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彙編9篇

來源:文書谷 2.8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作文彙編9篇

端午作文 篇1

隨着中國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今天的端午節,正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內涵走向世界,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軟實力,端午舉辦龍舟比賽不僅吸引了來自祖國各地的人們,同時也架起了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樑,成為知名和富有影響力的項目。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裏,還別説只有端午最具文藝範。端午二字原為端五,端為初,端五為初五。先秦時人們認為農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於是,各家各户準備艾葉和其他草藥去除毒氣。現如今,很多地方,端午節前後,家裏薰蒼朮、白芷,大門上插菖蒲、艾葉,小孩子佩戴各式各樣,玲琅滿目的香囊,大人們喝雄黃酒以驅邪避疲,應是先秦民俗的綿延保留,同時也反映出古人敬畏自然,祈福求安的樸素心裏。

端午節還未到,母親就忙碌起來,開始準備包粽子的食材。週末回家,看見母親帶着老花鏡仔細挑選紅豆、紅棗和江米,囑咐姐姐上街看看有沒有粽葉可買,儼然一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架勢。我笑她,媽,端午節還早那,幹嘛那麼着急包粽子,再説,超市裏什麼樣的粽子沒有,還勞您這麼辛苦?母親不以為然的説,超市裏雖然品種很多,怎麼吃起來總是沒有自己包的好呢,好像缺點什麼?就是,姥姥説得對,一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要的是那種文藝範,感覺實在是好啊。外甥應和母親的話,逗得一家人開懷大笑。

每年端午節,鄰居們在為自己家插上艾葉的同時,也不忘給我家的門上插上一株,當我品嚐着鄰居送來的粽子時,香甜可口的滋味溢於言表,那份濃濃的鄰里之情瀰漫在整個小區,讓我倍感温暖。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包粽子時,我總是纏着母親講關於端午的各種民間習俗。長大後,我從書本上了解到,端午一詞。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所著《風士記》;仲夏端午,蒸鶩黍,黍即粽子,可見西晉時端午節已有吃粽子的習俗。今天為什麼包粽子,流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屈原聽聞楚國國都被秦人所破,頓生悲涼,於五月五日投了汨羅江,與國同殤。楚國百姓聞之悲慟不已,紛紛到汨羅江邊祭拜憑弔,擔心詩人的身體不能保全,將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水下的魚飽腹後不食詩人之肉。因為有了屈原這一元素,端午節經過幾千年的演繹豐富,逐漸由人們避之不及的惡日,演變成懷念先賢與詩人,內容古樸新鮮,形式熱鬧多樣,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

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浴百草,在傳承這些中華民俗的同時,端午節早已超越了紀念屈原這一單純目的,正以嶄新的姿態和內涵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所特有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世界觀。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必將引領中國人在實現偉大民族復興夢的道路上走的更遠,更遠。

端午作文 篇2

在中華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這是我國曆史上罕見的紀念中國歷史文化名人的傳統節日。每當端午節,拿着綠油油的艾蒿、吃着香噴噴的粽子,我就會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從小就尊敬屈原。聽媽媽講過:戰國末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人民被奴役,心如刀絞,悲憤已極。五月初五,屈原寫下絕筆詩《懷沙》,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愛國主義的悲壯詩篇。傳説屈原逝世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民們划着小船在江上航行,尋找着屈原的遺體;村民們把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鼈蝦蟹吃飽,不去傷害屈原;老醫師把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以藥暈倒蛟龍水獸,無法傷害屈原。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從小就喜歡吃粽子。記得去年端午節,媽媽準備好粽葉、江米、大棗……開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奮勇給媽媽幫忙。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先把一片粽葉攤開,圍成一個漏斗似的`三角形,拿一個大棗放在底部,再抓一把江米放進去,然後把一端的粽葉折過來蓋上,最後繫上線繩。可是,我剛學包粽子,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第一次,線繩沒繫緊,散了;第二次,葉子沒包住,漏了;第三次,終於包好了!我把包好的粽子一個一個輕輕地放進鍋裏,別提多開心了。“咕嘟咕嘟”,開鍋了,滿鍋的熱氣,滿屋的粽香,我滿心的歡喜。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歷史悠久,是我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節日。又是一年端午時,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走近屈原……

