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5篇

來源:文書谷 4.04K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5篇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可愛,課堂上他們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孩子們對於教師介紹的這些家鄉風情的知識十分感興趣。校本課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識拓寬了學生視野,增長了學生的知識。我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具有愛我家鄉、具有保護海洋,從我做起的職責心

二、教材分析

根據我校學校、教師、學生、等實際情景,自主教學,教學資料以海洋生物環境為主題,引導低年級的學生了解海洋知識。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必須的衞生常識

2、培養學生熱愛海洋的生活情趣,樹立保護海洋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海洋常識。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錄音機等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習新知。

2、改變常規教學模式,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動腦想想,動口講講,動手做做,動腳走走,自主學習,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忙,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充分發揮學習夥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習,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勞動的樂趣。

六、教學進度

每兩週一課時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帶給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取和資料選取,體現教育資料的多元性和選取性。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探索網絡環境下校本課程開發的新途徑,反思自身實踐,外部經驗,堅持在改革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發展,以校本課程開發為突破口,逐步把我校建成辦學上的高標準、教學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長上的高質量、社會上的高信譽為標誌的特色校園,使教師參加課程的開發,贏得繼續教育的良機,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儘可能地培養出有個性、有特色、學業有所長的未來人才。

二、實施目標:

1、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學會交往,在合作中學習;培養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養成自我認同感和堅毅的品質。

2、提高校園管理者、教師開發、設計、實施校本課程的潛力,個性是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爭取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撰寫有特色的案例。

3、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過分看重學科成績的傾向,以學生全面及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來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創造一種更適合學生需要的育人環境。

三、校本課程資料:

目前我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有:經典詩詞賞析讀本《書香小筠》綜合實踐活動教程《我動手我快樂》心理健康教程《聆聽花開的聲音》《淡墨痕》。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從校園實際出發,結合整體建設發展的目標設立了以下各學段校本課程資料安排:一至二年級是《書香小筠》三至四年級是《我動手我快樂》五年級是《聆聽花開的`聲音》

今後我們將在這基礎上陸續開發《禮貌禮儀》、《愛我梨鄉》、《數學與生活》等系列校本課程。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對校本課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相關項目開發小組,設立組長,在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用心組織運作,撰寫方案,組織人員,落實編寫任務,反饋信息,充分發揮作用。

2、用心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和校本培訓,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舊課程理念,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好處和目的,明確如何開發校本課程,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3、加大對校本課程開發的經費投入,設立專項撥款,立項撥款;鼓勵教師結合家鄉特點、校園特色自立、自報項目,並給予經費支持,對錶現突出,有創新的教師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獎勵。

4、嚴格校本教材課程設置。把校本課程納入正式課表,保證有課時,有教師,有文本,有計劃;同時,根據實際狀況,可有計劃地靈活使用課時,對有些課作彈性化處理,使校本課程進入良性的發展軌道,並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資料,積累經驗,不斷充實完善、提高校本課程的質量。

5、堅持校本課程研討制度,把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作為校園的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年內舉行至少四次校本課程研討活動,並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資料,有總結,有課題。

6、用心營造校本課程開發氛圍,校本課程的限定項目和自主項目有機結合,挖掘教師內在潛力,提倡教師獨立或合作申報項目,校園領導部門及時給予技術與經費方面的支持。

7、校園的各部門、各條線用心地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帶給有利條件,如圖書館、電腦房、科技室等,專任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要充分利用,校園應給予有力的支持。

五、校本課程實施的組織和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實施,教學管理人員隨機聽課、測評,發現問題及時溝通。

2、任課教師邊工作邊培養有經驗的老師、骨幹帶新教師;任課教師之間互相聽課,互相學習。

3、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撰寫校本課程案例、論文。

4、明確課堂常規,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要做到“三不,兩認真”:不遲到,不上沒準備的課,不隨意調課、代課;認真編寫教案,認真蒐集課程資源上好課。

5、校本課程小組及教導處將採取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方式定期把檢查結果予以反饋。

6、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有記錄。

六、校本課程的評價

本學年將在校本課程的評價方面作一些嘗試,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對課程開發實施者的評價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

3、對課程的評價召開校本課程評估會議,不斷完善我校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3

 一、一般內容

1、主講教師:魏茂豔

2、教學材料:十字繡

3、課程類型:動手操作類

4、授課時間: 2課時/2周,授課18課時,評價與學分認定2課時

5、授課對象:三年級學生

二、具體內容

 (一)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課程的實施,瞭解十字繡編織的基本方法,利用十字繡編織出各種有趣的圖案。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開拓藝術視野,陶冶藝術情操,讓知識啟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課堂成為展示學生自我個性的舞台。

2、知識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小組合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提高他們的創作興趣和能力。工藝造型除了美學外,還涉及到數學、物理、自然、歷史等學科知識,同時,還要求具備一定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學生從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素質培養。

3、能力目標:可以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製作技能、技巧,訓練

學生的手腦並用能力。學生通過熟悉材料性質,學習使用工具,到成功製成工藝品,會變的心靈手巧。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十字繡的方法、圖片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審美方法。

