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9篇

來源:文書谷 2.27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樓夢》讀後感9篇

《紅樓夢》讀後感1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緲,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曹雪芹,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最複雜的作家,他的作品《紅樓夢》也是文學史上最偉大最複雜的作品,《紅樓夢》的語言藝術成就是古典小説的高峯,作者只需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出一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人物,而作者筆下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小説中出現的詩詞曲賦都完美的和人物融為一體,當真是做到了“詩如其人”,而這些詩詞也能為塑造典型的性格服務。

《紅樓夢》的情節結構,也與傳統小説大相徑庭,他改變了如《水滸》《西遊》的人物劇情單線發展,他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個宏大的藝術世界,是眾多人物角色活動在同一時間與空間,而且劇情的推移也有整體性,表現出了作者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藝術思想。

《紅樓夢》當時的社會思想非常腐敗,作者對其中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都進行了批判,作者自己應是提倡民主主義思想,這些在當時滋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中曲折反應。

不過《紅樓夢》雖是四大名著之首,但其出世經歷種種苦難,作者根據自己的身世,和自己經歷的苦難寫下這本大名鼎鼎的《石頭記》,但在作者完成這本書之前就離世而去,只寫下了前八十回。此書共一百二十回,有一百二十回程本,八十回脂本。後四十回署名了“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雖不知為何,但卻只聽聞老師提起過高鶚。

在此書中看到的看到的並不只是故事,還有人性、心理、成功、醫學、政治、服裝、文藝,學到的不只是愛恨,還有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物解讀能力的提高、對是非善惡的辯證評價、以及自身洞察力的培養。必定,這是一個文學巨匠千古奇才用一生的血淚和才智寫出的泣血之作,包含着他的見地和靈魂。

也許一個人一生要讀很多書,可未必會受多大的影響和震撼。我很希望接觸到紅樓夢的人可以順着機緣去感受它帶來的另一個世界和另一種思考,細細的品味此書,可能會結下你與此書的情緣。

而《紅樓夢》中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他們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他們會成為不朽的經典,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遠放射着奇光異彩。

《紅樓夢》讀後感2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説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這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真)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着自己、充實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係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説他是異步偉大的鉅著,不如説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説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説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説那種語言的敍述找不出一絲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史書。

前面説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説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説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挺美好的。

警語: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説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幹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它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紅樓夢》讀後感3

用79天讀完了曹雪芹《紅樓夢》前八十回,這創造了我讀書8年來的最慢紀錄。

《紅樓夢》這一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峯之作,我雖然出於口味不適和擔心影響性情的緣故,一直不喜歡,但20年來從各種形式的評述、引用、改編中,瞭解的程度也不弱於其他三大名著。我能知道的書中興趣比它大的,基本上都讀過了,這才肯去領略這座高峯的風光。

《紅樓夢》刻畫人物最可貴之處,在於表現了人物性格的複雜性,如林黛玉的高潔嫉俗卻難以相處,薛寶釵的工於心計卻頗有人緣,晴雯的剛強卻暴烈凌下,王熙鳳的陰毒卻精明幹練,都難以用好壞簡單界定。

對於寶黛釵的評價,出於對愛情故事的寡言和觀察力的遲鈍,我不願談論,只對兩個次要人物談幾句。

其一是晴雯。我在小時候僅有的一本《紅樓夢》連環畫中對她一生的三個側面——平時的氣勢、臨危時的憤慨、臨終時的淒涼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數年前才得知晴雯是前八十回中獨有的人物,也就是説她是在曹雪芹筆下展現了整個人生,這令我瞬間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震撼,從此倍加註目。這次讀了在電視劇中熟知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病補孔雀裘”的原文,體會了晴雯與賈寶玉心靈由遠及近的接觸,還首次得知晴雯身後的悽慘,不禁悲歎她這種“過剛易折”導致的命運;

其二是尤三姐。我也是從一本京劇連環畫裏得知她的故事。我一直認為尤三姐姐妹的故事是可以獨立成篇的,而尤三姐更是遊離於賈府之外的。對於她,我是欽敬而不是像晴雯般喜愛。在反抗賈府惡勢力時,尤三姐表現得比晴雯更加有力而機智潑辣,最後悲憤自刎的一幕將她的性情達到了極致——然而正是這一舉動,讓我不禁同意閆紅《誤讀紅樓》的看法了:將自己終身託付給一個毫不瞭解自己的人,不僅太草率,而且據我看事後還使自己姐姐失去了一面保護的屏障。

