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7篇)

來源:文書谷 3.05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7篇)

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1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所寫的歷史小説。劇中向我們展們示了許多英雄,也向我們描繪出了許多奸臣。

寫出了劉備的仁義善良、禮賢下士、有君子之風,不過婦人之仁,感情用事。曹操的陰險、多疑、奸詐,不過有大志大略,軍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創造自己的事業,在《三國演義》中是奸雄,但在歷史上是英雄。關羽可以説是忠義勇的化生,武力不是最高但被稱為“武聖”,他自視甚高,他的結局告訴了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張飛勇猛但是非常的魯莽、莽撞、粗暴,但是偶爾的細心就會讓人刮目相看,對義兄向來都是一條心。諸葛亮可以説是智慧的'化生,魯迅的評價是“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諸葛亮卻是擁有非人的智慧,幾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後期他為了回報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趙雲是三國中一流的武將,長阪婆一戰成名,漢水一戰獲得了“一身是膽”的美譽。至於品德,自從追隨劉備後,一直肝腦塗地,出死入生,而且為人耿直,劉備有這種人的追隨真是三生有幸呀。孫權是一位明主,在他治下的江東,人才濟濟,最後更是越來越強盛。曹操對他的評價是“生子當如孫仲謀”,我認為曹操對他的評價非常對。周瑜在《三國演義》中心胸狹窄,嫉恨賢能,其實歷史上的周瑜雄姿英發,是不亞於諸葛亮的人才。

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説,它從文學角度再現了漢末黃巾到西晉統一這八百九十多年的輝煌歷史。

這本書以劉備等人為主角,寫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時發生的矛盾和衝突,反映了亂世戰爭中的生死離合。描寫了數百位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如:亂世奸雄曹操;武藝高強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和有勇有謀的趙雲等人物。

讀《三國演義》時,我彷彿穿越了時空,走進了那個時代,真切感受到英雄的生活,他們個性迥異,在那個時代,用一己之力改變社會現狀,給後人留下一個個津津樂道的故事。讓我最敬佩的英雄就是被劉備稱為“一身都是膽”的常山趙子龍。他忠心於劉備,有勇有謀、英勇善戰,被稱為“龍膽將軍”,幾次都置身險地,化險為夷,他在長阪坡“七進七出單騎救幼主”的故事非常震撼人心,讓我難以忘懷;讓我深感遺憾的是張飛—張翼德,他俠膽雄心,忠心護主,最後卻因為酒死在了兩個無名小卒的手裏;讓我覺得最可恨的是呂布—呂奉先,他被後人稱為“三姓家奴”,他的見利忘義、見風使舵掩蓋了他的.人性光華;讓我覺得最機智的是諸葛亮—諸葛孔明,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懂人心,在周瑜讓他造箭時,他利用天時向曹操借來十萬支箭。在攻曹逆風時,擰轉風向,大破曹營。

看完《三國演義》,合上書,細細品味,我彷彿看到了“劉、關、張桃園結義”的真摯情誼;“曹操煮酒論英雄”的豪邁威武;“關羽千里走單騎”的英勇威風;“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機智勇敢……《三國演義》猶如一杯濃醇的茶,讓人越品越香。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壺濁酒論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3

暑假裏,我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裏面的內容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份,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的軍事鬥爭。

我就講講三國鼎立中的“火燒赤壁”吧。曹操的前鋒部隊在長江南岸遇到了孫劉聯軍。曹操的士兵由於水土不服,很多人都生了病。雙方交鋒後,頗通水性的'孫劉聯軍打敗了曹操。曹操被打敗後,派了兩位奸細前去詐降,然後便呆在軍營裏靜候消息。幾天後,曹操的探子來報説,有人送了投降信來,還是東吳的黃蓋。曹操大喜,讓黃蓋三天之後乘船到北岸來。

後來黃蓋率領十艘大船,裝滿乾柴和枯草,在上面澆了油,蓋了麻布,駛向了北岸的烏林。在距離曹操的軍營不遠時,黃蓋讓各艘船的人點火,衝向了曹操的軍營。當時的曹營被攻成成一片火海,曹操的士兵被燒的死的死,逃的逃。曹操只好帶着親信逃走了。

這場戰役,敗在了曹操輕信了黃蓋的苦肉計,又因士兵是北方人,不識水性,在陸地上他們是精鋭之師,但遇到了水,他們的就成了烏合之眾了。加上曹操又太輕敵,總把自己想得太強大,才會掉以輕心,最終使這場戰役失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強者不一定就會勝利,弱者也不一定會失敗。天時、地利、人合加上智慧也能以少勝多。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軍事歷史小説,我反覆看了好幾遍,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書。

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演義》是記述中國古代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征戰的故事。書中的人物絕大部分都是真實存在過的,故事是經過作者羅貫中加工美化的。

從前,我一直認為曹操是個壞蛋,因為許多影視作品都把他刻畫成奸臣。爸爸告訴我,按照正統思想,漢朝的皇帝姓劉,而曹操佔領北方大片地域,挾天子以令諸侯,相當於篡位奪權。他有悖於正統,所以在書中作者要貶低他,而抬高同樣姓劉的漢室宗親劉備。

其實曹操是個了不起的人。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他率領軍隊,征戰殺伐。在官渡,曹操以少抵多,以弱勝強,一舉擊敗了強敵袁紹,奠定了功業。連年戰爭,他終於統一了北方。歷史就是這樣,誰造成了統一,誰就推動了歷史進程,誰就是英雄;誰想分裂,誰就倒退了歷史車輪,誰就是千古罪人。

曹操的文才也是一流。爸爸説,曹操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尤其是曹操的四言詩,可以説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的人能算是奸臣反賊嗎?

