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閲讀練習及答案

來源:文書谷 2.18W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1

(二)閲讀下面兩首元曲,完成14—15題。(共4分)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天淨沙·春

(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

闌干樓閣簾櫳①,

楊柳鞦韆院中。

小橋流水飛紅②。

注:①[簾櫳(lóng)]帶簾子的窗户。②[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

14、關於以上兩首元曲,説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曲牌是曲子的調名,又叫曲調。“天淨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則分別是兩首小令的題目。

B、《天淨沙·秋思》中出現了多個景物,其中“夕陽”為全詩籠罩上一層温暖的色彩,讓遊子淒涼的心得到安慰。

C、《天淨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襯:動態的“流水”與靜態的“小橋”相映,動態的“西風”與靜態的“古道”相映。

D、《天淨沙·春》的首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陽光明媚的春色圖:“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風”和煦温情。

15、兩首元曲中都有“小橋流水”,請你結合作品,説説“小橋流水”的圖景分別藴含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情感。(2分)

(二)古詩詞閲讀(共4分)

14、答案:B(2分)

15、答案示例: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借“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畫面,襯托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內心的孤獨淒涼(或:表達了遊子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白樸在《天淨沙·春》中,則通過“小橋流水飛紅”之景,抒發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2分。每首元曲的情感各1分)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2

春從心出

劉心武(16分)

①願乘火車,喜歡那窗外舒捲的田園畫面;願乘輪船,喜歡那船頭劈開的浪花飛濺;願乘飛機,喜歡那舷窗外的雲海無邊……旅行之樂,在起點、在終點,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瀏覽。

②願有機會,被準允一個人進入沒有演出的劇場,隨便選一個適中的座位,靜靜地坐在那裏,凝望那垂閉的大幕,在萬籟俱寂中,以回憶,以想象,以對自己鍾愛的編劇、導演和演員的深深感激,以對藝術的敬畏與對審美的忠貞、從心靈裏,演繹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劇,難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樣的一種超級享受!

③當近照堆積如山時,我們厭倦了攝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興致。可是,我們對舊照片的窺視欲久盛不衰,難道非得通過人世的紛亂,自我的顛沛,以痛苦的失落、無奈的損減,當那歲月梳蓖過的殘照,零星如梳齒上的斷髮時,我們才能懂得珍惜,生髮出琴絃般顫動的情愫麼?

④以往,害怕走進書店,是因為總覺得那陳列出的新書,有許許多多都應該抓緊購買,而自己囊中羞澀,慾壑難填——甚至僅僅是站在書店的櫥窗前,便有一種受到特殊強刺激的感覺,怦然心動,難以自持;常常是,進去時拼命告誡自己不得癲狂,而出來時卻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書,踽踽獨行在長街之上,因為連乘公共汽車的錢也沒留下,步行抱書回家真乃苦難的歷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觀書,那一份悠哉遊哉的勁頭,噫,亞賽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進書店,是因為那些花花綠綠的出版物,雖然呈現着滿坑滿谷之勢,不像以往那樣隔着櫃枱,大半還得有勞售貨員取拿,可以隨意自選,瀏覽聽便,可是,竟往往很難遇上一兩本想買下的書,甚至帶去打算購書的費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悶;終於淘出購得數種,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發上展讀,那紙張沒得説是雪白挺括的,裝幀得頗稱“雅皮”,但僅是頭一章,便幾乎每頁都有別字A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掃興!

⑤書中畢竟有人生,人生畢竟一部書;書林雜蕪,仍要耐心從中B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詭譎,仍要堅韌地追求活着的真諦。

⑥冬去春來,朋友打來電話,興奮地報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現了多年不見的南雁羣,一會兒呈一字,一會兒呈人字,躍然翩飛,引出他心中釅釅的詩意,多年不曾寫詩的他,一時竟揮就了五首新作!放下電話,我也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的生命中最輝煌的時刻也只有那麼一段。這都很像北國的春天,會飄然而至,C繡出萬紫千紅,卻又匆匆而去,甚至伴隨着陣陣沙風,在你不經意時,已然落紅滿地。現代人裏,誰還會像林黛玉那樣衰傷地葬花?一時間你會覺得有許多俗眾熙熙攘攘,無情地在你跟前踐着落花去追名逐利,於是惆悵,你喟歎……但是,我鼓勵自己,也勸告別人,像我那朋友一樣,詩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敗得失,看待生關死劫;需知,有一種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從心靈D滋生出來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0.作者在開篇強調“旅行之樂,在起點,在終點,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瀏覽”,文中第二、三、四段的哪些內容具體體現了人生旅途中的“瀏覽”?(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結合文章內容,簡要闡釋“書中畢竟有人生,人生畢竟一部書”,這句話的深刻含義。(3分)___▲______

