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成功的故事

來源:文書谷 6.28K

得意時應善待他人,因為你失意時會需要他們。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大學聯考成功的故事,歡迎閲讀!

大學聯考成功的故事

大學聯考成功的故事一

終於,我可以平靜下來,在這樣一個清晨,好好地回憶,細細的品味,那屬於我的高三奇蹟。

想借用班主任的評語,對高三的上學期大致描述:“你懂得胸懷天下卻做不到卧薪嚐膽,立志異常堅定卻難逃現實誘惑,看得見遠處的山卻看不見腳下的路。有時把執迷不悟叫執着,有時把自我滿足當自信,有時自以為是能夠拯救別人拯救世界的萬能上帝,到頭來成了自身都難保的過河泥菩薩。有時是真正弱點百出還不以為意的“偽高手”,有時是地道地荒廢機會還自鳴得意的可憐人。”看到這些評語,這些批評,我心裏有恐慌,卻更迷茫——我究竟該怎樣做……

這是我從教幾年的學生評語中唯一一次這麼“狠”地評價自己的學生,而批評的恰恰是我最喜歡的學生中的一個。他幾乎是我欽點的班長;他有很多看法與我異乎尋常地一致,雖然我沒有當面對他説過;他曾經在寒冷的深夜與我探討愛的問題,雖然我沒有能讓他接受我的觀點,但是我依然欣賞他的思考;他也有着自己的大氣與胸懷,我喜歡他們做的每一期牆報和班會,我喜歡他的文筆,也多次把他的文章作為範文;當然,這些都掩不住他的不足,他也在高三的時候為自己的習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直到今天我都相信,他的路原本可以不這麼難。

我依然記得,我是下了多大的決心才給高策寫下上面那些話,我記得,我幾乎是用了整整兩個晚自習,用了十多張答題卡來反覆揣摩這些話。語氣太重了,緩和一下,太緩和了,再加重。思考來思考去,我幾乎選擇了我能選用的最嚴厲的方式寫下了上面的話,我的想法只有一個,我也相信他能理解,那就是——這些話不是無情地否定,而是狠狠地喚醒;而不是無情地放棄,而是堅定地期待,這些話不是結束,而是一個起點。

千瘡百孔的習慣讓我的成績從高二期末的年級第一跌到了四五十名的位子,不過那時的我依舊自信滿滿,覺得自己可以東山再起。

這就是高三的前一多半時間,在迷茫與掙扎中看着成績下滑,看着北大遠去……

不得不提的是自主招生,現在想想,那真是一次夢幻般的影響我很久的經歷!

憑藉高二的成績我走進了北大自主招生的筆試考場,上午的數學共四個題,交卷時我只做了一點點。若是擱在平時,下午的測試我一定會邊做題變懊惱,接着一敗塗地。可是這次,不知是哪裏來的力量,我暫時忘卻了上午的數學卷,一點一點答題,一秒一秒把握。走出考場,我知道自己希望不大,卻着實為自己下午的沉着感到欣慰。壓線通過筆試,正是對我心態的獎勵,從那時起,無論上一科考的怎樣,我都能堅強的努力到最後一秒,這或許遠比通過考試要重要吧。

我不曾預料到他會面對什麼樣的困難,可我料想到了他的堅持。這也許是我下決心寫下上面那些評語的最大的原因吧!

接着的面試,我再次走在未名湖畔,呼吸着那讓我陶醉的氣息,陽光靜靜地灑在身上……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那未名湖中的滑雪者,博雅塔下的讀書人,給了黑暗中的我多麼強烈的希望。

戲劇性的是最終我只獲得五分的加分,老天開起玩笑怎麼這麼有意思,寒假的十天,我扔掉了所有的計劃,不知所措的呆着,就是呆着什麼都不做。做了那麼多,花費了那麼多時間,只有五分,值嗎?我永遠不會忘記許多人聽到這“五分”的神態,那是一種聽到冷笑話的表情,我只有以笑應對。可我不服,或許,這五分就有用呢;或許,就真的有用呢……

再開學,立刻到了“質檢二”。理綜的出現讓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化學的優勢發揮不出,物理的劣勢暴露無遺。200名,我忘不了老師氣沖沖地拿着成績單到宿舍指給我看:“還沒這麼差過吧!自己好好想想……”剎那間,我感覺自己被壓得喘不過氣,咬咬牙,下定決心。我扔掉了手機卡,把MP4借給了同學,在枕頭下放了三樣東西:暑假買的《清華北大不是夢》,在北大自主招生領取的《築夢北大》,以及北大的一組明信片。趴在牀上,難以入夢。一筆一劃地將職燁的《花開不敗》抄了一遍,希望自己可以像那個為了復旦犧牲一切的小女孩一樣……

在職燁寫成《花開不敗》的那一刻起,這篇文章影響了多少曾在夢想面前困惑的孩子。在郭嘉逸的文章中提到他,在高策的文中裏提到他,在無數孩子的青春記憶力有這樣一篇文章的痕跡。而未來人們還會記住郭嘉逸的《從一個自己到下一個自己》,也會記起這一篇《奇蹟,是為了信念犧牲一切》。

每天走在路上,眼前總是黑壓壓的一片,看不到一絲陽光,晚睡早起的生活導致了身體的問題,腦子裏總是跟漿糊似的,還不時地乾嘔。但我不能鬆懈,該吃藥吃藥,吃了藥還得玩命啊……每天在宿舍“加班”,覺得夜好靜啊,只聽到自己的心跳。那是一段忘記了開心的日子,也是我最懷念的一段時光。

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氣我堅持了一個月,結果卻是在“一模”時由低谷跌落深淵。570分,283名,按往屆的成績看,這剛夠一本。距大學聯考還有54天,我真的想放棄了……有氣無力的看着試卷,可怕的是我沒有那種“收拾舊山河”的勇氣與激情了。

多謝我的朋友,用一張紙,一段話喚起了我內心的希望:“把每天當成終結前的最後禮物,把每道題都當成訓練能力的必備武器”“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遙馬亡”也“必須為了必須,到耀眼的地方去!”。是啊,還沒結束呢,真的,還有可能大逆轉。

我記得我曾經讓他們看馬雲的訪談視頻,也曾把馬雲的那句話告訴他們,他們也一定都記得,那就是“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見後天的太陽”。是啊,努力容易,堅持難;堅持容易,遇到挫折打擊、甚至是反覆遇到挫折和打擊仍舊堅持就更難。我對現在的學生説,如果你一直努力,卻要在往後的第十次考試的時候能換來勝利,你願不願意為它承受前九次的失敗?還是在其中某一次失敗的時候就舉手投降?回答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而那第十次考試也許就是大學聯考!