5、人格目標:對學生進行愛勞動、愛藝術的思想品德教育,培

養學生耐心、細緻、有毅力的優良品質,養成耐心細緻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

(二) 課程內容

十字繡是一種起源於歐洲的手藝,具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四世紀,十字繡從土耳其經由意大利在歐洲傳播開來,最初是在宮廷中風行,後來傳入民間,廣泛流行於歐洲和美國以及亞洲等國家和地區。最早的十字繡是用從蠶繭中抽出的蠶絲線在動物毛皮的織物上刺繡,這種十字繡在許多國家被人們用來裝飾衣服和傢俱,由於各國的.文化不盡相同,隨着時間的推移,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無論是繡線,面料的顏色還是材質,都別具匠心。十字繡在二三十年代曾經是歐洲女性的至愛,現如今再度受到矚目,為大眾所喜愛,是因為它是一項易學易懂的手藝,受到不同年齡層的人的喜愛。

校本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動手以及動腦能力。而十字繡這一活動能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陶冶他們美好的情操,提高對事物的欣賞能力和辨別能力。十字繡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實踐課程,尤其重視操作訓練。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審美上的衝擊力,更是培養人具有耐心、細心、恆心等優良品質的好途徑。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整體性特點要求對任何主題有探究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應當立足於人的個性的整體性,立足於每一個學生人健全發展。而十字繡正是具備了這種整合的條件,所以我校開設十字繡校本課程。旨在提高同學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同學們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耐心細緻的處事方式和奧運精神,弘揚傳統文化。十字繡課程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實踐課,尤其重視操作訓練,所以我們安排了讓學生合作,以自己喜歡的組合形式進行練習、交流、展示,培養實踐、合作、想象的能力,發展他們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供直觀形象的畫面,培養學生學會欣賞美、體驗美和創造美。

 (三)課程實施建議

1、實施方法:

(1)買材料

(2)講解

(3)教師師範

(4)學生實踐

2、實施形式

(1)分組訓練、實踐。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參加訓練、實踐

(2)教師設計、講解。基於對課程的認識、設想、開發等原因,校本課程的設計應以教師為主。當然設計應盡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延伸、拓展。

(3)學生操作。校本課程是為學生髮展開發的,學生對設計教學內容、步驟有較濃的興趣,教師提供一定的目錄、內容,讓學生挑選擅長或感興趣的項目設計活動、情景,給予學生充分參與課程設計的權利,調動學生積極性。

採取哪一種形式或哪幾種形式,沒有固定的程式,應根據具體環境、場合、學生實際而定,不可拘泥於形式,形式應服從於內容、任務,服務於學生髮展。

 (四) 課程要求

1、內容一定要符合學生髮展需要。

2、形式上要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

3、突出實踐性。

4、注重知識、能力、態度之間的聯繫。

5、運用激勵性語言。

6、學習、訓練的過程應成為學生社交口語能力發展的過程。

 (五)課程評價

1、評價內容

(1) 學生參與的態度。

(2) 學生動手的能力。

(3) 學生操作的熟練程度。

2、評價形式

(1) 學生自評:學生自我對照參加本課程以來的變化,自己對自己評價。

(2)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訓練實踐的態度(投入程度),運用技巧的能力,給學生適當的評價。教師可以用檔案袋、成績冊、記分等方式對每位學生的表現簡單記錄,作為評價依據。

(3)學校評價:可以是學校瞭解本課程情況的方式,也可以是學生在學校某寫活動中特長髮揮,得到學校的認可、肯定。

(4) 學生評價:學生根據作品,給予認為合適的評價。

(5) 他評:指家長、社會等對學生的評價。

(6)本校本課程將學生的參與過程與態度情感作為評價首位,設置“優秀、良好、合格”三個等第。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4

一、學情分析:

女紅組共有學生16人,他們天生活潑好奇,課堂上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對於不明白的事情總有一種好奇心,總喜歡刨根問底。只要教師善於引導就能轉化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行為,能提升人文思想意識,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具有社會意識,具有全面發展的知識技能的學生。

二、活動宗旨:

“普及·優化”。全面普及中實現優秀人才的挖掘。

三、活動目標:

1.通過經常動手引發學生動腦的習慣,促進孩子手部骨骼發育和精細動作的.協調,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2.借學生對手工製作濃厚的興趣和成就,引發學生自信,激發學習主動性,促進文化課的學習。

3.讓孩子掌握手工製作的技巧,會縫幾件手工作品。

四、活動準備

自備針、線、布、剪刀等。

五、活動安排

1.範圍:五六年級女紅組成員。

2.內容:掌握手工製作的技巧,學習縫手工作品。

(1)手工縫紉基本針法——三角針

(2)製作手套

(3)手工製作 《小鞋匠》

(4)手工製作:粘貼鮮花

(5)線貼畫

(7)布粘貼畫

(8)做棉絮畫

(9) 縫沙包

(10) 剪縫小雞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多媒體等,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

2.精心指導學生。

3.要求學生邊看邊做。

4.每學期要舉辦作品展覽,在過程教育中要注意蒐集留存作品。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5

地方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改革和實施“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方案”中以增進國小生健康為主要目的課程。地方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地方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結合我校各項資源開發利用的實際情況,進行安全、環境保護的知識、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共有學生120人,他們模仿力強,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們的性格、世界觀正處於可塑性階段。因而這一時期對他們進行行為規範,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歷程的教育至關重要。

二、教學目標

1、傳統文化教育

通過學習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全面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培育審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2、環境保護

瞭解當地的環境和主要環境問題;感受自然環境變化與人們生活的聯繫;養成對環境友善的行為習慣。

三、教學措施:

