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管子的文章

《管子》侈靡第三十五
問曰:古之時與今之時同乎?曰:同。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可與?政其誅。俈堯之時,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獨出入也。山不童而用贍,澤不弊而養足;耕以自養,以其餘應良天子,故平。牛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百里而來足。故卿...
《管子》小問第五十一
桓公問管子曰:“治而不亂,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對曰:“明分任職,則治而不亂,明而不蔽矣。”公曰:“請問富國奈何?”管子對曰:“力地而動於時,則國必富矣。”公又問曰:“吾欲行廣仁大義,以利天下,奚為而可?”管子對曰:“誅暴禁非,存亡繼...
《管子》正第四十三
制斷五刑,各當其名,罪人不怨,善人不驚,曰刑。正之、服之、勝之、飾之,必嚴其令,而民則之,曰政。如四時之不貣,如墾辰之不變,如宵如晝,如陰如陽,如日月之明,曰法。愛之、生之、養之、成之,利民不德,天下親之,曰德。無德無怨,無好無惡,萬...
《管子》事語第七十一
桓公問管子曰:“事之至數可聞乎?”管子對曰:“何謂至數?”桓公曰:“秦奢教我曰:‘帷蓋不修,衣服不眾,則女事不泰。俎豆之禮不致牲,諸侯太牢,大夫少牢,不若此,則六畜不育。非高其台榭,美其宮室,則羣材不散。’此言何如?”管子曰:“非數...
《管子》重令第十五
凡君國之重器,莫重於令。令重則君尊,君尊則國安;令輕則君卑,君卑則國危。故安國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嚴罰。罰嚴令行,則百吏皆恐;罰不嚴,令不行,則百吏皆喜。故明君察於治民之本,本莫要於令。故曰:虧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
《管子》海王第七十二
桓公問於管子曰:“吾欲藉於台雉何如?”管子對曰:“此毀成也。”“吾欲藉於樹木?”管子對曰:“此伐生也。”“吾欲藉於六畜?”管子對曰:“此殺生也。”“吾欲藉於人,何如?”管子對曰:“此隱情也。”桓公曰:“然則吾何以為國?”管子...
《管子》臣乘馬第六十八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乘馬。”管子對曰:“國無儲在令。”桓公曰:“何謂國無儲在令?”管子對曰:“一農之量壤百畝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內。”桓公曰:“何謂春事二十五日之內?”管子對曰:“日至六十日而陽凍釋,七十日而陰凍釋。陰凍釋...
《管子》幼官第八
若因,夜虛守靜,人物人物則皇。五和時節,君服黃色,味甘味,聽宮聲,治和氣,用五數,飲於黃後之井,以倮獸之火爨。藏温濡,行驅養,坦氣修通,凡物開靜,形生理。常至命,尊賢授德則帝。身仁行義,服忠用信則王。審謀章禮,選士利械則霸。定生處死...
神奇的管子敍事作文
一個晴朗的週末,我看見爸爸在給魚缸換水,我發現爸爸在給魚缸換水時先把管子裏灌滿水,然後把管子插入水中,水就源源不斷的湧向低處。我也幫爸爸的忙,拿着管子吸魚缸裏面的殘渣,通過了我仔細觀察,發現管子把一些細小的雜物吸了...
《管子》弟子職第五十九
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温恭自虛,所受是極。見善從之,聞義則服。温柔孝悌,毋驕恃力。志毋虛邪,行必正直。遊居有常,必就有德。顏色整齊,中心必式。夙興夜寐,衣帶必飾;朝益暮習,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謂學則。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
鐵管子當油桶歇後語
歇後語:鐵管子當油桶答案:沒底兒...
大班科學:各種各樣的管子
活動目標1、瞭解各種各樣的管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根據管子的特點對管子進行簡單的分類。2、知道管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不向管道中亂扔東西。活動準備1、圖片:各種各樣的管子(軟管、硬管、可伸縮的、粗細不同的...
