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於現狀成功的例子_關於不安於現狀的事例

來源:文書谷 2.71W

有些人安於現狀,每天在渾渾噩噩中虛度美好的人生歲月。要知道,不是每一名成功人士都會有一把通向成功之路的鑰匙,那就是不安於現狀,以下是一些不安於現狀成功的案例,看完後希望大家告別渾渾噩噩的生活,做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

不安於現狀成功的例子_關於不安於現狀的事例

不安於現狀成功的例子篇1

1982年,廖長光、何永智夫婦開辦“小天鵝”火鍋店,當時店面只有3張桌,度過三個月的虧損,他們實現了第一次的贏利——一天賺了70元。

從1983年開始,小天鵝火鍋店不斷盤過左右門面,擴大經營面積,到1988年,小天鵝了用6年的時間賺了10萬元,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這6年是小天鵝最艱難的創業階段和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在一項事業的創建中,創業者不能有小富即安、知足常樂的思想,而要有“野心”,要不斷進取,向着更遠更大的目標永不滿足地前進。廖長光、何永智夫婦深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小天鵝開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1988年,小天鵝在重慶江北開辦火鍋大酒店,進行異國情調的裝修,設計了風格各異的火鍋包房。率先將火鍋從街邊大排檔遷進大雅之堂,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火鍋革命”。經過這次革命,小天鵝僅用一年的時間就賺進100萬元。

小天鵝經過原始積累後的第一年中獲得巨大成功,得益於夫婦倆不安於現狀的經營理念。試想一下,如果小天鵝仍然在那條火鍋街上徘徊,無論經營得多好,它依然會是街邊大排檔,目標消費羣相對固定,利潤空間就有很大的侷限性,它絕不可能在一年內賺到100萬元。高檔火鍋店的開辦為小天鵝打開了更高利潤的大門,而這源於其經營者超常的膽識和魄力。看到市場這麼好,廖長光、何永智夫婦馬不停蹄,又開始了新的創業擴張。

1990年,小天鵝創辦成都分店,選址城郊,營業面積20xx多平方米,開業之初即火暴蓉城。大廳舞台上的歌舞表演、店前寬敞的停車場成為吸引成都商務客人的主要亮點。1993年年底,全國各地小天鵝分店發展到12家,年營業額突破5000萬元,重慶小天鵝飲食文化公司正式成立。

1994年開始,小天鵝採取一種新的合作經營模式:在各地開辦連鎖店;到1998年年底,連鎖店達到50家,集團員工近5000人,資產總額達到1.6億元。這種模式使創始人何永智被稱為“中國特許經營第一人”。

到了1995年,小天鵝又開始進軍賓館業,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品牌的含金量,另一方面走多元化經營的路線,擴大自己的營業收入。1996年9月,四川首傢俬營星級賓館重慶小天鵝賓館開業,並高薪聘請著名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的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開業第一年就獲得了可觀利潤。

案例分析 小天鵝火鍋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得益於創始人不安於現狀的管理理念。這就提醒每位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當你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經驗之後,就要努力抓住市場時機,儘量快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否則,時機一過,後悔都來不及。

不安於現狀成功的例子篇2

一旦你認定自己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峯,達到了生命的極限,你便從此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成就。安於現狀將使你永遠做不成什麼大事,永遠無法取得卓越的成就,除非你願意跨越現有的心理障礙,不再安於現狀。

安於現狀是最大的危險。現實生活中總是有一些極具天賦的人一生卻只做一些平凡的事情,因為他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從未意識到自己應該進步。他們每天忙忙碌碌,看到的也只是足夠温飽的薪水,以及吃飽喝足之後的愜意。他們的一生註定平庸。任何人只要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就不會有所作為。

人只有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才會產生前進的動力,想方設法去改變自己。不滿足能激勵人們不斷努力進取,從弱者變成強者,從失敗走向成功,從貧窮走向富有。永不滿足能夠激勵你不斷取得成功,而安於現狀會讓你忽視危機的存在,讓你失去追求卓越的動力,讓你看不到更高的目標,停止前進的腳步,從而離成功越來越遠。

周剛曾是一家跨國公司的人事總監,而如今只是一名待業者。在他成為公司的人事總監之前,他非常賣命地工作,並且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他在人事管理上的才華很快得到了老闆的賞識,工作兩年之後他被提拔為人事主管,五年之後他就提升為了人事總監,成為全公司最年輕的總監。

坐上人事總監的位置之後,他拿着豐厚的薪水,開着公司配備的專車,住着公司提供的公寓,每天出入高級酒店用餐,周剛再也不是當初剛畢業時一窮二白的樣子。他覺得最美好的人生也不過如此,他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地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開始經常遲到,只為睡到自然醒;他也開始經常請假,只為給自己放個假……他的工作熱情一落千丈,他把所有的工作都推給助手去做。當朋友們勸他應該好好工作的時候,他卻説:“不需要那麼拼命了,能坐到這個位置我已經很滿足了。我又不想當總裁,何必把自己搞得那麼辛苦?”

