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給父母為題目的作文

來源:文書谷 1.48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拿什麼給父母為題目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拿什麼給父母為題目的作文

集體跪拜究竟有無意義,關鍵在於是否能觸及中學生的良知,喚醒他們心中的親情與孝道,如果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育的本真,那不要也罷。其實,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將心比心,而該校的“跪拜行禮”有做秀之嫌,不但達不到教育之目的,反而使“復古”變得做作。雖然“孝敬文化節”的形式很好,但也要務實一些,多注重細節。“孝”不僅是跪拜,説幾句感謝的話,也能傳遞一份心意。

【孝之失】

採訪中,記者發現,有很多中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瀋陽市某國企財務人員李紅説:“我們在家只給老人和孩子過生日,根本就不給自己過,所以,孩子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不過,有必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因為我們總有老去的那天,孩子也應像我們對待老人那樣,將來能盡一份孝心。”不僅如此,很多孩子都不清楚父母愛吃什麼,父母對孩子的喜好卻瞭如指掌。八年級學生金文説:“平時,媽媽總是按我的口味準備飯菜,而她喜歡吃什麼,我就不知道了。家裏的剩菜總是她吃”相比之下,女孩比較細心,對父母的關注還比較多。九年級學生劉洋説:“我也不清楚,因為每次都是媽媽問我愛吃什麼,然後給我做。我若是不在家,她就做爸爸喜歡吃的。對了,我知道爸爸喜歡吃糖醋排骨!”也有人説,自己住校,不經常回家,根本不知道父母喜歡吃什麼。對於住校生來説,與父母分開是必然的,可也不能缺少溝通呀!採訪中,有48%的中學生沒有寫信的習慣,41%的中學生偶爾給家人打電話,只有11%的中學生經常與父母溝通,及時彙報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現在的中學生大都嬌生慣養,認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卻從未想過父母也需要關心,哪怕打個電話,説一聲“我愛你”。心理專家認為,中學生對父母難於啟齒,説出“我愛你”之類的話,主要是因為他們出於羞澀、叛逆、自卑等,也有不少中學生認為這樣太“虛偽”了,其實,父母並不圖孩子做出多大回報,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簡單的問候,一個感激的眼神就能使他們感到欣慰。九年級學生劉穎説:“去年寒假,老師讓我們回家對父母説一聲‘我愛你’,那時我們都不太好意思,也都是拖了好幾天,最終才説出來。當心中的情感被表達出來以後,我們都覺得輕鬆多了。”

【孝之説】

劉媛媛(瀋陽市第二十二中學):既然有了孝順,感恩必然不可缺少。雖然我們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只要做了父母就會感到欣慰。其實,父母對我們的要求並不高,不讓他們操心就是一種回報了。生活中,他們關心我們勝過關心自己;而我們更應該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多盡一份孝心,即使沒有物質上的回報,至少可以不讓他們操心。每個人都應該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每個人都應該如此,也必須如此!

袁浩(大連市經濟開發區第四中學):“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這是夜深人靜時一種鑽心的痛。這種由衷的情感絕不止於我個人,而是千萬兒女的同樣感受。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其強調的就是“孝敬”二字。“孝”是為人之基,也是教育之源。如今,很多孩子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而這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為了我們,父母累彎了腰,也正一天天地老去。如今,他們的鬢角長出了白髮,臉上也增多了皺紋,我們是否應該抓緊時間,用實際行動去回報他們呢?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包含着濃濃的愛,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就能把心中的情感凝聚成一股暖流,讓父母幸福地度過每一天。

孫婕(瀋陽市杏壇中學):孝心、仁心、友愛、博愛,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中的孝心最為重要。百善孝為先,只有懂得孝敬的人,才有可能關心別人,關心這個社會。然而,有些人忽略了這一點,把孝心看成了一種負擔。放假了不願回家,父母生病時不聞不問,甚至花父母的錢覺得理所當然。其實,我們不僅要懂得盡孝,還要明白孝心不能等待。如果總是想以後再盡孝,總覺得時間還來得及,那麼等父母吃不好走不動的時候,一切都晚了。“孝”就在我們身邊,就藴含在點滴的小事之中,不要等待,趕緊行動起來吧。

侯禹銘(大連楓葉國際學校):小時候,我對“孝”的概念還很懵懂,以為只要聽話就夠了,後來才知道這不僅是聽話也要感恩。古代有“二十四孝圖”,講的是二十四位孝子感恩父母的故事。古人尚能如此,我們應該做到!好多事,都是父母為我們做的,而我們為父母做了什麼呢?時光易逝,我們一天天地長大,從父母的懷裏掙脱出來,離開家去了別的城市,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離多聚少。此時,父母已經年邁,雖然能接到我們打去的電話或寄去的錢,可他們真正想要的並不是這些。他們盼着能多看我們幾眼,能多和我們聊幾句。而我們以各種理由,總是“拒父母於千里之外”!其實,孝心是不可以等待的。