端午作文 篇3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全國各地的習俗大都相同,但也存在些許不同之處。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可是十分的熱鬧,在粽香的縈繞下,平淡的生活竟也咂摸出些許滋味。端午的家鄉,如詩如畫,憑增了幾分古典的氣息。

每年端午,父母總會帶我去外婆家,至於原因,大概是家鄉的習俗。到達外婆家後,外婆總會將早已準備好的粽子端出來擺在我們面前。兒時的我不太懂事,總喜歡一馬當先搶過粽子,自顧自地品嚐那由一根細長的紅線捆着的粽葉裏的美味。後來,父母總會再三提醒我,要讓外婆先品嚐。

其一,這是外婆的勞動成果;其二,外婆是長輩。知道這其中的`“奧祕”,我也收斂了些許,以後總是將粽子先放在外婆手中,讓她先嚐。母親説,這叫“孝親敬長”。粽葉外包的紅線一定要用剪刀一刀就剪斷,不能剪太多次,外婆説,這樣今後的日子才能一帆風順。

外婆家的後面,有一條細水長流的小河,至今我都未看到盡頭。每至端午,對這條小河我總是“情有獨鍾”。將一片新鮮的粽葉放在清澈的河面,用手撫起些許水痕,看着這承載着我美好祝願的粽葉隨波逐流,我心中也會蕩起些許漣漪,甚至幻想這粽葉是否會流向汨羅江,與當初心懷遠大抱負的屈原會面呢?

當我走到外婆家的菜園時,看到母親正在幫外婆擇菜,兩人相談正歡。等到中午吃完飯後,母親走到正在洗碗的我身旁,告訴我,老人家都喜歡身旁有兒女相伴,我們與外婆難得見幾次面,端午節一定要讓她開開心心的!我連忙點了點頭,彷彿懂得了久經歷史沉澱的傳統美德——孝親敬長。

領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品味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傳承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我們正在踐行中!

端午作文 篇4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時間過的真快,今年的端午節又到了,整個城市的人都十分開心,整個城市都十分喜慶。

因為端午節是國家新法定節假日,所以,在這一天,學生,大人都休息。在端午節人們十分開心,十分快樂。

在端午節,人們都吃粽子,我聽姥爺説,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十分愛國的詩人,叫屈原。當初因遭小人陷害,國破家亡。他悲憤不已,抱起一塊大石頭,憤怒的投進汨羅江裏。人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就包了許多美味的'粽子,扔進江裏希望這樣魚蝦就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五月初五,人們把那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端午節到了,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在自己家的門窗上掛上五顏六色的葫蘆,十分喜慶。那葫蘆不僅好看,而且還消災解毒呢。除了在門窗上掛葫蘆,每人還要吃一個雞蛋,寓意着把一年的黴運都滾掉,讓人們平平安安的生活。

怎麼樣?你們喜歡端午節嗎?我們扎賚特旗隨時歡迎你們來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我們的家鄉雖然小,但絕對的喜慶,你們一定會很開心的。

端午作文 篇5

在我的記憶中,對於端午節的印象只有那些老人們怎麼也吃不完的粽子和艾草的腥味。

我們這個地方有端午節用艾草洗澡的習俗.每當看見那被水煮透、葉面上泛着一層微薄的白沫的艾草,我的心裏總是一陣麻意,更不用説那刺鼻的氣味。我每次用端午水洗完澡後都要揹着父母用自來水再衝洗全身一遍。

