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作文(集錦15篇)

來源:文書谷 2.3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字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字的作文(集錦15篇)

文字的作文1

升中學那年暑假,帶着一身的輕鬆,在故鄉住了幾周,在那裏,我發現了文字之美。

記得當時,國小畢業的喜悦使我如藍天的浮雲,成長和自由在心中激盪着,爺爺送我爸爸用過的宋詞選,“老夫聊發少年狂”我正少年,更要發少年狂,“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就是當時我的寫照,昂首在故鄉的街道,在西北雨遺落的鏡裏,我的臉上散發了昂揚的光輝,當時我才發現,文字的影響原來這麼大!從一個毛頭小子到痴狂的少年,狂放派的詞,伴着我走上了中學,迎向另一段故事。

七年級時面對一次次課業上的打擊,我不穩受挫,開始自暴自棄,暑假時在心中飛揚的雲彩都逐漸黯淡,最後世界不見了,我的心只看見一片黑暗,沒有聲音,沒有色彩,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短行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我想起我如轉蓬般的生活,沒有目標,沒有依靠“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我也覺得我如朝露般, 最後一滴水份也要被升學壓力蒸發了,讀着讀着“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真的是最佳解答嗎?如果不是,那究竟何以解憂呢?魏武讓我舒坦了一些,卻又給了我新的難題。我的四周黑暗如故,但是來自三國亂世的文字如號角般,告訴我:“走吧!黑暗中襤褸的夜行,你會有光明的!”

“何處心安,即是吾鄉”我又在宋朝的文學中翻找,而蘇軾給了我解答,我站在這裏,在這裏安心,其他的事也不必強求了!“處”不一定指地方,它也可以是一種心情,一種狀態,陶淵明道:“心遠地自偏”身處壓力中,如果我心情回到那個暑假的閒適一切是不是就能好起來?那位酒國詩人説的”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春的屠蘇,夏的梅酒,秋的菊釀和冬的綠螘,有哪一味不醉人那麼四季有哪一季不快樂呢?豁然開朗!四周的黑暗竟綻放無限的星雲!快樂一直在我心裏,但是要用文字的美作能源去追,對我,文字的美,就是真正的“快樂”啊!

“有了文字,就會有思想!”從暑假的狂到開學的愁和最後的樂,我一路攀着文字的美,最後心裏的踏實給了我力量,去發現甚至創造更多的快樂。這趟心路,讓我找回快樂,同時,也深深的發現文字的美。

文字的作文2

在我的心中,詩歌是最美麗的,因為他能代表千萬個執着的心,我叫它最深沉的文字。

最深沉的文字並不代表它是如何的複雜,如何的令人難懂,所謂深沉,全是心底裏最厚實的那一份情感。詩人們把心中的那份情趣表現給大家,靠的不就是這幾行看似簡單的詩文嗎?

綿延的黃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詩歌無疑是這條河中泛得最高的那朵浪花。今天,我們沿着前人的腳步一直走來,始終是那麼踏實。

翻詩歌的集子,那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無不激勵着千千萬萬箇中華兒女的心。走過詩歌,品味那屬於高潔靈魂的文字,蕩氣迴腸,似飲千年美酒綿軟悠長。

千百年來,似乎只有詩歌才能揮寫盡人們的滿腔豪氣。微微西蜀羣山挺進,闊闊平原無限風光,李白卻只用“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幾個簡單的文字寫盡了他始出西蜀的滿眼風光。他欲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便寫下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的豪情壯志;當他壯志難酬,心情悲苦之時,卻也不失信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更多的還是顯示了他的不氣餒。

正如太白,許多具有豪情壯志的志士仁人們,他們在愁苦時寫詩,在高興時寫詩,在窮困潦倒時寫詩,在兵荒馬亂時寫詩,也在重死病中是寫詩。他們用詩寫盡生命,也用生命寫盡詩。

陸游一生心繫天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到死也不忘祖國統一大業。鵬舉,一心想着擊敗入侵宋朝的金兵,可誰曾想“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位過”,他終究死於敵人反間計下,可他那精忠報國的勇氣與“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決心我們始終銘記。李清照一生恰逢亂世,心中的愁苦到死也不能完全釋懷,正如她所説“怎一個愁字了得?”