12.從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來電話”這件事,好像扯遠了,能否刪去?如果不能,請談談理由。(3分)

13.著名作家劉心武一直很注重遣詞用語,此文也不例外,尤其是文中的一些動詞運用得恰到好處。請在文中A、B、C、D四處任選一例動詞,結合具體內容簡析它的妙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結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對題目“春從心出”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0.(3分)①在沒有演出的劇場,從心靈裏,演繹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劇。②對舊照片窺欲久盛衰。③以往和如今買書的不同經歷。(一點一分)

11.(3分)①人生如書,書如人生。②人生詭譎,猶如書林雜蕪。③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諦,猶如要從書林中淘出善本精品。(一點一分)

12.(3分)①內容上:這件事啟示人們要熱愛生命,感情生活,詩意地看待生活。②結構上:起過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起了議論。(結構與內容各2分)

13. (3分)如:動詞“蹦”字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這些錯別字出現是多麼的生硬刺眼,像石頭一樣硬邦邦地擋住了我們的視線,破壞了我們閲讀的興致。(答題要求突出語言的生動性具體表現在哪裏,佔兩分;詞語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佔一分)

14.(4分)我們要理智地面對青春,面對生活,珍惜青春,珍惜生活,讓每一天都生活得有意義,讓青春在心靈中永駐。(引用原文——詩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敗得失,看待生關死劫;需知,有一種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從心靈滋生出來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得兩分。要答出“春”的含義即一種青春,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有質量的生命)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3

(二)閲讀《春夜洛城聞笛》和《逢入京使》,完成1-2題。(共5分)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9.請你發揮想象,描述畫線的兩句詩所展現的情景。(3分)

10.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春夜洛城聞笛》一詩題目中“春夜”“洛城”點出時間、地點,“聞笛”指出詩歌的主要內容,表明詩人因聞笛而寫作此詩。

B.“散入春風滿洛城”運用想象和誇張,寫悠揚的笛聲乘着春風散落全城,表達詩人春夜聞笛的喜悦之情。

C.“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兩句,寫詩人遠赴邊塞,東望故園,長路漫漫,思鄉之情奔湧而出。

D.《逢入京使》全詩語言樸素平實,抓住一閃而過的生活片段,抒寫複雜情感,極富人情味。

答案:

(二)詩詞鑑賞:(5分)

9、答案示例:詩人與入京使者走馬相逢,各自都使命在身,行色匆匆,詩人身邊也沒有紙筆,無法寫信了。就託請使者幫忙給京中的家人捎個口信,説詩人一切平安,不要為他擔心。(共3分,答題要點:“相逢”1分,“無紙筆”1分,“報平安”1分。以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描述均可)

10、B(想象和誇張的手法判定無誤,但是情感的分析不對,並非表達詩人在春夜聞笛後喜悦的心情,而是詩人的羈旅情懷和離愁別恨)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4

閲讀下面兩首元曲,完成14-15題。(共4分)

天淨沙·秋思 天淨沙·春

(元)馬致遠 (元)白樸

枯藤老樹昏鴉, 春山暖日和風,

小橋流水人家, 闌干樓閣簾櫳①,

古道西風瘦馬。 楊柳鞦韆院中。

夕陽西下, 啼鶯舞燕,

斷腸人在天涯。 小橋流水飛紅②。

注:①[簾櫳(lóng)]帶簾子的窗户。②[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

14.關於以上兩首元曲,説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曲牌是曲子的調名,又叫曲調。“天淨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則分別是兩首小令的題目。

B.《天淨沙·秋思》中出現了多個景物,其中“夕陽”為全詩籠罩上一層温暖的色彩,讓遊子淒涼的心得到安慰。

C.《天淨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襯:動態的“流水”與靜態的“小橋”相映,動態的“西風”與靜態的“古道”相映。