還有一位紅樓女子得提一提。電視劇中我一向認為最漂亮的是演平兒的沈琳,讀了原著才明白這樣表裏如一的人物是應該配那種形象的。

此外能稍感興趣的只有佈滿前八十回的大小謎團了,我在網上曾逐一探究過。雖然《紅樓夢》是以賈府“小中見大”地描寫社會,但直接寫外界的很少,在諸多文藝學術內容中比重最大的詩歌又是我理解困難的,這樣它對我的吸引力自然是難以增強的。

《紅樓夢》讀後感4

想必《紅樓夢》大家都看過吧!這本書的作者是清代富貴人家曹雪芹的著作,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陵十二釵》等。在四大名著中,它就是“大哥”有人説,曹雪芹寫出這本書,就是要來訴説自己的身世,確實,書中的賈府也就是當時社會中曹雪芹的家,因為曹雪芹跟林黛玉的身世幾乎一模一樣。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則《紅樓夢》必是不讚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鉅著;如果色彩斑瀾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鉅著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浪濤的頂峯,俯視萬物。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為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温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儒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於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幹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裏豆蔻年華的熱烈,但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造成了大觀園裏的重重悲劇,跳井而死的金釧,孤守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執,被執磨至死的迎春,還有遠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顆顆被泯滅的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一張張被抹殺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為之歎息。

在我看來,第七十回為最妙,主要為我們敍述了“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爾填柳絮詞”。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必屬丫頭們與眾人放風箏的事,沒過多長時間,眾人們的風箏都紛紛飛上了藍天,可寶玉的美人兒風箏總是放不起來,寶玉急得直出汗,遭到眾人的取笑,可他更氣更急了,氣得將風箏恨地擲在地上,對眾人説:“要不是個美人兒,我一頓腳跺個稀爛。”從這段趣味十足的語句中,我感受到了寶玉的天真,率直,純潔的性格特點,後來寶玉經過那潑辣能幹的探春的指點兒,換了頂線兒,美人越飛越高,直至不見蹤影。次要的內容便是寶玉與眾人結社賦詩。春天到來,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飛燕舞,在這美好的季節,少不了組織一項活動,寶玉將散了一年多的詩社重新組織起來,請眾人寫詩......

這本經典文學著作深刻地體現出了當時社會,朝庭,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考試,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制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以一個婉轉動聽的故事講述了當時老百姓慘不忍睹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體現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作者的遠大抱負。令人感同身受。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感動了每一個人,內容真實,《紅樓夢》才得以一代代流傳至今。

《紅樓夢》讀後感5

前幾天,老媽給我買了一本《紅樓夢》,説一天不能光看沒用的漫畫,還是應該接受一下以前清代的歷史生活。其實我對《紅樓夢》的興趣還不淡,從小就聽朋友説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今天還總算是“見識”見識了,所以,拿過書後,我幾乎廢寢忘食,總把早飯推到中午,午飯推到下午,晚飯推到深夜,經過我十幾天的努力,終於看完了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除了看,我還在網上去搜集了紅樓夢的影片、大觀園的圖片。過了幾天,我發現,我的生活似乎越來越接近紅樓夢了……

話説賈府原是熱熱鬧鬧、金碧輝煌、一帆風順,但是在《紅樓夢》的結尾處,賈府裏卻是烏煙瘴氣,丫鬟、夫人相繼逝世。雖然我家沒有賈府那麼嚴重,但是情況卻十分相似。就説期末考試前,媽媽每天早上都給我們準備營養的早餐,以便我們學習有充足的精力,整個屋子裏飄揚着麪包的絲絲香氣;中午,媽媽在家做家務,整個屋子在老媽辛勤的“服務”下,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煥然一新,使我們心曠神怡;晚上,我和哥哥都拿着自己的書包,各回各“室”,隨時準備上作業的“戰場”,因此屋裏又有了學習的氣氛。再説期末考試後,我們每天睡覺就要佔去一天的早上,早餐早已離我們遠去;中午老媽嫌累放假要休息,所以也不做家務,家裏瓜子殼滿地,灰塵服牆,給人以壓抑的感覺。再加上晚上我們打羽毛球、看電視、泡方便麪,家裏更是被我們折騰得雞飛狗跳,現在我在打這篇文章,都是夾着鼻子在打的。

《紅樓夢》第四回講的是“賈雨村亂判葫蘆案”,看了這回故事,類似的情形就落在我們家中了……

星期天,我在家看電視,“筐——”家裏客廳傳來一陣聲音,原來是花瓶打碎了!花瓶就在哥哥旁邊,肯定是哥哥不小心碰碎了。老媽老爸馬上出來,腦子裏肯定就斷定是哥哥打碎的,這時哥哥湊到媽媽耳邊,説了幾句話(因為這幾句話説的聲音太大,被我聽見了):“三姨,現在的孩子都受不得委屈,乾脆你就判她為“兇手”,讓她嚐嚐受委屈的滋味,讓她以後在社會上有更好的生存能力,也有會忍耐的精神,這多好啊!”我本想説話,媽媽就説:“代雨潼,快把這些花瓶碎片掃了,待會兒寫一篇檢查!”賈雨村亂判葫蘆案與母親亂判花瓶案有什麼區別啊……冤死我了……

看了《紅樓夢》,給我落下了不少的“後遺症”,如果你也想嚐嚐“後遺症”的滋味,那就去買本《紅樓夢》來看哦!

