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競爭的模擬心得

來源:文書谷 1.8W

企業競爭的模擬心得1

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企模結束了,不管是MBA組還是非MBA組都沒能闖進半決賽,還是挺遺憾的,遺憾之外有很多經驗教訓值得總結,付出很多,收穫也是很多的。下面我們將分別從產品、生產、銷售、財務和其他四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經驗。

企業競爭的模擬心得

一.產品

1.產品的特性。

根據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AB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CD屬於技術密集型產品。 即AB更佔用工人,CD更佔用機器。

A的特點是資源佔用少,但最耗工人,BC較均衡,D很耗資源。一般而言利潤是A

2.產品的研發:

效果:研發可使產品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量相對增大,高研發可以使產品在同樣價格下比同類產品更有競爭力。

研發就涉及到了產品戰略的選擇問題:幾產品開局以及主打的產品。

在開局的產品戰略選擇上,主要有二產品戰略,三產品戰略,四產品戰略。 二產品戰略:即開局不研發CD,只生產AB。這種開局的好處是成本低,利潤高,在機器和人一定的情況下,可以相對生產出更多的AB,利潤較高,前期分數佔優;劣勢是CD延遲一期進入,會遭遇市場壁壘,研發等級落後。

三產品戰略:即首期只研發C和D中的一種。這種開局的優勢是,第一期的利潤不會太低,產品研發上也不至於落後,是一種中庸的打法,而且效果往往不錯;劣勢在於開局利潤不如二產品戰略,後期利潤增長又不如四產品戰略。

四產品戰略:即首期就研發C和D,同時生產ABCD四種產品。這是一種激進的戰略,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優勢在於迅速佔領新市場,產品研發領先,後期利潤增長強勁;劣勢是初期研發成本高,利潤低,前期標準分較低,排名可能靠後。

到底選擇何種戰略,關鍵在於根據模擬環境結合自身對企業的規劃。首先產品開局應根據第九期給出的企業情況來決定,如果人機比較低,可按一般開局,即研發CD並全力安排CD生產,佔領CD市場,少量生產AB,主要依靠庫存銷售;如果人機比較高,要把機器和工人都充分利用的話,就要多生產AB,可選擇只研發C或D甚至不研發CD,這對於前期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取得較高利潤比較有效。根據前面戰略分析,四產品戰略是主流,後期利潤成長高,但是研發並不一定要齊頭並進,每期都研發四種產品的話研發成本很高,對利潤和現金有較大影響,建議每期根據上期產品需求情況和自身資源情況選擇研發其中2或3種,最終並不是每個產品都要研發到五級,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在非MBA組複賽的時候,第九期給出的數據是280人,200機器,人機比較高,這時我沒有仔細分析就按往常的做法研發並大量生產CD,幾乎沒生產AB,剩餘了25個工人,並且沒有招人,打算主打CD,多機器少工人路線,但是11期機器到了後發現CD產能擴大的太少,不足以帶來足夠的利潤,還是轉而大量招人生產AB,這還導致現金始終低於要求的250萬,而前兩期利潤都只有幾萬。反觀前3名的隊伍,都是三產品開局,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利用,獲得了大量利潤,第三期機器到後才開始全面生產。第一期的失誤就註定了我們以後的失敗,所以第一期戰略的選擇一定要慎重規劃。

Tips:建議最終採用四產品均衡發展的戰略,盲目側重CD生產並不一定取得好結果,因為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增加的CD產量有限,成本分攤的少,導致成本較高,而大量生產AB可以降低成本,從而提高利潤,而出於控制工人數量的考慮也不能過多生產AB,工人太多會降低人均利潤率,加大工資成本,因此四產品均衡發展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二.生產

1.生產規劃

企業生產主要制約因素有:機器、工人、原材料。

(1)機器

關於機器的購買,要在開始就規劃出整個七期大概要購買的數量,並確定前兩期的購買數,可參考可用現金、債券和貸款總數,由於機器決定產量,也就影響供貨量和利潤等,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一定要謹慎計算。

一般來説第一期的購買量要參考第三期的工人數,做出生產安排,使人機比協調,之後每期購買機器和僱傭工人的安排都是在做出後兩期生產安排的基礎上逆推得來的,在倒數第二期後停止購買(現金充足的話也可少買一些賭加賽)。