粽子的製作早已偏離了傳統的軌道,看着一顆顆飽滿的紅棗或是碩大的豬肉夾雜在晶瑩剔透的糯米之間,早已把它當成一種純粹的零食來看待。

記憶中的端午節,也就這兩樣東西了。

其實端午也無非這兩樣東西。

剩下的?只是終得假期的歡樂和不異於平常任何假期的瘋玩。

生日

我比有些人幸運的一點是出生在農曆的五月初四,我永遠都有充足的時間與朋友們慶祝生日。

當然,這主要得感謝大韓民國端午祭申遺成功,刺激了Chinese政府將端午節定為法定假期。

我的生日一直都是男人的宴會,因為我每次請的女生都會有不同數目的人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缺席,這次又是如此,缺席的兩位女生都説得回鄉下過端午。於是,這次生日party只有兩個女生到場,更有趣的是其中一個“假小子”從不被我們當女生看待,導致另一個成為我們集體捉弄的對象,就如餐後的抹蛋糕慣例,她成了最大“贏家”,這直接導致了她用了足足4分鐘呆在洗刷間洗去滿頭滿臉的'奶油。

我是不愛喝酒的,父母也不允許,但我就是喜歡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裏去做一些犯禁的事。於是,我們在吃完生日蛋糕後集體跑到其中一朋友家裏喝啤酒。

當我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時,才發現牆上的鐘已經向我宣告黎明的到來。回頭想想,嗯,15歲了,可喜可賀!

疲憊

這幾天基本上都重複着打籃球、看電視、上網、寫作業、發短信,以及6個半小時的睡眠,諸如此類的生活。

總會有種這樣的感覺:即使用足夠安逸的姿勢躺在沙發上,也會覺得全身的骨頭像要散架;一旦呆在某處閉上眼睛,就會感覺被倦意淹沒。坐着累了,想站起來走走,又感覺全身的血液迅速上湧凝聚成一點,傳來一陣陣眩暈。

每個假期總是這樣,不把全身的負荷裝載到極限,總是會不知疲倦。

午睡對我來説意義不大,但在第三天下午我卻突然有了這個想法,雖然我中午從來沒睡着過。

打算是兩點準時起牀,但我差點就睡了一下午。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我躺在牀上已有一個鐘頭,始終無法入眠,突然頭腦中的思緒陷入空白,感覺身體內有某種物質在到處遊走,不斷翻滾;意識漸漸失去,雙手開始發麻;手機的鬧鈴突然想起,但聲音卻越來越輕,我試圖爬起,可怎麼也無法控制自己。油黃的牀單像是一個巨大的吸盤,將我牢牢地吸附在牀上不能動彈。有那麼一瞬間我甚至有種靈魂被捲入黑暗之中的怪異感。然後,我突然睜開了雙眼,滿頭大汗。

全身的意識漸漸恢復,我開始不斷地安慰自己:只是太勞累了。

是啊,我差點就得昏睡一個下午。

手機

那台被父母淘汰下來的Nokia2610成為了我這幾天接觸最多的東西。

晚上,通常是我閒得只能以無聊來形容的時間,看着電視裏一個個跳來跳去的人物,我決定乾點別的。

是的,我保證我從前發過的短信加在一起都沒有30條,而今晚卻發了52條,在心疼5.2元話費和過去的兩個半小時光陰之時,突然覺得自己真的很孤單。

但至少,作為平時不願出門的“宅男”,我暫且找到了一點與外界溝通的辦法,而且是除網絡之外的另一種方法,並樂此不疲。

假期

假期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可以短時間中脱離在學校所要面對的煩擾,在毫無壓力的環境中,暫得偷生。

儘管一切都是在磨損自己。

三天很快就過去了。

已然6月,又過了一個端午,又過了半年。

這種平凡的假期是無法用絢麗的詞藻來渲染的,僅以這篇淡若涼水的文章,記錄下又一次假期的浮塵,送走已經過去的半年,祭奠在端午假期中耗掉的青春年華。

端午作文 篇6

端午節的那天給家裏打電話,母親説,家裏煮了一鍋的雞蛋,包了很多我愛吃的肉粽,父親還在門前插起了艾草。

我在電話這邊一時哽咽,母親的話讓我想起了以前在家的時候,每到端午節,母親忙着煮雞蛋,包粽子,我和妹妹就和村裏的很多孩子去溝邊拔艾草,每次拔得不多,卻很晚才回。我們這些孩子就在那邊打鬧,嘻嘻哈哈偶爾還會紅臉甚至哭鼻子。