《管子》度地第五十七
昔者,桓公問管仲曰:“寡人請問度地形而為國者,其何如而可?”管仲對曰:“夷吾之所聞,能為霸王者,蓋天子聖人也。故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地形之肥饒者。鄉山,左右經水若澤。內為落渠之寫,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
《管子》霸言第二十三
霸王之形;象天則地,化人易代,創制天下,等列諸侯,賓屬四海,時匡天下;大國小之,曲國正之,強國弱之,重國輕之;亂國並之,暴工殘之:僇其罪,卑其列,維其民,然後王之。夫豐國之謂霸,兼正之國之謂王。夫王者有所獨明。德共者不取也,道同者不王也...
《管子》制分第二十九
凡兵之所以先爭,聖人賢士,不為愛尊爵;道術知能,不為愛官職;巧伎勇力,不為愛重祿;聰耳明目,不為愛金財。故伯夷、叔齊非於死之日而後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於甲子之朝而後勝也,其前政多善矣。故小徵,千里遍知之。築堵之牆,十人...
《管子》提要
《管子》二十四卷,舊本題管仲撰。劉恕《通鑑外紀》引傅子曰管仲之書,過半便是後之好者所加,乃説管仲死後事,輕重篇尤復鄙俗。葉適《水心集》亦曰,《管子》非一人之筆,亦非一時之書,以其言毛嬙、西施、吳王好劍推之,當是春秋末...
管子的名言
1、君子使物,不為物使。——管子2、先易者後難。——管子3、聖人畏微,而愚者畏明。——管子4、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塗,治國之道也。——管子5、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管子6、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
《管子》九變第四十四
凡民之所以守戰至死而不德其上者,有數以至焉。曰:大者親戚墳墓之所在也,田宅富厚足居也。不然,則州縣鄉黨與宗族足懷樂也。不然,則上之教訓、習俗,慈愛之於民也厚,無所往而得之。不然,則山林澤谷之利足生也。不然,則地形險阻,易...
《管子》任法第四十五
聖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説,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後身佚而天下治。失君則不然,合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譽;舍數而任説,故民捨實而好言;舍公而好私,故民離法而妄行;舍大道而任小物,故上勞煩,百姓迷惑,而國家不治。聖...
論管子的教育思想
《管子》是依託管仲之名而成書的。管仲(約前725-前645),名夷吾,字仲,穎上(今安徽潁上縣)人。自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5年。管仲相齊達40年。他任相期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領域都有重要的改革和建樹,並輔佐齊恆公九合...
《管子》心術下第三十七
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冶。正形飾德,萬物畢得,翼然自來,神莫知其極,昭知天下,通於四極。是故曰:無以物亂官,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內德。是故意氣定,然後反正。氣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義也。充不美則心不得,行不正則民不服。是故...
《管子》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快來參考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管子》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故民未嘗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功。是故仁...
《管子》宙合第十一
左操五音,右執五味。懷繩與準鈎,多備規軸,減溜大成,是唯時德之節。春採生,秋採蓏,夏處陰,冬處陽,大賢之德長。明乃哲,哲乃明,奮乃苓,明哲乃大行。毒而無怒,怨而無言,欲而無謀。大揆度儀,若覺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堯也。毋訪於佞,毋蓄於謟...
《管子》五輔第十
古之聖王,所以取明名廣譽、厚功大業,顯於天下,不忘於後世,非得人者,未之嘗聞。暴王之所以失國家,危社稷,覆宗廟,滅於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嘗聞。今有土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欲勝,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諸侯,而不務得人,是以小者...
管子·版法解全文參考翻譯
【譯文】法,就是效法天地的方位,模擬四時的運行,來治理天下的。四時的運行,有寒有暑,聖人效法它,所以有文有武。天地的方位,有前有後,有左有右,聖人效法它,建立國家綱紀。春生在左,秋殺在右;夏長在前,冬藏在後。屬於生長之事,是文;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