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總結15篇

來源:文書谷 1W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本課程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課程總結15篇

校本課程總結1

本學期,根據期初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經過一學期的校本課程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與時俱進。校本課程的開發順應了當今時代民主決策的潮流。校本課程開發的場所是學校,關注學校的課程自主,體現出民主參與課程決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時間,以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和培訓,切實改變教師課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並界定角色職能,由課程規範的複製者變為新課程的創造者。使我對校本課程有了深入的瞭解,進一步樹立教學民主的思想,調動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為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關注學生的發展。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理念,我更加明確了教育者的責任,那就是盡最大可能為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條件。而學生的發展也應是多方面的。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關注個體差異,提供發展的'可能。

實施內容及要求:

(1)確定校本課程結構。我們根據以下幾方面來確立學校校本課程。

① 學生髮展的需求,尊重學生意願,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

② 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

③ 學校的實際情況,包括學校辦學特色目標,師資和設施條件等。

具體作法

1、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不佔用及挪用校本課程的時間,保證開足課時。

2、校本課程科任教師應加強學習、刻苦鑽研、勇於探索,盡心盡力搞好校本課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課程教研組按時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探索開發校本課程規律,努力提高校本課程科任教師的理論與教學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動的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外出參觀考察等活動,下大力氣創建一支素素質高、信心足、熱心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隊伍。

4、搞好校本課程的評估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講求實效,不流於形式,搞好評估工作是開發校本課程的重要的一環。為此,擬在本期內完善好評估細則,每期末認真進行評估、獎優罰劣,並將評估結果進入教師年終目標管理評估中。

5、建立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制度,使課程開發工作逐步走向正軌,做出成效。

6、在實施校本課程活動中,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在總結中不斷開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課 程教研組每期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總結前段取得的成績,改進工作中

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後的工作任務;二是科任教師進行總結、反思,改進教學中的失誤,充實、開發校本課程內容。每期末,無論是教研組,還是教師個人,都要認真收集好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7、遵循校本課程開發適應學生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的原則,在開發校本課程活動中,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社會調查,廣泛徵求學生、家長及社區團體的意見,結合學校本身的實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不斷改進充實與完 善校本課程內容,使我校校本課程內容真正開發成培養學生個性特長髮展,適應社會發展的特色課程。

回顧這一學期的校本課程工作,我們總結出不少經驗,這與學校領導和很多老師的支持都是分不開的,我們會取長補短,讓學生們成為富有文化底藴的一代。

校本課程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的第二課堂是《室內設計》的教學。本學期教學成果顯著,學生作品特別是創作的一些作品都非常出色。主要原因在於課程設置的系統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趣味增加壓力減少,成就感明顯提高,因而學習信心得極大的提升。具體介紹如下:

《室內設計》校本課程。室內設計是藝術設計中重要的一個種類,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非常大,且實用性非常強。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不過設計開始畫效果圖的時候有些枯燥,所以在輔導的時候更要注意鼓勵式教學。主要輔導學生了解室內設計流行趨勢,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室內設計效果圖畫法及簡單創作。使學生在一個學期的學習中達到一定的設計基礎。同時在較長時間的技法學習中,注意如何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修養。一邊可以完成整體作品創作。

要注意在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習同時進行,老師分別輔導。

在教學方法上,主要採用講解和示範結合的方法,對待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靈活教學,特別是對這些剛剛接觸設計的學生,教師一定要細緻講解,耐心示範,二者並重。

另外,鼓勵不同個性特徵的學生按照他們的.感覺去觀察,肯定他們不同的設計風格。讓學生有足夠的信心迎接挑戰,戰勝困難,最終使每個人獲得進步,當然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很難掌握好專業的技法,但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同學們都能不同程度的瞭解簡單的室內設計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自己練習並不斷提高,至少使我們的學生具備一雙獨特的眼睛,那就是用獨特的方式去觀察發現身邊事物的美,並把這種美再應用的實際生活中,這也是藝術學習給同學們最大的益處。

校本課程總結3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組織在無錫江南大學的教師培訓。三天的學習內容豐富、專業。讓我們在教師如何開發校本課程,教師的道德操守及個性化德育實踐,團隊勾通與共識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驗,有助於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個人業務能力等。

我們知道,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在教育實踐中,人們普遍已達成一定的共識,即國家課程是一種理想狀態的課程,它與現實的課程存在一定的差異,地方課程則是依據地方經濟和社會發情況而定,那麼校本課程量更是要根據學校辦學哲學,學生興趣等因素開發。

新課改,更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但從三級課程的比例來看,國家課程佔了70%,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佔了30%。如何實現這些目標,作為教師,我們更關注的是校本課程的建設。從長期的工作來看,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誤解,或工作上的偏差,這主要是不瞭解各級課程的性質和目標。對於國家課程來説,它是要保證基礎教育的基本質量(國家競爭中的有利位置,社會服務的合格人才),是為了人的生存。校本課程強調學生玩得在趣,學的輕鬆,活出自己,為了生活。在專家認為,傳統教育把學生當成來料加工的產品,課程與生活脱離,只有生存沒有生活,而生存與生活是有區別的,那就是幸福感,有一定幸福感的生存才是生活。