1、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實際,力求選擇適合學生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採用多媒體動畫錄音等手段,圖文並茂,使學生在做做學學中達到教學目的。

2、對傳統文化中的詩文進行誦讀,記背。再慢慢品嚐,感悟。對其中感

興趣的話題,展開研究。蒐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對我們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瞭解,夯實我們民族的根。做一個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環境保護

3、瞭解當地的環境和主要環境問題;感受自然環境變化與人們生活的聯繫;養成對環境友善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內容安排

第一週(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農藥帶給我們什麼

第二週(地方課程)環境教育——化肥帶給我們什麼

第三週(地方課程)安全教育——學會交往友好相處

第四周(地方課程)安全教育——正確處理同學間的衝突

第五週(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論語八則

第六週(地方課程)傳統文化——大學兩則

第七週(校本課程)學法指導——國中生常規學法指導

(一)第八週(校本課程)學法指導——學習語文要養成好習慣

第九周(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濕地的“呼喚”

第十週(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大地的“呻吟”

第十一週(地方課程)安全教育——如何度過青春期第十二週(地方課程)安全教育——怎樣預防性騷

第十三週(校本課程)學法指導——如何開展英語期末複習第十四周(校本課程)學法指導——複習的方法第十五週(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不和諧的聲音

第十六週(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飛來的沙塵

第十七週(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教育——中庸二則

第十八週(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教育——列子湯問二則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6

開好校本課程,利用校本課程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幫助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是關係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長的“造福工程”,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項長遠之計。為了強化道路交通法規和道路交通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所以制定校本課程的安全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培養學生的交通安全意思,培養遵守交通安全以及素質高的下一代。

二、目的要求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加大了安全的宣傳力度,增強了九年級學生的安全觀念,牢固樹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強化了校園內部治安秩序.

三、具體措施

(一)完善機構,保證工作。

1、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學校行政、工會、各班主任為成員的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負總責,分管領導負責日常安全工作。聘請交警大隊教導員為校外輔導員對全校師生進行道路安全法規知識和技能教育;成立了“學生安全文明督導隊”,“學生交通安全文明督導隊”等交通安全督導機構。

2、健全完善各種制度,特別是交通安全工作月彙報制度,意外交通事故傷亡報告制度等。

4、堅持“打防並舉,標本兼治”的原則,經常對各班級的安全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監督,發現隱患,及時教育整改,確保交通的安全。

(二)召開會議,部署工作。

把交通安全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並作為考核評估工作的主要內容。開展關於交通安全的專題講座,組織老師學習有關交通安全文件精神,並結合其他工作,落實責任,部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工作做到年度有計劃、期中有小結、年終有總結,目標明確、措施得力、效果明顯。

(三)加強宣傳,增強意識

1、學校開闢“交通安全”專欄校刊,使師生受到良好的啟發教育。

2、利用每週星期一早上的`升旗儀式,加強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3、以課堂為主陣地,每週開設一至兩節的交通安全專題教育課,其它課程有機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四)營造氛圍,開展活動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要求,組織學生學習《中國小校交通安全工作》、《少年兒童平安回家》等法律法規的基本常識。

2、結合學校德育工作開展交通安全活動。深入開展“平安回家我第一”、“我是文明班中道路交通最安全”、“今天我當交警”等活動。此活動規範了學生們的交通行為。

3、以“安全教育日”主題,懸掛、張貼有關交通安全標語。

4、聘請交警大隊領導到我校做有關交通安全的知識講座。

5、規範學生的交通安全行為,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在上學、放學的交通高峯期,行政和值班老師每天嚴格維護好學校門口的交通秩序,對學生進行疏散。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教育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為指導,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展的目標,探索網絡環境下校本課程開發的新途徑,反思自身實踐,外部經驗,堅持在改革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發展,以校本課程《綠色教育》的開發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辦學上的高標準、教學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長上的高質量、社會上的高信譽為標誌的特色學校,使教師參加課程的開發,贏得繼續教育的良機,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儘可能地培養出有個性、有特色、學業有所長的未來人才。20xx至20xx學年度的校本課程實施將以《國務院關於基礎教》的精育的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神為指導,嚴格執行學校《關於校本課程開發的暫行規定》,精心組織實施學校審議通過的校本課程,並創造性地進行校本課程的'教學及研究。

二、課程目標

1、力爭用一年的時間使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初具雛形,充分發揮實驗點校的作用。

2、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一專多能的複合型、科研型的教師羣體。

3、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創造性地發展,提高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課程要求

1、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需要,分別開發三個層次的課程內容。即一、二年級為低年級層次;三、四年級為中年級層次;五、六年級為高年級層次。

2、課程的組織形式以活動形態為主,課堂交流為輔。3、同年級學生可打破班級界限,按照自願組合原則選題學習、開展活動。

4、實施課程的教師由教務室統一安排。

四、課程內容

《綠色教育課程》共分三大塊:(適用於低年級組)第一塊為〈綠色人文篇〉;具體內容包括:綠色常識、綠色人物、綠色事件、綠色機構和綠色行動等。(適用於中年級組)第二塊為〈綠色自然篇〉;具體內容包括:綠色動物、綠色植物、綠色環境和綠色行動等。(適用於高年級組)第三塊為〈綠色綜合篇〉。具體內容包括:人類衣食住行、工業農業交通和綠色行動等。