(2)工人

每期只要按照最低解僱工人數要求解僱即可,省去小數。

在確定每期招聘工人數時,可以運用倒推法。

倒推法:即先根據預期第三期的需求、企業自身戰略要求和第一期購買的機器數,來安排第三期生產。從而確定第三期所需的有效工人數和期初工人數。根據第三期的期初工人數倒推出第二期的期初人數和應招人數,再根據第二期期初工人數推出第一期應招的工人數。最後,根據企業自身的戰略需要和產品結構,對前兩期的招聘人數進行微調。

2.生產安排的原則

生產安排的兩個原則:提高產量,降低成本。

具體來説:

1、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使用機器,就應該在第一班正班、第二班正班、第二班加班來進行生產。但是第一期情況特殊,可能會用到第一班加班。

2、要降低成本,就應該把勞動密集型的`產品AB儘量安排在工資費用較低的第一班正班,而把勞動力需求不高的產品CD安排在工資費用較高的第二班。

3、產品儘量用較少的班次生產,以節約生產管理費用。

5、在生產安排中,要有延續性,根據需求來生產,尤其在中期,期與期之間的生產結構的調整幅度儘量不要太大。

具體生產安排可參考下表(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第一種以生產AB為主,人機比高。第二種是生產CD為主,人機比低。第三種是第一種和第二種的折中形式。第四種是在機器利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工人利用最大化,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節約工人數,缺點是第二班加班人數多,成本高,是否採取這種方式,工人工資是主要的參考指標,即節約工人數節省的工資成本是否大於第二班加班增加的工資成本,以及對人均利潤率的影響。

Tips:根據需求不同採用不同安排模式,中期穩定後建議採用第三種和第四種。

3.原材料的採購

關於原材料的購買,最好是一次買夠兩期的,得到較高的折扣,並且使每期剩餘原材料大於上期剩餘,保持較好的連續性,否則會被扣分。當然這個前提是做好了後幾期的生產安排。

在非MBA初賽的時候,折扣很高,大量購買原材料可以獲得很高的折扣收入,提高利潤,並且會提高淨資產,看起來是個非常好的方法,雖然最後一期採用這個方法名次並沒有提高,但可能是因為現金剩餘少於上期而因為經營連續性被扣分,從理論上來説我認為這種方法值得以後繼續研究探討。

三.銷售

1.供貨

在向各市場供貨的時候,參考上期需求和本期生產狀況,一般34市場比12市場多很多,供貨時按照09、29、49、69、89的數字來供貨,可減少運出的廢品。

但這是工資係數為1的情況,即廢品率為5%的情況,這次比賽我們發現,前幾名的公司都採用了提高工資係數減少廢品的方法,因此供貨不會按這個數字來,具體提高工資係數效果如何只能在以後的比賽中通過結果檢驗了,在這我們提供不了任何經驗。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在這方面深入研究一下。

供貨也很影響定價,供過於求要降價,供小於求可以提價。供貨數量也要參考上期訂貨和庫存。有訂貨説明上期價格定低了,而又市場庫存説明價格定高了。 銷售的最佳狀況是訂貨和庫存“雙零”的狀態。我們在供貨的時候,要使銷售達到 “雙零”,就要使本期供貨量等於本期市場需求。可以參考下面的公式:

本期需求估計=上期需求+上期訂貨-上期庫存

所以在分配供貨的時候就需要參考上期市場需求、市場訂貨和市場庫存,計算出本期各市場的預計需求量,這有助於我們後面進行準確定價。

Tips:第一期時CD需求較少,但第二期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CD的需求量會翻倍。而由於第二期機器沒有增加,工人數卻由於兩期的招人而增長,所以第二期的CD產量會有所下降。為了使兩期的利潤達到最大化,我們可以在第一期採取壓貨戰略,也就是在第一期只賣出兩期CD總供給量的三分之一,在第二期在價格不變或小幅調整的情況下賣出剩餘的三分之二。

