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學習的》讀書心得

來源:文書谷 2.88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是如何學習的》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是如何學習的》讀書心得

《人是如何學習的》讀書心得1

自然科教版教材的試驗已進入三年級,歷時兩年多的低年級教學使我深深感到學習活動設計以及教學策略合理應用的重要性。其關鍵在於怎樣利用孩子的自然好奇心和培養他們的學習持久性。《人是怎樣學習的》一書為我們自然教師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一些啟示和體會。

一、 使兒童對任務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的重要任務是指導兒童學習,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針對這些認識,在教學中必須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任務。例如在一年級下《磁鐵遊戲》中,為了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併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我設計了反覆玩磁鐵小車的環節,第一次玩小車觀察現象,小車互相靠近會怎麼樣;第二次玩小車發現問題,有時小車互相推開,有時互相吸引;第三次探究規律,小車互相吸引或推斥與磁鐵有什麼關係。由於這三次活動都以玩為主基調,所以學生們的參與熱情高,能始終全神貫注,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樣在這節課中,作為拓展部分我開展了把磁圈疊高的遊戲,通過競賽形式讓學生用學會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應該説這個環節比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他們能充分開動腦筋,為完成有興趣的目標全心投入。針對低年級學生,設計以“玩”為主的遊戲活動,能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教師的語言非常重要,同樣一句話對激發學生的興趣能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在二年級上《小水輪》一課中,當學生裝配完小水輪後,教師一般的提問是“你準備怎樣讓小水輪動起來?”在這裏,我作了一下處理,對學生提出“你打算怎樣玩小水輪?”的要求,一句話的改變,頓時使學生興致勃勃,用手撥、用嘴吹、用墊板扇、用水衝等多種方法都出現了,特別讓人驚喜的是學生的熱情非常高,而這股熱情促使他們想出更多的辦法。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多一些“玩一下”、“怎麼玩”之類的語言,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激發探究興趣。

在低年級教學中,要使學生對任務有興趣,那目標應該明確,每一次目標要求不要過高,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同樣是《磁鐵遊戲》一課,每一次玩小車我都提出了明確且難度不大的目標,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隨後逐步提高要求,而學生在前一次成功的基礎上能夠維持興趣,始終保持注意力。

二、 簡化和明確任務,減少解決問題的步驟,提高活動效率。

科學活動往往是個絲絲入扣的過程,而低年級學生卻缺乏這種嚴密的思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教師要幫助他們簡化過程,維持學生的興趣。特別是低年級中的對比實驗,有些實驗控制的變量比較多,如果都要學生進行控制,他們經常出現厭煩情緒。例如在《小水輪》教學中,對比各種角度插入的葉片,比較哪種在水的衝擊下轉得最快,其中牽涉的變量包括水的高度、衝擊葉片的位置、衝下的水量、葉片安插角度等。針對教學目標,在此課中,我固定了每組的水流高度和水量,統一了出水口的大小,並在葉片上畫出衝擊點的標記,而學生所要控制的變量僅僅是葉片安插角度,當然,為什麼老師要固定一些變量在課中也請學生進行了討論和交流。簡化了實驗步驟,使學生能較容易的控制餘下的變量,並從觀察中得到正確的結論,也達到了教學目標。

另外時間因素對於活動設計非常重要,學生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在教學中,教師大多都會提出時間要求,但經常事與願違,學生在規定時間結束後仍未完成任務。前些日子聽了裘錦秋實驗學校陳亮老師執教的三年級上《水和沙的温度變化》,陳老師在任務佈置後,通過實物投影儀把計時的秒錶放大,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都能看到時間的變化,自覺地把時間和活動聯繫在一起,結果每組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使下一步的交流彙報得以順利進行。受這節課的啟發,我在執教《小水輪》時,也同樣出示了秒錶,使學生裝配小水輪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 激發兒童的動機和確定活動的方向,維持兒童對目標的追求

