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

來源:文書谷 4.19K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本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為指導,結合本年級實際,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開放、自主”為主線,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獲得積極的、全面的發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教師教學的觀念,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的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回到生動的社會生活中去,讓他們有機會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祕、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二、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5.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實施策略

1.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策略。

教師要尊重學生髮展的需要。根據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自主性、創新性的特點,實踐活動要做到內容開放、過程開放和方法開放。通過課內與課外結合,拓寬實踐活動的空間,充實實踐活動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自主和指導相結合的策略。

實踐活動要遵照新課程的理念,突出實踐活動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師是實踐活動的幫助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要在引導學生主動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能力。

3.一般活動和專題活動相結合的策略。

在活動中,既有面上一般的團體實踐活動,又要重點開展《小課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一般與專題結合中,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從而培養創新性學習能力。

四、實施步驟

1.明確活動主題:本學期初步預設每班開展四次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主題由師生共同探討,並加以確立。

2.制定方案:對於每次活動都要經過師生共同討論,制定詳實活動方案,明確目的、內容、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3.組織活動:教師要根據方案和學生一起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並注意生成性專題以完善活動內涵。

4.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及時活動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建議,展示成果,發展能力。

五、活動評價

方式:對學生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方式,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實踐中,我們主要採用自我評價、檔案袋評價、他人評價。

1.自我評價:以學生自身作為評價主體的一種評價方式,據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由學生設計一張自我評價表。對於自身獲得的學習結果、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心理變化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促進自身向好的方向發展。

2.他人評價: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評價手冊體現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和過程,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為學生設計一張評價卡,在每一次活動後,由同學、老師或家長來填寫評價卡,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

六、活動安排

擁抱自然

1.不辭辛苦的“旅行”

知道哪些動物有遷徙行為,初步瞭解不同類別的動物有不同的遷徙方式。學習運用多種方式查找資料,進一步瞭解動物遷徙的原因。增強探究、合作意識,培養認識自然、探究自然的興趣以及保護自然的情感。

2.風與我們的生活

風對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並通過查閲有關資料,認識風的兩面性,並系統整理,在班內展示交流。

3.關注沙塵暴

什麼是沙塵暴?近幾年來,我們當地的沙塵暴天氣呈現怎樣的變化?引導、組織學生記錄今年春天沙塵暴天氣的天數,並通過訪問有關人士或查閲相關資料,瞭解我市近幾年春天發生沙塵暴的天數情況,做好統計比較,研究沙塵暴天氣的變化趨勢。

走進社會

4.我是社區(村莊)小主人

社區(村莊)是我家,建設、管理靠大家。每個社區(村莊)裏的人都應該關注社區(村莊)裏的事。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自己的社區(村莊),發現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及時記錄並寫出自己的感想,與同學相互交流。

5.地名的由來

城市、村莊、社區、街道、公園等都有各自的名稱,這些名稱是怎麼來的?引導學生自主確定研究主題,通過調查、訪問、查閲資料等方法,瞭解地名的由來,撰寫研究報告,班內交流調查研究所得。

6.媽媽,我想對您説

召開主題班會:媽媽,我想對您説。以想對媽媽説的話為主題,每人準備一段發言材料,在全班進行演講,抒發自己對媽媽的愛,體驗媽媽對自己的付出。

體驗生活

7.老師的一天

老師一天都做了哪些工作?引導學生確定一位教師作為自己的觀察、訪談對象,通過觀察和訪談,瞭解這位教師在一天中的工作,並做好記錄(時間、工作內容),體會老師工作的特點,發表自己對老師這一職業的看法。

8.家庭生活採購員

家庭生活需要採購哪些物品?與家長商量好,在徵得家長支持、配合的基礎上,承擔起家庭生活採購員的角色,通過合理安排時間,堅持做一週的採購員,並記錄好自己的工作情況以及家長對你的評價。

動手操作

9.學烹飪

向家長學習,學會幾種家常菜的做法。班內舉辦烹飪大賽,在同學們面前露一手,請大家嚐嚐你的手藝。

10.學編織

生活中有許多編織高手,他們編織所用的材料五花八門,如草葉、毛線、竹皮、藤條等等。尋訪身邊的編織高手,向他們請教幾手,把自己編成的作品帶到班級進行展示、評比。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2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課標下的國家課程,按規定每週四節。點軍區教研中心擬出了《綜合實踐活動四大領域融合》研究課題,四大領域是指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就、研究性學習。根據上級要求,土城國小擬定《發掘本土資源,承揚地方文化》的研究課題。四年級將參與“花鼓”、“九子鞭”、“腰鼓”等的實踐卻沒有成型的教材。從去年開始,省教研室統一編髮了此方面教材,四年級的為勞動與技術之《小木工》,計10課時。這為“摸着石頭過河”又增添了新的導航。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製造和使用木工工具進行動手操作,製作玩具及實用的生活小物件,而且培養學生愛勞動、愛家鄉的能力與情感,開發學生的智力,為課題研究服務。本期設想:課題方面的研究毫不放鬆,教材內容也認真完成,兩者同步進行。

二、學生基本情況:

我校四年級有兩個平行班級,均有45人。學生主要來源於土城鄉境內,有近一半住讀生。大部分同學聰明活潑,動手能力與參與社會交往活動能力較強,有求知慾和爭強好勝心,願意且可能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加上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民家庭,對木工等基本熟悉,對地方文化初步瞭解。但也有的自律能力比較差。引導學生合作與研究性學習仍然是關鍵,主要安全、正確使用工具依然是必要前提,注重過程仍然是唯一途經。

三、教學目的與要求:

1、通過可設此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1)珍惜地方文化遺產,熱愛家鄉文化;

(2)進行木工嘗試,培養動手勞動情感;

(3)正確使用與保管木工工具,培養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4)在合作與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5)在困難面前想辦法克服與解決,培養迎難而上的品質。

