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大學聯考寫作不能缺少的勵志素材

來源:文書谷 3.02W

如果説語文大學聯考中有一個最好猜的話題,那一定就是“勵志”,它的素材也是最多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帶來的語文大學聯考寫作不能缺少的勵志素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大學聯考寫作不能缺少的勵志素材

語文大學聯考寫作不能缺少的勵志素材(一)

我是在地鐵站裏看到這句標語的:我要,什麼都要。

説真的,看到這句slogan,我第一反應是:很驚訝。我甚至停下腳步,愣了兩秒,驚訝的情緒慢慢轉變成由衷的讚歎——這句話説得好!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看待這句話的,但剛看到時,我真的懵了。我出身於傳統的中國式家庭,家教嚴格,從小被教育要謙遜、温和、低調、與世無爭,不要過多談論自己的觀點,不要表現出太強烈的慾望。

所以,對我來説,直接開口説“我要,什麼都要”是不可思議的。

我確實想要很多很多啊。我想要實現理想,想要變瘦變美,想要周遊世界,想要遇見愛情,我想要更好更好的一切。可是,我習慣了壓抑和遮掩自己的心緒,羞於把它們公諸於眾,總覺得亮出明晃晃的慾望,顯得太赤裸、太貪婪了。

所以,當看到有一句話,説出了我想説卻不敢説的心聲,我先是驚訝,後是驚歎。

最近,我的朋友幺幺也讓我吃了一驚。

她年紀很小,卻滿腔勇氣。幺幺上週去了趟北京,覺得喜歡這座城市,正好一家公司的老闆也欣賞她,於是她回去果斷拒絕了學校安排的實習,打包了行李,單槍匹馬奔赴帝都。昨天,她的定位已經在望京SOHO了。

她説,她的人生目標是,泡最帥的男人買最貴的包。這話對我這樣中規中矩的人而言,是不可思議的。我未必認同她的觀點,但我極欣賞她坦蕩説出這番話的勇氣。年輕姑娘又囂張又可愛的樣子,真是迷人。

之前和我的編輯梅子姐談論到她,梅子姐説:她這樣的小姑娘,或許代表着一種時代趨勢,越來越敢於表達自己,瀟瀟灑灑,無所畏懼。

有人想要很多很多愛,有人想要很多很多錢。每個人都可以對未來有着美好的憧憬呀,這沒什麼好遮掩的。

我們那麼年輕,天空裏飄着好多繽紛夢幻的氣泡。我們手上有大把時光,心裏裝着英雄夢想,眼前的道路光芒萬丈。我們明明有好多好多想追的夢,何必故作老成,假裝成一副無慾無求的樣子?

我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告,我年輕,我充滿勇氣,我想要更好的一切。

20xx年,喬布斯在斯坦福畢業典禮上演講,最後送給了在場的年輕人一句:StayHungry,StayFoolish.這句話最盛行的中文翻譯是: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其實,這種解讀和原意有偏差。

網上有人解釋道:英語裏不會用hungry來形容對於知識的追求。對知識,英語用的是“好奇”(curious)這個字。一個求知若渴的人,叫做intellectuallycurious或是eagertolearn,但絕對不會是intellectuallyhungry,也極少是hungrytolearn。

用到hungry的時候,針對的其實是“成功”,也就是,hungryforsuccess。所以喬布斯的stayhungry,不是求知的意思,而是鼓勵年輕人:要不停地追求成功,永遠不知道滿足。

於是,這句話在網上有了個調侃的翻譯:做個慾壑難填的二逼。

昨天,我看了林語堂次女寫她父親的文章。這位“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文學大師,在少年時期就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慾望。

文中這樣講述林語堂:

“世界是這麼大,歷史是這麼長,他求知之慾是這麼強,他感到與別人不同。他們好像對生活的要求不多,找一份事做,娶妻生子,隨隨便便混過一生。他的要求卻很多,他要嚐到世界的一切,他要明白所有的道理,什麼是生,什麼是死,什麼是美?他有時因為看到一幅美景,會感動得掉眼淚。他想有機會,要遊歷世界,到世界最偏僻的地方去觀察人生,再到最繁華的都城去拜見騷人墨客,向他們提出問題,請教意見。”

“他感到自己的貪婪,凡是眼睛看得見的,耳朵聽得到的,鼻子聞得到的,舌頭可嘗的,他都要試試。”

我喜歡極了這樣的飢渴、這樣的貪婪、這樣生生不息的慾望。它浸染着蓬勃的朝氣,飽含着對生活的熱忱。

這樣赤誠而熱切的心,千金不換。

日劇《對不起青春》裏,有這樣一句熱血的經典台詞:人生沒有重來,貪婪有何不可?

