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經典短篇故事

來源:文書谷 4.47K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跟小編一樣,時不時地就會找一些名人勵志經典短篇故事來看看,那麼名人勵志經典短篇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勵志經典短篇故事

名人勵志經典短篇故事:贏在每個0.01秒的進步

——蘇炳添

有一個人,屢次參加世界百米短跑大賽,在強手如林的比賽中很少拔得頭籌,看似輸了比賽,卻憑着每個0.01秒的進步,創造了9.99秒的成績,成為第一個突破10秒大關的黃種人。

他就是我國優秀短跑選手蘇炳添。

蘇炳添,1989年生於廣東,從小就表現出了良好的運動天賦。20xx年11月,15歲的蘇炳添第一次參加中山市中學生田徑比賽,就以11秒72的成績奪得第一,成為轟動一時的“追風少年”。

之後他又被選拔進了省隊、國家隊,成績突飛猛進。20xx年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他以10秒16奪冠,打破了周偉保持20xx年之久的全國紀錄。之後的兩年,蘇炳添一直雄踞中國男子百米第一的寶座。

而對於這些成績,蘇炳添並沒有感到滿足,因為他要向國際水平挺進。

20xx年5月6日,在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挑戰賽日本川崎站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10秒04奪冠,但因比賽超過了國際田聯規定的賽場順風速上限,成績不被認可。但此次初試鋒芒,讓他信心倍增。同年8月4日,在倫敦奧運會男子100米比賽中,蘇炳添以10秒19的成績晉級半決賽,但在8月6日的半決賽中,他卻只跑了10秒28,無緣決賽。

蘇炳添有些沮喪,但又有些心安理得。他安慰自己: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作為黃種人,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隨後,他的訓練鬆懈下來,但很快就嚐到了不進則退的苦果。

20xx年4月,隊友張培萌在全國田徑大獎賽中,跑出10秒04的成績,打破了蘇炳添創造的全國紀錄。同年8月11日,張培萌又在莫斯科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半決賽中創造了10秒整的黃種人最佳成績。這讓蘇炳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隊友們都在進步,而自己得過且過,蘇炳添羞愧萬分。他告訴自己:機會總是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只有充分挖掘潛力,才能迎頭趕上,哪怕每次進步0.01秒,也是勝利。他調整了心態,投入更加刻苦的訓練中。

付出總有回報。20xx年2月,在比利時根特舉行的國際田聯室內賽60米比賽中,蘇炳添以6秒66獲得亞軍。3月在波蘭索波特舉行的室內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60米飛人大賽中,他又跑出了6秒57的佳績,成為第一位殺入世界大賽短跑決賽圈的中國選手。

20xx年5月31日凌晨,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奪得季軍,開創了黃種人百米短跑成績的新紀元。

蘇炳添沒有贏得冠軍,輸了比賽,但他憑着不屈不撓的精神,永不滿足的努力,贏了每個0.01秒的進步。人生猶如賽場,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挑戰,也要進行“比賽”,不可能總是贏。但是,我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奪取哪怕是一寸,哪怕是0.01秒的進步,即便輸了也無妨,因為有進步的輸就是贏。

名人勵志經典短篇故事:“三無科學家”屠呦呦

作者:孫建勇

20xx年10月5日,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和兩名外國科學家,因在瘧疾治療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榮獲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屠呦呦,這個名字我們並不陌生,20xx年9月,她曾獲得國際生物醫學大獎拉斯克獎。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變了世界的女科學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國民間又稱臭蒿或苦蒿,屬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從這樣一株小草裏,萃取了一種名叫青蒿素的物質,為全世界億萬瘧疾病人造福。

不過,做出如此貢獻的屠呦呦,既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海外留學經歷,沒有中國兩院院士光環。她説:“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植物化學研究人員。”

那麼,一個“三無”教授為什麼能夠成就今天的輝煌呢?答案只有一個,那便是:踏實+勤奮。

踏實和勤奮,是屠呦呦打小就養成的品質。1930年,她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呦呦,意為鹿鳴之聲,取自《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一句。學生時代的屠呦呦因為踏實和勤奮,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5歲那年,她以優異成績從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畢業,被分配到衞生部直屬的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研究院)工作。從此,她埋頭從事生藥、炮製及化學等中藥研究,一干就是半個世紀。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研究院條件非常艱苦,設備極為簡陋,只有用於土法提煉的七口大缸和幾間平房,但是,屠呦呦從不抱怨,一心撲在工作上。那時,她身患結核病,仍然堅持去野外採集標本,認真實驗,從不耽誤。短短几年裏,她的半邊蓮和中藥銀柴胡兩項生藥學研究成果,相繼被收入《中藥志》。

1969年1月21日,中醫研究院任命屠呦呦為科研組組長,參加全民抗發瘧疾“523”項目。作為科研組組長,她帶領團隊成員,從系統整理歷代醫籍入手,四處走訪老中醫,先後調查了20xx多種中草藥製劑,選擇了其中640種可能治療瘧疾的藥方,最後,從200種草藥中,得到380種提取物,進行小白鼠抗瘧實驗。

然而,實驗進行了190次,始終沒有獲得滿意結果,研究一度陷入絕境。面對這種情況,屠呦呦沒有氣餒,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她想,當年愛迪生髮明白熾燈,僅植物類的碳化實驗就達6000多種,經歷了約10000次失敗,自己這190次失敗又算得了什麼?

