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書心得

來源:文書谷 2.75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子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孟子讀書心得

孟子讀書心得1

當初見到這本書時,我只是隨意地翻看了幾頁,就認定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就再也沒有動過它。後來,我在書櫃裏找書時,偶然發現了這本《孟子旁通》。當時並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懷瑾寫的時候,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也許我得認真看看這本書才能下定結論。那時我是這麼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本書的確讓我明白了很多。

這本書講的是孟子的故事。在這本書裏,南懷瑾用了許多的人來做對比,更能看出當時孟子的淒涼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蹟及其學説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於它。歷代註釋亞聖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鬥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而《孟子旁通》這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徵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權能問題》這一篇。齊宣王問:你所説的不為和不能這兩種情況,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呢?什麼樣具體的情形是不為?什麼樣的具體事實是不能呢?看了齊宣王的這個問題,我暗暗發笑,這個國君還真是幼稚,連不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來。沒想到下面的一句話駁回了我剛才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用這樣的觀念去讀這句話,否則的話,差勁、幼稚的就該是我們了。我臉刷地就紅了,急急忙忙接着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該怎麼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腋下,跳過北海,這人説,這種事情我辦不到。正如現在我們叫世界拳王阿里,夾起日本的富士山來,跳過太平洋,落到美國西海岸去,阿里説,我辦不到。這是不能,是能力不夠,不是不願意去做。假如叫一個人去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樹枝,而這個人説,我沒有辦法,折不下來。那麼,這個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沒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講一個童話故事,但其實不然,這裏面的內涵很深,這正是孟子暗示齊宣王,你有此權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讀了《孟子旁通》這本書後,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哲理,讓我的生活也變得有意義起來。

孟子讀書心得2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是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也能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一個錛俿角癇,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令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確性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櫃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錛偽琻銡玗一口才,他説話滔滔不絕,有因為他學識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後就能説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説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基礎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衖,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在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35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着鄒國百姓的歎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説,孔子説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動勛遠大於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孟子讀書心得3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説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順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沒有子孫後代最為重要。娶妻本應先告訴父母,舜帝沒告訴父母而娶堯帝的二女為妻,就是因為擔心絕了後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來,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就和稟告了父母是一樣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説:“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裏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説事蹟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後來漢代人趙歧所做的《十三經注》。他在註釋孟子上面的話時,説:“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這裏他把無後解釋為了“不娶無子”,從此開始了兩千多年的誤解 。但有意思的是,他認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對父母無條件地屈從,容忍他們做不義之事。 這就很值得我們回味了。很多同志説,為了父母去結婚。如果為了父母去欺騙一位異性而結婚,當然也就是“陷親不義”了,無後問題沒解決,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孟子讀書心得4

初次接觸《孟子》是在國中之時,當時並沒有多大感覺,只是把節選文段當作課文去學習。但是,當我在接到集團下發的《孟子》並讀了幾遍後,發覺這本書藴含着很深的哲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從此對之愛不釋手。

尤其是讀完《寡人之於國也》一文,我感觸良多。對於“五十步笑百步”更是有了自己更深層次的理解,結合當今社會,我有所感悟。

不知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樣曾經懷疑過“付出跟收穫成正比”這句話,因為也有一句“付出不一定得到回報”這樣的經典句子,但現在的我更傾向於前一句。很簡單的例子,就拿賺錢來説,一部分人在同一時間內會比另一部分人賺的多,甚至是多很多,賺的少的那部分人也許會抱怨,也許會嫉妒,也許會羨慕。但我們所沒有看到的是比我們賺的多的那部分人肯定比我們付出的“辛苦”要多,也許是身體上的,也許是心理上的,往往處在相近或一個級別上的人就會因為某些利益上或是某種心態不自然的產生了扭曲了的心理,這也許是社會複雜一面的部分原因吧。

人潛意識裏都渴望被別人重視,但只是有時個人的期望值過高,而當別人沒有達到你所希望的期望值時,也就會很自然的產生了所謂的失落感。有些人喜歡隱藏自己,有些人喜歡鋒芒畢露,永遠隱藏的也好,鋒芒畢露的也罷,只是還有一種偽裝善良的“智人”,你又奈何的了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改變不了就適應它,正如《孟子》所説:“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所以我們不要去做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

孟子讀書心得5

在我不大的情況下,就據説過《孟子》這本書,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樣做人的書,另外也是一位亦師亦友。所..