別怪我貪心,貪心的人才能過得更好啊。我們的好奇和貪婪,就是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性。二十歲不會做夢的人,三十歲都去幫別人圓夢了。

我想要的人生是這樣的:敢於承認內心的慾望,用盡全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並且承擔起一切可能的後果。

我想要更好的,我值得更好的,我願意為更好的一切而努力。

願你我都活得坦蕩,活得明亮,活得貪心而滿懷希望。

語文大學聯考寫作不能缺少的勵志素材(二)

這就是我,30歲的我,如今的價值觀:生活沒有容易的。我們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領域,為了不同的目標而受苦。

-1-

你是小城裏走出來的人。某天看到房地產的廣告:“寧要都市一張牀,不要小城一套房。”

內心突然糾結。在這座城市裏,“感覺自己除了不鹹不淡的工作,同事,戀人,彷彿也沒什麼朋友。於是頓生“孤獨感,有歸去之意”,想回到小城市,做個小生意,養條狗養些花養個孩子。於是問我——

想回家鄉,就是墮落了嗎?

墮落倒沒這麼嚴重,只是明顯,你無法適應都市生活,想選擇另外一個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關鍵問題是,你好像簡單粗暴地把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劃上了等號。在你的潛意識裏,你認為大城市=無趣,小城市=安逸。你認為只要回到小城市,就可以完成你內心期待,如同用彩色鉛筆給《祕密花園》塗上了顏色。

我們大多數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對生活的最大誤區在於,以為降低我們的慾望渴求度,就可以減輕我們的努力程度——

我們以為,如果在都市裏拿10000的月薪感到太累了,不想拼了;於是就回小城市去找個月薪20xx的工作,就只需要付出20分的努力就行了。

慢慢你會發現,這帳好像有點不對。你貌似主動把工資縮水了80%,從月薪10000變成了20xx;但你發現辛苦程度依然要維持在80分,而不是你夢想的20分。另外你想拿來養花養狗生孩子的80分,化作泡影。

為了這20xx,你依然需要付出80分的精力——

你照樣需要朝九晚五,甚至,還找不到一個管理正規的公司,鄉土老闆會安插自己的小姨子坐在你的辦公室對面,然後她拿工資,你幹活。

這時候,你才發現。40歲之前和自己談歲月靜好,都是自己對自己耍流氓。

-2-

你更會意識到:

想做個小生意,也可以在城市裏做,不一定要回家鄉做。

想養花,可以在城市裏養,不一定要回家鄉養。

想養狗,也可以在城市裏養,不一定要回家養。

為什麼?如果在一個機會相對平等,競爭相對透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聚集了各種人類的,包容性更強的,沒有家族連帶關係的都市裏,你都沒有辦法搞定一個詩意的生活,你居然夢想着回一個三步路就會遇到熟人,25歲不嫁人就會被指點,婚戀價值觀還停留在解放前的三四線生活的地方,實現你的自由田園夢。

是不是太可笑了。

可你唯一考慮很到位的一點就是:過段時間,回到家鄉,你就會生個孩子,走上三年屎尿屁的道路。

為什麼?因為,如今一個女人在小城的最大價值,依然是結婚生子。如果你不願意,你就要證明你在除了繁殖之外的價值,而這所需要的努力,並不比你在都市裏生活更少。

-3-

如果你沒有能力證明,你就會迅速走上常規模式的嫁人生子道路。因為,這就是一個女人在小城市,應該過的生活呀。你總得做點什麼證明你是活着啊。

不要低估生活環境對你的侵蝕力。

當深夜抱着孩子,你又會開始思考你的價值,你的選擇。

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就是從深圳回到長沙的人。我就是那個當年以為如果只需要20%的慾望就只需要付出20%的努力的小傻瓜。

好在,當我意識到這一點,就開始為我在長沙活得像個人樣而負責。這幾年,我的付出,我的失落,我的糾結,我的勇氣,都真實可靠。我決定要去付出的,也許並不比在深圳的那些女朋友少。

一個女人,要記住:當她選擇在小城市裏生活,區別只是把努力的地點換掉,而不是把努力這個詞丟掉。如果你夢想着世外桃源,那就更危險。

昨天和老閨蜜,討論她的書名。裏面有一個苦字,她説,她有點害怕讀者會覺得太悲觀,可是我們已經知道,苦,孤獨,是生活的常態,這不是悲觀,而是放下。

這就是我,30歲的我,如今的價值觀:生活沒有容易的。我們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領域,為了不同的目標而受苦。

而且最無奈的是,苦這東西真和苦瓜一樣,你吃吃就習慣了,甚至愛吃了。如果你一直在逃避,死活不吃,就永遠覺得它好艱難。

選擇去受苦,也是價值觀。價值觀,是個很詭異的東西。在吃喝拉撒面前它彷彿並不重要,無足輕重;但是某天,你會發現,你所有的的快樂,人際關係,你做出的選擇,都與之有關。