五、實施原則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注重知識性學習,更注重實踐活動與操作技能的訓練。

2、分層遞進原則: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實施不同層次的課程內容,並按教育邏輯進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則:同一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不同的課題或活動方案進行學習。

4、充分利用資源原則:儘可能地利用學校和社區的教育資源,並充分開發為本課程服務,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創新性原則:勇於實踐、大膽探索、敢於創新,不斷提高教師課程技術和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六、具體操作、需求論證

(一)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課程的具體內容。

2、將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項目上報區教研室審議,經同意後定稿。

3、將開發的課程拿到學生、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學生、家長是否喜歡,是否需要,確定本課程開發的內容、規模。

(二)對實施本課程的教師進行上崗培訓,做到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

(三)由教務室統一安排課表、課時,相關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本課程的各層次課程的實施。

(四)分三步走:第一步:醖釀準備階段。資源分析、需求調查、課程開發定位,並寫出方案。

第二步:開發實施嘗試階段。分步開發課程內容,並付諸實施。

第三步:初步定型,階段總結。認真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善和提高課程質量。

七、課程保障

1、由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審議和監督實施。

2、建立課程實施階段彙報制度,及時觀察課程的實施動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進。

3、保證課程開發、實施經費4、力爭上級領導、家長、社區、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

八、課程評價

構建合理的課程評價方式,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承認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要,評價內容上,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活動和體驗、經歷;在評價形式上,注重多樣性,即可以是表演式、競賽式、彙報式等;在評價主體上,注重多元性,即可採取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等形式;在評價方法上,以鼓勵為主,注重學生的發展發現;評價的結果多樣,可定量,也可定性。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8

一、指導思想:

依據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倡導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方式和任務性的教學途徑,逐步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及新課標的理念,這學期我們將開展英語校本課程來提高英語課堂效益,創設英語學習氛圍,加強英語的實用性,讓英語走進學生們的實際生活。

二、活動目的:

通過英語校本課程的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語感。通過聽説讀寫唱演背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提高英語綜合素質。加強學習策略的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外語課堂效益,創設英語學習氛圍,加強英語的實用性,拓展使用英語的時間和空間。

三、我校英語校本課程的內容:

根據國小生生理和心理特點、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他們認知發展水平和情感需要,確定校本課程的內容為四項:歌曲,歌謠,字母發音規則,課本劇。教師通過查找資料、問卷調查等形式確定了各項的具體內容。

四、具體實施方案:

(一)歌曲與歌謠教學

1、在每節課中滲透。在每節課的課前欣賞或演唱,以營造英語學習氛圍,用反覆欣賞、略講主要詞意、逐步跟唱的自然習得形式進行。

2、靈活運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用於學習新內容前營造氣氛,在學習新內容後,學生感到疲倦時,用它來調節、放鬆學生的情緒。下課前用它來鞏固,讓學生課後還有餘音在耳的感覺。

3、唱演結合,培養學生藝術氣質。鼓勵學生試着用舊譜編新歌唱,試着自己編歌謠吟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

(二)字母發音規則

通過口訣等形式使學生熟練掌握每一個字母的基本發音規則,進而進行拼讀、拼寫單詞的訓練,最終幫助學生解決單詞難背誦的問題。

五、教學模式及方法:

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努力提供選擇空間、交流機會。多采用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小組討論等活動形式。教師適時點撥,合理評價,服務角色,交流共享。將“目標———策略———評價”過程與“活動———體驗———表現”過程有機結合起來。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9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活潑可愛,課堂上他們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孩子們對於老師介紹的温州家鄉風情的知識非常感興趣。特別生活在温州鄉鎮的農村孩子對温州的方言有濃厚的興趣,校本課程所涉及到的温州話——是地區文化的結晶,藴含着豐富的民族特色。温州話——我們故鄉的吳語,凝結着甌越人民生活感情和人文理想,也顯示了温州人的個性與精神。校本課程有意識拓寬了孩子視野,增長了孩子的知識。我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具有“我愛温州、温州是我家”的新温州人。在整個社會的大背景影響了温州話的生存。因為大力推廣普通話,學校規定課堂上師生不能講温州話,統一講普通話,這樣學生講温州話的機會很少。雖然中國小都設置了地方課程,但鄉土教材也是以現代白話文編寫、以普通話教學的,所以學生基本沒機會學講温州話。另外,外地來温打工的越來越多,温州”土著”外遷也越來越多。這使得班級裏的俚語參差不齊,於是大家便漸漸形成只用普通話交流的習慣。面對如火如荼的課程改革和地方傳統文化的不斷髮展,我以極大的熱情,嘗試着將温州童謠引進地方課程課堂,用以彌補教材的生硬和不足,拉近課堂和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地方課程教學更加風趣、更加生動,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二、教材分析

根據我校學校、教師、學生、等實際情況,自主教學,教學內容以“學説温州話”和“温州童謠”為主題,引導低年級的學生了解温州,我愛温州,瞭解温州話也是一份偉大的文化遺產,有普通話不能替代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教學內容:共有三章,第一章人物稱謂,人物稱謂包括親屬稱謂和職業稱謂,根據教學需要穿插情景對話與童謠。第二章數字教學內容,穿插情景對話與童謠,重點學習童謠《温州是個好地方》。第三章時間和情景對話與童謠。儘可能讓孩子多學些温州童謠。體會温州方言的優美以及文化意義,激發學生學説方言的興趣以及愛温州方言、愛家鄉的情感。

