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91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1

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不能等同於課堂教學,旨在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檢驗內化知識,運用知識,為學生打開一個開放的時空,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豐富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擔負着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和發展能力的任務。但它有獨特的要求,就是學生必須學習有關的生活和社會生產的知識、技術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諸方面培養學生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要真正把學生當作具有潛能的生命體,發揮《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本身的優勢,改革《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讓一批批具有創新精神、創新素質的跨世紀人才脱穎而出,才無愧於時代的`呼喚和期望。讓他們時常用一雙明亮的眼去觀察,用一顆靈動的心去觸摸,感受世界的多彩,體驗生活的律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和其他學科課程改革一樣承擔着學生學習方式改革的重大任務,由於這們課程和其他課程的不同,其學習方式也具有於其他課程顯著的區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性學習、綜合性學習、體驗性學習、接受性學習、發現性學習、網絡學習等各種學習方式,其中,研究性學習是核心的主要的學習方式,我覺得將各種學習方式進行有機整合,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別於其他課程的最顯著特點。

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是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出發,基於自身興趣來選擇和研究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一門學科。在綜合實踐課的教學中,不拘泥於教材,開放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真實需要出發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給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2

通過這次課程研磨,有感於綜合實踐這一課程的設立,我們開始正視它:這是課改的新生兒,這一名應該成為課改大潮中的寵兒,卻面臨着尷尬的局面---師資力量得不配套,理念的差距,導致了他在眾多的課程中最不受重視,甚至有老師三兩節課把全書的內容教完,好為主科騰出更多的時間來。為改變這種可有可無的狀態綜合實踐課要如何找回自己的出路,重新煥發其應有的光彩呢?我個人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領導重視,機構落實;即校長一把手要真正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髮展的重要意義,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一新課程改革中最大的亮點閃亮起來;同時,建立健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課程實施小組,配齊師資,職權分明。

二、課題引領,主題分明;確立一個學校整體層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課題,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讓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研究中成長。

三、強化研訓,立足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離不開教師,因此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方面的專業素質,將直接影響到這門課程是否得以落實,立足校本,強化研訓,無疑是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徑。

四、凸顯綜合,注重實踐;綜合實踐活動,重在實踐,落在活動,基礎在綜合。不要拘泥於某一學科,某一個固定的內容,因此國家並沒有制定統一的教材。學校可以結合本校實際,如學校所處環境、地理位置、學生來源、家長素質、學校及家長學生的社會關係等等,確定適合本校學生髮展、適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校本教材。然後逐步落實,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踐中,參與到活動中,在實踐和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激勵情感。

五、課時到位,評價跟進;學校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提供必要的課時保障,同時對課程、對教師、對學生都建立起一套相應的監控、管理、評價體系,用制度來激勵和約束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

六、保證常態,經費支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課程成本相對傳統課程要高。無論人力成本、精力成本,還是物質成本、經濟成本,都要比傳統的語、數、外等學科要高,因此學校要保證課程的常態化,就必須給予足夠的經費保障,當然相應的監督體系也是促進課程常態的必要支撐。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3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門新型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塑造學生完美人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追求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融合為價值取向。在活動中,我覺得要重視學生全體參與、學會共處與分享、學會協調與合作。要積極學習理論,更新觀念;結合實際,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立足現狀,勇於創新。之前雖和學校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但當我真正上課後才明白經驗是一回事二實踐是另一回事,這四個星期的上課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一、在現有的.條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學生行。

在國小,學生“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卻是個“大”課。綜合實踐課,他們的能力行嗎?學校的條件行嗎?經過這段時間的親身實踐與學習,大家的討論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狹隘了。綜合課無所謂大小,關鍵是要找到適合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路子,意識是培養出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這些都需要我們的耐心與長時間的培養。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

二、要改善課堂中的“收與放”

綜合實踐活動是在老師指導下的“教”,尤其是我們這些青年教師要知道,學生處於一種不知所然的狀況,一上來就放由學生所謂“自主選題”,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經過實踐的摸索,我們確定了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制訂計劃,學會合作,均需要教師的點撥和提示,甚至是訓練。要“放”就必須先“扶”,否則學生無所適從。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學生永遠學不會自己走路而且對課堂的興趣也會消失,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參與實踐,應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三、要改變舊的觀念,增強新的血液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而以前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法多了卻秉性難移。課程實驗剛開始,我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什麼意義和作用。這時,我才發覺:不對勁!活動課不能這麼上!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的手腦動起來,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舊的單一的講授法必須淡去,必須採用新的“活動教育法”來“活動育人”。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4

很榮幸3月17日參加了在高區一小舉行的高區國小綜合實踐優質課的評選活動,第一次作為講課老師站上這種活動的講台,心裏既緊張,又激動。此次我執教的是《奇妙的陀螺》,通過這次講課,自己收穫頗多!