端午的那幾天,我也在這邊的大街上看見過艾草,放在手裏的一小把,靠近時隱約聞到一小股清幽的香氣。那種香是獨一無二的,是別的東西複製不來的,尤其是在都市裏,那種田園的鄉間的東西更是稀罕的有味道的。

想着父親欠起身輕輕的將艾草插在門旁的.石縫裏,想起母親坐在放滿葦葉的大盆前認真的包着粽子,想起現在依舊有孩子相約着去溝邊拔艾草,我忽然略有些傷感。

母親還在電話裏絮叨。我想母親可能老了,一直在回憶,説起以前的事一時半會兒停不下來。我便垂下頭慢慢的聽,母親又説起她的端午節,那時外婆還在,母親的姊妹兄弟又多,總是鬧哄哄的聚在廚房裏,又饞又急的盯着鍋裏的粽子,外婆每次都得拿掃把攆着出去。

我在這邊聽着母親説起這段時咯咯地笑,我也便跟着笑。我忽然發現母親跟小孩似的,説起外婆,滿滿的依賴。

説話間抬頭看見幾個學生摸樣的女孩吃着粽子相互間有説有笑的走過來,我聞到一種糯米和蜜棗的香甜。

今年的端午節本來打算去蓮花湖那邊包粽子的,劃劃船賞賞景,然後一大羣人一起學着包粽子,可是因為下了雨,便沒有去成,只得在外面的小攤上買了幾個粽子吃了。

我問母親今年的艾草還是在那個溝邊拔得嗎母親説還是那兒,是我四叔家的小孩拔了送過來的。我想起那個孩子,七八歲的樣子,正是調皮的年紀,又愛動,母親笑着説那孩子跟我小時候似得多動症,坐一會屁股就像被針扎似得。

母親説這話時,我就開始傻樂,忽然覺得很開心,一想到現在還和以前一樣,依舊是多動,就好像還沒有長大一樣,被母親當成孩子,語氣裏是責怪也是疼愛。可是一晃我都二十了,家裏的那些小時候玩的夥伴現在也大多成家了。過年回家的時候母親還説起,誰誰誰結婚了,誰誰誰都有小孩了,談起來時,略覺得不可思議。

正想着,忽聽母親在電話那邊説,已經聞到粽子的香味了,可能是粽子要煮熟了,母親不放心要過去看看。

掛上電話,我彷彿也聞到那種家鄉的廚房裏飄出的清香。粽葉的清,糯米的甜,那些淡淡的飄在記憶裏的香,讓我滿心喜悦,滿心的虔誠。

我邁着輕輕的大步,心裏不禁默唸, 端午節快樂。

端午作文 篇7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又是一年的端午。每每端午來臨,腦海裏總泛起這些即充滿童趣又膾炙人口的兒歌。伴隨端午的棕香,那瀰漫了記憶的河牀又勾起了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端午在兒時的記憶中,可不僅僅是家家掛艾草,插菖蒲,蒸粽子,煮雞蛋。更有趣的是孩子們能戴飾物,系彩絲,看龍舟。

“節氣端午自維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最初我也知道端午是與屈老夫子有關的,有兒歌為證:端午花,紅又紅,摘朵鮮花送金龍。端陽端陽,粽子粽,拿個粽子塞龍洞。龍戴鮮花吃粽子,吃飽粽子回龍洞,請你不要傷害屈原公公。由此,我還懂得了賽龍舟的由來: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的楚國。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競相划船追趕拯救,但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水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此事在全國傳開,也就演變成現在的龍舟賽。在我小時候,每年過端午,政府與民間也都會組織龍舟賽。地點就在縣城雙橋——即新豐橋與橫港橋——下端的排棧碼頭邊,時間是端午節的下午。那天,碼頭上人頭攢動,彩旗飄揚,大人呼,孩子鬧。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河邊那幾條龍舟:只見每條船都作龍的打扮,船頭裝扮有龍頭,船尾裝扮有龍尾,船身也作了龍身的打扮,但都掛有一塊號牌以示區別。每個龍頭邊都站着一位手持鼓槌的威武漢子,其面前都放着一面用來作鼓氣助威的大鼓。船身上坐着十位手持船槳而蓄勢待發的水手。每條船都披紅掛綵。但各船水手穿的衣服顏色與式樣不盡相同,以作區分。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但聽一聲鑼響,數條龍舟竟相向前爭渡。頓時,鼓聲雷鳴,吼聲震天,歡呼聲與叫喊聲連成一片......。令人惋惜的是,如今,現因河水乾涸,那番熱烈壯觀的場面已有三十多年未曾再參與和領略過了。回首往事,不能不説給心中留下一份遺憾。

