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二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彙總6篇

來源:文書谷 1.83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説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二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彙總6篇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語文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三冊的一篇課文――《紅蠟燭》。

這是一篇日本童話故事。講的是猴子在山下見到一個像花炮一樣的東西,準備晚上點花炮,烏龜和黃鼠狼都不敢點,只有野豬最勇敢,把花炮點着了。原來,它不是花炮,而是一支紅蠟燭。它寫出了動物們那種好奇、想嘗試又害怕的心理。本篇課文我一共安排了3課時。第一課時,初步感知課文。用多種方法認識生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識記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做到人人能自主學習。

第二課時,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進行朗讀感悟。在教學中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發表見解,續編故事。第三課時是識字教學,着重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現在我要説的`是第一課時的授課。

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直觀的事物易於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我先出示花炮和紅蠟燭的實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故事情節創設教學情境,讓孩子們沉浸在童話的世界裏。並且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讓孩子們融入童話描述的情境中。學習生字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勇敢的小野豬還為森林王國請來了許多客人呢!看,它們來了。指導第一、二自然段朗讀時,我創設了生動的情境,“看樣子,老師難不倒你們,讓我再想想辦法。哎呀,差點兒把小野豬給忘了,它正催我們去森林王國呢!森林王國熱鬧極了,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積累了許多識字方法,有了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我設計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會認字。如,“轟”字可用編故事的方法:兩節車廂相撞,轟的一聲響。“鹿”可用字理識字:你看,“鹿”像什麼?它是個象形字,就像一隻鹿。“蠟”字可用換一換的方法:借字換成蟲字旁。“燭、險、炸、籤、挨、膽、繞、捂”都可用換一換的方法。“柔”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矛加木很温柔。還有孩子們學會了在生活環境中認字,在公共車上、廣告牌上、標語、電視等等生活場所他們都記住了許多生字。這樣,孩子們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合作意識也更強。

指導學生朗讀感悟時,我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朗讀感悟,第二自然段重點寫了猴子説的話,我指導學生理解後進行朗讀。如“危險!危險!不能離它太近,會炸的!”請學生先讀讀這句話,試着結合這句話中的三個感歎號體會當時的情景。看到小動物們向花炮圍上來,小猴子的心情怎樣?猴子當時覺得這東西非常危險,所以他的聲音一定特別大,尤其是“會炸的”中的“炸”字要讀得更響亮,讓所有的小動物都能聽見。

整個教學過程我多處滲透安全教育,讓孩子們明白勇敢的真正含義。如學生講到野豬勇敢時,我趁機進行安全教育:小野豬是很勇敢,可放花炮必須經過專門訓練的大人才能放,小朋友不能放花炮,太危險了。教學“你推我搡”的意思時,我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説話,引導學生上下樓梯時,小朋友不要你推我搡。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葡萄溝》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篇課文介紹了位於我國新疆吐魯番的水果之鄉——葡萄溝。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內容:一、葡萄溝盛產水果。那裏不僅有人們最喜愛的葡萄,還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二、葡萄溝景色美麗、獨特。夏季,種在梯田裏的葡萄長出了茂密的枝葉,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掛在綠葉底下,十分美麗。三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色鮮、粒大、味甜,非常有名。四、葡萄溝不僅物產豐富、景色美麗,而且那裏的人也特別好。淳樸的維吾爾族老鄉非常熱情好客,當葡萄成熟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拿出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説課: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探究性、創造性地感受、理解、評價、鑑賞文本。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以及學生特點和課標的要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通過虛擬的情境中理解課文,讓孩子在葡萄溝遊覽一番,在情感的世界裏深深感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2、運用多種方法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句子

3、運用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整體感悟課文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三)説教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趣”貫穿全文,讓學生學得有興趣,有情趣。語文教學應當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語文活動形式引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讀、説、畫、看、演中,加深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體驗,在發展語言的同時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節課設計上我做到:

1、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閲讀教學要以讀為本,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和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讀可以激趣,可以動情,可以啟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課時的閲讀教學中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情境中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益知、怡情,發展語言和能力。

2、創設情境,角色表演

一般的表演活動是排演成熟後的成果展示,而課堂表演不一樣,表演的過程也就是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並如何“形諸於外”的排演過程。是一種深讀課文,感受語言含義,提高閲讀能力和審美情操的手段。在本節課中,請師生分別扮演遊客和老鄉,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愛學。

3、開放課堂,課外延伸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在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在課前請學生蒐集有關於葡萄溝的資料,課內請學生共享教師提供的網上資源,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以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這首歌唱的是什麼地方?你知道新疆在哪嗎?

2、課件出示地圖,在地圖上找到新疆的位置。

3、你對新疆有哪些瞭解?(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説)

4、老師帶同學們到葡萄溝一遊(看課件)看後有什麼感受?

二、初讀識字

1、初讀圈畫生字

2、交流識字方法

3、鞏固識字:做遊戲“郵遞員送信”

三、品讀感悟(略)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冊語文書共分八組編排,其中第四組的專題是培養學生的用心思考、勇於創造。《畫風》是第四組的第三篇課文,本課是一篇充滿豐富想象力的文章,講的是陳丹、趙小藝、宋濤用不同景物描繪風的故事。這是一篇創新教育的好教材。它起到了激發學生養成觀察生活、開動腦筋、合作創新的作用。

為此,依據教材內容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重難點: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形成一定的認知水平,會初步形成問題,並運用查字典及交流討論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有些客觀事物看不見摸不着,還確實存在着——對於這種抽象概念,他們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通過多次讀文,讓他們感知風的特點,從而理解風並能用多種方法表現風。

三、教學理念

1、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本節課根據“主體參與,主動求知”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採用了以情景教學法,講讀法、自學輔導法、交流討論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使整節課呈現了民主和諧的氣氛。

2、教學手段:

我運用了多媒體、生字卡片、圖片。

四、教學流程:

下面我將從以下4個方面談具體的教學流程。

1、激趣啟思導入新課

二年級學生對風這種抽象概念,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上課伊始,我由謎語導入:看不見,摸不着;樹兒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隨機板書謎底:風。為了讓學生覺得語文與生活實際有密切的聯繫,我讓學生説一説你知道的風都有哪幾種,然後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他們唱有關風的歌、背有關風的詩、聽一聽風聲(課件)以此感受風的特點。這時,我將總結:風能唱、能背、能聽、能説,風能畫嗎?隨機板書畫,以此引出新課:畫風。這樣既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又很好地理解風這一抽象事物。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引入新課後,為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用課件出示原文三個小朋友插圖,讓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並與他們交朋友。通過看拼音、去掉拼音認識6個生字,其中“宋、趙、陳”可結合學生姓名識記,繼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其它生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認記,注意學習多音字“杆、”。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難點,為此,我創設多種方式,加強已認漢字的復現鞏固,如:在詞語中復現,在課文中復現。本課的“藝”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順承識字教學,課件出示都是上下結構的“藝、絲”兩字,讓學生觀察分析兩字的異同和寫時應注意的問題。我注重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板書範寫“藝、絲”時,重點指導“橫折彎構”和“撇折撇折”的寫法。隨後讓學生自主學習本課另外兩個上下結構的“顯、忽”。在學生練寫時,要重視寫字習慣的養成。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不多,要注意總結寫字的規律,要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所以本節課只安排學生練寫上下結構的字。

3、讀文探究深層感悟

課標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在學完生字之後,這一環節我緊緊圍繞“讀”來展開,以不同形式的6次讀文層層推進,讓學生逐步體會文中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1)初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2)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指名讀文,感知全文內容;

(4)帶着“他們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問題默讀課文,體會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創意;

(5)圖文結合,賞讀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段落;