……

所以我説,詩歌是最深沉的文字。那些偉大的詩人,他們用詩寫景,用詩抒情,用詩來表達對人生的感歎,對命運的不屈,對敵人的憤恨,多友人的眷戀。那凝練的語句,那精湛的筆法,都藴藏着絕美的藝術。對於這些精神的寶藏,我們要傳承,我們要發揚。

走進詩歌,理解這最深沉的文字,理解這永世不朽的中華文明。

文字的作文3

我想我是愛文字的。緣分加上付出疊加成了愛。

小時候自己還寫不了幾個字的時候,但卻喜歡讀路旁的店鋪名。有幾分小孩子炫耀自己識字多的意思,我總是掃一眼便念出幾個字,多半是挑出自己識得的零星的字,便昂着頭對母親説:“這些字我統統認識。”我知道母親是不會一字一句地再考我一遍,所以説這些話的時候從不心虛。而也因了這個緣故,從心底對文字充滿了好感,因為它不會揭我的短,把我並無甚長處,只有點小聰明的祕密輕易地吐露。

後來再大些,是依照拼音讀故事的。關於學拼音,我還是經歷了一番曲折的。因為南票的幼兒園不講些什麼的,而到了錦州之後拼音已學得差不多,我便顯得尤為吃力。隱約記得幼兒園老師説:“這孩子基礎太差了,即便是學也只能在後邊。”父親卻不服輸,硬是讓我在幾天之內迅速地將拼音學得滾熟。熟到什麼程度呢?我那時很驕傲的一點,就是我幾乎不用一個音一個音地拼出讀法,只用眼睛一瞄,便看滿了一橫行,每字每句怎樣讀便都很清楚了。這更讓我對每本書都充滿了讀一讀的欲求,即便是不認識的字或詞,在那反覆看的過程中也對意思漸漸有了個模糊的輪廓,後來再遇到,便是適逢故人般的欣喜了。

對文字的感悟和喜愛就在這樣一點一滴中累加,以至於不知從何時起我的生活便不能一日沒有書了。書是唯一可以令我沉着文靜的東西,它有種魔力將我吸引其中,讓我不驕不躁不煩不悶地讀完每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生活,找尋真理。曾經的不堅強善變又軟弱,都在文字的浸泡裏變得鏗鏘有力起來。所有的悲傷會在筆下流乾,所有的靈感又會在讀書中積累。所以假使有一天,我蒼老得只能依靠機器來喘息,我也會用最後的一點力氣寫完最後一天的日記。如果沒能對這個世界寫出你好,是我沒有遇到文字前的不幸。那麼我能做的,就是在最後的時刻寫下再見。

文字的作文4

最耐用的建築材料是什麼?是文字。是方方正正、色澤古樸、音律和諧的漢字。

曾登岳陽樓,觀覽洞庭水,可惜既沒有找到去國還鄉般的懷古幽情,也沒尋到寵辱皆忘的超然之感。也是,歷經千載日升日落,那水已不是宋朝的水,那樓也不是當年的樓,秦磚漢瓦,唐亭宋榭,都經不住風雨的侵蝕。無奈,回到家,重讀《岳陽樓記》,才將慘遭破壞的心境一點點修繕。

據説,岳陽樓始建於唐。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等大師都曾用文字為其裝飾,使岳陽樓陡然增色。直到北宋范仲淹,才把它經營得至善至美。

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范仲淹總是一以貫之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見,其宏大的胸襟抱負。

宋仁宗慶曆六年,范仲淹因“慶曆新政”變法失敗而遭遇罷黜,正在河南鄧州戍邊,忽然接到朋友滕子京的書信,滕君謫守巴陵郡,請他為重新修竣的岳陽樓作記。九月十五日晚,涼風微歇,圓月高棲,忙完公事的范仲淹將《洞庭晚秋圖》懸掛於書房北壁,回顧童年對洞庭的印象,勾連多半生的仕途境遇,不禁浮想聯翩,文思泉湧。他以銜遠山吞長江的豪邁氣度,以春和景明的美妙文筆,以古人之德行,營建了他心中的岳陽樓,其文情之茂盛,氣勢之磅礴,哲理之精明,堪稱絕筆。

