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評課議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文書谷 1.67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課評課議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課評課議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聽課評課議課心得體會1

我有幸聽了唱老師上的一節生動有趣的公開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獲益匪淺。對於唱老師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課,我想作一個簡要的評議。唱老師紮實的語文功底和開闊的思維方式從他的課堂教學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從他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模式也可以看出這位老師的教學理念,緊密地與新課程改革結合起來。以新的課改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以自己的教學行為來詮釋自己的教。

唱老師語文功底深厚,教師語言豐富、優美、感染力強。既求新又求實,充分突出了文言文教學中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讀中悟。教師充分體現了參與式教學的理念,運用了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課文層次清楚、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教師的步步引導下深入理解了課文,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一、課前備課準備充分,導課精彩,使課堂更具有語文味。

用一組讚美春天的優美的排比句創設情境,再用“美國阿拉斯加自然保護區銀狼逐鹿”的故事導入新課。這個導課新奇、精彩,既切合文中對月色的描述,又為下面理解蘇軾的情趣、突破本課的難點埋下了伏筆。這個導課可以總領本課內容與主旨,高屋建瓴,實在精彩,可見唱老師課前充分的準備及對文本透徹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立足一個“準”字。

根據課標要求,上好一堂課,要凸顯這堂課的“三維”價值,謀求“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這節課,唱老師確定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1.學生資助研讀文本,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藉助註釋及工具書,翻譯課文,掌握一些字詞的特殊用法。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分析文章層層推理的論證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其中藴含的道理。

唱老師將教學目標分散開來,將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分為四個模塊,逐一完成各項學習目標。

三、教學流程思路清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這節課教學思路的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實際,符合學生的實際;有一定的獨創性,給學生一新鮮的感受。故事導入,創設情境——確立目標,明確重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總結全文,積累學法——課後整理,積累素材。整個教學流程能把欣賞文章的權利下放給學生,努力打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縱觀這一節課,老師能很好地把握“導”的尺度,努力把欣賞文章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學習的主人,能有效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創造力不論把握情節,給學生以課堂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解決了本文的教學難點,深入理解了課文,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四、緊扣教學內容,以讀促學,多媒體輔助教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一篇文言文,就文言文教學來講,讀課文是至關重要的。唱老師重視了朗讀和朗讀指導,這是文言文教學的根。重視了基礎知識,即字詞句的教學,落實字詞句的教學應該是國中文言文教學的核心。注意到了文言文教學的時代性,不同程度地進行了一些和現實生活相聯繫的拓展與延伸,體現了古為今用的原則。善於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活化、豐富了文言文教學的手段,便於學生理解,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教學環節緊湊、科學,教學方法、策略恰當得體。

唱老師能夠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有效組織自主、合作、

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更多是參與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主動性和創作性,在教學中努力體現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講究一定的教學藝術,合理的安排課堂結構,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科學、恰當。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適當,針對性強,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與學雙邊活動協調。注重交給方法,培養能力,注重引導學生。

1、導語,唱老師先採用優美的的語言創設情境,再用小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2、朗讀課文:教師面對全體學生先範讀,再讓學生朗讀,還注意朗讀的方式方法,掌握朗讀的技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3、疏通文意,欣賞課文: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翻譯課文,積累重點文言實、虛詞。通過對課文的研讀分析,唱老師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這些問題緊扣教學目標,通過師生共同探究學習,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了,另外唱老師還選擇了重點的詞、句進行點撥,賞析,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課文主旨,進而突破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鑑賞能力。

六、教學效果良好。

唱老師的這節課是應時而生的,既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還使課堂具有濃濃的語文味。本節課很好的達成了預期的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堂實效性較強。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全體學生都能主動、有效地投入到語文學習的活動中去。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閲讀思考,討論發言,課堂氣氛活躍有序學生受益面大,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

總之,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謂是眾説紛紜。現在,對新課改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我個人認為,成績不容否定,信念不能動搖,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改的靈魂。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就應該適應時代的召喚,教育的需求,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理念。

聽課評課議課心得體會2

自從我參加工作以來,我經常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因此,我總以為“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沒有區別。本學期參加<國培>學習以後,我才明白二者不一樣。