2.營銷費用

模擬系統中的營銷費用分為廣告和促銷。

企業競爭的模擬心得2

為期一個月的全國企業競爭模擬大賽終於也快暫時告一段落,作為西南財經大學的一支代表隊——“龍抄手”隊,我和我的團隊在經歷了初賽和複賽之後,雖然沒能進入決賽,但是對於經歷了該些賽事的同樣也獲益良多。由於賽事本身的特點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50多支代表隊參賽,通過本次比賽,不僅使我們隊企業經營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認識了新的朋友、夥伴。對於本次比賽,我們團隊總結了以下一些經驗和教訓。

一、營銷方面

我們認為要想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獲得出線的機會,ABCD4個全部都要生產才是最有保證的。初賽中,雖然我們只生產了3個產品,最終也出線了,但是,出線的路程確實相當驚險的,因為倒數第二期我們還排在了第8名,在每區只有前5名可以保證獲得出線名額的前提下,6,7,8,9名的隊伍分數都相差不大,誰都有可能出線,其中不乏去年的'亞軍北京大學代表隊。最後一期我們只能放手一搏,幸運的是我們最終以第5名的成績進入了複賽,可是事實證明進入4個產品市場是更穩定的選擇。

進入複賽之後,我們吸取了初賽的教訓,一開始的戰略要以生產4個產品為主,產品的投放以儘量都不滿足市場需求,提高價格,賺取單個產品利潤為主旨。可是,這裏我們仍然犯了一個錯誤,也許是太追求現金流的穩健性,我們在買機器上有點保守。事後我們分析,這也許是我們複賽失敗最主要的原因了。機器是取得最後勝利的根本保證,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影響確實是很大的,沒有機器就沒有後勁。所以,我們得到的經驗就是在資金鍊不斷的情況下儘量買機器,這也是我們在前期經營很好的情況下突然降到12名的原因。因為那個我們的機器數掉到第10。這時確實有一點回天無術的感覺。倒數第二期,我們排到第11名,仍然沒有起色。令我很感動的是,我們都很勇敢和團結的繼續做最後一起決策,為了榮譽戰鬥到最後一期!

二、財務方面

一方面,就是一定要熟悉規則,要真正的理解規則。比如規則中提到期末現金必須留到250萬,如果不夠就需要餘額補足。當時我們就犯了錯誤,以為只要能保證期初現金達到250萬元以上即可。為了節約餘額,選擇了發放債券,結果決策被修改了;再比如,銷售收入之前一定要保證現金流是正的,否則你前面的廣告、促銷等活動都不可能進行,同時所做決策也會被修改。

另一方面,應該是能在最後一輪迅速提升比分的一招就是在倒數第二輪要採用提價策略,稍微屯些貨,在最後一期稍微降價,統一銷售,應該能使當期利潤迅速提升,達到名次上升的目的。當然這個過程中,定價就是一個微妙也非常重要的環節了。

當然在整個過程中強調的是對財務數據計算非常精確,預算也要儘量準確,不然如果出現現金流斷掉的情況,那種失誤將是致命的。對於這一點,我們一直感到非常幸運,整個過程中的財務數據計算非常精確,誤差幾乎就在1%左右,因為我們的團隊裏擁有一位具備準CPA資格的CFO。我們認為一個好的財務總監是團隊取得好成績的必要條件。

三、生產和人力資源方面

為什麼我要將生產和人力資源合在一起進行總結呢?原因想必大家都可以想到,能否將產能發揮到最大化,能否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數量,能否將所招聘的人員全部利用起來,生產和人力資源兩位總監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

企業競爭模擬心得

合作是關鍵啊!

我們組決策的效率挺低的,雖然最終進到半決賽,成績還算滿意,但三輪比賽花費的時間很多。原因在於並沒有很好的分工,每一部分幾乎都是所有人一起完成,雖然每個人都有側重,但還是屬於羣策羣力。相比其他組,在效率上很吃虧。

不過話説回來,每一期的決策,每一晚的討論,記憶猶新,都是我們智慧碰撞的過程,都是我們友誼昇華的見證!

這個比賽,收穫很多,很值得!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使得我們能有如此珍貴的經歷!當然還要感謝我的團隊!