三、教學目標。

本主題是“我愛温州、温州市我家”。校本特色課程的一大主題。在開展“温州小吃”主題活動的基礎上,孩子們對温州的文化已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同時對我們的家鄉——温州,也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和感情。然而,現在的温州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普通話,有已漸漸淡忘温州的方言該怎麼説,有的甚至不會説温州話。為了讓孩子們從小不忘自己是温州人,或從小在温州長大。温州是生他養他的故鄉,本學期我們以“温州童謠”為切入點開展主題教學活動。在生活中,孩子們常隨着似懂非懂似準非準地娓娓朗誦,但對其所描繪的內容和藴含的意境又常常難以理解。一為培養孩子對民間童謠的興趣,有利於優秀的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二為孩子提供輕鬆學習温州話的良好氛圍,使温州方言得以傳承。

1、使孩子瞭解温州的地形地貌,瞭解温州的歷史,培養孩子愛温州的情感。

2、瞭解温州話的特點上。學説温州話的親屬稱謂的含義。學會發音。

3、瞭解温州話的特點上,學説温州話之一的`數字,並通過温州童謠及温州話民歌《叮叮噹》和歌曲,體會温州的民俗風情。

4、在瞭解温州話的基礎上,通過看看,聽聽、説説、講講,唱唱温州童謠,掌握6一8首童謠

5、能用説説、唱唱、講講,演演、等方式創造性地表現温州童謠。是孩子們初步感受温州文化的豐富和多彩。

6、在頌唱童謠,做遊戲過程中提升對温州方言的審美力,培養熱愛温州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愛家鄉的情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温州方言。

2、初步體會温州童謠意境,理解民謠所藴含的情感和道理。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視頻、錄音機等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習新知。

2、改變常規教學模式,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動腦想想,動口講講,動手做做,動腳走走,自主學習,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助,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充分發揮學習夥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習,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習温州話的困難。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勞動的樂趣。

4、玩玩、做做、學學,切實提高學生勞動能力。把科普教育與遊戲、比賽、表演等方法相結合,寓教於樂,事半功倍。

六、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所需課時數1始業教學

2親屬稱謂(一)1課時

3童謠《吃餛飩》

4親屬稱謂(二)

5童謠《梅梅你真早》

6職業稱謂(一)

8職業稱謂(二)

9童謠《温州是個好地方》

10數字(一)11五一放假

12童謠《叮叮噹》

13數字(二)

14時間(一)

15時間《十二月令》(二)

16時間(三)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0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遊戲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開發智力的、生動活潑”的課外教學資源。教師把它作為可開發的校本課程資源,通過介紹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發展史、數學智力遊戲、數學幽默故事、數學遊戲題等,學生在瞭解數學歷史、探索解法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到了數學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數學方法的創造力,因此產生了進一步對學習數學的嚮往,數學遊戲激發了國小生的創造力。

二、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於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三、具體措施:

1、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知識水平為依據,採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做課件、實物操作等),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願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敢於質疑,樂於討論探究生活中各種現象,喜歡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

2、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和強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數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活動中我將輸入更多數學的知識並且更多的是講述一些數學的相關知識,讓更多同學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瞭解數學的歷史和學習數學家的.研究精神,使他們的知識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4、增加實踐的機會,校本課程使他們認識到數學並不是僅僅用在計算上,而更大的就是“從實踐中來,服務於實踐”,使他們意識到學習數學的用處。當然也更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活動時間安排:

第三週

1、華羅庚的數學故事

2、數學閲讀:好習慣,早養成

3、數學遊戲:排隊問題

第五週

1、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

2、趣味數學:有趣的火柴棒

3、數學遊戲:擊鼓傳花

第七週

1、數學家錢學森的故事

2、數學與生活:植樹問題

3、數學遊戲:過河

第九周

1、智慧閲讀:聰明的小男孩

2、趣味數學:一筆畫出圖形

3、數學遊戲:圖形的拼組

第十一週

1、故事閲讀:一枚硬幣

2、數學遊戲:模擬跳蚤市場

第十三週

1、數學家高斯的故事

2、趣味數學:奶奶過生日

3、數學遊戲:火車鑽山洞

第十五週

1、數學故事:魯迅珍惜時間的故事

2、數學遊戲:合理的利用時間

第十七週

1、數學家的故事:牛頓忘我的工作

2、智慧閲讀:巧取王冠

3、數學遊戲:找規律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1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教會精神,落實新的國家課程計劃,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強化學校特色,我校在切實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根據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和依據

(一)目的:

1.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由於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教學效率低,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並且還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國小生正處在可塑性大、易於理解外來事物的刺激,便於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的最佳時期。

為了能使孩子們更好地成長,對他們加強藝術素養的培養,應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於20xx年成立民族打擊樂團隊伍不斷壯大,堅持每週活動。目前已經初步構成以打擊樂為核心的民樂藝術特色。孩子們不僅僅有了一技之長,並且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2.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並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研究學生,不僅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有融會貫通的綜合本事。校本課程的研發權給予了一線的教師,那就為教師供給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並有的。正如我們的教師所想的那樣:這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職責、一種渴望、一種成功。我們將和它一齊成長。

