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心得

來源:文書谷 3.26K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美德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華傳統美德心得

中華傳統美德心得1

敬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的品德。從古至今,從一些名人的身上的體現了這一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正是體現了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生活上有很多事情的體現在敬老愛老,下面,我就説幾件事來體現敬老愛老的美德。説起這件事,還得把時間推到我讀四年級的時候。那時,是一個下午,我和同學走在路上,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位老奶奶,一邊提着白菜一變再拿着枴杖小心翼翼的走着,突然腳一滑,摔在路上,幸虧摔在的是人行道,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我和我的同學趕緊跑過去,把老奶奶拉了起來,還用自己帶的水把那些把菜的淋乾淨。老奶奶一直跟我們道謝,我們説:“不用謝,應該的。”當時我和我的同學心裏美滋滋的,心想:“以後我們要多幫助這些老人”。

再説一件事給你們聽。時間還是在四年級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已經放假了。有一次,我出去跑步,跑着跑着便看見一個老人拿着枴杖一邊走一邊把地下的垃圾撿起。快撿完的時候,便看見一個小女孩把剛買來的冰棍口袋隨手扔在地下。這是,有許多人的瞪着這個小女孩,而她像沒事似的一邊吃一邊唱着歌。看到這裏,我很憤怒,趕緊跑去拉着這個小女孩的手,跟他説着道理,他跑去把那個扔在地下的口袋揀進了垃圾桶。那個老爺爺説:“謝謝。”許多人用讚美的眼光看着我。我突然有了成就感、自豪感。

上面的兩件事雖然的是小事,但都是體現了我們中華兒女對老人的關心、照顧,這不正是敬老愛老的好例子嗎?我覺得,必須多和老人溝通、交流,要讓老人有一種幸福感。敬老愛老,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中華傳統美德心得2

核心價值觀承載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藴含着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其倡導和形成的一整套基本道德規範,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例如,“仁者愛人”的仁愛觀、“見利思義”的義利觀、“履中致和”的中和觀、“民胞物與”的.自然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約之以禮”的道德情懷、“敬信修睦”的倫理要求、“德”“智”“勇”統一的君子人格、“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的修身之道等等,這些積極向上的道德追求,對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借鑑價值。我們應當把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踐中,充分發揮傳統美德資源豐富的優勢,按照“落細、落小、落實”的要求,積極開展社會道德建設,努力培育和善向上、友愛誠信、謙和尚禮的儒韻民風。

要突出抓普及,在機關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編寫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學習教材;在學校要開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在企業要開展“誠信企業”“誠信商户”等評選活動;要通過開展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弘揚孝賢文化和感恩文化、弘揚優良家風,推進社區、農村和家庭建設。要突出抓示範。通過好人好事的評選和推廣,用榜樣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的力量。要突出抓創建。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開展文明行為大教育、大勸導、大實踐、大提升活動,突出細節文明建設,從身邊一點一滴抓起,從一個一個具體的不良行為改起,教育引導人們在衞生習慣、交往禮節、禮貌用語、守時守約、尊老愛幼、保護環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踐行文明規範,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中華傳統美德心得3

華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傳,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泱泱國風。沒有傳統的延續,便沒有如今的燦爛文化之光,而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所以我們華夏兒女要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文化是民族的根,對於文化,漢字是它的根。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精粹,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書法的筆墨古韻流香,它伴隨着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中國人對書法的審美其實是長在骨子裏,溶在血液中的。字如其人,相由心生,所以書法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對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審美情趣產生了恆久而深刻的'影響。中華傳統文化之根——書法。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尊老敬老之風淳厚而深遠。古人云:“孝道,德之本。”孔子也説:“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這些都是説,孝是一切社會道德的根本、做人的根本。千百年來,孝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流淌不息,永不停歇。“孝德”這股文脈給中華民族注入生命活力。孝深深地紮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裏,根深蒂固,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力量。中華傳統文化之根——孝。

書法乃中華藝術文化之魂,孝乃中華道德文化之根。

我們要守住中華傳統文化的根,留住中華傳統文化的魂。沒有根就不會長出參天大樹,沒有文化的根就不會有社會的文明。它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文明的根,也是世界文化的根。只有當我國觀察人類文化的進展時,就能用人文精神來教化天下。“亂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所以我們在傳承文化與弘揚美德的同時,也應觀乎人文,方以化成天下。

是什麼支撐着我們強大的祖國能在五千年的歲月裏熠熠生輝?我想,應該是中華民族傳承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文化的根深深地扎進土裏,深深地烙印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裏,因為這是我們的信仰,是我們心底湧動的力量。中華傳統美德為我們的靈魂注入人文精神,使我們的國家向着世界的文化之巔邁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為每個華人注入到心靈。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裏,也許,我們還在平凡的窗口上舞動青春;也許,我們還在題海戰術裏挑戰困苦;也許,我們還在一堆堆文字材料中敲打歲月……但莫忘初心,觀乎人文,化成天下。我們要秉持傳承中華文化的信念,攜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譜寫歷史新篇!

中華傳統美德心得4

中華傳統文化是文明的結晶,通過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與自己的工作關係不大。然而,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悦。學習新知識,温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悦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孔子在《論語》這部書中,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看起來很普素,這些辦法有時候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麼是好事情,什麼事情是壞的.。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説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説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説得多,不如説得少,説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園長面對老師,尤其女性,要為自己説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説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員工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於承擔責任。

身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要給學生做出表率,正確引導員學生的行為,樹立良好的風氣,只有員工心平氣順,工作才能有積極性,才能達到和諧共處,更好的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