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神話傳説精選

來源:文書谷 1.08W

中國神話故事是一個絢麗多彩的文化寶藏,是孕育現代文學創作的土壤,其對動畫的吸引力有增無減,可以給動畫帶來新的借鑑和發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民間神話傳説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民間的神話傳説精選

民間的神話傳説篇一:端午節掛葛藤

每年端午節,瑤族人家都在門口掛上一條葛藤,表示驅邪避魔確保平安的意思。這個風俗自古流傳到今。這裏面有一段傳説。

相傳瑤族有一個支系,原來也住在平原大地上,和其他民族友好相處。有一年,窮人造反失敗,官兵追殺過來,村寨遭到血洗,百姓紛紛逃難。

路上有個瑤族婦女,揹着一個五歲的孩子,領着一個三歲的孩子,踉踉蹌蹌,拼命奔逃,來到一座長滿葛藤的山前。後有追兵,前無去路,好不急人吶!她抱起身邊的三歲孩子,緊緊地摟着,流着眼淚對他講:“孩子啊,莫怪阿媽心狠!拖着你,大家都逃不脱。為了救你背上的哥哥,只好忍心丟下你啦!”那三歲的孩子卻死勁抓住阿媽的腿,哇哇哇地哭個不停,喊着:“阿媽,莫丟下我啊!”

就在這時候,一個白髮銀鬚的老人,順着牽掛的葛藤,從山上降落到這個瑤族阿媽面前。他問:“你怎麼不背小的孩子反而背大的呢?”

阿媽説:“我背上背的是壯族的孩子,抱的這個才是我親生的孩子。”

白髮銀鬚老人覺得奇怪,忙問道:“那你為什麼丟掉自己的孩子,去救別人的孩子呢?”

阿媽説:“他的爹媽都被官兵殺了,救了他,留下一根苗,將來報仇雪恨。”她心一橫,把自己的孩子丟在路邊不管。

那白髮銀鬚老人看見這瑤族阿媽捨己為人,十分感動,便攔住去路,對她講:“你莫慌,你順着這根最粗最長的老葛藤爬上去吧。”説罷,他扯動葛藤抖了兩下,旁邊就現出一條山路來,阿媽揹着壯族孩子,沿着山路爬了上去。剛爬到山頂,官兵就追到山腳了。阿媽回頭往山下一望,奇怪,那條山路不見了,只看見滿山牽掛着葛藤。她不忍心看見官兵糟蹋自己的親生骨肉,便扭頭跑往對面山裏去了。官兵走投無路,眼看陡壁懸崖掛滿了葛藤也就退兵了。等阿媽下到山腳一看,更奇怪了,自己的孩子正在那裏喝山泉水哩。

阿媽抱起孩子問道:“孩子,你是怎麼到這裏來的?”

孩子回答:“是那個老公公揹我飛來的。”

阿媽問:“老公公呢?”

孩子四下張望,怎麼也找不到那個白髮銀鬚的老公公。他們自然不會知道那白髮銀鬚老公公是仙翁。

找不到那老公公,他們心裏很難過。阿媽又揹着壯族五歲的孩子,領着自己三歲的孩兒,繼續趕路。走了沒有多少路,他們來到了一個山衝。這山衝裏,有一個寨子,不少逃難的人,都湧到這個寨子裏來。

“阿爸!”三歲的孩子眼睛尖,在人羣裏一眼認出了自己的爸爸,跑了過去,讓他父親抱了起來。

阿媽覺得奇怪,就問丈夫為什麼也跑到這裏來。他説:“造反失敗了,我們被打散了,找不見你們,我就隨逃難的人們一塊到這裏來了。”

他也問妻子是怎麼來的,她就把路上遇見白髮老翁用葛藤解救他們的經過講了。她丈夫聽了,驚訝地説:“哎呀,我們也是這位白髮銀鬚老人搭救的呀。是他叫我們幾個年輕力壯的人走在後面,每人拖一把葛藤,清掃路上的腳印,掩護大家撤退。等官兵趕來,踩上葛藤掃過的路,就像毒蛇碰着半邊蓮一樣,怕得趕緊退兵了。”

人們紛紛議論開來。一個老婆婆講:“那個白髮銀鬚老公公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一個老頭子講:“今天是端午節,我看一定是漢人的那個屈原顯聖了,我們瑤人以後也紀念他吧!”年紀最大的長老説:“往後,每年端午節,我們瑤寨的家家户户門口都要掛葛藤,它能驅邪避魔保平安。我們看見葛藤,就會記起仙翁救命的恩德,讓瑤家的子子孫孫永遠紀念他吧!”