我通過認真學習,我深深地體會到觀課追求用心靈感受課堂,體悟課堂。“評”是對課的好壞下結論,作判斷;“議”不是為了下結論,它是圍繞觀課所收集的課堂信息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是對話和反思,議課謀求的是課堂教學的改進和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課只是交流和探討的平台。如果説評課是把教師看成等待幫助的客體的話,議課則把教師培養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動者,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解放。

“觀課議課”能夠改進課堂教學,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比聽課評課有一定的優勢,可是“觀課議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觀課人,除需要時間和精力外,還需要所有的觀課者共同研究、探討。因此,我們在觀課和議課時要積極主動地

思考。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由學生的活動中分析與教師教學方面的聯繫情況;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課教師,由學生的活動,自己如何的處理教學;觀察授課教師的教學情況,思考其行為與教學理念的聯繫程度;觀察教學中學生掌握情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觀察教師的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的聯繫,思考怎樣通過優化過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等。

我深深體會到觀課議課比聽課評課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觀點,能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對話和反思,以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給教師帶來了更多的尊重,營造了教師之間平等對話的氛圍。

聽課評課議課心得體會3

隨着新教材的使用,廣大教師發現教材內容的增減,編排的順序,選材都有很大的變化,教學中一系列的問題出現在我們教師面前。怎樣使用教材,有效組織課堂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適應新的教育形式的需要,我們學校組織了全體教師觀課、議課活動。

通過觀課與議課,尤其是我們低年級數學組組內的觀課議課,讓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有質的區別:觀課議課要求觀課教師與作課教師必須提前溝通,作課教師希望觀課教師觀察他某方面的問題,比如“教師對學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引導”,觀課教師是帶着明確的目的去觀察課堂的聽課是不強調提前和作課教師溝通的,更不是帶着明確的目的去觀察課堂的。明確觀課的目標後,觀課教師要圍繞觀課目標,查閲相關資料,蒐集有關信息,使自己對要觀察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進而在觀課的過程中能發現有價值的問題,提高議課效率;聽課評課往往是跟着感覺走,甚至走進課堂還不知道要聽什麼課。觀課教師在觀察課堂時必須精力高度集中,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圍繞觀課目標發現問題,完成自己的任務;聽課教師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所以在課堂上可以很放鬆。觀課要求觀課教師儘量坐在學生中間,這樣可以更好地從學生的視角發現問題;聽課教師則往往坐在教室最後面。議課時,議課教師與作課教師是在平等地交流,更多的是這樣的'語言:“我觀察到某某現象,請問你是怎麼考慮的??”;而評課者一般會説:“某某地方處理得有問題??”

效觀課議課,也使我們從活動中收穫經驗得到成長:通過上課,聽課教師瞭解為什麼這樣上;通過觀課議課,使聽課教師明確這堂課好在哪裏,哪裏需要完善等;觀課老師也從活動中得到啟示,給出自己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豐富自己的閲歷。我想在今後的觀課議課中,有以下幾方面是要注意加強的:

1、 加強交流。

常常我們是坐到教室中才知道今天聽課的內容,即便是提前知道課題也不會事先做些瞭解準備,這樣對於不熟悉教材的人來説,聽課的效率就會很低。通常上課者對課堂教學的設計及意圖聽課者事前是不得而知的,要在聽課的過

程中自己慢慢揣測體會。而如果課前上課者有所説明、聽課者有所瞭解,那麼聽課過程中目的性就會更明確,效率也會更高。在議課的過程中,平等的交流更為重要。陳大偉教授指出:觀課議課不是為了展示教師自己多麼出色優秀,而是為了發現和解決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所以,尊重、平等、交流,使上課者和觀課者消除隔閡、直面問題、共同分享,才能取得議課的成功。

2、明確主題。

通常的聽課評課活動往往面面俱到,這種方式看似全面,但也隱含着聽課者對課的思考不夠深入,泛泛而談,在有限的研討時間內不能使議課達到一定的深度,對上課者的幫助不大。陳大偉教授提倡觀課議課要有相對集中的問題和主題。看看書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這一點。比如:一節課超時,探討是哪些地方“浪費”了時間?語文課觀察教師在指導學生閲讀理解方面的做法和效果。?有主題才能有重點,才能更深入,更有效。

3、 以學論教。

我們習慣在聽課時關注教師是怎樣教的。有時甚至過分注重教師的語調、體態、形象等帶有表演特質的因素。很多時候我們把教學效果不理想歸罪於學生,

常常我們會説:你這樣設計是好的,就是學生不配合。加涅認為:教只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重點,以學的方式、效果來思考教學方式的合理性,這樣才能更有效的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

