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説課稿4篇

來源:文書谷 2.34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説課稿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説課稿4篇

數學説課稿 篇1

一、 説教材

本節課講的是七年級《數學》課改實驗教材下冊第八章第二節的“消元”問題的應用,它是一節有關二元一次方程組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問題,通過“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過程,理解化歸的思想,通過將“二元轉化為一元”的過程,理解消元的思想,熟練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並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在經歷和體驗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方程組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數學模型。在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二、 説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學生通過探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瞭解方程個數和未知數個數之間的關係,掌握列方程組解決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

2、 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會找等量關係的重要性,理解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經歷列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過程,掌握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2、 通過自主學習,發展分析歸納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情感與態度目標

1、 通過解趣味數學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 通過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性。

三、 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列方程組解應用題。

教學難點:找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係式。

四、 説教學設備

多媒體。

五、 説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運用了演示文稿的形式來啟發引導學生在已掌握的解方程組的基礎上探究、交流、討論、總結、歸納,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學生掌握列方程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理解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六、 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整體思路是“情境創設——講授新課——練習鞏固——歸納小結——作業佈置——課後反思”六個基本環節來完成。

1、 情境創設:

展示生活中的趣味數學題,讓學生試着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以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導入課題。

2、 講授新課:

(1) 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從問題中找出等量關係式,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會找等量關係的重要性,理解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 依據等量關係式設未知數,列方程,並加以解決,通過自主學習,發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回顧解題過程,用框架圖作進一步描述,目的讓學生掌握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3、 練習鞏固:

在練習鞏固的過程中,使學生對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有更深的理解,並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以達到學會、會學的目的。

4、 歸納小結

和學生一起帶着問題總結出本節課的收穫,在歸納小結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等量關係式。

5、 作業佈置

見課本112頁第4、6題,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課外進一步內化,通過作業批改,及時反饋分析學生學習的掌握情況,分析自我得失,促進教學工作,達到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目的。

6、 課後説教學反思

數學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緊密聯繫實際生活,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百分數的應用(三)》,這一內容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個知識點,在前面已經學習了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以及已知標準量和分率求比較量,這節課是已知比較量和對應的分率,求標準量,它是這個單元最難的一個知識點。

二、説教法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一是進一步加強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能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二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三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是利用百分數的意義列出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本節課打算分四步進行教學

第一步:複習舊知,創設情境。首先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條件找出標準量,説出相等的數量關係式

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80%;

今年產量比去年增產二成;

工作效率提高了15%;

蘋果的質量比梨的質量少10%;

生產成本降低了15%。

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弄清各數量之間的等量關係,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接着故事引入,創設情境:紅太狼要灰太狼去買菜,他用手中20%的錢買葱,40%的錢買白菜,買白菜的錢比買葱的錢多4元,它手中有多少錢?從而揭示課題。

第二步探究新知,解決問題。在這一環節上分四步進行。

1、出示家庭消費情況統計表

讓學生獲取表中的信息,比較相關數據,説出自己的發現,即通過比較:可以感受食品支出總額在逐年減少,而其他支出總額在逐年增多,家庭的總支出也逐年增加,從而體會到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2、簡單介紹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的標準恩格爾係數。

3、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解答問題。

學生一般會提出三類問題,如1985年食品的支出比其他支出多總支出的百分之幾?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百分之幾?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百分之幾?在這裏重點引導學生比較它們的標準量是否相同,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4、解決實際問題:1985年我家的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1985年的總支出是多少元?

首先讓學生讀懂題意,嘗試畫出線段圖,教師巡視時,把畫得又快又好的線段圖展示在黑板上,讓其他同學可以借鑑一下。然後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再指名彙報解題的方法;最後課件演示學生的各種解題思路,比較各種算法,此時教師要適時點撥,引導每個學生理解透徹。

第三步: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在練習中,我設計了四道練習題

1、到了1995年我家的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

1995年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

2、到了20xx年,我們的生活更好了,食品支出和其他支出都分別佔了總支出的50%,讓學生猜想一下,其他支出中都有哪些支出?然後出示:教育支出佔總支出的20%,食品和教育支出一共是7000元,這一年總支出多少元?

3、我兒子買了一本《少年百科全書》,現在書店的書一律九五折出售,這樣比原價便宜6元。這本書原價是多少元?