那麼怎樣建設校本課程?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校本課程的定位,我國的校本課程是在學校本土生成的,既能體現各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的特別需要和本校的資源優勢,又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的一種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課程。它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一個組成部分,即中國小新課程計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從校本課程建設的途徑來看,主要從兩方面來建設: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就這方面而言,各學校或者説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基於當地的教學資源環境,就學要求,學生情況,社會要求等形成一些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校本課程,是在長期的實施過程被證明的能保證完成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做法。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校本課程可以使學生在掌握國家課程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眾多的課程的選擇中得到個性發展的及時補償,在選擇中發現潛在能力的火花,在選擇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採集和加工的能力,學會學習,使學生在課程的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知識的掌握過程中形成更多更廣泛的能力,更好地認識學習的價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學會生存。對於開發新的校本課程,雖然提了10餘年,但前進的步伐似乎很慢,它涉及到人的意識的轉變、學校的組織,人財物的投入,選材,實施,評價等。我想這也是學校及教師個人下一步重點提升的內容,同時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

校本課程總結4

校本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意味着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校本課程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天資、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績及主要做法:

認清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從思想上重視課程改革目標的能動性。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實施校本課程新課程標準,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校本課程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同時培訓材料,明確目標和任務,理清新課程的結構、理念。

2、學生是校本課程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校本課程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把校本課程課程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真正做到校本課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校本課程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嚴格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學生實驗與課堂演示實驗。實驗是探究式教學與探究式學習的最主要的載體之一,依靠實驗,一些客觀的校本課程現實能夠轉變了學習探究的校本課程規律,從而使學習在校本課程的實驗操作過程中體會着校本課程規律有存在,體驗着校本課程知識的形成。

4、創造性的挖掘課程教學資料,佈置探究式的課外作業。

為了結合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要求,轉變評價方式與知識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使課外作業儘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課題。雖然那些課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題,但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在校本課程學習的興趣與探究能力上有長足的進步。

二、存在的不足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1、在今後的教學中,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

2、充分利用好學校的校本課程實驗室,儘可能的去校本課程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3、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校本課程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但我會力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校本課程總結5

經典著作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紐帶。正是通過文化經典,民族精神才得以傳播和不斷髮展,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基於此種認識,我校把“中學生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活動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板塊之一。優秀的古典詩文都在我們的誦讀之列。這些作品既是我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藍本,也是我校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主要載體。

通過誦讀、熟背經典、美文、唐宋詩詞,以達到文化薰陶、智能鍛鍊與人格培養的目的。瞭解優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思。讓優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學生的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潛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一、誦讀內容及方式

1、國學精粹《三字經》《弟子規》《論語》《道德經》以及《笠翁對韻》等,旨在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有關勵志、愛國、惜時、親情、好學等方面的詩文和中外現、當代美文。

2、本學期主要以國學經典《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笠翁對韻》為主。

3、開設經典誦讀課、活動課。每週一節,由語文老師擔任教師。通過開展晨讀、早讀、大課間、課外活動等時間讓學生積極參與經典誦讀活動。利用自習課、輔導課、活動課、班會課等時間,開發經典詩文興趣課、體驗課等特色課程,確保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在時間、數量、質量的保證。

(1)、語文閲讀課。各年級閲讀課利用幾分鐘作為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時間,各班每週以經典誦讀課為載體,做好誦讀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動課。各年級各班級把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與校本、地方課、綜合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注意學科整合。音樂學科與詩文誦讀的整合。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尋找或自編教學內容,將詩文誦讀與音樂融為一體。研究課:音樂中的古詩詞。美術學科與詩文誦讀的結合。給經典詩文配畫,應成為美術教學中探索學科整合的一條途徑。研究課:詩配畫。其他學科,如政治、歷史等亦可探索與詩文誦讀的相關整合。

3、充分發揮師生能動性,組織學校的各種文藝社團積極參與誦讀活動。利用黑板報、櫥窗、宣傳欄、校園廣播,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

4、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實踐活動。組織開展誦讀比賽、知識競賽、寫經典、悟經典、演經典等活動和比賽,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使學生做到知行合一,終生受益。誦讀為主,講解為輔;品位詩文,暢談體會;分清層次,因材施教;師生互動,交流情感。學校活動與班級活動相結合;個人學習與集體輔導相結合;誦讀與展示相結合;評比與激勵相結合;總結與提高相結合。

二、誦讀活動基本時間安排

保證學生每天不少於30分鐘的誦讀時間。

1、早讀:早自習鈴響後即讀。

2、課前3分鐘。班主任或科任老師負責,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課前3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吟唱或強化記憶。