4.加強反思。

教學反思是當下大力提倡的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式。觀課議課的目的是改進課堂教學,進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所以無論是上課者還是觀課者,不能滿足於這一課的順利結束。應該立足於一課而放眼於將來,要通過眼前這一課的研究與思考,對自己教學行為背後的觀念進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學行為長效的改進。

總之,值的學習和借鑑的地方還有很多,我要 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 “要認真分析教材、鑽研教材,如何抓住重點,怎樣組織教學,使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做到靈活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一定要改掉不足之處,更有深度的參與到觀課議課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看了陳大偉的《有效觀課議課》的光盤,可以説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觀看這些光盤,我認識到,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有質的區別:觀課議課要求觀課教師與作課教師必須提前溝通,作課教師希望觀課教師觀察他某方面的問題,比如“教師對學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引導”,觀課教師是帶着明確的目的去觀察課堂的聽課是不強調提前和作課教師溝通的,更不是帶着明確的目的去觀察課堂的。明確觀課的目標後,觀課教師要圍繞觀課目標,查閲相關資料,蒐集有關信息,使自己對要觀察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進而在觀課的過程中能發現有價值的問題,提高議課效率;聽課評課往往是跟着感覺走,甚至走進課堂還不知道要聽什麼課。觀課教師在觀察課堂時必須精力高度集中,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圍繞觀課目標發現問題,完成自己的任務;聽課教師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所以在課堂上可以很放鬆。觀課要求觀課教師儘量坐在學生中間,這樣可以更好地從學生的視角發現問題;聽課教師則往往坐在教室最後面。議課時,議課教師與作課教師是在平等地交流,更多的是這樣的語言:“我觀察到某某現象,請問你是怎麼考慮的……”;而評課者一般會説:“某某地方處理得有問題……”

陳大偉教授在光盤中提倡以學論教,是把學生的學習和活動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焦點,這樣的做法能給我們的教提供學習的條件。陳大偉教授鼓勵作課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評課需要在全面分析課堂信息的基礎上,之處教學的主要優點和不足;議課強調集中話題,超越現象,深入對話,促進理解和教師自主選擇。如果説評課是把教師看成等待幫助的話,議課則是把教師培養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動者,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解放。

我認為,觀課讓自己明白了以下幾個問題:1)課堂上老師做了什麼?學生做了什麼?他們之間有什麼關聯?2)想:授課教師的思想理念是什麼?3)想假如讓我上這一節課,我怎麼上?4)想:上完課人家讓我發言的時候,我怎麼發言?

議課就是要通過詢問,思考前前後後的問題,找到有意義的方法.目的是改進而不是評價,作課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而不是為了展示。

新的教育觀念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 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因此, 教師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

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保持開放的心態, 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 在實踐中學習, 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

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 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

這些天,我認真學習了繼續教育課本陳大偉教授著的《有效觀課議課》一書。本書首先以課學教學研究的故事為引子,在此基礎上分析和討論觀課議課的價值追求,觀課議課的實踐操作,以及觀課議課如何更好地促進和實現教師發展。案例與討論相結合寫作形式,讓你在讀書中不知不覺成為了思想的參與者,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尤如聆聽名師的講座,置身於爭鳴的學堂。

感悟之一: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觀課議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以人為本是觀課議課的核心理念。人是根本,這一理念落實在觀課議課中,首先體現在要關心人、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滿足人。以人為本不僅需要心中有人,而且要看到眼前的人,通過對眼前人的關懷使以人為本中的“人”具體化和現實化。具體表現為:以人為本,要以眼前的教師為本,其中包括參與觀摩的觀課議課教師,更要包括做課獻課的教師。以人為本要致力增進學生的福祉。觀課議課致辭力教師發展和教學改進,更好地促進和實現學生髮展。以人為本要務人之本。人之本在於致力和追求幸福生活。觀課議課要致力引導教師追求和享受幸福的教師生活。幸福的教師生活來源於創造性的勞動和對創造性勞動的審美性體驗。“大創造,大突破,大快樂;小創造,小突破,小快樂;無創造,無突破,無快樂。”

