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故事

來源:文書谷 2.17W

山西曆史文化脈絡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進程從未間斷,影響深遠。山西曆史從史前文明的舊石器時代發端,歷經堯舜禹和夏商周數千年的演進,到晉國和三晉時期已經形成有別於其他地域文化的顯著特徵。小編帶你看山西文化故事。

山西文化故事

一、山西曆史

山西省自古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併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根據中國最早的史書《禹貢》記載,山西地區最早為梁州和雍州二州之城。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眾多的古遺址,號稱“地上文物中國第一”。傳説中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板(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縣),都在山西境內建過都。臨汾有堯廟、堯陵,沁水有舜王坪,河津的龍門則是夏禹治水的所在,又叫禹門口。

先秦時代春秋時期,在山西境內的諸侯國有:晉國、魏國 (春秋)、耿國、虞國和霍國。其中大部分地區屬於晉國,所以今天山西簡稱為晉。晉國起源於公元前1120xx年,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桐葉封弟”)。太原著名的旅遊勝地——晉祠就是紀念叔虞的祠堂。到晉文公重耳當政時,曾經稱霸中原。公元前453年發生了晉陽之戰,趙,魏、韓三家聯合消滅智氏,這場戰爭後逐步形成了三分晉國的局面,史稱“三家分晉”,至前420xx年晉國滅亡,許多歷史學者認為戰國時代正式開始。所以今天山西也被稱為“三晉”。

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在晉陽(今太原西南),韓國的都城在平陽(今臨汾)、魏國的都城在安邑(今夏縣北),戰國中期以後趙魏都城分別遷都到今河北邯鄲、河南開封(大梁)。

秦漢時代,秦始皇統一中國,把全國劃分為36郡,今山西境內有5郡:雁門郡、代郡、太原郡、上黨郡、河東郡。

漢朝時,武帝元封中年時,置幷州刺史部,為十三州部之一。東漢初年,罷朔方刺史部,其下諸郡改隸幷州。其時幷州下領太原郡、上黨郡、西河郡、雲中郡、定襄郡、雁門郡、朔方郡、五原郡、上郡九郡。東漢末年併入冀州。

三國時,魏黃初元年(220xx年)復置幷州,領太原郡、上黨郡、西河郡、雁門郡、樂平郡、新興郡六郡。

東漢初年,南匈奴內附,在呂梁山、黃河和汾河流域駐牧。到三國曹魏時,山西境內的匈奴人分為五部:幷州茲氏(在今汾陽〕為左部;祁(今祁縣)為右部;蒲子(今隰縣)為南部,新興(今忻州)為北部;大陵(今文水)為中部,人數多達數十萬。此外,還有羯族在武鄉居住;鮮卑族拓跋部在代縣和大同居住;氐、羌在陝、甘居住,歷史上稱為“五胡”。

兩晉南北朝,西晉時格局圖西晉時為幷州,上黨郡(今天山西省長治市為中心的山西省東南部)和上谷郡(山西省北部)。

320xx年,匈奴首領劉淵在左國城(今離石)起兵,自稱漢王。此後,由於連年戰亂,山西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後來山西地經歷羯族的後趙,漢族的冉魏,鮮卑的前燕,氐的前秦, 羌的後秦,420xx年東晉北伐破長安後也短暫的佔有今天的山西地。386年,鮮卑族拓跋圭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436年四月,北魏滅北燕降服高句麗等邊疆政權,統一除了今天遼東以北的北方。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的實權落在大將高歡的手中。550年,高歡之子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北齊。高氏父子定都於今河北鄴城,以晉陽為別都。北魏時佛教興起,寺院有三萬所,和尚尼姑多達200萬。雲崗石窟在這一時期(453年—495年)修鑿完工。交城的玄中寺也於472年開始創建,成為曇鸞大師所創佛教淨土宗的誕生地。

西晉上黨郡在十六國、南北朝時,先後屬前趙、後趙、前秦、西燕、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郡治徙遷數次後復治壺關城,北周宣政元年(578)分上黨郡地置潞州(治今襄垣縣南),上黨郡改隸潞州。

隨唐五代隋末,太原留守李淵(唐高祖)和他的兒子李世民(唐太宗)率兵,從太原起兵反隋。在620xx年建立唐朝,重新統一中國。唐朝對山西十分重視,認為這裏是“龍興”之地,把太原定為北都。山西的經濟發展曾經居於全國的前列。那時,全國共有18個鹽池,河東就佔了五個,一個產鹽萬斛,供應京師,被柳宗元稱為“國之大寶”。唐代出現的山西名人很多,如女皇武則天、名相狄仁傑等。隋唐時期,佛教興盛,五台山在那時已經是寺廟林立的佛教聖地。