4、20xx年我兒子的壓歲錢是這樣用的,買各種學習書籍花了一半的壓歲錢,用25%購買日常用品,15%存入銀行,餘下的錢在獻愛心活動中捐贈給有困難的同學,已知他捐獻的錢和存入銀行的錢共75元,他共有多少壓歲錢?

第一題是基本練習,目的是鞏固新知;第二題比第一題相比有所變化,要求教育和食品支出共佔總支出的百分之幾;第三題在敍述上與例題有所不同,但解題思路是一樣的,關鍵是找準標準量;第四題加大了難度,關鍵是要知道捐獻的錢佔總數的百分之幾;做完以上四題,然後讓學生歸納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接着解決開課時灰太狼手中有多少錢的問題,目的是前後呼應,學以致用。

整個練習題的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充分體會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同時進行思想教育。

第四步回顧整理,反思提升。首先是回顧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談談自己的收穫,然後要求學生回家後實際調查一下自己家庭消費情況,計算自己家庭的恩格爾係數,從而感受我們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説學法

本節課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如嘗試畫線段圖,自主解決實際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歸納總結解題方法。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樣化,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可以用方程解題,也可以用算術方法解題,各抒己見,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為了讓後進生融入到學習之中,我把簡單的問題讓給他們回答,讓他們充滿自信,找到自我。

四、説學情

根據和學生的接觸,我發現他們習慣用算術方法解題,利用線段圖分析題意,用方程解題有困難,如果遇到較複雜的問題很多學生就會束手無策,因此,讓學生學會畫線段圖,學會用方程解題十分必要;還有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很差,很多學生心明口不明,為此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充足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學習,相互交流,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五、説教學效果

本節課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設計比較到位。一是情景創設有趣高效。灰太狼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卡通形象,將它引入數學課堂,營造了一個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讓枯燥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二是新知探究紮實高效。百分數應用這一內容比較枯燥,為此,我把書中笑笑家庭的消費統計表換成我家的消費情況統計表,讓學生倍感親切。由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解答,師生關係民主、平等、和諧,學生感到輕鬆,學得主動;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又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展。三是練習應用內化增效。課標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獲,體驗成功。在鞏固練習時,設計的練習題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層層遞進,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鞏固了新知識,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又讓學生感受到百分數問題其實就藴含於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之中,產生了想學好它,能學好它的願望;特別是壓歲錢一題的訓練,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解題的思路,也明白了不亂花錢的重要性,要科學、合好使用好自己的零花錢,融思想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真正促進了學生的各方面的發展。

數學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題是新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平方根”第二課時的內容。是在七年級學習了乘方運算的基礎上安排的,是學習實數的準備知識。運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礎上以引入了開方運算,使代數運算得以完善。因此,本節課是有助於瞭解n次方根的概念,為今後學習根式運算、方程、函數等知識作出了鋪墊,提供了知識積累。

2、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幫助學生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會進行有關平方根的運算;理解算術平方根與平方根的聯繫和區別。

⑵、教學思考

在具體問題中抽象出平方根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⑶、解決問題

通過舉例使學生明確平方根是靠它的逆運算平方來進行,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主動參與使學生勇於面對困難並能夠解決困難,發展合作交流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與關鍵:

重點: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質難點: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的理解。

關鍵:求平方根(即開平方)運算要靠它的逆運算平方來進行。

二、學情分析

根據教學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我從學生現有知識基礎、學習現狀等方面分析。

1、學生的現有基礎

在“平方根”的學習中,學生在七年級時已學過了乘方的運算,上節課又學習了算術平方根的運算,初步理解了根號的表示,有助於本節的學習活動進行。

2、學習的現狀

此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強烈的“自我”和自我發展的意識,因此對新鮮事物或新內容特別感興趣,但缺乏學習的方法。

三、説教法與學法

教法:

(1)情境教學法:目的就是使學生儘快“走進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思考.

(2)對比教學法:即把新舊知識,把二次方與平方根的概念,計算過程等對比起來進行教學.即使他們掌握了概念的本質,又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3)經驗交流法:即使學生在獨立練習、思考的基礎上,學會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經驗共享.

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應該把過程還給學生,讓過程與結果並重。新課程也強調學生的學習應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據此學生的學法我定為小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學習法.這樣,既能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學習氛圍,又能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個人魅力的平台.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我動畫的形式,用多媒體示出問題情境:

(1)()2=9,()2=9;()2=0.64,()2=0.64.

