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成長日記4篇

來源:文書谷 1.65W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長日記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成長日記4篇

成長日記 篇1

放學回家,我扔下書包,直奔陽台,我先看妹妹的紅盆子,哇,一根根綠豆芽直立起來,頭頂着綠葉,好像一羣士兵在練軍姿,整齊極了!豆芽頭上的葉子,像一把把剪刀

刀,想要剪出絢麗多彩的秋天嗎?我又去看我的綠豆,咦,怎麼回事?綠豆芽七倒八歪的`,難道被昨晚的台風吹倒了?我見了,又仔細地清洗了一遍,我覺得更亂了,好像馬上要下鍋似的。我覺得奇怪,就去問妹妹她怎麼養的,她説她除了給綠豆澆水外,什麼也不管。因此,我覺得更奇怪了,不過,我下定了決心,跟妹妹學習,可是綠豆能直起來嗎?

成長日記 篇2

早上,我睜開眼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我的綠豆芽。於是,我馬上來到了陽台,發現我的綠豆只是比昨天大了一點兒,一顆芽也沒有。我又轉過頭去看妹妹的盆,掀起餐巾紙,我吃驚地發現有好多綠豆吐出了小芽。真奇怪,明明是妹妹學我的,為什麼她的綠豆先發芽了呢?唉,我的綠豆太不爭氣了。我左看看,右瞧瞧,終於發現了問題,原來她比我多蓋了一層餐巾紙。我立刻也學着她的方法,給我的綠豆也蓋上了餐巾紙,並在上面撒上了水,心裏默默唸着:綠豆,綠豆快快發芽!

晚上,我從外婆家回來,馬上衝到陽台,我小心翼翼地掀起餐巾紙,哇,我的綠豆也發芽了!只見,綠豆的外衣裂開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一根根又細又白的小芽從裂縫鑽了出來。好可愛啊!有的像彎彎的月牙;的像極了小問號;有的像銀色的魚鈎……小芽轉了個彎,努力向上長,好像要把我的餐巾紙給頂起來。看着小小的豆芽,我體會到而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力。

我要努力學習,我要發奮向上!

放學回家,我扔下書包,直奔陽台,我先看妹妹的紅盆子,哇,一根根綠豆芽直立起來,頭頂着綠葉,好像一羣士兵在練軍姿,整齊極了!豆芽頭上的葉子,像一把把剪刀,想要剪出絢麗多彩的秋天嗎?我又去看我的綠豆,咦,怎麼回事?綠豆芽七倒八歪的,難道被昨晚的颱風吹倒了?我見了,又仔細地清洗了一遍,我覺得更亂了,好像馬上要下鍋似的。我覺得奇怪,就去問妹妹她怎麼養的,她説她除了給綠豆澆水外,什麼也不管。因此,我覺得更奇怪了,不過,我下定了決心,跟妹妹學習,可是綠豆能直起來嗎?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下小藍盆中的豆芽,發現豆芽少量挺起了背,雖然下半身還是漩渦形,但是上半身已“改邪歸正”了,可大多數還是直不起腰,我見了,不禁自責:為什麼我總愛多此一舉啊?要是我不這麼做,那小豆芽可能比妹妹的更高呢!

再看看妹妹的小紅盆,那豆芽高得驚人,最高的已經有十二三釐米了,短的也有七八釐米了,從遠處看,像一片“迷你小森林”原先根部突出的地方,已經成了須,像老爺爺的白鬍子。而我呢,最高也只有七釐米,我真後悔當時的舉動啊!

小豆芽們,你們為什麼不給自己的主人爭點氣呢?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大自然中更多的奧祕。

成長日記 篇3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自己不愛,何以愛他人!

愛自己是另一種真愛,是一種珍愛自己的表現,父母,老師,朋友關心我們,愛護我們,也是為了想讓我們過得更好,至少比他們好。所以,愛自己也是一種回報他人的方式。

愛自己,並不是所謂的自私,起碼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他們或者都不完全是為了自己,一個人赤裸裸的來又光禿禿的去,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思呢?在死後,不説是重於泰山,起碼得有人為你的離去而傷心難過。那我們就得學會愛自己,然後再去愛別人,用自己那顆時刻跳動的熱心,去感染周圍的人,換取別人的真情。