在我不大的情況下,就據説過《孟子》這本書,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樣做人的書,另外也是一位亦師亦友。説白了聞名不如見面,今日,我也榮幸讀來到這本能反應使我們終生獲益的書。

有關教大家怎樣做人的書讀了的很少,但也涉足過一些,例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一件事危害較為大。這本書關鍵寫了春秋戰國時代一位傑出的教育家、教育學家孔子身旁產生的一些小故事,我讀後獲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幾個小故事深深記在我的腦海中裏,在其中有一個故事稱為《師友之道》。這個故事關鍵講的是交朋友要保證“人以羣分,物以類聚”。孟子説過“父子倆有親,臣子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盆友有願”,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解決人際交往的基礎規律,為政冶應以身作則,以身作則,才可以保持社會發展的平穩和人際交往的'和睦。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根據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實的明白了人生道理。我喜歡這本書,我不想忘掉它的。

孟子讀書心得6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來講解反求諸己的問題。也就是強調,首先要從自己做起,不管知否遇到問題都要經常做到反躬自問。現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用不同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和別人可以説是嚴於律人,寬以待己,這些都是不應該的。我們要身先士卒,從自我做起。

孟子,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王道、仁政治國之道、交友的標準、理想人格在孟子所處的時代可能帶有一些理想的色彩,但很多的思想運用到當今時代仍對人們提高修養等有着重要的積極作用。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它不會隨歷史而逝去,而會隨着時間發展不斷地積澱、凝鍊,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如同酒一樣,越陳越香。

孟子讀書心得7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局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

《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手機版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

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最近幾周,我完成了《孟子》這本書。

其書共分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離婁章句上,離婁章句下,萬章章句下,萬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盡心章句上,盡心章句下。

其實,我對那些古文是一竅不通。但是後來,我發現家裏實在是沒有什麼書了,只能讀它了。它裏面有原文、譯文和註釋,這也帶個我了不少便利。一開始,我是按照原文、註釋和譯文來讀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這個順序讀書,自然更是“一頭霧水”了。我是讀着讀着就不想讀了。因此,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直到幾天後,我無意中先看了譯文,又看了註釋,最後才看了原文,這樣我一下子就可以讀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終於成功了。

於是,在後面的閲讀中,我是嚴格按照先譯文,後原文,再註釋的順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無窮。

施行了仁政之後,可以獲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他國之民於水火,也就是征伐問題,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過程。孟子説春秋無義戰,實際上戰國時期也是如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為了土地、人口的爭奪,説統一天下在當時並不實際,只有到戰國後期,在秦國強的國勢下,其它諸侯國摧枯拉朽,統一天下才成為一個目標。孟子説的王天下,其實並不是指的是土地意義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獲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於征伐他國,必出於義,義,在孟子看來也就是民意,孟子説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説孟子言必稱堯舜,其實並不完全,其更多説到的是商湯和周文王,其中説到商湯更詳細。如對於王天下,商湯實際上就是孟子經常提到的君王榜樣,商湯的征伐就是為了救民於水火,所以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沒有先來解救自己,可見這種征伐由於出於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來幫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當“義師”到來的時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征戰必勢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説“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於民心的重視及其對於仁政的闡釋對後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着較大的影響。

(一)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捨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為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説,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慾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於自得。他説"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他認為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穫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雲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三)專心有恆

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説:"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於其智力差異,而是由於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恆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説:"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

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説"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於沒挖,這説明有為者必須有恆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説:"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覆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恆。

(四)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恆,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教師的作用在於積極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説:"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説:"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誨,足以成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導之法。總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異。

孟子讀書心得8

上個學期讀了《大學》和《中庸》,與這兩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學》,全篇一貫而下,行文流暢嚴謹,不似《中庸》,晦澀難懂,它是先從眾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説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沒有辯駁的餘地,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讀《孟子》,自己的思維也彷彿進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對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靈魂的詰問,靈魂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梳洗、剔除、凝練、昇華......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反省自身行為的同時,總不自覺得聯想到我和班裏孩子的相處,在心底對自己進行審判。比如《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誠服也。”就是説“仗恃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不能讓人心悦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實力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悦誠服。”試想,當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以暴力的溝通方式迫使學生糾正錯誤,合適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顯而易見的效果,於是自己滿意了,覺已經糾正了他們的錯誤,達到了育人的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訓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懼怕你的威勢,不得不暫時改變而已,於長久何益?