五代十國時期,李存勖、石敬瑭和劉知遠所建立的後唐(920xx年-936年)、後晉(936年-947年)和後漢(947年-950年),都是以太原為依託,奪取中原的。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在山西北、中部建立了北漢。

北漢劉崇依靠北方的契丹,和北宋王朝相對抗。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率領大軍滅北漢,並將晉陽城放火燒燬。982年,宋王朝派大將潘美在今太原市區重建新城。北宋初期,山西屬於河東路,再度出現了繁榮景象。太原產的銅鏡和剪刀遠銷各地,遐邇聞名。同時,山西境內已開始用煤作燃料。

南宋以後,戰亂不止,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山西因有太行山為屏障,受戰火摧殘比其他地方相對較少,經濟文化還比較發達。南宋一朝山西地都屬於金國控制。

1368年,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領明軍,進入山西,設山西行省。朱元璋封他的三個兒子為藩王,駐紮山西:朱?為晉王,駐在太原;朱桂為代王,駐在大同;朱模為沈王,駐在潞安(長治),重修、加固長城,防備元朝殘餘勢力的侵擾。明初,曾從山西大量移民充實人煙稀少的華北平原。洪洞縣的大槐樹曾是著名的集合點,至今在各省人民中仍流傳着:“若問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民諺。清代,把長城以外的呼和浩特等地劃入山西,山西共設9府、16州、108個縣。山西的商業與金融業十分活躍,出現了聞名全國的山西票號,山西商人在全國建立了許多山西會館或山陝會館。

近代,山西軍閥閻錫山辛亥革命時,率部起義,任山西都督。之後曾支持袁世凱稱帝,獲封“一等侯”,之後亦繼續支持北洋政府。1920xx年護法期間,奉段祺瑞令帶兵赴湖南作戰。因山西省於清朝末年與民國初年為中國富庶省份之一,因此閻錫山也成為1920xx年代-1920xx年代中國的重要地方統治者之一。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 山西省下轄一市、十四行政督察區、一百零五縣。市為太原市。縣為大同縣、大寧縣、山陰縣、中陽縣、五寨縣、五台縣、介休縣、天鎮縣、太谷縣、屯留縣、文水縣、方山縣、代縣、右玉縣、左雲縣、平定縣、平陸縣、平順縣、平遙縣、平魯縣、永和縣、永濟縣、石樓縣、交城縣、吉縣、安邑縣、安澤縣、曲沃縣、孝義縣、 沁水縣、沁源縣、沁縣、汾西縣、汾城縣、汾陽縣、忻縣、和順縣、定襄縣、昔陽縣、武鄉縣、河曲縣、河津縣、盂縣、祁縣、長子縣、長治縣、岢嵐縣、芮城縣、保德縣、垣曲縣、洪洞縣、夏縣、徐溝縣、晉城縣、晉源縣、朔縣、浮山縣、神池縣、高平縣、偏關縣、清源縣、陵川縣、崞縣、猗氏縣、壺關縣、嵐縣、渾源縣、 絳縣、鄉寧縣、陽曲縣、陽城縣、陽高縣、新絳縣、榆次縣、榆社縣、萬榮縣、虞鄉縣、解縣、壽陽縣、寧武縣、榮河縣、聞喜縣、蒲縣、趙城縣、廣靈縣、稷山縣、黎城縣、興縣、遼縣、霍縣、靜樂縣、潞城縣、應縣、繁峙縣、翼城縣、臨汾縣、臨晉縣、臨縣、襄垣縣、襄陵縣、隰縣、離石縣、懷仁縣、靈石縣、靈邱縣等 一百零五縣。

山西太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受“小三線建設”及“支援內地”之惠,社會經濟曾一度快速發展。文革期間集體主義建設突出,曾湧現了像大寨這樣的集體主義經濟模範。毛澤東為此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

改革開放後經濟轉而主要依靠地下豐富的煤炭資源,逐步依託煤發展電力及煤化工,大同、太原等地均有大型煤礦。21世紀以來,山西正在逐步扭轉以資源密集型產業為重點的單一經濟模式,努力在高技術,高附加價值的相關產業上做文章,並且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山西文化