那是一個見證我內心成長的下午,一個人坐在窗户旁,發聲地再一次讀了那個堅強的復旦女生留給我們的財富——《花開不敗》。日記本上我有力的寫着:我可以一落千丈,我偏要一鳴驚人。一天超越六個人,殺進北大。現在看到這些話,仍是很佩服自己當時的勇氣,怎麼就那麼相信奇蹟!正如柴靜所言吧,失敗不是悲劇,放棄才是!

按照正常的情節,我應該成績回升。可現實終究是現實,“一點五模”年級233名,據復讀生説,這樣的成績沒戲了。沒戲了吧……

那天上完第一節晚自習後出去跑步,發瘋一樣。回來看到了發下來的化學卷子。看着接近滿分的卷子,我對自己笑了笑。接着發現卷子的最後有化學老師的一句話“你還是那個優秀的你!”還有人相信我,老師沒有放棄我。一瞬間,我感到莫名的感動。趴在課桌上任眼淚肆意,那是在最黑暗的時候看到的光芒,哭過後的我輕鬆了不少。不管前面是什麼,我都要以最飽滿的熱情,最昂揚的鬥志,最刻苦的精神,最堅韌的毅力,全力以赴!輸輸輸,輸到贏為止!

有的時候老師無心的一句話都可能在學生心裏留下深深的烙印,無心的鼓勵可能種下希望和力量,而無心的否定也可能帶來失落甚至是仇恨。一次一個學生給我留言説,説我的一句話給了她很深的影響,這句話是“就算是你有99%的好,也不能放縱1%的不好”,可是這句話我早就都忘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説的話了。在那個高壓下的時期,一句否定的話就可能摧毀一個前進的就會,而一句鼓勵的話或是一個信任的微笑就可能成為燎原的星星之火。老師啊老師,我是每時每刻帶給人影響的人。

影響很深的是一天在宿舍,隔壁班的一個哥們來聊天。言談中,我不自覺地流露出沮喪,他送我這樣的一句話:高一高二,你一直是在前面,沒受過打擊。我是一直被打擊,從未被打倒!

從這裏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看出班風的重要?是不是也可以看出朋友的重要?如果這個時候聽到更為沮喪的話,又會怎樣?

一天天重複的日子,通向了“二模”,衝到了年級70名的我卻怎樣也高興不起來了。馬上要自由複習了,物理60分……向物理老師求助,經驗豐富的他告訴我這一階段物理不太可能有大進步了。老師説的沒錯,但是不是沒有可能啊!我不服,我知道我有多好,走着瞧!

有的老師對學生説要重視高一,高一不行以後就不行了,有的説重視高二,高二不行以後就不行了,有的説重要的是高三一輪複習,一輪不行以後就不行了,可是我要説,我們理解這些話的用意無非是想讓學生當下,但是請不要再無心中也摧毀了孩子對未來的期待。我們不相信“高一決定論”“高二決定論”“一輪決定論”,我們鼓勵珍惜每一天,我們也歡迎每一個迷途知返的孩子,我們相信所有的努力只要開始都不晚。而只要堅持,總會好於放棄希望。在成功面前,沒有“不太可能”,也沒有“小可能”,只有百分百堅持與百分百放棄。

距大學聯考還有19天的時候,我將戰場搬到了自習室。那裏都是學競賽未成的戰士,我和他們一樣,無路可退了!每天都在想着那些分數,語文120,數學140英語140理綜275加上5分,夠了,到北大了……白日做夢可以,不過要夢得有價值,夢是可以帶來動力的!我在桌子上立了一張紙“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像一匹餓狼,不顧一切地發瘋一樣衝向北大。

在25班教室的牆上,貼着每一個同學大學聯考的目標,高策的那張紙上寫的是“博雅塔前求博雅,未名湖誓聞名”,大學聯考前離校的時候,很多同學收拾了行李匆匆走了,高策走到那張紙前,認真地撕下來,裝在包裏帶走了。後來我想,那一刻是不是也是一個預兆?

“二點五模”時到了年級30名,正如我“一天超越6人的誓言”。誰讓你給了我一點希望,我會不留餘力!

最後的十天,宿舍只剩我一個人了(他人已經保送或者留級)。那位保送清華的“神人”臨走時説:你們會考的很好。“我會的”,我心想。

把三年的東西全縷一遍,心如止水,最後的戰役,蓄勢待發。

值得一提的是,得知考場上有我的兩名好朋友時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大獲全勝,不可逆轉》。

臨走前的晚上,班主任到我宿舍微笑着拍張我肩膀説:“你的成績呈一個V字,希望大學聯考時你會再回頂峯!”

那一刻我依然記憶清晰,我走在學生的宿舍裏,微笑着對每一個孩子説了鼓勵的話。走到高策面前的時候,他還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收拾東西。我知道我們之間已經有了太多關於成績的交流,我相信他心裏應該早就知道我的話。我對他説出上面的話的時候,他還用很小的聲音説,“會的,一定會的”,像是在回答我,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一切,定格在捧起通知書的時候!672分,加五分,北大我來了!親吻着手裏的寶貝,突然想起我的物理,110分!