本次課的設計,本着取材生活的原則,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到原來身邊的事物都可以成為製作的素材,在體驗玩的樂趣的同時,又能從中有所收穫,培養孩子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本次課由談話導入課題,在初步認識陀螺後,激發學生做陀螺的慾望。讓學生在初次做陀螺的嘗試下,發現製作紙陀螺的基本要求。然後在進一步的製作中,自己探究發現讓陀螺旋轉時間更久的奧祕,再根據發現改進陀螺,裝飾陀螺,之後設計了一個陀螺大賽,調動孩子們的熱情。最後,簡單介紹陀螺在生活中的應用,作為一個拓展提升。整堂課的設計流程比較簡單清晰,此次講課還算比較順利的把整堂課完整的上了下來,大多環節都達到了預設目標,較好地完成了整節課的教學,不過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下面主要就自己在本次講課中的感受,反思一下自己在授課中的不足:

一、課堂語言不夠精煉,評價語不到位。

在此次講課中,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語言方面的.不足,覺得有些問題表述不夠精煉,隨意性的語言有點多,當然最主要的不足是缺少課堂評價語,孩子們回答的問題或者想法都不錯,但是我大多時間都是一句簡單的“好”、“不錯”一帶而過,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評價,我覺得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多學習、多改進的地方。

二、賽陀螺環節沒有出現預設的課堂效果。

本來賽陀螺環節是本節課的一個小高潮,孩子們應該積極踴躍參加才對,可能是由於前面對於影響陀螺旋轉時間因素的掌握不到位,孩子們的改裝效果一般,而且速度較慢,所以在規定時間內只有個別小組選出了代表,有幾個小組的代表上台熱情不高,而且在賽陀螺時,可能我組織的不夠好,沒能調動孩子們的情緒,比賽過程比較平淡,沒有展現孩子們那種天生的競賽熱情。今後在組織課堂方面還需要多加鍛鍊,不斷提高。

三、小組評價流於形式,沒有自然融入課堂。

此次在執教中臨時加了小組評價的內容,為的是更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組織課堂,但是由於之前試講時沒有使用過,所以在本次執教中小組評價使用的不是很到位,比如,有個小女孩回答問題特別積極,而且講的非常有道理,若我在給她肯定的同時,適時將他們小組的小陀螺上升一格,相信更能有效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整堂課我的小組評價基本都用在了組織課堂上,這樣的評價形式沒有發揮實質作用,與課堂教學的銜接不夠自然。今後要避免這種流於形式的評價活動,有效設計小組評價,達到切實提高課堂效率、調動課堂氣氛的效果。

這次的備課、磨課、講課經歷讓我收穫很多,在發現自己教學中不足的同時,也意識到了一堂好課並不僅僅要有好的教學設計,更關鍵的是要帶給孩子們發現知識、享受知識的體驗,創設高效課堂。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探索,虛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5

活動目的:

1、讓學生從生活中選擇課題,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培養他們勤于思考的習慣,勇於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過寫研究方案,培養學生學會調查、實驗、參觀訪問、查找資料等學習方法,逐步形成綜合運用各科知識,收集和處理信息、互享信息資源的能力。

3、通過小組分工合作,促進學生分工協作,團結進取的合作意識的形成,體會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係,使學生關注社會,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活動意識。

活動準備:

課前學生調查統計自己家庭每天產生垃圾的種類及數量,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材料。

活動過程:

一、彙總課前調查的資料

1、出示兩組圖片,學生談想法,在對比中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四人小組交流調查表,初步瞭解每家產生的垃圾種類及數量。

3、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調查結果,教師適時點評。

4、聯繫柳州市八十萬户家庭,出示具體數據,引導學生體會一日、一月、一年所產生的垃圾量。

5、説明:柳州實際所產生的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這個數字。猜想:全世界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展示一組有關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文字數據)