師者,人之模範也。要想真正讓孩子對你“中心悦而誠服”,自身必得是那個典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帶芬芳,人必心悦之。孟子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連天下的人都會歸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指摘孩子的錯誤,時常反省,方能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真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聽聽孩子的心聲。“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賢聖人,他們的賢德在於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聽到善言,就拜謝。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溝通,多調研,對自己的錯誤不迴避,對善處,不驕傲,還愁走不進孩子心中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詞,多麼深重,乍擔此重任,必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負孩子,不辜負家長才好。

孟子讀書心得9

內容講的是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孟子的母親是很好的人,天天織布過日子,因為家裏沒有多少錢。可是孟母很愛孟子,讓孟子天天上學唸書,孟子也是一個挺聽話的孩子。可是有一天,孟子在學校裏不到放學就回家,孟母見孟子這麼早就回來,心裏很傷心,她沒説出來,想想法子勸告他。孟母把剛織好的布割斷了。孟子感到很奇怪,問母親:母親,為什麼割斷織布?孟母説:你念書就像我織布,今天割斷了,是一事無成,你不好好讀書,就不能成大事。孟子聽了母親的話,立志要好好讀書。後來他成為一個聖人。

看了這篇故事,我的感受是孟母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只是把唸書如同織布這個道理講給孟子聽,讓我們覺得沒有什麼比母愛更偉大的東西。所以我們都離不開母親的關懷和呵護。

孟子讀書心得10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暢達的説理,充沛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其“仁者無敵”、“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思想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其“仁政”觀點,被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治國良策。宋朝以後直到清末,《孟子》一直是科舉考試必考內容,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孟子》一書中有關教育方面的內容。出自《孟子》一書的成語“揠苗助長”,曾經被改寫為一則寓言故事編入國小教材。這則寓言通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光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不可違背規律。要想使地裏的幼苗長得好,只能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最終必然失敗。教學和植物生長一樣,也必須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時刻關注學生主體的體驗。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去汲取營養,學會知識,提高成績。切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這則寓言故事也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我們應該遵循規律、順其自然。當我們急於求成的時候,往往顯得過於浮躁,一味冒進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適得其反。

《孟子.告子下》中説“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教亦多術”反映孟子主張教育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注重差異,因材施教。“不屑於教”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不屑於教,亦是教之。“不屑之教”的奧妙在於,我之所以不屑於教誨他,是讓他羞愧而奮發向上。也就是説,不屑於教誨只是不循規蹈矩,不一味地從正面講道理,而是故意冷落、疏遠被教育對象,從反面激發他的自尊心,促使他改變自己,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當正面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適當地採用“不屑於教”的方法,可以達到優化教育的目的,不失為一劑“良方”。看來,儒家先賢教學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運用,雖然他們當時並不一定概括出了這些原理。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大快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其中一條。他認為通過教育使學生成為英才,是教育者的育人之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個性迥異,興趣、需求不同的新生代。要想把他們培養為一代英才,就要心懷所有學生,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快樂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一切為了學生髮展”,“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理應具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人生快樂的最高境界!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典籍,閲讀它,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閲讀它,可以啟迪心智,提升境界。與經典為友,與聖賢神交,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孟子讀書心得11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經典鉅著,系統的為我們闡述了治國之道和孟子思想。與孔子相比,《孟子》對中華儒家思想也有着極其深厚的影響,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傳承與完善,是剖析“仁愛”精髓的亞聖之作。每次讀《孟子》,都會有洗滌心靈的感覺。

與孔子時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僅僅是傳承,而且還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完善和解釋。“仁”本來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沒有理論基礎來解釋,孟子修繕了理論基礎,彌補了不足。對於“仁”的理論基礎,孟子認為這一切都來源於人的本能。他認為這是人與身俱來的人性,這是與禽獸最大的區別。善一直存在於人的心中,只不過有些人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做的壞事,這是私慾對於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對於“人本善”的提出無疑是對“仁愛”的最好解釋,這也是對後人道德修養方面最大的啟發。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內容,孟子認為個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對於教育來説,更顯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個人對於自己德行的思考才是昇華。一個人要有好的修養,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學習,反覆思考和反思,這樣才會有進步。對於反思,也就是孔子《論語》所説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這些思想對於宋明理學家們都有着極大的影響。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是孟子在政治主張上一個縮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君王個人德行的重要性,這是才是仁政的基礎。君王對待子民就應該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子女對於父母也要順從。當然,在那個時代,這些先進的理念有着歷史的侷限性,孟子沒有考慮到封建階級制度的根深蒂固,這些都是不能實現的”空談”。但是這些政治主張的提出也從側面體現了孟子對於民間疾苦的同情。