2、使學生在活動中瞭解家鄉特色文化,學會動手操作,製作生活小物件與玩具,為終身學習、終身勞動打下思想基礎。

3、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1),製造和使用工具;

2),觀察與剖析木工等物件,成功製作;

3),將自己的觀點與別人交流,準確表達,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的勞動成果等

四、具體措施:

1、充分準備,以身作則,參與學生的活動。以試行的教材為依據,搞好備課,擬出具體任務,探索初步教案,教後進行修改,力爭逐步完善。

2、用心組織,搞好上課。該課程以製作為主。課堂則是活動前的'準備與引導,又是製作檢查與評價的陣地。課堂上重點是激勵學生全員參與,以興趣為動力,提高課堂質量與效率;

3、爭取各方面支持,完成該課程。此課程不僅需要老師們的理解與支持,而且需要家長們的認可。只有這樣,工具與材料、製作與保管才能成為可能。

4、搞好資料收集與整理,記錄學生成長的歷程。

五、時間安排: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3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更快適應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勞技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倡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更多地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教師點撥、指導為導線,以問題探究為主線,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的勞動課,重在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在學校和家庭中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增強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習慣。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由於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而且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針對這種情況,瞭解學生比較困難,但我力爭做每個學生的朋友,瞭解其素質水平,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應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特長和興趣,關心進步慢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動手能力及學習該學科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光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紀律、認真負責、耐心細緻、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勤勞儉樸、愛護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初步樹立質量觀念和環境保護意識。

2、使學生學習一些淺顯的手工勞動知識,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3、通過勞動課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並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4、採用合作的學習形式,創設濃厚的探究氛圍,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合作精神的`形成。結合課內知識和課外活動,學以致用,讓學生品嚐成功的喜悦。

5、展示勞動成果,發展學生個性,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起來。

四、教學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利,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活動。

2、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體現探索的過程、嘗試的過程和創造的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和多動口表達。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3、在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充分自由,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靈活的活動時間。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活動成果的呈現,學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4、搞好分層教學,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每個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5、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觀的教育,教育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4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通過學習本套教書,瞭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和思想品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2、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通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三、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5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有關學科活動(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法制教育、時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開發社區資源,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注重學生體驗的獲得,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目標要求:

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生活,運用其所學知識,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究知識,親身體驗實踐活動中的苦與樂,激發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增強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並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活動內容:

選擇和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

①學生與自然的關係

②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

③學生與自我的關係。範圍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四、實施要點:

1、學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動。

(1)説説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角色。

(2)簡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3)經常保持個人整潔,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並能維護學校的秩序與整潔衞生。

(4)經常參加洗衣、做飯、洗碗、整理打掃房間等家務勞動。

(5)懂得一般生活禮儀及平常相關表現。

(6)瞭解自己與家庭、社區環境的關係,並能説出自己的角色。

2、社區服務實踐活動。

(1)體會參加社區服務的意義,撰寫心得體會。

(2)瞭解自己所在社區鄰里的情況,開展適宜的鄰里交往與鄰里服務及社區服務。

(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和他人。

(4)瞭解認識相關社會行政機構及其功能,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

3、户外休閒與探索活動。

(1)觀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計劃適合學生的户外休閒活動,並逐步學習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

(1)述説自己與家庭人溝通的.方式,體驗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説出自己與他人相處的經驗、體會。

(3)參加各種團體活動,瞭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樂於表達自我並願意與人溝通,養成互相關心與遵守紀律的習慣。

5、環境教育活動。

(1)觀察家庭與學校周邊的環境,瞭解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害,討論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

五、具體安排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進度表

(xx—xx學年第一學期)

周次

教學內容

一走進技術世界

二家政釘鈕釦

三家政縫沙包

四家政縫鞋套

五家政縫鞋套

六家政針線拓展

七主題研究活動

八主題研究活動

九主題研究活動

十技術初步泥塑工藝欣賞

十一技術初步我喜愛的蔬果

十二技術初步我喜愛的蔬果

十三技術初步捏泥碗

十四技術初步泥筆筒

十五主題研究活動

十六主題研究活動

十七技術初步相框

十八技術初步儲蓄罐

十九技術初步組合筆筒

二十拓展活動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6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活動課程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課題的選擇要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併兼顧到有哪些學科的參與,重點要解決什麼問題,最終的研究價值是什麼等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共有學生一百多人,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對於一些操作性的課題興趣濃厚。但由於學校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對於一些需要離開校園的社區調查活動開展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本學期,把重心放在校園內,學生身邊的事情,着重通過一些研究性學習課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要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四、教學措施

1、教學方法採用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模仿、體驗、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社會實踐等方式融合好,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過程成為手腦並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過程。

2、瞭解和研究學生,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繫。努力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儘可能注意個性的培養,指導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功,並分享成功的快樂。

3、把積極的勞動與技術態度和正確的勞動與技術價值觀的形成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始終。

4、綜合實踐活動還要把課堂教學與校內外的勞動結合起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在課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潔衞生,剪下來的廢紙屑不能亂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五、內容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周次

教學內容

1-4

我們愛清潔、洗茶具、洗餐具、洗衣服、拖地板、擦玻璃

15

紙多面體的構成和變化

5-6

用紙製作多面體

16

立交橋

7

摩天大樓

17

廢紙盒造型

8-9

好習慣伴我成長(綜合實踐活動)

18

技術信息

10

多面體

19

檢測

11-14

描繪高淳(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7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需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更有效地提升素質教育的豐富內涵,讓學生儘早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在觀察中思考,實踐中體驗,探究中創新,拓展知識和技能,鍛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實踐能力、正確對待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激發和養成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讓他們有機會去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成為一個有素養、有能力的現代中學生。