“至若春和景明……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食不給,至於糜粥繼之”,因此他一生崇尚節儉,就連不能果腹的文字都捨不得多用,題記高聳入雲的岳陽樓,也僅用了三百多個字,惜墨如金。正是這字字珠璣,再造了岳陽樓的精神骨質,使其成為一坐流芳百世的古建築。

此時,與范仲淹同遭貶謫的六一居士正在滁州把酒臨風,創作歷久彌香的《醉翁亭記》。兩個命運相近的人,幾乎同時用方塊漢字構築了千年不朽的樓亭。

有着唯美主義和復古傾向的建築史學大師樑思成先生,談到傳統營造法則時説,在欣賞一國文學前,首先要學會那一國的文字、文法結構以及內涵素養。這話,更像是説給國文建築者的,包括堆文砌字的泥瓦小工。

敬畏精妙的文字,猶如敬畏一座難以逾越的精神大廈。

文字的作文5

國小時代我是接觸過論語的。但在讀了少年作家謝然寫的《不讀論語枉少年》後,我思緒萬千,一些記憶深刻的傳世名言猶在耳畔。

作者在閲讀《論語》時,將一些現實社會中的問題和對《論語》理解放在一起思考,反思過去、深思現在、沉思未來,大膽提出了自己對各類社會問題的看法。她用神來之筆將讀者帶進她的思想世界,和讀者一起玩轉孔大聖人的天空。她那精靈般的文字,讓我也開始思考千古的《論語》和複雜的現實。

書中説:孔子很有立體感,是情聖、帥哥、喪家犬……正是他的立體感給後世留下了萬世不枯的文化和精神。但是他對舊制度的墨守成規也給他帶來了不少的批評聲。孔子仰慕周公的禮樂制度,推崇禮儀、仁愛,可在那個禮崩樂壞的亂世中,權利和武力才是王道。儘管孔子為此奔波呼號、傳播自己的思想,但收效甚微。在他逝世數百年後人們才重新拾起他的思想,開始重禮重孝重忠,建立起了令後代自豪的中華民族、中華文化。

百經挫折但漸入正軌的中國,在快節奏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比如社會信任度降低問題,社會道德淪喪問題,等等。在新世紀文化浪潮中,不少人喪失了本該遵守的禮儀,他們從掙脱的枷鎖中得到了一些自由,於是就開始氾濫,做人處事也隨之有些肆無忌憚了。此時,我們更需要孔子的儒家文化,需要那些看似迂腐老土但卻能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影響的老文化,重新清洗,讓它滋潤、陶冶我們的心靈。

這些老文化是人類在前行路途上最樸實、最純真、最可愛的思想,當人類文化進化到發達的時候,其實更需要這樣的老文化給它降降温,把把脈的。就此看來,《論語》正是這樣一場清涼的甘霖。

《論語》,古老文字中的不老智慧,值得兩千年後的我們去思考、領悟、運用。

感謝謝然和她的《不讀論語枉少年》,是她讓我重温了《論語》的魅力;感謝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是他們讓現在的人們還可以繼續從《論語》汲取終身受益的智慧。

文字的作文6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聊天時,他告訴我文字是沒有語氣的。我起初還沒有太在意,後來突然明瞭。

從古至今,文字有着舉足輕重的重量,於個人,可以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於國家,能夠譜寫史冊,供後人學習。文字,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便利,人們可以記錄當下所思所想,也可以表達自己看法,《詩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文字也具有很大的侷限性。

我和朋友的聊天總是一句一句的,每一個字都是由電流一點一點構造起來的,冰冷而不富有感情,句子表達的意思總是事倍功半。聊天還真是費勁,搞不好一會兩人都可以隔空打架了。

那天,我和同學討論一個問題。我把問題拋出去後,問了一句“你是個什麼態度”,朋友突然生氣,還把我弄懵了,不明白怎麼回事的我,趕緊道歉,雖然我也不知道自己錯哪裏了,但目前只能趕緊道歉。真是可怕!