你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不如説,你在處於價值觀的評估期。

姑娘,在清晨你快要醒來的時候,半夢半醒,把左手放在你的胸口,深呼吸,認認真真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個時候,是你和內心聯結最近的時刻,你想要什麼,你在害怕什麼,你在恐懼什麼,你在逃避什麼。

你只有直面那些害怕,恐懼,逃避,才會瞭解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回去。回到哪裏,心安的地方,不一定是家鄉而已。

你最陌生的人其實是自己。你瞭解自己比了解任何人都難,奮鬥和怯懦,光明與黑暗,全部共存在你的心理,勇氣和逃避,有時候,他們在你心裏所佔股份只有49%和51%的區別。就這2%,你發現居然需要幾年的時間來甄別;就這2%,決定了你最真實的想法。

當懂了這2%,你才會增長智慧,你才會知道閲歷是什麼東西。

才會看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造的一個樓盤。外人看見的永遠是我們畫在廣告牌上的“榮耀大盤,曠世傑作,桃源生活”,可是我們自己才知道,我們是自己的物業。我們要面臨的是收不上管理費的窘迫,在漏水的外牆,24小時在投訴的鄰居,常年需要維護的人際關係,需要殺蟲滅蟻鬥流氓,忙得不亦樂乎。

這個樓盤不管造在哪裏,你都逃不掉,躲不了。

我們此生,終究要面對很多無趣,孤獨,才能換取靜好。在《愛麗絲漫遊仙境》裏,紅桃皇后有一句話:你要全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語文大學聯考寫作不能缺少的勵志素材(三)

竹無花,卻常綠於春夏秋冬;竹有節,節節為空,持空心看塵世間煙雲瓊夢,繁花驚灩,無求自是品高,大有我自獨笑蒼風中的清骨氣節。植根於或貧瘠或肥沃的山川曠野,不媚不妖,滿目蒼翠坦然的頂立於天地之間。

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山風穿林,那淙淙瀅瀅的絲竹之鳴,如天籟之音、古箏繞風,聞之莫不使人耳清心潔,有竹居之靜雅,月影疏斜瀟湘竹,清燈秋煙階苔蘚,香消玉斷誰來伴?

幽院落花荻秋冷,這樣幽靜的夜,臨窗的女子迎風而立,輕啟紅脣將一管竹笛吹得如痴如醉。庭院花自紛落,唯有窗前的竹在月影下輕拂相思。

清韻浮掠,暗自消魂。也可林間月下一壺酒,邀三兩高朋摯友琴瑟和鳴,推杯把盞,談古論今,筆墨紙硯彈指間詩詞會萃,江山雲月描于丹青。雖是竹扉陋室,卻也唯吾得馨。人生如此,豈不妙哉!

也有詩云:"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走在路上,清脆的竹杖聲合拍敲擊着青山渭水,斑斕的故事快意江湖,放歌天涯迴音激盪,臉上的汗水,腳下的山麓,都如眾山小般空闊透天。

獨釣寒山雪,使人無由的想起閒雲野鶴般的老者,披蓑衣持冷杆,在滿山遍野萬徑人蹤滅的冰川江河裏無勾垂釣,任平生煙雨散去。仁者樂於山,智者樂於水。吾獨樂於竹的從容淡定,傲不爭春,喜其如草的空懷境界。

《竹是草的最高境界》是在網上看過的文章:我想竹之所以是竹,最主要是因為它有一顆竹的心。常常有人會説生活過得好壞決定於一個人的心態!我覺得這樣一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太多的時候,確實是心態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日子總是在平平淡淡中流逝,淡得像白開水。我也經常在睡前,躺在牀上拷問自己的心靈,難道這一程的生命真的就要這麼走過?

記得有一句名言:“往往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裏的一粒沙子”想想確實有道理!既然是與生俱來的,無可改變的客觀環境,我們的抱怨也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象竹,它雖然和草生長在同樣的環境中,,卻從來不抱怨自己是草,也從不遷怒於周邊的草,他聰明的將自己一徑的拔高,草們的飛短流長奈何不了他,他憋着一股子心勁兒直往雲霄上竄。

當他和蘭天白雲青山小鳥近距離對話時,周圍的草誰也不能對他側目、撇嘴、冷眼、譏諷。他融於草,而高於草,他是最睿智的竹,是草的最高理想……它沒有對環境做出任何抱怨,可是它還是長成了美麗高高的竹子,因它擁有一棵竹的本質,而我們要做的也正是讓自己修煉出竹的質。

如果你不甘於僅僅是一株平凡的小草,那麼你就要停止無謂的抱怨與不滿,從修煉一顆竹的心開始。不要怕埋沒於周圍的荒草中,只要心懷竹的美麗夢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