《紅樓夢》讀後感6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社會人生悲劇,反映了一個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高度結合的偉大傑作。賈寶玉,一個號稱怡紅公子的靈魂人物,從小和眾多女子們天天在一起吟詩作對,然而在眾多金釵之中,有兩位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黛玉聞訊氣死。儘管高鄂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我不是天生喜歡看別人的悲劇,只是覺得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説,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着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着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所以能帶着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看看寶釵的下場,更不得不説黛玉是幸福的。以前我是很討厭薛寶釵的,到最後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得同情她了。

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黛玉更令人歎惜。如果賈府不倒,寶釵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如今呢,賈府已經淪落到何等地步,做寶二奶奶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獨守空房,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在這樣一個封建社會,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雖然林黛玉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才情氣質人人誇讚,可到頭來,年紀輕輕就鬱郁而死;寶釵凡事穩重,識大體,詩詞賦會樣樣精通,原是金玉良緣,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歎端嫻處子,到底誤終生;迎春才貌雙全,可歎卻遇中山狼,一味驕奢蕩,歎芳魂豔質,一載去悠悠……才情萬種的紅樓兒女們散的散,去的去,曾經的繁華人生如一場夢!

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只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而已。而曹雪芹先生也正是想抨擊當時封建禮教的罪惡,並非單單描述劇中人物性格的悲劇,愛情的悲劇,則是反應了一個時代悲劇和社會悲劇!

《紅樓夢》讀後感7

紅樓一夢,總是讓人不由得魂牽夢繞,讓我在這個假期空閒之餘,不由得從書架之中重新將這本古典名著拿下來。仔細的擦去封面上的些許灰塵之後,在看着這本精美的書,還沒有翻開就彷彿聞到了書中淡淡的幽香。

作為與其他三本名著齊名的小説,紅樓夢既沒有三國演義的大氣磅礴,也沒有西遊記的光怪陸離,更沒有水滸傳中那近乎湧出的情義氣魄,但是紅樓夢之中那絢麗多彩的描寫以及文筆故事之間藴含的淡淡幽香,卻能夠將看書之人牢牢地圈住,讓人不由得為書中之喜而喜,為書中之悲而悲。

曹雪芹獨特的筆觸,通過文字之間細細的勾勒將一個個人物鮮活的展現在人面前,其中很多句子和詩詞的描寫更是讓人拍案叫絕,恨不得將其摘抄下來日日品讀。例如描寫金陵十二釵之首林黛玉外貌的時候,那“籠煙眉”、“含情目”,讓人一下就能夠通過文字的途徑跨越現實與故事之間的距離看到那惹人心憐的人影,看到那雙包含着濃厚感情的眉眼。

除了這些人和物的描寫以外,在故事劇情上也非常的深刻而具有可讀性,坐着曹雪芹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將整個故事之中的興盛於衰落刻畫的淋漓盡致,讓人忍不住默哀那豔麗紅樓的消散,又感到故事的發展合情合理。

書中刻畫的人物也沒有任何的臉譜化,一舉一動之間都將自己的不同之處給表現了出來。金陵十二衩的性格特點,在那個封建時代的風波之下所迎來的結局都讓人如同心中被堵住了一般不得勁。

通過書中故事窺得當時封建統治的黑暗後,我真心的慶幸我生活在這個美好的現代社會,富足而又充滿着機遇。若是書中的人們能夠有我如今這樣的條件和機遇的話,又怎麼會在最後落得如此的下場?

有着紅樓夢前期那繁花似錦的故事襯托,才更顯得結尾時的悲涼,更加的讓人印象深刻。書中主角賈寶玉與林妹妹這一對追求自由的男女,最終也無法突破這封建統治的束縛,成為了千千萬萬個犧牲在封建主義教條下的男女中的一員。

一本紅樓夢,講的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講的一個大家族的興衰,講的一個時代中激起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而我則是合上了書籍,心中升起了無盡的思緒,更加珍惜如今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和環境,對於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貢獻的思想也無比的強烈了起來。也許我們不能彌補過去的悲劇,但我們可以通過努力來保證未來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悲劇。讓我們堅定信念,在學習之路上披荊前行!

