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天的詩句

來源:文書谷 1.53W

描寫夏天的詩句大全

描寫夏天的詩句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歎》)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描寫夏天的詩
【標題】:觀刈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內容】: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税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標題】:晚晴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五律
【內容】:

深居府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標題】:遊赤石進帆海詩

【年代】:南北

【作者】:謝靈運

【內容】: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標題】:夏日聯句

【年代】:唐

【作者】:李昂

【內容】: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
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主--柳公權

【標題】: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年代】:唐

【作者】:岑參

【內容】:

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關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賴茲庭户裏,別有小江潭。

【初夏】

已過浣花天,行開解粽筵。店沽浮蠟酒,步檥載秧船。古俗交情久,豐年樂事偏。

出波蓴菜滑,上市鮆魚鮮。僧閣梅山麓,漁扉禹廟壖。丹青不可畫,得句一欣然。
【初夏】

已作梅黃雨,猶餘麥秀寒。穿林紅練帶,拔地碧琅玕。酒向愁邊薄,衣從病後寬。所欣消渴減,乳酪正甘酸。
【初夏】

麥秀微寒後,梅黃細雨前。湖灘初集鷺,堤柳未鳴蟬。琴帶輕陰潤,巾因小醉偏。晚來幽興極,又上釣魚船。
【初夏】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遲重時節,薄少遍鄉鄰。梅市花成幄,蘭亭草作茵。極知歡意盡,強起伴遊人。

【初夏】
淡靄輕颸入夏初,一窗新綠鳥相呼。出門易倦常歸卧,著句難工但自娛。

花徑蝶閒無墮蕊,酒樓人散有空壚。閩川茶籠猶沾及,肺渴朝來頓欲蘇。
【初夏】
雨足移秧後,風和剝繭初。昏昏時就枕,貿貿卻尋書。晚步身須杖,晨興發廢梳。滿城車馬客,誰復問何如?

【初夏】

百葉盆榴照眼明,桐陰初密暑猶清。深深簾幕度香縷,寂寂房櫳聞燕聲。

細煆詩聊憑棐幾,靜思棋劫對楸枰。浣花光景應如昨,回首西州一愴情。

【初夏】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榖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初夏】
翦韭醃薺粟作漿,新炊麥飯滿村香。先生醉後騎黃犢,北陌東阡看戲場。
【初夏】
稻未分秧麥已秋,豚蹄不用祝甌窶。老翁七十猶強健,沒膝春泥夜叱牛。
【初夏】

買得新船疾似飛,蠶飢遙望採桑歸。越羅蜀錦吾何用,且備豳人卒歲衣。
【初夏】

槐柳成陰雨洗塵,櫻桃乳酪並嘗新。古來江左多佳句,夏淺勝春最可人。
【初夏】
杜鵑血盡啼未歇,蝴蝶夢殘心更狂。我自人間少情者,老來十倍惜年光。

【初夏】

賜食金盤出寶閨,玄熊掌映紫駝蹄。侯家但詫承恩澤,豈識山廚苦虀?

【初夏】

隋家古寺郡西南,寺廢殘僧只二三。藜藿滿庭塵暗佛,時聞鐃鼓賽春蠶。

【初夏】

渺渺荒陂古埭東,柳姑小廟柳陰中。放翁老憊扶藜杖,也逐鄉人禱歲豐。

【初夏】

老翁賣卜古城隅,兼寫宜蠶保麥符。日日得錢惟買酒,不愁醉倒有兒扶。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題解] 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清爽閒適和對友人的懷念。 詩的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昇,為納涼設景。三、四句寫沐後納涼,表現閒情適意。五、六句由嗅覺繼續寫納涼的真實感受。七、八句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最後寫希望友人能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 全詩感情細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富於韻味。“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句,納涼消暑之佳句。

譯詩: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披散頭髮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閒卧多麼清靜舒暢。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孟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閒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入漸入佳境。《夏日南亭懷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詩的內容可分兩部分,即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閒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忽”、“漸”二字運用之妙,在於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出一種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近水亭台,不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涼的。詩人沐浴之後,洞開亭户,“散發”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潛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三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閒情,

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進而,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寫這種快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詩句表達的境界宜乎“一時歎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響”,那樣悦耳清心。這天籟似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音樂,“欲取鳴琴彈”了。琴,這古雅平和的樂器,只宜在恬淡閒適的心境中彈奏。據説古人彈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雜念。而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適而不擬動彈,但想想也自有一番樂趣。不料卻由“鳴琴”之想牽惹起一層淡淡的悵惘。象平靜的井水起了微瀾。相傳楚人鍾子期通曉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湯湯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絕弦,不復演奏。(見《呂氏春秋.本味》)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 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納涼過渡到懷人上來。 此時,詩人是多麼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閒話清淡,共度良宵。可人期不來,自然會生出惆悵。“懷故人”的情緒一直帶到睡下以後,進入夢鄉,居然會見了親愛的朋友。詩以有情的夢境結束,極有餘味。