這時候我才明白,原來這一年是這麼的奇妙。奇蹟,就是為了信念犧牲一切!

回首這一年的青春,竟品出了悲壯的味道。坐在辦公室裏,我又一次滿懷感慨,坐在北大燕園的高策會是何感受呢,坐在教室的學生和坐在電腦前的你又是如何?

再回首,我們是不是也發現,犧牲的其實並不是一切,誰説這犧牲不是一種贏得呢,贏得的太多太多,我們每個人都有可以創造奇蹟的歲月。

大學聯考成功的故事二

未名湖邊的桃花開了,就在前幾天。

我曾經無數次夢想過,花開時湖邊折枝的人羣裏會有自己的身影。那個時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樣迫切,目光卻比你們更加迷茫。那年我高三。

高一那年,我差點就把自己廢成了一塊鏽鐵。上課時睡覺聊天看漫畫,跟後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輕女老師氣得眼裏含淚。高二分科,我選了文科。你無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學有着多麼爛的文科班——本科上線三人是個什麼概念?更具諷刺性的是,那三個人全部是復讀生。於是我在大家或無奈或鄙視的目光裏,毅然決然地在文科報名表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字寫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間覺醒了,覺得自己一輩子不能就那樣過。事後很多人問我怎麼回事,也許他們是想在我這裏聽到一個傳奇般浪子回頭的故事,而我當時所能想到的解釋只有這一句:我只是覺得,我的一輩子不應該就那樣吊兒郎當地過去。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級第12名。這是一個聽上去差強人意的成績,可是,理智還是提醒我——那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遠遠甩在後邊,12名和120名有什麼區別?至今我還記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個女生,瘦瘦小小,帶副黑邊眼鏡,趴在書桌上的身影有些佝僂。而這個印象的得來,是因為所有的人永遠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裏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的人。我一直對那種學生持有一種莫名的排斥情緒,總想你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死讀書嗎?我要是像你這樣刻苦學習早是市裏第一了。事實上直到那次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我仍然對她不屑一顧。然後,我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會。我不知道要怎樣去感謝那個班主任,因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話,如今的我在哪裏都不一定。班會上,她説:“這次成績非常能説明問題。應該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後她掃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潛台詞也就是説在她看來我屬於是沒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裏的。奇怪,我居然沒有臉紅。不知道是太久的墮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還是下意識裏對她的話不置可否。她繼續説:“我知道有些人自以為很聰明,看不起那些刻苦的同學,總覺得人家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説,你只是懦弱!你不敢嘗試!你不敢像她一樣地去努力!因為你怕自己努力了也比不上她!你寧可不去嘗試,是因為有失敗的風險!你連這一點風險都承擔不起,因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沒有把握……”後面她又説了什麼我已經想不起來了,我承認當時我是完完全全地懵了,反反覆覆迴盪在腦子裏就只有那麼一句話——“你只是懦弱!”可是,我要承認——她的判斷是正確的。

那晚我在日記裏寫,試試吧,試試努力一個月會不會見效。當時我根本不敢對自己承諾什麼結果,也的確承諾不起。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個從早晨六點早自習上課到晚上十點晚自習下課一動也不動坐在位置上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的人竟然是我自己。

然後,我迎來了那次期待已久的期會考試。至今我仍記得考完之後的感覺。抱着書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着人來人往,心裏空空的沒有着落。那的確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試,因為它關係着我此後的方向和道路選擇。其實,考試結果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我的的確確讓所有的人真正瞠目結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

你永遠也無法想象那個結果於我而言多麼重要。知道成績的時候我出乎意料地平靜。當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了成績單的第一行時,我默默地對自己説:記住了,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後來我再也沒有改變過那種態度和方法。其實所有的方法説白了都是沒有方法的,只有一個詞:刻苦。我堅守着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堅守着我的名字在成績單上的位置,一直到大學聯考前的最後一次考試,我始終是第一名。但是,真正的挑戰還沒有開始。

即便我可以牢牢佔據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幾十分,我知道,北大離我還是太遠。所有的老師都堅信我將會是學校裏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一個文科生,而在他們的概念裏,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運氣好點兒的話也許可以上覆旦、人大。而我只要北大。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講起過我的志願——如果可以稱之為志願的話。

高三第二學期,我們搬進了剛剛落成的教學樓。搬遷的那天,樓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聲音在走廊裏不絕於耳。我一個人不言不語地跳過窗子,踏上了二樓窗框外那個大大的平台。對面是操場,初雪未融,空氣濕冷,光禿禿的樹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陽光涼涼地透過睫毛灑在眼睛裏,眼睛靜靜地看着遠遠的天空,我説了一句話,只説了一句話。對着遠處的天空,我默默在心裏説:“等着吧,我要你見證一個奇蹟。”我知道,這世上的確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我從來不知道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居然可以把人的潛力激發到那種地步的。我是一個極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時間我表現得無比耐心沉穩,踏實得象頭老黃牛。事實上無數次我都面臨崩潰的邊緣了,高中五本歷史書我翻來覆去背了整整六遍。當你把一本書也背上六遍的時候你就知道那時什麼感覺了。邊背邊掉眼淚,我真的是差一點就背不下去了。只是,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堅持的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品質。

呼嘯而至的風捲着漫天的黃沙,在那個北方的春天裏,我們一個個頭髮蓬亂,皮膚粗糙。死寂與喧囂交替如同美國的執政黨,規律得讓人懷疑冥冥之中可有雙奇異而魔力無窮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們在敬畏與期待中迎來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經都被冷酷無情的現實錘鍊得堅不可摧,不論是吟慣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詩情,還是習慣了信手塗鴉的畫意。在這個來去匆匆的季節裏,一切敏感纖細都是奢侈,徒留無數次的希望在無數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無數次的激揚在無數次的頹喪下摔得頭破血流。每個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現實之間那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同時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掙扎。逼着自己埋進去,埋進書本,埋進試卷,埋進密不透風的黑繭——為的只是有朝一日破繭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腫的眼帶,乾燥的手指,焦慮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個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藍果綠還是黛紫銀灰。小鏡子被悄悄收起,因為不忍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為怕有什麼會在汪洋恣意般在乾旱已久的臉上縱橫開來——上帝,我是個女孩子啊。

