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湘簡介

來源:文書谷 4.91K

袁亞湘:初生牛犢不怕虎

袁亞湘簡介

袁亞湘 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1960年生於湖南資興,1982年起在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攻讀博士,1986年獲博士學位。1986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做博士後。研究最優化計算方法,在非線性優化的算法及其理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曾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首屆馮康科學計算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9年前,在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工作的袁亞湘博士因非線性規劃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績而在國際應用數學領域嶄露頭角,因為時任中科院院長周光召的一封邀請信而回到中國,在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做博士後研究,師從數學家馮康院士。

當時袁亞湘年僅26歲,如今已過不惑之年,記者見到的是一位充滿活力、利索精幹的科學家。

博士後促進了學術交流

在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和菲茨威廉姆學院、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和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等多個學術機構呆過的袁亞湘,説博士後對於人才流動、體會不同學術機構的學術氛圍、促進學術交流很有好處。

“一個人在a單位讀博士,在b單位做博士後,在c單位工作,博士後可以讓他更廣泛地接觸這個圈子,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學術氛圍,對於個人來講,體會一下很有好處。對於單位來講,新鮮血液可以促進學術交流,也有好處。應鼓勵跨學科的博士後,不同學科的知識可以碰撞出火花。”

這個觀點楊振寧曾經在《我的治學經歷與體會》一文中表達過——“因為每個研究所都有它的氣氛,有它的注意方向,也可以説有它的價值觀,學生分散到各個地方去,可以增加彼此觀摩、彼此學習的機會”。

袁亞湘的合作導師是馮康,我國計算數學奠基者和開拓者、有限元先驅和專家。“馮康老師鼓勵我獨立開展研究,鼓勵我去碰大問題、難問題。我現在帶博士後也是一種宏觀指導,他們不一定和我研究同樣的問題,一般也不合作寫文章,説實在的,我的觀點也不一定更加高明。這兩年是一個非固定的過渡研究階段,要敢於冒險,嘗試新的東西。我當時選擇了最優化計算方法的研究,一直延續下來,只有小的變動。”

“兩年的時間可以讓單位的前輩看出這個人是否適合做科研,看他選什麼題?而且到底能做出什麼結果來?”兩年的時間,袁亞湘在信賴域法的收斂性分析方面做的工作是開創性的,特別是非光滑優化信賴域方法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收斂性定理,給出了超線性收斂的充分必要條件。他和美國科學家合作證明了一類擬牛頓方法的全局收斂性,這是非線性規劃算法理論在上世紀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還首創性地提出了用信賴域方法和傳統的線搜索方法的結合來構造新的計算方法,開創了利用非二次模型信息構造二次模型子問題的方法,提出了非擬牛頓方法。國外同行稱袁亞湘在信賴域方法領域取得的成就是基石性的成果,他的貢獻對最優化領域是至關重要的。

博士後就像大浪淘沙

毫無疑問,不是每個博士都適合從事科研工作,不是每個適合從事科研工作的人都能成為優秀的科學家,博士後工作就像一個篩子,大浪淘沙,將有潛力的留下來,不適合的就淘汰。

從1993年起袁亞湘開始指導博士後,已出站的博士後有9位。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袁亞湘看重的不是他們過去有多少文章,而是獨立的思考和鑽研的精神。“博士後階段沒有太大壓力,可以憑自己興趣選題,憑自己興趣做研究。年輕人有衝勁,應該好出東西。”

袁亞湘對現在的學生評價較高,認為他們知識面廣,但是“只是他們太過於實際,缺少對科研的熱情、幹勁,碩士研究生擔心能否出國,博士生們擔心能否找到好工作。還有,當前科技界的急功近利也不利於年輕人才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