(6)分角色展示讀文。這個環節,先是小組內練讀、展示讀,最後全班展示讀。在練習分角色朗讀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怎樣讀出文中孩子畫風的“聰明勁”,引導學生在小組裏互相揣摩時,要進行合作學習的培養。此時,我也注重了啟發性的示範朗讀。通過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讓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薰陶情感。

4、拓展應用設計作業

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我提出“你喜歡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嗎?為什麼?”整合文本,深化主題。在得到學生肯定答覆後,我會提出“你有其它更好的畫風的方法嗎?”由小組到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這時,我會播放動聽的背景音樂,給學生創設輕鬆、聯想的學習空間。在佈置作業時,設計了“用你喜歡的方法表現風。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我沒有設置統一表現風的方式,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這是人教板第三冊第七單元中的一課。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他的話和鳥的活動配合得那麼默契,他和鳥是那麼親密無間,好似一家人。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寫“父親”是怎樣保護鳥的或為鳥的生活環境提供什麼方便,而是通過敍述“父親”對鳥的深層瞭解來表現“父親”的愛鳥。讓我們瞭解到“父親”通過仔細觀察知道林中有鳥,還熟悉和了解鳥兒什麼時候愛唱歌,什麼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熱愛。在課文的最後也寫出了我同樣也是愛鳥的。本課給人最強烈的感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洽。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説句子。

4、能夠選擇或創造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護鳥的實踐活動。

整篇課文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識字教學,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第二課時一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二是引導學生進行合適的護鳥實踐活動。

新課標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説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為: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三、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並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學生是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自主合作,朗讀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實踐等學習活動。

四、教學流程分析:

一、媒體導課,激發興趣。

1、多媒體出示父親和鳥的圖片。孩子看着圖片猜猜:我們這篇課文會講一個父親和鳥之間怎麼樣的故事呢?請孩子猜一猜。

2、回到文本內容,出示課文中小朋友的形象,他先自我介紹,然後出現父親的圖片,由小朋友介紹他的父親一生都喜歡樹林,喜歡愛唱歌的鳥。這時,再出現課題《父親和鳥》。指名讀題目。引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設計意圖:作為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佔主體,採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

二、自讀課文,感悟體驗

1、帶着要求自讀課文。(拼讀生字,讀通課文,想想課文講了父親和鳥之間的什麼事情?)

2、會讀的孩子找夥伴讀,或者和同桌一起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

3、反饋學生讀的'情況,交流學習生字新詞。

4、指導讀好“霧濛濛、喃喃地”怎麼讀。

5、出示句子,指導學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來指導。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説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學生讀不到位時,通過教師的範讀來引導。

6、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設計小組分角色朗讀。通過分角色,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中優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加上學生的配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培養良好的語感。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師提問:朗讀了課文,你來説説課文寫了父親和鳥之間的什麼事情呢?從哪裏看出?通過討論深入體會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

2、讀最後一句話,與小組同學討論:為什麼説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感情。

設計意圖: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3、哪些句子中寫出了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請你在讀課文,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4、交流學習孩子找到的句子,體會到父親一生對鳥充滿了熱愛,所以一直觀察鳥,關心鳥,熟悉對鳥是那麼熟悉,看看聞聞就知道了鳥的一切。

設計意圖:在探究的過程中,創造一個真誠傾訴和啟迪思想碰撞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並且在與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説説自己是從哪些句子詞語中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多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能體會到多少就説多少,哪怕只是一點也是好的。我想語文教學要想讓孩子們真情流淌,就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點句、關鍵詞,讀讀、品品、議議,讓孩子們在品中感悟,從而積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本課中我引導孩子們自主地體會站定、望了又望、聞了又聞、喃喃、話音很輕、生怕等詞語的涵義,體會父親和我説的話,相信孩子們會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父親內心深處的東西。既而,讓孩子們體會課文中的“我”看到自己的父親那麼知鳥愛鳥又會對父親產生怎樣的感情?