踏入考場的時候後我很平靜。“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學校。與其説這是一種自信,莫如説這是一種預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隻招一個名額,為什麼不可能是我?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不可能發生的。

考完後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依然匆匆的人羣,心裏依然空無着落。眼睛因為淚霧而模糊,視野裏的東西卻越發清晰。我相信是因為一切真實的感知都要以淚水和苦痛作為代價。

事實上我懷念那段日子,並且永遠感激它。不只是因為在那段時間裏我完成了自己的過渡與兑變,更是因為那時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處於可塑期的性格中,成為這一生永遠的財富。人生中再也不會有哪個時期像那時一樣專一地,單純地,堅決地,幾近固執而又飽含信仰和希冀地,心無旁騖乃至與世隔絕地,為了一個認定的目標而奮鬥。當你在若干年後某個悠閒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經的努力和放棄,曾經的堅忍和耐力,曾經的執著和付出,曾經的汗水和淚水,那會是怎樣一種感動和慶幸,怎樣一種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這個過程中,請允許我重複一遍,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朋友感謝所有關心我幫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謝的,是我自己。“沒有不可能”這是我在一點一滴的努力與嘗試中獲得到的東西。而且我也相信,這也將會是使我終生受益的東西。

大學聯考成功的故事三

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寫,準確地説不知道用怎樣的文字把這一年的心情完整地串起來,讓它們如絢麗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掛在那兒,讓你們分享,讓你們明白。  寫下這個熱得要命的八月的第一個字的時候,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綻放着許多不知名的小花,紅的,黃的,粉白的,花花綠綠地漾在一起,滿目漂亮的色彩。天啊,這些花是什麼時候開放的?這樣如火如荼的勢頭應該不會只有幾天的時間吧。

我不知道這一年裏這些花兒是不是也是這樣漂亮地開放着,如果是,我想我應該感謝它們。我嗅得出空氣裏有許多甜美的味道,有一個很美麗的詞突然冒出來:花開不敗!

花開不敗。

花開不敗啊!

我想我終於可以平靜下來,告訴你們這一年裏發生的許多故事,我想無論將來發生什麼事情,這一年裏的點點滴滴、滴滴點點,我是再也不會忘記了。

嚴肅的家長會

高三開始的前一個星期,開了一次家長會。

那是一次很嚴肅的家長會,一次沒有人缺席、甚至沒有人遲到的家長會。老師在那次會議上調動起了家長們幾乎所有的情感。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言的,所謂“成也高三,敗也高三”,無論過去孩子們多麼輝煌,也無論他們多麼失敗,班主任那麼一個瘦弱的小姑娘,竟然靠在講台上一講就是鬥志昂揚的兩個小時,無非是讓我們相信,事情都是可能發生的。奇蹟或惡果,都會在這一年裏戲劇般地粉墨登場。

學校為了讓每個學生清楚地瞭解自己在班級、年級、甚至在區裏、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製作了一張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績排名表。現在想起來,我不得不承認,那張表真是做得太精緻了。每一門成績的總分、標分名次,與年級裏的均分對比情況,甚至還有精心設計的由此得出的成績走勢圖,最後還附帶綜合名次的具體分析。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一張紙,真可謂是煞費苦心。

父親是陰着臉從學校回來的。情況如我所估計的一樣不容樂觀:年級排名190名。可怕的位置。

“還有希望的。老師説的,什麼都是有可能的。”父親説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卻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經沒有退路了。我們是過了河的卒子,不能回頭。

我惟有揚鞭策馬,奮起直追,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老師,最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

20xx年漫漫的準備期,終於到了要拉開戰幕,拼命一戰的時刻了。我必須和我的散漫、不負責任的過去説再見。

我在已輸得一敗塗地的情況下倉促應戰,然而戰鬥已經開始了,躲都躲不掉。

“殺”進復旦

高三真的很不一樣。

如果説高三題海戰術的可怕還沒有在這位惡魔登場伊始顯露出來的話,那麼高三所帶來的改變首先是在心理上的。你的腦子中始終會有一根弦緊緊地繃在那兒,它無時不在,無刻不在。上枯燥的英語課,你的思緒悠悠地飄到窗外浮想聯翩的時候;做計算量大得要命的純屬練耐心的“超級低級“數學題,你動了一丁點兒想參考別人答案的念頭的時候;深夜12點強迫自己坐在桌前背長得繞舌的“人民民主專政”含義,背得腦袋如小雞啄米一般的時候,那根弦“嘣”的就來了個震耳欲聾:“高三了,怎麼能這麼墮落!”然後,整個人一激靈,緊跟着心臟的狂跳不止,馬上強打精神,繼續應戰。

在高三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躊躇滿志地躍躍欲試,每個人都魄力異常地非復旦交大不進,我在牀頭貼上一張“殺進復旦”的特大標語,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幾遍,以增加自己那點少得可憐的信心。所有的夢想都在大學聯考的壓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認定的那座神聖學府,當時一聽到關於復旦的任何消息,就立即熱血沸騰,激動不已,彷彿所有的東西都在那所學堂耀眼的光環下黯然失色。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190名的分數和復旦的巨大差距,周圍的同學們似乎也意識到那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可怕陣勢。我們固守着心中的夢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我要xx”,那種心理和由此製造的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是不到高三的人所不能體會的。