3、課後班主任負責開展豐富活動,體驗“誦讀”樂趣,開展“誦讀比賽”、評選“誦讀之星”等活動。

三、活動成效

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堅持,我校經典誦讀有了一些收穫,主要表現在:

1、通過誦讀,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瞭解祖國優秀文化,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

2、學生通過誦讀經典、理解經典,以經典詩文,陶冶了學生高雅情趣,開闊胸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良誠信的品質。

3、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閲讀量、增加詩文誦讀量,培養學生讀書興趣,掌握誦讀技巧,培養閲讀習慣和能力,使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審美能力,提升了他們學生語文素養。

4、在學校營造濃厚的閲讀氛圍,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營造和諧的、人文的、豐滿的文化。

傳承中華文化,獲得經典文化的薰染,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師生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經典誦讀和德育教育結合在一起,以做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為目標,做到讀書明理,知行合一。

與聖賢對話,與經典通行,我們亟需這無價的精神食糧。讓我們在國學光輝的普照下攜手共進,一路前行,滿懷着無比的崇敬,求的國學伴汝終生!

校本課程總結6

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帶給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取和資料選取,體現教育資料的多元性和選取性。

空竹是一項傳統的體育項目,抖空竹也是一項全身的體育運動。在學校開展空竹教學,能夠使這種傳統的體育項目得以繼承,也能夠使學生四肢的靈活性協調性、心肺系統得到鍛鍊,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把“多姿多彩的空竹”作為了我校的一門校本課程開展起來。空竹,是我國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燦爛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歷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娛樂、表演於一體,四季寒暑都可練習,男女老少皆適宜,深受學生喜愛。我們把抖空竹作為校本課程,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在學校開展“多姿多彩的空竹”活動,學習空竹知識,練習空竹技巧,豐富師生課餘文化生活,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一、課程實施目標

1、發展身體靈活性,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

2、基本掌握科空竹的基本技術和方法,逐步學習花樣動作,提高自我健身潛力。

3、培養學生體育與健身的狀況,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4、培養民族自豪感,羣眾主義、競爭進取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課程實施的有利條件

透過對空竹的瞭解和對學校場地等多方面綜合因素的思考,我們認為開設“花樣空竹”這門課程有以下便利條件:

1、簡便易教,簡單易學。抖空竹的每一個花樣都有自我的動作要領,只要教師掌握了要領,加以練習就能熟練的掌握這個花樣。透過動作的分解教學,就能把這個花樣動作簡明扼要的教給學生,學生只要掌握了動作要領並加以練習,就能較快的掌握這個花樣。

2、培養創新,寓教於樂。在抖空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行花樣的創新和動作的組合,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另外抖空竹時發出的哨聲,有時在配合優美的音樂進行花樣的組合,能夠增加學生在優美的氛圍中開展此項體育活動的用心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受場地、時空的約束較小。開展抖空竹的教學不需要太大的場地,正常的學校操場都能開展,學生在體育課上、課間十分鐘的操場上都能夠隨時隨地的開展抖空竹的活動。

三、課程實施的過程

(一)課堂教學的實施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陣地,花樣空竹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沒有可參考的資料。結合學生年齡的特點,以校本教研的方式用心的進行嘗試和探索,取得了必須的成效。

1、初步探索出了花樣空竹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結合體育傳統項目的教學特點,經過多次的實踐我們已經初步確立了空竹課堂教學的教學結構。在課堂教學中,透過利用多媒體視頻觀看和基本動作示範,讓學生簡明扼要的掌握動作的要領;多種形式的練習,模仿練習、小組結對練習、學生動作展示等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逐步的完成這個動作;拓展活動,在學生能夠完成本節課花樣動作的基礎上,把學生以前學過的動作進行自由的組合和在創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課堂教學結構的`探索為我們常態化的課堂實施帶給了堅實的保障。

2、抖空竹作為常規體育課的輔助練習或準備。在校本課程花樣空竹實施一段時期以後,我們嘗試把抖空竹作為常規體育課的課前準備練習或課中的小遊戲。抖空竹需要全身的運動,是一項有必須強度的體育項目,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作為課前準備能較好的使學生進行熱身,在體育課教學的過程中穿插一個和抖空竹有關的小遊戲,能夠使學生在愉快抖空竹練習的過程中,增進羣眾觀念、團隊意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興趣小組跟進。

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以外,我們還成立“花樣空竹”興趣小組,以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空竹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如今,很多同學都覺得抖空竹很好玩,參與興趣小組活動的用心性很高,見到別人玩出了新花樣,自我就想學,有時自我還能創出個新花樣,就別提有多高興了!據瞭解,花樣空竹有一百多中不一樣的花樣,此刻空竹隊的同學已掌握花樣空竹動作十餘種。小隊員們在抖空竹的學習中,強健身體、磨練意志,並將空竹這一我國獨有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今年在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下,我班學生又熟悉掌握了單輪空竹的抖法。