D.《天淨沙·春》的首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陽光明媚的春色圖:“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風”和煦温情。

15.兩首元曲中都有“小橋流水”,請你結合作品,説説“小橋流水”的圖景分別藴含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情感。(2分)

答案:(共4分)

14.答案:B(2分)

15.答案示例: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借“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畫面,襯托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內心的孤獨淒涼(或:表達了遊子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白樸在《天淨沙·春》中,則通過“小橋流水飛紅”之景,抒發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2分。每首元曲的情感各1分)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5

二、閲讀(70分)

4.(6分)課內古詩閲讀,完成問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採桑子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1)下面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錢塘湖春行》描寫西湖暮春景色,表達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與留戀。

B。《採桑子》描寫杭州西湖春景,傳達詩人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慷慨情懷。

C。兩首詩均運用修辭等細膩的寫景手法,讀來令人感歎詩人細入毫芒的觀察力。

D。兩首詩均以高超的詩筆,描寫兼抒情議論,從自然美中提煉出深刻的哲思美。

(2)兩首詩都寫春光之美,卻美而不同。請結合詩句,簡析兩春景特徵的不同之處。

答案: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6

長安春感【唐】杜荀鶴①

出京無計住京難,深入東風轉索然。

滿眼有花寒食下,一家無信楚江邊。

此時晴景愁於雨,是處鶯聲苦卻蟬。

公道算來終達去,更從今日望明年。

【注】①杜荀鶴:安徽池州人,晚唐著名詩人。此時作者因科舉失敗,羈留長安。

14、下列對這首詩歌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首聯點題,直接抒情,寫出作者兩難的生活處境與矛盾猶豫的心理狀態。

B、頷聯虛實結合,以眼前春花之爛漫與家鄉春景之蕭條形成鮮明的對比。

C、“此時晴景愁於雨”以陰晴不定的春日表達了自己多年奔波勞苦的愁悶心情。

D、作者心緒不佳,即使是婉轉動聽的鳥鳴在作者聽來也如同秋蟬的哀鳴。

E、尾聯以議論作結,同時和首句呼應,回答了首句出留京城的兩難問題。

15、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4、BC

15、①懷才不遇、應試不第的愁悶。②羈留京城,思念故鄉的情懷。③盼望世道公平,早日實現理想的感慨與自信。

解析1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賞析能力。題幹要求選出“對這首詩歌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B項,“以眼前春花之爛漫與家鄉春景之蕭條形成鮮明的對比”説法錯誤,詩中沒有對家鄉春景的描寫。C項,“以陰晴不定的春日表達了自己多年奔波勞苦的愁悶心情”説法錯誤,沒有描寫春日的陰晴不定,而是以樂景寫衷情。故選BC。

15、試題分析:題幹是“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情感能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對詞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得出。“出京無計住京難,深入東風轉索然”表現懷才不遇、應試不第的愁悶之情;“滿眼有花寒食下,一家無信楚江邊”表達了羈留京城,思念故鄉的情懷;“公道算來終達去,更從今日望明年”表達了詩人盼望世道公平,早日實現理想的感慨與自信。答題時,指出表達的情感,結合具體詩句內容進行分析。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7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解釋下列詞語。

烽火:這裏指戰爭。

家書:家信。

連三月:連續多個月。

抵萬金:家書可值幾萬兩黃金,極言家信之難得。

搔:抓,撓。

短:少。

2.對該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D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含蓄藴藉,耐人尋味。

B.這首詩的首聯表面描寫都城破敗、人煙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涼景象,實際深藏詩人的無限感慨。

C.這首詩的頷聯借對花鳥的感覺,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D.這首詩的頸聯、尾聯極力渲染詩人在戰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的無比喜悦之情。

3.本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 ___望___”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___山河___到___草木花鳥___。

4.本首詩抒發了詩人_______憂中思家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聯中,詩人用“抵萬金”來形容什麼?