企業競爭的模擬心得3

總經理總結從開始的8期熱身賽到這次的18期實際比賽,我的職位是總經理,現在對這次的18期企業競爭模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1)戰略與規劃

對於戰略的理解和運用較上次進步了,進行的反思和總結之後,對於整個比賽的階段和進度把握加強。我們的團隊做出了短期戰略、中期戰略和長期戰略三步走決策。這個戰略分別劃分是1—6期是生存戰略,小量的擴張,掌握市場的運行和競爭格局,有的放矢進行目標規劃。工人225人,機器135台,淨資產8825711元,虧損

2.7萬元(其他五個公司基本虧損在100萬元或者更多),綜合評分

1.320,從這些指標來説,均位於第一名,可以説很好的達到了生存的目標,完成了我們組的短期戰略。對於1.320綜合評分,是對前期策略的一個肯定,所以繼續執行我們的中期戰略,實行較大規模的擴展,人員、機器和債務都相對程度的提高,各個部門共同協調,到第十二期,我們的企業狀態為:工人 299人;機器190台;累計交税87945元;累計分紅103616元;淨資產8893036元;這六期共盈利208588元(這六期中有三個組虧損200萬元以上,第四組盈利474310元,第五組虧損373303元);綜合評分1.211;債券2740000元,以上指標除債券外其他指標屬於比賽第一名,而債券比較接近極限,之後的運用要靠銷售收入和銀行貸款來運行,所以相對的擴展規模快到極限了,雖然盈利不是最高的,但是相信本企業的盈利潛力,本企業的銷售額2906400元,而第四組銷售額是2185610元。同時,已經把產品的等級研發到了5級,進一步預示着盈利潛力和競爭優勢。第13期到第18期,實現長期戰略,盈利、規模、前景等方面的飛躍。在第18期的企業狀況是:工人389人;機器230台;累計交税1614515元;累計分紅 1520136元;淨資產10938456元;綜合評分1.351。以上這些指標都是排名第一。這個六期共盈利4893459元(其中第四公司盈利1288432元)。通過18期的模擬競賽共盈利5165104元;累計納税 1614515元;累計分紅1520136元;淨資產10938456元。其他公司總共盈利狀況:公司2虧損4046818元;公司3虧損15792237元;公司4盈利937056元;公司5虧損3213469元;公司6虧損5170204元

由於上面圖表可以分析得出:第8期和第9期的虧損原因是較大量的發行債券和大量的`人員招聘以及決策單被優化後造成產品未能完全生產而浪費機器費用和人工費用的損失,把生產主要調整為第一班加班的排班,特殊班工資分別高達304939元,327889元(第10期特殊班工資是57783元)。加上研發C產品的研發費用待攤分別為225000元;135000元。

(2)分工與合作

各個模塊之間的協調與溝通,這是作為總經理的職責和任務。本公司主要有:財務模塊,生產模塊,人力模塊和銷售模塊。分別由我們的部門總監來管理,而我和副總楊娜則是協調和溝通部門之間的任務。戰略構建好之後就需要發揮好各個職能部門的作用了,以便更好,更快和更穩的實現各階段戰略。首先,財務部門,總監是柴紅茹,性格嚴謹,做事仔細認真,數學和計算機能力較強,適合財務方面的資金預算和規劃。機器購進、原材料採購和人員工資等會計項目核算,只有提供良好的財務保障,才能為公司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生產部門,總監是李積彥,踏實認真,好學努力,是做生產預估和計劃的工作,剛開始安排生產有所紕漏,但是經過修正,已經做得幾乎完美,而對於公司大的生產和機器採購計劃基本是和總經理、副總等共同決策的。對於生產的把握很好的跟進進度,讓公司利潤不斷上升,功不可沒。人力資源總監是吳小玲,性格温柔,勤勞肯幹,具備做人員激勵和人力資本開發的潛質。在本公司此次經營過程當中,注意部門協調,及時修正人員配比,注重人力成本的度量,把握招聘和解聘,為公司掌控成本,功勞不小!公司的市場營銷總監是鮑淑琴,思考問題,頭腦清晰,對於定價、廣告和促銷等方面精通,而對於產品策略和公司上層商議決定,決定短期產品戰略是A、B產品,中期產品戰略是完整的發展C產品,讓公司的利潤點完全鋪開,為長期戰略提供優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