7、學生髮表意見,教師説明垃圾與生活的聯繫,並出示課題。

二、確定活動主題

1、學生結合剛才有關垃圾的圖片文字,説説自己對於“生活中的垃圾”想了解和研究的`問題,教師板書。

2、引導學生,歸納為四個主題:來源;危害;種類及處理;變廢為寶。

3、教師進行選題的提示引導,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了解和研究的一個問題。

4、學生思考討論,對四個主題用手勢1、2、3、4進行表決,進行換位分組,推選組長。

三、設計研究方案

1、教師進行填寫研究方案的提示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填寫研究方案表,教師巡視指導。

2、各小組代表分別將本組的活動方案向全班同學彙報,教師適時進行引導點撥。

四、小結:

1、評價學生的方案及表現。

2、對後繼研究活動的引導和激勵。

反思:

本活動主題的選取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因為目前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其中垃圾的危害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作為國小生,更應該關注身邊的現象,因為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這個活動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瞭解垃圾的相關知識,增強環保意識,同時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減少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的活動中。所以,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題確立了,就是“生活中的垃圾”。

本課各教學環節的設計意圖:

首先出示圖片對比,讓學生初步體會垃圾的危害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然後是交流展示自己的課前對身邊現象的調查結果,再聯繫我們柳州市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進一步重視這個問題,激發起研究興趣。

然後是放開手讓學生切實經歷活動主題實施的全過程,自主選題、制定方案都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提示巡視,發展他們的規劃與組織的能力。

然後是研究方案的展示與交流,讓學生討論借鑑,互補提高,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併為活動的展開做好充分合理的準備,

小結時,對學生本課的表現進行肯定,鼓勵他們保持熱情繼續進行下一步的研究活動。

我的感悟:

本課教學實施過程中,時間的分配方面不夠合理,學生沒有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研究方案表全部填寫完,這與我設計制定方案環節時沒有考慮周詳有關。而且讓學生將方案的全部項目在課堂時間內填寫完,不能突出重點,不夠很好的將難點突破。

聽課領導給我提出了改進意見:在學生們進行分組制定研究方案時,應有側重點,考慮突出自己研究主題方面的計劃應怎樣施行?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其餘的項目可以在課後完成。在學生展示研究方案時,教師也應相應地對學生計劃中實行過程的難點進行點撥,強調外出調查時的安全事項,充分發揮自已身邊資源的作用。

總之,在這次的整個活動中,學生們積極自主的去探索、去經歷、去感受,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出結果。雖然不是很完善,但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得到增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各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得到了整合。這其實就是最好的“結果”,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

相信在後面的彙報討論會、設計宣傳小報、廢物利用作品展示及清除垃圾行動日等一系列後繼活動中,學生們能走入生活,走入社會中,真正享受了綜合實踐課帶給他們的快樂和收穫,獲得更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機會。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6

在這節結題課中,老師給同學們總結了前段時間同學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乘坐了綠色公交車,一路乘車,一路觀賞,一路聆聽,一路思考,一路收穫。對中山的綠色公交體味了一番,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對這節課進行反思。

同學們在這次“綠色公交,我體驗”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獲益良多。同學們這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表現得很棒,通過交流合作、親身躬行,收穫頗豐。

我個人覺得,能讓學生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與生活接觸,與不同職業的人交流合作,懂得為了瞭解我們生活的社會一定要親身躬行。説白了,勇於實踐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外出採訪時,要求學生要在家長的指導下,有禮貌有技巧地請求別人(與綠色公交有關的人員)接受採訪。

其中膽子較大的小美和她的家長就主動積極地帶上靦腆害羞的小華到公交車車站採訪乘客。小華走在路上就不停地問小美能不能不要她開口問,她負責記錄行不行。小美媽媽一直拉着她的手讓她不要那麼緊張,一邊教她等會兒該如何向別人提問。小美和她媽媽一人一邊拉着小華很快就到了公交車站,而被鼓勵了無數次的小華還是膽怯地躲在小美的媽媽後面,直到小美攔下了一位熱情的阿姨,拼命招手叫她過來,小華才怯怯地從小美媽媽背後走出來。在大家的`鼓勵下,小華終於拿起了記錄本和筆走向受訪阿姨。