還有在額頭上用雄黃寫“王”字的習俗,那就牽扯到了另一則傳説——“白蛇精”的故事了。那時候,大人們告訴我們的可不是白素貞與許仙那悽美的愛情故事,只是説白蛇精會害人,塗上雄黃就不懼怕被“白蛇精”勾魂了。在端午這天,大人們都用調好的雄黃在孩子(不論男女)的額頭上塗抹一個“王”字,説是驅除“白蛇精”及其它害蟲。剛開始,還有點害羞,但出門後看見其他夥伴都一樣,也就無所謂了。時間一長,還不忘相互比比誰的額頭上“王”字大,誰是真正的“大王”。童稚童趣倒也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至於門上懸掛菖蒲可以辟邪,門插艾草代表招百福,其意義我們是不得其究的,自認為只是好玩。後來長大了,才從書本上知道了這些民俗的真正含義。

最有意思的是端午節來臨的前幾天。媽媽與姐姐們用五彩絲線編織好各式各樣的女紅飾物,有用來裝蛋的蛋絡,有母雞帶小雞的雞羣香包,還有繡了“五毒”的肚兜兒......最好看的數那“香囊”:裏面有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和銅錢、避蟲的雄黃粉。我們拿到這些女紅飾物後就會在小夥伴們當中進行炫耀比較,當然,每每都是我得勝而回。

過節的那天,孩子們還未睡醒,大人們卻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家家炊煙四起,裹粽子、包包子、煮雞蛋、蒸鹹鴨蛋等等,而煮熟的`蛋還得染紅。小傢伙們起牀後,滿鼻子聞到的都是粽子的清香、茶葉蛋的芳香。這時,好吃的我們早早地就把小腦袋擠到了廚房門口,這邊饞得貪婪地用鼻子吸氣,那邊還假惺惺地説,好香啊,是什麼好吃的。這時,大人們總是慈愛地埋怨:好吃鬼,饞貓,還不快去洗手!“哇”,一聲歡呼。在“去洗手”三個字中,一早上的心神不定都被吹得煙消雲散。洗手盆邊響起了另一種嘰呱的打鬧聲:“包子,大的我要四個。”“茶蛋,我吃6個!”“我要五子登科的粽子(一個大的串着五個小的粽子)。”......嘿,多麼有趣的童年時光啊,那個時節家家户户都有這樣的光景呢。

每到端午節,我就開始回憶這等趣事與那美味食品。

端午作文 篇8

今年的端午,料想比之以往也不會好到哪裏去。五月初五,從農曆來説,倒是還剩有幾天過半;而從公曆來看,正是六月六號,聽着倒挺“順”的,但也正預示着這一年的確過去一半了。

池上美人睡蓮花開之時,正是紅豔豔的石榴花凋謝,或者説圓潤晶亮的石榴果之日,物華一損一盛,分明是大自然自有安排,而我們抱以喜樂何種心態,還得看個人心境如何。當然也有同修煉的佛陀、道者一樣,世間萬物枯榮都不在內心呈現,在他們看來,這些不過如月影潛移,微風過耳,一切絲毫無關於己,又何來無喜無悲可言。

每年到這個時候,總有同學好奇地問:“你是南方人,現在你們那兒應該開始賽龍舟了吧?”我卻輕輕一笑,對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看來又是南北差異的心理定勢起了作用,使得大多數北方人以為南方處處小橋流水人家,龍舟自然興盛。卻忽略了兩點:一是南方並非處處是水鄉河流,恰如北方不是各地都有風沙一樣;二是賽龍舟本是古時流傳下來的傳統風俗,今人是否拋下農活或閒情去繼承這一活動還存在問題。何況今年南方旱災嚴重,許多地方缺水,以致生活、農業都受了不小的影響,哪還有閒工夫、好地方去划龍舟。君不聞旱災之甚,以至於汪汪一片鄱陽湖都成了南方的“呼倫貝爾草原”嗎?