低年級的長期科學活動一般是多次的、長期的觀察。例如觀察一段時間的天氣、氣温變化並尋找規律,飼養小動物並發現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飼養方法等等。低年級學生在長期觀察中缺乏持久性,往往虎頭蛇尾,這也令教師困惑和為難。在一般情況下,教師會採取比較強硬的手段規定學生完成任務,雖然可以達成目標,但學生所有的活動是在無興趣的前提下進行,造成敷衍了事,並視之為一種負擔,對此我嘗試了幾種策略。

首先是創設良好的觀察氛圍,幫助他們儘量簡單的完成任務。比如在天氣觀測中,我在教室中安放了温度表等觀察器具,並請學生把記錄表留在學校,使長期觀察能在學校中利用短短的課餘時間就能完成。在飼養小動物的活動中,也把這些動物安置在教室裏,並請小組輪流餵食換水等,加強學生的責任心,也促使他們自覺地去觀察記錄。在這期間,小組合作也很重要,小組間的互相提醒能幫助同學更好的完成任務。

其次是經常的課堂交流和適當的評價。在長期觀察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組織小組間的交流,由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評價,哪些小組做的比較好,好在哪裏,一方面能促進小組間的良性競爭,也利用學生們不斷修正觀察和記錄的方法。

最後是教師應積極參與到長期觀察中。在期間,我經常在課間到教室中走走,看看學生飼養的小動物,拿起温度表觀察一下等,教師的親自參與使學生的觀察積極性得到提高,也使他們感到教師很關注長期觀察的情況。

經過一段時間對學生的觀察,他們長期觀察的情況要比以前採用強制手段要好得多,認真投入地觀察記錄也使最後的交流彙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 標示出兒童所採用的與理想的解決方法之間的差異的關鍵特徵

在接受一個任務前,學生會對其過程產生自己的假設,由於知識與生活經驗的差異,有的學生所作的假設與實際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標示出他們所採用的理想的解決方法之間的差異的關鍵特徵可幫助他們少走彎路。

我曾經聽過本校李衞老師上的一堂二年級上的《搭紙橋》,教師提出的任務是哪個小朋友搭出的紙橋承重本領大,實質是探究哪種形狀的結構承重本領大。如果此時任學生搭的話,那結果呈現的可能是各種各樣形狀的結構,與“橋”差之千里。李老師很好地處理了這個環節,讓學生討論橋的功能,車輛和行人能夠通過,如果只是形狀各異的結構,那麼就失去了橋的功能。在這種充分的討論下,學生意識到要在上面鋪設橋面,即用一張狹長的紙覆蓋結構,這樣不僅有了橋的功能,也解決了承重實驗的接觸面問題。從實踐中可知,學生的想象和假設有時不夠全面或脱離現實,教師必須讓學生認知與理想解決方法的關鍵特徵,才能幫助他們以更科學的方法加以思考、活動。

必須指出的是教師不能把理想的解決方法在學生活動前完全地呈現出來,如果這樣,科學探究變成了一種簡單的模仿,那對於學生將沒有太大意義。正如上例,如果李老師一上來就出示橋面,學生立刻會知道該怎麼做,但他們的意識中是“老師要我這麼做的”,而不會出現“這是橋的功能”或“承重接觸面問題”的思考,這樣明顯是一種教學上的失敗。所以在對這個問題的處理體現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成功教學方法的把握。

五、 控制好解決問題時所遇到的挫折和風險

科學探究是個複雜的過程,其成功與否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制約。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學生的興趣必然大打折扣,這與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有關。例如在三年級上的《簡單電路》教學中,第二課時連接最簡單電路學生們都能成功,興趣盎然,但到了第三課時進行串聯和並聯電路連接時,情況卻並非那麼樂觀。這時,教師帶領學生克服挫折就尤為重要。我欣賞愛迪生的一句話,當他經過數萬次實驗發明電燈後,開玩笑地説:“至少我知道了9999種不能使電燈發亮的方法。”在課堂上,學生們尋找交流了失敗原因後,我積極地鼓勵他們“這些同學的連接雖然失敗了,但他們讓大家知道了怎樣的連接是不行的,我們一樣表示感謝。”在掌聲中,每個人又開始了興致勃勃地實驗,結果所有小組都克服了困難,把電路連接成功。