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夢珂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讀《孟子》,就是學做人、為政。這是兩千年多來《孟子》一直深受我們喜愛的原因。

孟子讀書心得12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户曉的故事外,説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他的這些思想和觀點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的言論彙編《孟子》中有所體現,尤其是在那些被譽為孟子經典名言的語錄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孟子·公孫丑》中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在這個社會裏,有一些事情是我們想做而做不了的,有些事是我們不想做卻必須做好的,還有些事是我們喜歡做也想做好的。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所以孟子説:“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

孟子讀書心得13

今年的目標是四書一百遍。

目前在不斷攻克《孟子》這本大厚書。初次拿起來,頓覺厚重,偶感前路漫漫,何時能讀夠一百遍?

但在不斷誦讀的過程中,尤其是讀到幾十遍時就已經遍嘗樂趣了。

目前讀的《梁惠王上》和《梁惠王下》。首先是基本都懂什麼意思了,也就是粗知大意。

在粗知大意的基礎上再讀,就更好玩了。每次和兒子談及都會嘻嘻哈哈笑成一團。

這麼正經八百的文言文居然能讀出喜劇效果,這就叫做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先看孟子的語言風格。

每論及治理國家之政事,必然縱橫捭闔,馳騁萬里,從夏説到周,從古説到今,從輿薪到秋毫,從挾泰山以超北海到為長者折枝,從鳥獸到魚鼈,無不服膺於其囊中。簡直就是一個職業辯手。

你區區皇帝的口才簡直不值一提。

為什麼不按照我孟子給你的建議去做個好皇帝呢?你説吧,有什麼藉口,有什麼顧慮,有什麼妨礙?

什麼,你説你好勇?我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大勇。你説你好貨,喜歡聚斂搜刮?我告訴你好貨並沒什麼不好,只是跟百姓同心同德地一起掃貨就行了。你説你好色?可以啊,沒什麼大不了啊,讓百姓因為你的好色而生活幸福,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無論這些君王找什麼藉口,説什麼理由,孟子總有長篇大論等待在嘴邊。

真乃醫者仁心啊。這位醫者是治大病的人,是治國病的人。

每次讀時,我都有點兒同情這些君主,梁惠王等人基本不能説話,因為只要一開口説話,必然招來孟子的一番宏篇闊論,聽完之後必然啞口無言,只能顧左右而言他。

可憐不可憐?

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被一個所謂“後喪逾前喪”的“匹夫”堵住口鼻,不得言語,真真可憐可歎。

但是他們真的可憐嗎?

不。

他們不僅不可憐,反而可恨。

從《孟子》中透露出的信息,讓我得出結論,很少有國君能夠採納孟子的建議。更為好笑的是魯平公,居然因為旁人的一句話就不辨黑白地改變主意,不再去見孟子。

這些國君為什麼不能採納孟子的建議?很顯然,他們都是缺少遠見,稀有耐心的人。

孟子給出的那些建議基本上都需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才能見效。而他們,這些目光短淺的君王,根本等不及。

想要擴張國土,通過省刑法薄税斂發政施仁,讓人民富強起來,從而吸引他國人民來投奔歸順,哪有直接發動戰爭,強取豪奪來的痛快?