(2)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即x2=a,那麼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

(3)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於a,即x2=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

總結得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於a,即x2=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這樣的`設計,其目的是通過填空,與算術平方根比較引出平方根的概念,溝通二者之間的關係,與乘方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二)合作交流,理解概念

1、填空:

(1)32=(),(-3)2=(),22=(),(-2)2=(),02=()

(2)()2=&

nbsp;9,()2=4,()2=0(3)有沒有一個數的平方等於負數的?

2、想一想

(1)正數的平方根有()個,它們互為();(2)0有()個平方根,它是();

(3)負數______平方根(填“有”或“沒有”)

(三)綜合訓練,突出重點

1、出示例3求下例各數的平方根:

(1)64;(2);(3)0.0004;(4)(-25)2;(5)11

2、為了加深對平方根的理解,我出示課本P42頁“想一想”:

(1)()2=();()2=();()2=()(2)對於正數a,()2=()

(四)課後小結

(五)作業P47第3和第4題

五、板書設計平方根

平方根概念:……例3:---------------

開平方概念:……解:(板演詳細解題過程)……

法則:……

六、設計説明:

(一)、指導思想:

依據學生已有的基礎及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現代教學思想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注意數學思想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品質;使學生體驗數學的“實踐第一”和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的思想。

(二)、關於教法和學法

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及情感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用實例和生活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節學習情緒,讓學生在乘方運算及其逆運算及平方根性質法則的比較中主動發現問題;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在練習訓練中提高解題能力,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同時,採用媒體輔助教學,增大教學密度,更好地揭示了問題的本質,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三)、關於教學程序的設計

在教學程序設計上,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突出以下幾個注重:

①注重目標控制,面向全體學生,啟發式與探究式教學。

②注重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體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③注重師生間、同學間的互動協作,共同提高。

④注重知能統一,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方法,靈活運用。

數學説課稿 篇4

一、 説教學目標

1. 瞭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 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 通過學習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探究過程,體會類比數學思想方法。

4、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思維能力及總結概括能。

基於對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解,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可以幫助學生從數量關係的角度更準確、清晰地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體會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思維水平。本教材的結構和教學內容分析,結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點,

基於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章的結構和教學內容分析,結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心理特點,

基於對學情的瞭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 9 章第 2 課時的教學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這為過渡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而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後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難點:把不等式中的未知數化為1這一步時,應根據不等式的性質確定不等號的方向是否改變;

二、説教法、學法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是覺得很枯燥,接受新知識會比較困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採用了複習導入法、演示法、講解法、類比法。

三、説學法

根據七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又好動的心理特點我採用了合作討論法和自主探究法、練習法以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

四、説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將新知識化難為易,提高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我主要從以下五個環節進行教學的。

1、 回顧舊知,提出目標

首先通過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複習引入課題,體現了數學中常用的類比數學思想,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這種類比思想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再讓學生通過解1道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進而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達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 探究新知

在教學新課的過程中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已有知識的實際現狀選擇合適的教法和學法並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我設計了4道很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讓學生觀察其共同特點從而很順利的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再讓學生舉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從而加深對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理解;再啟發學生類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步驟,進一步比較知其聯繫與區別,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3 鞏固練習

通過學生自主合作解2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個不含分母、不含等號,一個含有分母、含有等號。這樣由淺入深的設計讓學生更容易注意到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若包括分界點畫實心點,若不包括分界點畫實心點。

4、歸納小結 達標檢測

設計一個問題 (議一議):解不等式移項時應注意什麼?係數化為1時應注意什麼?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應注意什麼?是本節課的知識系統化。

注意:解不等式移項時要變號但不改變不等號的方向;係數化為1時不等式兩邊同除以或乘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要改變;在數軸上表示解集時若包括分界點畫實心點,若不包括分界點畫空心點。

5 作業佈置

讓學生把教材第126頁必做第1題和選做第2題寫在課堂作業本上以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

總之,本節課在教學時我採用的是複習導入法、類比數學思想方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讓學生體會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和創新性。從而讓他們通過回顧和練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藉助類比思想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深刻體會温故知新的成就感,進而輕鬆愉快的獲得新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