答:詩人用“抵萬金”來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對妻子兒女強烈的思念之情。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8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6.對兩首詩歌的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3分)

A.“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形象地描繪出春天的江南花紅柳綠,鳥語花香的特點。

B.“多少樓台煙雨中”一句,概括地寫出了千里江南樓台掩映,春雨朦朧的特點。

C.在《山行》中,詩人以“楓葉”自比,表達了珍惜生命,老而彌堅的人生態度。

D.杜牧筆下,無論春秋,大自然都充滿了無限生機。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楓葉也比早春二月的鮮花更加美麗,更加鮮豔。

7.對兩首詩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3分)

A.有詩人認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實為 “十”字之誤用,因為“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這是很有見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寫出了白雲初現,縈繞山樑的情景,化靜為動,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C.《江南春》以虛實結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細雨朦朧,春意盎然的特徵,寫得十分傳神。

D.兩首詩都是 寫景抒懷之作,所寫之景雖然不同,卻都顯得格調清新,充滿詩情畫意。

【答案】6. C 7. A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9

春送了綠衣給田野,給樹木,給花園;甚至於小小的牆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階下,也點綴着新綠。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風粼粼地吹動,山澗的溪流也開始淙淙細細地流動了;於是黃的、白的、紅的、紫的、藍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開了;於是黃的、白的、紅的、黑的,以及各色的蝴蝶們,從蛹中甦醒了,舒展着美得耀人的雙翼,栩栩地在花間、在園中飛了:便是小小的牆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階下,只要有新綠的花木在着的,只要有什麼花舒放着的,蝴蝶們也都栩栩地來臨了。

蝴蝶來了,偕來的是花的春天。當我們在暖和宜人的陽光底下,走到一望無際的開放着金黃色花的菜田間,或雜生着不可數的無名的野花的草地上時,大的小的蝴蝶們總在那裏飛舞着。一刻飛向這朵花,一刻飛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雙翼也還在不息不住地扇動。一羣兒童嬉笑着追逐在它們之後,見它們停下了,便悄悄地躡足走近,等到他們走近時,蝴蝶卻又態度安閒地舒翼飛開了。

“呵,蝴蝶!它便被追,也並不現出匆急的神氣。”

在這個時候,我們似乎感到整個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溢着快樂,每個生命都在生長,在向前或向上發展。

1.理解下面詞語中加粗字的意思。

(1)牆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追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泛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偕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雙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蝴蝶來了,偕來的是花的春天”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角落。(2)輕輕地。(3)追趕。(4)流出來。(5)共同,一塊兒。(6)翅膀。

2.蝴蝶來了,就使春天顯得更加美麗。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10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詩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詩人聞折柳後,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

答:折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聞折柳。

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折柳一詞寓含惜別之意 。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裏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

(2)詩中的聞折柳是什麼意思?

答: 聽到《折楊柳》笛曲(1分,意思對即可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 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閲讀練習二:

1、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是曾説,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的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説?為什麼?

答案:折柳是古代關於惜別的一首名曲,後人在送別中常有折柳的習俗。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本詩的關鍵。

2、 賞析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散字的妙處。

答:散字準確的表現了笛聲散入春風,隨着春風傳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 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

答:柳和留是諧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別,有挽留、不捨之意,在這首詩裏折柳應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

4、 從詩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從故園情三字可以看出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的思鄉之情。

背景:

這首詩是735年(開元二十三年)李白遊洛陽時所作。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到笛聲而引起思鄉之情。

賞析:

此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説聞笛,而説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這裏暗字有多重意藴。主要是説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一種難於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着意渲染笛聲,説它散入春風,滿洛城,彷彿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佈。笛聲散入春風,隨着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心切。

聽到笛聲以後,詩人觸動了鄉思的情懷,於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説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辭》中説: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説,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説。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思鄉之切。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説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誇張。第三句説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於是緊接一句説,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餘韻裊裊,久久縈繞於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於此,長於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絃,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11

漠漠春陰酒半酣。風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蠶事欲眠三①。桑滿筐籃,柘滿筐籃。

先自離懷百不堪。檣燕呢喃,樑燕呢喃。篝燈②強把錦書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①眠三:指蠶兒快要三眠了。是蠶兒長得最快的時候。②篝燈:燈籠。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運用清新洗煉的語言生動地描繪出一幅斜風細雨、生機盎然的暮春圖景。

