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目標高低隨想

來源:文書谷 2.61W
語文課目標高低隨想

一些名師講課,起初感覺遊離了主題,教學目標,誰知道和他繞了一圈,竟然在不知不覺中也達到了終點、目的地,真是迂迴曲折,山重水複,學生在飽覽黃河十八彎的旖旎風光之後,也神情愉悦,心曠神怡地達到了終點,真的是風光無限,不得不佩服名師的高超的導遊技術。
  歎服之餘,我想了很多很多。
  在語文課教學中,有人説,目標訂的太高,學生達不到,訂的低一些吧,讓學生蹦蹦腳努力一下,就可達到,太高了,他們只好忘標興歎,止步不前。
  我認為,目標的高低並不重要,關鍵是學生願不願走(遊客願不願遊)目標高低,他不願遊,學生不願往上走也不行。
  學生願意走,目標高低他都往上走。
  如果不願走的時候,如何讓他走,讓他願意走,主動向上走?
  目標就好比巍峨的高山,矗立在我們面前,從正面看,刀劈斧削,壁立千仞,真的是可望不可即,窮期全身的力量也無法達到。
  有經驗的導遊熟悉山勢的當地人,他們知道山的成因山上各處的景觀,地貌險峻平緩與否,他們會獨闢蹊徑,選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路上雲蒸霞蔚,雲遮霧繞,每過一個山崖,便會看到另一派風景,遊客在鑑賞體味不同風光的過程中忘記了山高,忘記了疲累,忘記了乾渴難耐,只為眼前每過一處風景都象為我們翻開了一頁頁的畫軸,好美呀。如果在路上再不經意地採摘一些野果子吃,那更是樂不可支,美哉,悠哉。如果導遊每過一處再講上一段名勝神奇的傳説,那種神奇迷離的美定會使人如痴如醉,有哪一個遊客還會記得自己是在爬山呀,徹頭徹尾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命的體驗和感悟。
  在這樣的攀爬過程中,遊客已達到了最高峯,俯視山下,好陡呀,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極視聽之慾,信可樂也。
  遊客如果能跟上這樣的一個導遊,實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同樣學生能跟上這樣的一個老師,還愁達不到目標嗎?
  我在想,語文教學中,不是同樣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目標的高低關鍵在老師,如果老師是一個好的導遊,她能選擇一條風光無限的路,使學生不知疲倦直達終點,只要老師能這樣,那就不怕目標之高,可謂藝高人膽大。反之,目標再低,學生不動,便用鞭子抽,一邊抽一邊痛心的説,現在的學生太懶了,真的是頹廢的一代,墮落的一代呀,現在的語文課難教呀……
  致使這種職業倦怠感愈演愈烈,走入一種惡性循環。
  一方面,確實是學生不走,另一方面我們這個導遊不稱職,我們不瞭解那座山,不是對那座山瞭如指掌,對那些東西不是如數家珍,甚至自己爬上山頂都不堪重負,何談選一條出奇制勝的路來?
  關鍵是怎樣把握這座山,如何制定目標呢?瞭解山的特徵,選出一條路來,以前我們上學重的是結果,不覺其苦,甚至是千辛萬苦,哪怕是荊榛遍地,頭破血流,雜草叢生,只為冰山上的雪蓮,那時老師的導遊技術並不太明顯,因為學生確實是不待揚鞭自奮蹄為了目標。
  而現在情況是在:目標不太明確,或者説學生明明知道山頂有個熠熠閃爍的東西也不願費勁一路艱辛走過去,老師無法用這種方式去激活他們的攀登欲,那麼這種情,下老師的導遊技術無異起着一個至關重要的,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個情況,攀登過程中的環節設計情感的體驗和愉悦,會淡化學生的攀登之苦,經過多次這樣的刺激讓其形成一種習慣,自己去尋找路徑,探究過程已成其樂趣和興奮點,欲罷不能,這個時候豈不是不帶揚鞭自奮蹄的另一種形式。
  社會發展演變從低級到高級是要人們生活的更好,更好的生活,與之邇來衍生出來的現代教育其實也是要讓孩子各個階段都生活得很好,讓他們享受童年的歡樂,少年沒有重負,對未來充滿希冀,你們在這個原則的前提下更不要忽視人自身的發展,對知識的汲取,又要歡樂,又要求知,有時似乎是一對矛盾,這時候,就是要通過自我探究或者説共同探究使其不覺其苦,總之,現代教育理念應該是:不能強迫孩子做什麼,也不是讓孩子又苦又累的擠在一座獨木橋上,而是要讓每個孩子在學習中舒展心靈,通過探索尋求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來以樂其生。
※本文作者:覽書品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