慢慢的,看見小美與受訪者聊得開心,小華也終於上前與阿姨聊了起來。看見小華的進步,笑起來的不僅僅是小美和小美的媽媽,還有帶隊的老師和路上行人。

其實綜合實踐課與其它科目比起來,其重點就是指導孩子在學習之餘,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與人溝通、懂得有禮貌、有技巧地通過他人獲取信息。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7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需要通過各個活動領域的實施得以實現。儘管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各有側重點和獨特的價值,但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有着共同的性質和共同的價值追求。在性質上,都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都直接面向學生的生活和經驗,都超越具體的體系化的書本知識。在價值追求上,都以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豐富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現實體驗和經驗為終極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種功利的技術和書本知識為終極目的。

《茶葉的聚會》這一主題活動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妥善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的各個指定領域的關係,指導學生把該活動主題分解為研究性學習環節、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環節、勞動與技術實踐環節,並將信息技術貫穿全過程。如組織學生開展有關茶文化方面的小課題研究性學習;帶領學生走進茶園學採茶,學種茶樹,開展力所能及的義務勞動實踐,進行勞動與技術方面教育;鼓勵學生走進社區不定期舉行義務送茶活動,讓在田間幹活的農民,讓路邊開車口渴的人們能及時喝一口濃香四溢的涼茶,在為人民服務中體會做人的意義;組織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調查、考察和利用網絡和圖書館等收集的資料和信息進行刪選和整理,並利用信息技術平台進行成果展示和答辯;鼓勵學生向廣大羣眾宣傳中國5000年茶文化,並在校園舉行有關《茶葉的聚會》成果展示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施具體的活動主題或活動項目的過程中,《茶葉的聚會》主題活動不僅僅侷限在完成某一領域的具體任務上,而從把握各指定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繫,十分注重各領域任務和內容的相互滲透和延伸。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融合為一個整體,既達到了研究性學習的具體目標,又較好地把握了綜合實踐活動各指定領域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即通過具體的活動,引導學生認知自然、瞭解社會,反省自我,發展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關愛自然、尊重人格、承擔社會責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茶葉的聚會》主題活動這種以綜合主題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領域既符合學生認識心理規律又體現課程綜合化課改要求。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應人為地把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機械地割裂開來,不能簡單地把綜合實踐活動劃分成相對獨立的四門課程來教學。要明確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對待綜合課程是明顯的錯誤。這四個領域不是學生獨立學習的內容,而是實踐或活動的方式,如研究、服務、調查、勞動、信息實踐等。綜合實踐活動課真正的內容是學生的活動主題,是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和興趣出發提出來的,內容來自學生的生活。在活動過程中,指導教師應根據學生活動的主題需要,儘可能引導學生開展多種方式的實踐過程,使各領域得到有效整合。另外,《茶葉的聚會》主題活動以綜合主題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領域也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和自我發展的主體理念。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8

綜合實踐活動把孩子帶向了一個更廣闊的生活空間,他們的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發展,視野得到拓展,道德觀得到增強,個性得到展示,潛能得到發揮。在這堂《話説家鄉》的綜合實踐課中,我是指導者,同時我也是參與者,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反思本次教學活動,收穫頗多。

一、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

本次活動力求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例如在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有用武之地,做到面向全體,全員參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主題的確定,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熟悉且感興趣,樂於探究。這次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走進了一個開放的時空,給學生創造了親近自然,關注社會的機會。

二、注重學生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

瞭解家鄉環境被破壞的現狀並不是本次教學的終極目標。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積極投入到保護家鄉環境的行動中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注重了學生的親身體驗,使學生在觀察、調查、訪問、研究中真正意識到保護家鄉環境已刻不容緩,從而產生馬上保護環境的動機。實踐中,學生不但有了切身的體驗和感悟,而且聽、説、讀、查、思等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三、培養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在實踐中,學生走向社會,進行調查研究採訪,學會了如何與人交往,小組同學分工合作,共同出謀劃策,分享實踐學習的酸甜苦辣,學會謙讓、協調,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同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親歷體驗中提高了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實踐中,學生耳聞目睹了環境現狀,為環境污染,為當今人們環保意識的淡薄,為未來人們的生存環境等深深憂慮,也深感只有提高人們的文明素質、環保意識,才能真正淨化、美化環境。這次活動使學生學會了關係自然與社會,學會思考人類、自然與世界如何和諧發展,形成了積極的人生態度。

