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00字6篇

來源:文書谷 9.41K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00字1

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不知多少蓋世英雄在那裏大顯身手,叱吒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00字6篇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脱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

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

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一定會覺得非常難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所以,我們要打開誠信的大門,要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

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説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説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着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00字2

《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説的鼻祖,也是我國最傑出的歷史演義小説。她深厚的文化底藴,歷經時間的淘洗,展現着永恆的魅力,《三國演義》是一部反映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具有極其博大有深厚的思想意藴和文化內涵,猶如一個巨大的閃耀着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給不同時代,不同階段的人們以歷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啟示。

《三國演義》婦孺皆知。為普通大眾喜聞樂見,是一部傳世經典,它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

在《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張飛等等。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忠誠於劉備集團的智慧型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毛宗崗父子稱為三絕之首的“智絕”。曹操是“三絕”中的“奸絕”《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一個既兇殘奸詐,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軍事家。關羽是“三絕”中的“義絕”,在小説中的形象特點紅面長髯。騎赤兔馬,義重如山,勇武過人,使青龍偃月刀。劉備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仁君典型,也是一代“梟雄”。《三國演義》其中的桃園三結義,青梅煮酒,妙算託紅裙,三英戰呂布,官渡之戰,三顧草廬,單騎救主,舌戰羣儒,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還有敗走麥城,白帝城託孤,七擒孟獲,命喪五丈原讓我記憶深刻。

第一回合時,桃園三結義。話説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漢朝自高祖劉邦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到獻帝。才分為三國。要説導致戰亂的根源,其實開始於恆,靈二帝。恆帝尊姓張讓叫他“阿父”朝政一天比一天荒廢,盜賊羣起。才有了後面的個個精彩的故事。張角,張寶,張樑三人的自稱名號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樑稱“人公將軍”。張飛這個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氣勢如馬。令我記憶十分深刻。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命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這就是我對劉,關,張三人的認識。

因為桃園三結義是我最喜歡的文章。我會去認真真的去看這一片。這本書的內容梗概就是以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為中心人物,以擁劉反曹維主導思想,集中描繪了三國時期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政治,軍事,外交上的種種鬥爭,通過這些鬥爭,作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以比較客觀的'反映了百姓對統治集團的愛憎以及他們反對戰爭割據,要求和平統一的願望。《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典型人物形象,第二,擅長描寫戰爭場面。第三,結構既宏偉壯闊,又嚴密精巧。第四,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

這就是我對《三國演義》整本書的理解,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大家提出。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00字3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曆史上重要的文學著作。讓多少人百看不厭。

就單書中的那鮮明的人物個性,就叫人讚不絕口。羅貫中先生將劉備作為主角,創造出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將三兄弟的義薄雲天,豪情壯志給勾畫得惟妙惟肖。還有那曹操,在前幾個章節的英雄形象比劉關張還要突出,光是刺殺董卓那段,是否令人感覺他就是當代的荊軻?孫權在作家的筆小簡直是個黃毛小子,不管幹什麼,無不顯示出他懦弱無能的形象,真搞不懂孟德公所説的“生子當如孫仲謀”是怎麼來的。他手下的.周瑜還給寫成了一個心胸狹隘的小人。

