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一百週年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2.52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四一百週年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四一百週年心得體會

五四一百週年心得體會1

《弟子規》這本書的內容,是聖人對學生的訓示,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還要對自已行為約束,誠實可信,博愛眾生並親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為先,而“孝”和“弟”這兩個字則是弟子規貫穿中心的“一條線”。“孝弟”裏面還包含一個很重要的態度,就是恭敬之心,對長者的恭敬。而一個人的道德、學問都是從“孝”跟“敬”當中不斷地提升。其實一個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為國家棟梁。

學習《弟子規》,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常常讀《弟子規》,並細細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淺,感慨良多啊!

父母把我們帶到人間,他們用自己濃濃的親情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對父母來説,我們是上天贈給他們的禮物,但在我們心中,父母是無可替代的,爸爸、媽媽良苦用心,諄諄教誨的話語,你們也常常隨着自己的意願,想聽就聽吧,若有一點不如意就頂撞回去,以至離家出走,更厲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今天想來,你們不覺得慚愧嗎?

羊跪乳,鴉反哺,為人子女理當“孝”字為先。“孝”就是心懷感激,用愛作出回報。我們的父母大都承擔着家庭的負擔,每日裏,有的或在工廠車間、野地農田辛勤勞作,有的或在書山文海之中與科學技術領域艱辛探索,他們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報社會,同時還對我們呵護有加,似明燈引領我們一步一步前行。作為兒女,每天惦記着父母,為父母辛勞,這應該是做人的起碼良知,是作為後人應盡的最基本的責任。我們現在年紀還小,有些事情還無能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願與希望,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每天讓父母開心,這無疑是我們今天必須努力去做的。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學生所盡孝道的最好體現。

“入則孝”,一個在家能敬重、孝順和關愛父母長輩的人,其品格與德性的延展必然會有一顆感恩於博愛之心,就一定會在社會生活中始終善行善為,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古有大孝之女花木蘭,大孝之男岳飛;今有著名孝子許世友無不為國家民族創下驚天偉業便是有力例證!

我深信:“心中有愛,就有‘孝’。”父母需要的是“真愛”,而不是敷衍了事的“奉養”。我們要誠心孝順父母,並化成行動,這樣父母一定會非常感動,那也就能報答父母恩情的萬分之一了。

五四一百週年心得體會2

今天,觀看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大會,心聲感慨。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看到:100年的五四精神,如同從上游崇山峻嶺之間翻滾咆哮而來的河水,一百年前的青年在國家主權和領土處於危險境地的時候,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對祖國的忠誠,用青春燃點起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感知着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祖國母親的迅速騰飛,我們更要燃點青春,立志報國,奉獻社會,我們必須懂得奉獻;因為奉獻才是青春的價值所在,也惟有奉獻了的青春才是最絢麗的青春,最迷人的'青春。

當然,奉獻青春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隻停留在口頭的美話,更不是不可實現的宣言,奉獻青春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當你身邊的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要退卻你那強有力的雙手,不要吝嗇你的智慧和力量,在一切需要你的地方貢獻自己的力量,毫不猶豫,積極主動的去燃燒你的青春年華,心存報國之志,時刻準備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切;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應該珍惜青春年華,掌握淵博的學識,陶冶高尚的情操,磨練強健的體魄,立志、修身、博學、報國,做一個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知書達理的優秀的大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