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

來源:文書谷 3.1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1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我的家鄉在德清縣九原村。那裏有美麗的山和清澈的水,迷人的風景,花鳥,樹木和樹蔭,甚至新年的習俗也有它自己的味道。

一年的30號,我早上一起牀洗漱,就必須很忙。首先要做的是在柴房裏崇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神。一年來,他每天都告訴上帝這個家庭的喜怒哀樂。所以人們買麥芽糖,在上面放一些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禮拜三次,讓他只給好消息,不要悲傷。這樣,上帝認為我們過着美好的生活,並能使莊稼天氣變好。

崇拜完灶神後,午飯大約在9點鐘開始。午餐幾乎是除夕餐的“預演”,因為現在只有一些人不能來。

食物也有規則!必須有兩盤綠色蔬菜,這意味着莊稼可以在夏天長得非常綠,以確保秋天有好收成。然後有一大碗煮雞蛋,只能被孕婦或生雞蛋吃。此外,只有孩子能吃東西。然後是一盤雄雞,這意味着當人們滿嘴都是動物時,他們不會傷害自己的聲音。另外一盤紅鯉魚,肯定有兩盤,意思是魚頭正在蓬勃發展,每年都比(魚)多。

午飯後,平時,應該是一天一次的下午休閒時間,但今天不是,我們將在大約2點鐘開始工作,準備除夕晚餐。一個切蔬菜,另一個切排骨,另一個生火,另一個加柴火。凌晨4: 30左右,天氣更加熱鬧了。舊房子和新房子的`柴火房裏堆滿了柴火。除夕晚餐必須在7點前開始。看守柴房的時候一定有三個人在吃飯,因為灶神嘴裏的麥芽糖快沒了。如果它消失了,他會向上帝報告他的憂慮。然而,在他的家人面前,他不會這樣做。在7: 30,上帝會回去休息,直到7: 30,一切都好。

八點半,當人們餓了,他們就不能再吃除夕晚餐了。他們只能吃糖果和蛋糕,因為接下來的三天將是村莊的休息日。如果他們把它們都吃了,他們就做不到。

“鞭炮交響樂”於12點開始。全村都燃放超長鞭炮,但有節奏。它剛剛在這裏完成,在那裏燃燒。它比除夕餐和製作過程更生動!!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2

大年初六是個好日子,六六大順啊!這天也是堂哥結婚的大喜的日子。婚禮是在我們邳州老家舉行的。那裏的結婚風俗和南京大不一樣。在舉行婚禮的前兩天,就開始鬧喜了,鬧新郎新娘自是不必説,就連新郎新娘的叔叔、姑姑也是大家鬧喜的對象,我爸爸是堂哥的叔叔,而且還在南京工作,在農村人的眼裏是“有錢人”,所以更是大家鬧喜的對象,幾個給爸爸叫叔叔的胖小夥突然過來“擒獲”了爸爸,爸爸的.兩隻胳膊被兩個人抱住,後面還有人推着走,旁邊還有幾個跟着走,大家的目的就一個:去超市買煙買酒。到了超市,不想買或買便宜貨都是不允許的,否則大家不會給你走,爸爸沒辦法,買了兩條蘇煙,旁邊的小孩還喊着要買糖,爸爸也答應了,我的乖乖,平時無比節儉的爸爸一下子花了一千多!鬧喜鬧喜,不鬧的話還不喜呢!大家都這麼説。

婚禮的前一天晚上,在堂哥家門口搭了一個戲台,有小丑表演雜技,有人表演魔術,還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姐姐們唱着好聽動感的歌曲,台下的孩子們興高采烈,在台下蹦蹦跳跳,整個晚上玩得開心極了。

初六這天,隨着新娘被十部轎車接來,熱鬧進入了高潮,從新娘子下車到婚禮舞台的幾十米像走了幾公里,鬧喜的人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新郎要是不掏紅包不拿喜糖,很多關卡是沒法過的。當主持人讓新郎新娘接物時,害羞的新郎對主持人説:這個就免了吧!,誰知他剛説完,幾個小夥子不幹了,他們衝上台大喊,不進行這一步可進不了洞房啊!話説到這個地步,哥哥和新娘子只得順從,在大家的鼓勵和叫喊中,表演了兒童不宜的節目。舞台周圍擠得裏三層外三層,笑容快樂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到了中午開飯時間,是正席,魚、蝦、雞肉……,樣樣不少!連我最愛吃的豬蹄也有,真是豐盛啊!邳州老家的婚禮真熱鬧啊!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3