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個性。很早以前,我慕名而讀,曹操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壞蛋,劉備是位仁德廣佈天下的仁義之君,孫權就是個打醬油的,可有可無。但後來,我發現三位都是大英雄缺一不可,否則就無法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再後來,我讀了正史,發現羅貫中先生寫《三國演義》是有很大的情感因素的。周瑜因嫉妒諸葛亮而送命,我都以為羅貫中先生和他家有仇,周瑜的軍事能力無可挑剔的,他可是撐起吳國一片天的大都督。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一大偉人,是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演義》中,更是把他吹得神乎其神,令人感覺他不是人,壓根就是個神。其實沒有這麼誇張,但不管看他的政治能力還是軍事能力,甚至是氣量都可以説是位無可挑剔的偉人。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再次讀《三國演義》,發現文章也有不少糟粕,比如有一次,不小心將曹操袁紹的攻打路線寫錯了,東西南北都弄錯了。我就不説在哪了,否則太丟面子。還有,書中一直強調劉備的仁義道德,不斷貶低曹操。但我認為曹操還是很地道的,劉備只不過是假仁假義,注意自己的名聲,再加上演技而已。劉備建立蜀漢時,製造出了值百錢,就是人家只值一塊錢的銅幣,他用更少銅的分量造出來的錢卻值一百塊,導致通貨膨脹。老百姓都沒錢了,比如賣米的人家給一百個銅幣可以買多少米,你現在一個分量不值一塊的當一百去用,隨便幾個值百錢就能讓一個大土豪變得家破人亡,這和搜刮民脂民膏的土匪還有區別嗎?這是還小時候滅亡時令人潸然淚下的蜀漢嗎?相比之下,曹操就地道很多,一是一二是二,就算再怎麼殘暴也做不出這種勾當啊。

我最喜歡曹操和孔明。曹操有着征服天下的志向,懂得招攬人才。在軍事上用兵如神,令後人欽佩。孔明就更不用説了,他的內政令即將滅亡的蜀漢又看到了一絲希望。他,重用政敵李嚴後代,如此氣量,怎不叫人佩服!

“勝者王侯敗者賊,一將功成萬骨枯。”縱使不同的書籍,對不同的英雄有着不一樣的評説,需要我們認真地去審視英雄,敬畏英雄。英雄已逝,精神長存。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更多地是汲取智慧,成就自我。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00字4

“三顧茅廬”一事,被後人廣為傳頌,但大家似乎只看到了劉備的求賢若渴,卻沒有看到諸葛亮的擇人之道。那麼,在當時的眾多英雄豪傑中,為什麼諸葛亮一眼就相中了劉備呢?他那明察秋毫的眼睛,在劉備身上看見了什麼呢?別急,讓我給你娓娓道來……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看諸葛亮的理想。諸葛亮的理想,既不是稱王稱帝擁有半壁江山,也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人民,而是輔佐賢明,放眼四海,平治天下,統一中原。這很顯然,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為自己選一個“好老闆”,但是他可選的人似乎很多。比如劉表,就近在眼前,而且還沾親帶故。曹操和孫權,也四海都在招兵買馬。但是為什麼諸葛亮都看不上他們呢?

原因很簡單;劉表太弱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那裏似乎發乎不了自己的才能;曹操又太強了,身邊都是謀士,就算自己能有發揮才能的地方,但是人多意見多,意見多了曹操也不一定會對他言聽計從;孫權,身邊已有了周瑜,而且似乎只窩在他那江南地區一動不動,根本沒有雄心壯志,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諸葛亮所謂的“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用亮”,恐怕不是“度量”,而應該理解為“空間”。僅僅“見用”還不行,還必須要“重用”,甚至要“專用”。

綜所上述:諸葛亮給自己找“好老闆”的標註是:第一,這個人必須有條件和能力建立一個新政權、新國家的.可能。第二,這個人的志向和條件尚不明顯,還處於潛在狀態。志向鮮為人知,條件也不成熟。正應為這些所以,他需要一個“諸葛亮”。所以符合這些條件,似乎只有劉備了。

當他進入“劉備集團”後,事實驗證了他的選擇。雖然最後他沒有達成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劉備集團”他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被劉備“專用”,對他言聽計從,很少爭執,甚至抵足同眠,如同好兄弟一般……

“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金子如果來到了到了一片泥沙中,再閃耀的光芒也會被掩蓋;再聰明科學家,被分配到了門不對户的公司,終將也一事無成。現在,同學們總喜歡盲目的報補習班,聽誰説好就去報,最後自己累得半死不活,成績卻是一動不動。適合別人的並不一定適合自己,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説的算。