就這樣,這個風俗世代祖傳下來了。

民間的神話傳説篇二:蜜蜂和胡蜂

中國南方有個瑤族村莊,叫獅子寨。寨裏有户人家姓宓,老爹叫宓大,兒子叫宓峯。老爹中年喪偶,為兒子討了房後孃,後孃名叫胡封。

胡封過門後生了個兒子,她想讓自己的兒子獨佔家產,便想害死宓峯。她偷偷地在宓峯打柴的山路上挖了一個坑,然後用一塊石板虛掩着,想讓宓峯扛柴下山時踩塌石板跌到山腳摔死。

這天,宓峯打了一捆百多斤重的山柴,扛在肩上往山下走,走到坑邊,一腳踏在石板上,連人帶柴向山腳滾下去。

山上到山腳,起碼有兩丈高,宓峯心想,這回是死定了,誰知跌到山腳,卻安然無恙。

宓峯帶着滿腹疑團呆呆地站在那裏,突然見一個白鬍子老爹笑呵呵地站在自己面前,便問:“老爹,我為什麼沒有跌死?”

老爹説:“你看你的腳底下。”宓峯低頭一看,原來自己站在一塊四方的白布上。老爹告訴他説:“這塊布叫飛雲帕,你從山上落下來時,是它一直託着你。現在我把它送給你,你要收好,千萬別讓人偷去。”老爹説罷,化陣清風走了。

宓峯把飛雲帕放進懷裏,扛起柴火回家了。

後孃見宓峯安全回來,大吃一驚,“石板塌了,他怎麼沒跌死呢?”她滿腹疑團,怎麼也解不開,便不敢再沒計害宓峯。

這一年,獅子寨遭了水災,到秋天時顆粒無收,土司官照樣派人來徵糧。

寨民找到宓峯説:“現在連吃的糧食都沒有了,哪裏還有糧來給土司官呢?不給就要抓人,怎麼辦?”宓峯説:“給糧不給糧反正都是一個死,索性造反,還有一條生路。”

寨民便組織起來,在宓峯的帶領下,把土司的徵糧官員和帶來的練勇趕跑了。

土司官派人明察暗訪,得知帶頭抗糧的是宓峯,便派練勇來抓宓峯。這天,宓峯在山上砍柴,練勇把山團團圍住,看着宓峯無路可逃,正準備上前抓他,忽見宓峯駕着一朵白雲飛走了。練勇把宓峯駕雲逃走的經過告訴了土司官,土司官犯愁地説:“他會騰雲駕霧,怎麼才能拿住他呢?”

有個壞師爺皮笑肉不笑地説:“要拿他也不難。”土司官忙問:“師爺有何妙計?”師爺説:“我聽説宓峯會騰雲駕霧,是因為他有一方飛雲帕,如果找人把他的飛雲帕偷走,他就飛不起來了。聽説他後孃想除掉他,如果派人拿錢去買通他後孃,一定可以把他的飛雲帕偷來,到那時拿他就易如反掌了。”

轉眼到了八月十五,後孃找到宓峯説:“今天是中秋節,我弄了幾個菜,打了酒,你回家去吃個團圓飯。”宓峯迴到家後,後孃又是倒酒,又是搛菜。宓峯以為後孃回心轉意了,便放鬆了警惕,一杯杯酒下肚,一會兒便喝得酩酊大醉。

後孃扶着宓峯到了房中的牀上,從他腰中搜出了飛雲帕。宓峯因為丟了飛雲帕,不久便被練勇捉去。土司把宓峯的頭砍下來,掛在土司衙門外示眾。

當天晚上,獅子寨的青年把宓峯的頭偷回來,裝在一個金壇裏,打算天亮後去埋葬。第二天,當他們把金壇蓋揭開時,只見從金壇裏飛出一羣昆蟲,罈子底下有一層黃色的液汁,用手蘸了點嚐了嚐,咦,比糖還甜!於是他們把液汁弄出來,拿到市上去賣,從此獅子寨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大家認為這是宓峯所賜,便把這種昆蟲叫蜜蜂,把那液汁叫蜂糖。