《三國演義》裏曹操的表現就沒那麼高大了,多疑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徵。他因為懷疑華佗想要謀殺他,一氣之下,將華佗下獄處死。一代名醫就此身死,如果不死,不知道他又能救活多少蒼生百姓,他的醫術也能傳世後人,造福後代。他因為多疑殘殺了呂伯奢一家,逃亡路上將錯就錯,連呂伯奢也一起除掉,留下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句子

其實,這種亂世,對一個大人物來講,多長几個心眼也沒有錯。不然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人家幹掉了。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曹操,一個功績遠遠蓋過缺點的英雄。

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5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故事起自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鋭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吳蜀陵彝之戰。每次戰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時期是指劉備為君主的蜀國、孫權為君主的吳國和曹操為君主的魏國。魏國滅了蜀國然後滅了吳國,最後被晉武帝司馬炎廢除曹魏皇帝曹奐而稱帝,建立西晉,三分歸一後,變成了晉朝。

事實上,最後收場的雖然是司馬昭。但是,它是經過司馬懿、司馬炎兩人進行積累、創造才形成的結果。司馬家族是個幸運、成功的家族,説幸運,是因為他們人人都很聰明,伶俐。沒有像劉禪那樣的敗家子。説成功,是因為他們十分有責任感,向家族的正大光明而努力奮鬥。才有了今天曆史上的晉朝。

劉備不能統一是因為他不具備一個帝王的`冷血在聽到自己的結義兄弟慘死的情況下不能拋棄個人私怨。從而葬送70萬大軍,使蜀國勢力被大大削弱。如果他能做到像他的先祖劉邦一樣無情,那麼他一統天下是極有可能的!為什麼諸葛亮在您眼裏就可以逆天?何為天道?歷史又有幾個逆天的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會因為他是諸葛亮就會網開一面。

有一句俗話,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諸葛亮也一樣,他雖然足智多謀淡泊明志、苟全性命、伏龍鳳雛,但是,諸葛亮的另一面卻是冷血、殘酷的。他不念舊情,斬馬謖,並且十分果斷,毫無半點猶豫。也許,這也是一種去弱將的手段吧。

各種性格鮮明的人物、各種精彩曲折的故事,才構成了三國演義這部家喻户曉的名著小説。

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6

《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都應該看過,也應該覺得非常好看。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兩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下面我最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看法。要説我仔細品讀過這本書後,我為張飛的勇敢、諸葛亮的機智,知天曉得、趙子龍的堅持而敬佩。但是最讓我敬佩的還是關雲長,他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的“忠”、“義”,説到雲於長,還要講講他,他臉一片紅,一大把長長的鬍鬚,行俠仗義,為人豪爽,要説他的“忠”、“義”還要説到他進了曹營,一直沒有劉備的消息,曹操用多種手段來誘惑關雲長,而他卻一直不受誘惑,但是他一聽到有劉備的`消息就立馬趕過去,這就是“忠”。要説“義”呢!他千里走單騎,不顧危險,過五關斬六將,只為見到劉備,有説明他的“義”。

正如那首——《三國》一樣,三國之中,正因為爾虞我詐,才成就出諸葛亮、周瑜和“奸雄”曹操。

為何説曹操是奸雄,也因為他實在太奸詐,又稱得上是英雄,他立下的功勞也不計其數吧?再加上他的奸詐,所以被後人稱為“奸雄”。

在火燒赤壁中,他以超人的智慧想出了用把船連接起來的方法,緩解南方士兵的暈船。雖然被諸葛亮識破並且敗了這場戰鬥,但是也值得令人敬佩啊!

雖説三國有許多爾虞我詐,但是書中的計策、勇武讓我受益匪淺。

最新《三國演義》讀後感7

只要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有誰不被諸葛亮那驚人的智慧所震撼?有誰不為周瑜的'心胸狹窄而感到可惜?有誰不為劉備的仁義、惜才所感動?有誰不為曹操的奸詐而氣憤?有誰不為關羽的重義氣而感到折服?誰不為黃蓋的忠心而敬佩?

“三國智者”這個稱號我感覺應該頒給諸葛亮,因為草船借箭這個流傳千古的故事早就已證明了諸葛亮智者也。“三國小氣鬼”這個稱號應當送給周瑜,在當時三國鼎立初期,周瑜也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什麼他只度過三十六春秋就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呢?因為他是一個實足的“小氣鬼”。

諸葛亮為人忠厚、機智過人,周瑜為人機智聰明、善於用計。諸葛亮怎麼會專門擠對周瑜呢?這全怪周瑜自己,他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周瑜呀周瑜!你為什麼就不能心胸放寬一點,取諸葛亮之長補自己之短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見到為一丁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天翻地覆、鬧得人仰馬翻。究其原因,是因為在我們周圍有一些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不能寬容人、不敢於認錯┉這一道壓在心頭冰冷的“牆”阻止了人與人之間正常交往,影響了安定、和諧。

為了文明、友好,為了安定、和諧。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人人都做一個自我檢討,拆除心中的那道“牆”,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幫助,這樣人與人之間就能和睦相處,社會就能安全和諧,生活就能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一起拆除心中的那道“牆”,做一個能夠寬容別人、理解別人、幫助別人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