在這番體會之後,我讓孩子們帶着自己的感悟再讀課文,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讀好父親説話喃喃的,親切自然的語氣,讀好“我”天真快樂,敬佩父親的語氣。孩子們有了前面的深入體會,自然能讀好了。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葡萄溝》是國小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圍繞着“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來展開。在教學中應注意本課文的單元主題“誇家鄉,熱愛祖國!“讓孩子們產生對祖國各地風情的嚮往,增強對少數民族人民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11個生字,會寫12個字。

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

情感目標:產生對葡萄溝的嚮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三、教法、學法

創設情境策略:主要通過課件,調動孩子們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文中所描寫的情境。

以讀促悟策略:在教學中,實行多向互動,通過多種形式朗讀,促使孩子們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達到明意、入境的境界。

小組合作策略:鼓勵孩子們自主探究,學會合作性學習。

四、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首先出示葡萄的畫面,讓孩子們欣賞。再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話説出剛才看到的畫面。然後用“這麼多的葡萄都產自哪兒呢?”這個問題引出課題。由於新疆吐魯番離我們比較遙遠,所以出示中國地圖簡要地介紹一下地理位置。(葡萄溝,位於新疆吐魯番市東北角,是火焰山西側的一個峽谷。兩山夾峙,中間是草木芳菲的溝壑,宛如一道綠色的畫廊。吐魯番人在谷底築了鵝卵石和水泥板砌成的河渠,長流不息的河水澆灌着整個葡萄溝。)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我讓孩子們自讀課文,並找出生字。雖然學習生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難點,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初步的識字方法,我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他們,讓他們利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來識記生字,再抽讀生字,然後讓孩子們把生字帶入課文中學習。

(三)合作細讀,整體感悟

以讀代講,輕鬆學習。我先播放課文朗讀,然後給孩子們較多時間讀書。在讀課文時,讓孩子們自選讀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裏學習。讓孩子們在讀中悟出葡萄溝好在什麼地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然後找出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當孩子們説出水果的名稱時,出示水果圖。孩子們看見誘人的水果,忍不住發出“真美!”、“真香!”、“真想吃!”的'讚歎。我抓住孩子們的激情,引導他們説出葡萄是最惹人喜愛的,體會出葡萄溝好,好在水果多而鮮。

2、學習第二自然段

碩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畫面出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孩子們歡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來。我抓住這個時機説:“作者描繪得更美,想聽嗎?”孩子們高呼“想!”我播放朗讀示範,孩子們仔細聽着,有的還小聲跟着讀。我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在小組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再到班上讀。然後用自己的話誇誇葡萄溝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這段我採用議讀形式,先質疑後讀課文。孩子們會問“陰房是什麼樣的?”“葡萄乾是怎麼製成的?”我播放課件,讓孩子們知道陰房的樣子,葡萄乾的製作過程,也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葡萄溝真好。

4、學習第四自然段

我讓孩子們齊聲朗讀第四自然段,再指名説説你從那裏看出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四)、迴歸整體,體會情感。

我和孩子們一起讀課文。再讓孩子們説説自己最喜歡葡萄溝的什麼地方?我鼓勵孩子們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他們對葡萄溝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自我評價

(1)、鼓勵學生蒐集、閲讀關於新疆的知識。

(2)誇一誇自己的家鄉。

總的來説,我認為這堂課自己能夠積極創設情景,讓孩子們在輕鬆活潑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地學習課文、從全方位來感悟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從而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熱愛上祖國的大好河山。

五、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簡明扼要,有利於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水果品種多

葡萄溝葡萄五光十色

老鄉熱情好是個好地方

葡萄乾色鮮味美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假如》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23課。這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西西發自內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朗讀這首詩,學生會產生心靈的共鳴,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依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分兩課時教學本課。第一課時:初步瞭解課文,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第二課時:深入感悟課文,把握詩歌內容,昇華情感。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3)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願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説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加強對閲讀方法的指導,有些課文應要求學生誦讀。所以,本節課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的思想,採用朗讀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口唸成誦,感受着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動人的圖景,感悟詩中藴涵的思想情感。