3.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望欣園國小建校以來,一向努力構建“全面+特色”辦學模式,作為望京科技創業區“辦一所有特色的學校”,這是全體師生共同追求,也是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殷切期待。近幾年來,望京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期望經過學校的藝術教育來提高子女的藝術素養、審美本事,民族自豪感,從而豐富內心世界,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夠説我校藝術校本課程,正是在這種形式下開設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二)依據:

1、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決定的意見》和《朝陽區國小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的精神。

2、我校的辦學理念:創辦高質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學校。為培養德智雙全、身心共健、才藝俱佳、健康歡樂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本校資源條件:設施完善,專用教室齊備,多媒體設備先進。教師工作熱情高,且積極肯幹;多數教師有可開發的特長。學生質樸、樂學,興趣廣泛。絕大多數家長綜合素質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學校工作。社區參與學校辦學的願望較高,且與學校建立了較好的協作關係,學校有必須的號召力。

4、社區資源、學校資源和教師資源以及對學生、家長、社區、教師關於校本課程設置的調查問卷結果。

三、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1.經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本事,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本事,積累藝術文化深厚的底藴,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2.經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3.經過民族藝術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歡樂地生活。

4、經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四、校本課程的具體目標

1、課程開發小組成員具有較高的開發校本課程的熱情和本事,能夠較好地完成課程開發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區擁有所需要的課程資源。

五、開發原則

1、互補性原則:開發校本課程,做到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研究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3、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還重視學生的參與,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

4、全面性原則:儘可能利用校內教師的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靈活性原則:教學資料、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景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本事、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資料形式上可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六、設置課程的合理結構

我校本着校本課程及教材建設規劃既要研究校本課程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研究我校自身發展目標的定位,既要取國家課程為主之長,又要補國家課程不足之短,既要研究學生的合理負擔,又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所以對校本課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設置:

a)根據對學生、家長、教師和社區的問卷調查,擬開設民族工藝、民族器樂、民族服飾、民族建築等課程。

b)根據學生年齡的不一樣,設置不一樣的課程。

c)每班每學期校本課程課時數為16。

課程領域課程名稱涉及年級課時開發時間選修必修

民族藝術民族工藝三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器樂四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服飾五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建築六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七、課程實施與評價

校本課程的實施

1、加強校本課程與各學科的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時安排:校本課程每週1課時。

3、校本課程修改組的人員參與聽、評課的指導,做好校本課程的監控、測評,調控校本課程實施情景,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學校經過聽課、查閲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相關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學習興趣,二看學生實際理解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評價時,我們異常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係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資料。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建立了學生興趣特長髮展的“成長記錄袋”,允許孩子們把自我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書法作品、一盒錄音帶、一個小製作……)放到記錄袋中,能夠想象幾年之後,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我又長大了,或許這作品陪伴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課程管理:

㈠建立領導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組長:xxx(校長),副組長:xx、x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

㈡前期論證:

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資料。

2、經過對學生、家長、社區、教師的調查問卷確定校本課程所設置的資料。

3、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能否滿足學生、家長的意願。

㈢培訓師資:

1、校本課程理論。資料:《校本課程學習資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等資料。培訓方式:集中學習、交流研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㈣撰寫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資料:

1、主講教師姓名、課程類型、授課對象、授課時間(周課時、總課時)

2、課程簡介

3.確定課程目標:(全面、適當、清晰;涉及目標的三大領域)

4、課程的資料:擬定課程的綱和目

5、設計學習方法:體現課程的特點、貼合活動主題的要求、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6、提出課程實施的提議:含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班級規模。

7、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等

㈤學校正式開題,修改教師自主選擇。

學校向修改組成員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資料、目的、授課方式等,讓教師自主選擇進行修改。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學校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到達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景。

十、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瞭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項目開發小組修改項目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並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本,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五)課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經過後,由學校報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六)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經過後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第三階段:拓展階段

對教材資料的調整

在使用校本課程文本的時候,將根據教材使用的實際情景,從學習資料的選取、誦讀資料的數量上不斷對文本進行調整,以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2

一、課程概述

1、課程名稱:思維潛能開發—頓悟拓撲及規劃運籌類類

2、課程範疇:藍色科技類

3、課程內容 :針對中高年級學生的頓悟拓撲及規劃運籌類類遊戲器具的操作。

4、開發依據: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遊戲器具。借鑑前幾個學期老師們精心設計、反覆修改的教學設計和課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力求讓參加的孩子們都能在動手中提高智慧,在玩樂間拓展思維。

5、課程目標

總體目標:熟練操作頓悟拓撲類的遊戲器具,初步感受其中藴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並讓孩子們受到克服困難、持之以恆的思想教育。

具體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動手操作,把原有的圖形重新組合,形成一種新的圖形。將遊戲教學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效結合起來,在學習中初步滲透排列與組合、等量代換等數學思想。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觸摸、比較、拼擺,反覆嘗試、評價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敢於突破定勢思維,尋求新的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圖形的拼擺和重新組合,鍛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開發學生大腦,有效緩解學生的壓力。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體會到突破常規和定勢、尋求發散思維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能力。

二、課程實施

1、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年齡比較小,思維比較自由、豐富,還沒形成一些定勢的東西,開展這類遊戲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孩子們平時就很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擺弄一些學具,所以便於教師操作課堂的活動過程。

