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間神話傳説

來源:文書谷 2.03W

古代民間神話傳説創造了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中國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古代民間神話傳説,希望大家喜歡!

古代民間神話傳説

古代民間神話傳説篇一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隻叫“夕”的妖獸,龐頭大面,聳耳長鼻,足有兩三頭大象那麼大,力氣大得驚人,法力無邊。這傢伙每年農曆臘月三十,跑到凡間踐踏莊稼,吞吃人畜。它來時呼風喚雨,天昏地暗,鬧得天下人心惶惶,諸家不安。老百姓找土地爺告狀,土地又找廟王彙報,廟王再找灶王爺算賬。因為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來專管凡間事的,在每年臘月二十三日迴天庭彙報一次下界情況。人們為了過上安寧日子,這年剛進臘月,就商量着一同送了好多禮物給灶王爺,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説句好話,早些把夕除掉。這天,灶王爺帶着禮物駕祥雲來到南天門,徑直跑到玉皇大帝的宮中叫道:“臣灶王參見!”玉皇大帝是個長眠不醒的天君,全沒理會他。灶王又高叫一聲,可玉皇大帝仍在夢裏應道:“我叫你到下界好生看管,為何擅離職守,跑到天上,還不知罪嗎?”灶王回稟道:“陛下,臣是來報告下界事情的。”玉皇大帝這才消了睡意,忙問:“下界怎麼樣?”灶王答道:“好倒好,不過……”玉皇大帝聽他言語吞吐,追問道:“到底如何?”灶王遂將夕的形象、厲害以及害人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説了一遍,然後又將禮物呈上説:“這是老百姓託我送給陛下的,求您大發慈悲,急速除夕。”

玉皇大帝見百姓遭劫,已是十分憐念,又見大家饋贈厚禮,更感盛情難卻,即下旨命身邊的神農氏去除夕。神農氏考慮到自己年老體衰,恐有不便;但這是御旨,豈能違抗?萬般無奈之下,叫來了他的八個兒子,將除夕之事細説了一番。兒子們聽了,七個啞然無應,獨有那個叫“年”的兒子,最聰明,膽量又大,勇敢機智,當看到父親有些忐忑不安,挺身走向前説:“父王放心,我去除夕。”年因排行老大,所以人稱他為“大年”。

大年雖然慷慨答應,但神農氏總是放心不下,遂傳來灶王爺叮囑道:“今令大年下凡除夕,恐是凶多吉少,為難之際,求你助他一臂之力。”説完拿出一條紅綾帶和一支火槍,交給大年説:“這是祖傳的兩件法寶,紅綾帶能刺傷夕的眼睛,火槍噴出的火焰可以把它燒死。”

灶王爺帶着大年駕着祥雲,來到了下界,他們挨家告訴老百姓要掛紅綾於大門上,只有一個財主偏偏不掛。臘月三十,夕來了,走了許多村莊,見家家門上懸掛紅綾,不敢近身;當路過財主家門口時,見沒掛紅綾,就闖了進去,眨眼,把財主全家吃了個精光。這時,大年和灶王爺趕來了,夕見事情不妙,大發淫威,張開血盆大口,朝大年撲來。大年往後一閃,取出火槍一按,火光直射在夕身上。這傢伙欲往後退,灶王爺將紅綾一甩,刺瞎了它的雙眼,夕疼痛難忍,一命歸了西天。