四、實施效果

開設校本課程“花樣空竹”以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氛圍濃厚,逐步構成我校的一個特色。學生練習抖空竹成了我校學生課間活動一道亮麗的風景。透過一向以來的努力,同學們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術和花樣組合,並能進行表演,空竹項目深受師生的喜愛,掀起了一股空竹熱。我班43名學生,對空竹的兩種繞線方法都已經掌握到位,並且能夠很好的進行拋、接動作,在此基礎上,學生們勤加練習此刻每個學生都已經學會了指串、腿串、走鋼絲、小猴上樹等。我們還進行了各項空竹趣味活動:畫空竹、做空竹小報、班級抖空竹展示、中華絕活抖起來等各項活動。正是有了人人抖空竹的氛圍,在抖空竹的過程中能磨練人的意志、鍛鍊身體、培養創新潛力和團隊精神。

校本課程總結7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在上級行政和業務部門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幾年來,我校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提高了教師課程意識,滿足了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實現了學校的課程創新。

一、明確目標,開發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們的設想是:加強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建設,努力建設優質課程;開發並完善校本課程,努力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體現學校辦學思想的特色課程;鼓勵教師創造性地運用統編教材,並能自行編制多種形式的教材。學校根據校本課程實施的特點,立足於本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情境化實施創造條件。學校在開發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並注意發揮家長和社區資源的作用。學校為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經費保障,為開發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二、校本課程的開發情況

一個人的學生時代,除了課堂學習之外,閲讀書籍應占重要的位置。因為書籍為我們構造了一個繽紛的知識王國、生動的情感世界。古人云:“鬆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而今,時代的飛速發展使知識經濟已見端倪,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讀書的重要。因為,讀書是積累、是儲藏,是汲取前人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精華。為了幫助學生有選擇的.閲讀,領略我們祖國五千年來的燦爛文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受到情感的薰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激起他們對書籍的渴望,我們特按年級選編了一套“賞讀”教材。所選文章以童謠諺語為主,按年級分為愛國篇、生活篇、校園篇、幽默篇、諺語篇。這些都作為語文課堂的一陣補充閲讀和課外延伸。為了更好地落實這門課程,我們還組織一些相應的活動,如“朗讀比賽”“我和好書交朋友”演講比賽和徵文比賽,還有“古詩默寫”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也受到了一定的美的薰陶,語文素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在實施校本課程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1、一定程度上,我校的校本課程實施還缺乏規範性、制度化管理,學校沒有就校本課程的執行提出具體而明確的要求,活動輔導教師還沒有系統的有計劃的備課,一定程度上還表現出隨意性;

2、還沒有形成系統有效的評價和鼓勵制度,因此使得教師們在實施工作持續開展上顯得信心不足;

3、管理經驗缺乏。由於對校本課程的實質把握不夠準,儘管我們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但由於是新的問題,缺乏實踐經驗的積累,故而在執行過程中,雖有校本活動課的展示,但總體而言尚未形成系列化、制度化;相對有效的實施經驗。

四、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準備採取以下一些措施:

1、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內涵。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具體實施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特點及學生的需求進行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自身的資源而開發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而校本課程開發則指的是學校根據本校的教育哲學;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並在校內實施以及建立內部評價機制的各種專業活動。開發校本課程的要義在於它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具體體現,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校園文化品位,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和辦學特色的形成。

2、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的課程,這就要求必須立足學校的實際,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出發,立足於學校及社區擁有的課程資源優勢。認真做好調查、分析、研究和論證工作。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補充,體現出學校的精神和文化,強化教師、學生、教材、環境與活動等多因素的整合,實事求是與勇於創新的精神不可少。

3、注重實踐過程的研究與反思。

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來,甚至形成我們所期望的特色。關鍵是行動,知識只有在親身經歷中才能獲得。比如課程目標如何設計,活動方案如何創造的執行以及課程評價的方式等能力,只有在做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在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學習教學理論、課程理論、貫徹課改精神、激發和培養師生自主開發課程的興趣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個性化的校本課程只有立足於實踐探究才能夠逐步形成。當然,我們曾經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興趣小組活動經驗,再加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必將有助於我們理性的、合規律的校本課程的建設。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校本課程的專題研究,納入學校整體發展的思路,在行動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在交流與合作中促進我校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樹品牌辦名校,提高教育質量,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校本課程總結8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所輔導的乒乓球隊員主要是由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部分對乒乓球感興趣的學生組成。現有乒乓球隊員26人,通過本學期的校本課程訓練,隊員的運動水平不斷提高。

二、取得的成績及做法:

1、加強對隊員的組織紀律管理工作,搞好訓練首先要加強組織紀律性的教育,讓學生明確體育訓練的重要性,每星期四組織學生進行活動,及時總結本週的訓練情況和安排下週的訓練計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每週訓練時間安排:訓練時間:星期四下午第三節課;訓練紀律:指導老師、學生都能嚴格遵守訓練紀律,不遲到,不早退。大部分學生在訓練中不能刻苦訓練。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技能,光靠體育課是不夠的,學生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體育課上,不僅要鍛鍊身體,還要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組織紀律性教育等,要做到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利用課外體育活動和課間體育活動來豐富學生體育生活,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能力。