2、具體實施內容

周次


課序


教學內容


課型


實施要求


1


1


五連方


交流課


認識器具


2


1


五連方


交流課


理解規則、目標


3


1


五連方


探究課


嘗試拼擺


4


1


五連方


展示課


熟練拼擺


5


2


魯班鎖


交流課


認識器具、規則、目標


6


2


魯班鎖


探究課


嘗試拆開並重新組裝起來


7


2


魯班鎖


展示課


拆、拼比賽,交流體會


8


3


巧放圓形


交流課


認識器具、理解規則、策略


9


3


巧放圓形


探究課


嘗試拼擺


10


3


巧放圓形


探究課


練習多種拼擺方法並熟練拼擺


11


3


巧放圓形


展示課


拼擺比賽,交流體會


12


4


魯班三通


交流課


認識器具、規則、目標


13


4


魯班三通


探究課


嘗試拆開並重新組裝起來


14


4


魯班三通


展示課


拆、裝比賽


15


5


神龍擺尾


交流課


認識器具、理解規則、目標


16


5


神龍擺尾


探究課


嘗試拆開並重新組裝


17


5


神龍擺尾


探究課


探究練習多種組裝方法


18


5


神龍擺尾


展示課


展示多種組裝方法及速度


三、成果展示形式及效果

1、成果展示形式:現場展示每款遊戲的操作。

2、效果:學生邊操作、邊口述、邊思考,達到手、口、腦的並用。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3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擁有活躍的思維並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此階段的校本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主的橡皮泥製作課。通過捏橡皮泥這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並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和主動創新意識。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學習、勇於探索實踐的良好品質。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並學會主動交流、合作分享、實踐創新。

3、學習和掌握手工製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動手中激發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教學任務:

充分體現課程活動化,活動課程活動化的原則,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為主目標,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採用個人、小組、班級活動方式,組織好校本課程的實施。

四、教學措施

1、多種形式培養興趣,生動活潑發掘潛能。充分挖掘學科課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結合學生特點適當補充一些科普新知識和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儘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時間以發揮創作空間。

3、採取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呈現一個愉悦、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4、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進行及時而且積極的評價,激勵新的創新火花的迸發。

5、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五、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略)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4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學校在完成國家課程計劃的前提下,可以對國家課程進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着課程權力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是今後我國課程革新的焦點。為落實素質教育精神,順應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展趨勢,根據省市課程改革會議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一)確立一箇中心:人文素養的培養

通過對校本課程的需要評估,我們決定以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要求為前提,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定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個基礎:生活

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從生活出發,引導學生理解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方式,擴展學生生活經驗,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都能貼近生活,適應生活。從而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問題,並創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們的校本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我們重視師生的自我發展、自我體驗,正視學生的個人知識。重視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體驗、自我選擇,張揚

學生知識中的個性化,使之共同成為時代精神的建構者。

(三)明確一個原則:開放(包括內容和形式上的開放)

開放可以給師生更廣闊的天地,校本課程內容上的開放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實質,形式上的開放可以促進內容更趨科學、完整。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內容

1、總目標

導語:教學計劃是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規格的重保證。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為指導,體現時代的要求,體現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內容,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促使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教師、學生共同成長。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

2、具體目標

發揚"尊重人格、尊重差異、思想自由、個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發展"的人文主義精神,推進國小教育人文化改造,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符合課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我校校本課程的目標,針對學生實際,我們把它分為:尊重他人、認識自我、勤於反思、善於合作。

3、 校本課程開發內容

校本教材的開發內容,主要有“課程整合、課程新編和課程選擇三種。

課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學科間的整合和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兩方面。

課程新編:計劃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先在語文學科中試編《古詩文誦讀》、《名人警句集錦》等。

課程選擇:選修課和活動課,教材以選擇為主,選修課以學校開發的校園文化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門課程外,我們認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該是多樣化的。

、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保證機制

(一)學校成立以主要領導為核心的校本課程研究小組:

組 長:宋新停(校長) 全面負責語文科校本課程開發工作,負責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

副組長:樊磊(教導主任)。

審議教師申請的《校本課程綱要》,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內容,具體具體發展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其中教科室:負責課程實施的設計指導和理論指導。 教務處:負責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

組 員:語文教師

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二)組織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綱要或教材是課程的表現形式,是教與學的載體,在校本課程的構建中,編寫教材或綱要,是最艱難、最關鍵的環節。校本課程研究

小組,要組織一批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善於思考問題的、文筆能力比較強的教師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三)採用“三板塊”形式,進行全員性通識培訓。

(1)理論學習

購買有關課改的書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課程實施探索》。我們採取自學和輔導、分散和集中、討論和測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樹立大教育觀,並用大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們提出了面向21世紀, 要樹立十種新型的教育觀即新型的教師觀;新型的教學觀;新型的學生觀;新型的質量觀;新型的課程觀;新型的`人才觀;新型的教學方法觀;新型的過程教學觀;新型的教學手段觀;新型的終身學習觀。

(2)專題研究

學校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使教師掌握新課改理念,樹立新課改意識,及時捕捉信息,開闊視野,尋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質,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活動實踐

每學期,我們都計劃按兩個環節進行。

①年段研討:每學期要以年級或年段為單位,對校本課程進行實踐研討。

②對外展示:每學年結合市級的各種教研活動對外展示,努力倡導新教材要活用,舊教材要再創造,但無論是新教材還是舊教材,都要體現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訓的特點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發揮網絡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為核心的管理機制,確保校本課程實施。主要建立了三個機制,

