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友情的故事

來源:文書谷 1.65W

一個好的知己至少能抵半個愛人,有時候甚至比親人更親,這就是真友情。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歷史上友情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歷史上友情的故事

歷史上友情的故事篇一

屈原為友殉情真是驚天地、泣鬼神,然而人家更多地記住了屈原的偉大與才華,卻忽視了他原來也是個性情中人。

歷史上,關於屈原的故事記載不多,我們只能通過他的作品來了解他的為人,知道他盛年時丰姿秀美,才華超羣,深得楚懷王的寵信,除了任官三閭大夫以侍奉內庭外,還被委以外交重任。後來由於列靳尚之流爭寵於楚懷王,中傷屈原。屈原清高的人品使他難以隨波逐流,以致哀怨難平,憤而投入汨羅江。

楚懷王與屈原隨時君臣,但關係非同一般,雪中送炭的來源就與他倆有關

那時候,正好是楚國的隆冬,到處都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十分寒冷。於是,楚懷王就命令宮人在宮殿的各個地方都點上了火爐,並將火燒得旺旺的。可是,即使楚懷王穿上了厚厚的皮毛大襖,身旁有着許多的暖爐可以取暖,他也依然感到十分寒冷,手腳冰涼地直打着顫。

他望着窗外飄落的大雪,突然之間陷入了沉思之中,原來他是想到了他的臣民們。他想到:“我即使把爐火點得這麼大,身上穿上了最厚、最保暖的棉襖,依然是如此的寒冷。那我的那些臣民們呢?他們既沒有爐火可以取暖,也沒有厚重的棉襖可以保暖,這個冬天該如何度過呢?

大概這個時候的楚懷王心情十分愉悦吧,也或許他是真的想到了自己肩上所負的責任,他竟然十分慷慨地頒佈了指令:楚國所有的貧困的百姓以及到楚國來遊玩的人們,都可以得到免費提供的煤炭。就這樣,貧困的百姓們得到了楚王送來的煤炭,得以平安地度過了這個寒冷的冬天。人們對楚王的行為十分的感動,也十分地感激,紛紛稱讚他是一位難得一見的好君主。

楚懷王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命人將炭火送到了貧窮的百姓的家中,讓百姓們能平安過冬。

歷史上友情的故事篇二

董賢其人本是皇帝御殿的一名侍從(有官職但很小),出身京城貴族之家.因絕世美貌為皇帝賞識,於是侍寢到了龍榻.漢哀帝對其相當寵愛,加官近爵不説,連董賢的家人都享受了豐厚的皇家俸祿.

董賢很知道感恩,對皇帝也是盡心盡力,兩人感情與日具增.某日,皇帝與懂賢一同午休,醒來時發現懂賢枕在他的衣袖上睡得正酣,於是皇帝毫不猶豫的抽出掛在牀頭的寶劍,把衣袖給割了.後來,皇帝嫌懂賢住得遠,每天往返耽誤他看美人的時間,就在寢宮旁邊劃了個房間給他,叫他和老婆一同入宮侍奉皇帝。

不過這位享盡寵愛的美男子性情及其温和,老實本分並沒有利用這種關係弄權,反而處處忍讓.像很多老套宮廷劇一樣,多數的皇族權貴對他相當不滿,在那個時代,皇帝有沒有子嗣是國家大事.然而,年輕的皇帝自從董賢之後便冷落了後宮嬪妃......

再後來,隨着寵愛的加深,朝野上下反董賢的聲勢也逐漸強烈.皇帝一意孤行,把三位以退還官爵威脅他遠離董賢的權臣的爵位全部封給董賢.不過,好景不長,哀帝一向病弱,年紀輕輕就病死了.(我猜是因為縱慾過度,呵呵)

臨死前,還欲將帝位讓給董賢,他身邊那一縱皇太后,皇后,權臣自然不幹拉.董賢在得知帝崩後也在家裏上吊自盡.他的親屬,被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下場悲慘.

他死後也不得安身,據説被鞭屍,草蓆一裹,扔在城郊。

歷史上友情的故事篇三

白居易和元稹自貞元中(公元820xx年左右)結識,因為這一年他們同登科第,一起被分配到祕書省當校書郎(“同年同拜校書郎,觸處潛行爛漫狂”),成了同事。然後他們兩人就“一見鍾情”、“一眼萬年”,由此開始了至死不渝的“戀情”。

他們當校書郎時,好的簡直像是“連體嬰”一樣,形影不離,流連於花前月下,有詩為證:“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月夜與花時,少逢杯酒樂”,而且竟然是“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這個,這個,讀出“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味道了沒?而一旦白居易被調到長安城郊當縣尉時,元稹就痛苦地寫詩道:“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別的還算罷了,這句“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其中的雲雨纏綿之意,幾乎能坐實兩人的“姦情”了。要是就這一首詩,還算是孤證,但在《和樂天秋題曲江》中,元稹又風情萬種地説:“今來雲雨曠,舊賞魂夢知。”看到句中的“雲雨久曠”之類的字樣,你能想到什麼?

類似的親密之句不勝枚舉,如元稹詩《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峯館,夜對桐花,寄樂天》中有:“夜久春恨多,風清暗香薄。是夕遠思君,思君瘦如削”等句,白居易見到這詩後,也情意綿綿地回道:“昨夜雲四散,千里同月色。曉來夢見君,應是君相憶。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還有這首,《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中,竟然寫道:“詩仙歸洞裏,酒病滯人間。好去鴛鸞侶,沖天便不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