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範文(精選6篇)

來源:文書谷 2.14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範文(精選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範文(精選6篇)

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1

xx年8月20日,區高中數學暑假培訓在顧國和中學舉行,全區5所高中的62位數學老師參加了這次培訓。一天的培訓圍繞“學習《課程標準》,搞好初、高中銜接”的主題,安排了以下內容:國中數學課標、教材及教學實際情況介紹,20xx年大學聯考數學閲卷情況介紹分析,《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建議。

國中數學以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為重點展開,大碶中學孫曉敏老師介紹了數與代數的結構體系、目標要求,與原教學綱要比較,加強了什麼?降低了什麼?同時介紹了高一新生對數與代數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水平。東海實驗學校陳明儒老師就空間與圖形介紹了整套教材內容章節的呈現順序、各章節內容介紹、新增內容和刪減內容,並通過數學習題展示高一新生的水準。

參加了全省大學聯考數學閲卷的北侖中學史芝佐老師,介紹了閲卷的相關信息,暢談了閲卷後的啟示和感受,給我區高中數學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20xx年的備考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省特級教師丁平老師對《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進行解讀,暢談十大基本理念,敍述課程目標,逐條介紹內容標準中的要求,並與現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的要求相比較,給大家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的思考。

初高中數學的銜接是重要的課題,省特級教師吳文堯老師以自己的教學經歷和豐富的教學實踐,講述了初高中的銜接教學。對初高中銜接工作要從“思想上重視一點;起始課教學要準備充分一點;對數學知識生長自然一點;教學進度適當慢一點;教學方法多樣化一點;做學困生轉化力度要大一點”,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加培訓的全體老師認真聽課、積極思索,深知面臨的困難,探索着新課程下的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

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2

在這次江西省組織的高中教師遠程培訓中,我認認真真地觀看和學習專家的視頻課程,學習了課程團隊專家們精心選擇、精心編輯、精心打造的“課程簡報”,並積 極參與在線研討和麪對面的研討,認真完成作業,在思想上有了觀念的更新,瞭解到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以後將會更積極主動地投身於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中。課 程的改革既是基礎教育的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我們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為目的,把學生從觀察現象改變為探索現象的觀念上來,培養學生分析 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一個探索性的學習空間,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下面就這段時間的學習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對今後的教學有了更加進一步的認識。

通 過和各學員的討論我知道:數學的學習要注意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要讓學生蒐集數據、處理數據,解決實際問題,完善函數模型建立的過程與方法,利用已有的 數學知識分析、研究身邊的問題,數學的觀察世界、感受世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全方面提高各方面素質。專家和學員們提供的方法很好,寓意深刻,我不斷的 與自己平時操作相對比,認真的反思了我的.數學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設計是否合理,教學的過程設計是否正確,教學過程中是否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 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程序與環節設計如何,創設情境是否科學,教學效果如何等。

二、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對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加進一步的認識。

學 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我們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教師的指導,點撥,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獲取知識,形成能力。但是,在目前的 現實教學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着各種各樣的不良習慣,例如,“學習規範性差:忽視預習,聽課的自覺性不強,效率不高,在課後只滿足於完成作業,不注重 總結提高;學習習慣不理想,不重基礎,眼高手低,不注意總結,對問題一知半解不求甚解;運算能力較差,無論計算什麼題都想用計算器;應用能力和綜合應用能 力差。”等都是目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這些行為的存在,使得學生學習沒有動力,缺乏興趣,如何改變這些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 動力,是教師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有一些積累,但不是很全面,很完善,通過學習,交流,吸取其他老師的經驗,對學生學習中的不良行為 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並學到了許多解決這些問題的寶貴經驗,例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多表揚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悦”等。這 些知識的獲得,將為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思路,產生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我的一個個心結被打開,通過這次遠程研修活動,使得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自信,願與各位老師在新課改的旗幟下共同成長,共同進步不斷完善自己。最後,謝謝各位專家,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

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3

數學是一們基礎學科,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到它。現在我們已經步入高中,由於高中數學對知識的難度、深度、廣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學由於不適應這種變化,數學成績總是不如人意。甚至產生這樣的困惑:“我在國中時數學成績很好,可現在怎麼了?”其實,學習是一個不斷接收新知識的過程。正是由於你在進入高中後學習方法或學習態度的影響,才會造成學得累死而成績不好的後果。那麼,究竟該如何學好高中數學呢?以下我談談我的高中數學學習心得。

