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讀書心得

來源:文書谷 6.92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心得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局外人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局外人讀書心得

局外人讀書心得1

《局外人》這篇小説以默而索母親的死開篇,母親的死並沒有讓他過度的傷心,他甚至連母親的最後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淚,將母親埋葬後,他為回到阿爾及爾離開那鬼地方而興奮不已,“我想到我要上牀睡它十二個鐘頭時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爾及爾,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電影,他早將母親之死拋之腦後。

問題是,默而索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從上面的簡述,默而索似乎是個冷漠的人,因為在母親下葬時候竟然不哭。默而索為什麼不哭,小説最後解釋道:“媽媽已經離死亡那麼近了,該是感到解脱,準備把一切重新過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來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這樣的“理性”使得他和整個社會道德系統脱節。

這天着實酷熱,默爾索感到渾身難受坐立不安,安頓好雷蒙之後,出於待在原地或者到別處走走反正都是一樣的心情,一股莫名的力量驅使默爾索走向海灘,走向案發現場,那羣阿拉伯人早已離去,巧合的是劃傷雷蒙德兇手還在那裏,背靠在一塊巖石的陰影裏。阿拉伯人試圖抽出他的刀,兩人形成了一種博弈關係。

默爾索為什麼開槍?是因為陽光耀眼,是因為那閃閃的刀光,是因為那熱辣辣的汗珠流進眼睛麼?——是又不是。是,因為這都是當時開槍千萬種可能的任意一種可能。不是,也是因為如此。這就是所謂“荒誕”或者“非理性”的力量。如果你的人生有做過什麼你好友包括你自己在內都無法理解的事情,你也許就能理解他的這個描述。我自己就經常被自己非理性的力量打倒。

我們活在社會,必須接受傳統的價值觀,如感情,愛情,事業,金錢等等。我們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俗習慣,譬如母親下葬時候要慟哭,娶一個女人時候要説“我愛你”,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那麼無疑就成為社會這個“局”外面的人,最終被社會拋棄。

在社會拋棄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時拋棄了社會。雖然生活在社會中,可是價值觀遊離在社會之外默而索的悲劇在於,他沒有明確否認永恆,但是也不為永恆做一點努力,是一種含糊的態度。當大家都這樣解釋世界的時候,默而索卻要另外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難免成為局外人。

他被審判,固然他有罪,但對他的指控卻讓人失笑。對母親的死無動於衷成了檢察官手中的痛處,他振振有詞地説道:“我控告這個人懷着一顆殺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親。”於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對這一切盡不在乎,當他知道上訴無看之後,他依然平靜地等待着死亡,並拒盡向神父做自己最後的懺悔。

局外人讀書心得2

加繆的《局外人》寫了一個平凡的小職員默爾索,住養老院的母親病故後,他前往參加葬禮,由於面對母親的離世,默爾索成了一個“局外人”,因為他並未表現出特別的悲傷之情,而這使得周遭一羣人難以理解,也為後文他在法庭上的辯護埋下了伏筆。後來他莫名其妙地殺了一名阿拉伯人,遭到逮捕的默爾索在法庭辯論時,面對辯護律師、檢察官、法官、陪審團、證人等,又再一次“失聲”,成為了一個“局外人”,最終被判死刑。在整個審判過程中,其實默爾索都有自己內心的“見地和辯解”,但只在最後法官問他有什麼想説的時候吐了兩個字“沒有”,失去了為自己辯解的最後機會。

整部小説,默爾索都很少説話,即使説話,也説很短、很不“中聽”的話,但説的卻是他真實的想法。比如:當養老院的`人問他是否願意見一面棺材中的母親,他説不願意,再為他為什麼時,他説“我説不清”,他女友問他是否願意結婚,他説結不結婚都行,如果她要就結。一般我們都會推崇純真的、誠實的為人處世,但當這種純真和誠實成為近乎不加任何掩飾的行為時,我們是否真的願意接受?至少在這部小説裏,當默爾索做到的時候,其他人都難以接受,並用世俗觀念和刻板印象去審判他,給他定罪。這可以説是莫大的諷刺。

局外人讀書心得3

“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這句話是加繆人生哲學的根基,但這也是他悲劇的根源。在他筆下的人生荒誕不經,確實處處真誠的袒露,他也許只想活得真實而簡單!