事後我才弄明白,我只是想要知道他對這件事情的態度。但在他看來,這無疑成了一句質問的語氣,難免會不高興。文字不比一句話,有着語調和語速的變化,聽者不容易理解你的意思,難免會出現分歧,如果兩個人能面對面地談論這個問題,一定會好很多。這也就是文字的侷限性。

高二上學期上語文課,班上有同學不認真聽講,語文老師就説:“你要是再不認真聽,我就罰死你!”這句話看着不好聽,可如果搭配上語文老師開玩笑的語氣,卻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還真是美事一樁。如果只是文字,就會讓觀者感到不安,會認為這位老師太過嚴厲,太兇了。你看,這麼一句話,在不同的語調支配下,形成了兩種反差極大的看法。這不就是文字的侷限性嗎?

這時有人就會提到標點符號,我想説,即使加入標點符號,對於情感的表達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強,但依舊逃脱不了文字的侷限。我們對於歷史的瞭解,總是通過閲讀史書典籍等文獻來了解,對於秦始皇的瞭解,也只侷限於文字方面,無法深入,這也就出現了對於秦始皇不同的看法,有人讚揚有人貶低,可對於歷史的真實模樣,我們誰又能説得清楚呢?

莎士比亞説,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不同的人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作為高中生,應該發散自己的思維,對文章理解要多面化,不能侷限自己的思維。

文字的作文7

是誰,有着對母親日日夜夜的思念?是誰,有着對母親一生的遺憾?又是誰,用普通的文字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思念?讀舒晴曼妙的文章,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母親的懷念與追憶。

《我再看世界時已沒了母愛》,是我偶然間讀到的一篇博文,我是揪着心讀完的。失去了母親,我不知道作者如何度過人生最痛苦的時刻?人生很漫長,可是在痛苦的掙扎中更漫長,因為她的腦海裏全是母親微笑的模樣,説話的模樣,就連母親生氣皺眉頭的模樣也清晰地印在腦海裏。而正是因為作者堅強的意識到,明白人死不能復生,通過寫文字來表達對母親生前的思念、關心,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與鼓勵。

我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中,每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卻一點也不知道母親的心酸,總覺得時間還很長,以後會報答母親的。可是,看了舒晴曼妙寫的這篇文章我感悟很大,也明白了許多,想起以前對母親的態度真是感到臉紅。

記得那一次,天氣也不太冷,我剛起牀,正要去幫奶奶擺攤,奶奶年紀大了就靠一個小攤來維持生活。可剛要出門,母親叫住我,讓我喝了那碗粥再去,我想了想也行,正要坐下喝,母親就説:“你穿的這麼薄。”父親聽了就説:“感冒好不容易好了,快穿一件去,”我聽了大聲説道:“你知道我穿的薄嗎?”然後跑到自己房間大哭,淚都沒擦乾,就起身甩門而去。直到中午回來,桌上的粥已變得冰冷冰冷,就像母親的心。可是母親看我回來了,立馬把桌上的粥熱了一下,端給我,心裏一下子變暖了,現在感覺當初自己太不應該了。曹會雙老師已經得不到母親的關心、愛護卻用筆來刻畫母親表達對母親的想念,而我,卻不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

充滿愛意的世界真的很美,很美。原來,在我的生命裏,有一輪最明亮的太陽,那就是母親。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因為擁有這輪太陽而幸福。

希望所有人都愛自己的母親、多盡孝心。這時,你會發現母親真的老了,需要你的呵護、遮風擋雨。

文字的作文8

海上温柔的浪,搖晃我將單的夢想。以為從此,海闊天空萬點星光!

看到我們遼寧的那個大學聯考狀元的姐姐考了718分,心裏也挺鬱悶的!咱咋沒那水平那!可默默想想,人家收穫自有人家的道理,着急也無濟於事!暗想,一年多以前,我迷迷糊糊的坐在教室裏,很是迷茫,儘管過啦幾個月,我卻還是無法相信我選啦理科。老爸問我意見時,我迷迷糊糊的答了一句我到現在還分不清東南西北那!或許是答案太簡單了吧,很快我就帶了一頂我是理科生的帽子。

説實話,那時的我的確也是想學理的,因為除了政治我經常滿分外,其餘的幾乎一竅不通。至今我也不知道八國聯軍是哪一年侵華的,東南季風是什麼風,梅雨時節又是啥時候!可是我忘啦告訴我老爸,選科之前,我的理化總分才得了60分,這可是天上沒有底下也無的低分啊!直到今天,我老爸也不知道。

如今,依舊守着我的理科,天知道我是多麼不願意和二氧化硫打交道,多想在門捷列夫長大之前就把他扼殺在搖籃裏。可是,這也只是我能想想的!現實總是比悲哀來的更快些。我固執的沒做任何掙扎,卻依舊殘忍的掉進了生活的陷阱!