第一次較量

來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較量很快來臨了。

第一學期的期中測驗,一次我們認為已經準備好卻被殺得殘不忍睹的考試。我們的排名就如同老師先前所預言的那樣來了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班裏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同學如同一匹匹的黑馬,一下子讓大家大跌眼鏡。起起浮浮,躥上滑下之間,許多人開始變得實際起來。北大的校門的確藝術得夠格,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那兒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尷尬讓每個高三學生在現實與夢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狽不已。

我是那極少數仍抱着幻想不放的人。請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詞,也就是那種在當時看來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事,按理説,我這種在高一高二不爭氣地徘徊在二三百名之間,而在高三已過去四分之一,卻仍是保持小幅盤長勢頭的人對復旦這樣一所全國頂尖的學府是不應該再產生任何幻覺的。可是天曉得我當時怎麼就會有如此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我固執地抱着“每考一次,前進50”的念頭,痴痴地盤算着,傻傻地得意。

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正是由於當初自己那種嚇人的樂觀,才有了執著下去的動力,才使絕對不可能的事逐漸地一步步閃現出希望的曙光。

用殘酷的事實去挫敗年輕人原本就不堪一擊的脆弱的自信,是高三向我們拋出的第一道殺手鐗。

心理防線的牢固程度是能否在這場戰爭中戰勝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當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執著得有些傻氣的勁頭竟有如此大的魔力,只是一味地堅持“復旦”那個守了20xx年的抽象名字,我甚至沒有意識到要用什麼樣的代價去交換這個兒時就有的美麗的概念,只是緊緊地跟着它,一遍遍地默唸它。我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用自己的狂妄換來了一丁點兒優勢,其實我沒有意識到,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我去找班主任談了一次,那個長得嬌小可愛的女人味十足的老師一見我就柔柔地説:“這次考得不錯,下次保持,華政可以衝一衝。”我到現在還想不通自己當時怎麼就那麼斬釘截鐵,膽大妄為:“我要考復旦。”一向淑女氣十足的老師竟也掩飾不住地張開了“O”字形的嘴巴,好在她很快顧及到我的感受,繼而柔柔地説:“那你可要再努力一些啊。不過,有希望的,有希望的。”我傻傻地咧開嘴笑。桌子上有一束玫瑰開得正豔,紅得像要滴出水來,朝氣蓬勃地向上舒展着。陽光斜斜地射進來,照得初秋的辦公室裏一陣暖意。

現在想起來,那個老師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給了我多大的動力。且不説她的話裏到底有多少肯定的成分,但那句“有希望的”卻如同一盞明亮的燈,在接下去的日子裏始終不遠不近地懸在我的腦子裏,連帶着那天桌子上玫瑰香甜的味道,讓我覺得整個人都暖和了起來。

平淡的快樂

大學聯考倒計時牌上的數字越來越小,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老師向我們嚷:“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吧。”我們沒有像別的書上寫的同學之間那樣勾心鬥角,大家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快快樂樂的。無論多麼苦,多麼無聊,我知道,至少還有和我站在同一條戰壕裏的兄弟。沒有那種在學校裏裝着玩,在家拼命用功的學生,因為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準備那些虛偽的東西,沒有人願意那樣做,坦白地説,是不屑去做。

後來有一天,不知是誰在教室裏插了一捆新鮮的百合,粉白的那種香水百合,一整個秋季,教室裏始終縈繞着百合恬靜的味道。我們就不經心地在淡淡的甜香裏一日復一日地演算,沒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卻真真實實地深深地烙在了每個人的心裏。

我不知道用該用什麼詞語來準確地表達那一階段自己的感覺,可能是“踏實”吧。我依舊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時候大喊一句“殺進復旦”,但卻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將“復旦”掛在口頭了。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將夢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盡最大的可能努力着,進步和榮譽這些縹緲的東西都是我們不能抓住的,只有這一天一天實實在在的日子是我們可以看到並握有的。我看得見我的同學們和我自己在這一天天質樸的日子中真實的努力,我的成績就在這種踏實感中穩步攀升,一點一點不快也不慢地前進。這種感覺,現在想起來,真是很好。

題海戰術

高三第二學期的日子較之第一學期的平靜有了較大的改變,增添了許多躁動與不安的成分,第一輪對知識的梳理和第二輪對綜合題的系統掌握已經告一個段落,第三輪緊張的考試和題海戰術的轟炸接踵而至。那真是一段難以形容的日子。課表改成了“語語數數外外+1+1自修自修”這樣可怕的形式。

老師上課時不再幫我們概括什麼,只是發下一沓一沓的各科模擬卷當堂測驗。我不知道老師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考卷,每個區的每種卷子我們都要做一遍、分析一遍,再抽查一遍。還有別的市的,全國的各類統考卷,以及歷屆的大學聯考卷,甚至連那些不知名的學習報上的怪試題也被老師無一遺漏地蒐羅下來給我們做。一節課的就小測驗,兩節課連在一起就大測驗,全年級統一的自修課就模擬考。所有的考卷都是算分的,老師來不及批的小測驗就讓同學們相互交替着批。分數等於是成了這個冬春交替的忽冷忽熱的季節裏的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錢的東西。

那真是一種強有力的刺激。

自己的實際分數和原先所設想的是一個刺激;別人的分數和自己的分數一比較又是一個刺激;而幾次分數排成的總趨勢則是最大的刺激;我在這一天幾個的刺激中漸漸變得麻木,刀槍不入,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再重頭收拾舊山河”,在殘不忍睹的失敗中鍛鍊和血吞牙的勇氣和毅力,變得越來越沉穩,越來越堅強,那是高三最刻骨銘心的一段日子。

考試和分析成了生活中的全部內容。算時間做卷子、訂正、分析,根據錯題再做練習,反反覆覆,複復反反。我們將“今天回去做n張卷子”改成“今天回去把這本書做掉”,將睡覺的時間一拖再拖,將叫醒的鬧鐘越撥越早。