正所謂“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節日習俗。

剛剛,我們在寒假裏過了春節,春節有很多習俗。

在常州每當過年時,我們都要穿新衣,新鞋,辭舊迎新;“貼春聯”它工整、對偶、簡潔,它抒發了美好的願望,它是春節重要的特點。

春節時,我們屋門上、牆壁上、窗户上,貼上紅色的.福字。“福字”指新的一年新氣象,新福氣,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新的一年的祝福。春節時,“福字”要倒着貼,因為大人們都説“幸福到了,福氣到了”。

在大年夜,小孩子們特別喜歡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鞭炮是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大家帶來歡樂和吉祥。因為一個傳説,所以每到大年夜,每家每户都得放鞭炮: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做“年”,他頭長尖角,非常兇猛,他住在海底,每到除夕時,它就出來吞噬牲畜,傷人害命,為此,每到除夕,人們都慌忙躲到山裏,避難。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着收拾東西準別逃往深山。正在這時,村裏出現了一位滿頭白髮的老爺爺,他對一户老婆婆説:“只要讓他在這住一夜,他就將“年”趕走。”眾人不信,都勸他躲到深山裏去,可老爺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不了他便跑向了深山。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人們從深山回到村子裏是,發下家裏安然無恙,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4

在我的老家仙遊,有一個特有的習俗——做壽。

無論男女,只要是年齡過了五十,每逢整十歲就要做壽。在正月九年級到正月初六,要辦酒席,請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過來,為的是為壽星送上祝福。

人到齊後,隨着一聲開席的鞭炮聲,做壽也就開始了。壽星家裏圍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歡聲笑語。

主人家開始上菜,大家就邊吃邊聊。

大概上了三四盤菜後,壽星就過來和每一桌的人乾杯。有酒的喝酒,沒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無論男女老少,都要乾杯,再給壽星説上幾句祝福的話。壽星聽了當然開心,連忙叫我們多吃點,然後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乾杯了。

做壽時,主人家必須上兩道菜:莆田滷麪和海蠣湯。莆田滷麪其實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變得極其的美味。海蠣湯也非常不錯,沒有放什麼味精卻也能讓人一碗接一碗的`喝。這兩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徵一樣。但其實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們當作家人,而並非簡單的

客人。所以是再簡單的菜餚,也能吃出濃濃的鄉情、鄉味。

做壽結束時,又是一陣散席的炮竹聲。客人要和壽星説聲“祝您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啊……”然後感謝款待,寒暄幾句也就走了。於是那幾天鞭炮聲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熱鬧!

客人不是為了蹭吃而來的。其實整個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壽就像是為家人過生日一樣。主人也是不收錢的。就是這樣一個短暫而美好的儀式,有時辦的比婚禮還盛大。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做壽。其實和過年也有點像——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開始,轉眼又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消逝了……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5

外婆家在宜興,那裏過年家家户户除了買上瓜子、花生、糖果等等各種年貨以外,還有用糯米麪包糰子的傳統習俗,新年吃糰子,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

今天是除夕,我早早地就起牀了,我想和外公外婆一起包糰子過新年。吃完早飯,外公外婆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外婆負責剁肉餡、青菜餡、蘿蔔絲餡,還要煮紅豆做豆沙餡。外公的任務是和麪,他先把雪白的糯米粉放進盆裏,倒入熱水後,使勁地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後再搓成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小麪糰。還有一部分麪粉是用事先準備好的艾葉汁去和,雪白的麪粉很快成了草綠色,外公説這是要做豆沙餡的青團。兩人配合多年,顯得非常默契,外婆把各種餡料拌好了,外公也正好把糯米粉都拿捏成了白的和綠的小麪糰。