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對教師具有無窮的美麗,又富有很強的挑戰。課程內容的開放性、生成性使教師的知識結構面臨嚴峻的考驗,沒有現成的教材,沒有固定的模式,這是我最大的困惑。可見,教師只有在生活中不斷充實自我,與學生共同學習,才能更好地指導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9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藴藏於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鋭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説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於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既關注學生的現實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又兼顧學生的長遠發展。它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並在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健康發展。本學期,我班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實施、研討、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進展。

一、資源開發求“深入”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藴藏於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鋭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説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於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本學期,我們班開設了兩次的主題活動,根據學期初規定的主題是“傳統節日的研究”即開展了中秋節的研究的活動;第二個主題為“偉大的母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開展了關愛母親、我為母親獻歌聲、舉辦母愛手抄報等系列活動。

二、課程實施求“鮮活”

這學期,我們在活動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是在活動中瞭解母親節日的來歷。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適逢母親節日,所以就組織學生開展了對母親節來歷的研究性學習。在成果交流時,學生的彙報形式多樣,不單純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為主的彙報,現在能用故事、介紹、朗誦、講解等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彙報。通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蒐集資料、整理資料、交流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母親節有了更進一步地瞭解。

二是在活動中培養社交能力。如:“瞭解母愛”組織了部分學生去搜集有關母親的故事;“讚美母愛”中請半數學生去搜集並試寫讚美母愛的詩歌;“評議母愛”把自己想對母親説的話以手抄報或製作卡片的形式彙報給母親,“評議母愛”中把自己對母親的愛表達出來。

雖然大部分同學是初次蒐集或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心裏開始時都非常緊張,但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整理資料的方法。活動總結時他們都覺得自己的膽量變大了,敢和媽媽説心裏話了,説明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動中確實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學寫調查小報告的過程中,他們初步養成了學習的正確態度,發展了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動中增強心理素質。針對現在學生心理素質較差的現狀,六年級的學生開展了“瞭解母親、賞識母親”的主題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對母親有了更全面、更客觀地瞭解,能更多的去愛自己的母親,更增加了他們的感情。

四是在活動中提升創新意識。如:在製作賀卡、學寫詩歌等一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觀察母親的生活、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從而發展實踐能力,提升創新意識。

三、評價方式求“多元”

綜合實踐活課程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生命活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我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展開。每次主題活動結束後,各個活動小組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活動總結、反思和評價。評價方式分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以評價作為促進學生開展下一輪活動的動力。

四、組織管理求“有序”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綜合性的課程,所以在活動中,我都非常重視主題活動設計、指導,每次活動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我能豐富活動方式,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設計、製作、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注重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並整理彙總。

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綜合實踐活動為他們打開了想象的翅膀,也為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通過一系列的嘗試,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實踐活動無所謂好壞,只要實實在在,學生在能力、態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穫,情感得到了培養,就是一種成功,是我們教育引導的成功!要知道與綜合課程的親密接觸一定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只有在“做中”才能“會學”!是啊,只有在不停地學習中,才能接近完善。只要我們有勇氣和信心走出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特色之路!這些活動的結果總是雙贏的,不是嗎?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10

最近幾年來,對國小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越來越重視了。國小數學實踐活動課不僅能開發學生的智能,還能促進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數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能使學生以體驗生活中的經驗;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質。而教師通過課前設計與組織,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解決有關問題,收到了怎樣的結果,還要使學生通過實踐中的觀察、親臨操作、合作交流、把實踐活動的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解剖有關提出的數學問題和概念的`形成。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通過活動有所收穫感悟。

上好綜合實踐課需要我們教師先從教育觀念上更新,採取適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相互探索,相互研究,給學生髮表意見的機會,不求面面俱到,讓學生去探索,適時點撥和啟發。通過動腦、動手操作,擴大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培養了手腦並用及實際應用的能力。

其次,當學生的心理產生波動時,讓他們放鬆,鼓勵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大膽提問,面向學生的問題在實踐中指導解決。對於活動中學生出現的質疑,可以放手讓生生之間交流與合作探究。有利於把學生髮散的數學思維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加深了學生課上所學知識的認可。

總之,教師指導需要要適可而止,關鍵在於度的把握。既不能把學生的狀態放養,又不能控的太緊,做到心中有數,明確數學活動目的。有助於學生對活動主題進一步研究,在實踐活動中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強調操作步驟有序性和規範性。適當利用多媒體課件,激活課堂氣氛。讓數學回歸生活,這樣使得學生的對活動充滿着好奇心,產生去探索、研究的興趣。從而真正使綜合實踐課盡最大限度發揮對促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11