每天背n個單詞,每天做n張考卷,每天完成n份訂正。

計劃表上塗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樣就用彩筆劃去一樣。那一道一道觸目驚心的槓槓和考卷上紅豔豔的大叉叉,滴零滴落地灑滿了每一個黃昏和早晨,鋪滿了學校和家庭那條惟一看得見漂亮花朵的小路,像山一樣高的發黃的紙頁,浸在發黴的空氣裏緩緩地挪動。有時候在家背書背得眼淚都要掉下來,書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唸幾遍“復旦”馬上就會平靜下來。我載着沉重的腦袋、空白的心,甘心情願地埋在那間要餿掉的屋子裏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bcd”。執著啊執著,我不明白我這麼一個散漫慣了的人怎麼會一下子變得這麼正襟危坐,感天動地。

到如今,我坐在空調房裏愜意地整理着高三一年的書籍,仍是佩服自己當時的毅力和勇氣,幾大本密密麻麻寫滿批註的筆記,半米高的每張都仔仔細細做、仔仔細細訂正和分析的考卷,還有一本字典一樣厚的16開的數學經典習題,每道題竟都有四五種解法,被看了不下十遍以上。在那個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氣候怪異的春天裏,我用皸(jun)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的雙手粗糙的筆跡一個字一個字、一道題一道題地編織着心中那個神聖又惟一的夢想,我想這就是高三所帶給我的影響與改變吧。

成長是憧憬和懷念的天平,當它傾斜得頹然倒下時,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該用怎樣的聲音去撫慰。——高曉鬆

老狼的歌我很喜歡,在那一段日子裏,老狼讓我安靜,讓我釋然。我想如果要用一個人的歌聲去給我的高三配樂,老狼的,很合適。平靜下藏着波瀾的聲音。

我帶着190名的恥辱,用一種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現實做最後的搏鬥。我仔細審視了一下手中的砝碼,什麼都沒有了,只有努力。我想,每個曾經拼搏過的高三生都體味過這種攔截掉所有退路的狹隘的美麗,都是在用心感受最後的心情裏的那種悲壯情懷。

填志願

填志願是一件要命的事情,遠比我設想的要複雜。

我以為我會瀟灑地在第一志願欄中填上“復旦大學”的字眼,然後得意地繼續我的夢想。我甚至設想假如父母反對或老師不贊成,我會用怎樣的話語去反駁,用怎樣的言辭去力爭。然而,那都是填志願以前的想法了。“以為”是“以為”,“現實”是“現實”。

事實上,填志願的確成了我高三歷程中最為波折的一件大事。

老師反覆強調一定要根據以前幾次重大考試的分數和排名以及高一、高二的表現來衡量自己的位置,我的信心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排序和比較中消失殆盡。我行嗎?我可以嗎?在“殺進復旦”的橫幅前,我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底氣不足,細弱的聲音在殘酷的現實裏被攪得支離破碎。

老師們的態度在這個時候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他們找你談話,用升學率、用前幾屆慘不忍睹的失敗例子想方設法地讓你害怕,讓你體會“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毛骨悚然。

“保守,保守,再保守些”,成了填報志願的穩妥原則。

我的處境有些令人絕望。縱是大半年的努力換來年級前80名的稍稍靠前的位置,但在第290名的陰影和復旦這道高不可攀的門檻前也變得無力起來。

同盟者的退出

開始不斷地有衝復旦的同盟者退出來。

他們中有的因為某所次一點的學校加5分的承諾,還有的因為被老師們的軟磨硬纏弄得暈頭轉向。總之,他們放棄了。

我一下子變得孤立無援起來。父親甚至悄悄去華東政法領了一張10分的加分表格,整日沒完沒了地向我陳述學法律的無量前途。最後,甚至連校長也發話了:“你考復旦,只有30%的希望,要考慮清楚啊。”

那幾日,我的神經變得空前脆弱起來,在難以企及的夢想與相對保險的退步中飄忽不定,猶豫不決。一位學長竟然用這樣的話安慰我:“就填我們華東政法吧。如果真的考了很高的分數,大不了坐在復旦門口去哭一場嘛!”

於是,我想選擇放棄。我不敢讓復旦如同一個美麗的童話僅掛在口頭,我不敢用不自信的雞蛋去碰那堅硬無比的石頭。我無法忍受萬一失敗所帶來的那種從天堂到地獄般的絕望。我在全票贊成的歡呼聲中,顫顫抖抖地寫下那所想也沒有想過的學校的名字,任“背叛”的字眼在腦中炸開。

交掉草表後我一個人坐了兩個小時公交車,偷偷跑到復旦的校園裏呆了一個下午,去哀悼我破滅的夢想。

夢遊復旦

復旦真漂亮啊。鋪天蓋地的杜鵑安靜地在校園裏醉人地開放,恰好到處地映襯着我想象中的肅穆、神聖。我的眼淚一下子流下來。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做了20xx年的夢就這樣被一張薄薄的紙所徹底打碎,我不甘心高三這一年來日日不顧一切的拼搏就這樣被一句“保險”的理由而葬送。我知道沒有什麼可以替代復旦在我心中的那種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是真的以高分進了其他學校的任何一個系,那種遺憾又豈是坐到復旦門口去大哭一場所能排遣的!