開始包糰子了,我也躍躍欲試,想一起參與進來。徵得外婆的同意後,我説幹就幹,洗乾淨手,捲起袖子,加入包糰子的隊伍。我照着外婆包糰子的方法和步驟慢慢地學起來。首先把小麪糰搓圓了,再用手把麪糰捏成圓圓的、扁扁的小碗狀,接着放入一勺菜餡,輕輕地把小麪碗在掌中一邊旋轉一邊用右手封好口,捏緊,捏尖,菜餡都被包進面裏,一個圓圓的糰子就包好了。外婆為了區別菜餡的不同,還會在蘿蔔絲肉餡的尖頂上捏個小凹槽。我也學着捏一下,做個記號。看到自己的'成果,我高興極了。在大人們的鼓勵下,我又繼續嘗試包了幾個糰子,還用同樣的方法包了一些豆沙餡的青團。外公把我們包好的糰子排在蒸籠裏,放到灶上去蒸。我焦急地在灶台邊轉了十多分鐘,熱氣騰騰的糰子終於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香噴噴的糰子吃起來,又粘又糯,還有菜和肉的鮮香,味道好極了。外公外婆也都誇獎我的“手藝”不錯。

寶馬騰飛迎福至,靈羊起舞報春來。新年即將來臨,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做着美味的糰子,過個團圓年,其樂融融,真是開心。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6

我們的家鄉青島有許多民族節日,春節,就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

平日,為了上學方便,我都住在姥姥家,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到了過春節的時候,我就回到爸爸、媽媽家,媽媽也住在四方區。

年三十這一天,我到了媽媽家,換上媽媽給我買的新衣裳,心裏別提多麼高興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在電視機旁看春節晚會,我始終期盼着過年的餃子,雖然平時也經常吃餃子,但過年的`餃子和平日的餃子還是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在半夜裏吃,因為吃了這頓餃子就意味着我又長大一歲。

在媽媽開始下餃子的時候,爸爸就下樓放鞭炮去了,有時我也跟着爸爸去放鞭炮,有時春晚節目演得精彩,我就在家裏看電視,就顧不上放鞭炮了。

第二天,媽媽就帶着我回太姥姥家,給太姥姥拜年。下午,我就和媽媽到親戚家串串門。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和媽媽回到家。

每次過春節,奶奶、姥姥和親戚都會給我壓歲錢,有姥姥給我保存着,姥姥説:“壓歲錢不能隨便亂花,到用的時候,再拿出來用。我學琴的學費,買課外書籍,都用我的壓歲錢。

因為還要學琴練琴,春節過後我就回姥姥家。到了正月十六,姥姥、姥爺會帶我去糖球會,感受傳統的民族廟會,逛小吃街。姥姥給我買傳統的糖球、武漢豆皮、撒尿丸子、章魚小丸子、炸鵪鶉蛋等等。姥爺説:“過去的人都是耍正月,過完了糖球會才算過完春節。”可想早年間的春節比現在更熱鬧。

每年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我覺得過春節最好。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7

精彩的生活,有着精彩的習俗!我不知道我的認知是否正確,但我絲毫不認為我的家鄉的習俗比不上別地,我一直相信,家鄉的民俗有着我無法形容的精彩!

在春節,有着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大年七年級至初五會製作酒釀蛋同家人、客人們分享。自家釀造的香甜的'米酒,加上蒸熟的烏雞蛋,再添上又甜又大的蜜棗,撒上有着調味作用而又有營養價值的枸杞。一碗香甜的酒釀蛋便成功出場了!相信沒有客人能夠抵擋那香甜的誘惑……而在這時,即使不是客人的我,也忍不住先嚐下一口,看着家人與客人那慈愛而又帶着哭笑不得的眼神,就感覺這才是春節的最大享受!

還有就是祭拜天地,每次在過年的期間我們都要祭拜天地,讓他們保佑我們可以全家安全一年裏不會出事。我們要把豬頭和一些吃的東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這樣可以全家幸福。每次拜佛的時候,我都淘氣地對着佛像做鬼臉,雖然總是被家人制止,但我相信,在這一年一次的盛會中,佛主是不會介意我的小小舉動的……

在春節之後的元宵節,家家户户都會做湯圓、麻琪(一種油炸湯圓,裏面通常會放慢豆沙等香料。)糯米制的湯圓,在晶瑩的湯汁中放射出迷人的華光。輕輕咬一口,酥脆而又可口的香芝麻糊或者豆沙就從湯圓中流出來,令人回味無窮!而在吃完湯圓後,又有絢爛多彩的煙花欣賞,所以元宵節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划龍舟也是在贛南地區非常盛行的,龍舟的代表隊都以鄉、公司集團等劃為參賽單位……雖然在我的身邊無幸見到這種盛景,但我一直很嚮往這樣的比賽,等今年有機會,有一定要見識見識!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精彩的習俗,精彩的文化;這就是精彩的我的家鄉——精彩的江西贛南!