山西(Shanxi)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稱為“表裏山河”。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山西文化可以説是黃河文化的一種反應,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之一。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風光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藴,使山西文化在悠久的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中描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山西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進性和藝術性,對中華民族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對華夏五千年文明產生了巨大影響,也使山西成為地方文化特色最濃厚的地區之一。山西是華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區域之一。史書中最早出現的“中國”一詞,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時代的山西南部。在中國本土發生的文明中,從堯舜禹到夏商周,山西地區的文化傳承從未間斷。自古以來,山西就是中原華夏族與北方各民族文化交匯的天然通道是中原農耕經濟與北方遊牧經濟衝撞對接的前沿陣地。上古時期,中原各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斷增強,使得北方各民族逐漸融合於華夏族,接受了較為先進的華夏文化。到春秋後期雙方的界限幾近消失。在明清時期的五個多世紀裏,山西商人從鹽業起步,發展到棉、布、糧、油、茶、藥材、皮毛、金融等各個行業,並把商貿活動由故里擴展到全國各地,甚至遠及今天的蒙古共和國、俄羅斯、朝鮮、日本等國。晉商的魄力之大、足跡之遠、財富之巨,讓世人認同了“無西不成商”的歷史事實。山西地區的歷史演進,聯繫貫通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留下的3.5萬處文物古蹟,國保單位119處,居全國第一。因此,山西最有資格成為世人瞭解和欣賞華夏文明的“主題公園”。山西曆史文化具有不斷變革和進步的鮮明特色,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山西曆史文化的發展證明,社會的變革和進步,既以先進思想為依據,又是新思想的搖籃。春秋戰國時期,山西成為戰國法家、縱橫家、名辯家和兵家的發源地,也是先秦早期儒家的重要支脈,由此形成蔚為大觀的三晉儒學。這些進步思潮同處於百家爭鳴的時代,不僅有相互的砥和激盪,也有相互的補充和促進,共同創造了具有進步特色的三晉文化。

三、山西曆史名人

三晉大地,人傑地靈,兩千多年來,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湧現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們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晉文公,我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著名的政治家藺相如、狄仁傑、畢士安、田呈瑞、楊深秀,著名的軍事家和將領廉頗、衞青、霍去病、關羽、薛仁貴、楊業,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和學者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柳宗元、白居易、司馬光、米芾、白樸、關漢卿、鄭光祖、羅貫中、傅山、閻若璩,地圖學家裴秀,治黃專家賈魯……。他們象歷史長河中燦爛的羣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給當時的社會以積極的影響,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重爾(前 697年——前 620xx年),春秋時晉國國君,即晉文公,前 636年至前 620xx年在位。獻公妃狐姬(戎族)所生,因遭驪姬之亂,流亡在外十九年,後由秦穆公發兵護送回國,被立為晉君。他重用狐偃、趙衰等人,協力修明內政,整飭法紀,增強戰備,又號召諸候勤王,平周室王子帶之亂,迎襄王復位,樹立了政治威信。後於城濮(今山東鄄城臨濮集)與楚軍接戰,誘敵深入,大敗楚軍。旋在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主盟諸候,周天子亦奉如參加,策命他為“伯候”(霸主)。

廉頗,戰國時趙國將領。惠文王時,將兵破齊,拜為上卿。後多次擊敗齊、魏,殲敵立功,以勇敢善戰聞名於諸候。秦、趙為爭奪上黨,在長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戰,他統帥大軍,築壁堅守,相持三年。前251年,他大破燕軍,任相國,封信平君。晚年悒鬱不得志,憤而奔魏。後又離魏適楚,死於壽春(今安徽壽縣)。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原為宦者令舍人。惠文王時,奉使報秦,當庭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前 279年,秦、趙會於澠池,他隨侍孝成王,面斥強秦,不辱國體。以功任上卿,居廉頗之上。由於他善自謙抑,相忍為國,使廉頗受到感動,負荊請罪,遂成刎頸之交。

荀況(約前 313一前 238),戰國後期思想家.又稱荀卿(漢時避宣帝諱,改稱孫卿),趙國人.在儒學分化中,代表革新勢力。在稷下三任祭酒。曾到秦國考察,晤見範睢;後至趙國,與孝成王議兵。晚年,應楚春申君召,受任蘭陵(今山東蒼山西南)令,著書終老。其學術原於儒家,但又吸收和熔化了當時進步的思想學説。在天道觀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勝天的觀點,強調“制天命而用之”;在認識論上,提出“方貴於知”的觀點,強調必待“天官”普遍接觸事物,才能做到“徵知”、“解蔽“,正確發揮“天君”之作用;在“正名”論上提出“制名以制實”的觀點,強調“名”必待“約定俗成”,需經社會實踐的檢驗。對人性問題,認為“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材樸”的“本始”表現即是“惡”。要改“惡”從“善”,必有待於“化性起偽”。他特別強調“禮”的“化性”作用,以為“禮者,法之大分”,必待“隆禮至法”,納法入儒,實現“王道”才有保證。《漢書?藝文志》著錄《孫卿子》三十二篇,其中《大略》以下六篇,可能為後人附託。