1、激勵機制: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空間,要想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人盡其才,各盡其能,對會教能編的教師,學校要採取各種形式,及時進行表彰和鼓勵。

2、評估機制:要研究制訂校本課程評價標準,並與學校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要恰當的採用行政手段,確保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使每一位教師真正成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者。

3、投入機制:要有基本投入,要捨得投入,要優先投入。以上計劃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的進程,適時進行調整。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5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學校在完成國家課程計劃的前提下,能夠對國家課程進行部分改造,能夠自行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本事和課程開發水平。隨着課程權力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是今後我國課程革新的焦點。為落實素質教育精神,順應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展趨勢,根據省市課程改革會議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一、開發背景

我校創立迄今已近一個世紀,百年風雨洗禮,全面發展的品牌和敢為人先、改革創新的精神。學校現為福建省“示範國小”、“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團體”、“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福建省“禮貌學校”,福建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素質教育優秀學校”、“禮貌學校標兵”,近幾年來,還獲得省市級以上各種榮譽20多個,學校現有學生2300多人,教職工135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10人,中學高級教師80人。

我校位於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城中區,轄區內有豐富的歷史資源、人文資源、生態資源。如:有對於考證興化名邦、荔城古城有必須價值的古礁樓,有中共地下黨工作過的遺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規模大、商品權、設施設備好的大型商場、這些基地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供給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教育資源。另外,轄區居民文化層次高,關心和重視教育,學生家長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有濃厚的興趣並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提議和意見。

二、指導思想:

(一)確立一箇中心:人文素養的培養

經過對校本課程的需要評估,我們決定以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提高、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要求為前提,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定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個基礎:生活

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從生活出發,引導學生理解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方式,擴展學生生活經驗,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都能貼近生活,適應生活。從而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問題,並創造生活,享受生活。所以,我們的校本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我們重視師生的自我發展、自我體驗,正視學生的個人知識。重視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體驗、自我選擇,張揚學生知識中的個性化,使之共同成為時代精神的建構者。

(三)明確一個原則:開放(包括資料和形式上的開放)

開放能夠給師生更廣闊的天地,校本課程資料上的開放能夠使教師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實質,形式上的開放能夠促進資料更趨科學、完整。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資料

1、總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為指導,體現時代的要求,體現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資料,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促使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教師、學生共同成長。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

2、具體目標

發揚"尊重人格、尊重差異、思想自由、個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發展"的人文主義精神,推進國小教育人文化改造,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貼合課程改革的宗旨。所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我校校本課程的目標,針對學生實際,我們把它分為:尊重他人、認識自我、勤於反思、善於合作。

3、校本課程開發資料

校本教材的`開發資料,主要有“課程整合、課程新編和課程選擇三種。

課程整合:主要包括不一樣學科間的整合和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兩方面。

課程新編:計劃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景,先在語文學科中試編《古詩文誦讀》、《名人警句集錦》等。

課程選擇:選修課和活動課,教材以選擇為主,選修課以學校開發的學校文化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門課程外,我們認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應當是多樣化的。

四、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保證機制

(一)學校成立以主要領導為核心的校本課程研究小組:

組長:xxx校長

全面負責校本課程開發工作,負責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

副組長:xxx、xx、xx、xx。

審議教師申請的《校本課程綱要》,確定校本課程開發資料,具體具體發展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其中教科室:負責課程實施的設計指導和理論指導。教務處:負責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

組員:各教研組組長

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二)組織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綱要或教材是課程的表現形式,是教與學的載體,在校本課程的構建中,編寫教材或綱要,是最艱難、最關鍵的環節。校本課程研究小組,要組織一批有必須實踐經驗的、善於思考問題的、文筆本事比較強的教師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三)採用“三板塊”形式,進行全員性通識培訓。

(1)理論學習

購買有關課改的書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課程實施探索》。我們採取自學和輔導、分散和集中、討論和測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樹立大教育觀,並用大教育觀指導自我的教育教學實踐,我們提出了面向21世紀,要樹立十種新型的教育觀即新型的教師觀;新型的教學觀;新型的學生觀;新型的質量觀;新型的課程觀;新型的人才觀;新型的教學方法觀;新型的過程教學觀;新型的教學手段觀;新型的終身學習觀。

(2)專題研究

學校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經過走出去、請進來使教師掌握新課改理念,樹立新課改意識,及時捕捉信息,開闊視野,尋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質,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活動實踐

每學期,我們都計劃按兩個環節進行。

①年段研討:每學期要以年級或年段為單位,對校本課程進行實踐研討。

②對外展示:每學年結合市級的各種教研活動對外展示,努力倡導新教材要活用,舊教材要再創造,但無論是新教材還是舊教材,都要體現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訓的特點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發揮網絡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為核心的管理機制,確保校本課程實施。主要建立了三個機制,

1、激勵機制: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供給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空間,要想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人盡其才,各盡其能,對會教能編的教師,學校要採取各種形式,及時進行表彰和鼓勵。

2、評估機制:要研究制訂校本課程評價標準,並與學校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要恰當的採用行政手段,確保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使每一位教師真正成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者。

3、投入機制:要有基本投入,要捨得投入,要優先投入。

以上計劃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的進程,適時進行調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