邱爽(瀋陽市第十五中學):小時候,奶奶的家離我家還很遠,坐車要一個多小時,而我又暈車,每次去都頭昏腦脹,恨不得把胃裏的東西全吐出來。很多次,我死皮賴臉地哀求父母,可不可以不去,可每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答案。當時,我的心裏還有一點埋怨。“因為這就是孝順,是我們身為兒女最應該做的,應該常去看望老人,給他們帶去歡樂。”媽媽對我這樣説,那時的我又怎會明白呢?後來,我一點點地長大了,也對“孝”有了深刻的理解。父母對奶奶很孝順,我也要孝敬父母,不任性,這才是真正的成長吧。

【孝之感】

20xx年9月1日,何慶良的《孝心不能等待》出版發行,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反響。這是一個兒子為懷念母親所寫下的書,記錄了作者得知母親生病到去世以及安排後事的幾個月所發生的事,是一次充滿了懺悔與感恩的心靈滌盪。很多中學生也看過這本書,並談及了自己的感受。李思彤(九年級學生):這是一本用真情和淚水寫出的日記。作為兒女,誰都不能忘記那段生離死別的日子,誰都想把母親的養育之恩記在心上,然而想做的人太多,踐行的人又屈指可數。“孝心不能等待”已是一種追悔,放棄對追悔的補償,情何以堪?用一種追悼的心情去反思,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想法,很多人也有同感。“多少年來,他夢想給父親買一套房子,裝修好再接父親與他在同一個城市,但是剛好在這一天,父親駕鶴西去,孝敬的大門永遠關閉了。”生命是有限的,孝心不能等待!

賀榮(九年級學生):看過這本書,淚水不知不覺地濕潤了雙眼。是啊,“子欲養而親不待”,作者在面臨生死離別之時,心裏承受着怎樣的痛苦啊!在牀頭,他總能想到母親的一切。無論分隔多少年,無論相隔多少裏,母子的心永遠連在一起。從那些憂傷的句子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自責,他認為母親的離去都是自己不夠孝順。這説明作者深刻地領悟了“孝”的內涵,並在心底加以懺悔,並告訴人們應在父母有生之年,多盡一份孝心。

趙千惠(八年級學生):讀完這本書,我的淚水流了出來,心如刀割一般,其中的每一段、每一句、每個詞,都寫滿了愛意,並直抵心底。母親在病牀前,兒子非常心痛,可又無法改變這一切。淚水,血汗,都無法比喻母愛,因為母愛是最偉大的愛,也是無私的愛。作為兒女,我們有義務贍養父母,有義務給他們愛。有人認為,孝敬父母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等經濟條件好了再盡孝,殊不知孝心不能等,若是父母離開了,那就追悔莫及了。

姜磊(九年級學生):從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兒子的一顆孝心,而“孝”是做人的根基,也是每個人應該恪守的道德底線。另外,作者還引用了毛澤東給母親寫的一首詩。“有生一日,皆報恩時,有生一日,皆伴親時。今也言長,時則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淺”。這首詩是對全書內容的一個提升,也傳遞着感恩的力量。父母大如天,盡孝顯真情!

【孝之思】

“孝敬文化節”雖然已經結束,但它留給我們的思考也是深刻的。這件事折射出了孝文化的迷失。一提起“孝”,人們就會想到“光宗耀祖”。這大概源於孔子在《孝經》中的言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珍惜身體和生命,是孝的開始;修身遵從道義,名揚後世,使父母榮耀,是孝的終極。所以説,“立身行道”在前,“揚名後世”在後,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孝”是通過“立身行道”才能達到的。那麼,“孝”體現在哪兒?是不是給父母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就是盡孝了呢?當然不是。“孝”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它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感恩。

那麼,“孝之失”為何在中學生羣體中出現呢?一是應試教育存在弊端。目前,學校偏重智力教育,卻忽視了對情感、意志、態度、興趣等方面的培養。這種只顧知識傳授不重視個性的教育,會削弱中學生的人文意識,使其自理能力差、思想固執、不懂得關心他人等。二是中學生人格不夠健全。用“情”建立起來的關係,必定是感性的,而對中學生的教育過於感性化,也不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人是社會中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需要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父母給予我們那麼多,我們沒理由不回報。所以,我們不能忘記父母的良苦用心,更要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傳統教育有待加強。“孝”是傳統教育的一部分,而今正被社會的快節奏所沖淡。人們都忙忙碌碌的,缺少對父母的關注,更談不上盡一份孝心。殊不知,“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是無法重現的幸福,也是生命的一條鏈子,一旦斷裂,將無法連接。

【後記】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素養。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作為兒女,贍養父母是應該的,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個有修養的人,會給父母帶來長久的幸福與安寧,而一個不孝之人,即使名利雙收,也會被人唾棄。孝心無價,這是用金錢買不來的。它比時間更寶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