人有思想的權利,人會思考,在思考中能對收益和得失進行算計,並在算計中根據自己所理解的價值標準追求利益最大化。觀課議課要尊重參與者思想的權利,並搭建交流與表達思想的平台,鼓勵參與者在觀課議課中積極主動的思想。要防止參與者對他人思想權利的剝奪和對他人思想過程的包辦代替,也要防止權威思想對草根思想的禁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設身處地,感身同受。

感悟之二:觀課議課是促進教師思想、實現專業成長的捷徑。

“以學論教”是觀課議課的重要思想,也是本書重點論述的一個內容。新課程改革由“懵懂”走向“成熟”。由會場走向課堂,由理念走向教學實踐,由效益預測走向效果評價。使教育越來越關注教師的生存狀態和課堂教學。陳老師在聚焦課堂教學中,走出了一條適合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觀課議課的模式。並用“以學論教”指導我們的思想,“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焦點,以學的狀態討論教的狀態。通過學生的學來映射和觀察教師的教。”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以生為本”、“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等先進的理念。掩卷思之,學校每一個學期舉行的聽評課研討活動,無不在經歷“漫長而煎熬”的煉獄中而“痛不欲生”。聽課教師條分縷析一一道出自己的觀察,尤其是教研組長的最後總結性的“幾點建議”、“幾點希望”發言,令做課教師如坐鍼氈。看似效果突出的教研活動,實則在這種“高厲害”的重壓下,課堂教學還是“濤聲依舊”。陳老師在書中有力的鞭打了這種活動形式,他從形成共同願景,降低利害關係,在合作中互愛三個層面作了闡述。“在觀課議課中,做課教師成功了要學會享受成功的成就感。如果

聽課評課議課心得體會4

評課議課直接影響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只有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才能保護教師的課改積極性,正確引導課改走向深入。對此校領導對公開課嚴格把關,每堂公開課後,要求全科組的老師進行認真的評課,大家本着對事不對人的原則,對有研究性的問題、有爭議的問題都能暢所欲言,儘管有時爭論的很激烈,但道理是越辯越明的,大家都的確通過爭議都很有收穫,以此推動科組的教研氛圍。但在評課時也存在的一些問題,有的要麼有礙情面,只講讚歌,不講缺點,評課敷衍了事,走走過場;要麼認為評課是專家的事,至少也是老教師、資深教師的事,他是重聽輕評;要麼更多的是教師評課抓不住關鍵,不解決實際問題,平淡膚淺等等。這樣的評課,不能從根本意義上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更不能從本質上促進教師的成長。為此,根據當前評課現狀,本人認為只有採取形式多樣的評課方式,才能更為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而我校以下評課方式都值得推廣和改進。

一是教師的自評,這個環節在我校的每個教研組都做得非常出色。

把“評課”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就必須提供教師自我評價的機會,鼓勵和幫助教師正確評價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培養教師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在評課活動中,要求所有執教者在授課結束後,面對同行評述自己的教學。自評的內容包括對教材的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實施情況,以及教學中的亮點與不足之處。要求教師在自評時要客觀審視,冷靜分析,注重把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抓住教學中的得與失,有重點、有層次地進行評述。

二是教研組的互評。

這個環節容易出現前文所述的問題,不過我們科組的老師對評課向來非常認真,從不避醜,不走過場,授課結束後,在教師自評的基礎上,我們將聽課教師分成教學觀察組、師生互動組等四個小組,推選組長組織教師進行互評,最後集中反饋,這樣有利於促進聽課教師全員參與評課。這種多向信息交流,為執教教師提供了更多改進教學、全面發展的方法與策略。互評的.過程又是評課教師相互學習吸納、借鑑反思、提升專業素養的過程,它打開了教者和評者相長的通道,開啟了教學智慧的大門。在活動過程中,引導教師在互評過程中,既要看常規,又要看改革與創新;既要看預設,又要看生成;既要看教師的主體引導,又要看學生的自主探究……另外,評議時要善於發現教者的閃光點,並及時總結交流。教研組對一時統一不了、爭論不休的問題及時和教研室教研員溝通,以待專家定論,對於教者的不足之處,應坦誠指出,並給予幫助指導。

三是總評。

在學校開展的評課活動中,學校儘可能地邀請教研員、骨幹教師參與評課。面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師自評、小組互評中爭論不休難以定奪的問題,讓專家給予解答,進行總結性評價,並提出指導性意見。專家的總評是指點教師教學迷津的鑰匙,會使教師受益很大,能促使教師深刻反思、快速成長。