我以此為榮!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8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着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曆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曆二十八的時候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於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説“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髮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七年級,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牀。吃過午飯後,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錶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説“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説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説“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説“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麼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着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9

按我們家鄉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中旬就開始了。每當要到春節時,氣氛就會變得格外熱鬧。

在臘月十幾的時候就要到每家自己儲存食物的地方把之前儲存的大米,臘肉,什麼的都預備充足。整理好過年吃的,用的,就把屋子裏裏外外都打掃一遍。

到了臘月二十一,我們村裏每家每户都陸續開始做“餈粑”酒什麼的,我老家過年時一些要吃的東西一般都是自己做的,要買些水果,糖之類的。有時家裏打餈粑不夠人手的,可以去找幾個鄰居或是親朋好友來幫忙。每當到打餈粑那天,爺爺就會找三兩個親戚來幫忙。不過,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米給煮熟,然後把煮熟的糯米放在一個大竹籃裏晾涼,有時我會抓幾把來吃,不過那飯很燙,所以我每次都會讓奶奶幫我揉成一個球,那樣又美味又不燙。不過不能吃太多,因為這些美味還要用來做餈粑和酒呢!

第二天上午把要用的東西準備好,下午就開始了。等把餈粑打好,就要把還不成形的餈粑給捏好,一般都奶奶來捏,我們一般只是在一旁看着,有時“捏”幾個試試。等餈粑捏好後就放到一個裝滿冷水的盆子裏,蓋上蓋子儲存起來。

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早已貼好了各色的年畫,差不多6點7點時,再放幾串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燈火通宵,有的小孩子嘴上説着一定要守歲,可是到了最後凌晨1點多太困了,又自己乖乖睡去了。

春節到了,天還沒完全亮的時候,爺爺就已經拿着鞭炮到門口去放了,説實話我還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們給了我們壓歲錢,爸爸就帶着弟弟出去拜年啦。我和姐姐就待在家裏。等我弟弟回來時,他就和奶奶一起去買花炮之類的炮去了,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節過後,我們又在老家待了幾天就回廣東這邊了。走的時候還帶了一些奶奶他們做的臘肉,還有幾袋家裏種的米,爺爺還拿了一些酒給爸爸,那些酒可都是我爺爺自己釀的呢!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10

千里不一樣風,萬里不一樣俗。在新春裏,美麗的家鄉一陸豐,也是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

在美麗的家鄉提前準備過年時,家家到幾十裏置辦年貨,要提前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號在新春凸顯春回大地的氣候。

臘月二十八就剛開始清掃了,家家都忙得樂不可支。將廢棄物、塵土掃掉後,就把買的吃的擺上菜,讓客人和親人吃。在這一天,早已逐漸會出現客人來做客了,不論是隔一面牆的'鄰居親朋好友,不論是千里間隔的盆友,都是會趕到做客。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四處是海產品與酒食的香氣。老老少少都穿上衣裳,門口貼上紅彤彤春聯。正月夜家裏燈火通宵,爆竹聲日夜不斷。這一夜,在城市廣場上匯演潮劇,會出現很多人前去收看。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廣場上還會有些人在賭魚蝦蟹,隔三差五連小朋友也會拿着十塊、五塊前去去賭一賭,由於新年高興。此刻,絕大多數店面早已閉店,由於都去聽戲了。

正月七年級與除夕夜迥然不同。這一天,大大家都會家裏看看視頻哪些的,僅有小孩子有時候去找個朋友一起玩。

到了元宵節,有個高潮迭起,許多人紛紛湧向自己的朋友家,三五成羣的來到自己的朋友家拜年,小朋友們都目不暇接,口中不斷地説着春節喜事等吉言,接着又不斷地收大紅包,到中午時就會有舞獅表演繼續進户,舞獅表演象徵吉祥如意,寓意好運來臨,大家都非常願意自己進入自己的家中。

一眨眼,新春就需要過去了。在正月十七以往,故鄉的新春也即使過去了。學員們該去上學,大大家又去仍舊工作中了。新春過去了,孩子放鞭炮,散散的客人來客人,大家都捨不得新春過去。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11