2、加強對乒乓球特長生的重點培養工作,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對體育特長生的培養,利用體育課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後,對體育特長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輔導,發揮他們的特長,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水平,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為各年級培養了一大批體育後備人才。

3、比賽方面工作,通過舉行比評選優秀選手並進行獎勵,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存在的問題:

1、學生身體素質較差,不能夠堅持鍛鍊;

2、個別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不能做到堅持訓練,遲到早退現象較多;

3、學校硬件設備較少,學生訓練時間較少;

4、部分學生學習不夠紮實。

5、學生由於怕苦怕累在訓練強度上還不夠,這主要因為學生在訓練中不能刻苦訓練,怕吃苦而造成的。

四、改進和措施:

1、總結過去一學期的訓練工作,查找訓練的不足,制定措施,在今後的乒乓球訓練工作中努力提高訓練質量。

2、積極和學校、班主任配合,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實際解決學生的出勤、思想等實際問題,免除學生的後顧之憂,使他們全心投入到訓練中去。

3、在訓練中,教練員要做到區別對待,對症下藥,發揮他們最大的潛力,力爭在下學期比賽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4、教練員加強學習掌握先進的體育訓練理論,應用於乒乓球的訓練實踐。不斷總結訓練經驗提高訓練質量。

5、加強梯隊建設,為今後的乒乓球儲備人才,使我校乒乓球運動有長足發展。

6、營造濃郁的乒乓球氛圍,使領導、教師、學生以及社會積極投身到這項運動中,創設乒乓球文化,弘揚國球精神,使乒乓球運動有效推動我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校本課程總結9

校本課程——國樂飄香的教學工作已經開展三年多了。下面我將自己這學期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做一個總結。

首先是自己擔任教學的琵琶教學。琵琶是最重要的中國民族樂器之一,屬於絃樂器族內的彈撥樂器類。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形象而生動地説明了琵琶的音質特點。其演奏技巧相當複雜,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許多聲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戰場上的人喊馬嘶等等),十分逼真。

由於琵琶技法相當複雜,面對的'學生又大多是低年級的學生,而且每個學生的接受情況也不一樣,教學上也遇到了相當多的困難,我自己不斷摸索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適應每一個學生,通過一年多的教學工作,看到孩子們由連琴都不知道該怎麼拿,到現在能上台演出,學習了琵琶的彈、挑、輪指、雙彈、分等五種指法,並逐漸對琵琶越來越感興趣,在迎接中央教科所的客人到我校參觀時獲得了一致好評。

另外,對有基礎的幾個學生,通過這學期的學習,不僅完成了《送我一支玫瑰花》、《大浪淘沙》兩首準備新年晚會演出的樂曲,還完成了《歡樂的日子》、《金蛇狂舞》、《陽春白雪》等曲目以及一系列練習曲的學習。

另外,校民樂隊在本學期學習了合奏曲《康定情歌》、《美國民歌二首》,其中二胡的同學和琵琶的同學排練的民樂連奏——《華夏神韻》(包括《南泥灣》、《賽馬》、《茉莉花》)參加了學校各項活動的演出,演出獲得了圓滿成功,並獲得了好評。

當然,孩子們的演奏水平及演奏技法僅僅能説是比以前有了一定進步,以後的路還很長,也還會遇到的困難,還需要我和孩子們一起努力,一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並期待着早日取得優異的成績。

  xx年7月

校本課程總結10

校本課程建設是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家長、社會熱切的盼望,所以,校本課程建設勢在必行。

觀摩學校學習

5月28日下午,我們在臨沂光耀實驗學校“陽光小使者”的帶領下,觀摩了學校的校本課程上課情況。臨沂光耀實驗學校是一所融幼兒園、國小部、國中部於一體的國辦綜合型學校,學校建於20xx年9月,學校規模大,上檔次,設備齊全,達到省規範學校標準。學校以“陽光辦學”為辦學宗旨,並確定了學校的發展思路:走陽光辦學的路子,開發陽光課程,構建陽光課堂,倡導陽光學習,實施陽光管理,落實陽光教育,打造陽光校園,彰顯陽光文化。學校開發了四大體系三十四門校本課程,有強身健美類、藝術審美類、實踐技能類和趣味益智類。

通過觀摩光耀實驗學校的校本課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認為光耀實驗學校的校本課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1、系統化,規範化。光耀實驗學校的校本課程,有統一的校本課程規劃方案,有各自的課程綱要、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有科學的評價和課程成果展示。