本節課教學思路很清晰從觀察屋頂的橫樑和柱子引出課題《抵抗彎曲》,引出研究抵抗彎曲能力跟哪些因素有關,接着設計實驗研究紙樑的抗彎曲能力跟紙樑的寬度與厚度的關係,分析數據發現厚度增加能大大提高紙樑的抗彎曲能力,再回到生活中的橫樑使學生明白橫樑為什麼要立着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紙的寬度、厚度與抵抗彎曲能力的實驗。難點是對科學實驗變量的識別與控制和運用曲線圖分析數據並得出結論。對於重點的把握,我注重學生實驗前的充分探討,大部分學生都順利發完成實驗,發現了紙的寬度、厚度的增加都能提高紙樑的抗彎曲能力。 對於難點的攻克,我卻花了比較多的心思。科學的課堂應該是科學探究的課堂,在科學探究中學生是主體,在上這個課之前,我也曾經跟學生一起來探討對比實驗中的定量和變量問題,發現單純的探討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造成我牽着學生,淡化了學生的思考與探究。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基於這個原因,我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這樣一個挑戰環節:在講台上用兩個磁帶盒和一個紙條搭了一個橫樑,請學生上來挑戰,在老師搭的橫樑的基礎上只改變一個條件,讓自己做的橫樑比老師做的抵抗彎曲能力更強。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同時在挑戰過程中認識到了影響橫樑抗彎曲能力的因素,為後面變量定量的`控制奠定了一個基礎,教學難點就自然攻破了。

這個課我着重於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和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宗旨是體現科學探究體現學生主體性。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幾個問題:1、挑戰環節雖然起到攻克教學難點的作用,但所花的時間可以稍微縮短,上來挑戰的學生兩個就夠了。2、電子白板的運用的確讓課堂更加生動,為師生互動搭建了橋樑,但我只讓三個小組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寫在白板上而忽視了其他小組的實驗回報。3、在挑戰環節時間縮短的前提下課堂中的兩個實驗都可以讓學生參與。同時這堂課也讓我知道在以後課堂中應該關注教學的有效性,讓課堂變得生動、充實、有效。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12

《暢遊小欖水色匝》這一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小欖這一地方特色,選擇了學生有濃厚興趣的身邊事作為研究課題。它來源於學生對生活的發現,取材於生活,貼近生活,探究生活,與學生有密切的聯繫,學生樂於探究。在學習方法上,學生從課堂到課外,再從課外到課堂,採用了考察調查——查閲資料——分析交流等方法,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開放性、探究性的活動過程。通過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組合,達到對學生進行綜合性活動能力培養的目的。

因綜合實踐活動中探究性課題的開展,蒐集資料十分重要。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學生蒐集資料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方法去搜集資料,關鍵在於合作與分享。這次活動就是讓學生在蒐集資料中學會合作與分享。所以在資料蒐集階段,培養學生合作與分享的意識是教師引領。讓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穫,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增智,在活動中成長。相信這一次活動將使學生在調查和設計的過程中瞭解了自己的家鄉的河涌,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從而能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努力為家鄉添光彩。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使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得到充分發揮,自覺性、能動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得以鍛鍊,社會責任感得到了增強,具有很大的實效性。

(一)成功與收穫:

1.活動的每個環節,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從彙報中可以看出,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在開展活動時,人人能積極主動、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學習,學習、探究熱情高漲,並體會到團結、協作的樂趣與好處。

3.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了學習、學會了研究,非常重視信息的收集,資料的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有顯著的提高。

4.活動使學生懂得了關注生活,關注生命,關注他人。

5.小組的力量無窮。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自主實踐,而在實際的.活動過程中,由選擇主題,確定主題到深入主題,學生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活動,充分發揮了集體的力量與智慧。在活動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6.通過這次活動,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意識明顯得到加強,凡事都要靠自覺的意識增強了。

(二)不足與遺憾:

1、小組合作方式的指導還不夠細膩。本次活動課前課上都要學生大量進行合作探究,但學生年齡尚小,活動能力有限,需要教師進行細緻地輔導和幫助,但我在一些細節上還是考慮不周。

2、教師自身的知識過於單一淺薄。由於教師自身對水色匝缺乏專業的探索與研究,雖然我在活動前蒐集大量有關橋的資料,努力充實對水色匝的文化知識,但在教學時,還是覺得自身知識的薄弱。