二、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題性原則

傳統的課程類型既包含有知識,又包含有經驗,並按照知識和經驗的系統結構組織和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儘管也包含有知識和經驗,但它是以知識和經驗的現實主題為中心進行組織,以問題的形式來呈現,通過活動的方式來實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單純的學科課程,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綜合了各種課程優點達到了優勢互補的,以主題性為主要特徵的課程。

2、生活性原則

長期以來,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教育將人類迫切要求解決的現實問題與人類生活的課題置之度外,結果導致學生缺乏起碼的社會生活常識。正因為如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需要着力解決這一問題,促使學校教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未來與現實的統一。

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於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避免學術性、學問化,多選取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家庭、環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設等問題。

3、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的綜合,決定了其教學組織形式在時間、空間上應該是開放的,而非限制於教室和課堂45分鐘,教師應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引導他們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4、全面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既要培養學生的認知系統,也要內化個體的心理因素,發展他們的非認知系統。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知識、能力,而且要關注學習方法和過程,關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課程的實施

(一)目標

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內容指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確定,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於自然、社會和人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直接經驗;

第二,旨在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的經驗和素材;

第三,在整體背景和視野中形成的態度與情感。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在尋求人的發展的前提下,從文化領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慮,認為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應包括:

(1)發展思維能力;

(2)培養讀書的興趣和讀書習慣;

(3)認識社會問題;

(4)發展想象力和鑑賞能力;

(5)從事勞動與技術活動;

(6)蒐集信息;

(7)促進身心健康;

(8)展示個人才華。

從上述八個方面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不僅可以克服活動主義和經驗主義課程的弊端,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已有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四)活動主題

書香伴我成長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8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結合學校實際,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綜合實踐課程特色,特擬寫此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共有學生400多人,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太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八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

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綜合課程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是:“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相當豐富,形式也和多。

三、教學重難點

1、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2、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整理提練的能力

3、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4、學生的安全問題。

四、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社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五、教學措施

1、教學方法採用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模仿、體驗、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社會實踐等方式融合好,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過程成為手腦並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過程。

2、瞭解和研究學生,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繫。努力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儘可能注意個性的培養,指導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功,並分享成功的快樂。

3、把積極的勞動與技術態度和正確的勞動與技術價值觀的形成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始終。

4、綜合實踐活動還要把課堂教學與校內外的勞動結合起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在課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潔衞生,剪下來的廢紙屑不能亂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第1周教學內容走進綜合實踐遠離網絡遊戲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早餐的學問本次活動的收穫和評價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本次活動的收穫和評價關注一次性筷子課時數2起止日期2222第7周本次活動的收穫,得到了什麼啟示2第8周第9周生活中的垃圾本次活動對生活中垃圾有什麼感觸22第10周第11周第12周第13周第14周第15周第16周第17周第18周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9

一、學情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58人,其中男生30名,女生28名。大部分學生家長忙於個體經營,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關心不夠,養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風和學習習慣,致使學生的學習水平、生活習慣等方面差異很大。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學習和參加社會實踐的基礎,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我班大部分學生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比較有興趣參與實踐活動,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也有個別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大,對周圍事物不夠關注,學習、行為習慣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過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二、教學內容

1、以社會實踐為基本形式的體驗性學習活動

社會實踐以豐富學生的社會閲歷、生活積累和文化積累為目標,重視學生的親歷親為。內容包括參觀、考察、訪問本地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學生通過從自然、社會中的親身體驗,懂得課堂以外豐富領域的知識。本學期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是《認識小康家庭》。

2、以社區活動為基本形式的參與性體驗活動

社區活動包括成為某一社會活動的成員員進行實際的生產活動、社區服務活動、公益活動等等。通過發揮少先隊員在社區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推動城市文明建設。

3、以課題探究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課題研究基於學習者的興趣,從自然、社會、文化和學習者自身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主題,進行跨學科的探究。並選取人與自然(如環境污染、動物植物、生態平衡)、人與他人(如師生關係、人際關係、希望工程等)、人與社會(如交通狀況、娛樂、消費、社區環境等)、人與科學(如科學發展史、科學與生活、科學)等作為確定主題的依據。本學期我們確定的研究課題是《果園實踐活動》。

三、活動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7、瞭解科研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體驗科研的艱辛和快樂。

四、活動重難點

1、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3、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活動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班級特色,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7、有效激勵機制,優化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能力。

六、活動安排

第1周 課題一、我給樹葉建户口

一、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各種樹葉的名稱、類別、生長等知識,培養學生收集、調查資料的能力,並通過討論、搜索得出一定的結論。

2、通過親自實踐、觀察、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大自然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增強環保意識。

二、教學過程:

(一)採集樹葉

1、教師與學生討論如何採集樹葉,討論如何採集樹葉?採集時注意些什麼?通過討論使學生知道,首先要進行觀察、確定採集安全外,還要注意保護環境,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2、教師帶領學生到學校、藝圃、公園收集。

3、採集時,由教師評比採集文明小隊。

4、將採集到的樹葉壓制在比較厚的書中。

(二)認識樹葉

1、認識樹葉的母體和樹葉的形態。

2、通過查詢資料或向老師請教等方式瞭解樹葉標本母體的名稱、種類、生長地點等有關知識。

(三)為樹葉報户口

1、將採集的樹木旁附上所屬的科目、俗名、學名、生長地點等標貼

2、每個學生將採集的樹葉展示給大家看,告訴大家樹葉是從什麼地方採集來的。

3、把自己收集到的樹葉用製作標本的形式或做樹葉卡的形式給樹葉建户口。

討論:怎樣製作樹葉標本

(四)展覽、討論和實踐

1、把收集的標本集中在一起,派一位隊員講解。

2、開展“護綠愛綠”活動。

3、開展我與小樹同成長的討論會。

第2周 課題二、我的偶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偶像的'含義,懂得正確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正確尋求理想的偶像。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正確尋求理想的偶像。

課前準備:收集名人圖像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你的心目中有沒有崇拜的偶像呢?