想想,我很佩服自己,一年多的生活,我終究還是熬過來了,雖説沒鳳凰盤捏一把,但也絕對比60強那麼一小塊。終究還是以理科生的身份升入拉高三。想想不知為啥有一種自豪的感覺。

幾個國中的好友只是剩下幾個偶爾聯繫一下的,都不假思索的選擇了文,只留下我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原來我很羨慕旅遊衞視的主持人,他們花着公家的錢卻光明正大的遊山玩水,吃喝玩樂,還賺着不菲的工資,多好一美差啊!卯足了勁想考北廣,但一不留神忽略啦地史,弄的現在目標只是考大學,最好是好一點的大學。這大概是我們每個學生最平凡的,也是唯一的共同的夢想。

也曾想過,如果當初真的選文,也不一定就能考上北廣這樣的大學。所以現在的生活也是很好!

最後借用郭敬明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原諒我凌亂的文字,原諒我破碎的時光!

文字的作文9

拿起筆,無聊的轉着圈,最近輸掉的比賽令我有滿腔的鬱悶無法發泄,問自己是不是太輕忽了他人的實力、畢竟俗話説山有一山高,而要爬上最頂端還真是困難啊!光是一點小阻礙就把我打的落花流水在這裏垂頭喪氣,真令人悲憤。

筆在空中劃出一個個圈圈,忽地,腦筋像跟着轉動的筆一轉。我愣愣的注視着枱燈耀眼的白光,想,作家是什麼?是用文字描述出心中真正的想法,還是寫出讓多數人都認同的好作品。但若自己不願認同這是個好作品,那一切又有什麼意義?不想為了考試寫文章、不願為了比賽寫文章,難道我不能只為了自己想寫就寫嗎?只是不想辜負老師的諄諄教誨,可是每當這麼想,又忘了什麼才是所謂的好作品。

寫得一份好文章,是為了什麼。該是讓人們知道自己的想法吧?用文字傳遞最真實的情感是吧?可是就在這一步步向前邁步當下,誤以為自己終於達到那個目標,轉身一看,卻又少了些什麼,就像每當自己以為夢想正漸漸接近,一眨眼卻反而變得更虛幻,説着冠冕堂皇的話語、披着光鮮亮麗的外衣,心裏那份信念卻一點一滴流失,不曉得自己長久以來追求的是什麼,難道僅僅為了浮華不真的虛名?

其實與贏沒很大的差別,前者不過多了分失望,後者不過多了分欣喜,重要的是駕馭編排文字的力量是否成熟;有些人寫了份長篇大論,卻找不着主題,更甚者前後矛盾、文理不通;然而值得一看的作品,也許沒有華美的文藻、沒有説着大道理,用着精練簡短的字語就能讓人發自內心一笑,領首道:“這真是份好作品。”

所以,當我執起筆,在空白頁發呆出神想試着要寫下些什麼時,總是考慮再考慮,我想,有些人可以用一支筆所劃過的痕跡,改變某些人的一生、令人發自內心醒悟,也許我無法達到那樣的境界,可是我想,只要站在這裏、只要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能夠阻止誰,寫下一些什麼,為這個混亂矛盾的世界多添一分希奇古怪的想法。