《局外人》是戰後第一部經典小説,是“出現在歷史環節上完美而富有意義的作品。”是法國20世紀舉足輕重的文學作品,堪稱為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有劃時代意義的最小説之一。《局外人》的主人公是以為年輕職員默爾索,對生活的各方面都持着一種“無所謂”態度,但就因為這樣,由於某日去海邊度假,被捲進一宗殺人案中,最終被判斬首示眾,釀成了悲劇。生活在荒誕的世界裏,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如何去面對?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説明了,不論這個世界怎麼樣,都不應該違背這個社會規則。對於塔索生活的社會,就因為在他母親的葬禮上哭泣的人,都很有可能會被定為死刑,成為了異類,社會的異類!但默爾索很真誠,不耍花招,拒絕説謊,是什麼就説什麼並且拒絕掩飾自己的感情,善良温和,不説廢話之類的;他的隨和温順,好説話,不計較,安分守己,實在誠率,但在那個社會看來,就是一種冷淡,孤僻,不通人情,不懂規矩,作風散漫,庸庸碌碌,渾噩懶惰……雖然他是一個窮人,喜光明正大,但卻是我任何英雄行為而自願為真理而死的人。默爾索對於母親下葬時不慟哭,這並不是一種無情不孝,而是對於一種真實執着的熱情激勵。面對這樣巨大的壓力,有人會奮起抗爭,有人卻維諾無從,最後的結果是生命的告終。所以在那個社會,要接受傳統的價值,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俗習慣,倘若,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就無疑成為這會的“局外人”,最終被社會拋棄。

人的性格到行為之間,存在着一個斷崖。“而我,我好像兩手空空,但是我對我自己有把握,對一切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這麼一點兒把握。”“我抓住這個真理,正如這個真理抓住了我一樣”“面對着充滿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這個世界的動人的冷漠敞開了心扉。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我過去曾經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從某種角度上説,默爾索在死亡直逼的苦難面前總與醒悟了,他迴歸自我,完成了和這個冷漠而荒誕的'世界圓融統一。他明白這個世界虛無的本質,他一時到了自己之前的一切方法,態度都是對的,只因這個世界本來的方式,在苦難之後,他發現了自己,卻為時已晚了。然而,他並不覺得有什麼悲哀,因為他直到死亡,都依然保持了自己想要的真誠,堅守自我。到頭來,人什麼都能習慣。

沒有對生活的絕望,就不會愛生活。默爾索在孤獨與絕望中悟出了,一個人即使只生活過一天,甚至一百年也不至於難以度日,他有足夠的東西可供回憶,絕不會感到煩悶無聊。從某種程度意義上來説,這何嘗不是一種愉快!一個人對他所不瞭解的東西,總會有一些誇張失真的想法,當想擺脱一個不願意聽他説話的人時,總會做出一種表示很贊同的樣子,這個是不是出於人的一種反應,有時候,我也差不多是這樣,因為還有自己的事要去做。轉回話題,默爾索在什麼被判定結束的前夕,對生存充滿了渴望,他朝思暮想逃跑的機會,卻成了一種可望不可及的願望。如果還有機會,他希望重活一遍。只有經過死亡的威脅,才會體會生存的意義。而那些碌碌生活的人,永遠都不會明白。曾有人問他是否悔恨,他説他只感到無限的疲倦。在最後一刻,他覺醒了。

人生在世,就是想活得真實而簡單,就不該演戲作假!但有人會限於社會環境而變得有心機,隱藏內心的真實。也許這才是存活之道吧!但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內心的善良!