2、板書課題:二、我的偶像

二、新課:

1、出示名人圖像,指名學生説出他們的名字。

2、學生分組討論: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4、教師引導:

(1)將崇拜的淺層發展到深層。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偉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創新的改革家、企業家,學會從他們身上找到理想、人生價值、青春光輝的真實內涵。

三、小結: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希望同學們在崇拜中激勵自己,以實際行動向偶像學習,使自己成為實現自我期待和社會期待的動力。

四、佈置作業:看看身邊有哪些值得我們崇拜的人。

五、板書設計:我的偶像

第3周 課題三、校園安全搜查線

教學目標

1、通過校園內的意外受傷事故,瞭解校園內的安全隱患。

2、提高同學們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提高同學們的自我安全保護。

課前準備分好小組,每組派發調查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每天在校園裏快活地學習、生活。可是,如果我們不注意安全,一不小心就會發生意外受傷的事情。今天老師就讓大家一起在校園裏,調查一些校園內的安全隱患。

二、新課:

1、給同學們佈置調查時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2、按各組安排分別到校園的各個地方去展開調查。

3、小組把調查的結果進行討論通過,整理記錄,派代表向老師彙報調查結果。

4、老師根據各組彙報的情況進行分、總結。

5、安排宣傳委員進行校園安全宣傳。

三、板書設計:校園安全搜查線

第4周 課題四、意外受傷的原因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危險的行為是導致意外受傷的原因。

2、初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認識導致意外受傷的危險的行為。

課前準備:課文圖片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每天在校園裏學習、活動,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在我們看起來很普通的活動,卻隱藏着極大的危機,威脅着我們的人身安全。

二、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的投影,請同學們討論:

(1)這些屬於什麼行為?

(2)可能會導致什麼後果?

2、分組討論,指名彙報。

3、同學們在校園內還有哪些不安全的行為呢?

4、討論:如果你發現這些行為,你會怎麼做呢?你想對這些同學提出什麼建議呢?

5、歸納總結。

三、板書設計:意外受傷的原因

第5周 課題五、果園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在活動過程中瞭解各種水果的特點及果樹的生長環境。

2、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會合作。

教材分析重點難點:瞭解各種水果的特點及果樹的生長環境。課前準備分好小組,每組派發記錄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在平時水果吃得多了,但你對水果的瞭解又有多少?今天就讓大家一起到果園裏進行實踐活動,讓我們瞭解水果的特點。

二、新課:

1、組內分工,要求同學們學會與他人合作,安排好各組員工作。 9

2、活動安排,按各組商量好的工作步驟去安排。

3、用筆畫一畫我喜歡的水果,看水畫得漂亮。

4、寫出不同水果的名字,分析它們的顏色、味道、形狀。

5、認識你所知道的水果的生長環境及一些水果傳説

三、板書設計:果園實踐活動

第6周 課題六、參觀果園前的準備

教學目標

1、豐富知識,開拓視野。

2、瞭解關於水果的知識,學會做好參觀前的準備工作。

教學重點難點:瞭解關於水果的知識,學會做好參觀前的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分好小組,制定調查表和計劃書。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水果我們吃得多,那麼,你知道水果出產在什麼地方呢?你們有沒有興趣去參觀一下呢?那麼去之前有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二、新課;

1、請學生説説附近有沒有果園,裏面種什麼水果。

2、派發參觀果園調查表,説明該怎樣填寫。

3、小組討論:

(1)選定組長;

(2)打算到哪些果園參觀;

(3)想邀請誰參加活動,再填好計劃書。

4、老師檢查各組準備情況,定好出發時間。

三、板書設計:觀果園前的準備

第7周 課題七、認識小康家庭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知道小康家庭的界定。

2、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課前準備一些家庭擺設的照片,制定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觀看照片,從物質生活狀況和生活環境狀況認識小康水平。

二、新課:

1、讓學生對比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達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了嗎?

2、請學生説説自己家裏有什麼現代化設備,明確生活裏不開物質。

3、填好家庭生活統計表,比較一下,哪個同學家裏已經達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4、與學生制訂一個小公約:拒絕奢侈、拒絕浪費,看誰有計劃去合理支配零用錢。

三、板書設計:認識小康家庭

第8周 課題八、家庭文化生活

教學目標

1、活動中認識到家庭文化活動的重要。

2、培養學生學會讓文化生活來充實課餘時間。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學會讓文化生活來充實課餘時間。

課前準備分好小組,制定家長採訪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逐步走向小康,家庭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你一家人經常有些什麼活動呢?

二、新課;

1、讓學生説説家中雙休日的活動安排,看誰家的活動有意義。

2、同學發表自己的興趣愛好。

3、採訪父母是怎樣培養你的興趣愛好的,填好採訪表。

4、小組討論:自己對父母的安排意見,自己希望課餘時間怎樣安排。

5、代表彙報。

三、板書設計:家庭文化生活

第9周 課題九、美好家庭從何來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知道美好家庭來之不易。

2、培養學生熱愛家庭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家庭的美好品德。

課前準備:制定調查計劃,家中新舊照片(有條件的學生可準備)教學過程

一、導入:大人們常説:我們現在的生活比他們以前幸福多了。到底是不是呢?讓我們一起來調查。

二、新課:

1、分小組按要求填好調查計劃。

2、寫下自己調查後的體會,並在小組中説一説。

3、對照新舊照片,説説自己的體會和感想。

4、小組討論:美好家庭從何來?