在低年級教學中,安全因素非常關鍵。一旦學生在活動中受到傷害,可能會對科學產生恐懼,教師在教學前針對有危險的內容應採取相應的策略。在這方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原新凌國小劉勤老師執教的一年級《食品加熱的變化》。讓一年級學生使用酒精燈?這無疑讓每位教師顧慮重重。劉老師針對其中的危險性設計了一種加熱工具,把一個剪開口的易拉罐倒置在燃燒的蠟燭上,由於易拉罐傳熱快,所以蠟燭微弱的熱量也能把易拉罐底部的食品迅速加熱,精心的設計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保證了一年級學生的安全。在這個事例中,我深深感到一個自然教師應具有的創新精神和為學生着想的品質。

六、 展示所要從事的行為的理想模式

就我看來,這個過程可以在學生活動結束之後,其目的不僅是讓學生知道正確理想的方法,更要使他們樹立方案可以不斷完善提高的科學精神。

我認為這個過程也可以拆分在學生的活動進程中,最理想的是抓住部分學生的閃光點去引導其他學生不斷接近理想方法。例如我曾經上過一堂科學潛能開發課《吊臂》,讓學生用橡皮泥、牙籤、麥管等製作一個底座,並在底座上連接一個可無限延伸的結構。在學生的活動過程中,我不斷巡視,有的在底座上加設斜撐使延伸角度上翹,我立刻展示了他們的作品,這與理想方案非常接近,結果使很多小組都成績上升。並且大多小組能繼續完善方案,在連續介紹學生的成功之處後,全班的延伸長度比開始階段增加了幾倍。

當然,對本條建議我是存在疑問的。我很讚賞頭腦奧林匹克競賽所採用的方法,針對一個主題,各參賽隊各自設計解決方案,最後得冠軍的也未必是最理想方案,但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對理想方案的渴求無疑是巨大的成功。所以我認為所謂的理想方案,只適合於一些已知規律的認識,而我們的探究問題往往並非一個正確答案,在活動中,發現學生的思維火花和閃光點才是最大的收穫。

《人是怎樣學習的》一書內容豐富而深刻,從中我體會和學習了不少東西,以上只是我針對一方面的一些粗淺看法,希望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繼續提高自己。

《人是如何學習的》讀書心得2

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是與孩子們分享彼此生命的細微感受,結伴同行於成長的旅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擁有的知識儲備與教育理念可謂不少,但落實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該採用何樣循序漸進,細緻可行的步驟,卻不時成為困擾我的難題。除卻不斷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外,我亦捧起了手邊充滿油墨馨香的書——《人是如何學習的》,嘗試着沉潛心靈地閲讀,聯繫實際地思省。

閲完此書,給予我最深印象、最多思考的是:人的知識是怎麼建構起來的?我認為學習就是人在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在體驗和探究中主動的建構,這個過程離不開老師正確的引導,更需要學生積極地參與,充分地體驗。

無疑,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長期建構知識的過程。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學生已有的知識對自己的學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什麼是好的學習,怎麼樣才算教的好呢?好的學習一方面與教師給予學生靈活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是離不開的,同時給學習者更好的機會去建構也至關重要。有一個經典的兒童故事即説明了這一點。

一隻青蛙給魚講外面的世界,而在魚的頭腦中的各種物體都跟魚差不多,牛是四條腿的魚,鳥是長着翅膀的魚。魚終究是魚,這也提醒我們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建構新知識中,創造性的機遇和危險並存。因此,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受參與探究學習,這樣建構的知識是深刻的,能長期影響學生。如果我們把那條魚帶離河流,讓它去親眼看看牛、鳥,去聽聽他們怎麼叫的,也許魚的頭腦中的鳥等就是正確的印象了。

因而,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使學生對學習任務感興趣;同時簡化任務方法,減少解決問題的步驟,這樣學生便能處理加工成分,並確認達到任務所要求的時間;與此同時,激發學生的動機和確定活動的方向,維持學生對目標的追求;標示出學生所採用的與理想的解決方法之間差異的關鍵特徵;控制好解決問題時所遇到的挫折和風險;展示所要從事的行為的理想模式。

