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語錄名言

來源:文書谷 2.47W

1.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于丹論語語錄名言

2.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3.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4.寬容一點,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5.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

6.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遺憾。

7.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8.勇敢有時候是理性制約下的一種鎮定和自信。

9.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11.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12.最恰當的距離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温暖。

13.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持。

14.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

15.過分的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更恆久。

16.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17.與其與他人鬥,不如跟自己的能力鬥。

18.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

19.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20.知天命就是內心有一種定力,去對抗外界。

21.耳順就是悲天憫人,理解與包容。

22.只有建立內心的價值系統,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司馬牛,四海之內皆兄弟,子何患無兄弟乎

化解遺憾的最好的態度就是,首先用最短的時間來承認遺憾的存在,其次要用最大的努力來儘量彌補遺憾。

心靈的量是無窮的,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的困難與敵人,只要內心的從容與鎮定就可以戰勝一切,要有內心的勇敢,坦然地面對身邊的人和事情。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機遇是垂青於有準的人,這就是坦蕩蕩的心境。

還是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吧,一切都有因果的,想到佛家的參道,做一個善良的人,乞得內心的平靜。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説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它就是這麼一本語錄。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他們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

神聖神聖,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聖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常會説,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發。

我們永遠也不要忘記天地給予我們的力量。什麼叫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

他的學生子貢問,一個國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穩,需要哪幾條呢?這個故事在《論語》裏叫做子貢問政。

第三,老百姓要對國家有信仰。

接着他説: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而今誰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

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

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種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也就是説,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量和增長速度,更要看每一個老百姓內心的感受他覺得安全嗎?他快樂嗎?他對他的生活真正有認同嗎?

但等到1996年再參加調查時,發現這個(幸福)指數下跌到了68%。

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它説明,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繁榮,享受着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極為複雜的心靈困惑。

顏回真正令人敬佩的,並不是他能夠忍受這麼艱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態度。在所有人都以這種生活為苦,哀歎抱怨的時候,顏回卻不改變他樂觀的態度。

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誠然,誰都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單純依靠物質的極大豐富同樣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

我們的物質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了。因為他看到周圍總還有乍富的階層,總還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

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着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

于丹《論語》心得之二

孔子説,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説,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這個故事適用於我們每個人。大家想想,為什麼我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温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他們的生活真的相差那麼遠嗎?

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説,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則説,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緣於心態不同。

于丹《論語》心得之三

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

今天我們都在説避免資源的浪費,卻忽視了心靈的荒蕪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憲問》)也就是説,你在什麼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這是當代社會特別應該提倡的一種職業化的工作態度。

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裏面隱含着一個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先把你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

那麼,在其位,怎麼謀其政呢?

首先是做事的原則。

對有官位的人,應該表示尊敬;對身上戴孝的人,他們是遭遇不幸者,也應該表示尊敬。對盲人,用今天的話來説,叫弱勢羣體,更應該表示尊敬。你不要打擾他們太久,不要驚擾了他們的傷痛,你應該悄悄地從他們面前經過。

孔子告訴我們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對家國、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力爭做最好的自己,而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履行對家國、對社會的責任。

儒家哲學説到底,是培養一種踐道者,也就是培養一批能夠擔當文化使命的特殊階層。這個階層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説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他可以忘卻一己的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個大的羣體利益中。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于丹《論語》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真正尊崇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國小到老,無非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內心忠誠的公民,然後以此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麼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它是把學到的知識當成工具,當成一種技能,以之謀一份職業,為自己謀一份福利。

孔子曾經説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就是説,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説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這樣一份擔當,後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在孔子之後,中國古代有許多名士當自己窮極潦倒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蒼生黎民。

讀到這裏,大家也許會有一種疑問:儒家講天下己任是要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嗎?

其實孔夫子並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導的這樣一種篤定、實用而温暖的人際理論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權利最大化為前提的。他讓你在此基礎上儘量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中國一直以和諧為美,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其實這就是君子之道。

陶淵明的意義,不在於在詩中構置了一個虛擬的田園,更重要的是,他讓每一個人心裏都開出了一片樂土。,他是田園詩創作的鼻祖,中國的隱逸之宗。陶淵明的生活條件雖極其簡陋,但他活得卻很歡樂。《南史?隱逸傳》記載説,陶淵明自己不解音律,卻蓄素琴一張,這張琴連弦都沒有,就是那麼一段木頭。他每有會意,就撫弄這段木頭,説是彈琴,而且彈得很投入,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全都寄寓其中,有時彈着彈着就痛哭失聲。

其實這個寓言也是對生活的一種詮釋,它告訴我們,生活中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它有時跟外在的物質生活不見得有緊密的聯繫。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物質極其貧匱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真正快樂的力量,也就來自於心靈的富足,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對理想的憧憬,也來自於同良朋益友間的切磋交流。

1、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2、神聖神聖,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聖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3、《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4、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是現實主義者。

5、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6、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着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

7、我們努力創建和諧社會,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 它決不僅僅是一個小區鄰里間的和諧,也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一定包括大地上萬物和諧而快樂地共同成長;人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8、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9、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10、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11、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12、最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13、陶淵明的意義,不在於在詩中構置了一個虛擬的田園,更重要的是,他讓每一個人心裏都開出了一片樂土。

14、什麼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15、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1.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2.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3.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4.寬容一點,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5.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

6.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遺憾。

7.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8.勇敢有時候是理性制約下的一種鎮定和自信。

9.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11.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12.最恰當的距離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温暖。

13.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持。

14.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

15.過分的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更恆久。

16.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17.與其與他人鬥,不如跟自己的能力鬥。

18.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

19.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20.知天命就是內心有一種定力,去對抗外界。

21.耳順就是悲天憫人,理解與包容。

22.只有建立內心的價值系統,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司馬牛,四海之內皆兄弟,子何患無兄弟乎

化解遺憾的最好的態度就是,首先用最短的時間來承認遺憾的存在,其次要用最大的努力來儘量彌補遺憾。

心靈的量是無窮的,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的困難與敵人,只要內心的從容與鎮定就可以戰勝一切,要有內心的勇敢,坦然地面對身邊的人和事情。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機遇是垂青於有準的人,這就是坦蕩蕩的心境。

還是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吧,一切都有因果的,想到佛家的參道,做一個善良的人,乞得內心的平靜。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説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它就是這麼一本語錄。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他們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

神聖神聖,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聖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常會説,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發。

我們永遠也不要忘記天地給予我們的力量。什麼叫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

他的學生子貢問,一個國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穩,需要哪幾條呢?這個故事在《論語》裏叫做子貢問政。

第三,老百姓要對國家有信仰。

接着他説: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而今誰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

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

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種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也就是説,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量和增長速度,更要看每一個老百姓內心的感受他覺得安全嗎?他快樂嗎?他對他的生活真正有認同嗎?

但等到1996年再參加調查時,發現這個(幸福)指數下跌到了68%。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