B、“先自離懷百不堪”一句,揭示出遊子心情,道破他的“離懷”之不堪忍受,點明主題。

C、“檣燕呢喃,樑燕呢喃”兩句中,詞人用風雨中獨自翻飛的燕子比喻漂泊不定、孤獨無依的自己。

D、“篝燈強把錦書看”一句中,一個“強”字,可見詞人在燈下閲讀家書,思念親人的苦痛矛盾的心情。

15、簡要分析詞人寫“人家蠶事欲眠三。桑滿筐籃,柘滿筐籃”的意圖。

答案:

14、C

15、描繪了農人們採了滿筐、滿籃的桑柘之葉喂蠶的生活場景,表現出農人經營生產與家業的繁忙。用“人家”忙碌卻安定的幸福生活來反襯詞人的漂泊不定、落拓孤獨。更突出思鄉之情。

【14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原詩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題幹要求選出“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這屬於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項,用繞桅檣、河梁呢喃的燕子反襯詞人的孤單,是以樂景襯哀情。故選C。

【15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核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題幹要求分析詞人寫“人家蠶事欲眠三。桑滿筐籃,柘滿筐籃”的意圖,這既是對詩歌情感的考查,也涉及到藝術手法的考查,分析的時候兩者都要兼顧。“人家蠶事欲眠三。桑滿筐籃,柘滿筐籃”的.意思是:家蠶已經進入了三眠時期,桑葉已經裝滿了筐筐籃籃,柘葉葉裝滿了筐筐籃籃,就等着蠶寶寶醒來吃了。這三句,流露出作者內心滿滿的幸福喜悦之情,充滿了對江南生活的熱愛和滿足。結合整首詩的內容來看,這首詞上片寫景,作者用清麗洗煉的語言生動描繪出一幅清新明麗的江南春天的圖畫。下片換轉筆峯,折入遊子的懷鄉之情。所以作者描寫“人家”忙碌卻安定的幸福生活是來反襯詞人的漂泊不定、落拓孤獨的。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12


朱自清

1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2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3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4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着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5“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醖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着。

6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着的人;還有地裏工作的農民,披着蓑戴着笠。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

7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8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着。

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0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着我們上前去。

1、總體把握全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在空白處填寫一個詞語)

盼春——繪春——迎春——贊春

2、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題。

描繪春天的美景,表現春的美好與活力,抒發對春天的期盼、喜愛、讚美。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所寫的幾幅圖畫:

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4、詞語賞析:

A、“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醖釀。”句中“醖釀”一詞的本意是什麼?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醖釀”一詞的本意是造酒,這裏指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B、以下語句中加點的詞,極具表現力,試選一個賞析。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

“偷偷地”寫出了小草生長極為迅速、讓人不知不覺;“鑽”表現了小草衝破凍土的擠勁兒與力度。這兩個詞都體現了春草無限生機與活力。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

“鬧”一詞既突出了蜜蜂的多、叫聲大,還將蜜蜂人格化,表現了蜜蜂採蜜時的喜慶氣氛,流露出作者看到這濃濃的春意時的欣喜之情。

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逼”這個詞表現了春雨洗滌後的小草“青綠”的顏色特別濃烈、特別耀眼。

5、語句賞析:本文中有許多的比喻和擬人句,找出一句,分析其表達作用。

提煉表達句式:比喻句——運用比喻,把什麼比成什麼,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本體)的什麼特點,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情感。

擬人句——運用擬人,將什麼人格化,生動傳神地突出了(表達對象)的什麼特點,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情感(什麼態度)。

6、最後三段,分別出寫了春天的什麼特點?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三個語段的先後次序可以交換嗎?為什麼?

表現了春天的新、美、力。表達了作者春天來臨時的無限欣喜,對生機勃勃的春天的讚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強烈感染與鼓舞。

不能交換。三個比喻“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包含一個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是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

7、問題探究:

1)有人説,第4段寫花,“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此句寫本段內容無關?你怎麼看,説説理由。

這句話與寫花是相關的,是側面描寫花。寫蜜蜂的多,襯托出花的香甜;寫蝴蝶歡飛,襯托出花的色彩豔麗。這樣寫,還賦予靜態的春花的畫面動態的美,使春花圖更有詩情畫意。

2)第5段寫春風,分別從哪些角度寫的?突出了春風的哪些特點?