這首詩前三節的結構相同,這就為學法指導法提供了依據。因此,我將重點導讀第一節詩,指導學生感悟學法,然後引導學生遷移學法,以學習小組的形式自主、合作學習,彙報學習成果,以此來訓練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主要採用朗讀法、學法指導法的同時,我將輔以情景教學法、談話法等,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三、説教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神筆”。

四、説教學過程

為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複習舊知、引入新課――感悟課文、感情朗讀――昇華情感、發展語言――課外延展、佈置作業”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2、提問:小作者用神筆畫了什麼?在學生逐段概括時,我以簡筆畫的形式把學生概括的內容板示於黑板。

[這樣安排,旨在讓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為下面理解詩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感悟課文,感情朗讀

1、導讀第一節詩

(1)動動腦,理解詩意

①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畫為什麼畫紅紅的太陽?

②創設情境,深入感悟。

a、課件出示小樹圖,教師感情敍述:“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颳着,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

b、學生扮演小樹,進行師生對話,師:“小樹小樹,你為什麼縮着身子?”“小樹小樹,你為什麼輕輕歎息?”“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學生在教師動情的敍述中,在師生對話中不知不覺地進行換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是為了讓小樹成長,從而和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

(2)動動口,讀出感情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件出示第一節詩)

②學生個人賽讀,互相評價。

我會問學生:“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哪個字、詞不正確?他哪裏讀得好,哪裏有點欠缺,你想怎麼讀?”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同時用鼓勵性語言激發學生參與賽讀。

[這樣引導學生賽讀、相互進行評價,旨在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③教師點撥:讀課文時,要想着詩中描繪的畫面讀,還可以加上表情、動作讀。

④教師範讀第一小節。

[教師的範讀是對低年級學生最直觀的朗讀指導,也是最有效的指導手段。]

⑤小結本節詩的學習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三節詩

(1)學法遷移,自讀自悟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①動動腦:小作者為什麼畫穀粒和雙腿?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②動動口:讀出感情。

[學生在第一段學習中,已基本感悟學習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學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讓學生將方法遷移,去自讀自悟,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這不僅有利於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而且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

(2)小組交流,展示自學成果

①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板書)

如果學生説到“小作者是個怎樣的人”時,我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願歸結到“善良”兩個字,學生可能會説:“天真、聰明、可愛……”我都會加以讚揚。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真切而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師都應加以珍視。]

②小組展示朗讀第二、三小節,並互相評價。

3、指導朗讀,背誦喜歡的段落

(1)教師範讀詩歌的最後一節:“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指導學生放慢語速以讀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間。

(2)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熟讀、背誦。

(3)學生比賽展示背誦效果。

[從導讀第一節詩到自學第二、三節詩,再到整體朗讀,達到熟讀成誦,環環緊扣,把功夫紮紮實實地落實在讀上。]

(三)昇華情感,發展語言

1、課件出示全詩,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第四小節結尾處的標點與前三小節有什麼不同?第四小節為什麼要用省略號?

學生可能會告訴我:因為小作者還有許許多多美好的願望還沒畫完。那麼,我會引導學生説:“你知道作者還有什麼願望沒説出來嗎?你能幫助小作者把他沒畫完的願望畫出來嗎?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為誰畫什麼呢?”

2、課件展示有關環境污染、貧困兒童、失學兒童的困惑等等圖片,幫助學生拓寬想象思路。

[朗讀這首詩,學生會產生共鳴,有一種表達的願望在湧動。於是我抓住時機,以第四小節結尾處的省略號為切入口,讓學生暢所欲言,以自己的“假如”充分發揮想象,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願望,同時也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課外延展,佈置作業

實踐性作業:

1、按“我要給……”的句式把想説的話説出來;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想畫的東西畫出來。

[這種作業設計,使學生帶着美好的願望,帶着自己獨特的讀書體驗走出課堂,走向寬闊的心靈牧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