愛自己,並不是讓你時時刻刻從我出發,為自己着想,生怕自己失去點什麼,這樣的你不是在愛自己,相反是在害自己,害自己失去朋友,甚至是曾經的一切。而是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讓自己發光,讓朋友添彩。這樣你的朋友會更多,父母會更愛,老師會更喜歡。不好嗎?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保護自己才有資格善待別人。

別人可以輕視我,但我決不能小看自己,好歹我也是這世上的唯一個體,就憑這一點,我就要愛自己。

總之,我要好好的愛自己,如果不會,我要從現在開始學着愛自己。只有這樣,我才有資本,才有能力去愛我親愛的父母,和藹的老師,可愛的同學……

成長日記 篇4

轉眼,大一生活就成了歷史。

一年前,我邁入北大校門時,那份欣喜、那份憧憬,曾讓我升出幾分自豪。

走進昏暗的宿舍樓,方知這裏的生活竟然遠離現代:狹小的寢室幾人共住,酷暑時悶熱 難當;喝開水要到百米外的水房去打;每到傍晚,電話亭前排着長蛇般的隊伍;圖書館裏的 自習座位“寸土寸金”……這哪裏是我心中的北大?(jachal語:還是西南財大好啊!)

然而,當我面對眾多先生、學者,當我拿着老師們開列的一長串書單,我慚愧了。我不 該把眼光停留在物質條件上。當社會上一些人物慾膨脹時,北大的許多人文學者,知名教授 卻甘於清貧,固守學術領域,無怨無悔地在自己的精神領地默默耕耘、探求真理,中科院院 士高小霞先生,生前為希望工程捐助鉅款,去世時卻找不到一件象樣的衣服;國學大師季羨 林先生,永遠穿樸素的中山裝,看上去就是一位普通和善的鄰家爺爺……先生們的人格魅力 讓我感到在這座精神的家園裏獻身自己鍾愛的事業永遠勝過物質上的富有。

夜晚,我在黑暗中望着燈火通明的自習樓,那裏,點燃的是莘莘學子的智慧之光。聽師 哥師姐們説,在北大念中文不僅需要才氣,更需要修遠、隱忍和耐心,同學間不光是心智上 的較量,還有體能上的競爭……

難忘散文作家餘秋雨先生和史學家朱孝遠先生的講座。餘秋雨先生在課堂上妙語珠璣迭 出,他在中國歷史文化的進程與文化走向的探索中表現出的哲學思辨色彩,博得陣陣掌聲。 下課後,從教室至食堂再到宿舍,到處都在談論着餘先生颳起的尋求“文化苦旅”的旋風。

朱孝遠先生似乎很吝嗇自己的語言,每句話都是濃縮了的精華:“用身體去讀書,得到 的是知識;用頭腦去讀書,得到的是理性;用心靈去讀書,得到的是體悟和感受。”“戰爭 把一切都濃縮了,使好的'更好,壞的更壞。”簡潔的話語,提煉出對讀書的不同層次的思考 。精神的魅力在這裏放射着懾人心魄的光焰,只要你置身其中,便會覺得自己的靈魂在高處 ,體驗到激情在撞擊。這堂講座,我把心、腦、手的功能發揮到極限,在本子上走筆如飛。

當然學習當中也不乏樂趣。北大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在一起上公共課時,似乎總不忘表現自身的優勢,認為自己是最好的。由此而引發文、理科生之間的脣槍舌戰常常令人捧腹大笑 。然而,能言善辯畢竟不是理科生的強項,每當文科生佔了上風,我們都要高興好一陣子。 有一次公共課前,理科生對我們文科生説:“理科的書你們看不懂,可是你們文科的書我們 都能看懂。”説完,滿臉的驕傲。偶而,理科生也求我們為之推敲論文、準備答辯詞。每逢 這時,他們就一掃往日的高傲,變得十分謙虛。當然,文科生在得到了精神上的“勝利”之 後,會有求必應的。

讀書、思考、寫作,這就是我在燕園的生活,忙碌、充實,卻也不乏疲憊。在這一年當 中,我感受到了在北大讀書的份量,學會了用最短的時間做最有效的事,知道了文學概論的 課後閲讀和論文的求異思維並不象隨意寫作那樣輕鬆……在如此的生活中,我走過了大一。 而無論是讀還是寫,都是在積澱自我。

走過大一,多了一份沉靜,多了一份思索,也多了一份坦然與平和。不再渴望轟轟烈烈 ,不再遙想明日輝煌,重要的是過好每一個今天。於是,我不停地追趕新一輪的太陽。我想 ,未來的風景一定很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