我知道那一個燥熱無比的星期天下午,對我而言意味着一種執著信念的勝利。現在想起來,那個下午寧靜美麗的復旦,幫助我作出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多麼重要的決定。

我終於還是在所有人的詫異目光下要回了我的那張志願表,鄭重地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填上“復旦大學”那四個令我激動的大字。那真是我20xx年來寫得最舒服、最漂亮的四個字。這四個字也是我這麼多年來憑自己的意願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個決定,是體現我人生最初分量的一個決定。

我要我所要的,縱使是在現實面前撞得頭破血流,縱使是在大學聯考考場上輸得一敗塗地,這是我自己作出的選擇。

接下去的日子就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書寫的地方了。交掉志願表的我們,沒有什麼再值得勞心傷神的東西,讀好書,做好卷子,放鬆心情,一切就是這麼簡單。

畢業前夕

至於那被無數人形容過的大學聯考三天,我以為緊張是有的,但對於身經百戰的我們來説,當他是一次特殊的模擬考,坦然面對就可以了。我覺得當時真是超乎尋常的冷靜,心不慌手不抖地做完了所有的考卷。監考老師露出了難得的微笑:“考完了?”“嗯。”我的高中時代就這樣結束了。走出考場的時候,腳有一點發軟,腦子裏嗡嗡作響,整個身子像被抽了主心骨一般。疲倦像小山一樣壓過來。我累了,真的累了。交掉了考卷,彷彿交上了半生的囑託。

300多個飽含汗水與淚水的日日夜夜啊!

排山倒海的感覺湧過來,把我無聲無息的淹沒。

拿到復旦的通知書後,我終於還是忍不住去母校,看了那間熟悉的教室。五樓南邊走廊向裏走的最後一間屋子,高三一年的青春從這裏流走。講台上的玻璃瓶裏插着一束淡紫色的勿忘我,嫩綠的小碎花瓣零星的點綴其中,輕輕地在風裏搖曳。

我和我的同學們就在這樣一間四季都有花朵綻放的教室裏共同走過了一段最最艱苦的歲月。現在,他們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去了南京,或是留在了上海的某一個角落。我想起我的同學們把頭埋在亂七八糟的草稿紙裏演算水的張力的情景,我想起我把腳蹺在前桌的凳子上嘰裏呱啦地背政治的情景……我小心翼翼地將這個屋子裏曾經那麼真實地上演過的每一個包含酸甜苦辣的小故事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它們都是我難忘的高三這一年的最好見證。

我們都曾經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相聚在這裏,現在,每個人又不得不為了新的目標各奔前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畢業晚會上許多男生都流下了眼淚。歡樂也好,痛苦也罷,畢竟這一段的真實生活是我們共同攜手走過的最具有分量的人生。

從一個自己到下一個自己

“二中是省裏最好的中學。”國中時,我的數學老師如是説。幾年後的今天,我發現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話。當我用了百分之二百的投入,終於走進了二中,我才發現,我迎來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轉變。

從“不純”到單純

你是為了什麼學習?我的學習動機經歷了一個從不純漸漸到單純的變化。

我那個不純的動機:學習就是為了考上名牌大學,具體點,就是能考到清華。這個,可能是我國分佈最廣泛的一個動機了吧?

學習、學習、學習,最讓國小生頭痛的雙音節詞語。等到某一天,我發現我對它早已有了化不開的感情。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吧?從意識到我肩上還有責任起,我的懵懂時代就過去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從改變自己開始!

從時間的奴隸到時間的獵人

二中差不多每個月都會有大型的校辦活動。另一方面,學習上的任務一點也不少。那麼,該如何安排我時間銀行裏的存項,是我必須考慮的問題。還記得老師組織我們去參加各學科競賽的講座。剛開始的時候,每次聽課的差不多有二百多人,普通教室放不下,大夥都集中到階梯教室去。那裏沒有暖氣,大夥坐在凳子上一起發抖,還是充滿毅力地聽下去。但是不出一個月,人數就減了一半還多。大多數人是因為大學聯考課程和競賽課程難以協調的緣故,不得不放棄了。到了最後,每科甚至只有不到二十個人堅持了下來。聽起來有點誇張吧。大學聯考與競賽兼顧,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合理地安排上天賜予的86400秒。

怎麼安排時間呢?這是個因人而異的問題。記得有一天,我們跑去參觀競賽前輩們的教室。前輩們把那成箱的書給我們“亮”了出來,對我造成的視覺衝擊絕不亞於明晃晃的尖刀。

只恨時光太匆匆,這就是我的煩悶。

我選了一個最古老的辦法:延長學習時間!也就是一個字兒——“擠”!這個方法是否科學還有待考究,但對一部分人確實是有效的。我就像一個時間的獵人,到處搜尋它。我不適合晚睡,但是可以早起嘛!太陽還在那一半世界做圓周運動,我這邊的筆尖已經開始在紙面上做起“布朗運動”了。一有空閒我就一把抓起文曲星,跑到四樓的連廊上背單詞。從連廊上可以看得很遠,特別是在沒有別人的時候。如果連廊上的欄杆有記憶,它也許會記得我的身影吧。老師在講台上講課,我邊聽邊做筆記邊提前寫作業,好壓縮時間。為了避免學理不通文,我每天擠出時間來寫兩篇作文(後來偷懶,變成兩天寫一篇了)。這些後來都成為我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從充滿激情到激情澎湃

中央十台播過一個節目,叫《大學聯考狀元經驗談》。我一集不差全看下來了,由衷的地佩服他們。我覺得他們最厲害的是那份激情,那種願意把每一天井井有條地安排到秒,願意對自己的生活從頭一直負責到腳的態度。

我身邊都是有激情的人。在他們的感染下,我的日子變得激情澎湃。

石家莊的盛夏,外面難得有人,只有知了掛滿了夏樹。像古老的滴漏一般我的汗水永不卻步,時不時飛來挑釁的還有巨大的蚊子。但是當我把自己投入到題目裏,我就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把這一切都忘記了。

暑假總結是這麼寫的:“這是一個熔化一切的夏天,融不掉的只剩下一麻袋草稿紙,還有幾筐實驗報告。”

其實還有我們的信念,幾年後的我很想補上這一句。

又有一段時間,我在學習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時遇到了困難。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看來是真的。每當我沉沉入夢,夢鄉中一個一個巨大的箭頭都會如期而至,有時我甚至能把數值算出來。在夢裏還在想問題,這種事以前也聽説過。凱庫勒結構式就是他在夢裏突然領悟到的。不過我以前一直把那當成一段傳説而已,或者是一種藝術手法什麼的,真是愧對前輩了!

