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七篇

來源:文書谷 1.78W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七篇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主題生成:

高年級的同學對踢球很感興趣,不但可以鍛鍊身體鍛鍊互相合作的能力。利用廢舊的報紙,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心愛的好玩具。不但經濟實惠而且廢棄的紙張還很環保;且製作起來還很簡單,玩法又特別多。在本次活動中學生,學生會在輕鬆、愉快的實踐活動中,自主探究、積累經驗;用發現的眼光、聰明的頭腦、靈活的雙手去發現、去創作。

二、活動目標:

1、利用身邊的資源開發活動主題;

2、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分工的能力;

3、體驗到參與實踐、自主獲取知識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綵球

學生準備:廢報紙、清水

四、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為主題生成課。

(一)、猜謎導入激發情趣

師:同學們,想知道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什麼禮物了嗎?看看誰能猜出來?説它是球,卻是紙做的;説它不是球,卻能踢又能投。你們能猜到嗎?

生:不知道

師:看,這就是紙球。不知道你們想不想擁有一個漂亮的紙球?

生:我們想有一個漂亮的紙球。

師:今天來製作漂亮的紙球。

【設計意圖:課開始把紙球説成神祕禮物並説出特點讓學生猜一猜;激發學生參與實踐動手操作的慾望,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思維點撥自主探究

師:現在請組長拿出紙球,大家輪流看一看。

生:一個接一個傳看紙球

師:想一想,紙球是怎樣製作的?

生:裏面團舊報紙,外面用手紙裹好。

師:為什麼選用手紙呢?

生:因為手紙吸水性強,再因為顏色發白方便作畫。

師:我們繼續探究。現在,請你掂一掂,捏一捏,你覺得紙球怎麼樣?

生:紙球很硬、結實。

師:我們怎麼能做一個這樣結實的紙球?請同學們到前面來演示一下。

生:隨意團幾張報紙。

【設計意圖:請一人演示怎樣團紙,並在班級交流;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紙團的結實程度。此處引導學生利用報紙吸水性強的這一特點,製作紙團易操作,作品效果好。】

師:看,你團的紙球,我扔一扔,就開了。有沒有什麼方法,讓紙球抱團。(出示一個半成品紙球)看看老師用什麼工具了嗎?那老師利用什麼?

生:報紙吸水性的特點。

【設計意圖:改變以往的枯燥彙報課前收集資料的方式;而是讓學生通過看一看發現製作紙球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有了材料接下來要想一想是怎樣製作成紙球的'?通過觀察並在班級交流;學生自主探究並總結出製作紙球的方法和步驟;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地位,而且為學生接下來動手操作清除障礙,使活動有序、高效地進行下去。】

(三)、動手操作實踐體驗

師:紙上談兵終覺淺,現在各小組合作做一個紙球。

活動要求:

1、報紙上不衞生,每組只要兩人來團紙球,其他人做別的任務;

2、比一比那組的紙球又圓又結實。

3、活動時要控制聲音,不要互相影響。

【設計意圖:每次小組活動前,有明確的活動要求,不僅引起學生注意個人衞生、小組分工合作這些問題;而且提高實踐活動的效率。】

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製作紙球

師:教師巡視各小組活動,引導發現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師:各小組方才都積極參與活動,老師很感動!同時,我發現一些問題,誰想做出漂亮的紙球一定要認真聽。

師:看這兩個小組的作品,對比一下,你發現什麼?看我再壓一壓,又發現什麼?

生:所有的紙朝一個方向團,形狀不圓。

生:不沒有團實

生:報紙有沒陰濕的部分翹着,紙球不圓。

師:做得好小組,你們有什麼好的經驗介紹一下?

生:我們把報紙弄濕後,團起來,每一層都要攥結實些。還用用手來回轉一轉,把球團圓。

師:你們真了不起!自己已經能在活動中總結經驗了。現在,大家要汲取經驗,繼續完成你的紙球。這次我們要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大又圓!

生:再次小組合作,製作紙球。

師:教師巡視各小組活動,針對小組問題給予指導和幫助。

師:大家還有最後幾分鐘的時間。等一會在班級展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活動過程中作品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髮現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通過兩個作品的對比,發現他人比自己處理問題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和一些好做法。不僅提高活動效率,對學生今後積累活動的經驗是大有益處的!】

(四)評價活動積累經驗

師:現在,請各組小組長,拿着自己的紙球到前面來。同學們,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師:我們認為xx小組又大又圓。恭喜你們,做得這麼好!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活動,相信你們一定會友許多的感悟和收穫!

生:在活動過程中,我們要認真聽取他人意見,才能更好完成任務。

生:小組合作時,要有很好的分工,效率才能高。

生:我們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非常高興!