衞青(?——前 106),西漢名將。字仲卿,河東平陽人,衞皇后弟。初為平陽公主家奴,後為漢武帝重用,官至大將軍,封長平候。元狩二年(前 127),率軍大敗匈奴,收復河套。元狩四年(前 119),又與霍去病深入漠北,再次擊敗匈奴主力。他前後七次出擊匈奴,制止了匈奴貴族的掠奪,安定了北方諸郡。

霍去病(前 140——前 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人,衞青之甥,官至驃騎大將軍、封冠軍候,後任大司馬。元狩二年(前 121),兩次率兵擊敗匈奴,斬獲四萬餘人,控制河西四郡,開闢了通往西域的走廊。四年,又和衞青深入漠北,擊敗匈奴主力。武帝曾為他建造府第,他説“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病故時,年僅二十四歲。

王允(137——192年),東漢末大臣。字子師,太原祁(今祁縣)人。少有大志,勤於習誦經詩,朝夕不忘馳射。年十九,為郡吏,曾捕殺宦官黨羽。靈帝時,任豫州刺史,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軍。靈帝死,奔喪京師,時大將軍何進欲誅宦官,與之謀事,任從事中中郎,轉河南尹。獻帝即位,任太僕,遷尚書令、司徒。後與呂布密謀,誅殺董卓。不久,為卓部將李榷、郭汜所殺。

呂布(?—— 198年),字奉先,定襄人,以勇武著稱,善弓箭,號為“飛將”。初從幷州刺史丁原。董卓入京師。欲殺原,並其兵眾,他為董卓收買後殺原歸卓,被任命為騎都尉。後又與王允合謀殺卓,受任為奮威將軍,封温候,割據徐州,建安三年,為曹操所殺。其故事流傳民間,成為有勇無謀、反覆無常者之典型。

關羽(?—— 219),三國時期劉備部將。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亡命奔涿郡,時劉備在鄉里招合徒眾,他與張飛往投,誓共生死。官渡之戰前,曹操分兵東征,擊敗劉備,他被俘,被曹操拜為偏將軍,封漢壽亭候。後仍投劉備,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為漢中王,任他為前將軍,率眾圍攻曹仁於樊城,降於禁,殺龐德,北方震動,曹操擬遷都以避其鋒。不久,孫權襲取荊州,他因驕傲輕敵,後備空虛,兵敗被殺。

張遼(165——220xx年),字文遠,三國時代雁門馬邑(今朔縣)人。少為郡吏。東漢末,幷州刺史丁原以其武力過人,如為從事。旋而降曹操,為其五大名將之一。任中郎將,賜爵關內候。因數有戰功,遷裨將軍,從攻袁尚兄弟,和烏桓。建安二十年(215),孫權攻合肥,他率死士八百餘人,奮勇突擊,大破吳軍,拜徵東將軍。後率軍攻吳,死於軍中。

徐晃(?—— 220xx年),宇公明,平陽郡楊縣(今洪洞縣東南)人。三國時曹操翦除割據勢力、統一北方的的五大名將之一。

法顯(334——420),東晉名僧,平陽武陽(今臨汾)人,一説襄垣人。幼年出家,後以經律多有誤闕,矢志赴天竺求經。弘始元年(399),自長安西行,經西域、逾葱嶺,歷經艱險,抵達北、中天竺,得佛經,學會梵書梵語,又至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搜求佛經,經海道歸國。義熙八年(412)在青州牢山(今山東嶗山)登陸,次年抵建康。譯出佛經百餘萬言,又將親歷三十餘國見聞寫成《佛國記》(又名《法顯傳》、《佛遊天竺記》等),為研究古代中外交通和中亞、南亞諸國及南海地區歷史、地理提供了重要資料。近年來還有人認登上美洲大陸的第一人。

薛世雄(555——620xx年),字世英,一河東汾陽(今萬榮縣西)人,是隋代著名的將領。他所統領的軍隊“破敵之處,秋毫無犯”,以紀律嚴明而著稱。在保證“絲綢之路”暢通方面做過顯著貢獻。