5、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孝敬父母、關心家人、珍惜家中的一切)

三、佈置作業:比一比誰是家中好孩子。

四、板書設計:美好家庭從何來

第10周 課題十、我們最喜歡吃的菜

教學目標

1、認識媽媽做菜的材料,知道一種商品在不同地方價錢也不同。

2、讓學生做個有心人。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做個有心人,知道一種商品在不同地方價錢也不同。課前準備:分好小組,制定調查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媽媽經常都會做一些我們喜歡吃的菜,讓我們吃得津津有味,那麼,你想不想知道這些菜是怎麼做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調查一下。

二、新課:

1、説出媽媽經常做什麼菜和你自己最喜歡吃什麼菜。

2、瞭解學生會不會做菜。

3、讓學生從書中或上網查資料,瞭解中國八大菜系,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和那些名菜?填好調查表。

4、分組到肉菜市場調查各種蔬菜、肉類和其他副食品的價格。各組把結果歸納起來,看有多少種價格。

5、説一説:你準備買拿一家的商品來做菜,為什麼?

三、佈置作業:與媽媽一起去買菜,學學怎樣買到價廉物美的菜。

四、板書設計:我們最喜歡吃的菜

第11周 課題十一、我當小廚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讓學生知道媽媽每天做飯的辛勞,我們更應孝敬父母。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課前準備:鍋、鍋鏟、煤氣爐、肉菜、調味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我們每天吃的菜都是媽媽燒的,那麼,你想不想學會燒菜,讓媽媽驚喜一下,也好減輕媽媽做家務的負擔?

二、新課

1、分好小組,選好材料(把詳細步驟記錄在P41的表格裏)。

2、想好菜式,畫在P42的方框裏。

3、熟悉“入廚安全須知”的步驟。

4、小組分工合作,把菜炒出來。

5、小組間互相交流活動體會,看看哪組做的菜色香味俱全。

三、佈置作業:回家也做道菜,讓爸爸媽媽嚐嚐,並記下爸爸媽媽的評價。

四、板書設計:我當小廚師

第12周 課題十二、我有東西想拍賣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廢物利用,不隨便浪費資源。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懂得廢物利用,不隨便浪費資源。課前準備:一些舊書、舊玩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我們通常都回或多或少有一些舊的物品,例如一些舊書、舊玩具等,扔掉了可惜,家中有沒有地方放,怎麼辦?

二、新課:

1、我們可以把那些不再需要的物品拿出來拍賣,甚至一些新設計創作的東西也可以拿出來拍賣。

2、分小組把組內同學中準備拿來拍賣的物品記下來,並寫上拍賣原因。

3、為自己組的物品設計好的廣告語,讓物品更快地拍賣出去,並定好底價。

三、從資料中瞭解拍賣的程序及規則。

四、板書設計:11、我有東西想拍賣教學後記

第12周 課題十二、拍賣會開始啦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廢物利用,不隨便浪費資源。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懂得廢物利用,不隨便浪費資源。課前準備:要拍賣的物品、小錘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節課我們已經做好了拍賣會的準備工作,今天,我們的拍賣會就要開始了,請大家把物品準備好。

二、新課:

1、主持人宣佈拍賣會開始。

2、同學們根據大會給物品做好的編號逐一拍賣,物主把自己的拍賣品記錄好底價和成交價。

3、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買下拍賣品,但記住成交價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並記錄好你買到物品的底價和成交價。

4、説體會:通過這個小小拍賣會,你有什麼收穫?

三、板書設計:拍賣會開始啦

第13周 課題十三、綠色環保手抄報比賽

教學目標:

1、展示優秀手抄報,增強自豪感

2、進一步瞭解環保意義。

教學過程:

1、結合美術課,讓學生欣賞手抄報。

2、講解手抄報的製作

3、學生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成立評選小組

5、選出比較優秀的進行展覽

評議:

1、哪些同學佈局好?

2、哪些同學畫的好?

3、那些同學內容好?

4、指出不足之處

全課總結:談談自己的收穫

發獎:

獲獎學生談經驗

老師總結髮言。

第14周 課題十四、動手操作之《製作小禮物》

教學目標:

1、教給學生製作小禮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審18美情趣。

2、引發學生的愛心,學習關心人,樂於與他人分享幸福與快樂。

3、培養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對父母、朋友的愛。

課前準備:

1、卡紙、彩紙、剪刀、膠水、彩筆等用具。蒐集精美的圖案。

2、錄音機、磁帶。

3、課前瞭解自己家人或好朋友的生日,摘抄記錄一些有關“生日祝福”的語句。

教學過程

1、激情導入。

(1)討論交流課前查閲的資料內容和自己摘抄的語句。

(2)學生交流討論,確定贈送的禮物。

同學們,我們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和誠心,自己動手製作禮物送給我們的父母、朋友。我提議我們今天每人做一份禮物或一張賀卡,來作為生日禮物送給自己的父母或朋友,大家説好嗎?(學生:好!板書:製作小禮物)

2、學做小禮物、賀卡。

(1)生日禮物的製作過程:

A:把舊報紙或掛曆紙、粘貼紙等,撕或剪成塊狀,粘貼在盒子外邊。

B、用皺紋紙學打十字交叉結。

C、裝飾完成漂亮的禮品盒。

(2)介紹賀卡樣式的製作方法。

①討論:賀卡包括哪些內容?(師生小結:包括“賀卡封面”、“賀卡主題”、“賀詞內容”三部分)

②指導:要想做張式樣好的賀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細揣摩。可以把卡紙對摺,也可以經過剪、裁、貼製作一張更為特別的賀卡。

③學生試製賀卡。請同學們按照老師介紹的方法,自己試着做一張賀卡。

④設計賀卡封面。賀卡的樣式做好了,下面我們應該給這張賀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圖案了,請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圖案,可以把它們畫上去或剪貼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圖案,來製作賀卡的封面。

⑤學寫賀詞。把自己所寫的在學習小組裏相互改一改。力求寫的通順,優美!寫一寫。賀詞都擬訂好了,也改好了,同學們把自己的賀詞謄寫到賀卡上,記住!字可要寫的漂亮哦!