另一件事,是轉述自我的班主任之口。他門下曾有一名復讀的女生,她用了一年的時間,完成了驚人的逆轉。怎麼辦到的呢?他也不知道。只是聽這個女生自己説,這一年她從沒有看見過太陽。這就是披星戴月嗎?

想成為大學聯考狀元,那就得比他們更有激情才行。

從低頭拉車到抬頭看路

無論如何,學習絕不是磨時間。

很快我就發現,有人比我還努力,卻不比我強。有人看起來不怎麼用功,可學的也不賴。這很明顯是一個效率問題。

正當我激情澎湃地在題目中鏖戰,忙得不亦樂乎之時,同桌的書桌上多了一本書。魏書生老師寫的。前桌則手捧一本新東方精神。有一本超右腦學習法,聽説學校門口的小書店正在熱賣中。

假如我們是一羣牛的話,那麼那天我忽然發現,只顧低頭拉大學聯考成功故事大學聯考成功故事不看不知道,前人總結的學習方法真是千千萬萬。先有3R學習法,接着4R學習法,後來又出了5R學習法什麼的。大意無非就是課前預習,課上研習,課下複習,然後練習,經常熟悉之類的。

我嘗試了幾種,每種用了幾天,後來覺得死板了,都沒有堅持下來。後來一個前輩告訴我,自己總結總結,自己的方法可能會讓你更舒服一點。前輩的經驗往往是寶貴的。我自己找了幾個,感覺還挺行。

舉個例子吧。這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我不會,而是我會,但是我做不對。

編程裏有一整套查錯的方法。但是還沒見過有人專門寫過物理題的查錯方法。大概認為根本就不該出錯吧。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般來説,在物理題目裏,量綱檢查是最常用的,檢驗極限情況,檢查答案是不是符合你的已知實例,檢查定義域和值域,單調性檢驗,這些也都是我們熟知的方法。還有對稱性檢驗:方程裏的對稱性一定會體現在解裏。數量級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認認真真地讀題,仔仔細細地分析,清清楚楚地列式,本身就是用在出錯之前的手段。書寫時,用幾個花括號而不是一大堆文字來表示條件,可能也會更清楚。

不是方法,只是習慣

為了建立好的學習習慣,我觀察過一段時間:什麼是“傳説中”的高手呢?結果發現了就像這樣的一些印象:

“真正的高手課前不預習,課上不聽講,這點東西他們會自己搞懂。”

“真正的高手從不寫作業,他們會自己找題做。只有笨學生才混在老師的習題集裏。

“真正的高手從不留下以前的作業和卷子,當你問他一道題的時候,他會從一堆東西里找出半張紙給你。”

“真正的高手難免會犯一些低級錯誤,但高級題是他們的強項。”

“真正的高手沒有日程表,他們總是在考前最後一天完成任務,把家長嚇個半死。”

……

這些頗具俗世奇人風範的描述,是我觀察得到的事例,當然是反面的。自己的計劃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拋開老師的引導自己搞一套的話,我覺得只是懶惰的藉口。你完全可以在跟着老師走的同時完成自己的計劃。另外,列出要學的和已經學過的,短期看來,可能會慢一些;從長遠看,已經掌握的東西會比較牢固,這樣在後續學習中優勢就明顯了。

再比如,翻開一本新書,一般都應該看看前言和目錄,有一個整體性的瞭解。就像寫一部小説,可以先寫總綱,寫概要,最後再使它豐滿起來;也可以先寫一個一個細節,最後湊起來。顯然正常人會選第一種。學習一門課也是一樣。

但是我們往往會忘記這一點。學習方法,只有在成為學習習慣以後才真正有力。無招勝有招——這是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懂的。

從脆弱到堅強

前輩們留下一個傳統——長跑。跑的時候對自己説:前面就是一等獎了,再往前一點是省隊,再往前就是國家隊了……

不管我們做什麼,到了後來它永遠是一件關於毅力的事。因為,沒有毅力,説得再好也是空談。

有這麼一道題:五個電阻環相連,求電阻。題量比較大。讓我到今天還能記起來的原因是它下邊有一條評論:“物理競賽考核的不僅僅是選手的知識,還有他的毅力。”

那個時候我還不懂它的含義。

一直到了複賽考場上我才真正明白。那次考試出事了。

乍看之下平平無奇的題目,其實玄機暗藏。有幾道題做到一半就走不下去了。像是一條缺氧的魚,我艱難地拍打尾巴找尋出路。

武俠小説裏不是常有高手對峙的場景嗎?越是生死關頭,越要把生死置之度外。絕對不能慌。一般來説,慌的那個人絕對會比較慘。

我沒有經歷過那些場面,但原理總是差不多的。

在最後的半小時裏,我穩住了自己,很堅強地做下去,什麼後果也不去想。心裏好像有一潭水,只有滴滴的水聲。

最後,在這半小時裏我挽救了自己,拿到了我的另一半分數。

這個經歷本身可能比比賽還重要。

從一個自己到下一個自己

緩緩流逝的,總是時間的旋律。

兩年的時間,改變緩緩發生在我的身上。

從一個有點靦腆、常常退卻的自己,到一個已經可以昂首在舞台上演繹話劇的自己。從一個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自己,到一個已經可以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的自己。從一個懵懵懂懂、目標模糊的自己,到一個堅定了信念,決定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一件事的自己。

我真的要感謝我的學校和我的老師。

“二中,是省裏最好的中學。”兩年後的今天,我發現這句話影響我的一生。

兩年前,最好的中學意味着從這裏走出許多清華北大,她會用知識豐富你的頭腦,給你一個登上人生更高平台的機會。

兩年後,我才發現,其實我在乎的早已不僅僅是考上哪所大學,而是種種歷練,豐富你的內心,給你一個更好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