四是開展名優教師互動式評課

一種方法是名優教師通過課堂,面對面地向老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風采,使老師們在聽課評課的過程中找出差距和不足,教師將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解決的辦法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方法進行碰撞、比較尋求最佳的解決策略。另一種方法是在教師在上完一節課後,評課的名優教師能在評課的過程中與執教者一起協作,走進學生,走進教材,弄清這堂課在本單元、本學科中的教育價值,共同設計教學流程……在這樣的交流與碰撞中,引領教師從源頭去認識、去理解,這樣才能真正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評課者與執教者共同討論教學中的優點、缺點,提出修改意見後,執教者在修改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再進行評價和修改,如此反覆幾次,使教師的教學行為不斷改變、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開展互動式的評課研究,一方面,改變以往教研活動一次性聽課、評課,不求甚解的弊端,通過反覆實踐反思,不斷將理念轉化為行為;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名優教師的智慧,使不同背景和層次的教師都得到專業發展。

五是開展開展主題性聽課評課活動

主題性評課可以改變過去面面俱到、重點不突出的做法,每節課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聽課評課,從而使教研活動更具針對性,更有深度。因此,在設計聽、評課活動前,確定研究的主題內容,聽課教師在聽課之前一定要深入研究主題內容,帶着問題聽課。聽課時要關注細節,不斷思考,找出每個與主題有關的細節背後的教育意義,以便提出新的、有價值和針對性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執教者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兩年來,我們根據教研活動小專題開展主題性聽課評課活動,先後進行了“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在課堂關注個體差異,實施不同要求下的分層教學”等主題研討活動的聽課評課。

總之評課效果如何,這是個方法問題。方法得當,效果就好。否則就會失去評課的意義,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評課議課要使每一位參與活動的教師都品味到其中的真味,真正做到“聽有所悟,評有所得”。教研能力在聽評中加強,技能技巧在聽評中產生,業務水平不斷提高,達到教學相長,學習教學方法,改進不足,達到共同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聽課評課議課心得體會5

在講座之前,老師用幾句簡單的話介紹了自己,聽完她的介紹,馬上讓我回想到了自己在大學時的老師,我用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一看,果然是我大學時的孫改仙老師,她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那口太谷方言,雖然聽着有點困難,但是總覺得有種親切感。

孫老師主要講的是教學技能----如何有效觀課、評課、議課、教學反思。在前面陳清風老師講的是教學常規----如何備課、上課。我認為這兩節課對我們來説都很重要。我也認真地做了筆記,也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我工作的幾年中,我其實挺喜歡備課、上課的,可不知怎麼地總是不喜歡觀課,其主要原因是害怕評課、議課,我也發現這不僅僅是我有這樣的反應,有很多老師也和我一樣有這種感受。但我們心裏面都很明白,讓我們在教學上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多觀課、多評課、多議課、教學反思。聽了孫老師的講解之後,我覺得我們這些老師不願意做這幾樣事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掌握它真正的意義所在。不過,我現在也已茅舍頓開、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觀課議課能夠改進課堂教學,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比聽課評課有一定的優勢。我們在觀課和議課是一定要積極主動地思考。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由學生的活動中分析與教師教學方面的聯繫情況;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課教師,由學生的活動,自己如何的處理教學;觀察教學中學生的掌握情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相信所有的教師都講過公開課,無論是具有資深的老教師,還是有待提高的年輕教師,公開課似乎就是盡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為此,歷經幾輪試講,反覆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而聽課老師,事先對這節課一無所知,臨時坐進課堂。一節課觀摩下來,首先要對講課的老師的教學情況依項打分。如果有評課的要求,就會聚集老師來評論一番,或者給予高度的肯定,或者以譭譽參半。這種情況下,上課的老師都表現出很謙虛的樣子,之後,就會心裏暗暗下決心,不是萬不得已,就決不開課了。 而且結合我這幾年的工作來談,我也發現了教學反思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雖然他好像是可有可無的,但我認為卻是非常必要的。教師通過課常觀察,個別訪談,形成性測驗等多種方式,及時瞭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反思這些方面,對自己的後續教學有很大的好處。

總之,無論是教學中的那個環節,對我們教師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否則,將無法達到這節課最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講座之後,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的,我也一定要努力把每一個環節做好、做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