3、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親手製作了一件小禮物,送給你們的父母或朋友。我想當他們收到你們的小禮物時,一定非常的高興。

第15周 課題十五、認識螞蟻和白蟻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螞蟻和白蟻的生活習性。

2、知道螞蟻和白蟻會危害我們的生活,要積極採取防治措施。教學重點難點:通過活動了解螞蟻和白蟻的生活習性。

課前準備:捉一些活螞蟻和白蟻的標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展示通螞蟻和白蟻,讓同學們認識螞蟻和白蟻。提問:你知道有關螞蟻和白蟻的一些生活習性嗎?

二、新課:

1、認識螞蟻和白蟻的身體結構,請學生自己標出。

2、認識螞蟻和白蟻的生活習性和它們跟同伴交流的方式。

3、到大自然中尋找螞蟻和白蟻的窩,瞭解它們的生活環境以及怎樣影響和危害我們的生活。

4、把我們觀察到的螞蟻和白蟻的的家庭情況記錄下來,畫一幅螞蟻搬家圖。

三、佈置作業:在自己家附近找找有沒有螞蟻的窩。

四、板書設計:認識螞蟻和白蟻

第16周 課題十六、螞蟻和白蟻的危害與防治

教學目標

知道螞蟻和白蟻會危害我們的生活,要積極採取防治措施。教學重點難點:防治螞蟻和白蟻的危害。

課前準備:一些被白蟻啃過的木頭。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知道螞蟻和白蟻是怎樣影響我們生活的嗎?可以説,螞蟻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害處;而白蟻帶來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尤其在熱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

二、新課:

1、討論:螞蟻帶來哪些危害?白蟻帶來哪些危害?(觀察一些被白蟻啃過的木頭。)

2、大家提出對螞蟻和白蟻的防治方法:

(1)家庭防治

(2)校園防治。

3、把自己的調查報告寫清楚,在小組內交流。

三、作業:與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調查心得。

四、板書設計:螞蟻和白蟻的危害與防治

第17周 課題十七、我與健康有個約會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健身運動的好處。

2、培養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課前準備:一些體育健身的設施。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隨着科技的進步,很多工作都由機器代替人工去做,相對的我們的體力勞動的機會少了,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我們的體質。

二、新課:

1、看看班裏有哪些同學是最懶參加體育運動。

2、分小組去社區裏找一些健身設施,帶“小懶蟲”到那裏參加體育鍛煉。(之前給他們説明健身的好處)

3、小組制定健身計劃,實施每項都要做好記錄。

4、為自己設計一套醒目的運動裝和一個最健美的健身姿勢畫下來。三、板書設計:17、我與健康有個約會

第18周 課題十八、心明眼亮

教學目標

1、在體育運動中懂得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意外)。

2、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課前準備:一些運動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健身雖然很開心,但偶爾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下面圖中情形就是一些常見例子。

二、新課:

1、分小組討論圖中的情形,然後把自己的意見有條理地寫下來。

2、學生自由發言:自己的健身過程有沒有以上情形出現過,要是事件突發在自己身上,那該如何處置?

3、討論以上問題,商討辦法。

4、要是我們看見別人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做?

三、佈置作業:多參加體育鍛煉。

四、板書設計:心明眼亮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是:“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相當豐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編排上充分體現國小學科知識和技能聯繫較多,與學生學習生活環境聯繫密切,容易激發興趣。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老師的專長及當地的資源等情況自由選擇幾個主題開展活動。書中的“學習單”可以為學生自主地開展活動助一臂之力,幫助他們形成主動

反思的'習慣。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五、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七、教學進度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七個主題:

1、學校主人公;

2、月圓中秋節;

3、海洋深祕;

4、聲音小天地;

5、栽培小能手;

6、玩紙;

7、探尋鐘錶世界。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周次2345678911121415171821

課題學校主人公月圓中秋節國慶假期海洋深祕聲音小天地栽培小能手玩紙探尋鐘錶世界20xx-09-06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11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二、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學目標

1、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瞭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2、 通過調查、訪問,查閲資料,實踐操作,瞭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3、 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電和交通工具,讓我們用實踐行動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4、通過調查、採訪,使學生初步瞭解到人與家庭、社會的關係,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5、通過製作水果拼盤、瞭解茶文化,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五、進度表

周次內容周次內容
第1周早餐的學問第12周快樂學習
第2周偏食與減肥第13周我們真幸福
第3周秋天的節日第14周國小生課外閲讀調查
第4周過節第15周動物的家
第5周生活中的電第16周諺語
第6周電的遊戲第17周水果拼盤
第7周有限的水資源第18周茶文化
第8周水的調查第19周
第9周交通工具的變化第20周
第10周設計一個新型的交通工具第21周
第11周認識廣告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12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通過學習本套教書,瞭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和思想品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2、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通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13

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一種以"突破文本、突破教師、突破課堂"為基本特徵、以着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能力的發展為基本內涵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方式應運而生,並在我區各個學校中轟轟烈烈、紮紮實實地開展起來,效果顯著。本學期,為了繼續開展好此項活動,讓語文教育開放而有活力,我校在認真學習《市北區語文實踐活動實施指導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特制定語文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指導,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以學生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習語言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為主要內容,把學生在校內的語文學習同校外生活及興趣和需要緊密結合,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趣味性的語文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全面的、有益的發展。

二、活動重點:

1.更新一個理念——"大語文觀"

筆者認為在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之前,每位語文教師應該更新理念,樹立"大語文觀",應該非常明確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目的。課標中已經非常明確地指出:"聯繫學生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是"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可見語文實踐活動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遊戲,不能只滿足於表面上的熱鬧,更不能單憑教師一時心血來潮,盲目、隨意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是將已有的語文知識技能在實踐中應用,又在應用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的過程。作為語文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必須熟知此活動開展的意義、目標、重點,才能做好這項工作。