從觸覺寫春風的輕柔、温暖;從嗅覺寫春風的(芬芳怡人)芳香濃郁,從聽覺寫春風的和悦(悦耳動聽)。(例句略)

3)試舉例分析本文在語言方面的特點。

多用疊詞,使語句節奏舒緩且有韻律美。

如:偷偷地,嫩嫩的,綠綠的,輕悄悄,軟綿綿,嗡嗡地,密密地,慢慢走,稀稀疏疏,舒活舒活,抖擻抖擻。

句式上,長短句交錯,既整齊又富於變化。如:

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

多用比喻、擬人,語言優美,抒情味濃。(略)

4)“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有人理解為“居民們正在做晚飯,屋頂上炊煙裊裊。”,你怎麼理解?根據原文説出理由。

從原文看,此句前作者寫到:“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實際是作者用的比喻,並非指炊煙,而是説“濛濛細雨籠罩着屋頂,如煙似霧一般”,表現春雨的細密、輕柔、飄渺的特點。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13

春風輕輕地吹着,温暖的陽光照耀着大地,老師帶我們去春遊。

我們帶上乾糧和水果,乘上汽車向風景區駛去。一路歌聲一路笑。目的地到了,我們像一羣蝴蝶飛進了花草叢中。

我們登上了小山岡,向四面望去,啊,麥地變得那麼小,小河像一條銀色的帶子繞過了田野。

我們對着藍天高聲地歌唱:“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裏…”快樂的歌聲飄蕩在天地間。

1.連一連,給下列詞語選擇出正確的讀音。

温暖------

正確答案:温暖------wēn nuǎn

照耀 ------

正確答案:照耀 ------zhào yào

歌聲------

正確答案:歌聲------gē shēng

銀色 ------

正確答案:銀色 ------yín sè

2.短文共有( )個自然段。

A.三

B.四

C.五

正確答案:B

3.説説句子的意思。

一路歌聲一路笑。( )

A.指大家在路上一邊唱着歌,一邊笑着。

B.一路上唱著名為“一路笑”的歌曲。

C.一路上笑着叫着“歌聲”。

正確答案:A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14

(二)詩歌鑑賞(6分)

閲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蜀中春暮

(唐)鄭谷

所向明知是暗投,兩行清淚語前流。

雲橫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閬州。

不忿黃鸝驚曉夢,唯應杜宇信春愁。

梅黃麥綠無歸處,可得漂漂愛浪遊。

22.第三聯中的“杜宇”這一意象常藴含着悲苦之情,如李白《蜀道難》中的“”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2分)

23.這首詩是怎樣表現作者的“春愁”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答案:

22.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杜鵑啼血猿哀鳴

23.首聯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表達了明珠暗投的悲傷;第二聯借景抒情,心塞雲漫不見長安,花落空山,腳踏閬州。表達了仕途阻塞、懷才不遇的愁苦;尾聯寫常年漂泊,彷彿偏愛浪遊在外,反語自嘲,表達了羈旅無歸的無奈之情。

《春》閲讀練習及答案15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春望寄王涔陽

劉長卿

清明別後雨晴時,極浦空顰一望眉。

湖畔春山煙點點,雲中遠樹墨離離。

依微水戍聞鉦鼓,掩映沙村見酒旗。

風暖草長愁自醉,行吟無處寄相思。

11.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首句即點題中“春望”,交代了時間和天氣,而“別後”二字暗釦題中“寄”字。

B. 詩人隱約聽聞鉦鼓之聲,看到沙村裏酒旗時隱時現,頸聯視聽結合,以動襯靜。

C. 尾聯詩人直抒胸臆,以“愁”字點明情感,以“無處寄相思”表達對友人的思念。

D. 整首詩融情入景,卒章顯志,通過描寫春天野外淒涼的景色,襯托詩人的孤寂之情。

12. 本詩第二句“極浦空顰一望眉”極為精妙,請賞析其獨到之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D

12比喻,用皺起的眉 頭來比吹皺的水紋,表達作者的悵然之情;空,徒然的。詩人遠望,卻什麼也望不到表達失望之情;這一句呼應題目的春望,並且引出頷聯的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