農曆臘月二十三這天,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的民間節日,人們稱之為“祭灶節”。這個春節,我隨爸爸回老家河南有幸一起過了這個有趣的節日。路上,爸爸就神祕的告訴我,有可能會趕上過“祭灶節”?什麼是“祭灶節”,那個做飯的爐子有什麼好祭奠的.?看着我一臉的狐疑?爸爸告訴我,傳説灶王爺是由玉帝指派,下界監管人間是非,為此每當這一天到來,人們敬請灶王爺吃灶糖,希望用糖把灶王爺的嘴黏住,回到天宮後不再搬弄人間是非,向玉帝多説好話,以求來年可以五穀登豐,人人都可以吃飽肚子。以前環境十分惡劣,田地有時顆粒無收,人們都吃不飽,因此祈求上天。哈哈,看來這個灶王爺是個貪嘴的老頭。

好不容易盼到晚上,我與父母來到灶神廟前,人們恭敬地跪在灶王爺面前,臉上展現出崇拜的神色,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感到好笑,覺得這只不過是迷信而已,只有辛苦勞作,才會有好的收穫。但為了不失禮節,我趕緊隨着媽媽一起跪在灶神面前。爸爸把事先準備好的公雞放入我懷裏,這是一隻紅公雞,看來灶王爺要騎紅馬上天了。因為據説雞是灶王爺昇天之馬,故雞不稱雞,而稱為馬,若為紅雞即為紅馬。奶奶説接下來就要到高潮了,為的是讓灶王爺在走的最後時刻依然對我們保留着好印象,因此專門舉行儀式,為灶王爺送行。我跪在灶王爺面前,看着爸爸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將酒澆在雞的頭上,雞在我懷裏撲稜撲稜發出聲響,我驚訝的看着爸爸,爸爸微笑的説了聲:“噢啦!”我鬆了口氣,將雞還給爸爸。祭完灶,爸爸給我和妹妹一人發了一塊灶糖,吃着甜甜的灶糖,望着散去的人們,我突然想到,這並不是可笑而愚昧的迷信,而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我不該嘲笑他們。他們使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對美好未來的寄託。

這一次我領略到了勞苦人民用自己那獨特的方式表示自己對來年大豐收的期待,在這無形的鼓勵下,用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期望變成現實。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12

放鞭炮,過年必不可少的風俗之一,這也是我們小孩喜歡過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隻叫“年”的猛獸 ,每年在除夕的晚上便會出來禍害百姓 。為了嚇退這“年”,人們想盡辦法,最後聰明的人們發現它怕響聲。於是人們就在家門口放鞭炮趕走了 “年”這隻猛獸……可如今,驅趕年獸的這個習俗被檢測為污染環境陋習,並且還容易發生火災,所以城裏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但這並不能阻擋我們對放鞭炮那顆熾熱的心。每年過年,會有許多城裏人回鄉下過年,聽吶!聽到那噼裏啪啦的爆竹聲心情格外的喜悦與激動。

在眾多鞭炮中,我最喜歡的不是火花四濺的仙女棒;不是古怪有趣的竄天猴;也不是五顏六色的小金魚,而是那最平凡與廉價“劃炮”。它呈小小的圓柱形,全身被紅色的紙皮包裹着,一火密封物,一頭裹着易劃燃物,裏面包着火藥。劃炮玩法也奇特十分,最普通的就是拿着易燃的一頭直接在裝劃炮的盒子的砂紙上劃,再扔,最後蒙耳朵後還是會聽見砰的 一聲響。你是不知道我玩劃炮時的那個激動呀!不知道是因擦火藥的手法不熟練 ,還是劃炮的質量欠佳,每次玩都不是那麼順暢,總要劃幾下才着,最後乾脆一手拿火機,一手拿劃炮直接點,哈哈!這下直接成點炮啦!點燃快速的`放進空的易拉罐 ,砰的一聲易拉罐跳個的老高啦!劃炮雖小但它的威力不容小覷。這份快樂雖小卻洋溢在我的心中。

“放鞭炮 ”喜慶的象徵 。吃團圓飯放“大地紅”、大年七年級接財神也要放它、新人結婚也離不開它。“放鞭炮”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13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小的鄉鎮——張家港市合興鎮。但在這個小鎮中,卻流傳着許多風俗。比如新娘離開孃家時,一定要痛哭,意示對孃家的依戀;來迎接新娘的新郎不能直接進入新娘家中,而要在新娘家門口等候多時,表示對新娘的真心。而使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過年時做饅頭與吃饅頭時的情景。