看名著書不僅僅要認真地看,還要多思考“為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黃金屋和顏如玉可不再輸的表面,需要用思考把他們挖出來。如何給自己找合適的“鞋子”,那就多看看諸葛亮,多看看《三國演義》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00字5

合上書,我彷彿看見了桃園三結義的誓言、煮酒論英雄的曹操和劉備、千里走單騎的關羽、火燒糧倉、草船借箭的諸葛亮、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的關羽、七擒孟獲的計謀、揮淚斬馬謖的不捨、造木牛流馬的聰慧,還有那愛惜賢士的曹操……三國啊,你真令我歎服!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以曹操、劉備、關雲長、張飛、趙雲、諸葛亮最為主要。這幾個人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關雲長和諸葛亮了,為什麼他們值得我佩服呢?因為關雲長有勇有謀,視死如歸,忠誠於主,重個人情義,並可以為了情義去獻身;諸葛亮呢?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並忠誠於劉備。我認為這幾個人中,最遺憾的就是張飛了,一世英名啊,毀於兩個無名小卒,真是明箭易躲,暗箭難防!我最討厭的人物就是孟獲了,孔明三擒他,服了就放了他,結果七擒他,還是被司馬懿殺了,真是不知好歹。我覺得三國中最狡詐的乃曹操也,他陰險狡詐,善於用人,但他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我們可以從《龜雖壽》中體會出他不服老的精神和他的雄心壯志;也可以從《觀滄海》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最勇猛的人,我認為就是趙雲了!手持槍,身穿甲,殺敵無數,但是有勇無謀是他最大的缺點。每個人物,都有不同形態,但個個都是英雄好漢!

《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共有一百二十節,每一節都十分精彩。縱讀全文,每個情節都引人入勝,緊扣心絃,彷彿給讀者呈現了一部完整的`電影。其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情節是第二十七回:《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這一節主要講述了關雲長領兵去打樊城,曹仁見關公沒穿盔甲,便令弩弓手放箭。有一箭射中了關公的右臂。但箭頭有毒,毒已入骨。聞之,神醫華佗前來醫治。他採用割開皮肉,用刀颳去骨頭上的毒。在醫治時,關雲長談笑自如,真乃英雄!後人有詩詞贊曰: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説華佗。可見,關雲長意志是多麼堅定,毅力是多麼頑強!我覺得最驚現的章節是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這一節主要簡述了:曹操佩着寶刀來到相府,想刺殺董卓;在拔刀時卻被董卓看見,董賊便問曹操,要幹什麼?曹操十分惶恐,便靈機一動,説,有一寶刀,獻上恩相。董賊給了曹操一匹良馬,曹操騎馬逃出城外,經過中牟縣,卻被軍士俘虜。縣令審問曹操,卻曹操一片忠義打動,放了曹操。“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句話説得好啊!小小的燕雀怎麼知道鴻雁的遠大志呢?這句話能充分説明曹操一心報國,共誅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的每個章節,故事都不同,但章章都演繹着人生!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閲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着伴隨我一生成長。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00字6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着。第一次讀這本書,我便迷戀上了它。它是中華的經典,是文化的傳承。

我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愛的人物便是諸葛亮了,他才智過人:在舌戰羣儒中,他的每句話,句句經典。讓我看到了一個沉着穩重的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他知道魯肅為人忠厚、值得信賴,讓他幫忙。知道天氣的變化,以霧為障。知道曹操疑心重,逼寨受箭。回南岸時,順風順水。從這些我都看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在火燒赤壁中,諸葛亮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真是妙句,也把周瑜的心事倒了出來。他識天文,把東南風的時間準確無誤地説了出來,真可謂“鬼神莫測”……諸葛亮的生平運用智慧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再説關羽,他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關羽忠肝義膽,一身正氣,是忠、勇、義的化身。《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最後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不殺張遼、留關羽、善待徐庶。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些人物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把最為寶貴的.忠義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忠義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忠義,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忠義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