文字的作文10

曾讀過余光中的《絕色》:“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空,下面平鋪着皓影,上面流轉着亮銀,而你微笑地向我步來,月色和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這樣豔麗的文字,沒有見到過實景是實在不願相信的。直到我親眼看見北方傍晚的雪景,才不由得發出一聲感歎:實在是令人悸動。文字這種神奇又偉大的東西,從古至今流傳了幾千年,似乎無時無刻都在發出着它不朽的光芒。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這是宋朝歐陽修與親人別離時寫下的千古名句。這樣的多情,無關風月,卻真的與風月有關。在與親人道別之時,可能還未開口道歸期,多情之人就早已哽咽得不能出聲了吧?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山水之間也。歐陽修的情愁,便在這賞心悦目的文字裏默默不語,卻又令人心生悲憐。然後,你會發現,文字的美早已在古時就沉靜若水,流轉着不變的碧波清音。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牀,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這是當代女作家三毛的作品。細細品嚐,我彷彿能看見一位洗盡鉛華的女子,在煙塵紛飛的世間,與她的文字流浪。或許你真的會認為,三毛的心裏無牽無掛,其實,這位灑脱勇敢的流浪者,心底一直埋着一個人——她逝去的遠在天邊的丈夫,荷西。這兩片分開的雲,一片用隨遇而安,換取平靜;一片用半生漂泊,換取故事。看似形同陌路,其實彼此牽掛。

不得不説,文字真是一個有魅力的東西。因為你總能讀出,寫下這段文字的人表達了什麼情感;因為你總能讀出,自己內心產生的某種共鳴。

今生所願,便是看一場繁花落盡,看煙花與黑夜碰撞發出的耀眼光芒,閲盡世間風景,寫下沉靜若水的文字。天地有大美,文字有靜美,願世人在文字無限的靜美里,做塵世中洗淨鉛華的人。

文字的作文11

一筆一劃,一字一行,白紙上繁華

——題記

午後的陽光懶洋洋地照在卧室裏,略厚的書攤放在桌子上,隱隱有墨香透過薄紙散發出來。指尖輕輕劃過書頁,我戀戀不捨地摩挲着略有些粗糙的頁面上那一行行優美的文字,不過是四四方方的文字,卻牽動着我的心。

不知何時愛上了讀書,也許便是因那在薄紙上流動的文字。讀着書,告別世間的喧囂,到不被打擾的寧靜當中,世上的幸福莫過於此。詩經,散文,小説,童話都是我的最愛,在於它們相追逐的過程中,順着文字的温暖,讓我發現了一個個巨大且華麗的夢。

最初接觸文字是一個個小故事。就像時光廊裏的一幅幅畫,不經意間便發現了它的美,令人銘記。

再來便是詩歌,總愛一個人默寫着詩歌,那些或長或短的句子,或喜或悲的心情,那些古人在詩歌中留下的美,都一一被我刻畫於紙裏。一看一讀,便是令人心醉。

若是把詩歌比作彼岸花,美但難以琢磨。那麼散文便是縷縷清風,無處不在。

每每閲讀着那些名家的文字,細膩而嫻熟的筆觸打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角落,讓心在那唯美的文字裏暖軟,悸動。

我也曾想過,什麼時候,自己也可以寫出如此温暖而又充滿幸福感的文字呢?於是便踏上了“寫”這條路。然而自己的文筆過於簡單。甚至是平淡無奇;自己的文字是那麼的蒼白,同那些名家比起來,簡直是一顆細微的塵埃,風一吹便再無印象。

我也曾想過放棄,是啊,文字像遠方的星星,閃耀着誘人的光,卻不是我能觸碰,再加上學習的繁重,文字,便被我刻意遺忘在心中小小的角落。

現在,我再次嘗試去觸碰文字,一度以為自己早已找不回那些温暖的文字,卻不曾想到它原來一直在我心中。指尖再次翻開散發淡淡墨香的紙面,那青澀稚嫩的文字吐露着單純澄澈的芬芳,讓我怎麼能不再次被它的'美所感動呢?

拿起筆,將我所想,所感,所悟都一一通過文字表達出來。雖不是名家之作,卻帶着我的所有感觸,便也是美不勝收吧?

我的文字夢,在白紙中甦醒,在對它的渴望中抽枝拔節;我相信,它終會帶着我的期望,如花綻放。

文字的作文12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題記

中國漢字歷經千年演變,萬古長青,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由此觀之,我們應當敬畏文字。敬畏文字,便是傳承傳統文化。

在日本,每年都會有最美漢字的評選活動,今年當選的便是“夢”字。而在漢字的發源地——中國,卻從未有過類似活動,當今國人對文字的態度便可見一斑。古有賈島“推敲”之美談,今卻有故宮“捍撼”不分之笑話。故宮,作為我國最高級別的文物機構,卻會犯如此低級語言運用錯誤,着實令人深思。

一位俄羅斯作家曾深情地説過:“那飽含自由,激情,生命力的俄羅斯文字,我是多麼的深愛你!”這位作家與之前的日本民眾一起體現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更體現了對傳統文化與熱愛祖國的一腔熱血,愛國情。

行走於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衣衣不捨”,“默默無蚊”,“蘭球”,在許多同學的隨筆中也不乏錯別字的蹤跡。在青年作家韓寒的作品也有錯字。為什麼一個傳統文化之邦,四大文明古國的國民會“依衣”不分,“撼捍”不明,“蚊聞”不清,“蘭籃”不楚!