“身在福中不知福”這句話很有道理。在家鄉時候,我們很多人其實根本就沒把到來的節日當回事,只知道到時候會像往年那樣放爆竹、吃頓好飯菜。身處異地他鄉的遊子,每逢節日——無論是重要的如傳統中秋佳節還是簡簡單單沒多少分量的愚人節——都喜歡給親友發發祝福短信,藉以排解心中那份説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落寞甚至愁緒。

節日的名字感覺很重要,但是缺乏了親切感,正如端午節前看見翠色的用箬葉包裹的粽子卻沒有十分強烈的食慾,粽子不粽子,實在沒什麼區別。

究竟是什麼東西造就了這個矛盾呢?很顯然,是對自己故鄉的思念。異地的粽子即便再多再香,永遠比不上家鄉的味道啊。家鄉,哪怕再不如人意,永遠是生我育我的母親,也是親愛的爸媽現在所處的.地方。遠離呆了十幾年家鄉的遊子,有時會感到現在所處的地方很陌生,而內心深處則隱隱約約感受到了千里之外的家鄉的呼喚,呼喚那隻被故鄉人所知道的名字。

明天倒底是端午佳節了啊,每個節日都是一個年份裏的一次歡樂的小結,這回結的是粽子。我知道家鄉沒有龍舟,但我很清楚爸媽肯定會按家鄉的風俗打掃房屋,在門縫裏插上散發出特有香味的艾草,然後自己做上幾十個粽子,在爆竹聲中好好過一個端午。

古時的、現在的“文人騷客”到這明天怕又要賦詩吟詠了吧?但是大抵是千篇一律——永遠是悼念幾千年前投了江水的屈原。看了這些詩文,我怕屈原會被酸死。其實不是説屈原不應該懷念,只是不要太假太濫,南方旱災應經夠嚴重,還受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滔滔洪災嗎?

今晚不是一個月圓之夜,外面黑幽幽的沒有一絲風。我且獨坐在宿舍裏,哼着日本作曲家陶笛家宗次郎的《故鄉的原風景》,在悠悠迴環的曲調中,迴歸家的温暖的懷抱,並信筆寫下短短的單薄的這些文字。

端午作文 篇9

對手,有,可以在你身邊的,只是通常細心的你沒有發現她;對手也有可能離你遠遠的,那其實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罷了。對手更可能是無形的,那她便是你自己了。

我的對手也有很多,比如陽光男孩王晨笑,魅力女孩徐狀倚,才女許肖瑤和作文大王徐嘉豪等等。

我最大的對手則是她,我跟她一直競賽着,一直祕密競賽着。比如一次朗讀比賽,既然是小孩優先,大人靠邊,我用自己最好聽的最甜美的聲音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也沒想到她也不甘落後,也用自己最好聽的聲音,把課文讀給大家聽。我原先信心十足,到後來一點自信心也沒有了,簡直是大跌眼鏡。而她也沒有得意洋洋,而是用甜美的嗓音來安慰嚶嚶哭泣又毫無自信心的我。雖然,那次我敗給了她。但是我心裏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爭氣,我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辦到。

從此以後我跟他鬥爭進行到了白熱化程度。通常還是我輸的`多她贏的多,我從此一直認真學習,找個機會打敗她。沒想她好像跟我作對似的,每次都要比我厲害。

她戴着一副近視眼鏡,比較厚,每天都扎着一個漂亮的馬尾辮,脖子上經常繫着像薄紗一樣的小絲巾,系法像紅領巾一樣,衣服穿得十分樸素。她身高大約 1米60左右,穿高跟鞋,每天笑吟吟的,遇到一些好文章便會讀給大家聽。還會讓同學的一些好文章發表在文源網上。同學們,你們猜到她是誰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