠正確發聲,在音準和節奏上有所提高並能夠流暢熟練自然的演唱歌曲。

學習曲目:《划船歌》《小紅帽》《數鴨子》 《粉刷匠》《小星星》《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小雨點》等

第二期:主要學習歌唱的各種演唱技巧,包括歌唱咬字、歌曲換氣等,讓孩子對歌曲有一定的理解。教師還會教孩子一些基本動作,使孩子能夠在歌曲中靈活運用。

學習曲目:《賣報歌》《大樹樁你有幾歲》《金孔雀》《祖國祖國多美麗》《幸福的花朵》等

第三期:主要學習歌唱中歌曲的藝術表現、感情在歌曲中的運用。歌唱表演以及舞台風度等,讓孩子能夠在舞台上盡情表演。

學習曲目:《造月亮》《春天的孩子》《小白船》《小螺號》《童年是什麼》等。

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遵照高中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育人第一,升學第二。全面落實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2)面向全體學生

(3)倡導探究性學習

(4)注重與生活實踐的聯繫。

二、任務和目標

本學期教研室下達的任務是授完生物必修1—《遺傳與進化》。我們的計劃是在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還要實現一下目標:1、首先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學生從興趣出發,主動參與課堂,自主學習。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學習習慣決定學生的一生。要教給學生了解生物學特點,並掌握學習生物學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漁”。3、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使學生紮實地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為培養學生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4、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學習,將探究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努力開全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注重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的聯繫,培養學生遷移和運用知識的能力。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學。核心概念對學生概括和運用知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須加強核心概念的教學。

三、教情、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校高一生物教師得到充實,由兩位生物教師擔任生物的教學任務,可以説壓力很大。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我們生物備課組將加強集體備課,未經集體備課的課不上。我們平時要加強對課標、教材的研究,確保準確把握教材,少走彎路。

我校現在有學生530人左右,男女比例接近1:1,有10個教學班,其中文化班8個,藝體班2個,每人5個班,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進步,但總體來説,學生基礎較弱,學習習慣不好,智力水平還可以,學生的自治能力較弱,學習方法欠缺。

四、完成目標任務的具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每週有一次大集體備課:確定下週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習題(考慮學生的實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做不同的試題)、作業情況;協調各班的進度;反饋上週各班學習情況、完成作業的情況;安排下週的觀摩課,評課的時間、地點。

2、改進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班找出2名生物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然後進行總結,介紹給學生,讓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方,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染力)。

3、加強學生生物實驗的能力:課上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操作事項的説明,課下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教師提前準備好實驗材料,學生在週六、週日去實驗室做實驗)。

4、自我發展:本學期除了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學校的學習任務之外,我要通過報刊、網絡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積極參加各類教科研,積極撰寫教學論文、認真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5、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原則在學生自動報名的基礎上開展活動。活動每2周開展一次,時間利用課外時間(晚上7:30—8:30),開展的內容包括:學習方法指導、重點難點突破、典型習題點評、講座等等。

教學計劃 篇7

1、跳躍運動包括哪些項目?

2、最早興起的跳高姿勢是什麼姿勢?

3、跳遠技術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田徑

一、跑

通過學習途中跑和彎道跑,逐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術;發展速度、耐力、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培養吃苦耐勞、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等良好品質。

1:

A、弓箭步走路20米×2B:高抬腿跑10———15米×2

C:30———50米加速跑D:遊戲:聽數找朋友。

2:A:學習站立式起跑。B:變速跑:男1000米,女士800米跑。

3:A:學習站立式起跑,B:學習彎道跑技術。

4:A:50米×(2———4)次B:越野跑1200———18000米。

5:A:圓周跳繩接力練習。B:計時跑男1000米,女800米。

6:考核:男:1000米;女:800米。

一、跳躍

通過各種練習基本掌握蹲踞式跳遠技術;發展彈跳素質,提高跳躍能力。

1、A:學習蹲踞式跳遠。

2、“騰空步”練習。

3:複習“騰空步”技術。

4:學測步點;蹲踞式跳遠練習。

5:複習蹲踞式跳遠。

6:考核:蹲踞式跳遠。

三、投擲

學習原地推鉛球技術,通過練習初步瞭解原地推鉛球的動作要領;發展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

1、學習原地推鉛球(以右手為例)。

2、原地對實心球。

3、A:雙腳跳躍練習。B:推鉛球。

4、A:雙人跳起移動練習。B:推鉛球練習。

5、考核:原地推鉛球。

四、體操:支撐跳躍。

通過支撐跳躍動作的練習,主要提高支撐跳躍基本能力,掌握支撐跳躍的方法,學會保護與幫助,基本掌握屈腿騰越動作技術,發展踏跳能力。

1、A:踏跳、推手練習。B:單手推牆練習。

2、A:跳上成蹲撐,向前挺身跳下。B:蹲撐、抱腿、挺身跳。

3、跳上成跪撐挺身跳下。

4、A:複習(同上)。B:助跑練習。

5、屈腿騰越跳箱。

6、複習(同上)