2、種類多,興趣廣。光耀實驗學校開發了四大體系三十四門校本課程,有強身健美類、藝術審美類、實踐技能類和趣味益智類。

3、類型多,很專業。光耀實驗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有教師小組開發、教師個人開發、校內外合作開發和師生合作開發。光耀實驗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都進行了專門的培訓,還聘請了校外專家指導,特別是本校的陶藝課程,展示了其專業性。

總之,臨沂光耀實驗學校通過實施校本課程,學生精彩展現,快樂成長;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生命成長;學校文化品位逐漸凸顯。

聆聽專家報告

5月29日聆聽了張斌博士和楊璐博士兩位專家的報告,特別是楊璐博士,她專門研究校本課程開發這一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考。通過聽兩位專家的報告,整理如下:

一、校本課程的誤區:

1、校本課程不是編教材。

2、校本課程不是活動課,興趣小組。

3、校本課程不是社團活動。

4、校本課程不是綜合實踐活動。

5、校本課程不是學科延伸。

6、校本課程不是國家課程的校本化。

7、校本課程不是教學方案,不是安排知識的過程。

8、校本課程不是學生和教師自己的事兒。

二、校本課程的意義:

1、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校本課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課程的設置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可選擇性和豐富性。

(1)以人為本。傳統的課程強調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真實體驗。校本課程的開發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課程實施中強調學生髮展的主體性、主動性。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與眾不同的主體,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

(2)給學生留下空間。個性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學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有課程決策的權利。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完善的過程。課程內容和結構都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尊重學生的興趣與經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了一個空間。

(3)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生的的需要出發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在的。學生實際需要什麼,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之一就是學生自己,更能夠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2、校本課程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校本課程的開發賦予了教師的課程決策權。教師就是課程編制者、實施者、評價者。

(1)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和能力

執行者的角色使教師習慣於服從於上級的指令,不需要關心參與課程的決策,也不知道該怎麼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可以使他們形成參與課程決策的意識,行使課程決策的權力,並在參與過程中形成參與的能力。

(2)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的能力

校本課程的開發幫助教師們認識到自己所教的科目與學校整體的教育目標和前景的關係以及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從而形成整體的課程觀和結構的課程觀,形成整體的課程意識而不是狹隘的學科意識。由於傳統上,教師並不負責

教材的改編或重組,長期處於課堂的具體教學設計。並沒有選擇學習主題,設計教學內容的能力。校本課程的開發無疑可以幫助教師在校外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之下獲得這種能力。

(3)增強教師的研究意識和能力

校本課程開發要求教師研究自己的學生,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和思考學校發展的遠景和文化的創生。在與校外專家共同開發校本課程中,教師以課堂師生互動的自然情景為研究對象,進行行動研究。在這種研究過程中,教師們的研究意識和能力會大大增強

(4)增強教師們的合作意識。

教師們在傳統的情況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孤立的開展教學,校本課程主張以學校為整體,集體協作共同決策和開發,要求教師們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問題並找出解決的方案。教師們在合作過程中會增強合作意識,提升了合作能力。

3、校本課程促進學校特色的形成

一個學校有沒有特色,首先要看他有沒有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確立就是在保證基本的教育質量的前提下,給學校一個空間,讓學校根據自己的客觀現實確定自己的辦學哲學。確立學校獨特的發展方向。特色化課程的建構是實現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

總之,校本課程建設是實施課程改革,實現育人目標的重要環節,是學校特色的主要載體,是學校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組成部分。

自我反思實踐

通過觀摩光耀學校的校本課程和聆聽專家的報告,我對校本課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也走出了以前對校本課程的誤區,但是還缺乏對校本課程的深刻理解和研究,為此需要進一步的反思和實踐。

校本課程開發流程:

步驟一:組織建立。學校要成立校本課程開發指導委員會、校本課程開發審議委員會、校本課程研究組三大組織。

步驟二:需求評估。學校要對學生課程需求、學校硬件資源、家長資源、社會資源、學生資源進行調研評估。

步驟三:目標擬定。校本課程開發要有總體目標,有了總體目標,才能根據目標進行課程實施和評價。

步驟四:方案編制。學校要有校本課程規劃方案和課程綱要。

步驟五:解釋與實施。學校要對校本課程進行宣傳和介紹,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更好的實施校本課程。

步驟六:評價與修訂。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了,學校要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還有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根據評價,隨時進行微調,從而使校本課程的開設逐步完善和成熟。

對我校校本課程開設的反思:

反思1: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前,只是對學生進行了調研評估,缺乏對教師和家長的調研評估。對於這一點我們需要重新去做。

反思2:我校的校本課程還缺乏統一的課程規劃方案,這個需要我們去認真編制課程規劃方案。課程規劃方案要求: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重點考慮與課程目標的一致性,做到課程內容分解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落實課程內容,課程評價檢驗課程目標。