那是因為人們在金錢狂潮中紛紛將視野縮小到物質財富這一個小點上了,一切為利益服務,從而無人再關注自己的精神財富了。當人們享受一些不當得來的物質財富,如從“依衣”,“蘭籃”,“蚊聞”得來的,人們自己手中的傳統文化厚土便一層一層的流失,從另一方面看,這些錯誤的根源亦始於社會浮躁之風氣。人們心中的功名利祿是抽象的,倒頭來亦是虛幻的。人們將物質財富抽象為金錢,又將錢轉化為銀行存摺單上的“0”,可有些人卻不知道作為我們精神財富寄託的那些傳統文化才是一個人財富單上的“1”!

作為當今青少年的我們應拿出“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的氣魄,發現並制止不敬畏文字丟失傳統文化的行為。學會規範用語,學會敬畏文字,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敬畏文字,傳承傳統文化,發揚人類文明,我當先。

文字的作文13

好喜歡文字,尤其是那種作者用心寫出來的文字,不摻雜半點矯情,完全是本性的流露。

曾經,我只是文字對岸的一個信徒,像對待上帝一樣對待那些珍寶,從來不敢對它有半點褻瀆,害怕由於自己的不慎會玷污了那一片神聖。

可是,對岸迷人的風景一次次沖刷着我的心田,渴望填滿了意念。我屏息凝神,奮身越過不自信這道坎,提起筆,勾勒內心的世界。

聽人説,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本來以為跨過不自信的坎,一切就會如所料想的那樣,但現實告訴我,我錯了,而且大錯特錯。沒有人可以建造傳説中的“空中花園”,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從零開始。而這旅途中,一味模仿是最難跨過的坎,只有發現自己,文字才會被人奴役。否則,你只能是文字的奴隸。

君不聞“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要想成為文字的主人,不模仿是不行的,但要分清模仿和一味模仿的區別,卻要靠親身體驗。

王安石的“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不正是模仿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嗎?我讀過李白的天真浪漫,“腳着謝公屐,身登青雲梯”;讀過杜甫的憂國憂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讀過李清照的悽苦愁思,“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正可借前人之力,登上升級之梯。

“必須跨過一味模仿這道坎”,雖然我心底一直迴旋着這句忠告,看看自己親手打造的渡船,卻顯得那樣不倫不類:船帆是李商隱的愛恨情愁,“春蠶到死絲方盡”;船舷是陸游的感時傷懷,“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整條渡船難以合成一個整體。我,又沒能跨過一味模仿這道坎嗎?

無意讀到一首詩“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是嗎?我是這樣嗎?心底浮起的答案是肯定。

我明白了,要想跨過一味模仿這道坎,就要用自己的感受作鉚釘,扣起心中絲絲情懷,串成線,連成板……

收集自己的眼淚,化作堅毅之帆;淌下自己的汗珠,化作勇敢之舵;採擷自己的思緒,化作機智之燈;拾起內心灑落的感激,化作前行的動力……

縱然江上風雲變幻,守着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會孤獨;望着高高揚起的風帆,不會寂寞。一個浪頭襲來,小船側身而過。我明白,我已跨過作文一味模仿這道坎,用心寫作,從而走出了長久的困境。