周剛在人事總監的位置幹了兩年,卻基本沒做出什麼突出的業績,甚至連最基本的公司人事調動都出現了混亂。朋友再次提醒他該上進一點了,如果繼續這樣安於現狀會很危險。但周剛卻並沒有把朋友的話放在心上,還説自己是功臣,公司離不開自己不安於現狀,開創卓越的人生出自讓周剛意想不到的是,一天早上當他跨進辦公室時,卻赫然看見自己的助理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一手拿着辭退通知書,一手拿着委任狀。周剛就這樣被自己的不思進取淘汰掉了。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安於現狀的人往往最先被淘汰。無論周剛曾經多麼出色,有過多少功勞,從他決定安於現狀的那一刻開始,他的言行舉止就將變得消極被動。他會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當作只是完成任務而已,不再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同時,他也最容易忽視危機的存在,過着得過且過的日子,最後只能落得一個被淘汰的下場。相反,即使一個人沒有突出的才華,也沒有過人的智慧,但只要他不安於現狀,把每一件事都爭取做到最好,他依然可以取得成功。

當你停下前進的腳步時,整個世界並沒有和你一起停下,擬周圍的人仍在不停地進步。無論你此刻是成功還是失敗,一旦安於現狀,你便種下了失敗的種子,最後只能品嚐失敗的苦果。

不安於現狀的人有着強烈的進取心,有着敢於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的勇氣。他們對工作充滿熱忱,以百分之百的激情投入到對成功的追求之中,用不懈的努力來展現自己的價值。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前途滿懷希望,願意用十分的付出爭取卓越的成就,迎接成功的人生。

當然,“不安於現狀”並不是要求我們放下手中的工作,專門去找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做,而是要求我們認真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知識儲備;要求我們敢於追求更高的目標,讓自己從“合格”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如果錯誤地理解不安於現狀的含義,不停地追求遙不可及的目標,卻忽視眼前的事情,只會錯失成功的機會。

永遠不要把成功看得太過容易,永遠不要認為自己做得已經夠好,一旦你放棄對“卓越”的追求,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將成為過去。即使你的工作都是由瑣碎的小事組成,不安於現狀同樣可以促使你在這些小事中發現機會,突破自我,成就卓越。

成功就像一座連綿不絕的山脈,你攀登上了其中一座山峯並不代表可以就此停留,前面還有更高的山峯在等着你。片刻的停留都有可能使你被別人甩在身後,成為一個失敗者。只有那些為了目標全力拼搏的人,才有可能到達成功的巔峯,才有可能始終走在別人的前面。

不安於現狀成功的例子篇3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仗。父親做了將軍,兒子還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拖起一個箭囊,其中插着一隻箭。父親正重對兒子説:“這是家襲寶箭,佩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着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佩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類的慾望驅使着他呼地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隻斷箭,箭囊裏裝着一隻折斷的箭。“我一直刳着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可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把勝利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

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有自己。

不安於現狀成功的例子篇4

世界着名的管理諮詢公司蓋洛普曾對1000多位多才多藝的社會名流的成功經歷進行調查,得出了一個令人吃驚卻又極其簡單的結論:他們的輝煌不過源於每天比別人多用一個小時來做有意義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精力十分旺盛,許多人都認為他是休息得好,還有人認為他是食用了營養品。但蓋洛普的調查結果卻是:羅斯福每天都花一個小時的時間,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玩郵票。

世界織布業的巨頭威爾福萊.康日理萬機,他在中年以後卻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油畫家,原因是他每天早起一個小時來畫畫,一直畫到吃早飯為止。畫畫讓他養成了早起的習慣,因此他的身體也特別地健康。十多年過後,他所創作的油畫有幾百幅被人以高價買走。好心的他把那些錢全都用做獎學金,獎給那些攻讀繪畫藝術的學生。

羅斯福和威爾福萊.康都是工作繁忙的人,但是由於他們捨得每天花一小時來調節自己,由此造就了令人矚目的奇蹟。

20世紀70年代末,一個日本的年輕人開了間小雜貨店。按照當時人們的經營習慣,雜貨店一般在晚上10點鐘就都關門了。一天晚上,年輕人忙着清理貨架準備關門的時候,店裏忽然走進幾個買東西的人,年輕人接待了他們。送走他們之後,年輕人又在店裏多呆了一會兒,結果又有幾位顧客上門。後來,這個年輕人改變了店鋪的經營時間,每天營業到11點才關門。由於比其他雜貨店營業延長一個小時,他的店鋪因而成了附近人們深夜購物的首選地點。一年過後,他的小雜貨店規模擴大,營業總額達到了2億日元。他趁機發展,生意越做越大。到20xx年的時候,他的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了48億日元。這個成就大業的年輕人名叫安田隆夫,日本赫赫有名的商人。