一、認清學習的能力狀態。

1、心理素質。我們在高中學習環境下取決於我們是否具有面對挫折、冷靜分析問題的辦法。當我們面對困難時不應產生畏懼感,面對失敗時不應灰心喪氣,而要勇於正視自己,及時作出總結教訓,改變學習方法。

2、學習方式、習慣的反思與認識。

(1)學習的主動性。我們在進入高中以後,不能還像國中時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不訂學習計劃,坐等上課,課前不預習,上課忙於記筆記而忽略了真正的聽課,顧此失彼,被動學習。

(2)學習的條理性。我們在每學習一課內容時,要學會將知識有條理地分為若干類,剖析概念的內涵外延,重點難點要突出。不要忙於記筆記,而對要點沒有聽清楚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摞,問題也有一大堆。如果還不能及時鞏固、總結,而忙於套着題型趕作業,對概念、定理、公式不能理解而死記硬背,則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視基礎。在我身邊,常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忽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課本,而是偏重於對難題的攻解,好高騖遠,重“量”而輕“質”,陷入題海,往往在考試中不是演算錯誤就是中途“卡殼”。

(4)不良習慣。主要有對答案,卷面書寫不工整,格式不規範,不相信自己的結論,缺乏對問題解決的信心和決心,遇到問題不能獨立思考,養成一種依賴於老師解説的心理,做作業不講究效率,學習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1、抓要點提高學習效率。

(1)抓教材處理。正所謂“萬變不離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終是我們學習的根本依據。教學是活的,思維也是活的,學習能力是隨着知識的積累而同時形成的。我們要通過老師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並將前後知識聯繫起來,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性。

(2)抓問題暴露。對於那些典型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而不能把問題遺留下來,而要對遺留的問題及時、有效的解決。

(3)抓思維訓練。數學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重一個思維的'過程,學習能力是在不斷運用中才能培養出來的。

(4)抓45分鐘課堂效率。我們學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課堂時間,而寄希望於課外去補,則會使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2、加強平時的訓練強度。因為有些知識只有在解題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因此,在平時要保持一定的訓練度,適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題目,弄懂吃透。

3、及時的鞏固、複習。在每學完一課內容時,可抽出5-10分鐘在課後回憶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細劃分類,抓住概念及其註釋,串聯前後知識點,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總之,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我們要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加強對應用數學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方法與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從長遠出發,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希望同學們能從中有所收穫,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4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對反思問題的最簡潔表達。新課程標準頒佈,為新一輪教學改革指明瞭方向,同時也為教師的發展指明瞭道路,作為教師的我們,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現代教學教育理論,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並上升到理性思考,儘快跟上時代的步伐。

一、教學觀念上反思

課改,首先更新教學觀念,打破陳舊的教學理念,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懂得還不等於己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識,還必須思考。”作為新課程推行的主體——教師,長期以來已習慣於“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傳統的課堂教學也過分強調了教師的傳承作用,思想上把學生看做消極的知識容器,單純地填鴨式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結果事倍功半。新課改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老師引導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讓學生經過猜疑、嘗試、探索、失敗,進而體會成功的喜悦,達到真正的學!所以,現在教師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基於對學生的觀察和談話,“適時”地點撥思維受阻迷茫的學生,“適度”地根據不同心理特點及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思考問題,“適法”地針對不同類型知識選擇引導的方法和技巧。

二、關注初高中銜接問題

初教高一時,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識難度、廣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這種巨大的差異,使剛從國中升到高中的學生一下子無從適應,數學成績出現嚴重的滑坡,總感數學難學,信心不足。由於大部分學生不適應這樣的變化,又沒有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仍然按照國中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來學習高中數學知識,不能適應高中的數學教學,於是在學習能力有差異的.情況下而出現了成績分化,學習情緒急降。作為教師應特別關注此時的銜接,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國中階段學了哪些內容?要求到什麼程度?哪些內容在高中階段還要繼續學習等等,注意初高中數學學習方式的銜接,重視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適應性能力,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激發學生主動的學習動機,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閲讀、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善於思考、勇於鑽研的意識。