在我的家鄉,每逢過年都要做饅頭。饅頭做得越多越大就説明來年的運氣越好,財氣越旺。一般做饅頭會選在過年前的某一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圍着一張圓桌坐在一起,會包饅頭的.包饅頭,會做饅頭餡的做饅頭餡,分工明確,井井有條。只見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年人,一手抓起一個麪糰,在手心裏來回的一搓一揉,然後兩手一合,就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把餡放入其中,再把四周的邊一拗一擰,一個饅頭就做成了。那些不熟練的人,就連抓起一團麪疙瘩也要一段時間。做完了饅頭,就把饅頭一個一個地放入蒸籠中。大約蒸了一個多小時,饅頭就可以出爐了,一個個饅頭熱氣騰騰,那麼豐滿,活像一個個挺着大肚子耀武揚威的將軍。這時,我們就會衝上去,搶饅頭吃,不管饅頭燙手不燙手,搶到以後就一個勁地往嘴裏塞,喲,新出爐的饅頭又軟又香,別提有多好吃!有的小孩長得矮小,還沒來得及擠上去搶就被別人搶光了,只能在一旁傷心地哭。每當這個時候,大人就會拿着一個大饅頭,逗他説:“你不哭,我就把這個大饅頭給你。”那小孩便立即停止哭聲從大人手中搶過饅頭就吃,這時周圍的人看見那小孩狼吞虎嚥的樣子,都會忍俊不禁的大笑起來。

可見我們家鄉的風俗是多麼富有樂趣呀!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14

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瞭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教育的`最佳時機。

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祀、吃年夜飯、守歲。

祭祀

即祭祖,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這個傳統活動對孩子來説非常有意義。這個活動,不僅能使孩子對自己的家族有所瞭解,還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長輩。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各式各樣的年夜飯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

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習俗,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説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15

我的家鄉在安徽,在我們老家,過節都是有講究的。端午節這天,家家在院子裏擺上一個桌子,桌子上放着包成各式各樣的粽子和好吃的鹹鴨蛋,這時候,最開心的當然就是小孩子了。

我最喜歡吃母親包的粽子了。每個端午節,母親便早早起牀去把已成熟的粽葉泡在水盆裏,約莫一個小時後就來擦洗一遍,擦洗時不能用粗粗的硬物,只用頭軟的布條,以免把粽葉們損傷了或擦破了,把粽葉擦洗好後一一擺放整齊。

端午節用的米是糯米,母親泡糯米只選大粒飽滿的,把它們洗得白白淨淨,然後放在水裏浸泡,過了一個小時後,它們變得肥胖了一些,健壯了一些。做完這些後,母親就開始要加調料了。很小的時候,家鄉里都很窮,所以調料只有單調的鹼,加了鹼之後,米酒變黃了,再用粽葉包起來。現在可不是這麼單調了,現在的材料一年比一年豐富了。開始,家鄉人只在粽子里加入豌豆和紅豆。後來,生活富了起來,家鄉人開始在粽子裏放進一大塊鮮肉,從此,粽子的味道就變得與眾不同起來了。

每當我看到院中人家的粽子在鍋中燜得不住歡叫時,我的口水就會留下來,我迫不及待想嚐嚐粽子的`新味道,當然,每户人家的粽子燜好後第一個就是給小孩子吃的——不管是自己家小孩子還是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時候的端午節開始,母親就開始給我講為什麼要吃粽子,原來,有一個典故: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是一個詩人,他很愛國,楚國有危難的時候,楚王被俘獲了,他想要和楚國同生死,他來到江邊,面對着滔滔大江作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詩後,毫不猶豫地跳進了江河。後來,許多人知道了屈原感人的事蹟,都被感動了,許多漁夫自告奮勇地要去撈屈原的屍體,但一無所獲。從此,人們為了防止屈原的身體被海里的魚蝦吃掉,就用竹葉包着大米丟在江河裏,從此,它就被稱為“粽子”。聽了屈原的故事讓我也深受感動,下次我一定好好珍惜粽子,不再亂扔了!

端午節家鄉的習俗各種各樣,我都喜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