局外人讀書心得4

“面對這充滿預兆和星星的夜,我第一次敞開心扉,欣然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我感到我與這份冷漠如此相似,親如手足。我覺得我過去是幸福的,現在也是幸福的,將來也將如是……”

這是加繆的小説《局外人》結尾部分,文中的主人公是即將走向刑場的人,我們一般都會認為生命的終結便意味着一切都結束了,而在這篇小説裏,對默爾索來説卻是最好的結局。因為,他是局外人。自始至終都是。

在這篇小説裏,我最感興趣的是庭審現場,作為被告的他在庭審現場卻好像是個外人,而檢察官竟然以他“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流淚”作為重要依據而判處他死刑,卻對槍殺阿拉伯人的緣由不去追究。荒謬至極。

加繆被視作是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是認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存活過程中的孤獨、黑暗、絕望和被拋棄。便是整個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條條框框的規則都是無意義不重要的。

默爾索對一切都持無所謂的態度,命運會怎麼走向他似乎也毫不在乎,彷彿這個世界和他毫無聯繫……他是別人眼中的冷血動物,但他卻只為自己而活,即便到最後,他也“只盼望行刑那一天能聚集許多觀眾,用充滿厭惡和憎恨的`喊叫聲送我一程”。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他的確一無所有,而且很快連生命都要失去。但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握,他從未違心做過一件事,他在這個世界上真實地存在過,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幾個人是默爾索那樣的?我們隨波逐流,被身邊的人左右着自己的思想行為,渴望在每個人心目中樹立一個“完美形象”,好像才不枉度過此生,卻往往忽略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局外人》這部小説雖然看起來有點荒誕,但這卻給我們每個人提了個醒:不管我們今後的人生之路還有多長,都應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有沒有背離過內心。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選擇做個隱形的局外人。

局外人讀書心得5

小説開頭一句即是:“今天,媽媽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樣的口氣,大凡成人提到該類事,會尊稱母親,可是默而索卻不是。接着又是一轉:“也許是昨天……”,不經意間,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經心和恍惚。接下來,讓人有點憤然,他從頭到尾沒有哭,還在母親遺體前抽煙。第二天,他就遊玩的不亦樂乎,帶女友回家過夜。還幫一個名聲狼藉的鄰居懲罰他的情婦,因為“沒有理由不讓他滿意”。女友要和他結婚,他覺得“怎麼樣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愛她,他竟然説“大概是不愛她”。最後迷迷糊糊殺了人,對於法庭上的辯論也不關心,好像與他無關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與其説是因為殺了人,不如説因為被指控“懷着殺人犯的心埋葬了母親”。在臨刑前夜,他拒絕神甫,卻想起媽媽。小説最後一句:“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許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讓讀者不由震驚!

《局外人》是法國著名作家阿爾貝·加繆所寫的小説,描述一個叫默而索的年輕人安葬母親之後,一直到因為防衞過當致人死亡而被判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説語言冷靜又幹脆,稍嫌單調的敍述揭示了默而索複雜的內心世界。

小説的開頭和結尾,都是那麼不凡,使得中間的有點枯寂有點冷淡的述説,頓時變得意味深長,平淡中現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題概括為一句話:“在我們社會裏,任何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險。”這種生存的荒誕感,人和社會的剝離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説有深沉的哲理。事實,評論界把《局外人》標籤為哲學小説。

但我以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時時刻刻參與到這個世界當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之所以把母親送進養老院,是由於自己和母親無話可説,而養老院裏有很多老人作伴,他“明白為什麼她要在晚年又找了個‘未婚夫’,為什麼她又玩起了‘重新再來’的遊戲”,他以為“母親已經離死亡那麼近了,該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哭她”。所以,對默而索而言,真實情感與外在的表現並無關係,他雖傷心,但母親的死並不會讓他流淚。對於老闆的攤派巴黎,他並沒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無法改變的,什麼樣的生活都一樣,我在這兒的'生活並不使我不興奮”。女友的求婚,他以為“這無關緊要,假如她想,我們可以結婚”。以上兩點説明默而索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已滿足,他不是一個對生活貪婪的索取者。出於對鄰居的幫助,他寫信幫鄰居對付其情人,殺死阿拉伯人是由於他當時產生了幻覺,他看見“刀鋒閃閃發光,彷彿一把冷光四射的長劍刺中了我的頭”。在監獄裏,他屢次拒盡接見神父,由於他不信上帝,是由於他“對自己有把握,對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對我的生命和那即將到來的死亡有把握”。到離死前,他“體驗到了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我過往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