三、教學中反思

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教學過程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發展學生智力的過程,又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的師生關係不再是“人、物”關係,而是“我、你”關係;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教學是師與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他們一起在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波利亞曾説:“教師講了什麼並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萬倍的是學生想了些什麼,學生的思路應該在學生自己的頭腦中產生,教師的作用在於“系統地給學生髮現事物的機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反思“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需要在哪方面進行補充”,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教學時應注意,課堂回答問題活躍不等於教學設計合理,不等於思維活躍,是否存在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是否適用所有學生,怎麼引起學生參與教學。教師必須圍繞教學目的進行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啟發學生積極有效的思維,從而保持課堂張力。設法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再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學生只有經過思考,教學內容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頭腦,否則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有時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四、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反思

就上面講到的初高中數學存在巨大差異,高中無論是知識的深度、難度和廣度,還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飛躍。學生有會學的,有不會學的,會學習的學生因學習得法而成績好,成績好又可以激發興趣,增強信心,更加想學,成績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環。不會學習的學生開始學習不得法而成績不好,如能及時總結教訓,改變學法,變不會學習為會學習,經過一番努力能趕上去;如不思改進,不作努力,成績就會越來越差,當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後,就不容易趕上去了,成績一差會對學習喪失興趣,不想學習,越不想學成績越降,繼而在思想上產生一種厭惡,害怕,對自我懷疑,對學習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絕學習。由此可見,會不會學習,也就是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是學生能否學好數學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五、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

我們應明確,合作學習這只是有效學習方式中的一種,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合理的選擇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要避免“將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學習之盤”。教師需關注學情,提前建立評價建體系,挖掘合作點,順學而導,使學生掌握技能會合作,同時應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激活內因真正促發展。

在數學教學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沒有反思,專業能力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高,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不斷地更新觀念、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的學識和身心修養,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斷總結,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才能與時俱進,全面開展素質教育。

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5

一、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是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體

在新課程下,數學教學過程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它突出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是數學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參與研製開發學校課程等方面,必須圍繞施素質教育這個中心,同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新課程標準下還要求教師學習、探索和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師德素養和專業水平。

新課程標準還認為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生的學習應是發展學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因此,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不同學習內容,讓學生採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體驗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標準認為教材是數學教學過程的重要介質,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依據課程標準,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書、校本資源在內的多樣化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髮展空間。

二、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

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強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而互動必然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

由於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情感交流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討論是情感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方法。教師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與學生的討論是學生參與數學教學過程,主動探索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要依照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充分討論,並以積極的心態互相評價、相互反饋、互相激勵,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發揮集體智慧,開展合作學習,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之一就在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之由客體變為主體,使之積極地、目的明確地、主動熱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真誠交流。新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能與學生交心的老師將不再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育是非顯露痕跡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充滿愛心的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誠交流意味着教師對學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讚美。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由衷地讚美學生的成功。

三、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強調教師的組織性和協調性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已經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吸收、選擇和整理信息,帶領學生去管理人類已形成和發展的認識成果,激勵他們在繼承基礎上加發發展;教師不單是一個學者,精通自己的學科知識,而且是學生的導師,指導學生髮展自己的個性,督促其自我參與,學會生存,成才成人。教師的勞動不再是機械的.重複,不再是在課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講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開展種種認知性學習活動,師生共同參與探討數學的神奇世界;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也不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種知識源泉的組織者、協調者,他們讓學生走出校門,感受社會和整個教育的文化。可以説,促進人的發展,促進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師的根本任務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對學校管理,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要樹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適應新課程,把握新課程,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學會關愛、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給予、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選擇、學會激勵、學會合作、學會創新,這隻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

高一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6

通過學習對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有了一定的認識,這裏談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

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數學學科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二、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為學而教,以學定教,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通過教學模式的優化,改變教師獨佔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信息傳遞方式,促成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動和教學關係的形成。教師不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識的促進者、引導者;學生不是知識的接受者、複製者,而是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

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導”,就是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善於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點燃其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走的路,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特點具有開放性、創造性、不確定性。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師必須注重加強教學的情感性設計,實現課堂教學民主化,建立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係。

對教學而言,交往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張揚,創造性得到釋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與學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轉移,是自己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實現自我的過程。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賞識、期待和鼓勵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動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勇於標新立異,給學生展示自我、探索創新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充分發展,但要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以上是我在新課該的教學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還不成太熟。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掩卷沉思,徹底貫徹新課程的理念思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