只有做到這些,學生的體驗和探究才能深入。不管是什麼教學,都必須從學生的發展特點出發,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在體驗和探究中建構新的知識,不斷的學習。

課堂如一方舞台,教師同學生協作參與其中,各自承擔角色任務。設計何樣教學活動,採用哪種教學方法,運用什麼教學設備,內中藴藏的,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透露的,是教師的智慧。然而,一切付出,所有設計,其精當處,不在乎讓教師的個人“表演”繪聲繪色,恰應為點燃學生的熠熠光芒。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不斷深入文本,由表及裏,去獲取知識,拓展思維的過程。錘鍊提問技巧,挖掘問題深度,乃教師提供學生更寬廣學習空間之必需。在具備思考價值的問題統攝下,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探究,合作學習,並適時提供輔助引導,於彙報交流時,給予積極評價,方可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他們用智慧火花的碰撞,用表達的準確生動,鑄造出課堂的精彩。

語文教學的形式,應是豐富多樣的,其本源乃為調動學生“學”之積極性,開拓學生“讀”之獨見性,引導學生“思”之深入性。亦曾嘗試以“辯論賽”的方式進行語文教學活動。如在學習“尊嚴”這一主題單元時,便結合《嗟來之食》這篇拓展閲讀課文,讓學生就“那個最終因飢餓而死的人究竟應不應該吃黔敖施捨的食物”展開激烈的辯論。學生於課前自讀了文章,並查閲蒐集了類似的故事,如《胯下之辱》、《卧薪嚐膽》等。開課伊始,便以小組內的預習檢查引導學生自學課文,把握文意。接着讓學生分組展開辯論,推薦出能言善道的優秀辯手。最後,是一場全班性的精彩辯論展示,由教師與觀看的學生為雙方代表打分。如此一來,學生呈現出自我讀文思考的全過程,且每一步驟,皆有不同形式的得分評價,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其中,展現着思維火花的碰撞,秀出了自我的巧舌如簧。

與數學這樣邏輯性顯見的學科相較,語文的各樣知識點散碎卻又相互融會貫通。因故,在教學時常會有“力不從心”之感。哪怕一個重點段落,即可挖掘出詞語搭配、句式積累、段意概括、語序感知等等語言訓練點。以往教學時,為追求面面俱到,體現對教材研讀的深度,總欲將諸般能力一股腦傳授學生,結果樣樣皆“淺嘗輒止”,反因只涉及“皮毛”而得不償失。閲讀《人是怎樣學習的》一書後,再回顧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如夢方醒般認知,明確一節課所欲解決的重點問題,着重於落實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積累,某項技能的掌握,方能達成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因而,於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確需學習拿捏關鍵,抉擇取捨。

“教,是為不教。”此為教育教學之最高境界。掌握閲讀方法、習得作文技巧,可謂國小語文課堂之目標,且應潛移默化滲透於課文的品讀學習過程中。幫助孩子保持對書籍的“好奇心”,是語文教師的職責,也是所有教學方法的旨歸。要讓無論何樣能力水平的學生皆能在閲讀中尋找並感知到樂趣,願意用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來進行自信的表達,如此,語文教學方為成功。

種滿了各樣“奇花異草”的孩子的心靈,正可謂一方廣闊無涯的天地,一處藏滿祕密的花園。這一方天地,需要暖陽地照耀;這一處花園,需要雨露地滋養。藴涵於文字之中的天地大美、誠摯情感和獨立思辨就是那精神的養分,心靈的陽光,帶來對成長的喚醒與無聲潤育。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滿溢人文氣息的語文學科,本就應激盪學生的心靈,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中,引領他們一步步走進文學的殿堂,使千姿百態的大千世界鋪展為一次次文字和情感的體驗之旅,在向內地思悟與往外地傾瀉中,去展現精彩,獲取智慧,收藏生命的詩意與美好。

如此這般,小課堂內藏大世界,在豐盈真摯的情感體驗中,於開放有序的自思羣論裏,讓學生生命的河流躍動瀲灩水光,短暫的課堂時間,即會予人餘韻悠長,回味無窮之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