加繆是這麼説的:“這個世界是不合理的,這是人們可以明確説出的表述。但是,荒誕是這一不合理性與人的心靈深處所呼喚的對理性的強烈要求的對立。”聽上去,他的這句解釋特別的拗口和費解,其實,他理解的人生荒誕感,是人對世界的主觀感受。加繆認為,人在面對艱難而機械的現實生存的時候,每天都要按照一個節奏和生活模式來生存,必然要產生出這種荒誕感來:“我為什麼要這麼生活?我為什麼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可是,偏偏你就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你還必須要以你現在的方式生活。”於是,這就產生了荒誕感。

局外人讀書心得6

容納與寬恕,荒誕與可笑,孤寂與沉淪,自由與拘禁。面對世界這樣的現狀,於他,本就是無所適從,究竟該何去何從,或許,放手和屏蔽是他的選擇,於是成了局外之人――題記

在最後的法庭上,默爾索,被控告殺人的主人公,面對眾人譴責,法官的赤耳面紅,他,一再沉默,安靜的與世無爭,沒有彷徨,也沒有畏懼,就那樣淡然地環顧着四周,靜靜地聽着律師和檢察官激烈的言辭。曾相信自己有一線生機,但判決卻是死亡。他不畏懼死亡,卻恐懼社會對自身的掩飾。

我尚記得,默爾索曾多次與社會“脱節”,沒有在為母親送葬時痛苦,第二天反而與女友温存。這樣一個被社會拋棄的局外之人,倒不如説是他先拋棄的社會,他赤城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卻算不過眾人眼中自己不過是妄自菲薄。社會掩飾它的,那他仍要熱愛屬於自己的.光明。

然而文末,默爾索説:“長久以來第一次,我想起了媽媽。”這聲媽媽,喊的有多心酸又或是多麼親切,這個社會不理解他,壓垮了他內心最後一根稻草,只剩軀殼苟延殘喘。他本也是一個常人,一個能享受社會温暖的人,歷經滄桑,最後無可奈何的接受了社會對他的罵名,接受在他人眼裏自己就是異類。這就是現實,讓一個真實的正直的人面對社會的譏諷?這就是一個人該有的權力,連死亡之前,還要受到神靈的精神壓制?

還記得曾經,默爾索何曾不享受過屬於自己的温柔,女友瑪麗和好友雷蒙,他們本不是同樣的人,卻還是成了同樣的人,要説無辜,誰不無辜只是他們在最後使他感到蒼白無力。只因他離經叛道,這抹温柔轉而暗藏冷鋒,是刺骨的冷漠啊。可默爾索究竟離哪本經,叛的是何方道?我們不能説那時的社會有多麼的虛偽和現實,沒有掩飾的社會不過是一座空有支架的城市罷了,一個容不得獨特的社會,最終可憐的是與社會背道而馳的局外之人。

那個只留有一抹孤影,站在監獄牆壁前的默爾索,面向黑暗卻想到無比廣闊的天際和季風吹向大海時的情景也許只剩下了被塵埃遮住了的唯一的眼,至少這雙眼能在他人生的結尾增添些許色彩。其實生命,早已一無所有。最後的最後,塵埃揚起,任污垢瀰漫,飄飛,卻抵不過一束陽光,就此渙散。

在世界上有多少個“局外之人”,有時懷疑自己是不是異類,他們生活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他們不善言辭,不輕易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不讓別人看破自己,可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孤獨而脆弱,他們鮮少流的淚,也都流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在面對人多的場合下,他們默默的走向角落,與其説是畏懼,不如説是內向,可人生而無畏不是嗎?就像默爾索一樣,他們這羣人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光和熱。

千千萬萬,每個孤獨的背影,都詮釋了生存的荒誕和無奈。人何以無際,只是塵灰太多,局中之事尚未明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