我覺得,在這次活動中,我與學生都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學生得到的是研究過程中成功的喜悦,老師得到的是學生成功後的成就感,我與學生一起,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成長。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13

對於綜合實踐課一直覺得無內容可講,但有時多想想學生關心的、感興趣的話題也能讓學生在短短一節課中受益匪淺。

我認為中學階段正是學生身體發育最快,易衝動、閲歷淺、無主見、好奇心強,在認知能力、生活經驗方面都不夠成熟穩定,雖具備一定的能力,但對交往的藝術知之甚少。所以讓他們學習相關的內容,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中學生交往的藝術》活動課我安排了認識朋友、暢談友誼、中學生交往方式調查表、交友之道、與異性朋友交往的藝術幾個活動環節,效果很好。因為我所涉及的`正是與學生們密切相關又十分敏感的話題,也容易引發他們的感想,利於學生交流。學生課後所寫的“交友倡議書”既是理性的思考,也是感性的交流。

所以綜合實踐活動更要貼近學生生活,深入學生的心靈,方能更好的實現三維目標。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14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它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在各個學校的具體安排我覺得不應該是統一規劃、整齊劃一的。就我個人的膚淺認識而言的話,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應該是時代的`產物,普遍來説,這個時代的孩子們動腦能力不是很強,動手能力更差。這不是孩子們的錯,而是這個時代發展到今天,各方面條件都很優越,以至於孩子們自己覺得不需要動腦動手,好多家長對孩子們的動腦動手能力訓練也缺乏一定的認識。可是作為我們教師,特別是教了多年書的教師對這個問題要多思考,多關注。應該要看到孩子們的優點,更要看到他們的缺點並加以指正。在這種情況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產生了。

現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地開展着這項活動,我們學校也毫不例外。我覺得這門課的開展在全國各省的學校來説也好,或者各個地區的各個學校也罷,都應該在國家方針政策的指導下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內容,譬如我們省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動也在各個學校陸續展開,這同樣藴含契機,二者本是同根生,一點都不衝突。這就可以成為我們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內容的指南針。於是我們學校就將《龍船調》定為大家唱的主打曲,將《清江舞》、《擺手舞》作為大家跳的主要內容。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各位同仁,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為了我們的祖國,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無私奉獻吧!

綜合實踐課教學反思15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要基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直接體驗來設計和實施相關活動,這是實踐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根本標誌,構建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世界的課程領域,就必須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直接經驗。在設計《家庭餐桌禮儀》這節課時結合我校的校本學習的內容《弟子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這一節課做好鋪墊;然後從學前班同學在飯堂就餐表現-----這個學生生活中的現象出發,激發學生幫助他人、餐桌禮儀知識的學習動力;在學習家庭餐桌禮儀時,學生通過查詢資料、詢問他人等方式獲取信息;在觀察其他同學的就餐行為時,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共同交流,提高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形成尊敬長輩、珍惜糧食、尊重他人的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這節課的做得比較成功之處有:

1.學生分小組設計宣傳餐桌禮儀的方案,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力所能及的宣傳方案來進行家庭餐桌禮儀的宣傳,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深化的掌握好家庭餐桌禮儀。在學生的活動成果的初步展示上也呈現出多樣性,如:。1.製作餐桌禮儀小報。2.製作宣傳畫。3.到各個班宣傳、表演。4.講有關餐桌禮儀知識的小故事等等,反映出學生獨特的思考和表達方式。

2.關注細節,給予學生鼓勵和方法的指導。從學生的心裏特點來説,學生的雖然的探究新區往往是不持久的,特別是在活動中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那就需要老師敏鋭的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情感態度的變化,給予及時的鼓勵和鞭策。例如,在小組選擇本小組的宣傳方案時,有點小組製作的宣傳畫不夠美觀,我就指導他們課後請教美術老師;有的同學想講故事的,我提醒他大膽的嘗試;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有:

沒有注意把握好在課堂中的生成資源。在尋找小芳在家裏吃飯時的錯誤表現活動之後,唐正寅乘着我走到他身邊時,説了他的看法,他覺得小朋友之所以有這樣好的家庭餐桌禮儀,是因為家裏父母的縱容,沒有做到必要的教育。如果當時能夠引導他在製作宣傳方案時考慮到教育家長幫助孩子上就更好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