7、考核:屈腿騰越跳箱。

五、籃球

學習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和單手肩上投籃球,進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能力,掌握基本技術。通過各種移動步法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協調、靈敏素質;通過教學比賽,鞏固已學基本技術。

1、A:複習各種移動步法。B:複習體前變向運球。C:學習體前變向運球。

2、A:複習先進間體前變向運球。B:學習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

3、A:複習原地單手肩上傳接球。B:複習原地肩上傳接球。

4、A:複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B:學習急起急停。

5、A:學習跨步和轉身。B:複習急起和急停。

6、A:複習跨步和轉身。B:綜合練習。

7、籃球教學比賽。

六、排球

鞏固移動、傳、墊球技術,改進正面下手發球技術。基本掌握正面上手發球技術,初步瞭解正面扣球技術。發展力量、速度、靈敏、協調等素質。

1、A:複習移動。B:複習傳、接球。

2、學習正面上手發球。

3、複習正面上手發球。

4、發、墊球練習。

5、A:複習體側墊球。B:傳、墊球比賽。

6、學習原地正面扣球。

7、複習原地正面扣球。

8、排球教學比賽。

七、韻律操和舞蹈

學習第二套少年韻律體操,進一步提高節奏感和表現力。

1、複習少年韻律操1。

2、學習少年韻律操2第一段。

3、學習少年韻律操第二段。

4、A:複習少年韻律操一、二段。B:學習第三段。

5、複習少年韻律操(二)。

6、進行全套韻律操的總複習。

八、民族傳統體育

1、學習青年拳第一段1———5動。

2、A:複習青年拳1———5動。B:學習6———9動。

3、A:複習青年拳1———9動。B:學習班10———16動。

4、A:集體複習青年拳1———13動。B:學習14———17動。

5、A:複習1———17動。B:l學習18———20動。

6、複習青年拳第一段。

7、(同上)

形體訓練

初步瞭解基本手位與基本步法的動作方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發展協調性和團結合作精神,引導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

1、基本手位。

2、基本腳位。

3、綜合形體訓練。

4、複習形體訓練。

教學計劃 篇8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堆煤的情景圖,圖中標明煤的重量為1噸,一個炊事員説:“這堆煤計劃燒40天。

”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後來在實際燒的過程中,情況發生了變化,你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變化嗎?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在情景圖上加上另一個炊事員的對話框:“由於改進爐灶,每天節省5千克。

”你們知道發生了什麼新情況嗎?根據上面的情景,你能編出應用題嗎?根據學生的編的應用題,選出與例2有似的問題(1)讀題,審題,分析數量關係要求改進爐灶後,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

要知道哪兩個條件?我們應該先求什麼?(2)你用什麼方法來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係?(3)讓學生嘗試解答。

2、如果把題目裏的第三個已知條件和問題改成“改進爐灶後,這批煤比原計劃多燒10天,每天實際燒煤多少千克?”該怎樣解答?

(1)讓學生自己分析數量關係後列式解答。

(2)講評時讓學生説出分析過程。

(3)引導學生看一看例2與改編後的.題目的聯繫和區別

3、做一做

(1)讓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2)指名板演,其餘做在本子上,幫助學困生。

(3)集體評講。

三、課堂練習

1、新華鄉計劃25天修渠道1350米,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21米,實際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務?要求出實際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務,必須先算出下面的哪個問題?( )怎樣算?再求哪個問題?(1)實際要修多少天?(2)實際每天修多少米?(3)提前幾天修完?

2、有一堆化肥,原計劃每天生產1.8噸,20天完成,由於改進技術,每天比計劃多生產0.2噸,實際多少天完成?

四、作業:

課本第51頁的1——5題

教學計劃 篇9

高一音樂教學計劃【1】

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我校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教學計劃。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須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

以往教學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為“以學生髮展為本”。

二,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中國小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別於專業音樂教育。因此,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乃是中國小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基於這種教育理念,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必須面向每一箇中國小生。其中包括那些對音樂並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音樂課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為此,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所以,一切音樂教學活動都不應該強求一致,應該允許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這一切,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相輔相成。

三,鑽研教材編寫的思路。

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Ji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為中心

為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

高一音樂教學計劃

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國小的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寬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名淺入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需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往往偏重於藝術實踐的結果,而對實踐過程的教育價值重視不足。故此,我們不僅要重視藝術實踐的最後結果,也要重視實踐的過程,重視這個過程中的探究與創造,重視過程的教育價值,做到“結果”和“過程”並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賞教學中要加強探究性、創造性活動。在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中國小的音樂創造非專業意義上的音樂創作,主要表現為即興演唱、演奏和形體動作(律動、舞蹈),也表現為旋律的編創,以及對音樂的不同演繹。

高一音樂教學計劃【2】

新學期已經到來,為了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本學期制定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的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並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得到健康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歌譜的能力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6、初步接觸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二、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