這事傳到土司的耳裏,土司便找師爺來商量,也想弄些蜜蜂來養。師爺説:“把宓峯的後孃抓來,砍下她的頭讓其也變蜜蜂。現在全獅子寨的人都恨她,把她殺了還可以籠絡民心。”土司官聽了,馬上派人把胡封抓來,把她的頭砍下來裝在金壇裏。第二天,打開金壇一看,果然從中飛出好多昆蟲來,這些昆蟲的個頭比蜜蜂大兩三倍。它們飛到獅子寨周圍的大樹上築巢,巢像一個個大燈籠掛在樹上。

土司官見蜂羣不在衙門裏築巢,就想把蜂巢弄回來。他帶着師爺來到樹下,剛觸動蜂巢,一下飛出很多胡蜂,土司官和師爺被螫得狼狽不堪,不久便毒發死了。從此再也沒人敢侵犯獅子寨。因為這種蜂是胡封變的,獅子寨村民就管它叫胡蜂。

民間的神話傳説篇三:神鬼節

隋朝末年,楊廣奪了皇位,聽信小人費無極的讒言,殺害了開國功臣餘謙。在海南島崖州任職的餘謙的好朋友黎懷瓊也受了株連。黎懷瓊的胞弟黎懷亮為了避禍,帶着妻子林麗娟逃往立才峒(今育才鄉)投靠黎族朋友董亞日。黎懷亮夫婦為了生活,就跟着董亞日一家學耕地種田。久而久之,他們和黎族同胞和睦相處,親如一家。

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當了皇帝,大赦天下。黎懷亮夫婦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高興,正當他們準備舉家回鄉之日,黎懷亮突患惡疾,求醫無效,死於異地。

丈夫死了後,林麗娟為了生活,天天帶着四歲的兒子黎洪下田勞動。有一天,麗娟和董嫂正在田裏插秧,在田邊大石頭上玩耍的黎洪突然大聲呼喚救命,麗娟和董嫂抬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只見黎洪慢慢陷進石頭裏,兩隻小手不斷地揮動着。麗娟急忙跑過去,伸手想拉住兒子,大石頭卻突然長高,麗娟拼命地往石頭上爬,當她爬上時,兒子已被石頭吞掉了,只剩下一頂小帽子扣在石頂。丈夫剛死,愛兒又亡,麗娟的心都碎了,她幾次想撞死在石頭上和兒子一塊兒去了,但是想起守孝期還未滿,到九泉之下沒臉見丈夫,於是坐在石頭上哭得死去活來。

鄉親們見狀,紛紛前來安慰她,勸她回家,可麗娟説什麼也不肯走。好心的董嫂只好天天送飯給她,陪她掉淚。就這樣,麗娟哭了七七四十九天。這天,突然有一個白頭髮、黃鬍子的老人,騎着一匹紅頭大馬來到石旁,帶走了麗娟。

第二天,董嫂送飯來時,不見麗娟,大聲呼喊,四處尋找。她在對面的小山包上發現了一條很長的石樑,形似紅頭馬的背脊,周圍有鋸牙形的石頭,高高低低、整整齊齊地排列着。一定是山神帶走了麗娟,董嫂這樣猜想。她回到村裏,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村裏的頭頭奧雅。

奧雅很信神鬼,聽董嫂這麼一説,立即叫村民在那個山頭上建起了山神廟。逢年過節,奧雅就帶領村民殺豬殺牛去拜祭。一天傍晚,麗娟和兒子黎洪突然平安回來了。麗娟告訴鄉民,真是山神救了她們母子倆。

奧雅看到麗娟母子回來,當晚大擺慶功酒席,拜祭神靈。這天正是農曆七月十四。從此以後,每到七月十四日,人們都要殺雞殺鴨供奉先人和山神。農村百姓把這個節稱為“神鬼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