安田隆夫的成功只因為他每天多營業了一小時。奇蹟的產生並不困難,就看你每天有沒有多花時間來努力工作。那多花的一小時,就是造就輝煌的關鍵。

一個人只要每天肯花一點時間來做有意義的事,不管那是否與工作有關,日積月累,他都能取得回報。時間不必太多,每天一小時,足夠了。

有個朋友曾對我説,他所從事的工作是個機械重複的過程,像鐘擺一樣簡單。他説,平凡的生活讓他在太陽升起和落下中數着度過每一天。他感歎無數的日子從自己身邊一天天溜走,而他依然重複着又一個白天和黑夜。在這樣的重複中,他認定自己將一直平庸地生活下去。

對此,我給他講了這個故事。他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樣生活!不需要你過分去追求,每天騰出一小時,做你想做的事,你就會有一個別樣的人生!

而有些人安於現狀,每天在渾渾噩噩中虛度美好的人生歲月。要知道,不是每一名成功人士都會有一把通向成功之路的鑰匙。坐在人生金字塔頂的人,也不一定是天才。人們眼中所謂的天才,他們也是在平凡中生活。平凡的生活描繪出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羅斯福和威爾福萊之所以成為名人,我想,就在於他們每天擠出了一小時。

不安於現狀成功的例子篇5

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憶錄,按説早已不算新聞。但這個與億萬富翁潘石屹有關的故事,卻揭示了“富人之所以為富人,窮人之所以為窮人”的祕密。對廣大創業者來説,其中的啟示永不過時。

講述這段回憶錄的是一個叫李勇的打工漢。20xx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頭邊關相識,走深圳、闖海南,一起挑過磚,成了一對共患難的“苦友”。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輾轉各地打工,而潘石屹早已成為SOHO中國董事長,身家高達36億美元!

1、鑽過鐵絲網搬磚

1987年2月,21歲的李勇到廣州打工,可一直沒有找到正式的工作。7月底的一天,他到深圳南頭邊關檢查站碰運氣,卻沒有邊防證過關。

他在南頭關口徘徊時,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人拉着他找了個“蛇頭”,各交了50元后,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爬了過去。李勇當時還心痛花了50元錢,同伴卻興奮叫道:“ 深圳,我潘石屹來了!”

李勇細問之下才知道,這個大他三歲的潘石屹是甘肅天水人,居然是從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辭職來闖深圳的!

兩人越聊越投緣,很快就以兄弟相稱。

一個多星期後,兩人只剩下5元錢,仍沒找到工作,只得到布吉鎮一家工地挑磚,每天10元,晚上加班每小時1元。

一個月後,兩人領到了350元工資,潘石屹決定離開。李勇戀戀不捨:“一年可以存好幾千元呢!”潘石屹勸他:“老弟,只要我們找到更好的機會,不要説幾千元,就是幾萬元,也不值一提!”李勇這才決定跟潘石屹走。

2,、推銷電話機的紙條

1987年11月,兩人應聘為深圳市福田區正泰貿易公司的業務員。公司主要銷售電話機,底薪200元,按業績提成。

可兩人不懂粵語,普通話中口音又重,業績始終上不去。一次,他倆到一家公司推銷,對方怎麼都聽不懂,乾脆惱了:“你們普通話都不會説,搗什麼亂?出去!”李勇漲紅着臉扭頭就走,潘石屹卻掏出筆和紙,飛快地寫道:“我們是推銷電話機,而不是推銷普通話,我們的普通話説得不好,但電話機的質量很好。”

對方接過一看,不由點了點頭。5部電話機就這樣賣出去了。

漸漸地,兩人打開了局面,月收入漲到500多元,潘石屹還因為點子多,被提拔為業務經理。

李勇至今記得,海南建省的消息傳來時,潘石屹拿着報紙,滿臉激動:“我們一起闖海南吧!”

李勇大吃一驚:“潘哥,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掙五六百元錢嗎?”潘石屹卻説:“你放心吧,海南剛剛建省,機會多的是。我們去,一定不會錯!”

1988年5月底,兩人各自帶着1000多元的積蓄到了海口。

3、毛遂自薦當廠長

然而,相比深圳,在經濟極其落後、人滿為患的海口,想找到一份工作絕非易事。

三個月過去,兩人已經身無分文,只好找到海口市東英鎮的一家磚廠。

豈料磚廠的王老闆認為他們穿得清清爽爽,“一看就不是做磚的樣子,走吧!”