從此,天下人過上了安全幸福的日子,為了不忘大年的救命之恩,就把農曆正月七年級命為“大年”,臘月三十定為“除夕”,成為民間的節日風俗。

古代民間神話傳説篇二

有一天王秀才進城考舉人,經過郊外的一片小樹林的時候,一夥強盜衝了出來,把王秀才的錢都搶走了。

王秀才好不容易才進到了城裏,沒有錢王秀才只能在城裏四處遊蕩,終於在城裏碰見了一個做生意的朋友,他的朋友是一個吝嗇的人,但是最近簽了很多訂單,所以今天很高興,就借了王秀才一大袋子錢,第二天他就去考舉人了,可是不幸的是,沒有考上名落孫山,他並沒有垂頭喪氣,而是在城裏住了下來,可是神奇的事情在一個夢中發生了。 有一天他決定回到鄉下修身養性,在他出發的前一個晚上,他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他夢到了古代的工匠魯班對他説:“有一個地方剛剛發了大水患,那裏的橋被沖毀了,現在那裏很需要一座橋,你快去吧!” 他去到了一個很貧窮的地方,果不其然聽那裏的老鄉説:“前幾天發大水,把這裏唯一的一所橋沖毀了。”他立即按照魯班教他的方法,可是魯班教他做的是一座石橋,可是他們那裏的石料嚴重缺乏,於是他就想到了用木材代替石料,可是木材終究是木材,石頭終究是石頭,木頭的抗水流衝擊能力還是不如石頭,雖然這座橋強硬堅持了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還是倒塌了。

於是王秀才想到了用船一艘連着一艘來當橋,剛開始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困難,好險那條河的水流不是太急,要不船都會散開的,終於把橋建成了,從此大家都可以安全過河了,這也就是第一座船橋的誕生。

古代民間神話傳説篇三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而他的書畫價格,也頗多傳奇色彩……

雍正十三年(1735年)早春二月的一天,鄭板橋到郊外踏青賞花,信步走進一個花樹掩映的小院。抬頭一看,只見亭壁上貼着自己寫的詞。小院的主人是一位老婦人,當她聽説眼前這人正是鄭板橋時,萬分高興,忙給他準備午飯,又將自己17歲的女兒饒五姑娘喊出來,拜見這位她仰慕已久的大藝術家。饒五姑娘果然是鄭板橋的鐵桿粉絲,一見面就高興地説:“久聞公名,讀公詞,甚愛慕,聞有《道情十首》,能為妾一書乎?”時年43歲的鄭板橋對這位美麗的姑娘也一見鍾情,不但為她書寫了《道情十首》,還題了一闋《西江月》贈給她:

微雨曉風初歇,紗窗旭日才温。繡幃香夢半蒙騰,窗外鸚哥未醒。

蟹眼茶聲靜悄,蝦鬚簾影輕明。梅花老去杏花勻,夜夜胭脂怯冷。

母女倆將題詞收下。老婦人聽説鄭板橋喪偶,又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他。鄭板橋見這姑娘年輕貌美,聰明伶俐,心裏自然高興,説了兩句客氣話後,便愉快地答應下來,並相約兩年後他中了進士,再來迎娶。

這件事被商人兼詩人的程羽宸知道了,他對鄭板橋非常崇拜,便拿出500兩銀子替他作聘金交給饒家。雍正十五年(1737年)鄭板橋自京城回來迎娶時,他又拿出500兩銀子送給鄭板橋,作為娶新婦的費用。

當然,程羽宸的銀子並不是白送,補償的代價就是鄭板橋的字畫。這1000兩銀子,按1兩白銀當時能買120斤大米計算(1740年前後價),一共能買12萬斤大米。如今大米按2元1斤計算,則相當於今天的24萬元人民幣。這“稿費”自然不低,但以此換來的美妾,與鄭板橋恩愛終生,更是“無價之寶”。

鄭板橋還有一些“稿費”收入,不是銀子,而是實物。試舉兩例。

例一:

一個叫江秩文的藝人,長得很美。他家中養着12名梨園子弟,能演奏“十種番樂”,也都年輕貌美。然而只要主人江秩文一出場,他們全都黯然無光。一天江秩文求鄭板橋給他家的園亭寫副對聯,鄭板橋便寫道:“草因地暖春先翠,燕為花忙暮不歸。”江秩文看了高興地説:這對聯不僅切合園亭的景象,而且切合我的情況。於是將席上的一個玉杯撤下,送給鄭板橋做潤筆費。

例二:

一個叫常書民的人,求鄭板橋為他的花園寫副對聯。鄭板橋寫道:“憐鶯舌嫩由他罵,愛柳腰柔任爾狂。”常書民非常喜歡這副對聯,遂將自己喜愛的一個童僕送給鄭板橋做“報酬”,這童僕一直在鄭板橋身邊服侍多年。

乾隆元年,鄭板橋考中進士。乾隆七年春,他被任命為山東範縣知縣,兩年後又改任山東濰縣知縣,連任七年。但他不滿官場的黑暗腐敗,在請求賑濟災民時又得罪了上司,所以主動稱病辭官,重新回到揚州賣畫為生。

熱門標籤