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閲着古代醫藥典籍,以期獲得一點線索或靈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動不已。那是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中的一句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她注意到,這裏記載的取汁方法與常規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絞取”——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質不能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進行實驗,在60攝氏度下獲得了青蒿提取物,發現其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100%。

190次實驗,190次失敗,190次從頭再來,屠呦呦終於在第191次實驗中取得了成功!

成功屬於有準備的人,顯然,屠呦呦就是一個有準備的人,她用踏實與勤奮,為自己贏得了成功。數學家華羅庚曾説:“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搞科學研究工作就要採取老老實實、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有半點虛假浮誇。”用一株小草奪得諾獎的屠呦呦,正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腳。

名人勵志經典短篇故事:內心的驕傲終會讓你浮出水面

作者:金星

我是一個主動去活的人,但我也是個特別能“忍”的人。這不矛盾,“主動”是我內心自由,“忍”是我在為自己積累。

我從九歲就開始忍,十多年的部隊訓練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體制內的生活就是這樣,沒有你想不想做,只有你必須做到的命令。

我還挺“逆來順受”的,哪怕我不喜歡,但如果是硬性規定,那就執行,而且要做到最好。每一件事都是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對於不想做的事更是一種成本,只要認真去做總有收穫,哪怕只是一次深刻的經驗也是好的。但如果只是因為不喜歡鬧性子而馬虎對待,你什麼都得不到,只是在浪費時間。所以我以前做事,就算是不喜歡的事也會盡全力投入,起碼在做人的態度上得到別人的認可:“嗯,這個人很敬業,不會掉鏈子,能信!”只要別人下次還會把別的機會給你,你就又多了一種選擇。

十九歲以後我就儘量選擇自己的生活,但現實環境所迫我還是得繼續忍着,那時一天吃一頓,一有跳舞掙錢的機會就絕不放過,教人跳舞、在地鐵站跳舞、替人頂個位置……無論多少錢我都接,就這樣一步步跳了下來。當我兜裏只有十元錢的時候我還在街上陽光明媚地走着,那才是我心裏的自由,我知道我在為我的舞蹈忍,我願意。

1995年回國做完變性手術,開拓現代舞那會兒能不忍嗎?那時候的社會觀念還很保守,如果經不起非議,別人説什麼我都要跟他吵,也許早就被定個什麼罪給關進去了,為圖個口舌之快而付出那麼大代價,我跟自己説不值,只有忍,忍到我能抬起頭説話的那一天。

我忍了十多年,別人説什麼都可以,找不出毛病來就拿變性説事,什麼事都扯到變性。包括某衞視的那個電視節目,找不到理由讓我走人就提我變性這件事。現在都有這樣滑稽的事,那你想想十多年前是什麼樣子,我只能忍。

但忍並不是不動,忍的時候你要更積極地充實自己,不斷填充,才有爆發點。當有一天更大的壓力拍下來,它不僅沒有把你拍碎,而是將你激發。就像得把火藥填充實了,最後才能開出火來,填得越滿,爆發的力量越大。

我在忍的時候並沒有閒着,看書旅行,學不同語言,堅持練功,激發自己的靈感,從身體、內心、思想上都在填充我自己。所以我現在既能跳舞,還能主持、演話劇,別人都説這舞蹈演員怎麼那麼能説啊,怎麼還能做那麼多副業啊,如果沒有之前的那番自我積累,我現在也不會在那麼多領域做出成績。

填充自己等待機會,表面上是忍,骨子裏是不妥協。因為就算我忍的時候,我心裏也清楚我是為什麼忍,是為了更大的一個目標,能走得更遠。

成功的道路上需不需要忍氣吞聲?太需要了,因為無奈無處不在。那麼多可氣的人,我不可能一個個鬥過去,那樣只會讓自己遍體鱗傷。驕傲是內心的驕傲,永遠不倒,遇事的智慧則是小不忍則亂大謀,經過時間,才能讓內心的驕傲浮出水面。在水底下的日子,就是鍛鍊人的耐性、毅力。忍着十個小機會,這種積攢的能量幫你撐起一個更大的機會,那你前面的忍就都有道理了。一個都不想忍,那就都是小機會,一個一個小機會立馬在眼前“砰”地就碎了,永遠不會有大機會。炸彈的原理,就是在巨大的壓力下一下子爆發,勢不可當。

我把忍當作訓練自己的功課。我相信這個世界有正的東西,邪不壓正是亙古不變的天理。我在水底憋氣的時候,也是在給這個社會接受我的時間。

我可以忍,但忍一時,不是為了風平浪靜,而是為了厚積薄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