所以,他們往往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夢想,卻又像孟子説的那樣,往往比“緣木求魚”的結果還要悲慘。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跟着遭殃啊。

耐心,多麼重要。

耐心,是一個優秀國君的標配。

耐心,也是一個優秀家長的標配。

選擇用讀書的方式去提升孩子的語文水平,或許比選擇簡單粗暴給孩子輔導語文考試題,效果來得慢。

但是卻免去了比緣木求魚更“甚已”的惡果——極端的觀念:學習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倦怠的行為:做題做到吐再也不想看書;逆反的心理:厭學。其實厭學並不是真的厭惡學習,只是厭惡做題厭惡考試而已。

收穫的是豐碩——真實學習能力的提升、文化修養的促進、學習興趣的倍增。

但是,這需要耐心啊。

一個急於看到效果的人,是無法明白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而不是做題來提升成績的;一個隨時希望立竿見影的人,是無法接受只是讓孩子經典誦讀就能在未來擁有競爭力的。

確實,我們都需要耐心。

而現在我們身處的卻恰恰是一個最缺少耐心的世界。

耐心等待,苗而秀,秀而實吧。

請一定相信我們的苗,他們都是活的,他們的身上充滿了生命的奧祕,遍佈着未知的成長密碼。

孟子讀書心得14

孟子雄心勃勃,準備幹一番大事業,可是他四處奔波,最終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因為他沒有統治階級那樣的野心,更沒有他們那樣的殘忍之心,他的心裏裝滿了仁義,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難實現。面對這樣的結局,孟子無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敗,不能讓自己空有滿腹經綸。於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託於統治階級。

諸侯爭霸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氣候,這種大氣候註定了孟子的命運,他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四處碰壁,或像一隻皮球被諸侯們踢來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終極結果就是專制。雖然他是一個政治上的失敗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卻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國人民。他雖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為王者師,他天衣無縫的説理讓王們深信不疑。例如:在梁惠王(上)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講的“利”進行説理,“王曰:‘何以利我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乍看此言,似乎沒有什麼反駁的,但在當時那種大氣候下,梁惠王考慮“利”不是沒有道理的。諸侯爭霸,你不考慮‘利’,也許就會成為他人的口中食了。由此我聯想到了現實的美國,到處考慮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損害,便進行制裁,甚至戰爭。正因為考慮利,其國家就強大,其人民就富裕,這有什麼不好。

實際上孟子的許多説理稍微一駁便不堪一擊。比如:“無傷也,是乃仁術也,間牛未見羊也。”見牛未見羊未必就是仁術,見了不殺和不見殺之都無法證明他有仁術,説不定見了殺比不見殺的更具有仁術呢!他説:“君子遠庖廚也”,君子未必遠庖廚也,如果君子遠庖廚也,那麼君子遠吃行不行?

孟子的有些説理偏離現實,這只不過是他仁政理想而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這種推恩理想在現實中往往難實現。

“仁政”與“民主”無法比擬,“仁”與“自由”無法比擬,我們寧可要“民主”也不願要“仁政”,寧可要“自由”,也不願要“仁”。

孟子讀書心得15

俗話説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孩子會使他們更加健康發展,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幼兒變得畏縮猶疑。作為教師,首先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斷增長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們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會發現孩子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從而對他們加以表揚。“你剛剛學畫時,連筆都拿不住的,現在已經會畫手絹了。”“你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勵後,學習熱情和思考探索的積極性會很高。有意識的表揚,對與幼兒良好學習行為的養成無疑有着積極意義。

在活動課上,還有在幼兒園裏的一些簡單勞動、遊戲或其他活動,教師要鼓勵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觀察、多思考,如外出參觀、遊玩,目的是讓幼兒與外界多接觸,從而放鬆身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這樣教師就要對認真、能積極思考的幼兒多表揚,這既激發了這樣的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對其他幼兒也起了一個正向引導的作用。在勞動中,有的幼兒不怕髒、不怕累,而有的幼兒則拈輕怕重,有躲避勞動的傾向。

教師就要講明勞動的意義,大力表揚前者,對後者既不批評又不縱容,而是諸如此説:“__平常非常熱愛勞動,今天的勞動熱情還沒全發揮出來,希望__成為小朋友中最能幹一位。”這麼一説,大家肯定都幹得熱火朝天,結果是既美化了環境,又培養了幼兒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對孩子的鼓勵,不一定必須用語言表現出來。老師滿意信任的目光,親切喜悦的笑臉,都會給孩子帶來力量。他們從老師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對了,“啊,我進步了老師多高興呀。”於是孩子在盤算着,怎樣讓老師更高興,不用你嘮嘮叨叨的數落孩子,他們自己會給自己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這樣孩子會在鼓勵聲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讓我們用真誠的鼓勵來幫助孩子,我們也希望他們成功、進步,但是我們也應該允許他們失敗。同時,不要忘記留給他們時間和空間,這樣孩子才會在我們的掌聲中走向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