孟浩然善於捕捉生活中的詩意感受。此詩不過寫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兼帶點無知音的感慨,並無十分厚重的思想內容;然而寫各種感覺細膩入微,詩味盎然。文字如行雲流水,層遞自然,由境及意而達於渾然一體,極富於韻味。詩的寫法上又吸收了近體的音律、形式的長處,中六句似對非對,具有素樸的形式美;而誦讀起來諧於脣吻,又“有金石宮商之聲”(嚴羽《滄浪詩話》)。

孟浩然簡介

【生平簡介】

孟浩然(六八九-七四零),湖北襄陽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隱居,卻以隱居終老的詩人。壯年時曾往吳越漫遊,後又赴長安謀求官職,但以「當路無人」,只好還歸故園。開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詩人王昌齡遊襄陽,和他相聚甚歡,但此時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瘡,據説就是因為「食鮮疾動」,終於病故,年五十二歲。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於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釘子才了結了求官的願望。他雖然隱居林下,但仍與當時達官顯宦如張九齡等有往還,和詩人王維、李白、王昌齡也有酬唱。
孟浩然的詩已擺脱了初唐應制,詠物的狹窄境界,更多地抒寫了個人的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得到時人的傾慕。李白稱頌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禮讚他「清詩句句盡堪傳」。可見他在當時即享有盛名。他死後不到十年,詩集便兩經編定,並送上「祕府」保存。現有《孟浩然集》。

【主要作品】

過故人莊 秋登蘭山寄張五 夏日南亭懷辛大

夜歸鹿門歌 臨洞庭上張丞相 與諸子登峴山
宴梅道士山房 歲暮歸南山 秦中寄遠上人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留別王維 早寒有懷
宿建德江 春曉

夏 夜 歎

唐·杜甫《夏夜歎》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中腸。安得萬里風,飄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鉅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這一時期曾先後遊歷吳、越(今江浙一帶)和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樑、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衞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着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着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返成都。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脱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對後來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1127~1206) 南宋詩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户參軍,繼而調任永州零陵(今屬湖南)縣丞。此時南宋名將張浚謫居永州,勉楊萬里以"正心誠意"之學,因此他自名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

四時田園雜興(晝出夜耕夜績麻)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註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參加。
[簡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説: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裏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着。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註釋】:
麥花——麥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綠色,在江南蘇州一帶是農曆四五月間。菜花——指油菜花。
鮮黃色,農曆四五月間落花結子,所以説“稀”。
日長--夏至白晝最長。籬落——籬笆。
麴院風荷

【清】陳璨
六月荷花香滿湖,
紅衣綠扇映清波。
木蘭舟上如花女,
採得蓮房愛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鴨池塘水淺深,
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
摘盡枇杷一樹金。
初夏絕句
【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
布穀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
始知身是太平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描寫夏天的詩句大全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歎》)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描寫夏天的詩
【標題】:觀刈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內容】: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税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標題】:晚晴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五律
【內容】:

深居府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標題】:遊赤石進帆海詩

【年代】:南北

【作者】:謝靈運

【內容】: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標題】:夏日聯句

【年代】:唐

【作者】:李昂

【內容】: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
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主--柳公權

【標題】: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年代】:唐

【作者】:岑參

【內容】:

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關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賴茲庭户裏,別有小江潭。

【初夏】

已過浣花天,行開解粽筵。店沽浮蠟酒,步檥載秧船。古俗交情久,豐年樂事偏。

出波蓴菜滑,上市鮆魚鮮。僧閣梅山麓,漁扉禹廟壖。丹青不可畫,得句一欣然。
【初夏】

已作梅黃雨,猶餘麥秀寒。穿林紅練帶,拔地碧琅玕。酒向愁邊薄,衣從病後寬。所欣消渴減,乳酪正甘酸。
【初夏】

麥秀微寒後,梅黃細雨前。湖灘初集鷺,堤柳未鳴蟬。琴帶輕陰潤,巾因小醉偏。晚來幽興極,又上釣魚船。
【初夏】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遲重時節,薄少遍鄉鄰。梅市花成幄,蘭亭草作茵。極知歡意盡,強起伴遊人。

【初夏】
淡靄輕颸入夏初,一窗新綠鳥相呼。出門易倦常歸卧,著句難工但自娛。

花徑蝶閒無墮蕊,酒樓人散有空壚。閩川茶籠猶沾及,肺渴朝來頓欲蘇。
【初夏】
雨足移秧後,風和剝繭初。昏昏時就枕,貿貿卻尋書。晚步身須杖,晨興發廢梳。滿城車馬客,誰復問何如?

【初夏】

百葉盆榴照眼明,桐陰初密暑猶清。深深簾幕度香縷,寂寂房櫳聞燕聲。

細煆詩聊憑棐幾,靜思棋劫對楸枰。浣花光景應如昨,回首西州一愴情。

【初夏】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榖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初夏】
翦韭醃薺粟作漿,新炊麥飯滿村香。先生醉後騎黃犢,北陌東阡看戲場。
【初夏】
稻未分秧麥已秋,豚蹄不用祝甌窶。老翁七十猶強健,沒膝春泥夜叱牛。
【初夏】

買得新船疾似飛,蠶飢遙望採桑歸。越羅蜀錦吾何用,且備豳人卒歲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