文字的作文14

你聽過文字的聲音嗎?當筆尖落在紙面上時,它就會出現。極其細微,如人的呼吸聲般難以捕捉,但卻極其多變且美妙。側耳傾聽,或許你也可以聽到文字的聲音。

我喜歡聽文字的聲音,因為那聲音可以讓人讀懂一個人的個性。都説見字如見人,聽聲音也是一樣。筆尖與紙面接觸的聲音輕快歡悦,就像在文字上舞蹈的精靈,一定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聲音流暢輕柔,宛如一層柔曼輕紗,該是個温柔的人;落筆蒼勁有力,節奏不緩不急,給人感覺彷彿海浪的聲響,定是一個成熟穩健讓人安心的人……文字的聲音不會騙人,它總是能真實地反映出人的內心。有時候眼前所見反而不一定是真,説不定憑聲音能聽出,這其實是個外表冷漠內心卻無比熱情的人呢? 我喜歡聽文字的聲音,因為那聲音讓人發現自己成長的變化。小時候練字,那時候還是用鉛筆,在紙上發出沙沙聲。那時我的字體歪歪斜斜,聲音也隨之起伏,但每一筆每一畫都傾注了心血,寫得很慢、很用心,聲音中也能聽出那兒時的稚嫩,以及天真的固執。上國小後,寫字變成了每個人的必修課。剛剛開始學習的我心中是無比歡喜的,每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一條公式、一個英語單詞,都覺得無比滿足。聲音越來越快,彷彿是對所學知識仍不滿足,想要知道更多……到了國中,聲音中又多了些什麼——是鬥志,是希望,是我們的夢想。寫字彷彿已不僅是寫字,更像是戰鬥。每一場考試,文字就是我們的武器,聲音十分急促,我們爭分奪秒。我們用文字披荊斬棘,走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文字的聲音在一個人的身上不停地變化,是時間的痕跡,更是成長的痕跡。 我喜歡聽文字的聲音,因為那聲音洋溢着情感的味道。人們用文字記錄所見所感,殊不知,那聲音中也有情感的味道。其實生活中任何微小的聲音都是如此:腳步聲、呼吸聲、起立的聲音……只要能聽到,它們都是極其豐富多彩的。

文字的聲音貫穿了我們的一生,卻永遠只能沉澱在記憶底部,因為人們不會去在意它。但這些微小的聲音卻能反映很多。所以,在如今繁忙的生活中,不妨稍稍放慢腳步,細細聆聽。側耳傾聽,你也一定能聽到文字的聲音。

文字的作文15

我的奶奶可能幹了,她不僅是家裏的“財政部長”、“後勤部長”,最近還擔任了我家裏的“通信部長”。所謂“通信部長”就是每天把來電話的人的姓名記錄下來,等家裏人下班回來再向他們彙報。咦!你説我奶奶不識字,更不會寫字,怎麼能記錄這麼些人名呢?我告訴你吧,事情是這樣的——

這天放學回家,我一進門便看見奶奶坐在電話機旁正認真地在紙上寫着什麼。晚上吃飯的時候,奶奶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對爺爺説:“對了,今天有個人打電話找你,他姓...姓...姓什麼來着?等會兒,我去查一下。”説完,奶奶轉身進了裏屋,不一會兒拿來一個小本子,她看了看説:“噢,對了,叫餘有波。”咦!奶奶不是不識字嗎?我疑惑地拿過奶奶的本子,想看看她是什麼時候學會寫字的。我翻開本子,只見紙上畫着一幅圖畫:一條魚直立着身子,用兩側的胸鰭抱着一團像水波一樣的東西。“這是什麼呀?”我左看右看怎麼也弄不明白。奶奶接過本子,指着上面的畫説:“小傻瓜,這還看不明白?這魚抱住波浪,不就是‘魚’‘有’‘波’嗎?”“啊?噢!‘餘有波’就是一條大魚抱着一大團波浪啊!”我失聲笑了起來。“奶奶你真絕,這真是你自創的‘象形文字’啊!”我邊笑邊翻看奶奶的本子。

奶奶一邊給我解釋着:“這兒畫了一個羊頭,下巴上還留着一綹小鬍子,這就是‘老楊’,如果沒留鬍子,那就是‘小楊’......”奶奶邊比劃邊解釋,我捧腹大笑,奶奶真聰明啊,她這“象形文字”真是絕了!

我笑的流出了眼淚,奶奶卻只是微笑着撫摸着我的頭。奶奶從小沒上過學,還不認識字,還能夠儘量彌補這個遺憾,而我現在有了優越的學習條件又學的如何呢?有許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也無數次問過我自己,但從沒有像這次一樣的震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