《紅樓夢》讀後感8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這是紅樓中賈巧姐的判詞,預示在紅樓夢後四十回中,賈巧姐被劉姥姥所救,得以安渡一生。

劉姥姥是紅樓夢中一個名副其實的小人物,但確實作者所安排的一個異常重要的人物。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意境,氤氲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曹雪芹不愧為是當之無愧的大家,虛虛實實的紅樓夢中,若真若幻,若虛弱實。

劉姥姥代表的是實。她代表的是廣大農民階層,與紅府截然相反的階層,是紅樓夢聯繫現實生活的紐帶。她樸實,她善良;她滑稽,她乖巧。她是窮人,但不是沒有美德的窮人。

一個人可以窮,但不可以沒有德。劉姥姥很可能是曹雪芹現實中遇到過的人物,通過紅樓夢濃縮了曹公對現實的無奈與同情。作者通過紅樓夢歌頌了廣大社會低層階級樸素善良的美好品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後四十回裏,巧姐險些與其他紅樓女人一樣淪落風塵或被折磨而死,幸逢劉姥姥,得以圓滿結局。劉姥姥,這個現實社會貧苦人民的代表人物,有着鄉下人的笨拙,也有着鄉下人的淳樸;有鄉下人的困苦,也有鄉下人的單純。這不禁讓我聯想起沈從文筆下的翠翠了,中國傳統文化薰染下善良的勞苦大眾,便是如此。

通過榮國府劉姥姥將謙和的處事原則表露了出來,但耍弄劉姥姥是重中之重,表現了富人對窮人的根本看法。在富人眼裏窮人是不值得一提了,只值得耍弄和尋開心。妙玉扔掉的那個杯子變現了妙玉的清高也表達了富人階層對窮人階層的蔑視。

富人多是瞧不起窮人的,這是社會的普遍現象。在富人眼裏,窮人永遠沒素質,沒文化,髒,不愛乾淨。 (範文先生網反映在現代就是城裏人與鄉下人的矛盾。如今我們這裏住在城市裏的居民,吃了鄉下種的糧食,享受着鄉下人打工為我們提供的便利,卻是從心裏壓根瞧不起鄉下人。

然而劉姥姥最後確是救了巧姐,這説明了什麼呢?在自己富裕之時巴結自己的朋友算不上真正的朋友,可在自己落敗之後還依舊把你當朋友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這就需要我們這些現代人,認清楚到底誰是朋友,誰是真誠可以依賴的朋友。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恨只恨身於末世,恨只恨封建制度對於女子人性的殘殺。但是紅樓夢作為我們一個時代文明的象徵,它的詩,它的畫,它的美,它的恨,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紅樓女子的悲劇,在今天會不會重演?

《紅樓夢》讀後感9

在眾多名著當中,我唯獨對《紅樓夢》情有獨鍾。小時候,雖然不能懂得其中深意,但對它卻是愛不釋手;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也就漸漸懂得了其中的一些真意,但心裏就越加不能平靜了。

黛玉篇:

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薛寶釵出閣成大禮,是故事的高潮,亦是黛玉的結局——香消玉殞。人家説,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説,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而我則認為,對她而言,即使是苦難連連,若有人“憐”,才是真正的幸福。或許黛玉早就有了預感,才會有了葬花詞: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明裏是歎落花的命運,事實上也是在悲憐她這絳珠仙草自己的命運,,她為那“痴兒”流盡一生的淚,直到油盡燈枯之時,心裏口裏念得都是他的名字,最後孤苦伶仃的離開,無人憐惜,當真是可悲又可歎啊。

 寶釵篇:

她,無疑是眾姐妹中最早熟的一個,亦是最被封建正統教育束縛的一個。她的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為世界本就如此,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着.。正如她的詞:道路無經緯,皮裏春秋空黑黃。

“可歎停機德,堪比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寶釵、黛玉,兩個如花般的女子,她們一個高潔,一個高貴,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當真是世間的罕見女子,她們都以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特點,自己的個性鮮明的活着,最終卻都逃不了命運的捉弄,一個香消玉損,一個鬱鬱而終;當中男主的結局,亦是可悲:心上人的早亡,家人的欺騙,使得他心灰意冷,最終看破塵世,遁入空門,不問世事。她們都是妙齡男女,卻成了這個她們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犧牲品,成了封建傳統觀念的悲劇的縮影。怪不得曹雪芹老先生要説:“滿嘴荒唐言,誰解其中味”了!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曲紅樓,讓多少人歎息,又讓多少人垂淚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