2.抓住兩個重點——重視積累,強調運用

在過去強調課堂教學、閲讀積累的同時,繼續重視實踐活動的運用,每一名實驗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積累是"入口",運用是"出口",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活動中要多方設法給學生提供"用語文"的機會,建立起有"進"有"出"、可以循環流通的運行機制。

3.實現"三個突破":突破文本、突破教師、突破課堂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要讓學生突破教師,突破書本,突破課堂,拓寬學習領域,開闊視野,主動求知,做學習的主人,真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能力的增強。

4.處理好四個關係——簡單實踐與科學實驗的關係、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的關係、主動參與與減負的關係、單一突破與齊頭並進的關係。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基礎課的延續和必要補充,實驗中正確處理好這四個關係,將能確保語文實踐活動取得顯著效果。

三、活動內容及形式:

1、立足教材,大膽突破教材,保障語文實踐活動課的實效性。

目前我們使用的三套教材版本中,人教版教材每冊在"積累運用"中都安排了兩次實踐活動的內容,北師大版和蘇教版的教材每冊的每個主題單元中都安排了至少一次的實踐活動內容。語文教師要很好的憑藉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實踐活動內容,以及本班的專題活動,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組織好每週一次的語文實踐活動課,使實踐活動成為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落實好《語文課程標準》中量化的內容,重視積累。

(1)開放"兩室",營造讀書氛圍,養成讀書習慣。語文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重要途徑,而語言文字的積累則是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基礎。針對我校學生閲讀量偏低的現狀,重視積累是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地當務之急。我校的圖書室規模大,藏書量大,是一塊豐富的資源。本學期,學校將繼續開放圖書室、閲覽室,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書源及良好的讀書環境。同時調整、落實圖書借閲制度,倡導集體借閲與個人借閲相結合,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努力營造讀書氛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每週五下午的第三節課是"揚帆書海"的讀書時間,由語文教師組織好此項活動。單週1、3、5年級,雙週2、4、6年級為固定的班級集體借閲圖書時間,反之,教師可組織學生自帶圖書閲讀。月末則要進行讀書沙龍活動,如"好書推介"、"讀書感悟"、"人物評析"、"精彩片斷賞析"等。

(2)建立語文課外閲讀考級制度。為了更有效地激勵學生學習語文、廣泛閲讀的興趣,擴大讀書量,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我校將建立語文課外閲讀考級制度。《延二語文閲讀考級方案》將發放給每一位語文教師,要求教師們認真閲讀方案,明確考級目的`,熟知考級內容,並督促班級學生進行閲讀。考級方法將採用隨時考與固定考相結合。本學期共進行三次固定考級活動,分別訂於10、11、12月下旬。

(3)創設書香校園。每週二早上7:40——8:00為"快樂誦讀"語文實踐活動時間,各班學生將在教師的指導下,或誦讀唐詩、宋詞、四書、五經,或誦讀名家美文。旨在培養學生高水平的朗讀能力,加深文化積累,提高語文素養。建立"文海泛舟"讀書交流園地。每月一期,由3—6年級承辦。主題分別是:9月份"勿忘國恥,愛我中華"、10月份"秋之韻"、11月份"走近科學"、12月份"名人名言伴我行"。

3、為了貫徹區教研室的精神,提高本校學生的書寫水平,我校將於11月下旬舉行"好娃娃杯"硬筆書法大賽。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現場寫出一篇作品,通過教師、學生共同參與,評選出"小小書法家"。

4、講故事是學生們喜歡的一項活動。本學期我校將於12月上旬舉行"好娃娃杯"講故事大賽。活動分低、中、高三個組,內容可以是童話故事、科幻故事、寓言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等。屆時將評選出"金牌故事大王"、"銀牌故事大王"、"銅牌故事大王",進行表彰。

四、活動評價:

語文實踐活動要注重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重視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的收穫,通過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間的評價、家長的評價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此評價將納入學生的語文學習之中。

五、保障措施:

1、領導重視。將語文實踐活動納入學校的學期計劃中,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開展實踐活動。

2、加強培訓。通過培訓使全體教師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將實踐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貫穿於學科教學始終。

3、講求實效。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從班級到學校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操作性強,將學生在實踐中的收穫作為活動的唯一目標,講求實效。

4、合理地分配時間,避免造成負擔。

5、校外的實踐活動安排教師或家長的監護,確保學生的安全。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14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研究性學習每學期組織1—2個研究課題或項目,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每學期進行2—3次活動;勞動與技術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統籌安排課時。

綜合活動實踐教材要求採取活動項目的方式實施,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揮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該教學資料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指導思想,突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性,力圖實現四大領域的有機融合,使每部分內容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學生常見的問題入手,在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過程中瞭解、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三年級“活動資料”的形式還是以有趣的遊戲和製作為主,《走進遊戲

世界》、《生活中的禮儀》、《快樂剪紙》、《飼養小動物》都有相當的童趣,也可以

從中取得不少直接經驗。但是,這些活動都滲透了激發學生探索和發明的內容,也就是要學生探索事物的內涵和本質,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

本冊教材主要教學內容共8個主題。分別是

方法與指導:

1、 怎樣制定活動方案

2、 學會分工與合作

活動與探究:

3、 走進遊戲世界

4、 生活中的禮儀

5、 快樂剪紙

6、 飼養小動物

7、 衣物的洗滌

8、 居民生活環境調查

二、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

利。

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教學目標:

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讓他們繼續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教學進度表

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依據,以“創新、實踐、發展”為主線,立足於探索開放性的實踐活動,探索多種途徑,努力保持學生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能與學校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相結合,與學校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相結合,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的發展相結合。使學生能在不同程度上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的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養成服務意識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組織領導機構