尉遲恭(585——658),唐初大將。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隋末,為劉武周偏將。唐武德二年( 620xx年),李世民擊劉武周,降唐。後從李世民擊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園朗等,戰功卓著,是李世民親信之一。九年,積極參與“玄武門之變”。

狄仁傑(607——700),唐朝大臣。字懷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高宗時,歷任幷州法曹參軍、大理丞、侍御史、寧州刺史等職。武則天執政,轉文昌右丞,出為豫州(治今河南汝南)刺史。天授二年( 691年)。以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後為來俊巨誣陷下獄,免死遠貶。神功元年( 697年),復相位。執政期間,請求赦免曾被突厥脅從的百姓;諫武后造浮屠大像;建議召回中宗;引薦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著名將相。成為武則天晚年最敬信的大臣。

薛仁貴(614——683),唐朝大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貞觀末年,太宗侵高麗,應募從軍。大軍圍安市(今遼寧海城),高麗全力馳援;他著白衣馳入敵陣,所向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大敗。太宗頗為賞識,擢至右領軍郎將。高宗時,在對西突厥及高麗的戰爭中頻立戰功。龍朔二年( 662年),領兵擊鐵勒於天山。發三矢,中三人,餘眾悉降。軍中唱道:“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總章元年( 668年),高麗亡,他首任安東都護。咸亨元年( 670年),帥師敵御吐蕃,因副總管違背節制,大敗於大非川(在今青海湖南),被除名。後又擔任右領軍衞將軍、代州都督等職。

王勃(650——678),唐朝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本大儒王通之孫。十四歲,應舉及第,授朝散郎,及李賢為沛王,引為王府修撰。後為高宗斥逐,補虢州參軍。因犯死罪遇赦,其父受連累,貶交趾。後渡海省親,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才華出眾,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為“初唐四傑”,所作詩偏於描寫個人生活及抒發政治感慨,風格雖未擺脱六朝排偶華豔餘風,但已向清新、質樸方向發展。所作駢文,音律諧和,對仗精切,句式齊整。《滕王閣序》膾炙人口,為其代表作品。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温彥博(573——637年),字大臨,唐初幷州文水(今文水縣東南)人。貞觀二年( ( 620xx年)任御史大夫時,在同各國來使交往中顯示出很高的外交才幹,是唐朝的名臣。

王之渙(688——742),唐朝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後遷居絳縣。開元初,任冀州衡水縣主簿,被人誣陷,棄官去,至晚年復任文安縣(今河北文安)尉。他為人豪放,常與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全唐詩》存其詩六首,其中《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登顴雀樓》最為人稱誦。

王昌齡(698——約756),唐朝詩人,字少伯,晉陽(今山西太原)人。開元進士,官祕書省校書郎,調汜水縣(今河南滎陽西北)尉。貶官,開元末任江寧縣丞,天寶中又為龍標縣(今湖南黔陽西)尉,故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安史亂中,還鄉里,經毫州(今安徽毫縣),被刺史閭丘曉殺害。生前與當時著名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李白等均有交往。他以擅長七言絕句名重一時,所寫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其他送別抒情等詩錘琢精煉,十分完美。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王維(701——760),唐趄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祁縣,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陷長安,迫其任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晚年,退居蘭田,徘徊於仕宦隱居之間,以彈琴賦詩、繪畫、誦佛為事。他時期寫過一些邊塞詩,但一生中以描寫幽棲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山水田園詩為最多,成就也較大,又兼通音樂,善繪畫,多畫山水與松石。北宋蘇軾稱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明董其昌推為“南宗繪畫之祖”,並言文人畫自王右丞始。存世《雪溪圖》、《寫濟南伏生像》相傳是他的畫跡。今存《王右丞集》。

楊玉環(716——756),唐玄宗貴妃。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西南)人。父玄琰早喪,養於叔父玄圭家。小字玉環,曉音律。始為玄宗子壽王李瑁妃,召入禁中,深得玄宗寵愛。天寶四載(745)進冊貴妃,三姊分別封為韓、虢、秦三國夫人,堂兄釗(國忠)升任宰相,操縱朝政,恩寵聲焰震天下,使唐玄宗醉心於享樂之中。十四載(755),安祿山以“清君側”誅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士兵停止前進,殺楊國忠。禁軍將領陳玄禮等請求殺她,玄宗無奈,命縊殺於佛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