反思3: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還缺乏一定的專業性,需要進一步的培訓和指導。

反思4:我校對校本課程的評價,還不夠深入和具體,還缺乏教師的自我反思評價,不利於校本課程的修訂。

反思5:我校的校本課程還需要在形式和內容上更加規範一點。

總之, 校本課程是學校經過長期的努力所追求和達成的結果,是學校的課程理念成為了課程的實踐,是學校的現實資源轉化成了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實際影響的因素。校本課程的真正形成,有賴於校本課程建設的過程。校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只要開始建設了就有了校本課程。目前,很多學校都在努力建設校本課程,但真正形成校本課程的學校並不多見。這不是説校本課程高不可就,而是説明校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的過程。

校本課程總結11

一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已經結束了,現已進入期末複習,回顧一學期的探索與嘗試,酸甜苦辣樣樣都有。如何傳知、如何解惑、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貫穿讀這一主線。諸多思路,到了清理一下的時候了。

一、求新求異,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如何引領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探究學習心得已成為課題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興趣盎然,讓學生學有主見,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享受學習的樂趣,又能發展原有的語文素養。

二、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懂得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倡導活躍的課堂氣氛,開放的課周舜欽

校本課程總結12

轉眼一學期已悄然接近尾聲,為了進一步明確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更加紮實有效地開展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現總結如下:

本學期,我們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並能認真、耐心地向學生傳授數學計算方法和技巧,碰上學得慢的學生,老師能細緻地進行個別指導,手把手地教,面對面的輔導。老師們將自己的滿腔熱忱投入到了教學之中,邊教邊思索着如何讓學生又快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喜愛數學這門課程。根據我校趣味思維訓練課的整體安排,把校本課程活動安排在每週二下午進行。我們組設計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輪流研究課程,做課使教師本身得到了鍛鍊,組內成員也在參與中相互學習、借鑑、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每位教師能夠運用趣味思維訓練學具或者題目調動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共同收穫,體驗快樂。根據學校的自身性質、特點、條件以及所教學生的數學基礎等情況,利用一切可開發的資源自制了獨具特色的教具,如我們趣味思維訓練組把撲克牌充分利用,讓學生在玩撲克的過程中發現新知識。這一新穎教具的'開發,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好奇心和參與、探求慾望。使課堂生動、活躍、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凸顯了人文主義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知識技能,豐富了學生的智識,增加了新的體驗。真正的提高了孩子們動腦、動手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智、德的全面發展。每節課結束後我們都會坐在一起進行反思、評課,明確指出本節課的優缺點,並針對不足之處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手段,以便今後相互借鑑,揚長避短,從而,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總之,我們會共同努力將我校趣味思維訓練校本教研推向新的高度。

校本課程總結13

通過學校組織的新課程校本培訓,讓我受宜非淺,感觸很深;其中在新課程培訓使我感觸最深的是課後反思,二次備課。

現就課後反思,二次備課心得總結如下:傳統的備課,強調教師作用,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學的預設性,忽視教學的生成性;強調知識傳授,忽視激發情感;強調解題技巧,忽視生活運用;強調學科本位,忽視課程整合。許多教師只重視課前的備課,而不善於課後的反思,這已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教學問題。課前備課、書寫教案固然重要,但課後教學反思,進行二次備課,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熟與提高。眾所周知,每一次教學實踐中都會有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或突如其來的插曲,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我們的教學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他們有敏鋭的思維、豐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觀察力、思考力,他們正在不斷更新知識。而且,我們的教學對象、教學環境及教學體驗也總是在不斷地變化,這些都是教師在備課時很難準確預料判斷的。雖然在課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更多的隨機應變卻留下了敗筆。不論教師有無經驗,處理起這類問題都會很棘手,在上課時難免總會留下諸多遺憾。課後的教學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會保持可持續性教學效應,彌補這個遺憾。教學反思是教師總結經驗、積累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師在課後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讓教師及時回顧自己的教學是否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諸如教學內容的補充是否合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是否突出,教學的思想性和科學性是否統一,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積極性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能力。總之是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對學生的表現和困惑、對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就可以對本節課做出正確的評價,可以找到反饋的信息,思考下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使下一步教學設計更科學、更合理,從而更積極、更有效地促成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還可以把理性教學思考和感性教學過程結合起來,不但能夠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縮國小生在課堂上實際獲取知識間的差距,在這樣多次往復的反思後的課堂中,使師生雙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層次的飛躍,而且使教師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出現,從而幫助自己總結教訓和積累經驗,在不斷的反思中揚長避短,形成一套能準確判斷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本領。

總之,如果一個青年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多年教學工作過程的重複,他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經驗型教師”的水準上,而無法成為對傳統超越的“反思型教師”。沒有教學的反思也就不可能使當前的新課改工作走出一片新天地。

校本課程總結14

教材共三章:“布粘畫”“沙粘畫”和“立體畫”,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養成多留心、要精心、有耐心、有愛心、懷有一顆感恩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陶冶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熱愛祖國的情操。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教材內容 課時安排 總課時數 教學進度 評價辦法 總學分第一章 布粘畫