師:同學們,老師很高興!聽到你們體驗到研究帶來的快樂,獲得的感言!看到你手中的智慧的成果,漂亮的紙球!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活動課程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課題的選擇要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併兼顧到有哪些學科的參與,重點要解決什麼問題,最終的研究價值是什麼等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活動要求:

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要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體目標如下:

1、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

2、形成從自己周邊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並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3、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態度。

4、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表現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活動重點:引導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讓學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個性。

周次主題主要內容

2翰墨飄香確定活動研究對象、制定活動方案、人員分工

3收集資料、調查和採訪、收集展示書法作品

4活動彙報、活動總評

5我的雙休日明確主題、明確活動步驟、準備活動工具

7調查活動方案、彙總調查情況

8活動交流、評價與反思

9我喜歡的電視節目提出活動主題、制定活動方案、設計調查問卷

10調查問卷、電視歌曲比拼、漫畫人物設計

11活動交流、評價與反思

12唱響“綠色”包裝的旋律明確主題、調查建議、制定方案、人員分工

13收集資料、做資料卡

14活動交流、評價與反思

15校園節能有妙招確定研究對象、制定方案、工具準備

16調查採集資料、寫活動日記

17活動交流、評價與反思、成果推廣活動安排: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工作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綱要》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禮樂”文化特色和學校活動,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總體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三、具體措施

(一)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加強理論在實際中的作用。

1.理論學習。藉助學校的相關材料(書籍、光盤等)、網絡資源以及老師們的手頭上的資料,通過共享的方式,提高本教研組成員的理論素養。

2.專業引領。聘請專家到校指導教研活動為契機,獲取專家對我組教研以及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實施的專業引領。

3.學習取經。努力創建各種交流平台,使教研組成員有更多的機會,到校外考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借鑑同行們的先進經驗。

(二)加大組內教研力度,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1.加強教研活動。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全新的學科,要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必須加強教研活動。聽課、評課,開展校內教研課活動,共同提高進步。

2.課教師及時認真地記好教學反思,不斷累積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共同交流,使全體受益。

3.發揮網絡在線優勢,開展高效教研。

建立高效互助的教研團隊。除了堅持開展教研活動外,只要有問題,在QQ羣裏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三)以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以研究性學習為重點,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生存能力的.要求。

2.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使每一名的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並能夠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在活動中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收穫,體驗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四、過程開展

1.明確活動主題: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實際,學期初選定好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2.制定活動計劃、方案:根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好計劃,制定詳實活動方案,明確目的、內容、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3.組織活動:教師要根據計劃和方案,同學生一起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並注意生成性專題以完善活動內涵。

4.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及時活動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建議,展示成果,發展能力。

五、實施保障

1.教師進行專業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為課程的成功實施奠定基礎。

2.及時制定各級各類實施計劃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實行彈性課時制,依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4.評價創新:從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自身發展、學習成果等多個方面,通過自評、他評、師評、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

5.強調合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因而學

科之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他不僅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關鍵,更是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前提,因而本學期我們對此項工作尤為重視,並將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輿論宣傳: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爭取家長及社會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動效率。

7.資源保障:開放校圖書館、實驗室、微機室等作為活動基地,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科學性。

8.加強管理:落實課程實施責任制,強化過程管理,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做到每一次活動全程萬無一失,不出事故

六、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2.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學習。

3.學習計劃、明確本期工作;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主題。 三月份:

1.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研究活動。

2.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的研討活動。

四月份:

1.教研組檢查綜合實踐活動實踐情況。

2.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習。

3.重點討論綜合實踐活動的中期反饋與指導。

五月份:

1.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2.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論文、案例評比。

六月份

1.課程結束,繳交各種材料。

2.回顧本學期教研活動情況,進行學期工作總結。

九月份

1.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2.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

3.完成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登記表。

十月份

1.參加全市中國小生研究性學習課題評選。

2.參加全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論文評選。

十一月份

1.校綜合實踐活動。

2.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十二月份

1.教師學科素養提升工程活動。

2.組內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

元月份

1.參加校優秀教研組評比。

2.整理教學資料並歸檔 。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 、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課程目標

1、使學生們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們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們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將依據學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教學措施

1 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2 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們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們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3 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4 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二、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瞭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2、通過調查、訪問,查閲資料,實踐操作,瞭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3、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電和交通工具,讓我們用實踐行動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4、通過調查、採訪,使學生初步瞭解到人與家庭、社會的關係,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5、通過製作水果拼盤、瞭解茶文化,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二、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三、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反對通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在評價時應重過程輕結果,特別要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應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社會人”。

二、活動目標

(一)總目標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二)具體目標

1、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勞動與技術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三、具體要求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四、活動安排

節約用水,關愛生命之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