領導小組組成:校長是第一負責人,組長由分管年級副校長擔任,小組成員由學校教科室、教務處和團委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負責校內外指導力量的組織協調和設備利用、實施計劃制定、過程落實、實施指導、檢查管理等工作的統籌安排,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開展和有效實施。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學校教科室、教務處和團委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

三、實施原則

1、綜合性: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和學科間的相互滲透,重視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綜合運用。

2、實踐性:強調體驗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

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為終身學習,獲得生存能力的綜合實踐能力。

3、活動性:強調針對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形成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4、開放性:強調“開放”,努力做到教育時空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教學要求與內容的開放,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的開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評估的開放。

5、自主性:強調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設計,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能力。

四、實施方案

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新課程實施現實的經驗,依託綜合實踐活動形成特色鮮明的課程文化,打造學校素質教育新亮點。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勞動與技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做到“親歷實踐,深度探究”,充分體現綜合性的特點。學校圍繞“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的關係,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成長的需要和認知規律,各年級形成序列大主題,各班在大主題的總領下確定小主題,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結合周邊自然環境、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科學技術等領域,確定研究主題,開展調查與訪談、參觀、考察等多種活動,以形成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課程文化,成為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的一大亮點。

(一)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領域,涉及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的基本特點是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分為兩大類別: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其中課題研究內容設定為七類,即生命與健康、安全與自救、自然探究、社會考察、環境保護、民族文化、科技創新;項目(活動)設計的內容設定為五類,即自我發展設計、家庭活動策劃、校園活動策劃、社區活動策劃、創新設計製作。課題研究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類型。項目(活動)設計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兩種類型。前者如一次獻愛心活動、街頭宣傳活動或主題班會的設計(策劃),後者如對某一設備、設施的'製作、建設或改造項目的設計等。

(二)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實施策略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統一規劃下由政教處負責牽頭具體實施。領導小組在充分調研學校學生現狀及其發展需要和學校特色發展的需要,綜合考察學校及社區支持學生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的有效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在政教處統一安排下,採用專題講座、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認真開展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的有關培訓,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社會實踐與服務的觀念,熟悉、掌握社會實踐與服務的基本內容、技能,瞭解課程實施評價的一般方式,懂得如何處理社會實踐與服務過程中的突發事件與安全問題以及如何反思和撰寫實踐與服務心得,以“思想先行”為健康實施“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擬開展的社會實踐與服務活動如下。

1、社區社會實踐活動

社區社會實踐活動是指學校依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而設計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統一開展的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所接觸的生活世界,從熟悉、關注的社會實際角度選取主題並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此類活動可以通過參觀訪問、考察調研、體驗民俗、生存鍛鍊等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開展政治、經濟類活動如“政策宣傳”、“消費導向”、“呼喚誠信”、“義務書畫”等進行。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必須指導學生統一紙張格式認真撰寫活動體會心得留存。

2、校內社會實踐活動

校內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指由學校學生廣播站、各類文藝社團、學科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舞台,開設“理想、人生”、社會人文、科學實踐、時事專題以及勞動技能如攝影等校本課程包括講座、第二課堂興趣小組活動等,以學生自願參加為原則所開展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

各年級必須根據年級師資和可供支持的教育資源選擇開展適合本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必要時有些活動可以考慮跨班級或跨年級進行,以達到“師資等教育資源的共享,跨班級或跨年級學生互動交流”的目的。各年級應及時總結所開展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升活動的質量,同時指導學生認真做好參與活動的過程體驗、經驗總結等個人資料的歸檔工作。

3、社區服務活動

社區服務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對他人、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此類活動通過學校統一組織和學生自行組織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學校統一組織的活動可以是大型社會公益義務活動,如配合創建衞生城市的環保衞生公益勞動、大型社會活動的義務宣傳等;也可以是社會重大活動日如“學雷鋒日”、“消費者權益日”、“教師節”等,開展“訪貧問苦送温暖”、探望敬老院、福利院之類青年志願者活動等。學生在積極參與上述各類活動的基礎上,必須利用節假日、寒暑假,以個人或自願結合的活動小組,開展如到父母單位服務當義工等社區服務活動,完成學生活動體驗小結將載入學生檔案袋,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考評的重要內容之一。

4、校內服務活動

校內服務活動主要有“幫困助學”、定期義務勞動等。學校將統一課表,安排一定的課時確保每天有一個班級在校內開展義務勞動。全體學生在積極參與班級值日衞生、衞生包乾區整潔、自行車排放等工作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與條件有選擇的參與開展“不讓一個同學落伍”一幫一、一對紅活動,愛心幫困活動;競爭參與學校圖書館、專用館室管理服務活動和“學生文明示範崗”、“常規管理學生服務團”等服務管理工作。各班主任應指導學生將所參與開展的服務活動以書面形式及時總結以載入“學生檔案袋”。

五、課程實施的管理

1、落實課程計劃:按照課程計劃的要求落實好課時,課時列入課表,採用集中與分散的形式進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情況可以臨時調整,但確保學期總課時,不得擠佔挪用。

2、日常管理:各年級段要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表,按照“一人負責、團體協同”的原則配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每個班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要有專人負責。學校、年級組織學習、集思廣益,集中教師的智慧在具體活動中實施協同教學。各年級及時做好活動記錄,並收集原始活動資料(如活動教案、調查報告、評價表、總結論文等)統一歸檔,期末上交教導處。

3、加強教研活動,重視教師培訓。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認識開設綜合實踐課程的重大意義,要認真學習國家、省有關課程改革的文件與書籍,明確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標及實施、操作的方法,提高對各個學科的認識。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在校內開展看綜合實踐活動課案例的錄象,聽課等活動,採用內外並舉的策略。

4、課程評價:課程教學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以形成性、發展性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學生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評價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以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不採用書面考試的方法,主要採用作品(手工、勞技作品、調查報告、研究性小論文等)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彙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