《美麗的植物》 1 課時 線條優美 《活潑的動物樂園》 1課時 製作精巧 《生活用品》

1 課時

符合要求 《漂亮的建築》1 課時 突出製作特點 《多彩的人物》1 課時 表現事物特徵 第二章 沙粘畫

《校園一角》 1 分甲—10分 《美麗的田野》 1 乙—8分《我愛我家》 1 丙—5分《我的理想》 1 丁—5分以下

第三章 立體畫 《迷人的花卉》 1 《動物王國》 1 《卡通人物》

1備註

第一章布粘畫

【教材説明】

本美術校本課程教案章包括六部分內容,由《美麗的植物》《生活用品》《漂亮的建築》《 多彩的人物》《風景如此美妙》組成。

布粘的教學這部分內容,要結合學生周圍事物,生活實際,對其講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布粘技巧的教學,瞭解布粘藝術的形象美,立體美及動感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取多方面的知識。 【培養目標】

1.在學與動手製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2.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 【教學建議】

建議本章教學用6課時。 【課堂教學設計】

《活潑的動物樂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通過畫圖培養學生的繪畫技巧,在剪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要求:1.畫圖形象,讓人易辨動物。 2.裁剪時注意安全,正確使用剪刀。

3.裁剪線條要勻稱,根據圖畫線條要相應對稱。 教學重點、難點:1.裁剪的動物要形象。 2.粘貼時有先後主次之分。 教學準備:剪刀、膠水、碎布料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在我們周圍有許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學生踴躍發言)今天我們就用布粘畫的形式

把它們呈現在紙上,展示以前學生作品,傳遞欣賞,(學生嘖嘖稱讚)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做的很好,心 動不如行動,我們下面開始吧! 二、繪圖、裁布。

1、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教師巡視指導。 2、把你畫的小動物從紙上剪下。

3、按照圖畫用布裁出動物的輪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肢、尾巴 等。

三、粘貼。

1、把用布剪下的動物輪廓及各個器官用膠水粘貼在一張紙上,組合成自

己最喜歡的動物形象。 2、用畫筆畫上相匹配的景色。 3、落款。

四、展示作品,全班欣賞。

五、小結。學生都精心設計並製作出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為它們安排了舒適的家園,它們會非常感謝你們!

六、佈置作業,製作其他小動物並粘貼在這張畫上,使動物樂園成為真正的樂園!

【教學反思】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各個環節精益求精,在作畫粘貼的過程中融

入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漂 亮 的 建 築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通過對舊畫報、海報、舊掛曆、蠟光紙進行粘貼、剪刻等方法進行製作。學生剪貼畫時,思

維活動貫穿整個取材、撕、擺、組合、粘貼的全過程,如同積木遊戲一樣是一種手、腦、眼的綜合訓練。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各種建築,瞭解他們的不同特色與美感,培養學生對藝

術和生活的.熱愛。 2.能力目標:用各種彩紙剪、撕、貼的方法,設計一座漂亮的建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集體合作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講述自己的作品,並能對同學作品的優缺點進行簡單的評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在漂亮建築的創作中引導學生觀察各種建築的形狀、色彩、裝飾特點,嘗試使用身邊不同的紙材組織畫面,體驗造型快樂。

[教學難點]體會不同的紙材賦予作品的不同感受。在小組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體驗合作所帶來的樂趣,增強合作意識,分享合作的成果。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廢舊掛曆紙、廣告紙、蠟光紙、海報、報紙、彩紙、可以用來製作房子部件圖案的紙。2.各色彩筆。

3.剪刀,雙面膠等剪貼畫創作用具。

教師準備 典型的建築圖片、《漂亮的建築》範作。 [教學過程]

校本課程總結15

結合高一生物必修一學習的內容,我們高一生物備課組推出的活動方案是真核細胞/細胞器三維結構模型的製作活動,該活動本着“科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中心”這一基本理念,讓學生在探究中培養科學能力,並能體驗其中的樂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着眼於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可以收集或購買到的材料,製作出真核細胞或其細胞器模型。

1、通過探究活動,讓每個學生嘗試、體驗、自主探究、操作實踐促使學生建構核心概念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動植物細胞的區別,再小組討論、集體交流,以培養探究性學習習慣。

2、通過小組競賽活動:細胞模型製作、拼裝、細胞類比鞏固核心概念,讓學生每人蔘與活動,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細胞微細結構的特點,且體現課改中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也貫徹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

3、通過細胞模型製作、拼裝和細胞類比活動,使學生初步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課後佈置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作業創建關於生物細胞的網頁,將生物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高一學生的特點是具有相對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綜合實踐能力、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同時他們對製作類實驗課、彙報課、拼裝非常感興趣,學生通過思考、上網查資料等,充分認識理解各個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製作模型把他們表現出來。這樣,整合了學生的知識體系,豐富了知識內容,培養了學生思維表達等各方面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