潘石屹卻挽起褲管,往黃泥中一站:“我這樣像做磚的樣子了吧?你放心,只要來了磚廠,我們就不會比其他人差!”

老闆來了興趣,收留了他們。

磚廠建在山上,不通電,只能點煤油燈照明,挖土、和泥……所有工序全靠人力,一天下來累得要命。

20多天後,潘石屹扛不住了。他徑直找到王老闆,提出如果自己當廠長,工地混亂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全都可以解決。

李勇覺得潘石屹膽子太大,潘石屹説:“他如果答應,我覺得我能管好;不答應,我也不會虧什麼。但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第二天,王老闆答應了。

潘石屹立刻開始改革:花幾百元錢買來水管,引水到磚廠和泥;又買來了小型發電機,方便夜間照明和加班……

一年後,廠長潘石屹的薪水從500元漲到1000多元,而李勇也被他提拔為組長,每月也有300多元收入。

4、磚廠倒閉 分道揚鑣

1989年10月,王老闆把經營重點轉到房地產,準備轉讓磚廠。

潘石屹馬上找李勇商量:“老弟,我們把磚廠承包下來,幹不幹?”

李勇擔心欠債,又不好意思拒絕,便不肯投錢,只説“賺得多你就多給我點工資;虧了,算我白乾。”

潘石屹以每月8000元承包磚廠。在他的經營下,第一個月交了承包款後,還淨賺1萬多元。很快,磚廠員工從最初的1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每月都贏利兩三萬元,李勇的收入也漲到了兩三千元。

但好景不長,由於經濟基礎薄弱,當地户籍人口很少,海南房地產的瘋狂開發大大超出了市場的正常消化能力,1990年初,房地產熱急劇降温。潘石屹承包的磚廠難以為繼,苦撐數月後關門大吉。當潘石屹遣散工人時,賺到的錢基本賠光了。

這次打擊之後,李勇痛下決心:明明知道潘石屹過不了安穩日子,自己為什麼要跟着他這樣瞎折騰啊?

1990年8月25日,潘石屹與相處三年的李勇在倒閉的磚廠分手,消失在人海茫茫的海口街頭。

5、在“潘哥”的工地上打工

與潘石屹分別後,李勇又去海口的一家建築工地上打工,每月200多元。1993年5月,李勇在街上碰到了潘石屹。

這時,全國皆知“要掙錢,到海南;要發財,炒樓花”,潘石屹已和王功權、易小迪、劉軍、王啟富等人貸款500萬元,以20xx元1平方米的價格買了8棟別墅,準備高價轉手賣掉賺錢。

李勇十分擔心:“潘哥,500萬哪!萬一虧了,一輩子就完了……”潘石屹卻笑道:“老弟,你不必為我擔心。我即使失敗,也是轟轟烈烈地失敗……”

1993年8月,山西老闆韓九吉願以4000元/㎡買入別墅。尚未簽單又遇上一位內蒙古商人,潘石屹的商業本能馬上閃現,將價格提到4100元。韓很生氣,但經過馬拉松式的談判後,潘以4200元/㎡的價格賣給韓3棟,餘下5棟以6100元/㎡的高價售給內蒙商人,第一桶金300萬到手。

年底,潘石屹嗅到海南房地產泡沫即將破滅的信號,萬通公司由此轉戰北京,1995年他和海歸妻子張欣創立SOHO,事業越做越大……

而李勇在海南打了兩年工後,回到老家結婚生子,此後四處打工,養家餬口……

6、“我圖安穩,他能折騰”

20xx年時間,潘石屹成為眾人矚目的億萬富翁,李勇困在工地上一直打工。

接受採訪時,李勇感慨地説:“以前,我以為潘石屹的成功很偶然,可現在不這樣認為了。因為每次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圖安穩,滿足於第二天明白自己幹什麼工作,害怕失去現有的一切。當初,我還覺得潘石屹每次都是瞎折騰,其實他每次再折騰時,都有了更高的起點,終於折騰成了擁有幾百億的富翁!這就是我跟他的區別呀!”

李勇的反思的確有道理,他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貪圖安逸,只要能吃着饅頭,就不會再奢求蛋糕。而潘石屹的成功,與他“能折騰”息息相關。只有敢於折騰,永遠不滿足現狀,才能贏得機會,才能不斷佔據更高的人生新起點,獲得新的成功。這樣的人生雖然充滿了動盪與坎坷,但正應了“無限風光在險峯”這句話,經過磨礪的人生才能大放異彩。李勇和潘石屹的人生之所以產生這麼大的落差,其原因正在於此。

結語:

雖説人各有志,不過我還是更加傾向於人生要去折騰。年輕的時候,正精力充沛,應該多闖蕩一番,前面幾年或許很痛苦,但是卻可以換來以後的幸福生活並且不會給自己留下遺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